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核心素养目标】2《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核心素养目标】2《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核心素养目标】2《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核心素养目标】2《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素养目标】2《孔雀东南飞》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课题《孔雀东南飞》课时

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乐府诗等文学知识。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行文脉络,概括人物形象特点。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文章内容,赏析赋、比、兴等艺术手法。4.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爱情悲剧的原因,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的罪恶,把握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梳理行文脉络,概括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赏析赋、比、兴等艺术手法。【教学难点】探究爱情悲剧的原因,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的罪恶,把握主旨

教学设想《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创设情境,通过围读剧本去把握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导入“大都好物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的魅力就在于它毁灭的美;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悲剧,而且是永远的生活。无论是《诗经.卫风.氓》中的卫女与氓,还是《梁祝》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们曾彼此相爱,但都以离散告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这首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也演绎了一出夫妻相爱却各自离散的的悲剧,是一曲流传千古的爱情挽歌。任务一:了解相关文学常识1.作品介绍《孔雀东南飞》诗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者不详。《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与《木兰诗》、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成“乐府三绝”。乐府诗“乐府",原指汉武帝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辞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来,发展为一种诗体的名称。《敕勒歌》《木兰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都是乐府诗。特点: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反映现实的广阔和深刻。叙事占很大比重,注重人物对话、人物心理和细节描写。常用铺排和比兴,语言朴素生动。杂言体和五言体居多,常在诗末揭示写作目的。走近编者徐陵(507-583),字孝穆,今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少好学,八岁即能文,博涉经史,有口才。梁时,官东宫学士,两次出使北朝。入陈,历仕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等职,主持朝廷重要文书的草拟。其诗赋皆淫靡绮艳,与庾信同为宫体诗代表作家,时人称为“徐庾体”。编选《玉台新咏》十卷,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诗歌总集之一。《玉台新咏》的编纂宗旨是“选录艳歌",即主要收男女闺女之作。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纲常占据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规定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七出"等教条。这个故事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创作的,在那个时代,封建的伦理说教剥夺了人们的婚姻自由,不知上演了多少殉情的悲剧。当时的人们为此事感伤,因而作了此诗。知识补充:封建礼教的“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工。《礼记·本命》“七出"之罪: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礼记》: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任务二:理解诗意,重点词句翻译段落大意概括任务三:剧本围读——感知情节情景设置:假如你是某知名导演,现筹集到一笔经费,准备拍摄电影《孔雀东南飞》,万世具备,只待开机。为此你召集了你的小组成员召开紧急会议,对剧本进行详细解读。现在进行会议的第一项议程:对《孔雀东南飞》的剧情进行细致研究。首先齐读剧本小序,了解故事梗概。明确:学生齐读——追问:序言交代了什么有何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汉末建安中)、地点(庐江)、人物(焦仲卿、刘兰芝、焦母、其家)、情节(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而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以及成诗的原因,说明本文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②“遣"“逼”二字,写出封建家长的专横,暗示了刘兰芝无奈、无助及悲惨的结局。集中体现了故事的矛盾冲突,全诗都围绕这两字展开故事情节。接下来,通读剧本,按照“引子、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层次梳理故事脉络,并用简短的语言概述内容。情节结构段落内容引子1全诗序曲,托物起兴开端2-6兰芝被遣发展7-12夫妻誓别再发展13-23兰芝抗婚高潮24-31夫妻殉情结局32告诫后人

有位组员认为做特效太耗经费,想要将引子“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一幕删掉?你同意吗?不同意①手法:托物起兴,借孔雀起兴,以孔雀失偶比喻夫妻离散,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的顾恋之情。②情感基调:以孔雀失偶,徘徊反顾为全篇定下哀婉缠绵的基调,形成悲剧气氛。③结构:与结尾的鸳鸯双飞构成呼应关系。以一鸟独飞开始,以双鸟和鸣结束,使首尾呼应,结构更加严谨,诗意更加浓郁。出于节约经费的原因,另一位组员认为既然已经保留了引子一幕,那就将结尾“合葬化鸟"这一幕删去?反正这一幕都已经超脱现实了,你认同吗?①结尾“合葬化鸟”这一情节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了焦刘二人矢志不渝的爱情,寄托了人们对幸福婚姻生活的向往,对封建脚掌至和封建礼教的抗议与嘲讽,更好地表现诗歌的主题。②以鸳鸯照应开头的孔雀,以一鸟独飞开始,以双鸟和鸣结束,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加眼睛,诗意更加浓郁。任务四:剧本围读——人物小传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你们已经基本确定了电影的分镜头。下面进行会议第二个议程:对《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进行详细的解读,并为演员制作人物形象卡,帮助演员进行人物呈现。刘兰芝:自请遣归:“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追问: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繁琐?刘兰芝的陈词不繁琐,这里使用了铺陈的手法。①内容:按时间顺序铺叙了刘兰芝的家教和修养。②人物:强调兰芝从小聪慧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③为下文刘兰芝“无偏斜”“无罪过"却被逐的情节作铺垫,突出刘兰芝的无辜和委屈,暗示焦母逐走媳妇的无理。“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勤劳能干,任劳任怨“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性格理性刚强(直接揭示出她与焦母之间的矛盾)赠物留恋: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嘴硬倔强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遵守孝道,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理性清醒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嫁妆丰厚,家庭条件优越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心软、情深、聪明(嫁妆留下,留下了一条后路)临行装束: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美丽精致、自尊自强——追问:“被遣”在封建时代对女子意味着极大的侮辱,那么兰芝辞别夫家时为什么要严妆以待呢?①这是兰芝在内心和行动上对婆婆长者权威的无声反抗;②表现出兰芝复杂的心情,既有对丈夫的留恋不舍,又有离开时的果断刚强;③风光而来,体面而去,面对无端的挑剔和指责,兰芝不卑不亢,从容镇定,表现出她的坚强与沉着。拜别婆母:“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不卑不亢,性格刚强话别小姑: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友爱、善良.——追问:分别写刘兰芝与婆婆、小姑告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人物性格分析。①与婆婆告别:表现了她从容镇定,不卑不亢,“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这番话表面上是自谦自责,实际上是柔中寓刚,与那个“怒不止”的婆婆在修养和性格上形成鲜明对照。②与小姑告别“泪落连珠子":因为她看着小姑长大,现在就要离别,不觉悲从中来,这泪水中既有同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归的悲愤。刘兰芝倔强而善良的性格以及她对小姑、对焦仲卿依依难舍的深情得到了细腻的表现。誓别仲卿: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能屈能伸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坚贞不渝,永不变心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清醒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坚定、忠贞、情深两次抗婚——忠贞不渝、不慕权贵、清醒反抗——追问:刘兰芝回到娘家之后,让母亲拒绝了前来提亲的人,却慨然应允了阿兄的提婚,她为什么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呢①对阿兄的性格、为人了如指掌,她知道哀求没有用。②她的突然允诺是对前途完全绝望的表现,是不动声色拿定了主意,决心以死来抗议吃人的封建势力。所以表面上是突然,实际上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③这符合其性格特点,也是她忠于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表现。——追问:在封建社会中,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然而诗中却是很有地位的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很有地位的这些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跟前面的被遣回家形成对比,是侧面描写,衬托出刘兰芝的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突出了刘兰芝的无辜被遣,也从侧面衬托出焦母的专断无知。——追问:作者运用铺陈和排比渲染太守家对婚事的排场,有何用意?①极言聘金之重、聘礼之丰。集中反映了汉乐府诗长于铺陈的特点,极写太守家办喜事的豪华排场,送聘礼的队伍之盛,送的彩礼之多,十分气派和热闹。②反衬刘兰芝不慕富贵、不移情志的品德和节操,也照应前兄“足以荣汝身"的说法。③以乐景衬悲情,太守家的喜与刘兰芝悲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了悲剧效果。小结:刘兰芝是一个聪明善良,勤劳能干、重情忠贞、知书达理、敢于反抗封建家长制的妇女形象。焦仲卿焦仲卿为刘兰芝争辩、恳求阿母::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深爱兰芝,忠于爱情,但是不会说话,不会处理婆媳关系。转达母意,表明态度: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对爱情忠贞不二,但是懦弱顺从,对未来抱有幻想,谨于职守。5.在焦仲卿与其母亲的对话中,可看出两人怎样的形象?①初次展现出焦仲卿懦弱的性格。他虽然很爱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但在母亲的逼迫下,他不敢反抗,只好休了刘兰芝,但他对未来还抱有一丝幻想。②塑造了一个专断蛮横、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家长形象。10.夫妻重逢,焦仲卿的一番激愤之词对情节发展有何作用?①“贺卿得高迁"表达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和怨恨,但实际上这句反语正反映了他对刘兰芝的深情。②焦仲卿又急又怒,再用“磐石”“蒲苇"的比喻来责备刘兰芝改变初衷。③对后文两人定下生死之约起到了一定的激发作用,推动了情节发展,使故事曲折起伏。11.“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此处环境描写有何象征含义?①“大风"“严霜”表现环境的凄凉;②以悲景衬悲情,暗示人物内心悲凉的心情,为下文焦仲卿的殉情做铺垫。③“树木"“庭兰”象征焦、刘二人的美好感情,“大风"“严霜象征摧残她们的封建家长制度。12.兰芝和仲卿相约“黄泉下相见”,兰芝死时毫不犹豫,仲卿却“上堂拜阿母"“徘徊庭树下”之后才“自挂东南枝",为什么?①兰芝早已看透封建家长制的本质,这是她坚强的性格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她离开时毫不犹豫。②仲卿身为“大家子”,他生性懦弱但又孝顺母亲,所以他有一个彷徨的过程,但是由于对爱情的忠贞,使他也富有了叛逆精神。13.结尾在写法上有何特点?①“松柏"“梧桐”象征两人的爱情天长地久,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追求。②“鸳鸯对鸣"的结尾与“孔雀徘徊”的起兴呼应,这一结尾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巧妙结合,充分表现了焦、刘矢志不渝的爱情,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对封建家长制的抗议。13.分析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四人的形象。刘兰芝①多才多艺、有教养: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②聪明美丽: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精妙世无双。③勤劳能干:“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④善良、有修养、识大体:会弹箜篌、诵诗书,对焦母谦逊有礼、不卑不亢;善良友爱,与小姑话别时,“泪落连珠子”。⑤坚强忠贞:惜别时留下箱笼,分手时以蒲苇为喻发出“黄泉下相见"的铮铮誓约,表现了她倔强、坚贞、不慕富贵。⑥有主见、敢于抗争:不同意仲卿“复来还”的幻想,慨然允诺太守家的求婚,这表明了她对封建势力的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焦仲卿①忠于爱情,“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②具有软弱的一面,不敢直接反抗破坏他爱情与幸福的母亲,违心地送走兰芝,但他又深爱着兰芝,所以寄希望于“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③具有抗争意识,团圆之梦破灭之后,敢于违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自挂东南枝”,跟兰芝一样,是充满了叛逆精神的。焦母是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的代表。①挑剔、刁钻: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②蛮横、独断专行: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意,会不相从许。③软硬兼施: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刘兄也是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的代表。①自私横暴: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侧面描写)②蛮横、独断专行、威逼利诱、趋炎附势: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正面描写)任务四:探究主题意蕴,赏析艺术特色1.造成焦刘夫妻婚姻悲剧的原因有哪些?①时代背景:汉朝统治者为巩固新生的封建制度,通过独尊儒术,将诸子百家之一的儒学改造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礼法制度。董仲舒制定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将权力一级级集中于君王的手中,而女性却成为社会的最底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成为婚姻生活的至上权威。《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孝经》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同时还把封建道德规范与封建法律联系起来,认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②人物性格:兰芝美丽善良,外柔内刚,所以当她面对独断专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也决不屈服。仲卿,官宦世家,从小生活在母亲的淫威之中,养成了懦弱无能的性格,所以当他面对母亲的威逼,就决定了他不可能主动争取婚姻的幸福。③直接原因:焦母与兰芝之间的婆媳矛盾。2.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分析刘兰芝的悲剧命运揭示了怎样的社会本质?①由封建家长制主宰的婚姻造成了刘兰芝命运的悲剧。尽管她才貌俱佳、忠于爱情,但幸福却如泡影般散去。②她被遣回家后又不得不答应太守公子的婚事,无奈的刘兰芝只好“举身赴清池",以死来履行自己的誓言。③作者由此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寄托了百姓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艺术特色①结构完整,情节曲折。②巧妙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③通过对人物行动的刻画和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④通过环境景物的描写来衬托、渲染。你执导的舞台剧《孔雀东南飞》终于搬上了大舞台,好评如潮,观众纷纷议论看了这部剧让自己受益匪浅。你觉得观众可能会有哪些收获?生命何其珍贵,没有爱情,生活也可以很美好。结婚时要认识到不仅是和自己爱的人生活,还要考虑能否与他的家人和睦共处。没有一个健全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就不可能有爱情的长久和婚姻的幸福,悲剧的发生也就不可能避免。总结主旨《孔雀东南飞并序》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殉情的故事,塑造了焦、刘夫妇心心相印、坚贞不屈的形象,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篇尾焦仲卿和刘兰芝死后化为鸳鸯的神话,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拓展延伸此时,剧组收到一封热心观众的来信,信中问道:“刘兰芝作为被休回家的女子,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为何二婚还能嫁到家世如此好的人家?”你能帮他解惑吗?以孔雀失偶兴起,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由美禽丧偶联想到夫妻分离的艺术手法,源自民歌,极富表现力,类似的故事在古代还流传不少,如:韩凭夫妇战国时期,宋康王见韩凭妻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