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602-2024 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设计导则_第1页
DB41-T 2602-2024 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设计导则_第2页
DB41-T 2602-2024 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设计导则_第3页
DB41-T 2602-2024 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设计导则_第4页
DB41-T 2602-2024 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设计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13.020CCS

P

56

41 DB41/T

2602—2024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设计导则

发布

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1/T

2602—2024 前言

.................................................................................

II1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

14 总体要求

...........................................................................

25 现状调查与评价

.....................................................................

26 生境修复

...........................................................................

37 生物群落修复

.......................................................................

48 施工组织设计

.......................................................................

59 工程运行维护

.......................................................................

610 设计文件编制

......................................................................

7附录

A(资料性) 常见水生动植物种类...................................................

8附录

B(资料性) 常见水生外来入侵物种................................................

10附录

C(资料性) 常见耐水湿植物种类..................................................

11附录

D(资料性) 设计文本编制提纲....................................................

12DB41/T

2602—2024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水利厅提出。本文件由河南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唐蓉、白建峰、刘江、王相谦、张银涛、张文科、赵红军。IIDB41/T

2602—20241 范围织设计、工程运行维护、设计文件编制的要求。工程设计。2规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T

25173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CJJ/T

54 污水自然处理工程技术规程HJ

710.1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HJ

710.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HJ

710.7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内陆水域鱼类HJ

710.8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柱动物HJ

710.12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水生维管植物HJ

1296 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 湖泊和水库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HJ

2005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SC/T

9402 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技术规范SL

17 疏浚与吹填工程技术规范SL

395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T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L/T

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水生态系统修复依据生态学原理,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将受损的水生态系统恢复到良性可持续状态。底质由于自然侵蚀、生物过程或废水排放,在湖底聚集的,其中可能含有有机物的沉积物。水环境容量DB41/T

2602—2024在一定环境目标下,某一水域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生态清淤一种采用环保作业方式清除河湖污染底泥的清淤措施。底质改良措施。4 总体要求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设计应以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流域综合规划、自然保护地规划等相关规划为依据。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工程设计应以现状调查与评价为基础,分析确定湖泊功能需求,提出修复目标和总体方案。修复目标的确定应以满足功能需求为根本,以有效改善湖泊水质、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构建健生物完整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作为主要修复指标。工程设计应坚持系统治理,统筹协调防洪、除涝、航运、供水、渔业、生态、景观、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需求,并优先保障防洪、除涝安全。工程设计应利用生态学原理,遵守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法。湖泊与生态保护红线范围重叠的区域应以隔离防护、封育、自然恢复等保护措施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修复措施。湖泊应进行分区修复设计。根据湖底地形、底质、水深、污染物分布、生态状况、湖岸类型等因素,因地制宜,提出分区重点措施和实施时序。5 现状调查与评价现状调查5.1.1 调查范围湖泊管理范围或历史最高水位以内区域,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外延。5.1.2 调查方式定点监测。5.1.3 基本情况调查5.1.3.1

调查流域概况、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土壤植被、气候气象等湖泊自然地理情况。5.1.3.2

调查区域经济状况、人口、土地利用类型、自然资源开发情况、工程设施等经济社会状况。5.1.3.3

调查湖泊面积、形态、深度、容积、湖底地形、缓冲带等湖泊物理形态特征。5.1.3.4

调查湖泊水系、水位、水量、水温、洪水、水资源利用等湖泊水文水资源条件。5.1.4 水环境调查DB41/T

2602—20245.1.4.1查明湖泊水系水质现状、富营养化状态、水功能区划等湖泊水质状况。5.1.4.2 查明入湖河流、排污口、雨水口等污染来源,以及主要污染物种类与含量。5.1.4.3 查明污染底泥厚度、污染物种类、污染物含量与分布等湖泊底质污染状况。5.1.5 水生态调查5.1.5.1 应查明生态本底状况,主要调查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大型底栖动物、浮游生物、鱼类和鸟类等生物的数量、群落、分布等。5.1.5.2 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大型底栖动物、鱼类和鸟类的调查点位、调查频次、调查时间和观测方法应分别符合

HJ

、HJ

710.1、

710.8、HJ

710.7

HJ

710.4

的相关规定。5.1.5.3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调查点位、调查频次、调查时间和观测方法应分别符合

SC/T

9402

和HJ

1296

的相关规定。评价与诊断5.2.1 水环境状况

25173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的评价方法与指标应符合SL

的相关规定。5.2.2 水生态状况法与指标应符合SL/T

793的相关规定。5.2.3 问题诊断应根据现状调查和评价结果,提出湖泊水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6 生境修复地形地貌与底质修复6.1.1 湖底地形改造可采用生态清淤、地形平整、深潭浅滩营造、生态岛构建等措施。湖底底质改良可采用翻耕、换填土料、添加营养元素等措施。6.1.2 岸缘修复应优先采用草皮、连锁砖、生态混凝土、格宾石笼等生态护岸型式。6.1.3 需营造水鸟栖息地时,应根据目标水鸟的生活习性设置生态岛、浅滩湿地,并于周边人类活动频繁区域设置隔离带。6.1.4 湖底存在污染底泥时,应采用生态清淤、覆盖、固化、生物修复等治理措施。6.1.5 生态清淤范围应综合考虑底泥污染分布、岸缘稳定、生境需求等因素确定,清淤深度应根据底泥污染垂直分布情况确定。水质维护与改善6.2.1 应基于湖泊水环境容量分析,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保障湖泊水质目标,防止富营养化。6.2.2 跌水、人工湿地等净化措施。6.2.3 入湖水质不满足要求的河流应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河流入湖口宜采取生态湿地、植物拦截等DB41/T

2602—2024净化措施。6.2.4

2005

CJJ/T

的相关规定。6.2.5 宜在缓冲带区域设置生态拦截沟、下凹绿地、生物滞留带等净化措施削减面源污染。6.2.6 宜采用设置防风浪围隔、控制外源浮游植物输入、调控水位等措施改善水下光照条件,提高水体透明度。生态水量与生态补水6.3.1

SL/T

712

境需水量不足时应优化水资源配置,必要时应进行生态补水。6.3.2生态补水应优先利用当地地表水水源。当地地表水水源难以满足要求的,宜利用再生水或引调客水。6.3.3 补水水源水质不宜低于湖泊水质目标。水源水质较差时,应在分析湖泊水环境容量基础上,确定是否采取水质净化措施。6.3.4 景观效果等因素确定。6.3.5 根据不同湖泊类型,应因地制宜选择闸、坝、堰等构筑物,采取疏通流路、控制流量、联合调度等措施,保障湖泊水位和水量需求。水动力改善6.4.1 湖泊宜进行水动力数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优化水动力改善措施。6.4.2 改善水体流动性应优先采用水系空间结构调整的方式,辅助采用调整进水出水量、强制局部水体流动等措施。6.4.3 对天然湖泊,宜采用增加湖泊进水与出水流道、湖内部水下暗流道、适时进退水等措施。6.4.4 对人工湖泊,应合理设置湖泊的外部进水与出水流道、内部的岛屿及分区连通流道。6.4.5 对湖泊中水体流动性差、易发生水华的局部区域,可采取曝气复氧、机械推流、生态浮床等措施。7 生物群落修复一般规定7.1.1 水生植物种植范围应保障湖泊进水、出水流道的行洪能力和行船空间。7.1.2 水生动植物应以乡土种类为主,不应引入外来入侵物种。常见水生动植物种类见附录

A水生外来入侵物种见附录

B。水生植物群落修复7.2.1 应优先选择净化能力强,具有耐污性、抗病性、抗寒性等抗逆性植物,以多年生种类为主。7.2.2 挺水植物群落修复常用于水深小于

cm

的水域,覆盖度宜为自然岸线长度的

30%~。7.2.3 浮叶植物群落修复常用于水深

cm~150

cm

况、景观需求等综合确定。7.2.4 沉水植物群落修复宜选择水深与透明度比小于

2

~70%。7.2.5 水生植物种植区域的湖底沉积土厚度不宜小于

30

。DB41/T

2602—2024水生动物群落修复7.3.1 水生动物群落修复包括鱼类群落、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浮游动物群落。7.3.2。7.3.3 富营养程度较高、藻类主要由丝状藻、蓝藻等大型藻组成的湖泊宜提高滤食性鱼类比例和生物量,滤食性鱼类密度宜为每立方米水体

g~50

g。7.3.4 鱼类宜投放体长

幼苗或体重

种苗。7.3.5 底栖动物群落修复应主要提高滤食、刮食能力强的腹足类、双壳类生物量。腹足类、双壳类应分别投放体重大于

幼苗,投放水域应满足水深小于

且湖底溶解氧浓度大于

,投放密度应根据现状群落结构及生境状况确定。7.3.6 浮游动物群落修复主要投放枝角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宜投放

个体,投放密度宜大于每立方米水体

50

个。缓冲带植物群落修复7.4.1 缓冲带宽度应在综合分析湖泊水体规模、岸缘物理特征、生物物种情况和可用空间的基础上确

12m~60

m,维持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多样性时可取

m~60

m

30

m~

m,偏重防治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时可取

m~80

m冲带宽度。7.4.2 缓冲带应结合生态调查成果恢复典型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种类应考虑两栖类动物生境、面源污染防治、景观游憩等要求。7.4.3 植物应选择根系发达、固土力强、耐水湿、氮磷等污染物去除能力强的乡土种类。常见耐水湿植物种类见附录

C。生物群落调控7.5.1 应根据监测结果采取调控措施,主要调控水生动植物生物量、水位、水质。7.5.2水生植物可采用抽稀、补种、收割、打捞等调控措施。7.5.3 水生动物可采取捕捞、补投等调控措施。7.5.4 宜根据水生植物的品种、生长周期、水体透明度等因素,动态调节水位。7.5.5

a

渗滤、生物接触氧化、微生物投放、絮凝沉淀等调控措施,调控措施不应危害环境安全。8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规定8.1.1 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同时满足水土保持、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劳动安全等方面的要求。8.1.2 施工方案应关注工程所用动植物材料的季节适应性,分析防汛、旅游、通船、大气治理、城市环境等因素对施工工期、施工机械、施工交通等的影响。8.1.3 施工应按照生境修复、水生植物种植、浮游动物投放、鱼类和大型底栖动物投放次序进行。8.1.4 施工期间,应定时检测水质,及时掌握水体状况。8.1.5 水生动植物种苗应检疫合格,种植或投放前应进行浸泡消毒等预处理,防止带入有害生物。DB41/T

2602—2024生境修复8.2.1 湖泊清淤应综合分析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清淤规模、工期要求、周边环境等条件,选择排干清淤或带水清淤方式。8.2.2湖泊采用排干清淤方式且存在滨水建筑物时,应在分析排水对建筑物安全影响的基础上控制排水速度,同时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8.2.3 湖泊采用带水清淤方式时,清淤机械应选择施工精度高且能减少水体二次污染的环保型设备,符合

17

的相关规定。8.2.4 排泥场布置应注意围堤安全和环境影响,根据场地条件选择条渠式、湖泊式、分区式等布置方式,泥水沉淀时间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8.2.5

10

求。8.2.6 排干湖泊施工时,应根据场地地形条件设置雨水沟或种植补水沟。水生植物种植8.3.1 水生植物适宜种植期为

3

月~

月,最佳种植期为

3

月~6

8.3.2 水生植物起苗时根部应适当保留胎泥,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植物根部湿润。8.3.3 水生植物到达施工现场后,应及时将挺水植物的根系、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整个植株浸泡在水中。8.3.4 水生植物种植应选择在蒸腾量小和有利根系恢复的时段,并尽量缩短植株根系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8.3.5 水生植物宜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和自然株形,适度修剪。8.3.6 水生植物种植补水时应对漂浮杂物、野杂鱼类进行拦截。8.3.7

20

~30

50

cm下可采用杆插、抛投等方式,种植前应进行种植试验。8.3.8浮叶植物种植宜采用盆栽方式,先在钵内育苗,再将育苗钵放至设计区域。8.3.9水生植物种植应设置

1

2

年养护期。水生动物投放8.4.1 水生动物应在设计水域均匀布点,分批投放。鱼类和底栖动物采用定点投放,浮游动物采用泼洒投放。8.4.2 水生动物投放应选择在水温较低的冬春季或水生动物的繁殖生长季节投放。8.4.3 鱼类、底栖动物投放前应进行检查,防止杂鱼、食草底栖动物附带进入水域。8.4.4 水生动物投放前应暂养

2

d~3

d。9 工程运行维护日常管理9.1.1 应做好日常巡检,主要检查水生生物病虫害、植物长势、垃圾杂物、水质状况等。巡检频率每周应不少于

1

9.1.2 定期对水质与水生生物指标进行监测与分析,入湖排污口附近水体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监测频次。9.1.3 监测到湖泊局部区域溶解氧含量低于水质目标要求时,应采取曝气复氧、循环活水等措施。DB41/T

2602—20249.1.4 适时清除植物病死植株、补种水生植物,定期收割水生植物,及时打捞动物残体。9.1.5 根据水生植物习性与生长周期适时排水和补水,维持合理水位。9.1.6 病虫害和有害生物防治宜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的无公害防治法,不宜使用农药等化学药剂。应急管理9.2.1 快速恢复水体水质。9.2.2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湖泊时,应迅速切断污染源,采取隔离措施控制扩散范围,并清除污染物。10 设计文件编制设计文本10.1.1 物群落修复措施、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管理、工程投资等内容。10.1.2 设计文本编制提纲见附录

D。设计图纸绘制布置图、平面图或剖面图。cm繁殖方式挺水植物Phragmites

australis80Typha

orientalis10Iris

pseudacorus30Acorus

calamus10Nelumbo

nucifera20Sagitaria

trifolia10Thalia

dealbata10Juncus

effusus30Lythrum

salicaria30Arundo

donax

var.

versiocolor20Iris

sibirica30Scirpus

tabernaemontan10浮叶植物Nymphaea

tetragona20Trapa

bispinosa30Nuphar

pumilum30Nymphoides

peltatum20沉水植物Vallisneria

natans50Myriophyllum

spicatum50Potamogeton

wrightii50Hydrilla

verticillata50Ceratophyllum

demersum50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Aristichthys

nobilisChanna

argus1.5Pelteobagrus

fulvidracoSiniperca

chuatisAnodonta

woodianaDB41/T

2602—2024

附录 A(资料性)常见水生动植物种类常见水生植物种类见表,常见水生动物种类见表。表A.1

表A.1

常见水生植物种类表A.2

常见水生动物种类Bellamya

quadrataMacrobrachium

nipponenseDaphniaCalanusDB41/T

2602—2024表A.2(续)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Eichhornia

crassipesPistia

stratiotesCabomba

carolinanaPracambarus

clarkiiPomacea

canaliculataAtractosteus

spatulaDB41/T

2602—2024

附录 B(资料性)常见水生外来入侵物种常见水生外来入侵物种见表B.1。表表B.1

常见水生外来入侵物种10Fraxinus

chinensisSalix

babylonicaSalix

matsudanaSalix

chaenomeloides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