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陕西省各地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分类选编:光学选择题
1.(2022•陕西西安・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发生漫反射后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C.图丙中,通过潜望镜观察到水面上舰船正立,等大的实像
D.图丁中,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2022・陕西・西安工业大学附中模拟预测)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电影《长津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放映厅内的高清投影仪、超大的电影屏幕、环绕四周的音响设备,给大家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强烈冲
击,而经过特殊处理的影院墙壁大大减小了强音对外界的影响。下列对电影院内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不
正确的是()
A.电影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影院墙壁也可以减少回声对原声的干扰,从而提高听觉效果
C.为了呈现彩色图像因此屏幕用白色帆布制作
D.同学们都能清楚的看到屏幕上的画面,是因为电影屏幕对光产生了镜面反射
3.(2022・陕西师大附中模拟预测)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图乙中牙医用反光镜可以看到牙齿背面放大的像
C.图丙中“看上去水并不深”,是因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处发生偏折的缘故
D.图丁中通过放大镜看物体,也可能成缩小的像
4.(2022•陕西・澄城县北关中学二模)如图所示是一种常用的电子测温枪,使用时把前部“枪口”对准人的
额头或手腕,后部显示屏就能直接显示人体的温度数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C
B.一只测温枪的质量约为4kg
C.测温枪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来测量人体温度的
D.屏幕上呈现的彩色画而是由红、绿、黄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5.(2022•陕西西安•二模)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情景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6.(2022•陕西宝鸡•一模)2021年5月26日晚,本年度最大满月携月全食“组合出道下列现象成因与
月食相同的是()
A.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粗了B.水中的倒影
C.“弯折”的筷子手影游戏
7.(2022•陕西・西安市远东一中一模)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阳光下人的影子一光的直线传播
B.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一光的镜面反射
C.驾驶员看到后视镜中的景物一光的折射
D.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一凸透镜成倒立的虚像
8.(2022・陕西•西工大附中分校二模)甲、乙分别为两种电磁波,其部分波形如图(a)所示,其中甲是
我们能看得见的红光。结合图(b)的电磁波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可见光
频率增大频率减小
。射线X射线紫外线V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真实
波长OolnmInm0.0lμm0.4μm0.7μmImmIcmImIkm
一波长城小波长增大
(a)(b)电磁波谱
A.乙一定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另一种色光
B.两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可能不同
C.遥控器可以利用乙电磁波遥控电视机
D.医生可以利用乙电磁波拍片诊断病情
9.(2022•陕西•西安工业大学附中三模)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全国各地“众志成城,共同抗疫”,令
世人赞誉。对图抗疫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护目镜上的水雾是液化现象
10.(2022•陕西西安・一模)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奥运之火再次照亮"鸟巢”,北京也成为奥
林匹克历史上首个“双奥之城”,开幕式为人们呈现了一场空前绝后的视觉盛宴。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一道道光束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我们看到火炬台上的“微火”说明火焰是光源
C.宣传牌在冰面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
D.奥运五环在冰块里偏折,实际是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
11.(2022∙陕西师大附中模拟预测)2022年北京冬奥会于2月4日开幕,北京成为了首个“双奥之城”。开
幕式上放了艳丽的烟花,场馆的设计和建设秉持“绿色办奥”理念,应用了很多黑科技,为运动员的公平竞
争提供了保障。如图所示,为北京冬奥会的相关活动和场馆设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绽放的烟花属于光源
B.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是因为国旗发出了红光
C.“猎豹”的摄像头相对于底座是运动的
D.运动员从大跳台上加速滑下时,惯性随之不断增大
12.(2022.陕西师大附中模拟预测)下列各组叙述中,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物理量与物理意义:速度——运动快慢、功率——做功多少、频率——振动时间
B.物理知识与其应用:热胀冷缩——温度计、二力平衡一火箭发射、等臂杠杆——天平
C.物理现象与相应的解释:雨后彩虹——光的折射、苹果落地——重力作用、花香四溢——分子运
动
D.能量转化与常见事例:核能转化为电能——核电站发电、光能转化为内能——太阳能电池、化学能转
化为电能——燃料燃烧
13.(2022•陕西•西安工业大学附中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为某社区集体核酸检测采集现场的情景。医务
人员先用手机扫描健康码,每次采集前为了安全医务人员还需要用消毒液对手进行消毒。有关此过程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上的健康码不是光源
B.扫码时健康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要使屏幕上健康码的像变小,只需将健康码靠近摄像头
D.医务人员按压消毒液的过程没有利用到大气压
14.(2022・陕西・澄城县北关中学二模)透镜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借助放大镜看电子元件,看到的是电子元件倒立放大的实像
B.图乙中,小丽看不清远处物体,只能看清近处物体,她应戴由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C.图丙中,屏幕到投影仪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2倍焦距,且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像
D.图丁中,要拍一张花的特写镜头,应把照相机远离花并且缩短镜头和感光片的距离
15.(2022.陕西西安.二模)为了有效防范疫情,我市所有学校对入校全体师生进行体温监测。下列对卫
生防疫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引起新冠肺炎的冠状病毒直径约为IOOnm
B.一件医用防护服的质量约为20kg
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5°C
D.非接触式测温枪是通过紫外线来测温的
16.(2022•陕西・西安市曲江第二中学三模)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凸透镜将光会聚到一点,利用了光的折射
B.图乙中小孔成像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C.图丙是人眼看到地上的书,是因为书折射了太阳光
D.图丁是利用了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17.(2022∙陕西师大附中二模)正月十五,大唐芙蓉园“元宵灯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园中各色花
灯惟妙惟肖,伫立水边的紫云楼气势恢宏,湖中水舞灯光秀精彩绝伦,水幕电影奇幻神秘,引得游客们
留恋忘返。关于园中景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灯笼呈现红色,是因为红色的灯罩只能吸收红光
B.水中紫云楼的倒影是折射形成的
C.水舞灯光秀中,红色的激光是红外线光束
D.水幕电影放映时,水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18.(2022・陕西师大附中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我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配置了红外测温门。当同学们
通过测温通道时,系统就能自动、快速、准确地测量体温。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同学们必须位于镜头一倍焦距以内B.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9℃
C.红外线肉眼看不见,不是光D.人体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
19.(2022•陕西师大附中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是我校学生参加FLL工程挑战赛,机器人可通过语音进行
操控。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可以通过音色来辨别不同同学对它的指令
B.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xl08m∕s
D.同学们可以用紫外线遥控机器人进行作业
20.(2022.陕西咸阳•一模)如图是小雨拍的一幅风景画一幅,美丽的荷花倒映在水中,形成美丽的“倒
影”,湖水中小鱼游来游去,下列对这幅图片的分析正确的是()
A.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倒立虚像
B.看到湖水中“小鱼”是由于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形成
C.荷花的倒影与荷花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要想使景物的像更大一些,应离景物再远一些进行拍摄
21.(2022.陕西榆林•一模)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智能配送机器人被广泛使用,智能机器人主要是通过摄
像头完成人脸识别、录入取货码和扫描收款二维码。如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工作,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是光源
B.机器人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来矫正远视眼
C.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2.(2022•陕西•西安工业大学附中三模)对于如图所示的家用小汽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测距离的
B.汽车倾斜的前挡风玻璃只是因为这样做更美观
C.汽车的后视镜可以扩大司机的视野,它使用的是凹面镜
D.关上车窗,车内会变的安静很多,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3.(2022•陕西•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一模)汉代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
则见四邻矣。”如图所示的装置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其中涉及的光学知水盆识分析正确的
是()
水盆
A.高悬的大镜是凸透镜
B.插秧人在大镜中成倒立的像
C.从水盆中看到四邻利用了光的反射
D.大镜悬挂得越高所成的像越小
24.(2022.陕西渭南.模拟预测)疫情期间,王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板上的文字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老师和黑板应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C.为了让同学们看到黑板上的字更大,手机应靠近黑板
D.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25.(2022・陕西•西工大附中分校模拟预测)如图是一款5G测温巡逻机器人,在抗击疫情中,提高了防疫
效率,成为“新晋网红下列关于该机器人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温仪远距测温时,是通过接收人体辐射的紫外线实现的
B.行人都能看见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C.机器人巡逻进行广播宣传,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5G是通过电磁波传输信息的,在空气中的传输速度是340m∕s
参考答案:
ɪ.B
【解析】
A.图甲中,发生漫反射后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仅仅是因为接触面的凹凸不平导致反射
光线杂乱无章,故A错误;
B.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的遥控的,利用红外线定位准的特性,还可以用于成像和测温,故B
正确;
C.潜望镜的实质是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
D.彩虹是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0
2.D
【解析】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速度不同,电影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A不
符合题意;
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可以发生反射,电影院的墙壁采用柔软多孔的材料,主要是因为
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从而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增强听众的收听效果,故B正确,B
不符合题意;
CD.电影屏幕是用白色帆布制成的,是为了让光线射到上面发生漫反射,让各个地方的人都能清楚的看
到色彩正常的画面,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解析】
A.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小明将三个小孔与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若烛焰不在同一直线上,人眼不能看到
烛焰,故A错误;
B.图乙中牙医用反光镜是平面镜,其原理是平面镜成像,所以成的像是等大的,故B错误;
C.图丙中“看上去水并不深”,是因为水中的光在分界面处发生偏折,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故C错
误;
D.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在成像时,物距不同,成像的性质不一样,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放大
镜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像,故D正确。
故选D。
4.D
10
【解析】
A.人的正常体温为36°C~37°C,故A错误;
B.测温枪的质量约为200g,故B错误;
C.测温枪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来测量人体温度的,故C正确;
D.屏幕上呈现的彩色画而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D错误。
故选D。
5.C
【解析】
A.镜中蜡烛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路口反光镜是凸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放大视野,故B不符合题意;
C.光被手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即手影,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铅笔“弯折”是由于光从水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改变,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6.D
【解析】
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地球挡住了太阳光,从而形成了月食,即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粗了,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弯折”的筷子是筷子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弯折”的筷子是由于光的折射现
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解析】
A.人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即为影子,故A正确:
B.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
C.驾驶员看到后视镜中的景物,是光的反射,故C错误;
D.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一凸透镜成正立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o
Il
8.C
【解析】
A.甲是我们能看得见的红光,乙的波长比甲长,是红外线,红外线肉眼不可见,A错误;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是相同的,波长不同,导致频率不同,B错误;
C.乙电磁波是红外线,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C正确;
D.医生拍片用的是放射线,不是红外线,D错误。
故选C。
9.A
【解析】
A.护目镜上的水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正确;
B.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戴口罩不能阻止病毒的分子运动,故错误;
C.测温枪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故错误;
D.负压救护车,即车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故错误。
故选Ao
10.C
【解析】
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一道道光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我们看到火炬台上的“微火”是火炬燃烧发出的光,说明火焰是光源,故B
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宣传牌在冰面上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两者不
相同,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光线在斜射经过不同的介质时会发生偏折现象,即发生折射,奥运五环在冰块里偏折,实际是光的折
射所成的虚像,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A
【解析】
A.绽放的烟花能够自行发光,是光源,故A正确;
B.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看到五星红旗是因为国旗反射了红光,故B错误;
C.“猎豹”摄像头相对于底座没有位置变化,所以“猎豹”相对于底座是静止的,故C错误;
D.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12
12.C
【解析】
A.速度表示运动的快慢;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频率表示每秒振动的次数,故A错误;
B.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
中,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天平是等臂杠杆的应用,故B错误;
C.雨过天晴,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
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
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苹果由于受到地球重力的作用而从树上掉下;花香四溢是分子扩散
的结果,说明分子永不信息地做规则运动,故C正确;
D.核电站工作过程中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用集热器把水等
物质加热,另--种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燃料燃烧过程中消耗化学能,将化学能转化
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13.B
【解析】
A.手机上的健康码能够发光,是光源,故A错误;
B.手机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制成的,
因此,扫描二维码时镜头和二维码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故B正确;
C.如果要让像变小一些,因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应增大物距,应将二维码远离凸透
镜,故C错误;
D.按压的时候,会将外部气体压入瓶内,瓶内气压增大就把消毒液挤压出来了,故D错误。
故选Bo
14.B
【解析】
A.图甲中,借助放大镜看电子元件,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1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
像,故A错误;
B.图乙中,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会聚能力太强,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物体,只
能看清近处物体,应戴由凹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故B正确;
C.图丙中,屏幕到投影仪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
像,故C错误;
D.图丁中,要拍一张花的特写镜头,即像要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应变小,像距变大,应
13
把照相机靠近花并且增加镜头和感光片的距离,故D错误。
故选Bo
15.A
【解析】
A.病毒的直径非常小,约为0.1微米左右,即IOOnm左右,故A正确;
B.医用防护服较轻,一般不超过2kg,故B错误;
C.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6°C~37°C,故C错误;
D.非接触式测温枪是通过红外线来测温的,故D错误。
故选Ao
16.C
【解析】
A.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凸透镜将光会聚到一点,是光的折射现
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上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符合题
是J⅛、.;
D.玻璃板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D
【解析】
A.不透明物体可吸收除物体本身颜色之外的色光,而把本身颜色相同的色光反射出去,红灯笼呈现出红
色,是由于红灯笼只反射红光,故A错误;
B.水中倒影为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红色的激光是红色的光束,红外线为不可见光,人眼不能看到,故C错误;
D.电影放映时观众可从任意角度看到电影画面,说明水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故
D正确。
故选D。
18.D
【解析】
A.摄像头、照相机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大于2倍焦距,因此同学们必须位于镜头
14
2倍焦距以外,故A错误;
B.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7℃,故B错误;
C.红外线肉眼看不见,是不可见光,故C错误;
D.自然界的任何物体都在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故D正确。
故选D。
19.A
【解析】
A.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机器人可以通过音色来辨别不同同学对它的指令,故A正确;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C错误;
D.同学们可以用红外线遥控机器人进行作业,故D错误。
故选Ao
20.C
【解析】
AC.“倒影”是平面镜所成的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故A错误,C正确;
B.看到小鱼是光从水中折射入空气形成的,故B错误;
D.照相机的原理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要拍摄更
大的景物,应减小物距,使照相机离景物更近一些,故D错误。
故选C。
21.B
【解析】
A.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二维码本身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故A错误;
B.机器人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由会聚作用。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像成在视网膜后方,
为使像成到视网膜上,需要会聚作用的透镜,所以可以用凸透镜矫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第7课 开关量的生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六年级下册
- ERCP病人的护理课件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教案
- 2024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五 分数的意义第5课时 分数与除法(2)配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学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2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Section B(1a-2e)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药品验收养护操作规程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选修3-3
- 中学生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 住院透析患者操作流程
- 云仓合同标准文本
- (一模)南京市、盐城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官方答案)
- 2025年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美版
- 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课件
- 倒闸操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考试指导题库300题(含答案)
- 专题5 压强 2021年和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汇编
- 春季预防传染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