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第四章第三、四节++文学和史学;科技教育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人教版全一册)_第1页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第三、四节++文学和史学;科技教育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人教版全一册)_第2页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第三、四节++文学和史学;科技教育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人教版全一册)_第3页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第三、四节++文学和史学;科技教育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人教版全一册)_第4页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第三、四节++文学和史学;科技教育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人教版全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史第四章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壹政治概况贰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目录叁文学和史学肆科技教育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第三节文学和史学第三节1、小说2、诗歌和戏剧3、史学文学和史学一、小说1、概况:20世纪初期,小说界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十多年的时间里,出版的小说有上千种,专门刊登小说的文艺刊物有三十多种。这时的小说,有的以揭露现实为主,这部分小说被称为“谴责小说”。2、代表作:《官场现形记》,作者李宝嘉,字伯元。他在这部书中,描写了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官场人物的钻营、欺诈、贿赂、倾轧、宿娼等各种丑恶现象。书中暴露了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它勾结帝国主义的罪行,也描述了广大人民在重重压迫下的痛苦生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吴沃尧,字研人。小说以一个“九死一生者”的经历为线索,运用尖刻、泼辣的讽刺手法,记述了20年中的种种现象。作者把各种官府人员、社会渣滓,比作豺狼虎豹、魑魅魍魉,揭露了清朝官吏的贪污腐化和对人民敲诈勒索的事实。《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字铁云。小说通过一个号叫老残的江湖医生在山东一带的见闻,以两个虚拟酷吏的虐政为中心,集中描写了晚清官吏的残暴,暴露了清朝统治的黑暗。这部小说语言简练生动,对于山川景物、人物音容笑貌的描写,都有独到之处。《孽海花》,作者曾补,字孟朴这部小说以外交官金雯青和妓女傅彩云的恋爱故事为线索,描写了甲车中日战争前后三十年间,中国上层社会各种人物的活动,暴露了官场中的各种黑暗理免,在书中,作者对革命党人给予同情,对维新派加以赞扬,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抨击。这一时期的翻译小说逐渐多起来,其中以林纾的成就较大。他翻译的作品有一百多种。二、诗歌和戏剧1、辛亥革命前后,在资产阶级革命派中,涌现了不少诗人。代表人物有秋瑾。2、辛亥革命前,一些资产阶级革命派诗人在苏州成立了一个文学团体,取名“南社”。南社诗人,以鼓吹革命为宗旨。南社的初期参加者,多数是同盟会会员,其中著名的诗人有陈去病、柳亚子苏曼殊等。3、京剧的发展: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京剧界有了新的发展。不少演员在传统戏剧的基础上,融进了新的内容,用以表达爱国执情,并对时政给以讽刺。著名老生演员爱国艺人汪笑侬,是利用京剧官传爱国思想的代表。4、话剧:20世纪初,我国的话剧开始产生。1906年,在日本的一些中国留学生成立春柳社,演出他们自己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不久,在上海又成立了春阳社和进化团等话剧团体。三、史学1、清朝制度规定,皇帝死后,成立实录馆,编修本朝实录。《清实录》和《东华录》,对研究清朝历史有重要价值。2、甲骨文的发现3、出现了一些资产阶级史学家,代表人物是梁启超。比较著名的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第四节科技教育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第四节1、詹天佑和冯如2、新教育制度的确立3、新文化运动科技教育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一、詹天佑和冯如詹天佑是我国近代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回国后在福州船政学堂任职。中法战争期间,他参加了马尾海战,在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斗争中,表现十分英勇。进入20世纪,詹天佑致力于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特别参与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已设计、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冯如,广东恩平人。在祖国受到列强蹂躏的时刻,冯如产生了“航空救国”的思想。于1909年制成了一架试验性飞机,飞行距离超过了世界第一架飞机的首飞纪录。辛亥革命时,他拒绝美国的高薪招聘,带着飞机回国参加了广东革命军,任飞机长。1912年8月,冯如在广州郊区做飞行表演,不幸飞机失事遇难。牺牲时,他才29岁。二、新教育制度的确立1、新式学堂19世纪末期,在中国出现了一批新式学堂,如维新派办的时务学堂,洋务派官僚办的西学学堂、南洋公学,还有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中国第一座官办高等学校京师大学堂。2、教育改革1905年9月,清政府颁布上逾,决定所有中央地方各类科举考试一律停止,并命地方设立新式学堂。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封建科举考试制度,被彻底地废除了。同一年,清政府还成立了学部,管理新式学堂的教育。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由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发起的一场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解放)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一、概念三、新文化运动民国建立,民主共和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阶段),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强烈要求真正的实行民主制度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民众愚昧迷信,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新:旧:二、原因或背景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新文化运动是指政治革命(辛亥革命)完成之后的思想文化补课。(彻底批判旧礼教、旧思想、旧文化)——新旧矛盾的冲突认识:兴起标志思想阵地代表人物活动中心核心思想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新青年》北京大学民主、科学三、基本概况时期主要内容前期(时间)思想革命提倡

反对

提倡反对

文学革命提倡

反对

后期(时间)民主和科学(别称、含义)专制和愚昧新道德(含义)旧道德(含义)新文学(含义)旧文学:含义

宣扬马克思主义四、主要内容

资产阶级道德封建伦理道德语言:白话文、通俗文体:自由内容:言之有物、新鲜俗、平易语言:文言文、晦涩文体:拘束内容:无病呻吟、陈腐新文化运动(评价)1、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促进思想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受到民主科学的洗礼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1、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肯定的倾向2、局限于知识界,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