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桃花源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9课桃花源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9课桃花源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9课桃花源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9课桃花源记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桃花源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09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结合文中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理清思路,感受桃花源的美好,学习对比、虚实结合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以及“桃花源"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重点难点】

1.感受桃花源的美好,学习对比、虚实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以及“桃花源”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里一直存在着“桃花源"情结。

唐朝诗仙李白说:“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诗佛王维说:“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诗豪刘禹锡说:“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水流山重重。”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

“桃花源”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为后世构建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来人们用“世外桃源"来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今天,我们一起循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走进他笔下的“世外桃源”,探究他心中的“理想世界"。

二、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文题解读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原是《桃花源诗并序》前面的小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想像新颖独特,后来独立成篇,以“记"为题成为传世名篇。

3.文体知识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记"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记”通常有以下形式:

碑记——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游记——描写旅行途中见闻的散文体裁。

杂记——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笔记——以记事为主、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

4.写作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421),作者目睹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为争统治地位,多次发生流血政变。如元熙二年(420)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恭帝。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作者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

三、活动一:诵读文章

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2.朗读指导

(1)读准下列加点字注音

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yǎn)阡陌交通(qiānmò)

黄发垂髫(tiáo)怡然自乐(yí)便要还家(yāo)

妻子邑人(yì)间隔(jiàn)皆叹惋(wǎn)

此中人语云(yù)诣太守(yì)刘子骥(jì)

(2)用“/”标注下面句子的停顿。(每句两处)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不足/为外人/道也!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3.朗读展示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qiān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yí]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四、活动二:疏通文意

小组讨论,疏通文意,翻译词句。

附全文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把捕鱼作为职业。他沿着小溪往前划行,忘记了路途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草新鲜美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洞口进入。洞口起初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阔的土地,一排排房屋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衣着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孩子,都欢乐愉快,自得其乐。

(村人)看见了渔人,于是很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村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邻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起来。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逗留了几天,告辞离开。村里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渔人回到郡城,便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于是最终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求桃花源了。

五、活动三:梳理文脉

这是一篇“记",请随着渔人的行踪,为他绘制一幅进出桃源的履迹图。(履迹图可以是流水图、顺序图、鱼骨图等样式)

明确:

渔人的行踪:偶遇桃林→进入桃源→暂居桃源→离开桃源→迷失桃源

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

六、课堂总结

1.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2.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复前行名词作状语,向前

才通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容)……通过

3.古今异义

词语例句古义今义

鲜美芳草鲜美新鲜美好食物味道好

仿佛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好像

交通阡陌交通交错相通运输事业

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对已婚男子配偶的称呼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间隔遂与外人间隔隔绝、不通音讯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无论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延各复延至其家邀请延长

果未果实现结果,果实

4.一词多义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当作,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舍便舍船(读shě,动词,舍掉,离开)屋舍俨然(读shè,名词,房屋)

乃见渔人,乃大惊(副词,于是,就)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然,居然)

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其欲穷其林(代词,那)其中往来种作(代词,指桃花源)得其船(代词,他的)

之忘路之远近(助词,的)渔人甚异之(代词,指看到的景象)具答之(代词,代指问题)

处处志之(助词,无意义)闻之,欣然规往(代词,指渔人去过桃花源这件事)

5.相关成语

豁然开朗:形容从黑暗狭窄突然变得开阔敞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七、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并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偶遇桃林

进入桃源

渔人的行踪暂居桃源

离开桃源

迷失桃源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翻译词句

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便要还家(同“邀",邀请)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___便扶向路(先前的)

诣太守(拜见)___寻病终(不久)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衣着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邻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2.复述故事

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示例: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渔人,沿着河捕鱼,忘记走了多远,忽然遇见一片美丽的桃花林。他走到林子尽头,发现了一个山洞。渔人下船从洞口进去,来到一个开阔敞亮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环境优美,百姓生活安定富足。桃花源中人看见渔人很吃惊,询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原来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来到了这里,之后世世代代都在这里生活,对外界一无所知。渔人详细地述说了自己的见闻,并受到桃花源人的款待。渔人住了些日子后告辞回家。他在回来的路上做了标记。回来后,他向太守禀报了桃花源的事情,太守派人随同他去寻找却再也没有找到。南阳高尚士刘子骥也计划寻找,没有实现,之后再也没有人探求了。

过渡:在复述这个故事时,你觉得应该突出哪些情节?为什么?

明确:

示例1:桃花源的景物和桃花源的人们。因为桃花源给人一种美丽、美好的感觉。

示例2:渔人发现桃花源和迷失桃花源,因为桃花源给人一种神秘、虚幻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寻这个美好而又神秘的“世外桃源”。

二、活动一:品桃源之美

1.寻读品味

桃花源“美"在何处?

(圈画出文中写桃花源“美”的句子,认真品读,说说桃花源“美"在何处。)

明确:

(1)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句话写桃花源外桃花林的景色。“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中无杂树”,在芳草的映衬下,“落英缤纷",为渔夫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图景做了铺垫。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些景物都是人间乡村可见之物,给人“真实"之感。语言极简洁,却字字真醇,韵味十足,描绘了一幅和平宁静、幽美淡远的村居图。

(2)桃花源美在生活安乐。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里的人们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安居乐业的农耕生活。

(3)桃花源美在民风淳朴。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渔人到了桃花源,村民先是问他是哪里人,然后就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可见,桃花源是没有等级区别,高下之分的;桃花源中的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4)桃花源美在远离战乱。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遂与外人间隔"可见桃源内没有战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可见桃源没有时事战乱之祸。

2.比读品味

朗读《桃花源诗(节引)》,看看其中哪些句子让你联想到了《桃花源记》中的相似句子?其中的句子能否印证桃花源的美?

相命肆农耕①,日入从所憩②。

桑竹垂馀荫,菽稷③随时艺④;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⑤王税。

荒路暧⑥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⑦,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⑧欢游诣。

①相命肆农耕:桃花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

②憩:休息。③菽(shū)稷(jì):泛指粮食作物。④艺:种植。⑤靡:无。⑥暧:遮蔽。⑦

俎豆犹古法:按照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⑧斑白:头发花白,指老人。

明确:

由“相命肆农耕"联想到“其中往来种作”;

由“桑竹垂余荫"联想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由“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联想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由“衣裳无新制"联想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由“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联想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中的场景相似,不谋而合,都描绘了一个景色优美,生活安乐、民风淳朴、人人平等、没有战乱、没有赋税的“桃花源"。

3.探究品味

“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又自称“五柳先生",那么陶渊明为什么不塑造“菊花源”或是“柳源"?

请结合下列诗句中“桃花”的象征意义和作者陶渊明进行探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夸父逐日》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桃源行》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明确:

桃花在古代的象征意义:春天、爱情、长寿、美好、弟子等。

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桃花常用来比喻春天、爱情、长寿、美好、弟子等,这些文化传统和象征意义为陶渊明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使得桃花在人们心中成为一个充满仙气和理想化境界的代表。

作者情感:陶渊明的名字中含有“陶",与“桃”谐音,这可能是他在作品中频繁提及桃花的原因之一。此外,“桃"与“逃”谐音,反映了陶渊明对现实社会束缚的不满和对超脱世俗理想的渴望、对桃花源百姓的祝愿。

小结:桃花在《桃花源记》中被选为重要意象,既是因为其在传统文化中的美好象征,也是因为作者个人情感的投射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三、活动二:辨桃源之真

1.辨桃源真伪

桃花源如此美好,可是自渔人离去后却消失了。这么美的桃花源,真实性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文学大家陈寅恪在《桃花源记旁证》中说:“《桃花源记》不仅是一篇寓意之文,还是一篇纪实之文。"

诗人韩愈在《桃源图》这首诗中却说“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你认为桃花源是真实还是虚构的?

明确:

真实:具体的时间:晋太元中

真实的地点:武陵

可考的人物:南阳刘子骥

虚构: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为何以前从无人发现?

桃花源人为何能与渔人顺利交谈?

桃花源人为何“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渔人“处处志之”,为何“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作者却用纪实的笔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真实存在的,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叙事写景才能,做到了虚幻与真实交织。故事真实的一面写得让人如临其境,虚幻的一面则写得缥缈迷离无法追寻。(明确:虚幻与真实交织)

2.比桃源内外

如果把桃花源称为“世外”,渔人所处的世界就是“世内",结合背景材料和课文内容,说说“世外”和“世内"有什么区别?

背景材料: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公元376-396年)。期间,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荒淫,互相倾轧,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结果是: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曹植《梁甫行》)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诗》)

“世外”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安稳太平;

“世内"是政权更迭民生凋敝的离散乱世。

“世外”是“皆出酒食"的热情好客;

“世内”是“处处志之"的背信弃义。

“世外”是人民安居乐业;“世内"是百姓水深火热。

……

桃源内:景色优美、生活安乐、民风淳朴、人人平等、没有战乱、没有赋税

桃源外:白骨露野、政治黑暗、背信弃义、等级森严、兵连祸结、赋税苛刻

3.明桃源之托

(1)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呢?

明确: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频仍的环境里,对人民的苦难有切身体会,他无法改变,只能借助创作抒写情怀,寄托自己对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平等、和平安宁理想生活的向往。因此,作者表达的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又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理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明确:理想与现实对比)

2.阅读《海内十洲记》思考:同样是东晋士人描绘出的理想蓝图,为什么世人向往的是“桃花源”而非“东海瀛洲"呢?

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

——《海内十洲记》

明确:东海瀛洲是修仙长生之处,太过于虚幻,不切实际,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怎么还会祈求“长生”?而桃花源则充满田园气息,良田、美池、桑竹,这些景象仿佛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实际。

3.桃花源超越古代典籍中的“乌托邦"的地方在哪里

古代典籍中的“乌托邦”:

古歌谣《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何有哉。"

《道德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礼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