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建筑给水系统_第1页
建筑给排水-建筑给水系统_第2页
建筑给排水-建筑给水系统_第3页
建筑给排水-建筑给水系统_第4页
建筑给排水-建筑给水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1.0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知识结构图1.1

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1.1.1

给水系统的组成1.1.2

给水系统分类1.2

建筑给水方式1.3

管材、附件和水表

1.3.1

管材1.3.2管道连接1.3.3

附件

1.3.4水表1.4

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1.4.1

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1.4.2

管网布置形式1.5

水质防护生产给水消防给水生活给水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0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知识结构图室内给水工程热水供应系统居住小区给排水水景及游泳池高层建筑给排水建筑中水系统室内排水工程雨水排水系统建筑给排水工程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1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1.1给水系统组成

引入管计量设备给水管网给水附件增压、贮水设备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引入管的定义:引入管也称入户管,是一个与室外供水管网连接的总进水管。室外给水管网水表立管引入管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1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1.1给水系统组成

引入管计量设备建筑给水管网给水附件增压、贮水设备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计量设备包括:

水表流量计压力计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1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1.1给水系统组成

引入管计量设备建筑给水管网给水附件增压、贮水设备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建筑给水管网包括:干管、立管和支管。立管干管给水管系统图

CAD设计图一在这里单击鼠标左键查看

CAD设计图二在这里单击鼠标左键查看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1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1.1给水系统组成

引入管计量设备建筑给水管网给水附件增压、贮水设备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给水附件定义:给水附件指给水管道上的调节水量、水压、控制水流方向以及断流后便于管道、仪器和设备检修用的各种阀门。

具体包括:截止阀、止回阀、闸阀、球阀、安全阀、浮球阀、水锤消除器、过滤器、减压孔板等。单击这里查看给水附件图片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1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1.1给水系统组成

引入管计量设备建筑给水管网给水附件增压、贮水设备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增压和贮水设备的作用: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不足,或为了保证建筑物内部供水的稳定性、安全性,应根据要求设置水泵、气压给水设备、水箱等增压、贮水设备。查看增压、贮水设备图片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1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1.1给水系统组成

引入管计量设备建筑给水管网给水附件增压、贮水设备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包括各类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的配水龙头和生产、消防等用水设备等。单把立式菜盆龙头面盆单把龙头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1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1.2给水系统的分类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按照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共用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1.生活给水系统包括供民用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工业企业建筑内饮用、烹调、盥洗、洗涤、淋浴等生活用水。2.根据用水需求的不同,生活给水系统又可再分为:饮用水(优质饮水)系统、杂用水系统、建筑中水系统。生活给水要求水量、水压应满足用户需要;水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1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1.2给水系统的分类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按照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共用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是为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设置的用水系统。包括供给生产设备冷却、原料和产品洗涤,以及各类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生产用水。生产给水系统也可以再划分为:循环给水系统、复用水给水系统、软化水给水系统、纯水给水系统等。生产给水要求因生产工艺不同,生产用水对水压、水量、水质以及其他的要求各不相同。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1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1.2给水系统的分类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按照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共用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供民用建筑、公共建筑、以及工业企业建筑中的各种消防设备的用水。一般高层住宅、大型公共建筑、车间都需要设消防供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可以划分为: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消防给水要求要保证充足的水量、水压。对水质要求不高。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1给水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1.2给水系统的分类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按照用途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共用给水系统共用给水系统以上三种给水系统,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联合共用,根据建筑内部用水所需要的水质、水压、水量等情况,以及室外供水系统情况,通过技术、经济、安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组成不同的共用系统。例如:生活和生产共用给水系统;生活和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生产和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生活、生产和消防共用给水系统。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2建筑给水方式

给水方式:指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供水方案。给水方式的基本类型直接给水方式设水泵给水方式气压给水方式分质给水方式设水箱给水方式(A)设水箱给水方式(B)分区给水方式设水泵和水箱给水方式水表泄水管水平干管立管特点:系统简单,投资省,可充分利用外网水压。但是一旦外网停水,室内立即断水。适用场所:

水量、水压在一天内均能满足用水要求且不要求稳压的用水场所。直接给水方式特点:水箱进水管和出水管共用一根立管供水可靠,系统简单,投资省,可充分利用外网水压。缺点是水箱水用尽后,用水器具水压会受外网压力影响,水箱容积的确定要慎重。适用场所:供水水压、水量周期性不足时采用。设水箱给水方式(A)水箱泄水管水表特点:系统简单,投资省,可充分利用外网水压,但是水箱容易二次污染;水箱容积的确定要慎重。适用场所:室外给水管网供水水压偏高或不稳定用水要求稳压时采用。设水箱给水方式(B)水平干管水箱泄水管特点:水泵能及时向水箱供水,可缩小水箱的容积。供水可靠,投资较大,安装和维修都比较复杂。适用场所:室外给水管网水压低于或经常不能满足建筑内部给水管网所需水压,且室内用水不均匀时采用。设水泵和水箱给水方式水池水箱水泵特点:系统简单,供水可靠,无高位水箱,但耗能多。适用场所:水压经常不足,用水较均匀,且不允许直接从管网抽水时采用。设水泵给水方式(A)水池水泵特点:系统简单,供水可靠,无高位水箱,但耗能较多。为了充分利用室外管网压力,节省电能,当水泵与室外管网直接连接时,应设旁通管。适用场所: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经常不足时采用设水泵给水方式(B)水泵特点:供水可靠,无高位水箱,但水泵效率低、耗能多。适用场所:外网水压不能满足所需水压,用水不均匀,且不宜设水箱时采用。气压给水方式气压水罐特点:可以充分利用外网压力,供水安全,但投资较大,维护复杂。适用场所:供水压力只能满足建筑下层供水要求时采用。分区给水方式(一)水箱泄水管水表水池室外给水管水压线分区理由:高层建筑因为静压过大,管网易产生水锤、噪音和振动,管材破裂,附件损坏,使用喷溅等问题。分区范围:各分区最低配水点处静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分区给水方式(二)分区方式:1.并联给水:水泵房集中,各分区互不影响,管理方便,但水泵台数多,压力高。2.串联给水:无高压水泵和高压管道,运行动力费用低,水泵分散设置,管理不方便,对防震要求高。3.减压水箱给水:水泵台数少设备费用低,管理维护简单,但运行动力费用高,屋顶水箱容积大,增加结构荷载。4.减压阀给水:减压阀占涌楼层空间小,使建筑面积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水泵运行费用高。室外给水管网室外排水管网饮用水给水系统杂用水给水系统水处理设备特点:根据不同用途所需的不同水质,设置独立的给水系统的建筑供水。适用场所:小区中水回用等。分质给水方式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3管材、附件和水表

1.3.1管道材料1.钢管:有焊接钢管和无缝钢管(消防)两种强度高,承受压力大,抗震性能好,接头少,但造价高,抗腐蚀性能差。焊接钢管又分为镀锌钢管(生活)和不镀锌钢管(消防和无水质要求的管道)。2.

铸铁管:抗腐蚀性强,使用期长,价格低,但性脆,质量大,长度小。生活管≥DN150或埋地管≥DN75应优先采用球墨铸铁管.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3管材、附件和水表

1.3.1管道材料3.塑料管:有硬聚氯乙烯管(UPVC),聚乙烯管(PE),聚丙烯管(PPR,PPC),聚丁烯管(PB)等耐腐蚀,机械性能好,不燃烧,质轻,管壁光滑,容易切割。但强度差,耐久性差,耐温性差(UPVC管为-5~45℃)。4.

复合管:有衬塑和涂塑两大系列,后者有钢塑和铝塑复合管两种。5.其他:有铜管,不锈钢等。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3管材、附件和水表

1.3.2管道连接1.钢管:连接方法有螺纹连接(小口径)、焊接(大口径)、法兰连接(闸阀、水泵、水表连接处)和沟槽式连接(大口径)。表示公称直径,见第9页表1-1。2.铸铁管:承插连接。表示公称直径。3.塑料管:有螺纹连接,粘接、焊接、法兰连接、热熔连接(PPR、PPC)、铜配件连接(PE)。表示外径φ20。4.铝塑管:铜配件连接。表示内径和外径φ12165.不锈钢管:卡压式接头连接。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3管材、附件和水表

1.3.3附件1.配水附件:用来调节和分配水流,各式水龙头。2.控制附件:用于调节水量、水压、关断水流、改变水流方向,各种阀门。(1)截止阀:关闭严密,但水流阻力较大。(2)闸阀:全开时水流呈直线通过,阻力小,但水中有杂质落入阀座后,使阀不能关闭严密,而出现漏水现象。(3)蝶阀:结构简单,体型紧凑,开启度指示清楚,水流阻力小。截止阀用在管径≤50mm的管段或经常开启的管段上,管径>50mm时宜用闸阀,在双向流动的管段上应采用闸阀或蝶阀。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3管材、附件和水表

1.3.3附件(4)止回阀:用来阻止水反向流动,安装有方向性。升降式:用于小口径,水平安装。旋启式:用于大口径,水平、垂直均可安装。(5)浮球阀:可以自动进水、自动关闭的阀门。(6)液位控制阀:控制水箱水池进水的阀门。(7)安全阀:避免管网和设备超压破坏而设置的。(8)减压阀:调节管段水压。比例式减压阀:用于竖向分区减压。可调比减压阀:用于局部支管减压。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3管材、附件和水表

1.3.4水表

掌握水表常用类型和使用条件,熟悉水表的性能参数、水表的选用和水头损失计算,水表的布置形式。一、水表类型和性能参数1.水表的类型:有容积式和流速式2种。流速式又分旋翼式:转轴与水流方向垂直,水流阻力大。用于小口径。螺翼式:转轴与水流方向平行,水流阻力小。用于大口径。干式:传动部件不淹没于水中,价昂。用于水质不好的情况。湿式:传动部件淹没于水中,价廉,用于水质好的情况。冷水表:用于水温≤40℃。热水表:用于水温>40℃。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3管材、附件和水表

1.3.4水表2.水表的性能参数:见表1-2、1-3(1)最大流量:只允许短时间通过的流量,一般一昼夜不超过1小时。水表通过最大流量时水头损失为旋翼式100kpa,螺翼式10kpa。(2)公称流量(额定流量、正常流量):水表在误差限内允许长期通过的流量。(3)分界流量:水表误差限改变的流量。任何仪表都有误差限,水表有2个,最大流量到分界流量之间的误差限为±2%,分界流量到最小流量之间的误差限为±5%。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3管材、附件和水表

1.3.4水表(4)最小流量:水表开始准确计量的流量。(5)始动流量(起步流量、灵敏限):水表开始计量的流量。小于此值的水量通过水表时,水表不计量,即为偷水。二、水表的选用1.选类型:根据水质(浊度和温度)决定采用干式或湿式?冷水表或热水表?根据水表口径选旋翼式或螺翼式?2.确定口径:设计流量≈公称流量水表口径≤引入管管径(可比引入管小一级)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3管材、附件和水表

1.3.4水表三、水头损失计算根据水力学原理Hb=Qb2/Kb(kPa或mH2O)式中Qb-实际通过水表的流量(m3/h)Kb-水表的性能系数。对旋翼式Kb=Qmax2/100kPa=Qmax2/10mH2O对螺翼式Kb=Qmax2/10kPa=Qmax2/1mH2O水表水头损失应符合表1-4的规定。实际控制在1-2mH2O之间。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3管材、附件和水表

1.3.4水表在未确定具体产品时,可按下列情况取用:1.住宅入户管上的水表宜取0.01MPa。2.建筑物或小区引入管上的水表,在生活用水工况时宜取0.03MPa,在校核消防工况时宜取0.05MPa。四、水表节点1.单式布置:用于一般建筑阀门:关闭、检修用放水龙头:放空、安装压力表测压、检验水表灵敏度。止回阀:某些需要防止倒流的系统需设置。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3管材、附件和水表

1.3.4水表L:对旋翼式L=0.3m,对螺翼式L=8~10DN。L太小,水流形成涡流,影响水表精度。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3管材、附件和水表

1.3.4水表2.旁通管式布置:用于供水要求高,且只有一根进水管的建筑。设旁通管的目的有:水表损坏检修时,不会停水,从旁通管通过。火灾时,大流量不经过水表,以免损坏水表。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3管材、附件和水表

1.3.4水表1.确保良好的水力条件,力求经济合理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4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1.4.1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管道尽可能和墙、梁、柱平行,力求管路最短。干管应该布置在用水量大的配水点附近。对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应从室外环网不同管段设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具体方式见下图:室外给水管网室外给水管网水表水表立管立管引入管引入管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4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1.4.1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2.满足美观和维修的要求对美观要求较高的建筑,给水管道可以暗设。柔性管道宜暗设为了便于检修,管道井每层设检修门,暗设在吊顶和管槽内的管道,在阀门处应留有检修门。3.

满足生产和使用安全给水管的布置不能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

建筑物的使用。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4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1.4.1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4.

保证水质不被污染或不影响使用生活给水引入管与生活排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净距不能少于一米,要采取防冻、防露措施。5.保护管道不受损害给水管道应避免布置在重物下面,不能穿越生产设备的基础。保护措施有:软性接头法、丝扣弯头法、活动支架法。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4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1.4.1给水管道布置和敷设的基本要求6.

管道的明装与暗装明装安装维修方便,但不美观;暗装施工复杂、维修困难,造价高,但是不影响室内的美观整洁。暗装管道在墙中敷设时,应预留墙槽。7.管道敷设还应该注意的问题

a.给水横管穿过承重墙或基础、立管穿过楼板时均要预留孔洞。

b.引入管进入建筑内,穿过建筑物的浅层基础或穿过承重墙或基础时的敷设方法见下页图示。引入管敷设方法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4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1.4.2

管网布置形式各种给水系统按照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可以布置成下行上给、上行下给、中分式和环状式。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中分式环状式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4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1.4.2管网布置形式上行下给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管敷设在顶层顶棚下或吊顶之内,设有高位水箱的居住公共建筑、机械设备或地下管线较多的工业厂房多采用。优缺点:与下行上给式布置相比,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头稍高,安装在吊顶内的配水干管可能漏水或结露损坏吊顶和墙面。下行上给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管敷设在低层(明装、暗装或沟敷)或地下室顶棚下。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在用外网水压直接供水时多采用这种方式。优缺点:简单,明装便于安装维修,与上行下给式布置相比为最高层配水点流出水头较低,埋地管道检修不便。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4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1.4.2管网布置形式总目录本章总目录

中分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干管敷设在中间技术层或中间吊顶内,向上下两个方向供水。屋顶用作茶座、舞厅或设有中间技术层的高层建筑多采用。优缺点:管道安装在技术层内便于安装维修,有利于管道排气不影响屋顶多功能使用。需要设置技术层或增加某中间层的层高。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4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1.4.2管网布置形式

环状式特征及使用范围:水平配水干管或立管互相连接成环,组成水平干管环状或立管环状。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工艺要求不间断供水的工业建筑常采用这种方式。优缺点:任何管道发生事故时,可用阀门关闭事故管段而不中断供水,水流畅通,水损小,水质不易因滞留而变质,但管网造价高。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4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

1.4.2管网布置形式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5水质防护

1.5.1

防止管道、设备腐蚀污染管道、水箱、气压水罐等输水、贮水设备器材不少含有金属。在输水过程中很容易氧化腐蚀,造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防护措施如下:1.采用耐腐蚀材料的管道、水箱和气压水罐2.采用除氧措施,减少水体的溶解氧3.采用水质稳定处理方法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5水质防护

1.5.2

防止水体滞留变质如果管网末端的水停留时间过长;水箱、水池

容积过大或有死水区;消防和生活、生产给水管道共用;在这些情况下都会引起由于水停留时间过长而导致水质恶化的情况发生。对此采取的措施如下:1.管网尽量为环网,有条件时末端设回水管路。2.合理确定水池水箱容积3.水箱进出管要对称布置,防止水滞留。加强管理,定期清洗。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5水质防护

1.5.3

防直接混接污染1.提高非饮用水的水质,在连接处要使生活饮用水的水压高于非生活饮用水的水压2.在非饮用水管路外涂明显色彩。验收时要逐段检查,防止误接

生活饮用水管路与非饮用水或设备直接连接,造成对饮用水水质的污染称为直接混接污染。规范不允许混接,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必须混接时,应采取断流或其他防止水质污染的措施。防止直接混接造成污染的措施如下: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5水质防护

1.5.4

防间接混接污染1.给水管配水出口不得被任何液体或杂质所淹没。2.给水管配水出口高出用水设备溢流水位的最小空气空隙,不得小于配水出口处给水管管径的2.5倍。3.严禁生活饮用水管道与大便器(槽)直接连接。输送饮用水的给水管配水口,因安装不妥或使用不当低于受水容器最高溢出水位,而潜藏着水质被污染的可能的现象称为间接混接污染。防止间接混接污染的措施如下:

第1章建筑给水系统

1.5水质防护

1.5.5

防止二次污染二次污染主要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