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部编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测试(解析)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测验
语文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其显著特征有三——
特征一: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特征二: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就像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一群“小才、微善”“或情或痴”的寻常“异样女子”,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
特征三: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小才,有种种;微善,有种种;真性情,更有种种。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少有重合,少有雷同。
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如湘云、芳官等),或心智锐敏(如黛玉、龄官),或性格刚烈(如直面戕害的鸳鸯、尤三姐等),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
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是对儒家“修己安人”“和而不流”等积极内涵的认同与实践。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如李纨、麝月等),待人谦和(如薛宝钗、花袭人等),且品行坚韧(首推平儿,还有薛宝钗),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
(取材于刘敬圻《的女性观与男性观》)
材料二
薛宝钗是一位“冷人”。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
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宝钗的天性并非真冷,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热毒。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正是热的表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分明也是热毒。但她为人处事却端庄大方,竭力掩盖自己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冷香丸”的意义,是解热毒的意义,也是治疗内外分裂的意义。
这种解释虽能自圆其说,但近乎苛评。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他的立场有所不同,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同情。
他说:“这药丸可非同小可,是全书大悲剧的象征。”薛宝钗是个才、德、貌三全的人物,,需要药治。林黛玉的悲剧固然是悲剧,但她毕竟把自己的情感毫无掩饰地率性表露过、宣泄过,任自己的眼泪挥洒过、畅流过,而薛宝钗则把一切真情感深深地压在心底,然后装出一副冷清的面孔去对付那个虚假的缺乏真情真性的世界。她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点缀品、牺牲品,她的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实际上是被封建道德专制理念埋葬掉的。薛宝钗的悲剧是对青春热情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会规范而牺牲自身心性的结果。这种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更深刻的悲剧,所以胡菊人先生称之为“大悲剧”。
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强调薛宝钗是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者。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冷人”面具去面对邪恶社会的人。
(取材于刘再复《红楼人三十种解读》)
材料三
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说宝钗“孜孜以求的是‘甜如蜜’的小人之交。她常常给人送东西,有时是有一定同情心的善行。但我们应看到,她的动机是复杂的。首先是求得美名,目的是“邀时誉,笼络人心”。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
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甚至还为此耍了阴谋——移祸黛玉。我承认,宝钗是有缺点的。但读者如果不存先入之见,实事求是地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则不难发现,指斥其“奸”过于严苛。那日正值芒种,宝钗与凤、纨、迎、探、惜等在园中玩耍,因独不见黛玉,故去潇湘馆找她。由于忽见宝玉进去怕自己也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她便抽身回来。这恰好证明她心地纯正,不存妒忌之念。接着见一玉色蝴蝶,十分有趣,遂追扑起来,又证明她当时并无醋意与不快。这时听见亭内红玉与坠儿说话,宝钗认为“奸淫狗盗”,固然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统观念,实不足取,但她装着追寻黛玉,却是彼时彼境合乎实情之言。人们情急之下做出的反应往往与当时正在进行的事有关。宝钗当时就是为找黛玉而来,因此,说寻黛玉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毕竟,处境窘急,脱口而出,情有可原。
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宝钗说她“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确实是无情到了冷酷的程度。但说她将自己两套新衣拿来给金钏装裹,是为了对照贬损黛玉,实在有失偏颇。因为黛玉“素日是个有心的”之类的话是王夫人所说,且宝钗历来心胸宽大,从不计较琐事,连庭院花木、房间布置、衣服首饰等都不大讲究,所以在姨妈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这一情境之下,她主动提出此议是十分自然的。她在宽慰王夫人时说的一席话,除了表现其惊人的无情外,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因为人们为了安慰亲人、朋友,有时会说一些减轻其责任的话,这并不能完全代表她心中真实的判断,只能说有讨好之嫌。断言其“奸”,并无铁证。
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
(取材于周思源《探秘集》)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饰”中的“讳”,读音为huì。
B.“班姑蔡女”中的“班姑”,指《汉书》班固的妹妹班昭。
C.“戕害”中的“戕”,第一笔是“”(竖折)。
D.“不矜不伐”中的“矜”,与“矜持”中的“矜”,意思相同。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红楼女子之美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追求集大成B.健康的基础的美
C.都兼具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D.无意间承传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
3.请把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并把序号填入材料二的横线处。
①但她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规范,竭力掩盖、压抑自己的内热
②在封建道德观的威慑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视为一种病
③她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样,有生命激情,有爱恋向往
④以至用“冷香丸”来化解自己的内热
⑤但她毕竟是个青春少女
4.材料二中,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下列说法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
A.内热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B.把生命激情视为疾病
C.只能用假面对付虚假的世界D.不曾像黛玉那样率性
5.根据材料三,下列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中,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去潇湘馆寻黛玉,因见宝玉进去怕有不便,便没有前往,可见她不存妒忌。
B.听见亭内红玉与坠儿说话,便认为“奸淫狗盗”,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统观念。
C.担心红玉与坠儿怀疑自己,便假装是在追黛玉,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应。
D.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给金钏装裹,是为了给王夫人减压,不是为了贬损黛玉。
6.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说明,哪些方面的原因使人们对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红楼梦》节选文段,回答下面小题。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①,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一面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节选自《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注:①《会真记》是唐传奇《莺莺传》的别名,讲的是张生、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元代王实甫杂剧《西厢记》以此取材,宝玉读的是《西厢记》剧本。
7.文中加点字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芳(qìng)B.撂在水里(liào)
C.混倒(hùn)D.似蹙非蹙(cù)
8.除本选段提及“黛玉葬花”,下列章回也写到“黛玉葬花”的是
A.情切切良宵花解语B.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C.龄官画蔷痴及局外D.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9.林黛玉听了宝玉说“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为什么生气
10.林黛玉说宝玉“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是什么意思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也。颖达八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及长,尤明《左氏传》《郑氏尚书》《王氏易》《毛诗》《礼记》,兼善算历,解属文。同郡刘焯名重海内,颖达造其门。焯初不之礼,颖达请质疑滞,多出其意表,焯改容敬之。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时炀帝征诸郡儒官集于东都,令国子秘书学士与论难,颖达为最。时颖达少年,而先辈宿儒耻为之屈,潜遣刺客图之。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太宗尝问曰:“《论语》云:‘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颖达对曰:“圣人设教,欲人谦光。己虽有能,不自矜大,仍就不能之人求访能事。己之才艺虽多,犹以为少,仍就寡少之人更求所益。己之虽有,其状若无;己之虽实;其容若虚。非唯匹庶,帝王之德,亦当如此。若其位居尊极,自矜其能,以才凌人,文过拒谏,则上下情阂,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也。”太宗深善其对。六年,累除国子司业。岁余,迁太子右庶子,仍兼国子司业。庶人承乾令撰《孝经义疏》,颖达因文见意,更广规讽之道。学者称之。十二年,拜国子祭酒,仍侍讲东宫。十四年,太宗幸国学观释奠,命颖达讲《孝经》,既毕,颖达上《释奠颂》,手诏褒美。后承乾不循法度,颖达每犯颜进谏。承乾乳母遂安夫人谓曰:“太子成长,何宜屡致面折?”颖达对曰:“蒙国厚恩,死无所恨。”谏谤逾切,承乾不能纳。二十二年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
B.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
C.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
D.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氏易》指曹魏时期王弼注解的《周易》,以对《周易》独到的解读流行于六朝隋唐。
B.冀州,《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包括现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辽宁省、陕西省全境及内蒙地区。
C.庶人,本指平民,有时也能指太子。如李承乾即当时储君,贵为太子,又被称为庶人承乾。
D.释奠,即释奠礼,国子祭酒率领师生陈设乐舞呈献牲酒拜祭孔子,以示对先圣的祟敬之情。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颖达聪慧好学,多才多能。他幼年就能日诵千余字,长大以后,对五经甚为熟悉,而且还精通算术和历法,也懂得作文的方法。尽管如此,还能向同郡前辈虚心求教。
B.大业初年,孔颖达明经及第。后来参加东都儒学辩论大会,舌战群儒,荣获第一,这也引发了学术权威的极大嫉妒,甚至要杀掉他来稳固其学术地位。
C.孔颖达有的放矢,学以致用。他为唐太宗讲解《论语》,能结合太宗特殊的身份来阐述孔子的精义,使得圣贤的意思能够直抵帝王的心灵,从而达到规讽和劝谏的积极作用。
D.孔颖达精忠报国,不避祸福。太子李承乾不守法度,孔颖达不惜触犯皇帝的威严来进呈谏言。有人劝他收敛刚气,他说为国捐躯,死而无恨,劝谏更加猛烈。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焯初不之礼,颖达请质疑滞,多出其意表,焯改容敬之。
(2)若其位居尊极,自矜其能,以才凌人,文过拒谏,则上下情隔,君臣道乖。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咏柳絮的词,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唐多令
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韵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临江仙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韵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注]①燕子楼,在今徐州市,唐朝张建封为其爱妾关盼盼所建。张死后,关盼盼独居此楼十多年。②逐对成逑:形容柳絮与柳絮碰到时,粘在一起。“逑”即“球”。
15.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词“粉堕”、“香残”用柳絮随风飘残,喻指红颜终将老去。借用“燕子楼”的典故,暗示出女子特有的孤独悲愁。
B.林词“叹今生、谁拾谁收”既是对柳絮命运的哀怜,也是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其凄凉悲楚之情溢于言表。
C.薛词“蜂围蝶阵乱纷纷”一句,以蜂蝶纷飞之状,来喻写柳絮的疏狂自得,着一“乱”字,尤其传神。
D.薛词“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表现了柳絮的志趣和追求,为下文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张本。
16.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柳絮词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将柳絮自比,来表述了内心的情感。
B.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意思是柳絮可不断借助好风之力,直上青云。这里化用了宋朝侯蒙《临江仙》中“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之意境。
C.面对同一团柳絮,因黛玉、宝钗两人身世、性格的不同,各自内心的感受也迥然不同,但都饱含对柳絮的一片怜爱。
D.黛玉拟的这首词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词缠绵凄恻,催人泪下。全词语多双关,明显有借柳絮隐说人事的用意,而又浑然无迹,表现出精美的艺术技巧。
17.同是写柳絮,但是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词却明显不一样,请比较分析两首诗的不同之处。
五、情景默写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人多用比喻手法描写音乐,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不断的细丝来比喻箫声的悠长,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丝绸的撕裂声来状琵琶的四弦同时发声。
(2)《蜀道难》中,李白开篇以蜀地方言为全诗奠下雄浑的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境界壮阔,通过夸张、想象等手法,点明了送别之地和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六、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在好了。一天清朗,使你的心境也变得沉静和清爽了许多。你站着,思想和激情会悄悄爬出来,追随你的目光,在你看得见、想得到的池方,拉开绵长的、想象的线。那时,如果你想铺开纸,记下一段旋律,每个音符,都会依照灵感的指令,立即冒出头来,。你的全部才智和学问,都会一涌而起,去成就你的事业。那个名叫“创造“的词汇,不经意中或者会与你不期而遇。我是如此看重心境,就像看重天色的清朗。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的心灵,不让它存坚硬的石板上碰伤:更不让污浊的欲念像肮脏的空气,遮蔽心灵的天空。郁闷、愤怒、孤寂、失意、贪欲、妒……,都难免如同浮云占据心灵;那时,便需要凉爽洁净的风,劲猛地吹过,荡涤浊尘,让心灵的上重新归于清朗。清朗,是一池不曾污染过的清泉,是一张能随时擦洗干净的黑板,是一片收割之后可以重新耕种的土地,是一片能在深夜更新空气的青青林子。谁的心,都不能永远是一张不曾书写过的白纸。可是,却能及时地换掉那些涂污了的纰张,,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
19.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拟人、排比、比喻B.夸张、排比、对偶
C.拟人、借代、对偶D.夸张、借代、比喻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我呵护着自己的心灵,胆战心惊地,不让它碰伤,在坚硬的石板上;更不让污浊的欲念,遮蔽心灵的天空。”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述效果更好,为什么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旧小区改造,①不仅关系城市形象,而且关系民生福祉。今年以来,②我市住建部门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高质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努力增加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21年我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64个,预计投资1.1亿元。目前64个项目均已进场施工,③预计最晚11月1日前可全部完工。
在花园北路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四五名工人正在搬运暖气管道,一名施工人员驾驶着洒水车对现场进行洒水除尘。该小区供暖改造工程正在进行当中。④现场施工公告显示,该工程2月27日开工,3月27日竣工,工程起点为小区西门原供热二级管网主管道,⑤终点为供热区域内各栋楼前分支管道、各户分支管道及单元分支管道。
该小区1994年建成,共有6栋居民楼,224户居民。此次小区改造计划投资约345万元,⑥改造内容包括屋面防水、外墙保温、供暖、公共照明、绿地等。为了表述对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认可和支持,业主梁先生写了一首小诗,贴在小区入口处:“民心工程进小区,群众纷纷竖拇指。不忘初心红心献,群众为党点个赞。”
22.文中六处划线句子中,有三处存有语病,请指出句子序号及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23.新教材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列出了六个学习任务,其一是“把握《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请仿照示例,从“宝玉与晴雯”“黛玉与紫鹃”“凤姐与平儿”“贾母与鸳鸯”中任意选择一对主仆,谈谈你对他们之间关系的理解,150字以内。
侍书是探春的贴身丫鬟,是探春的得力助手,二者心思默契。“累金凤”事件中,探春一个眼色,侍书便会意,火速请平儿来处理。“抄检大观园”事件中,探春出面保护侍书等丫头,不让她们受侮辱;而侍书也及时响应探春的指令,直戳王善保家的痛处。
七、话题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阅读,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理·巴克斯特也说过:“要成为智者和贤者的人,就必须认真地读通几本经典著作。”歌德也曾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几位名人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阅读对自身的成长与成功的作用,使自己的人生得益匪浅。
请以“阅读与人生”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可发表见解,也可讲述故事,抒发情感。
注意:(1)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在阅读中体验感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解析:
1.D2.B3.⑤③①④②4.A5.B6.(1)从创作原则看,《红楼梦》是要塑造“真的人物”,人物形象不再单一、单薄。(2)从读者角度看,读者选取的立场及对人物的评价是否先入为主,都会影响对宝钗的评价。(3)从写作手法看,《红楼梦》运用了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
1.本题考查对字音、字的笔顺、词义和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平时整理积累。
D项,“不矜不伐”中的“矜”是自夸的意思,“矜持”中的“矜”是庄重、严肃、拘谨、拘束的意思。两个词语当中的“矜”的意思并不相同。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
A项,“追求集大成”不符合文意,原文是说“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
B项,健康的基础的美符合文意,原文是说“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
C项,“都兼具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不符合文意,原文是说“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少有重合,少有雷同”;
D项,“无意间承传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不符合文意,原文是说“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如李纨、麝月等),待人谦和(如薛宝钗、花袭人等),且品行坚韧(首推平儿,还有薛宝钗),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
故选B。
3.本题考查语言表述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
联系前文“薛宝钗是个才、德、貌三全的人物”,第⑤句总领出“但她毕竟是个青春少女”,后面的第③句“她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样,有生命激情,有爱恋向往”是对第⑤句的进一步解释。第①句语意一转,“但她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规范,竭力掩盖、压抑自己的内热”和前面两句构成转折关系,第④句“以至用“冷香丸”来化解自己的内热”是第①句表述的思想的结果。而第②句“在封建道德观的威慑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视为一种病”,与下文“需要药治”紧密相承,连接符合逻辑。所以这几句话的顺序应该是⑤③①④②。
4.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内热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说法错误,原文材料二第二段有“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这种解释虽能自圆其说,但近乎苛评。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由此可知,这种看法不是胡菊人先生的看法,是其他人的看法。
故选A。
5.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B项,“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统观念”不能证明宝钗不“奸”,原文有“固然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统观念,实不足取”。
故选B。
6.本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类题目解答时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解析。
如材料一“《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这是创作原则方面的原因,《红楼梦》是要塑造“真的人物”,人物形象不再单一、单薄;材料二“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强调薛宝钗是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者。胡菊人先生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冷人'面具去面对邪恶社会的人”,这是读者立场角度的原因,读者选取的立场及对人物的评价是否先入为主,都会影响对宝钗的评价;材料三“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这是写作手法方面的原因,《红楼梦》运用了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7.A8.D9.宝玉这句话是借用《西厢记》之语自比张生,将黛玉比作崔莺莺,含蓄表述了宝玉对黛玉的爱慕之情,作为少女的黛玉听了觉得害羞,不觉带腮连耳通红。10.意思是宝玉“中看不中用”,在这里是说宝玉敢说不敢当。
7.此题考核考生识记字音的能力。主要考查的是多音字、形近字和异形字,有些字的读音区别度很小,可能体现在音调、平翘舌、前后鼻音等。记忆它的读音时一般根据它的语意或词性。解此类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字形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如A项的“沁”应是前鼻音“qìn”,而不是后鼻音“qìng”。故选A。
8.此题考核考生对《红楼梦》情节的识记,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对《红楼梦》有总体的把握能力,熟悉故事情节。“黛玉葬花”出自《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葬花吟》出自《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林黛玉由对落花的怜惜,为落花立花冢,而感悟于自身的爱情和命运,写下一曲千古绝唱《葬花吟》。黛玉为花立冢,为花哭泣,也是为自身的爱情与现实的无奈而立冢悲泣,黛玉葬花,亦是葬己。而穿插于黛玉葬花过程中的“宝黛共读西厢”、“宝黛释疑”更是成为感动千千万万有情读者的美丽绝唱。
9.此题考核考生对小说中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句子放入原文,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再抓这个句子中的关键词、句子的位置、句中的手法等来理解句子。“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采用类比的手法,宝玉这自比张生,将黛玉比作崔莺莺,含蓄表述了宝玉对黛玉的爱慕之情,作为少女的黛玉听了觉得害羞,不觉带腮连耳通红。
10.此题考核考生对小说中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句子放入原文,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再抓这个句子中的关键词、句子的位置、句中的手法等来理解句子。“苗而不秀”:“苗”,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也比喻虚有其表。“镴枪头”,锡铅合金做的枪头,质软,比喻中看不中用的人。“银样镴枪头”比喻表面看起来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
理解句子含义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抓句子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义的关键性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二是抓句子的位置。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解析要点。三是要抓句中的修辞。对含有修辞的句子的理解,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弄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四是抓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
11.D12.C13.D14.(1)刘焯起初没有礼遇他,颖达请教疑惑难解的问题,多出刘焯的意料之外,刘焯改变仪容对他恭敬以待。
(2)如果处在极其尊贵的地位,向人炫耀聪明,凭才能和势力压人,掩饰过错,拒不纳谏,那么上下就会感情隔阂,君臣之间思想相互背离。
1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词“礼部尚”“杨玄感”“家”“曲阜县男”“给事中”“太宗”“位”“心”“庶政(各种政务)”“颖达”“忠言”,虚词“之”“于”,“贞观初”表时间,“礼部尚书杨玄感”作“舍之”的主语,“于家”是“舍之”的不足语,交代了“舍”的处所,意思是“礼部尚书杨玄感把他(孔颖达)藏匿在家中”,结构独立,意思完整,其后断开,排除AB两项,“曲阜县男”是官职,不能分开,排除C项,再结合本句意思:礼部尚书杨玄感把孔颖达藏匿在家中,因此,他才幸免于难。贞观初年,颖达受封曲阜县男,转任给事中。时太宗刚刚即位,留心各种政务,颖达多次进谏忠言,更加受到太宗的亲近信任。句子可以断开为:礼部尚书杨玄感舍之于家/由是获免/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太宗初即位/留心庶政/颖达数进忠言/益见亲待/故解析为D。
1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解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庶人,本指平民,有时也能指太子”说法错误,“庶人”不能指太子,李承乾后来被废为庶人,史书追称其为“庶人承乾”。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孔颖达不惜触犯皇帝的威严来进呈谏言”说法错误,当时李承乾是储君而非皇帝。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初”,起初;“不之礼”,没有礼遇他;“请”,请教;“请质疑滞”,指请教疑惑难解的问题;“疑滞”,指难解的问题;“其”,代词,代指刘焯的;“意表”,指意料之外;“改容”,改变仪容;“敬”,恭敬对待。(2)中的“若”:如果;“其位居尊极”,极其尊贵的地位;“矜”,炫耀;“以”,凭;“凌”,欺压;“文”,掩饰;“过”,过错;“则”,那么;“情隔”,指感情隔阂;“乖”,背离;“道乖”,指思想相互背离。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孔颖达字仲达,是冀州衡水人。颖达八岁从师学习,每天诵读千余字。成年后,他尤其明悉《左氏传》《郑氏尚书》《王氏易》《毛诗》《礼记》,还擅长算术和历法,会写文章。同郡刘焯是名扬海内的学者,颖达上门求教。刘焯起初没有礼遇他,颖达请教疑惑难解的问题,多出刘焯意外,刘焯改变仪容对他恭敬以待。隋炀帝大业初年,颖达应举明经科获及第,授任河内郡博士。当时隋炀帝召集各郡儒学官吏到东都洛阳,命令他们与国子监的秘书学士一起论辩经学中的问题,颖达一举夺魁。那时颖达还年轻,那些先辈宿儒因被他驳倒羞愤怀恨,暗中派刺客谋害颖达。礼部尚书杨玄感把孔颖达藏匿在府中,因此,他才幸免于难。贞观初年,颖达受封曲阜县男,转任给事中。时太宗刚刚即位,留心各种政务,颖达多次进谏忠言,更加受到太宗的亲近信任。太宗曾问:“《论语》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这是说什么?”颖达回答说:“圣人施行教化,是想使人因谦让而愈有光辉。自己虽然有才能,不骄傲自大,依旧向没有才能的人求访能做到的事。自己的才艺虽然多,仍然认为少,却向才艺少的人求教来增加自己的才艺。自己虽然有知识却像没有知识的人一样;自己的知识很充实却像知识空虚的人一样。不仅仅匹夫庶人要这样,帝王的德行,也应该像这样。如果处在极其尊贵的地位,向人炫耀聪明,凭才能和势力压人,掩饰过错,拒不纳谏,那么上下就会感情隔阂,君臣之间思想相互背离。自古以来国家的灭亡,没有不是因为这样而造成的。”太宗非常满意他的回答。贞观六年,颖达被任命为国子司业。过了一年多,又迁升为太子右庶子,依旧兼国子司业。由太子废为庶人的承乾命令颖达撰《孝经义疏》,颖达根据文章表述意理,增加了正言讽谏的渠道,学者都颂扬他。贞观十二年,拜为国子祭酒,仍旧在东宫给太子讲学。贞观十四年,太宗亲自到国学观举行祭祀先师的释奠大礼,命颖达主讲《孝经》,颖达讲完后,进献《释奠颂》,太宗手诏奖赞美他。后来承乾不遵循法度,颖达常常冒犯太子的威严直言规劝他。承乾的乳母送安夫人对颖达说:“太子长大成人了,多次受到人当面斥责他的过失怎么合适?”颖达回答说:“蒙受国家的厚恩,即使死也没有什么遗憾的。”直言谏劝更加恳切,承乾不能接受。贞观二十二年,颖达去世,太宗特许他陪葬昭陵,赠封太常卿,谥号为宪。
15.C16.C17.①柳絮的意象不同:林诗的柳絮漂泊、命薄、愁苦、伤感、任性。薛诗的柳絮:自信、随缘、开朗、积极向上。
②意境(诗风)不一样:林诗的意境灵动、富有才情、别具一格。理想主义;薛诗:意境浑厚、淳朴。现实主义。
③情感和形象不一样:林诗抒发了自己寄人篱下,漂泊无依,凄楚哀婉的境况。表述了(倾诉了)无依无靠、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抒写内心的孤独与悲伤。薛诗写了柳絮不随流水,不堕泥土,借风力,飞上云霄,积极昂扬的精神,意境浑厚,表现了薛宝钗的积极入世的心态,不自怨自艾,志存高远的心态。
15.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述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来喻写柳絮的疏狂自得”错误。这一句的意思是“成群的蜂蝶纷纷追随柳絮”,并没有突出“柳絮的疏狂自得”。
故选C。
16.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C.“都饱含对柳絮的一片怜爱”错误。宝钗没有“怜爱”。
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的能力。
《唐多令》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这首词以“粉堕”“香残”开篇,借柳絮的飘零映射自身的漂泊;“一团团,逐对成球”,既是写眼前柳絮粘连飘飞的实景,又语带双关,暗示出自己渴求和珍视的爱情。宝、黛二人情投意合,以心相知的爱情给黛玉以慰藉,但也带来了无穷的烦恼和痛苦。他们的爱情没有得到家庭统治者的认可,缺乏稳固的现实基础,随时都有被牺牲的可能。这与漂泊无定的柳絮多么相似。想到这些,黛玉不禁发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叹。这表面上象是说柳絮命薄,随风飘流,实际上却是自叹命薄,担心情好虽难分,心事总成空。下片的自伤之意就更浓了。黛玉曾自称“草木之人”,而此处则承接上片嗟叹命薄的愁苦之情径说:“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看似写杨柳草木之质也知愁,当美好春光即将结束的时候,白茫茫的柳絮挂满树冠,犹如愁白了头;而诗行后面却透露出自伤青春终将逝去的哀怨之情。她感到自己和柳絮一样无法逆料最终的结局,因而“叹今生、谁舍谁收!”柳絮飘坠,无人收拾自比。如果说飘流无依的不幸已经苦不堪言,那么,与知己的生离死别则将更会令人心碎。“嫁与东风春不管”,既是说柳絮被东风吹落,春光不管;更是担忧自己将来不知被命运抛向何处,而知己无法过问。试想其时其境,相知无力保护所爱,也只能“凭尔去,忍淹留”而已。这种被强逼着割舍所爱的悲剧该是很凄惨的。
《临江仙》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柳絮的姿容和心理,实际上巧妙地借柳絮之口委婉地道出薛宝钗青云平步的志向。“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柳絮飘飞的地点,已不是黛玉笔下那触目愁肠的“百花洲”和“燕子楼”,而是换成了充满着富贵气象的“白玉堂前”——封建贵族家庭的住宅里;柳絮飘飞的姿态,虽然也仍是“一团团逐对成毯”,却已没有黛玉词中那种“空缱倦,说风流”的幽恨,一变而为欢快轻盈、均匀优美的舞姿,流露出一种欢愉融洽的欣喜之情。词的第三句,接以“蜂团蝶阵乱纷纷”的描写,来进一步烘染这春意喧闹的大好时光,从而唱出了词人对春光的一曲赞歌。“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非常细腻地体现了柳絮尽管四处飘飞,也仍不改初衷,无牵无系,随缘自适的旷达襟怀。由于有了这层情志的铺垫,因而在词的最后三句,词人便直接地抒写了柳絮凭借东风扶摇直上的远大志向,这样便使整首词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完成了对柳絮感慨整个心理流程的揭示。
18.不绝如缕四弦一声如裂帛噫吁嚱危乎高哉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缕”“嚱”“阙”。
19.A20.①原文是长句,分号前后的句子结构基本保持一致,符合整句的特点:②原文中的像肮脏的空气”更生动形象。小心翼翼”更符合“呵护心灵”的状态.21.①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②永远以一种有备而来的清白
19.本题考查鉴赏散文表述技巧的能力。鉴赏散文作品的表述技巧,主要是指:一是作家在表述方式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其他与写作方面相关的技巧。解答此类题型,要依次去考虑文中是否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述方式和行文技巧,还要清晰地写出它们各自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本题中,“爬出来”追随”使用了拟人手法;“清朗,是一池……青青林子”使用了排比手法;把“心”比作了“一张不曾书写过的白纸”使用了比喻手法。只有A说法正确。
故选A。
20.本题考查鉴赏品味文章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注意揣摩语言的含义,将相关词语放在语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特别要主语对语句的深层含义进行挖掘;其次,要从鉴赏语言艺术的角度考虑遣词用句的特色;再次,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以及修辞功能,在鉴赏中灵活运用。
本题中,从句式上来看,原文是长句,分号前后的句子结构基本保持一致,更符合整句的特点:改写后的句子结构不再一致,表述效果削弱了。从修辞上来看,原文中“像肮脏的空气”,使用了比喻修辞,“空气”遮蔽“天空”,这样的搭配显得生动恰当,更形象地表现出“心灵的天空”不能被“肮脏的空气”遮蔽的强烈意愿;而“小心翼翼”更符合“呵护心灵”的状态,能够表现出呵护心灵时谨慎、认真、在意的态度。
21.本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选择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本题第(1)空,前文说“那时,如果你想铺开纸,记下一段旋律,每个音符,都会依照灵感的指令,立即冒出头来”,显而易见,想“记下一段旋律”时,必须让音符来组合成这段旋律;而“每个音符”“冒出头来”,自然应该有各自“正确的位置”,再考虑到本句使用的拟人手法,所以,可以填写“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第(2)空,后文说“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前面就应该填写“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再根据前文“谁的心,都不能永远是一张不曾书写过的白纸。可是,却能及时地换掉那些涂污了的纰张”可知,前文的意思是谁的心都有痕迹,虽不能永远保持清白干净,但至少可以及时擦去污痕,以另一种随时都能擦洗干净的清白态度,去面对世界。所以,此处可以填写“永远以一种有备而来的清白”。
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毕业自我评价15篇
- 个人保证书集锦15篇
- 战友聚会致辞(15篇)
- 学生毕业晚会策划书12篇
-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锦集六篇
- 客服辞职报告15篇
- 秋季幼儿园中班工作计划
- 出纳的实习报告范文锦集10篇
- 晶状体病-教学课件
- 健康检测设备代理销售合同(2篇)
- GB/T 42449-2023系统与软件工程功能规模测量IFPUG方法
- 酒店装修工程预算表EXCEL模板(推荐)
- NY 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 【讲座】2020年福建省高职分类考试招生指导讲座
- 性格决定命运课件
- 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课件
- 双面埋弧焊螺旋钢管公称外公壁厚和每米理论重量
- 富士施乐VC2265打印机使用说明SPO
- 服务态度决定客户满意度试题含答案
-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复习教学设计及知识点整理
- 重庆万科渠道制度管理办法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