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五年真题(2019-2023)分项汇编10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析版)_第1页
高考历史五年真题(2019-2023)分项汇编10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析版)_第2页
高考历史五年真题(2019-2023)分项汇编10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析版)_第3页
高考历史五年真题(2019-2023)分项汇编10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析版)_第4页
高考历史五年真题(2019-2023)分项汇编10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料收集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资料收集整理【淘宝店铺:向阳百分百】五年(2019-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0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命题点真题分布频次题型分值考查内容工业革命的背景2021·北京高考·12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5年3考选择题全国卷4分地方卷3分科技科学社团的发展政治环境对工业发展的影响2023·广东高考·20材料分析题14分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其影响2023·海南高考·112023·海南高考·122023·湖北高考·132023·全国甲卷·332022·全国乙卷·342023·海南高考·152022·全国甲卷·342022·重庆高考·142022·辽宁高考·142022·广东高考·132022.6·浙江高考·202022.1·浙江高考·192021·海南高考·162021·江苏高考·152021·湖北高考·132021·天津高考·122021·湖南高考·142021.6·浙江高考·242021.6·浙江高考·182021.1·浙江高考·202021.1·浙江高考·18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2020·北京高考·132020.7·江苏高考·182020.7·浙江高考·21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32020.1·浙江高考·182019·江苏高考·17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21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205年41考选择题全国卷4分地方卷3分工业革命的影响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德国的崛起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垄断资本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自由主义工厂制9.欧洲的现代化10.1924年英国举办博览会11.文学艺术与时代发展的关系12.1830-2010世界经济论述13.1850前后世界文明的发展14.19世纪50-70年代东西方的历史发展进程15.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市场的联系16.科研组织与技术进步17.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18.“近代工厂之父”阿克莱特2023·北京高考·182023·山东高考·19题023·海南高考·19题2022·江苏高考·18题2022·山东高考·19题2021·海南高考·232021·江苏高考·182021·湖北高考·19题2021·山东高考·19题2021.1·浙江高考·292020·北京高考·18论述题12分17分12分12分16分12分14分17分15分12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2022·江苏高考·142020.7·浙江高考·185年2考选择题3分1工人运动的目的2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2023·山东高考·132023·广东高考·142023·全国甲卷·342023·浙江高考·152021·全国甲卷·332021·河北高考·142021·山东高考·122021.6·浙江高考·202021.1·浙江高考·212020.7·江苏高考·162019·上海高考·92019·海南高考·172019·江苏高考·185年14考选择题全国卷4分地方卷3分斗争的作用第一国际的作用巴黎公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唯物史观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34题材料分析题10分6.马克思的思想及其人格魅力1.19世纪后期,用变异和自然选择揭示生物界演化规律的《物种起源》与用经济力量和经济学原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秘密的《资本论》,在哲学、神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中引起巨大震荡。这是因为二者都()A.总结了工业社会的发展规律B.推动了科学革命的深入发展C.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D.发现了斗争是人类进步的原因【来源】2023·山东高考·131.【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后期(欧洲)。根据材料“19世纪后期,用变异和自然选择揭示生物界演化规律的《物种起源》与用经济力量和经济学原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秘密的《资本论》,在哲学、神学和社会政治学说中引起巨大震荡”可知,《物种起源》揭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界演化规律,而《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秘密,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竞争、斗争的重要性,即其共同点是发现了斗争是人类进步的原因,D项正确;《物种起源》揭示的是生物界演化规律,而非工业社会的发展规律,排除A项;科学革命发生在16至17世纪之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文艺复兴冲破了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排除C项。故选D项。2.17世纪,欧洲贵族男性穿着华美、妆容精致,且以戴假发和编发辫为时尚。从19世纪中叶开始,工业资产阶级引领服装潮流,男装简洁而实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科技进步提高生活水平B.思想解放推动政治变革C.工业革命促进经济发展D.社会变迁影响流行风尚【来源】2023·海南高考·122.【答案】D【解析】据材料“穿着华美、妆容精致”可知17世纪欧洲的封建贵族势力依然比较强大,贵族审美影响了人们的时尚观念,“男装简洁而实用”说明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大增逐渐取代了传统贵族势力,使得便于工作的劳动审美成为时尚潮流,这说明不同时期社会变迁会影响流行风尚,故选D项;“简洁而实用”的男装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并非科技进步的产物,而且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源自工匠们的生产经验,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促进了工业资产阶级地位的提升,加速了传统贵族势力的衰落,影响了人们的时尚审美变化,选项存在因果倒置的错误,排除B项;材料主要从审美观念的改变考察工业革命的影响,而不是突出强调经济物质生活的变迁,排除C项。3.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B.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D.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来源】2023·海南高考·113.【答案】C【解析】据材料“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大众化商品”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全球物种交流逐渐扩大,使可可豆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可可豆的生产和加工技术不断改进,扩大了巧克力的市场供应,所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巧克力普及的根本原因,故选C项;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只是扩大了可可豆的种植范围,无法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的供应量,排除A项;欧洲商业格局的变化主要体现世界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东岸转向大西洋沿岸,材料并未具体体现可可豆种植范围的变化,排除B项;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只是强化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掠夺,与可可豆的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改进无关,排除D项。4.19世纪后期,从希腊神庙到拜占庭教堂的所有建筑风格,法国都有人模仿。“思想纯正”的建筑师们长期拒绝利用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等新工业材料,认为以埃菲尔为代表的这些人“不能妄称可以创造美”,尤其对1889年万国博览会之际出现的那座铁塔感到愤慨。这说明()A.技术进步改变民众生活B.工业文明孕育艺术创新C.启蒙运动影响设计理念D.建筑风格固守历史传统【来源】2023·湖北高考·134.【答案】B【解析】由材料“19世纪后期”“利用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等新工业材料”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以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等新工业材料为代表的建筑物发展起来,尽管遭到部分建筑师的反对,但工业文明已经孕育出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建筑风格,与民众的生活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强调理性,材料内容与启蒙运动无关,排除C项;埃菲尔铁塔代表工业文明时代的艺术创新,且材料中只是部分建筑师思想的保守性,不能推知建筑风格固守历史传统,逻辑推理错误,排除D项。5.马克思在论及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说:“总委员会引以自豪的是,国际的巴黎各支部在这次巴黎的光辉革命中起了卓越的作用。事实并不是像一些蠢才所想象的那样,仿佛巴黎或任何其他的国际支部从一个中心接受命令。”由此可见,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的作用在于()A.组织发动B.直接指挥C.精神引领D.经济资助【来源】2023·广东高考·145.【答案】C【解析】据材料“仿佛巴黎或任何其他的国际支部从一个中心接受命令”可知马克思并不认为巴黎公社运动是第一国际直接领导的结果,而是第一国际通过精神引领的作用,使各个国际支部时刻都能深受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的领导,故选C项;巴黎公社运动是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的产物,其爆发具有偶然性,并非是经历了充分组织准备的结果,排除A项;“事实并不是像一些蠢才所想象的那样”说明马克思并不认为巴黎公社是第一国际对各个国际支部直接领导的结果,排除B项;巴黎公社运动具有“城市革命”的色彩,并未与其他国际共产组织取得直接联系,无法获得外界的经济资助,排除D项。6.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一个断裂,历史的连贯性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它宣告了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的“断裂”是指()A.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则被颠覆B.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人们生活C.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尝试D.封建保守势力复辟梦想破灭【来源】2023·全国甲卷·346.【答案】A【解析】由材料“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一个断裂”“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可知巴黎公社打破了资本主义发展进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颠覆了资本主义创造的社会法则,故选A项;“彻底改变”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公社而非工业革命,排除B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后,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已经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尝试,排除C项;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波旁王朝被推翻标志法国封建制度瓦解,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使法国封建势力复辟梦想彻底破灭,排除D项。7.西方某一文学思潮挑战和反叛了强调“主观”“创造”“情感”“想象”的文学成规,主张科学理性精神,刻意追求“客观”“写实”。据此可知,该文学思潮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来源】2023·全国甲卷·337.【答案】C【解析】由材料“主张科学理性精神,刻意追求客观、写实”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反映社会现实,描述客观实际,揭露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故选C项;古典主义文学强调规则、秩序等理性精神,但并未强调客观、真实,排除A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感性和主观感受,注重内心情感,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现代主义文学反传统反理性,强调个体的自我感受,排除D项。8.某西方史家这样评论:“从整体来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成功成为工业社会中关注工人生计者的一种表达方式——用以分析、批判和开展政治行动。马克思主义也是众多革命团体的政治思想体系。”下列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注“工人生计”的有()①发表《共产党宣言》②创建“新和谐公社”③创立剩余价值学说④改组“正义者同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来源】2023·浙江高考·158.【答案】C【解析】《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故①正确;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创建“新和谐公社”,故②错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故③正确;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盟的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它的纲领是《共产党宣言》,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9.1879年,德国杜伊斯堡成为世界最大内河港口,输入矿砂和粮食,输出煤和钢铁制品。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A.已经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B.航运业的发展助长其海外扩张C.海上实力飞跃源于蒸汽机的改进D.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来源】2022·全国乙卷·349.【答案】B【解析】据材料“1900年,德国船队总吨位由1870年不足百万吨发展至近200万吨,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的航运业迅速发展,使其既需要对外殖民扩展,也能够支撑其对外殖民扩张,其船队成为蒸汽时代以来第一个能与大英帝国一争高低的船队,故选B项;据所学,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经济虽发展迅速,但与英国仍有差距,达不到“世界工厂”的地位,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德国之所以发展迅速,主要是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是电和内燃机,而非蒸汽机,排除C项;据所学,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规定德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而非共和政体,排除D项。10.图3最大程度地体现了()A.生产技术的辐射B.经济中心的转移C.贸易格局的变化D.工业城市的发展【来源】2023·海南高考·1510.【答案】A(0分);B(3分);C(1分);D(1分)【解析】据图片信息,1500年欧洲城市潜能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和地中海东岸地区,因为这里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是当时欧洲的经济中心,1650年欧洲城市潜能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以荷兰为中心的西欧地区,因为当时荷兰是世界的海上霸主,1800年欧洲城市潜能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英国南部地区,当时这一区域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故B项正确,为最佳选项;1500年世界的贸易中心位于地中海东岸,1600年荷兰成为世界海上贸易的主导者,1800年工业革命使英国在世界贸易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但是贸易格局只是影响欧洲城市潜能分布的因素之一,故C项有较大合理性,但不完全正确;工业城市的发展只能反映1800年欧洲城市潜能的分布情况,不能完整反映三幅图片信息,故D项虽有一定合理性,但理由不够充分;1500、1650年欧洲尚未开始工业革命,1800年欧洲城市潜能分布主要集中于英国南部地区,而英国本来就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故A项错误,排除A项。11.【延续与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此时欧洲告别中世纪,进入现代。材料二20世纪后期,有学者提出,公元1500年前后这一时段固然重要,但还不能称之为欧洲历史的分水岭,因为此时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等领域并无本质变化。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后期,此后历史才真正步入现代,分水岭才真正出现。历史发展往往是一个延续与变迁交织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结合15—18世纪欧洲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12分)【来源】2023·北京高考·18题(12分)【答案】材料一观点: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欧洲进入现代。评析:公元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密切了欧洲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食物物种交流增多,引起了欧洲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西欧开始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引发了思想的变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解放了思想;经济与思想的变化,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变革。材料二观点:公元1500年前后欧洲无本质变化,18世纪中后期欧洲才真正步入现代化。评析:公元1500年前后,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等领域并无本质变化。到18世纪中后期,蒸汽机改良并得到推广使用,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工业革命产生了巨大生产力,促进了欧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法国大革命爆发,促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从一国向多国扩展,影响蔓延至其他国家,最终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因此18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变,真正步入了现代化。【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1500年-18世纪中后期的欧洲。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由于没有较多基础知识做依托,要求学生结合15-18世纪欧洲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两则材料给出的不同观点,能够在叙述历史时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首先,对两则材料中观点进行概括,可知材料一观点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欧洲进入现代”,材料二观点为“公元1500年前后欧洲无本质变化,18世纪中后期欧洲才真正步入现代化”。其次,结合所学15-18世纪欧洲历史重大史实,分别对材料中的两个观点进行评析,材料一观点要列举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史实进行论证;材料二观点要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等史实进行论证。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的折页:1924年温布利博览会20世纪初,英国提出了与自治领和殖民地举办一次博览会的计划。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计划搁浅。一战后,计划重启。1924年,博览会在伦敦温布利举办。图6为本次博览会规划示意图和相关展览内容。图6——据《谢菲尔德每日电讯》等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解释英国为什么举办这次博览会的证据?概括说明理由。(17分)【来源】2023·山东高考·19题(17分)12.【答案】证据1:文字材料中提及英国提出举办包括其自治领和殖民地博览会计划是在20世纪初,但在一战后才正式举办。证据2:图片材料中的工业馆、工程馆的展示内容及围绕在其周围的殖民地、自治领馆。证据3:图片材料中的政府馆的展示内容。证据4:图片材料中自治领及印度馆处于博览会布局的中心地位。证据1证明英国举办此次博览会是为了维护英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理由: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受到美德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力挑战,一战前德国与法国争夺欧陆霸权,与英国争夺海洋霸权,一战后德国战败,协约国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而作为战胜国,英国需要一个舞台来展示自己的胜利,而一战后欧洲优势地位动摇,英国传统经济优势丧失,英国就更需要一次展览向世界宣告自己依然是世界霸主。基于此,英国举办这次博览会。证据2证明英国举办此次博览会是为了彰显英帝国的工业实力。理由:工业馆和工程馆展示了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轻重工业、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生物材料、城市治理等多领域的成就,体现英国将科学研究与技术紧密结合,研究成果在产业中的应用。而平面图中,工程馆和工业馆位于画面的中心,环绕周围的是殖民地及自治领馆,这样的空间布局设计体现了生产力的纵向发展带动了世界横向联系的加强,正是由于英国在工业上的杰出成就才使得英国依靠贸易与坚船利炮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大量的“势力范围”。证据3证明英国举办此次博览会是为了保持其在帝国内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理由:政府馆展示英国在军事领域、经贸交流、海外移民等领域的成就,尤其是世界地图浮雕呈现了英国与其自治领、殖民地的全球性商业网络,凸显英国在帝国内的核心地位。证据4证明英国举办此次博览会是为了凝聚英帝国成员国之间的凝聚力。理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1884年列强召开“柏林会议”确立“有效占领”和“地图上作业”的原则,英国占领了包括埃及、苏丹、南非等地在内的大量地区。“南非馆”的展出即是一种主权宣示。而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其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兴起,一战后自治领和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意识显著增强,一战后埃及和苏丹掀起了民族民主革命,1922年英国被迫承认埃及独立,虽然英国保留了大量特权。帝国内部矛盾加剧。基于此,英国举办这次博览会。【解析】略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表1Ⅰ.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者或作品人物Ⅱ.相关历史事件A.诗歌《西里西亚纺织工人》B.歌曲《国际歌》C.小说《战争与和平》D.电影《我的1919》E.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F.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G.小说《永别了,武器》H.歌曲《黄河大合唱》海涅鲍狄埃、狄盖特托尔斯泰顾维钧斯托夫人洪常青、吴清华海明威光未然、冼星海①拿破仑入侵俄国②1848年欧洲革命③美国内战④巴黎公社革命⑤抗日战争⑥第一次世界大战⑦海南椰林寨战斗⑧巴黎和会(1)从表1的Ⅰ栏中选出四项信息与Ⅱ栏中的历史事件进行正确配对。(参照示例如:A—②,示例不得作为答案)(4分)(2)从已配对的四组信息中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表达清晰)(8分)【来源】2023·海南高考·19题12分13.【答案】(1)配对1主题———文学艺术与战争C.小说《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①拿破仑入侵俄国E.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③美国内战G.小说《永别了,武器》海明威—⑥第一次世界大战H.歌曲《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冼星海—⑤抗日战争配对2主题———文学艺术与反抗压迫B.歌曲《国际歌》鲍狄埃、狄盖特—④巴黎公社革命D.电影《我的1919》顾维钧—⑧巴黎和会E.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③美国内战H.歌曲《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冼星海—⑤抗日战争配对3主题———文学艺术与社会发展B.歌曲《国际歌》鲍狄埃、狄盖特—④巴黎公社革命E.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③美国内战F.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洪常青、吴清华—⑦海南椰林寨战斗H.歌曲《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冼星海—⑤抗日战争配对4主题———文学艺术与国际秩序的演变C.小说《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①拿破仑入侵俄国D.电影《我的1919》顾维钧—⑧巴黎和会G.小说《永别了,武器》海明威—⑥第一次世界大战H.歌曲《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冼星海—⑤抗日战争(2)示例1主题: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反映人们反抗压迫精神的重要媒介。论证: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1871年法国爆发巴黎公社运动,《国际歌》的创作正是巴黎公社成员反抗资产阶级压迫、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伟大尝试的见证。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独立后受压迫的黑人反抗暴力的决心,非裔美国人的斗争推动南北战争时期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919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出了顾维钧等人参加和会,意在维护战后中国利益和战后和平,经过顾维钧等人的努力以及国内五四运动的斗争,中国最终收回山东主权。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制造了一系列侵华事件,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贫富,纷纷团结起来反抗日本侵略者。20世纪30年代的歌曲《黄河大合唱》正是这一时期黄河两岸人民为抗日救国进行英勇斗争的体现,彰显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勇于牺牲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结论: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的反映。19世纪以来的一些文学艺术作品是反映人们反抗压迫精神的重要媒介。示例2主题: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秩序的演变。论证:《战争与和平》描写了19世纪初拿破仑入侵俄国的历史,拿破仑帝国崩溃后,1815年欧洲各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了新的均势体系;电影《我的1919》和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都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30年代的歌曲《黄河大合唱》,表达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激昂的爱国热情,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雅尔塔体系确立了战后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国际秩序,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体现了人类呼吁世界和平与要求共同发展的时代特征。结论:文学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的反映。19世纪以来的一些文学艺术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演变,体现了人类呼吁世界和平与要求共同发展的时代特征。【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小说《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时间上与拿破仑入侵俄国相吻合;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发表于1852年,小说中关于非裔美国人与美国奴隶制度的观点曾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导致美国内战的地区局部冲突,对应的应该是美国内战;小说《永别了,武器》海明威以自己在战争中的亲身经历为创作基础,以男孩亨利参加战争、经历战争并最终脱离战争作为作品的发展线索,海明威借助亨利向世人表达了他鲜明的主题——厌战、反战思想,与一战后的反战思潮相吻合;歌曲《黄河大合唱》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歌曲《国际歌》是鲍狄埃为了纪念巴黎公社运动而创作的一首无产阶级的赞歌;电影《我的1919》再现了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的场景,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讴歌了以弱抗强、威武不屈的中国人的扬眉吐气的精神;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以土地革命时期为大背景,展现了共产党员洪常青在与南霸天的斗争中,为红军解放椰林创造条件的故事。综上,图表中的艺术作品均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体现了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在配对分组的过程中,总体上可以分为“文学艺术与战争”“文学艺术与反抗压迫”“文学艺术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共四组。(2)结合所学知识,《国际歌》反映了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压迫的伟大斗争精神,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鼓舞了黑人反抗奴隶制的决心,电影《我的1919》展现了中国人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反对霸权主义侵略的坚定立场,歌曲《黄河大合唱》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彰显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勇于牺牲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所以《国际歌》《汤姆叔叔的小屋》《我的1919》《黄河大合唱》四部作品展现的是人们的反抗精神和斗争精神;小说《战争与和平》以拿破仑入侵俄国为背景,但是随后在反法联盟的联合镇压下,拿破仑战争以失败告终,欧洲各国在1815年召开了维也纳会议,重新确立了以正统主义为基本原则的维也纳体系,电影《我的1919》和小说《永别了,武器》在内容上都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反映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建设和人们内心对战争的反思,歌曲《黄河大合唱》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反映了日本法西斯破坏华盛顿体系,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中国人民为了维护国家主权进行坚决的抵抗斗争,二战结束后,在现有社会秩序的基础上,建立了雅尔塔体系,所以《战争与和平》《我的1919》《永别了,武器》《黄河大合唱》四部作品均体现了国际秩序的演变。14.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厂制度在英国形成后,工厂主大多数不是贵族。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算计开办工厂,有的成为万人瞩目的首屈大富。理查德·阿克莱特是工匠出身,前半生穷困漆倒。他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很快取得专利权,1771年建立水力纺纱厂。马修·波尔敦是手工业主,他创办了铁厂,并帮助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等材料二工厂制度进入中国始于19世纪中后期。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到1913年工厂数量已经颇具规模。据对1913年以前开办或投资工厂的202个人的统计,地主占55.9%、买办占24.8%、商人占18.3%、华侨占1%。——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某学者认为,政治环境的不同是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不同的主要原因。概括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的不同身份,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来源】2023·广东高考·20题(14分)14.【答案】(14分)答题提示:(1)概括身份:分别回答中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英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2)表达观点:考生需要说明自己是赞同还是反对还是补充观点。(3)阐述理由:运用相关史实,围绕观点分别对中英两国的情况进行分析,史实正确,逻辑清晰,最后进行总结概括。示例:身份:英国:早期工厂创办者大多数是有一技之长的工匠或手工业主;中国:早期工厂创办者多为地主、买办、商人等,其中地主占比最大。评述:赞成学者的观点。理由: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时,资产阶级代议制已经确立,民主的政治氛围,使社会平等观念盛行;民主政府鼓励企业发展的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工匠和手工业者创办工厂提供了政策支持。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官僚、地主、买办、商人最早与西方侵略者打交道,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最深;官僚地主、买办与政府关系密切,势力较大,更利于创办工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工匠和手工业者地位低下,经济实力不足。综上,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深受政治环境的影响。【解析】第一小问身份,据材料一“理查德·阿克莱特是工匠出身”“马修·波尔敦是手工业主”可知英国早期工厂的创办者大多是拥有专业技术的工匠或者是具备一定管理经验的手工业主;据材料一“地主占55.9%、买办占24.8%、商人占18.3%、华侨占1%”可知中国近代早期工厂的创办者以地主、买办和商人居多,同时还有少量华侨,其中地主占比最高。第二小问评述,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的身份存在差异性,这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差异性导致的,所以考生赞成该学者的观点,从整体的社会性质来看,18世纪的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资产阶级已经掌握了经济建设的主动权,而且宽松的社会政治氛围使社会平等观念盛行,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社会群体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的重视,而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在经历鸦片战争后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传统的手工业者和工匠遭受巨大打击,社会地位进一步下降;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英国政府积极支持技术创新,颁布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通过金融手段和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发展,而晚清时期的中国在长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和列强侵略的影响下,缺乏资本、技术、资金、劳动力和市场等先决条件,工业化的领导权很容易落入买办和地主官僚手中,再加上封建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也更加乐意于扶植官僚地主、买办等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势力创办工厂,再加上封建官僚、地主和买办在列强侵略不断加深的过程中,最早与西方列强关系往来密切,成为最早一批具有近代化意识的管理者。1.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A.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B.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C.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来源】2022·全国甲卷·341.【答案】A【解析】由材料“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可知内燃机的使用改变了多人协作的大农场经营模式,大大提高个人化、小型化的家庭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故选A项;“导致”表述过于绝对,且第二次工业革命调整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兴起,失业人口并未大量增加,排除B项;由材料“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可知内燃机已成为农业生产机器的动力来源,排除C项;材料强调农业生产效率依赖于农业机器的发明创新,而非农业规模,排除D项。2.1895年,马克斯·韦伯在谈及帝国东部地主中占据领导地位的普鲁士容克阶层时说“他们自己负担劳动,如今陷入经济上的殊死搏斗,没有任何国家经济政策可以帮助他们脱离苦海并将其带回到旧日的社会角色当中。”据此可知,当时德国()A.工业化引起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B.普鲁士贵族阶层丧失了政治权力C.区域间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D.社会福利改革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来源】2022·重庆高考·142.【答案】A【解析】此题考察两次工业革命之交,工业革命对于欧洲国家的影响。从题干信息“1895”、“普鲁士容克阶层”可以推论描述的时间是两次工业革命相交的19世纪末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之后,在德国技术革新引发新工商业经济兴起,以土地经济活动为主要依靠的旧有的德国封建军事贵族在没落。A选项与题干主体信息契合,“社会结构的变化”体现在旧的土地贵族对经济的贡献下降,新兴的工业资本主义阶层对经济的贡献在增涨,造成这一变化。此讨论题讨论经济领域变化,对于与社会结构的影响,没有讨论政治权力相关内容,排除B选项。区域间经济结构指的是农业、工商业等之间的占比及相关,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选项。此题未讨论社会福利相关内容,排除D选项。3.1792年,英国工人阶级的组织“伦敦通讯会”通过发展会员、召开动员大会等方式发动群众,同时与“宪法知识会”等资产阶级改革团体协调活动。该组织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是()A.推翻英国君主专制B.争取合法政治权利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实施八小时工作制【来源】2022·江苏高考·143.【答案】B【解析】据材料“英国工人阶级的组织‘伦敦通讯会’通过发展会员、召开动员大会等方式发动群众,同时与‘宪法知识会’等资产阶级改革团体协调活动”,可知英国工人阶级通过工人组织、发动群众与资产阶级协调活动,争取合法政治权利,故选B项;1792年英国已经是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才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排除C项;实施八小时工作制属于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而材料强调工人阶级的协调活动,排除D项。4.18世纪下半叶,欧洲国家邮政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由政府逐步扩大到民间,各国邮局数量普遍增加,邮政体系进一步完善。如普鲁士地区的信件传递速度在24小时内可达150千米,邮递范围遍及欧洲。据此可知邮政业()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B.成为欧洲各国重点发展行业C.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D.促进了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来源】2022·辽宁高考·144.【答案】C【解析】材料时间主要限于18世纪下半叶,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兴起,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而邮政服务对象扩大、数量增加和传递速度加快,都有利于信息传递、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故选C项。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是到19世纪中期,伴随一系列自然科学的突破性成就而产生一系列新技术、新发明而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邮政业与其他行业发展对比信息,且联系所学知识,也可以排除B项;邮政传递的信息不一定都与文化相关,故排除D项。5.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B.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C.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D.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来源】2022·广东高考·135.【答案】B【解析】18世纪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方式的转变催生了工厂制出现;在工厂生产中,由于机器费用昂贵,生产成本增加,工厂主便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导致了材料中工作方式的变化,由此推知,生产方式的转变最终将会推动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的出现,故B项正确;工业结构的变动指的是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材料中没有涉及,A项排除;蒸汽时代普遍采用机器大生产,而不是手工操作,C项排除;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主要是由于其产量有限,而不是物价上涨导致的,D项排除。6.1896年,卢米埃尔的电影作品《火车到站》(见下图)上映。影片中一列来自马赛的火车缓缓进站,乘客们正在站台等候。放映总时长55秒。有趣的是,观众深怕被屏幕中的火车撞击,紧张地静坐在座位上。这一幕反映了()A.电影时代已经到来B.有声电影开始出现C.火车成为法国人必乘的交通工具D.内燃机为动力的火车率先在欧洲大陆普及【来源】2022.6·浙江高考·206.【答案】A【解析】据材料“观众深怕被屏幕中的火车撞击,紧张地静坐在座位上”可知,卢米埃尔的电影作品《火车到站》上映,表明电影可以是“一种重现生活的机器”,电影时代已经到来,故选A项;1927年之前的电影全是无声电影,排除B项;“必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判断火车是何种动力,排除D项。7.新式动力机——柴油机,因马力大、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逐渐取代蒸汽机,成为工业上的主要动力机。柴油机的发明者是()A.福特B.戴姆勒C.卡尔·本茨D.狄塞尔【来源】2022.1·浙江高考·197.【答案】D【解析】1897年,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就,故选D项;1896年,美国福特制造出四轮汽车,排除A项;1883年,德国的戴姆勒发明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排除B项;1885年,“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发明三轮汽车,排除C项。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据(芬)马库·维莱纽斯《第六次浪潮》图3反映了1830—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情况。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来源】2022·江苏高考·18题(12分)8.【答案】略【解析】据题目要求,首先需要提取信息,自拟论题,据图片中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可以拟定论题为: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高峰出现。然后结合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加以说明,如随着技术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蒸汽机车出现,火车应运而生,随后铁路大范围铺设,钢铁行业飞速发展,出现了第一波发展高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迅速,推动了汽车行业以及石化品的发展,出现了第二波与第三波经济发展高峰;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科技的发展飞速,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趋势加速发展,出现了第四波高峰。最后进行总结,新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也推动了经济发展高峰的出现。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地图上的文明史图6——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图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概括指出图6、图7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10分)(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1850年前后人类文明发展的地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6分)【来源】2022·山东高考·19题(16分)9.【答案】(16分)(1)图6:从早期人类文明多元、独立发展的角度作答;从人类文明由分散逐步走向区域性联系的角度作答;从扩张战争、人口迁徙、商贸活动是文明交流和联系的途径角度作答。图7:从以农业文明的视角看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作答;从人类文明发展不平衡的角度作答。(2)设计:层次1:主题设计不够恰当,只与当时人类文明发展有一定联系;层次2:主题设计比较恰当,能反映当时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趋势和特征;层次3:主题设计恰当、准确,反映人类文明整体特征,并有进一步的介绍。理由:层次1:说明比较宽泛,与主题联系不够密切;层次2:说明与主题相符合,叙述比较合理;层次3:说明契合主题,叙述完整、充分,表述准确【解析】(1)图6:据图6“亚非欧古代文明的发展(公元前4千年代——公元5世纪)”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早期人类文明多元、基本独立发展;据图6“航海路线”“马其顿东征路线”结合所学得出人类文明由分散逐步走向区域性联系;据图6“马其顿东征路线”航海路线”“张骞通西域路线”结合所学得出扩张战争、人口迁徙、商贸活动是文明交流和联系的途径。图7:据图7“1500年前后的世界文化区”中的图例“食物采集者”“原始农业”“先进农业”结合所学可从从以农业文明的视角看人类文明发展、人类文明发展不平衡的角度作答。(2)设计:整体呈现世界7大洲和4大洋位置,航海路线、经济交流和人口流动方向等以西欧为中心向世界各地扩展;经济交流线路上标清工业制成品和原料;欧美地区图例设置为工业文明区,亚、非、拉美设置为农耕文明区。理由: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成为世界文明中心,同一时期其他地区仍基本停留在农耕文明阶段;欧美列强加紧对外拓展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欧美国家主要生产工业制成品,而亚非拉美地区则成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以英国为首的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逐渐确立世界中心地位,形成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10.【历史中的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照片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生命温度的媒介。围绕“历史中的人”,提取以下一幅或多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来源】2022·湖北高考·20题12分10.【答案】示例1:人在历史旅途中照片,往往定格了历史的一瞬间,前人的“生活”,是后人眼中的“历史”。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剪发令”,视剪发为新国民的象征,开启了剪发易服的移风易俗之旅。图2所展示的梅兰芳,正是这一大历史的写照。照片中,梅兰芳剪辫后的新影,干净、利落、阳光,跃然成为民国的新民之一。图4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每个人都用来之不易的考试迎接自己新的命运——关于知识和希望的命运。对于每个生活中的个体来说,这是个人一生中的关键一刻。对于历史而言,这是中国的关键一刻。照片中的梅兰芳和考场中的考生,皆是历史中的人。照片让我们看到人在历史中的真实状态,人也在永远的历史旅途中。此刻的“我”,终将是历史中的“他”。示例2普通人的历史瞬间马克思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然而在历史书写中,总是以英雄人物、帝王将相为主角,往往忽略了对社会普通民众的生活经历的记录,而这些照片恰恰记录了普通人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瞬间。1929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大量失业工人,照片上的孩子们更是受害者。年幼的他们不得不举着牌子,为其失业的父亲呼吁就业的机会。他们的声音尽管微弱,却被照片记录下来,深深的震撼着我们,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大危机中普通人的命运,感受到了生命的温度。通过这些普通人的照片感受历史可以让我们增加对历史的感性认识,让书本上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解析】首先,据图2“1912年剪发后的梅兰芳”图4“1977年参加高考的学生”结合所学得出论题:人在历史旅途中。其次,据图结合所学进行论述,先综述,结合所学得出照片,往往定格了历史的一瞬间,前人的“生活”,是后人眼中的“历史”。再分述,

据图2“1912年剪发后的梅兰芳”结合所学可从背景、内容等角度入手;即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剪发令”,视剪发为新国民的象征,开启了剪发易服的移风易俗之旅。图2所展示的梅兰芳,正是这一大历史的写照。照片中,梅兰芳剪辫后的新影,干净、利落、阳光,跃然成为民国的新民之一。据图4“1977年参加高考的学生”结合所学可从背景、内容等角度入手,即图4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每个人都用来之不易的考试迎接自己新的命运——关于知识和希望的命运。对于每个生活中的个体来说,这是个人一生中的关键一刻。对于历史而言,这是中国的关键一刻。最后,总结升华,照片中的梅兰芳和考场中的考生,皆是历史中的人。照片让我们看到人在历史中的真实状态,人也在永远的历史旅途中。此刻的“我”,终将是历史中的“他”。1.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C.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来源】2021·全国甲卷·331.【答案】C【解析】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说明了巴黎公社是普通的工人阶级建立的政权,故选C项;题干强调的是巴黎公社政权是普通人革命建立的政权,并没有体现工农联盟,而且巴黎公社并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排除A项;巴黎公社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巴黎的统治,而且当时法国并没有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项;俄国革命指的是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而巴黎公社比俄国十月革命要早,所以不可能受到俄国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2.19世纪中后期,酗酒之风在英国日益滋长。“1872年售酒法”规定,严格限制酒馆的营业时间,对于无照经营、酒水掺假、向未满16岁的青少年出售烈性酒的店主施以罚款乃至没收营业执照的处罚。这反映了()A.经济的发展推动法律体系走向完善B.工业革命促使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C.售酒法的颁布限制青少年恣意妄为D.服务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来源】2021·海南高考·162.【答案】A【解析】据题干可知,面对“19世纪中后期,酗酒之风在英国日益滋长”,政府颁布“1872年售酒法”从酒馆的营业时间、不良店主进行全方位治理,故选A项;“促使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不合题意,题干未见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等信息,排除B项;“限制青少年恣意妄为”不合题意,题干打击的整个社会的酗酒行为,排除C项;“服务业的经济效益”以偏概全,酒馆等只是服务业的组成部分之一,排除D项。3.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英、法、美等欧美国家的一些理论报刊,刊载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同时,还刊载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文章,阐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A.表明工人阶级力量的逐渐壮大B.反映了第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C.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D.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来源】2021·河北高考·143.【答案】A【解析】19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国家的进步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现象增多,表明工人阶级的力量日益发展壮大,故选A项;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1889–1916年),是一个工人运动的世界组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排除D项。4.图2是美国时评漫画家乌多·开普勒于1901年创作的漫画《下一个!》(图中有“美孚石油”字样)该画作旨在揭示美国()图2注:章鱼上面字:美孚石油A.生态环境日益恶化B.能源需求不断扩大C.垄断资本支配力强大D.权力制衡机制遭到破坏【来源】2021·江苏高考·154.【答案】C【解析】

由材料“1901年创作的漫画《下一个!》”、“美孚石油”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形成垄断组织,图中下一个意指美孚石油公司的不断扩张,说明垄断资本支配力强大,故选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生态环境的恶化,排除A项;随着美孚石油公司的不断扩张,进一步垄断了石油资源,排除B项;材料强调经济领域的垄断组织,并未提及政治领域的权力制衡,排除D项。5.1808年,一位英国人在印度孟买购买棉布时,惊讶地发现至少有一半产于英国,且价格比劳动力低廉的印度所产的便宜,而棉花却来自印度,这说明()A.印度开启工业革命进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英国海上霸权初步确立D.机器化大生产更具竞争优势【来源】2021·湖北高考·135.【答案】D【解析】据材料“至少有一半产于英国,且价格比劳动力低廉的印度所产的便宜,而棉花却来自印度”可知,英国此时开展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比印度手工生产具有价格、质量等优势,故选D项;“价格比劳动力低廉的印度所产的便宜”说明印度此时还未开启工业革命进程,仍然是手工纺织,排除A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逼迫等方式,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B项;18世纪下半叶,英国就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排除C项。6.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据此可以认识到()A.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B.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C.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D.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来源】2021·天津高考·126.【答案】D【解析】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地球”在变小,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不断增强,反映了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故选D项;“消除”说法错误,科技发展有利于增进国家交往,但国家界限依然存在,排除A项;“逐渐消失”说法错误,世界文化多样性至今存在,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由分散到整体,排除C项。7.18世纪,英国地方科学社团大量出现,月光社是典型代表。该社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鼓励相互合作解决技术和商业问题。成员必须为商人或专业人士,如瓦特、“英国陶瓷之父”韦奇伍德。成员还创办工厂,参观者众多,连国王都慕名而来。当时英国地方科学社团的活动()①预示着电气时代的到来②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③有利于将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④有助于形成重视科技的社会氛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来源】2021·北京高考·127.【答案】B【解析】题干涉及的时间点是18世纪,而电气时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称,并且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涉及“电”的任何相关内容,故①错误;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故②错误;根据题干中“该社(月光社)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鼓励相互合作解决技术和商业问题”、“成员还创办工厂”,可以推知诸多地方科学社团的活动有助于将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故③正确;根据题干中“成员还创办工厂,参观者众多,连国王都慕名而来”,可知英国诸多地方科学社团的活动有助于形成重视科技的社会氛围,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8.欧洲最早出版的科学期刊是19世纪中叶首批成立的各国科学院的院刊。随着科学家按其专业组成专业性学会进行研究,到1921年科学期刊已增至2.5万种,其中大部分是在19世纪后期增加的。这反映了()A.科学研究日趋大众化B.科技成果改变人类生活C.科学院数量迅猛增加D.科学与技术结合更紧密【来源】2021·湖南高考·148.【答案】D【解析】据材料“其中大部分是在19世纪后期增加的”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专业性的期刊大量出现,反映出专业性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故选D项;“按其专业组成专业性学会进行研究”说明科学研究的专业性,没有体现大众化,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及科学期刊的增加,没有涉及到生活的改变,排除B项;科学期刊迅猛增加,而不是科学院,排除C项。9.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危及秩序和文明的国际威胁。于是,警察进行国际性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这是因为()A.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B.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D.巴黎公社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来源】2021·山东高考·129.【答案】C【解析】题干大意是欧洲各国政府认为巴黎公社威胁到了现有的秩序和文明,所以要加强警察的国际性合作,遏制其发展,这是因为巴黎公社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革命,对资产阶级政府不利,故选C项;巴黎公社时期的法国政府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政府是同样性质的,巴黎公社并没有影响其关系,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是各国政府对待巴黎公社的态度,与各国工人无关,而各国工人并没有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的举动,排除B项;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是《共产党宣言》,而不是巴黎公社,排除D项。10.谈到电视的发明使用和影响,有学者认为,它导致了第二次重大信息革命,因为电视和出版物不同,它以动代替静,以具体代替抽象,以形象化代替概念化;它能把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传播到亿万人中去。该学者意在强调()A.电视成为一种使用最普遍的传播工具B.世界各地不受阻隔地同时收看到同一电视节目C.电视的信息传播能力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D.作为互动媒体的电视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来源】2021.6·浙江高考·2410.【答案】C【解析】据材料“它以动代替静,以具体代替抽象,以形象化代替概念化;它能把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传播到亿万人中去”可知,电视把动态、具体、形象的信息同时传播给亿万人,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产生,故选C项;没有比较,得不出“最普遍”的结论,排除A项;“不受阻隔”过于绝对,排除B项;“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11.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20世纪初,有学者撰文介绍《马克思学说》,其中提到:“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上述文字重在介绍()A.唯物史观B.空想社会主义C.进化史观D.阶级分析方法【来源】2021.6·浙江高考·2011.【答案】A【解析】据材料“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可知,马克思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故选A项;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著名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等,排除B项;进化史观是以西方近代进化论解释历史发展的学说,认为人类社会是绵延不断的一种自然演进过程,社会进化所遵循的根本规律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排除C项;阶级分析方法是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的根本方法。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各阶级的经济地位、生活条件及利益和要求不同,因而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并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只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即研究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革命的态度,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排除D项。12.某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家在其代表作中系统阐述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其代表作是()A.《国富论》B.《英国产业革命史论》C.《社会契约论》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来源】2021.6·浙江高考·1812.【答案】A【解析】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提出“劳动价值论”,创立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故选A项;英国诺拉斯的著作《英国产业革命史论》论述英国工业革命的源起、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商业革命、交通革命、农业革命,并分析了当时英国工商业政策的特征,排除B项;《社会契约论》是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政治著作,其主权在民的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排除C项;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排除D项。13.19世纪中叶,两位年轻德国思想家撰写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文中写道:“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该纲领()①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②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③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④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来源】2021.1·浙江高考·2113.【答案】B【解析】材料是对《共产党宣言》的描述,该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故①正确;“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是《神圣家族》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②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它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故③正确;《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不符合题意,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14.下表为美国工业发展情况简表。结合所学与此表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时间生铁钢煤石油轻重工业比重1860年84万吨1.2万吨1820万吨50万桶2.4︰11900年1401万吨1035万吨2.4亿吨6362万桶1.2︰1①生产效率大大提高②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③形成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④《全国工业复兴法》实施效果显著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来源】2021.1·浙江高考·2014.【答案】A【解析】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从1860年到1900年,美国的生铁、钢、煤、石油等物资产量大幅上升,说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故①正确;根据轻重工业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出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故②正确;根据表格信息无法看出形成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及1929至1933年经济危机才普遍发展,时间不符,故③错误;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中,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15.18世纪后半期,韦奇伍德的陶瓷不仅迅速占据了英国市场,而且不到20年就将中国瓷器逐渐挤出欧洲,其出口率达到总销量的80%。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通用部件标准化生产B.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C.制陶业工厂制的建立D.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来源】2021.1·浙江高考·1815.【答案】C【解析】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韦奇伍德的陶瓷厂建立了工厂制,提高了产量和质量,故选C项;瓷器不需要进行组装,因此和通用部件标准化无关,排除A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排除B项;为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不是韦奇伍德的陶瓷占据市场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16.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发展,工业文明冲击着内外交困的清王朝。请运用唯物史观并结合相关史实,论述19世纪50~70年代,东西方世界发展的不同进程。(要求:史论结合;紧扣主题;逻辑严谨;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来源】2021·海南高考·2316.【答案】(12分)主题:工业革命下,西方世界主宰世界,清朝艰难转型论证(9分):结合史实,紧扣主题,从工业革命的影响入手,落脚于19世纪50—70年代的东西方世界发展,并得出合理的观点。主要包括以下角度:经济层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等。政治层面: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或改革、革命、民族民主运动。思想层面:进步思想或“西学东渐”等。(若从其他角度论述,合理即可得9分)表述3分:层次一:表述成文,论述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3分)层次二: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2分)层次三: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晰。(0分)【解析】据材料“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发展,工业文明冲击着内外交困的清王朝”,紧扣设问中“运用唯物史观”“19世纪50~70年代”“东西方世界发展的不同进程”,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原理,结合1850—1879年西方、清朝的史实,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层面论述欧美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德国、俄国、法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完善,自由主义思想得到传播;清朝在欧美列强的侵略下,清朝艰难地向近代社会迈进,政治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经济上洋务运动开展、民族工业兴起,思想上主张向西方学习。最后总结升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国家主动改革,或建立或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引领时代潮流;而保守的清廷在欧美炮舰的逼迫下,社会也在艰难地转型。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31850年大不列颠工业地图(局部)表21780年至1851年英国出口增长年份总出口(百万英镑)名义GDP(百万英镑仅计英格兰)工业品在工业产品中的比重(%)17808.7116.625180128.4230.940183138.9372.449185167.3505.569——以上材料摘自(英)乔尔·默克儿《启蒙经济:英国经济史新论》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来源】2021·江苏高考·18题(12分)17.【答案】(12分)示例: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联系。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生产领域中、社会领域中都引起根本性变化。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深入发展,推动了英国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英国的技术革新,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在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不断向外输送工业品,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解析】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图3中大不列颠工业地图中工业城市迅速崛起,可知工业革命加速英国城市化的进程,由表格数据1780—1851年英国总出口数额飞速增长,结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得出论题: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联系。其次,根据材料信息结合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史实,工业革命对英国、对世界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述,如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迅速发展,加速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产生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加紧对外扩张和掠夺,同时也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彩瓷一般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明代最著名的彩瓷属于釉下彩,清代出现了粉彩、珐琅彩等新型的釉上彩彩瓷。珐琅器制作技术约在元代从西亚传入,明清时期的珐琅器在制作过程中吸收了中国青铜器、瓷器工艺的一些制作特点,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工艺品。清代出现了画珐琅、錾胎珐琅等新型产品,不少还绘有西方神话故事。到了18世纪,通过日益频繁的中外贸易,中国商品尤其是工艺品被不断输往欧洲。——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材料二17—18世纪,以中国商品为代表的亚洲奢侈品涌入欧洲,很多欧洲贵族和富裕家庭以使用中国产品和效仿中国生活习俗为时尚。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英国的制造商和工匠们积极寻求仿制东方奢侈品的方法,他们对来自亚洲的商品进行研究,吸收其特点并加以改造,进而制造出了全新的、为市场所追捧的、具有英国风格的产品,白棉布印花工、制陶工和油漆匠是其中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这类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于新消费品已然成为不列颠的代名词。从18世纪后半期开始,一股“盎格鲁热”出现了,这是一波针对英国新式商品的热潮。——摘编自【英】马克辛·伯格《奢侈与逸乐:18世纪英国的物质世界》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珐琅彩瓷生产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后半期英国“新式商品”的形成过程,并分析“盎格鲁热”的影响。(10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史上东西方文明交往的现象,谈谈你的认知。(4分)【来源】2021·福建高考·18题14分18【答案】(20分)(1)注重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产品风格与品种丰富多样;适应海外市场需求。(2)过程:从仿制、改造以中国奢侈品为代表的亚洲商品到实现创新,制造出英国的新式商品。影响:带动了英国的产业技术创新,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世界市场(世界体系)的形成;客观上助推了英国的殖民扩张。(3)文明交流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东西方文明都对彼此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文明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