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活动五保护信息安全(1)教案沪科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一单元活动五保护信息安全(1)教案沪科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一单元活动五保护信息安全(1)教案沪科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一单元活动五保护信息安全(1)教案沪科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护信息安全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知道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基本方法。2、通过观看视频直观感受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意识到计算机病毒防治的重要性。3、树立以防为主的信息安全观念,形成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意识。4、形成对黑客的正确认识,使学生对红客的事迹产生共鸣,激发爱国情怀。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特征难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三、学情分析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收集、处理、表达能力,知道信息对社会、经济、人类有重要的作用,但对信息安全还没有足够认识。学生虽然对病毒等问题充满神秘感和好奇心,但对病毒传播的途径、特征及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如何防范病毒不是非常了解。四、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事件1:2006年6月11日,国内首例旨在敲诈被感染用户钱财的木马病毒被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率先截获。该病毒名为“敲诈者”,病毒可恶意隐藏用户文档,并借修复数据之名向用户索取钱财。“敲诈者”在被截获后短短10天内,导致全国数千人中招,许多个人和单位受到重大损失。事件2:黑客发现了电力系统设计上的缺陷,利用该漏洞攻击电力系统,从而导致发电站意外关闸,数百万居民的用电受到影响。提问:事件1和事件2中影响信息安全的分别是什么?总结:计算机病毒和黑客都是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2、新课讲授提问:你们了解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吗?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具有危害性的计算机程序。(教师解析概念,注意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的区别)活动一观看《计算机病毒》微视频,观看计算机中病毒后的反应,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回答:(1)计算机病毒有什么特征?(2)计算机病毒会造成什么危害?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传染性、隐蔽性、寄生性、可触发性、破坏性、可执行性。计算机病毒危害:破坏数据信息;影响系统运行;内存不足;影响运行速度……思考:计算机病毒如此可怕,我们该怎么做?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杀毒软件经常更新;使用安全监视软件;使用防火墙;浏览安全网址;经常查杀病毒;及时清除病毒;备份重要文件。黑客黑客通常是指对计算机科学、编程和设计方面具高度理解的人。活动二观看《红客》微视频。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对黑客的正确认识,联系时事科普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中美南海撞机事件,让学生对红客产生情感共鸣:中华民族的崛起是一部血泪史,我们没有资格替我们的先辈,去原谅那些肆意伤害过中国的人。不管时间过了多久,伤害依然存在,眼泪依然滚烫,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历史,我永远不能忘记。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奉献力量。3、课堂小结1、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病毒”是指_____A)细菌感染B)生物病毒感染C)被损坏的程序D)特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2、下列4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____A)潜伏性B)传染性C)隐蔽性D)免疫性3、以下措施不能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是______A)保持计算机清洁B)先用杀病毒软件将从别人机器上拷来的文件清查病毒C)不用来历不明的U盘D)经常关注防病毒软件的版本升级情况4、下列行为合法的是_______A)窃取公司秘密数据转卖给他人B)利用“黑客”手段攻击某政府网站C)利用电子邮件传播计算机病毒D)为防泄密而给自己的资料加密5、计算机病毒发作时_______A)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