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较法学的历史一、本文概述《比较法学的历史》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比较法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揭示其在全球法律文化交流与融合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将通过回顾比较法学的历史轨迹,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形态和实践成果,以展示比较法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法学分支,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发展和完善。文章将从比较法学的定义出发,阐述其作为一种法学方法论和研究领域的独特性。接着,本文将介绍比较法学的历史起源,探讨其在古代法学思想中的萌芽,以及在近代欧洲法学体系中的形成和发展。随后,文章将分析比较法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特点和实践应用,包括其在国际法和国内法领域的贡献和影响。本文还将关注比较法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探讨其在促进国际法律交流和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全球法律一体化进程中的挑战和机遇。文章将总结比较法学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二、比较法学的起源比较法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那时的学者们已经开始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然而,真正的比较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19世纪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各国之间的法律交流和互动逐渐增多。这种背景下,一些法学家开始对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进而为各国法律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借鉴。在这一时期,一些著名的法学家如法国的萨维尼、德国的耶林等人都对比较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不仅提出了比较法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通过对各国法律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19世纪的国际法和国际私法的发展也为比较法学的兴起提供了有力支持。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法律交流和合作成为可能,而国际私法则为解决跨国法律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规则。这些领域的发展为比较法学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实践平台。比较法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洲的社会变革和法律交流的增加。在这一背景下,一些法学家开始对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并逐渐形成了比较法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随着国际法和国际私法的发展,比较法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对各国法律的改革和完善产生了重要影响。三、比较法学的形成与发展比较法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那时欧洲正处于拿破仑法典的影响之下,各国纷纷开始编纂自己的民法典。在这样的背景下,学者们开始对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催生了比较法学的诞生。最初的比较法学主要关注各国法律制度的异同,以及这些异同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随着19世纪的进步,比较法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学者们开始更加系统地比较不同法律体系的制度、原则和规则,以期发现其中的共性和差异,进而推动各国法律的相互借鉴和融合。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进步,比较法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使得各国法律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加显著;另一方面,新的科技手段为比较法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研究工具和方法。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比较法学的快速发展。在现代社会,比较法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各国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而是扩展到对国际法、跨国法、比较法律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比较法学也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如法经济学、法社会学、法心理学等,以期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法律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比较法学经历了从诞生到发展的历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和方法论。在未来的发展中,比较法学将继续发挥其在推动全球法治建设、促进国际法律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四、比较法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比较法学作为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多种流派和代表人物。这些流派和人物不仅推动了比较法学的深化和拓展,也为法学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对话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历史法学派:这一流派强调历史研究在比较法学中的重要性,认为法律的发展演变与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代表人物包括德国法学家萨维尼(FriedrichCarlvonSavigny),他主张通过历史方法来研究法律,揭示法律背后的历史逻辑和民族精神。功能主义法学派:功能主义法学派注重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功能,强调不同法律体系在实现社会目标方面的共性和差异。代表人物包括美国法学家庞德(RoscoePound),他提出“社会工程”理论,主张通过比较不同法律体系在实现社会控制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效果来推动法律改革。法系比较学派:这一流派侧重于对不同法系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代表人物包括法国法学家勒内·达维德(RenéDavid),他通过对不同法系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各法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趋势。比较法社会学派:比较法社会学派将比较法学与社会学相结合,关注法律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的互动关系。代表人物包括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他通过对东西方法律传统的比较研究,揭示了法律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这些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比较法学研究方法和视角各有特色,为比较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不同法律体系的认识和理解,也为法律实践和国际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比较法学将继续发挥其在促进法律文化交流与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五、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比较法学,作为一门跨越国界的法学学科,其研究方法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其核心在于对比不同法系的法律制度、法律文化和法律实践,从而揭示它们的共性和差异,推动法律的发展和创新。历史分析法是比较法学的基础方法。通过对各国法律历史发展的梳理,研究者可以深入理解各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洞察法律制度的本质和特性,为比较法学提供坚实的历史基础。比较分析法是比较法学的核心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法系的法律制度、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等,研究者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而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各种法律制度的优劣和适用范围,为法律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案例研究法是比较法学的重要补充。通过深入剖析具体的法律案例,研究者可以了解各国法律实践的具体情况,以及法律制度在实际运行中的效果和问题。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更直接地感受各国法律文化的差异和特色,为比较法学提供生动的实践材料。跨学科研究法也是比较法学不可忽视的研究方法。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如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法律制度的发展和演变,揭示其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等。这些方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构成了比较法学独特而丰富的研究体系。通过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各国法律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为推动全球法律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六、比较法学在不同法律体系中的应用比较法学,作为一种法学研究方法,其在不同法律体系中的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仅是对不同法律体系的简单对比,更是一种深入理解各自法律体系特点、优势与局限性的途径。这种应用不仅能够促进法律体系的自我完善,还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更为公正、合理的法律解决方案。在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比较法学一直被视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例如,在欧洲大陆法系与美国普通法系之间,通过比较法学的应用,可以发现两者在司法程序、法律解释、权利保护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这种比较不仅有助于理解各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还能够为法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在非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比较法学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法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法律经验。然而,由于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的差异,直接移植西方法律体系往往会产生水土不服的问题。因此,通过比较法学的应用,可以发现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共性与差异,为法制建设提供更为符合本国国情的法律方案。在国际法领域,比较法学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法律问题日益增多。通过比较法学的应用,可以研究不同国家在处理跨国法律问题时的经验与做法,为国际社会提供更为公正、合理的法律解决方案。比较法学在不同法律体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各自法律体系的特点与优势,还能为法律改革、法制建设以及解决跨国法律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比较法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七、比较法学面临的挑战与前景比较法学,作为法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比较法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全球化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日益呈现出多样性。这为比较法学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尊重各国法律体系独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比较和分析,是比较法学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法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法律实践和研究方式。比较法学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深入研究这些新技术对比较法学研究的影响,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国际合作在比较法学领域日益深化,但也面临着诸多复杂性。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法律体系下,实现有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是比较法学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比较法学的前景仍然充满希望。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比较法学将在促进国际法律交流、推动法律创新、服务全球治理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随着法律技术的快速发展,比较法学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比较法学需要不断创新研究方法,拓宽研究领域,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构建更加公正、和谐、有效的国际法律秩序贡献力量。八、结论在深入探讨了比较法学的历史发展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比较法学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法学研究方法,其对于推动全球法治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从历史的角度看,比较法学经历了从简单的法律条文对比到复杂的法律体系比较的演变,这一过程中,比较法学者们的视野逐渐拓宽,研究方法也日益丰富。比较法学不仅促进了不同法系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更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为各国法律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借鉴。通过对不同国家法律制度的比较,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各自法律制度的优劣,进而为法律的改进提供方向。比较法学还在推动国际法律统一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跨国法律问题层出不穷,通过比较法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共通之道,推动国际法的完善与发展。当然,比较法学的研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历史传统和社会背景都各不相同,如何在这些差异中寻找共通点,是比较法学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兴法律问题层出不穷,这也对比较法学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较法学的历史是一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历史。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比较法学能够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推动全球法治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参考资料:因素比较法是一种量化的岗位评价方法,它实际上是对岗位排序法的一种改进。这种方法与岗位排序法的主要区别是:岗位排序法是从整体的角度对岗位进行比较和排序,而因素比较法则是选择多种报酬因素,如工作责任、工作强度、任职要求、工作环境等方面,并按照各种因素分别进行排序。因素比较法最初是评分法的一个分支。1926年由高速交通股份公司的E·J·本奇和他的助手们最先提出,他们是在试图完善评分法时创立了因素比较法的最初形式。因此,因素比较法仍然体现了评分法的一些原则,但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因素的配分形式和工作等级转换成工资结构的方法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方法是一种混合方法,兼有岗位排列法和岗位评分法的特征。因素比较法不须关心具体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而是将所有的岗位的内容抽象若干个要素。根据每个岗位对这些要素的要求不同,而得出岗位价值。比较科学的做法是将岗位内容抽象成下述五种因素:智力、技能、体力、责任及工作条件。评估小组首先将各因素区分成多个不同的等级,然后再根据岗位的内容将不同因素和不同的等级对应起来,等级数值的总和就为该岗位的岗位价值。因素比较法是按决定的评价因素对选定的标准岗位进行评分定级,制定出标准岗位分级表,把非标准岗位与标准岗位分级表对比并评价相对位置的方法。因素比较法中因素的数量通常比评分法少。本奇坚持认为,只要根据工作的性质作些修改,仅仅几个基本因素就能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工作。本奇对因素选择示例:对职员、技术和管理人员,他采用下列因素:智力、技能、身体因素(包括工作条件)、监督管理的责任、其他责任。选择标准岗位。在因素比较法中,标准岗位的选择是一项既困难又重要的操作。因为评价结果的的可靠性是以所选择的标准岗位为依据的。选择标准岗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这些岗位必须具有代表性。这些岗位能表现出工作岗位的等级,并充分显示每一因素重要程度的不同等级;同时在确定的范围内能够准确的给予定义。根据这个标准岗位建立起来的等级必须能被大家所接受。即能成为建立全新的工作等级工资制的标准,并且其工资同当地劳动力市场上相同工作的工资不能差别太大。在实际采用因素比较法时,标准岗位数量的选取要恰当。如果太多,通过该方法对工作岗位进行排列所耗费的时间会很多;如果太少,测评结果的误差就会相对高些。一些专家认为,实行因素比较法至少要选择30个标准工作岗位。将标准岗位按照选定的因素进行排列。标准岗位被确定后,按照所选定的因素按相对重要程度依次排列,制定出标准工作分级表。排列工作由评定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分别进行分级,然后将分级结果提交给评定小组做综合分析。将标准岗位按照选定因素确定工资额。对标准岗位进行排列之后,因素比较法直接对每一岗位确定工资额,即根据每个因素在该工作中的重要程度,按一定比例确定其相应的工资值。并据此对工作重新进行排列。对其他岗位进行排列。企业中尚未进行评定的其他岗位,与现有的已评定完的标准岗位进行对比,某岗位的某因素相近,就按相近条件的岗位工资分配计算工资,其累计后就是本岗位的工资。(1)评价结果较为公正。因素比较法把各种不同工作中的相同因素相互比较,然后再将各种因素的工资累计,主观性减少了。(2)耗费时间少。进行评定时,所选定的影响因素较少,从而避免了重复,简化了评价工作的内容,缩短了评价时间。(3)减少了工作量。由于因素比较法是先确定标准岗位的系列等级,然后以此为基础,分别对其他各类岗位再进行评定,大大减少了工作量。(1)各影响因素的相对价值在总价值中所占的百分比,完全是考评人员的直接判断,这就必然会影响评定的精确度。(2)操作起来相对比较复杂,而且很难对工人们做出解释,尤其是给因素注上货币值的时候很难说明其理由。因素比较法是一种比较计量性的工作评价方法,根据若干基准职位的薪酬水平选择并确定多种报酬因素,进而按照各种报酬因素分别对组织内的待评估职位进行排序。与工作排序法比较相似,因此可以将它看做是改进的工作排序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因素比较法与工作排序法之间没有区别。一是与工作排序法只从一个综合角度比较各种工作不同,因素比较法是选择多种报酬因素分别进行比较排列。二是因素比较法是根据每种报酬因素得到的评价结果设置一个具体的报酬金额,然后计算出每种工作在各种报酬因素上的报酬总额并把它作为这种工作的薪酬水平。这种方法的精确程度虽不是很高,但对于一般规模不大的企业来说,是很有效的。即使大企业,也可以采用。随着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法律交流和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在这种背景下,比较法学应运而生,为各国间的法律学习和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本文将围绕比较法学的目的和方法论展开论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学科。比较法学是一门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法律文化和法律体系的学科。它的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法律体系的异同点,为各国间的法律交流和合作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促进各国在法律领域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比较法学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法律体系、法律文化、法律制度、法律信仰等方面。在研究过程中,比较法学不仅各国法律的不同点,还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似之处。比较法学的研究角度多种多样,包括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特点。在比较法学中,分析要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分析要素包括法律体系的结构、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等方面。通过对这些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法律体系的异同点。分类整理分类整理是比较法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进行分类整理,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各国法律的不同点和相似之处,为后续的比较分析提供便利。比较分析是比较法学的核心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将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并探讨这些异同点的原因和影响。同时,还需要各国法律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各种法律体系的优缺点,为法律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断推进,比较法学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各国间的法律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比较法学的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大。比较法学的研究重心正在从单纯的法律比较转向对全球法律秩序的整体研究。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和综合化,不仅法律体系本身,还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比较法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为各国间的法律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基础,还为全球法律秩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比较法学的目的和方法论可以看出,比较法学具有较为广泛的研究领域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比较法学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推动世界各国在法律领域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比较法(Rechtsvergleichung)是不同国家或地区法律秩序的比较研究。它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叙述的比较法,即外国法的研究;评价的比较法,即比较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的异同及其发展趋势;沿革的比较法,即研究不同法律制度之间的现实和历史关系。比较法是一种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例: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区别很多,比如它们的原理不同,它们的结构不同;用途不同;能量转换不同。第一个层次是叙述的比较法,即外国法研究,这是比较法研究的基础。第二个层次是评价的比较法,即研究不同法律制度异同及其发展趋势,它建立在叙述的比较法的基础之上。第三个层次是沿革的比较法,即研究不同法律制度历史的和现实的关系,它建立在叙述的比较法和评价的比较法之上,以在历史上和现实中不同法律制度在法律移植和借鉴中所形成的实际关系为研究对象,是比较法研究的最高层次。比较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世界各个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不同法律制度之间的任意比较。基本原则,按照外国法的原样认识外国法。研究外国法要求人们对该国语言流畅,对该国法有基本知识,特别是他们的法律渊源,基本法律概念,法律用语,但是,尽管有这些知识,研究外国法仍然会遇到很多陷阱。外国法律信息来源有两个:第一手资料,即外国制定法,司法报告,判例。他们直接的法律渊源,具有最高的可用性和可信性。第二手资料,即外国法的教科书参考书、杂志上的文章。这些第二手资料比较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外国法的情况。对于初次接触外国法的研究者来说往往是起点,而第二手资料是在了解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深入地研究。必须准确地使用外国法渊源,包括立法、司法判决和其他的法律渊源,基本的原则是在研究外国法时,人们必须尊重外国存在的法律渊源的序列等级。各种法律渊源的实际地位不总是表现在国家的正式文献中,甚至表现在法学著作中。外国法的分类可能不同于本国法的分类,即使存在同样的分类,在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分类方式,相应的法律规则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可能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对外国法的翻译一般都采取直译方式。法律用语与日常用语有联系,但也不能等同。在研究外国法时,重要的是决定外国哪些行为规则具有法律规则的地位、例如在研究共产党政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共产党政策往往相当大程度上执行着法的功能。另外一个问题是某些正式的法律渊源过时的问题,他们不再是哪个国家起作用的法律体系的一部分。法律体系是一种社会现象,只表现社会的一个方面,因此不能把它与社会的其他方面脱离。要理解外国的法律规则,就应尽可能的理解他们的非法律的环境(经济的、政治的、道德的、宗教的、文化的)和社会目的。要使比较有意义,比较的对象必须有某种共同性,作为公分母,这种共同性成为,比价的第三项,这不仅是比较法而且是任何比较所要求的。在比较法中,人们的兴趣在于比较法律规则的实质内容,即不同法律体系如何调整在被比较的国家产生的某一情况。这种比较要求被比较的规则事实上处理同样的问题。两个国家使用同样或类似的法律用语并不能保证可比性。反之,即使两个国家的法律规则的法律用语差别很大。从语言上很难看到具有共同性,却可能存在可比性。如果人们期望确定法律体系实质内容的真正的相似性和差别,就不应该以法律规范和制度的名称为开端,而应考虑它们的功能,即规则要调整的事实。被比较的规则和制度必须在功能上相互可比。这种共同的功能是作为“比较的第三项”而发挥作用。还应该注意的是,两个有着同样功能的法律规则之间的比较,并不意味着它们必定有同样的目的。关于可比性问题,往往集中在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法律规则,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法的可比性上,也表现在西方法和发展中国家的法律之间的可比性上。从两次世界大战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时期,西方法学家一直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体系采取不承认主义,他们认为,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把法律消亡,而法在西方国家是至高无上的,因此两种制度的法律体系是不可比的。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法学家当时也对社会主义法和资本主义法的可比性持否定态度。进入70年代,无论在西方还是在苏联东欧国家对于社会主义法与资本主义法的可比性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保加利亚学者斯谈列夫区别一个制度直接的、当前的功能和他的长远的、最终的目的和功能。瑞典学者博丹认为,社会主义与西方法相比可能服务于不同的阶级利益,但是,人们不应该混淆法律规范的法律、政治目的和它的功能,即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实际情况。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原苏联的东欧国家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上述争论又有了新的内容,如上所述,长期以来在理论界,包括法学界,有一种固定的看法,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而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及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的论述,实际上已经为社会主义法与资本主义法是否具有可比性,或者在什么范围内是可比的、在什么范围内又是不可比的争论,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做出了中国人的回答。也就是说,就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都存在计划和市场而言,他们都存在着需要用法律调整的共同的问题,两种法律制度当然存在着可比性。规范的比较,即比较不同国家同一名称的法律制度、法律规则。这种比较以规则为中心,只要挑选出不同国家或地区具有相同或类似名称的法律文件,把要进行比较的法律制度或规则一一加以对照,比较他们的异同,即可达到预期的目的。功能比较不是以规则为中心,而是以问题为中心,即只要被比较的国家或地区具有相同的或类似的问题,就可以就它们对该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进行比较。功能的比较摆脱了规范比较容易受到本国法律概念的限制,对执行同一功能的不同法律规范采取灵活的态度。二者各有作用的领域。规范的比较适用于对法律结果相同的法律制度进行比较。如同对同一法系、同样的社会制度的法律规则的比较;而功能的比较适用于对不同法系,不同社会制度处理同样问题的不同的法律手段进行比较。在所比较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中找出人们共同遇到的社会问题或社会需要,也就找出共同的起点。研究那些国家对这种社会问题或者社会需要,所采取的法律解决的办法,及有关法律规范、程序和制度。对此,法学家可以设计不同的法律解决的办法模式。对各种法律解决办法进行评价。但是之中评价不能依靠好坏、正误之类的抽象、绝对的标准。也不应根据法律本身,而应根据特定解决办法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的效能这样一个客观标准的评价。根据既定的社会存在和需要,既定的解决办法的实际影响以及某些领域的发展趋势,可以合理的预测未来的发展。不同国家法律制度、法学思想比较研究的社会历史条件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交往,二是一个国家内的法律多元主义;三是抽象理论与经验研究相结合比较法的出现,除了必须具备国家之间相互交往,或国内法的多元主义之外,还具有强烈的经验研究的倾向,即从现实存在的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出发。反之,在法律实践与法学研究中。如果不从实际法律出发,理论上研究的是一套,实际通行的是另一套,理论研究以实际的法律制度为基础,不关心法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而是从抽象的理性或上帝的意志出发,构造出一种形而上学的法律体系的模式,是不可能促进比较法的发展。法学研究建立在各国现实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比较法的出现才成为可能。一方面,历史法学派对于与自然法相联系的任何思想方法都持否定态度,例如胡果就认为法学的目的就是要从对所有现存的实在法的比较中产生“民族精神”或“经验的自然法”。在这个方面有利于比较法的发展。另一方面,萨维尼及其继承者在提出所有的法律都是民族精神的产物的同时,却拒绝了罗马法和日耳曼法之外的任何法律的研究,在这个方面则阻碍了比较法的发展。比较法可以分为理论的比较法和实践的比较法。相对于实践的比较法,理论的比较法是在不同国家的法律相互交往的时间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产物。理论的比较法对于法理学、法哲学、法史学这样的抽象理论学科具有重要的作用。理论的比较法对理论法学的作用还表现在他极大的扩展立法需求理论研究的视野。在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上,对社会和法律发展的趋势的研究曾经建立在理性主义和绝对精神的历史演化的基础上。在比较法研究中,所谓法律发展的趋势。不是建立在所谓理性、绝对精神或法学家自以为是但又从来得不到证明的规律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不同法律集团、法系的主要国家的法律发展的共同性质上。在西方,据说在梭伦立法时就参照了希腊许多城邦的立法;古罗马时期在制定十二铜表法时,十大执行官就对希腊各城邦的法律进行过广泛的考察。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典之一—汉穆拉比法典的制定也参照了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一些小城邦的成文法典,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乌尔城邦第三王朝的乌尔纳姆法典。现代意义上的比较法,19世纪在法国、德国和英国出现的比较法讲座和比较法学会,并不是为了纯粹的学术研究,而是通过研究各国颁布的新法典,以便了解他们所包括的同本国相应的法典不同的规定,在必要时向本国的立法者提出修改本国相应立法的建议。在立法过程中运用比较法,是立法的一条捷径。他在某种程序上可以替代代价高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班科学区探索课程设计
- 亮度监测课程设计
- 土木工程课程设计 价格
-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数据结构》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科技大学《综合材料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减速器课程设计H怎么取
- 青海师范大学《大学物理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net课程设计报告
- 2024年中国强力文件夹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ps的成型加工课程设计
-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 2024年版房地产项目融资协议3篇
- 头部内伤病中医护理方案
- 专题15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讲义)(解析版)-2024年高考二轮复习
- 中国经济思想史试题
- 胰腺炎营养治疗课件
- 七年级语文上册任务三 记叙与动物的相处课件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
- 2024-2025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7两件宝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中国法律史》一平台在线形考(第一至三次平时作业)试题及答案
- 期末测试卷(一)(试题)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