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第2课时(温情笔调勾画出的苦难与希冀)大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平凡中见伟大,细节中显真情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设计人学校
年级/册七年级下册单元第三单元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诵、概括、讲解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优秀文学作品时,应关注人物描写、关键语句和人物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
【学情研判】
1.诊断测试
请从所学过的叙事性作品中选取一篇,班级开展“我为你讲‘小’故事"的活动,要求讲出小人物的事迹、小人物的形象、小人物的精神。
2.数据分析(测试样本为两个教学班,共计91位学生)
(1)人物描写:84%的学生对所讲作品不仅仅停留在故事叙述层面,开始关注细节描写,但对细节的解读不够深入,不能从中体会人物精神。
(2)关键语句:72%的学生已经有意识去关注关键语句,但对关键语句的解读还不到位,无法从中感悟人物精神。
(3)人物精神:90%的学生由于无法细致深入地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语句,因此,缺少与时代背景和人物身份的关联以及对小人物的典型性与时代性的理性分析。
3.前测分析
根据前测试题完成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在写人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学生已经有意识地关注到人物描写和关键语句,但在深入细致地分析方面还有所欠缺,无法从中理性辩证地分析人物精神。具体情况如下:76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84%)能够关注到细节描写,但解读不够深入;66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72%)有意识去关注关键语句,但解读还不太到位;82位同学(约占测试人数的90%)由于无法细致深入地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语句,因此,不能立体多元化地看人物。
【学习内容确定】
依据前测反馈的情况可知:学生在写人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已经有了关注文章细部的意识,能够尝试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语句,但往往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立体多元地分析人物精神。因此,细节描写、关键语句和理性辩证地分析人物精神是本专题设计的学习内容。
【设计背景】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选编了一组回忆性散文及小说,其人文主题是“凡人小事”,展现平凡人物身上闪现的优秀品格,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单元学习要求熟读精思,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加强文本细读,关注细节描写以及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从关键语句入手,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体会平凡人物身上的闪光品格,加深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其中,《阿长与》与《老王》是两篇回忆性散文,围绕中心人物,记叙了多件琐事或多个生活片段,以细腻生动的细节和匠心独运的语言表现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真挚情感。《阿长与》典型地体现了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感受两种视角彼此交错转换的特点,《老王》将复杂而深刻的感喟隐藏于平和含蓄的语言之中,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深入品析,提升学生运用言语思维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自读课文《台阶》是一篇小说,讲述“父亲"建新屋修台阶的故事,以丰满的细节塑造“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引发读者对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错位现象的多元思考。《卖油翁》是一则古代笔记小说,语言简洁,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细节的精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体现了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大智慧。
单元核心任务是: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以“我身边的普通人"为题,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阿长与》《老王》《台阶》和《卖油翁》均是叙事性文体,首先,学生可以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的选材和内容架构,择取表现人物性格、触动自己情感与思考的典型事件,详略得宜地完成作文;其次,学生细读课文重点段落,通过精彩的细节描写发掘文章的意蕴,同时学习如何在回忆中发现触发感动的细节,并用恰当的技法描写出来。四篇课文在写法与风格上各有特点,《阿长与》欲扬先抑的手法、幽默调侃的笔调,《老王》平淡中寓有深意的语言,《台阶》以“修台阶”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写法,《卖油翁》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细节的精要描写,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资源。
单元整体设计以课文为样例,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总结叙事散文素材选取、详略安排、细节表现、情感抒发的基本规律,并转化为对学生写叙事散文的指导。
核心任务:以“我身边的普通人"为题,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能区分不同叙事文体的基本特征,能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定位文章重点,提高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层次的能力,能用逻辑图示梳理文章内容与结构。
2.能关注细节描写,结合前后内容的内在联系,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并能用准确的语言做出分析与简评。
3.能在阅读中通过分析细节描写与主旨的关系,学会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节,并能用文字记录下生活与记忆中的感动瞬间,在写作中用丰满鲜活的细节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4.以“我身边的普通人”为题,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二、思维目标
1.能抓住关键细节把握文本中的中心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能通过比较总结出同类文体相通的阅读经验和方法,形成比较意识,发展比较思维能力。
三、价值目标
1.通过学习本单元课文,能体会到平凡人物身上的善良人性,学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2.通过完成“我身边的普通人"这一核心任务,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观察、善于发现的习惯,能更加热爱生活和成长为更好地自己。
【课段安排】
【第一课段】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温情笔调勾画出的苦难与希冀)(2课时)
【第二课段】第11课老王(小人物,大情怀)(2课时)
【第三课段】第12课台阶(读懂父亲)(2课时)
【第四课段】第13课卖油翁(闪耀的路人甲,可敬的平凡人)(2课时)
【单元任务单】
(一)默读课文,梳理内容,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单一”
学习任务单一:化繁为简,人物构建
课文篇目小人物身份代表事件形象特点
《阿长与山海经》
《老王》
《台阶》
《卖油翁》
【学习提示:教师要求学生课前进行自主预习,预习后要做到以下几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小人物的主要故事;勾画出文章中较难理解的句子;根据初步阅读的理解,简要谈谈你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二)结合“学习任务单一",找出小人物的共性特点,完成“学习任务单二”。
学习任务单二:求同存异,概念明确
小人物共性提取1.身份低微2.……
明确概念“小人物"通常指:
文学作品中小人物举例
【材料补充:《现代汉语词典》与《中文字典》关于“小人物”一词的解释——1.《现代汉语词典》:在社会中没有地位,不出名,没有影响的人。2.《中文字典》:地位不高,没有名望的普通人。】
(三)搜集资料,按照以下步骤,把握课文创作背景,完成“学习任务单三"。
学习步骤:
1.课前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并做好文字纪录;
2.小组合作交流,结合时代背景,探究小人物塑造的时代意义,分类整合小组结论(教师课前准备好与课文有关的影音资料作为背景补充,拓展学生思维);
3.小组派代表阐述观点,其他小组轮流进行补充,完成“学习任务单三”。
学习任务单三:知人论世,时代书写
【课时安排】
第10课阿长与《山海经》第2课时
——温情笔调勾画出的苦难与希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详略得当的写法。
3.理解阿长的形象,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与尊敬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鲁迅先生通过对阿长称呼的由来,有不良习惯,会烦琐规矩,讲“长毛"故事,买《山海经》等事情的回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地位低下、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有点迷信、淳朴无知,但热情善良、关心孩子的长妈妈形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回忆性散文。
【新课讲解】
揣摩细节走近人物
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全方位感知人物,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角度说。说时可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自己概括。
走近人物细微之处显特征一
“她生得黄胖而矮。”
从“黄"这个字上可看出其生活状况不好,是个连名字都很少有人知道的下层普通劳动者。
细微之处显特征二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动作描写,写出阿长切切察察的特点,是个爱嚼舌根的人。作者真实再现了这个形象。也表现了“我"对他的不太佩服。
细微之处显特征三
(1)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
我没有余地翻身……
(2)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
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伸”“摆"“挤”三个动作,在细微之处表现出阿长粗俗率性、不拘小节
的特点,流露出“我"对阿长的厌烦。
还有一处细节的重复,就是“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和“满床摆着一个‘大’字"。这样的保姆不仅令演幼年鲁迅厌烦反感、气恼,也令读者哭笑不得。
细微之处显特征四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
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抓住生动形象的语言、动作描写。她希望孩子和自己能够“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是长妈妈对孩子真诚的关爱,虽然封建迷信,但也生动地表现了她的朴实和善良。
细微之处显特征五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哥儿",有说不出的关爱、亲热。
“有画儿的”,可见长妈妈有多了解鲁迅那时的心思。
“三哼经",恰如其分地点明阿长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正是不识字、不清楚书名的人,却买来了“我”渴慕已久的书,实在出人意料,也暗示了她买此书定是费尽周折,为鲁迅买来书后又是如此自豪、得意。体现了长妈妈对“我"的关爱以及“我”的感动。
把阿长和《山海经》连接在一起,表现了设题与构思的新颖巧妙。
细微之处显特征六
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
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
“不好看"“灸疮疤”说明“我"对阿长外貌的评价不高,为后文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蓄势,是欲扬先抑中的“抑"。
【分析讨论】
指名学生朗读19~29段,讨论下列问题:
1.在阿长买《山海经》之前,还写了哪些事?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还写了远房的叔祖使“我”接近了书籍,交代了“我"是怎样地渴慕《山海经》,又是怎样地念念不忘,为下文写阿长问“我”《山海经》的事做铺垫。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认为对她说了没有用,但既然来问,又不好不说。
心理: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3.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映?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别人不肯做或做不到的事,这样一个普通人居然做到了,“我"也由此而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
4.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课件中含有插图)
平时对她根本不抱希望,她却居然给“我”弄来了最想要而又最难弄的《山海经》,在孩童眼中,长妈妈似乎真的“有伟大的神力"。前面写阿长讲完长毛的故事觉得她有“伟大的神力”,带有戏谑成分;此处再写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语气庄重,感情诚挚。
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所以“我”视它们为“最为心爱的宝书"。
6.赏析下面这段话。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描写长妈妈的动作、语言,表现了她递给“我"书时的兴奋之态。
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明阿长连书名也不认识,却买来了“我"心爱的宝书。这既暗示了阿长买书的不易,又体现了她对“我”的关爱。
7.试结合课文内容,总结阿长的形象。
①她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
“生得黄胖而矮";喜欢“切切察察”;对“我"管得很严,喜欢到母亲那儿告“我”的状;夏天睡觉喜欢在床中间摆“大"字,挤得“我”无法翻身。
②她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淳朴、善良而又迷信:
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不识字,没有文化;“青年守寡",在别人家做女工,一年只能告假几天回家;对生活并无更高的要求,但求“一年到头,顺顺流流”;相信儿童金口,郑重其事地要孩子大年初一睁开眼就向她祝福。
③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知道许多“规矩":
有迷信的成分,如“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更多的是有益的成分。如要孩子恭喜、吃福橘,是吉利文化;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是珍惜劳动果实;不要从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钻过去,是讲究形象;等等。
④她是一个倾心关注孩子的人,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要孩子干净、有教养,总是为孩子操心。最令人感动的是为“我"买来《山海经》,别人没有阿长那样知“我”心,没有阿长那样热心,而且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因此作者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件事,使作者又惊又喜,感激不尽,也令读者为之肃然起敬。
【深层探究】
1.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乎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
这几件事体现出了阿长质朴、善良、热心和关心、爱护孩子的性格,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才有了后来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这是为后文作铺垫;
其次,这些事情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个形象丰满、充满生活气息的阿长;
第三先写“我”对阿长的不满,后写“我"对阿长的敬意和怀念,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收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
2.“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
(1)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第一处指攻城时抵挡大炮的神力。用荒诞和调侃的方式,表现阿长的无知可笑,为后文阿长出人意料地买来《山海经》埋下伏笔。
(2)这又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第二处指没有文化的阿长竟然帮“我"买来朝思暮想的《山海经》,而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虽带夸张,却是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
3.“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这翻来覆去的称呼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保姆”“长妈妈"“阿妈”“阿长",在称呼的改变中,折射出了“我”对阿长态度的变化。这些称呼变化,有买书的因素,也有“我"成年后对阿长重新审视的因素,表现了“我”对阿长的敬重、感激和怀念之情。
(2)第30自然段中的“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反复呼唤,并与后文补叙长妈妈的身世相呼应,表达自己的愧疚和思念之情。
【写法探究】
欲扬先抑范例
先抑
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后扬
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写作特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北京大学有机化学教案改革实践
- 2024年安防监控技术国际研讨会
- 《接触网施工》课件 4.11.1 肩架安装
- 2024年教育展望:以《壶口瀑布》为例的教学探索
- 2023年有用的经济学资料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2课《周末巧安排》精美课件(第2课时)
- 《书愤》传承与创新的2024年教学解读
- 《陆文学自传》课件
- 2024年白公鹅养殖业市场细分与需求预测
- 《认识百分数》课件的教学实践
- 2024年国际货物买卖FOB条款合同
-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 售后服务保障方案3篇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海安高级中学物理高三上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电梯安装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措施
- 2024-2030年全球辣椒市场投资潜力与未来运营模式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模拟试卷(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公需课答案
-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1)
- 案件移交清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