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汇编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赖斯特少校的一日见闻
袁行侠
今天是赖斯特作为俘虏的第十天。
他躺在床上打了个哈欠,百无聊赖地翻了翻中国人发给他的一个宣传小册子,上面只有
一些简单的英文标注。他只是看了几眼,便随手丢在了桌子上。
“嘿,兄弟,给我铺点厚实的被褥好吗,这床太硬了!”他对着门口看守的士兵喊了几
声。
那几个中国士兵并不能听懂他说话,他只好用力的比划指着自己的被褥,做出了一个冷
的动作。
在门口守着的战士们为难的神情中,几个战士把自己的被褥拿了出来,给这个美国俘虏
铺上去。
赖斯特摸了摸被褥的厚度,还不是很满意,这薄薄的被面里几乎没有什么棉花。他很不
理解,这些中国人难道从不睡床吗,如此硬的木板他们是怎么睡着的?
很快又到了吃饭的时间。
他看着几个中国士兵端着那些他根本吞咽不下去的食物进来,他连看都不想看一眼。这
几天他已经发过很大的牢骚,第一次啃那枯燥无味的“灰白色面包”时,他就发了很大的火。
他告诉他们,他一定会向联合国告状,告他们虐待俘虏。
“怎么了?”
正当赖斯特再次拒绝进食时,进来了一个年轻参谋。赖斯特认识他,这是他这一周多以
来唯一能够畅通交流的中国人。
“Food(食物)!我需要食物!”
“这些不是吗?”
“刘,你看看这是什么,这是人吃的东西吗?我需要牛奶、面包、奶酪、咖啡,一切能
补充热量的东西!”
年轻参谋沉默了一会,把桌上的食物端走了。
赖斯特很得意地想,这一下这些中国人应该乖乖就范了吧?想着待会就能吃上温热可口
的面包和黄油奶酪,忍不住流下了幸福的口水。
过了一会,那个参谋又回来了。但并不像赖斯特所想那样,这个中国人只是带着他在营
第1页共24页
地里逛了一圈。接下来看到的一切,完全颠覆了他的想象。他看见一个个中国士兵蹲在草地
上,不顾形象地啃着如石灰粉般的食物。
他只尝了一点点,便吐了出来——他敢打包票,他外祖母家农场里饿了三天的山羊都不
会吃这样的东西。
这些中国人是来打仗的吗?吃着这样的食物,他们的脸上为什么还会有笑容,难道他们
甘愿来受罪?
他看到,这里最好的食物只是土豆,在小小的炭堆里用灰捂着,因为怕生火起烟,只准
有这么一个小小的火点。
所有人都在排着队,但眼前的士兵成百上千,有的人等不及了,只能啃着生的、冻得硬
硬的带皮土豆,咬着牙往肚子里咽。
赖斯特不说话了。他不得不承认,给他吃的食物比起这些中国士兵们的确要好上很多。
但他也知道,自己想的牛奶面包、咖啡热酒那些,恐怕全都泡汤了。
那个年轻参谋告诉他,这就是中国人,中国士兵。
赖斯特感到很荒谬,又感到不可思议,如果这是真的,这样坚韧的民族,这样的人,我
们怎么可能打得赢呢?麦克阿瑟是昏了头吗,他想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
回到小小的看守屋里,赖斯特躺在床上。他忽然觉得自己这辈子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
就是踏上朝鲜的土地,踏上鸭绿江岸。
他躺着躺着,慢慢的就睡了过去。
某一刻赖斯特忽然惊醒了过来,发现外面的中国士兵都在欢呼。
“加餐了!”那个年轻参谋走了进来,给他端来了今晚的伙食。
谢天谢地,除了正常的伙食外,他居然分到了几根香烟,几块饼干。还有一小碗的肉汤。
赖斯特在碗里面扒拉了几下,肉汤里面只有搅得稀巴烂的几小片肉丝。年轻参谋告诉他
这是一个英勇的战士打下来的鸟雀的肉。
“好吃吗?”门口的战士也忍不住问他。
他听不懂。但是看那副模样,想了想把汤递给他:“试试?”
“不不不!这是首长给你吃的,我们可不能吃,那是违反纪律!你吃你吃……”
赖斯特不懂,这些士兵们明明很想吃,为什么一动不动,换在他的队伍里,那些白佬们
可不知道什么叫慷慨,早就一抢而空。
不过他无所谓的耸耸肩,随即在这些士兵们的注视之下把汤喝完了。
“原谅我吧,我已经很久没尝到一点肉味了。”赖斯特舔了舔嘴唇,感觉味道还不错。
这些中国士兵们眼巴巴的望着他,倒是让他有些不适应。
“吃得好,吃得好,就当替我们吃了,给你吃得胖胖的,以后可不许再打中国人啊。”
(节选自《从长津湖开始》,有删改)
文本二:
第2页共24页
朝鲜战争(节选)
[美]马修•邦克•李奇微
中国人在暗夜中以猛烈的迫击炮火和步兵进攻袭击了被围部队……天亮了,被围部队仍
然得不到空中支援,剩下的口粮全都分给了伤员。伤员的现有人数是250人,而能打仗的只
有200人了。11月4日凌晨,幸存者决定逃出去,让伤员留下向中国人投降。
但是,还未到达己方战线,他们就遭到中国部队的包围,被迫分散逃跑。最后,只有少
数人回到我方战线,死伤和被俘人数究竟有多少,未能准确统计。一些被俘人员几天之后又
重新逃回团队。还有一些伤员,包括营长奥蒙德少校,在被俘期间死去,被中国人掩埋了。
11月2日,中国人释放了27人,其中大都是在云山附近被俘的。
有一次,中国人将重伤员用担架放在公路上,尔后撤走。在我方医护人员乘卡车到那里
接运伤员时,他们没有向我们射击。
我们后来体会到,中国人是坚强的斗士,是文明的敌人。有很多次,他们同俘虏分享仅
有的一点食物,对俘虏采取友善的态度。
【注】马修•邦克•李奇微:美国原陆军上将,曾担任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1951年4月
接替麦克阿瑟任“联合国军”总司令、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远东美军总司令,统帅“联合国
军”与中朝军队作战。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赖斯特少校认为中国军人用恶劣的食物虐待他,直到他看到志愿军战士吃得
比自己还差时才心生愧疚,后悔参加了战争。
B.由于后勤保障困难,志愿军战士平时能吃到的最好食物就是土豆,所以当负责守卫的士
兵看见难得的肉汤时,也忍不住想吃。
C.中国士兵在生活中吃难以下咽的食物和战场上勇于牺牲的行为让赖斯特少校深深感到,
要战胜这样一个民族是不可能的。
1).李奇微认为,从释放被俘人员、让美军医护人员接走重伤员、给俘虏吃更好的食物等表
现可以看出,志愿军是文明的敌人。
8.志愿军战士身上体现出哪些精神?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并分析。
9.两个文本都写道了志愿军对待俘虏的内容,但由于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
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第3页共24页
【答案】7.B8.①坚韧不拔的爱国主义精神。虽然战场环境极为严酷,但志愿军战士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保家卫国舍生忘死。②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后勤保障困
难,最好的食物只是土豆,但即使吃着石灰粉般的食物,脸上依然有笑容。③崇高的人道主
义精神。善待俘虏,把自己的被褥拿出来给俘虏铺上,把难得的肉汤让给俘虏吃。
9.①文本一是小说,以赖斯特少校在战俘营的所见所闻来展现志愿军战士善待俘虏的崇高
的人道主义精神,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文本二是纪实作品,叙事情节简约。②文本一重在艺
术性,有动作、语言、心理、场景等描写,有人物形象的塑造:文本二讲究真实性,文本内
容是战场情况的真实记录。③文本一语言生动形象;文本二语言平实简洁。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心生愧疚”错.“吃着这样食物,他们的脸上为什么还会有笑容,难道他们甘愿来受
罪?”赖斯特少校看到志愿军战士吃食物的场景后并没有“心生愧疚”,而是不理解;
C.“战场上勇于牺牲”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如果这是真的,这样坚韧的民族,这样的人,
我们怎么可能打得赢呢?”,说的是中国士兵在生活中吃难以下咽的食物这件事。
D.”给俘虏吃更好的食物”错,文本二中只提到志愿军战士“同俘虏分享仅有的一点食物”。
故选Bo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坚韧不拔的爱国主义精神。由原文“他很不理解,这些中国人难道从不睡床吗,如此硬的木
板他们是怎么睡着的?”“他看见一个个中国士兵蹲在草地上,不顾形象地啃着如石灰粉般
的食物”“所有人都在排着队,但眼前的士兵成百上千,有的人等不及了,只能啃着生的、
冻得硬硬的带皮土豆,咬着牙往肚子里咽”可见,虽然战场环境极为严酷,但志愿军战士不
怕困难,不怕牺牲,为保家卫国舍生忘死。
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由原文“他看见一个个中国士兵蹲在草地上,不顾形象地啃
着如石灰粉般的食物”“这些中国人是来打仗的吗?吃着这样的食物,他们的脸上为什么还
会有笑容,难道他们甘愿来受罪”可见,后勤保障困难,最好的食物只是土豆,但即使吃着
石灰粉般的食物,志愿军战士脸上依然有笑容。
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由原文”他很不理解,这些中国人难道从不睡床吗,如此硬的木板他
们是怎么睡着的?”“谢天谢地,除了正常的伙食外,他居然分到了几根香烟,几块饼干。
还有一小碗的肉汤。赖斯特在碗里面扒拉了几下,肉汤里面只有搅得稀巴烂的几小片肉丝。
年轻参谋告诉他这是一个英勇的战士打下来的鸟雀的肉”可见,志愿军战士善待俘虏,把自
己的被褥拿出来给俘虏铺上,把难得的肉汤让给俘虏吃。
【9题详解】
第4页共24页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文本一是小说,以赖斯特少校在战俘营的的吃住为线,通过赖斯特少校在战俘营的所见所闻
来展现志愿军战士坚韧不拔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善待俘虏的崇
高的人道主义精神,故事情节叙述完整;文本二是纪实作品,只是从从释放被俘人员、让美
军医护人员接走重伤员、给俘虏吃更好的食物等表现志愿军对待俘虏是文明的。叙事情节简
约。
文本一重在艺术性,文章围绕赖斯特少校在战俘营的所见所闻,运用了动作、语言、心理、
场景等描写,有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展现志愿军战士善待俘虏的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如“这
些中国人是来打仗的吗?吃着这样的食物,他们的脸上为什么还会有笑容,难道他们甘愿来
受罪?”“吃得好,吃得好,就当替我们吃了,给你吃得胖胖的,以后可不许再打中国人啊”
等;文本二讲究真实性,文本内容是战场情况的真实记录。如“伤员的现有人数是250人,
而能打仗的只有200人了。11月4日凌晨,幸存者决定逃出去,让伤员留下向中国人投降”
“11月2日,中国人释放了27人,其中大都是在云山附近被俘的”等。
文本一语言生动形象,如“他看见一个个中国士兵蹲在草地上,不顾形象地啃着如石灰粉般
的食物"''有的人等不及了,只能啃着生的、冻得硬硬的带皮土豆,咬着牙往肚子里咽”等;
文本二语言平实简洁,只是运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对战场情况的做了真实记录和陈述。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归去来
史铁生
我知道,北玲有一桩未了的心愿:回陕北,再看看那片黄土连天的高原。她曾对我说过,
当她躺在美国的医院里,刚从那次濒死的大手术中活过来,见窗台上友人们送来很多鲜花,
其中有一束很像黄土高原上的山丹丹,想必也是百合类。她说,她熬着伤痛,昏睡,偶尔醒
来就看见那束花在阳光里或者月色中开得朴素又鲜活。她知道她患了肝癌。她说,有十几天,
也许更久,别的花慢慢凋谢,唯独那束山丹丹一样的花一直不败,她相信此非偶然,必是远
方那片黄土地上的精神又来给她信心和帮助。
她说:“等我的病见好一点,立哲要带我回一趟陕北。”
立哲,北玲的丈夫。就是那个孙立哲一一当年的知识青年模范,在窑洞里为农民做手术
的赤脚医生。立哲当年的事迹颇具传奇色彩:只上过初中二年,却在土窑洞里做了上千例手
术,小至切除阑尾、大到从腹腔里摘出几十斤重的肿瘤。我可以做证,这既非讹传也无夸张。
我与立哲是中学同学,在陕北插队同住一眼窑洞。十年中,在陕北那座小山村里,他内外妇
儿各科一身兼顾、治好的病人以数千计。那小山村真名叫关家庄,我曾在一篇小说中叫它作
“清平湾”。
第5页共24页
最早听说北玲、大约是1974年,听说陕北知青中有几个师大女附中的才女正写一部知
青题材的小说,才女中就有吴北玲这名字;那时我也正动了写小说的念头,这名字于是记得
深刻。第一次见她是在1978年,初秋,下着小雨,一个身材顽长的女子跟在立哲身后走进
我家。立哲说,她叫吴北玲,也是陕北插队的。我说,噢——我知道。立哲说你怎么知道?
我说,早就知道,行么?立哲笑道:行。北玲脱去粉红色的雨披,给我的印象是生气勃勃。
其时她已在北大读中文系。立哲说一句“你们俩有得聊”,就去忙着包饺子(他拌的饺子馅
天下一流,这一点,几年后在芝加哥得到验证)。我便像模像样地跟北玲谈文学。饺子熟时
雨停了。那晚月色极好,我们坐在小院儿里吃饺子,唱辽阔的陕北民歌,又唱久远的少年时
的歌,直唱到古今中外。北玲唱的一首古曲至今还在耳边: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立
哲说北玲的手风琴也拉得好,北玲说等哪天她要带着琴来为我演奏。我常常不能相信,一个
灵魂竟会消失,尤其那样一个生气勃勃的灵魂。
婚后不久,立哲和北玲相继去了美国,一个学医,一个学比较文学,一去又是十年。他
们从美国寄来照片,照片上的北玲依然年轻,朝气蓬勃;立哲却胖起来,激素的作用,听说
他又添了糖尿病。信却少,他们太忙。听说立哲对实验动物过敏,几次因窒息被送进医院,
他的导师惋惜再三,也只得同意他转行;之后听说他们开办了“北方饺子公司”,“孙太太
的饺子”声誉极好;之后又听说他们创建了“万国图文”和“万通科技”公司,在美国每年
注册的这类公司有上万家,三年后仍然存在的只有7%立哲和北玲的公司不仅存在下来,
而且还有了三四个子公司。
1989年北玲回国探亲,带着出生仅四个月的小女儿,说是想让女儿早些看到中国。小
女儿长得很漂亮,睁开眼睛东张西望,不知她对故乡的第一印象如何。天色渐晚,我请北玲
吃炸酱面,一边听她讲在美国的创业史。先是一边读书一边在饭馆里打工,干最低等的活,
一个人负责收拾三四十张餐桌的餐具,一秒钟都不停地跑,可竟连其他国家的打工者都歧视
他们,小费都被别人敛去不给他们留一文。立哲还在搬家公司干过,一二百斤的硬木家具扛
起来两腿打颤,有一次电梯坏了,但不能违背合同,就一趟趟扛上几层楼,钱却不多挣。后
来二人办起“饺子公司”,芝加哥歌舞喧喧之际,两人总是熬着瞌睡把饺子包得满屋子没地
方搁。天很快亮了,饺子冻好,包装整齐,立哲开着破汽车一家一户地送。随后办起了“万
国图文公司”,设备不够,北玲便于周末在其打工的公司臧下,用人家的设备工作,周六周
日昼夜苦干,睡在地板上,立哲探监似的按时来送饭。就这样创业。真难,真苦。北玲说:
“插队过来的人,什么苦没受过?不怕。”可图的什么呢?北玲半晌不语,笑笑。很可能这
是命,是性格,性格就是命运,不能放弃理想的命运。“其实也简单,”她说,“中国人不
能总让人瞧不起。”此前立哲已回国一趟,筹备在中国投资办高技术企业。立哲和北玲都屡
屡说起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盼望中国不能再落后。我见北玲的脸上有明显的疲倦。她说一
年前胃上刚刚切除了一个瘤子,“良性的,没事了”。
可那瘤子半年后竟发展成癌,扩散到肝,已是晚期。立哲痛哭失声,做了多年医生的他
第6页共24页
曾治好过多少病人,如今他知道很可能救不了自己的妻子了。北玲却无比镇定,把一切向立
哲做了嘱咐,平静地上了手术台。肝脏切去五分之三,有四十分钟她是处于心跳循环停止的
冰冻状态,立哲在手术室外等候,非常可能北玲就此不能醒来。北玲命真硬,又挺过来了,
睁开眼,躺在病房里,见那束山丹丹一样的花开得简单、自在、潇洒,阳光下和月光里都仿
佛带着遥远的那片故土的声音。
1991年秋天,立哲带北玲回国治病。到北京的第二天他们来看我。北玲并不显出多少
病容,啃着一根玉米跟在立哲身后走进来,“嘿,铁生,我吃了一路煮老玉米,还有烤白薯。”
坐下,依旧谈笑风生。那个细雨的早秋初见她时的情景,恍如昨日。她摘去头巾,笑说:“瞧
瞧我,没样儿啦。"放疗化疗把她的旧发脱光,但又已长出了短短的新发。我不大相信她真
的患了绝症,不信她会死,虽然知道谁都会死。那样一个乐观潇洒的灵魂,怎么可能就消失?
今年春节我们一起过的。爆竹声中,北玲兴致很高,一定也要动手包饺子。我与北玲无
话不谈,几次同她说起死,她毫无惧色,说她在那次大手术的四十分钟冰冷状态时已经死过
一回了,她说那时她感到自己飘飘然飞进宇宙,“自由自在地飞呀飞呀”,飞过很多很多星
球,心神清朗宏阔极了,并且看见了她曾住过的这颗星球……我真的不相信一颗如此博大的
爱心会化为乌有,我真是不信北玲的心魂可以消失。我知道她还有一桩未了的心愿:回陕北,
再看看那连天的黄土高原,看热烈的山丹丹花在那块古老的土地上蓬勃开放。
立哲和我们几个一起在陕北插队的同学屡次说起,要一块儿回陕北一趟,坐汽车去,慢
慢走,把那青天黄土都看遍。那时北玲的心魂一定也和我们在一起,在我们左右,在我们头
顶上,不给我们指点,给我们鼓舞,给我们拉着琴唱那深情豪放的民歌……
一九九二年九月一日内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的标题相似,却与陶渊明所表达的隐逸主题大相
径庭。
B.北玲等人写知青题材的小说,这引起了作者的关注,同时也更坚定了作者写小说的念头。
C.在美国,孙立哲与北玲的公司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可见夫妻二人经营有道。
D.作者对北玲的离世深感惋惜,文中多次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北玲离世的万般不舍与无奈之
情。
7.关于文中孙立哲的经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立哲原是一名赤脚医生,后来在美国学习时由于对实验动物过敏,选择转行开公司。
B.孙立哲在关家庄插队时,虽学历不高,但医术精湛,仁心仁术,治好的病人以数千计。
C.文章叙述孙立哲拌的饺子馅天下一流,这为后文北玲鼓励孙立哲开“饺子公司”做铺垫。
D.孙立哲与北玲伉俪情深,他屡次和别人说要去陕北一趟,这可能是为了完成妻子的心愿。
8.文章第五段和第六段都提及了立哲和北玲夫妻二人在美国创业的经历,但这样的叙述并
第7页共24页
无重复累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10.对人生困境进行思考,从而实现人生困境的突围,达到人格的升华,这些都构成了史铁
生散文的主题意蕴。请以北玲为例,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6.B7.C
8.①第五段是侧面叙述,第六段是正面叙述,两处相互印证,使立哲和北玲夫妻二人的创
业经历真实感人,所以并无重复累赘之感。②第五段是略写,第六段是详写,详写更能表现
出立哲和北玲吃苦耐劳的精神,凸显出他们浓浓的爱国之情,所以并无重复累赘之感。
9.(1)实现人生困境的突围:①北玲在美国饭馆打工时遭受歧视,曾因创业而举步维艰,
后又身患癌症,但她敢于直面困难,从容面对。②北玲将陕北插队的那段艰苦岁月转化成自
己的精神财富,成为自己人生路上前进的动力。(2)达到人格的升华:她希望中国不要落
后,具有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显示出其高尚的人格。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B.“北玲等人写知青题材的小说……也更坚定了作者写小说的念头”分析错误,原文只是
说“听说陕北知青中有几个师大女附中的才女正写一部知青题材的小说,才女中就有吴北玲
这名字;那时我也正动了写小说的念头,这名字于是记得深刻”。可见,文中并没有说北玲
等人写知青题材的小说更坚定了作者写小说的念头。
故选Bo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C.“北玲鼓励孙立哲开‘饺子公司'”错,原文是“后来二人办起‘饺子公司'……两人
总是熬着瞌睡把饺子包得满屋子没地方搁”,可见,原文只是说北玲和立哲二人办“饺子公
司”,但是并无北玲鼓励孙立哲开“饺子公司”的相关表述。
第8页共24页
故选Co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散文重要段落的手法和作用的作用。
考生应从表达效果和人物形象角度进行分析。
第五段,根据“听说立哲对实验动物过敏,几次因窒息被送进医院,他的导师惋惜再三,也
只得同意他转行:之后听说他们开办了‘北方饺子公司','孙太太的饺子’声誉极好;之
后又听说他们创建了‘万国图文'和‘万通科技’公司,在美国每年注册的这类公司有上万
家,三年后仍然存在的只有7%,立哲和北玲的公司不仅存在下来,而且还有了三四个子公
司”分析,此处采用三个“听说……”的句式,该段从侧面叙简略地叙述了立哲和北玲夫妻
二人在美国创业的艰难经历;
第六段,根据“先是一边读书一边在饭馆里打工,干最低等的活,一个人负责收拾三四十张
餐桌的餐具,一秒钟都不停地跑,可竟连其他国家的打工者都歧视他们,小费都被别人敛去
不给他们留一文。立哲还在搬家公司干过,一二百斤的硬木家具扛起来两腿打颤,有一次电
梯坏了,但不能违背合同,就一趟趟扛上几层楼,钱却不多挣。后来二人办起‘饺子公司',
芝加哥歌舞喧喧之际,两人总是熬着瞌睡把饺子包得满屋子没地方搁。天很快亮了,饺子冻
好,包装整齐,立哲开着破汽车一家一户地送。随后办起了‘万国图文公司',设备不够,
北玲便于周末在其打工的公司藏下,用人家的设备工作,周六周日昼夜苦干,睡在地板上,
立哲探监似的按时来送饭。就这样创业”分析,该段通过自己讲述,从正面详细叙述她和立
哲在美国创业的经历;详写更能表现出立哲和北玲吃苦耐劳的精神,凸显出他们浓浓的爱国
之情,所以并无重复累赘之感。
综上,第五、六段都提及了立哲和北玲夫妻二人在美国创业的经历,前者侧面略写,后者正
面详写,详写更表现了两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爱国情怀,两处相互印证,使立哲和北玲夫妻
二人的创业经历真实感人,并无重复累赘之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讨散文创作意图的能力。
考生应抓住题干中的“实现人生困境的突围"和‘'达到人格的升华”主题意蕴来理解。
(1)分析实现人生困境的突围
根据“先是一边读书一边在饭馆里打工,干最低等的活,一个人负责收拾三四十张餐桌的餐
具,一秒钟都不停地跑,可竟连其他国家的打工者都歧视他们,小费都被别人敛去不给他们
留一文”“先是一边读书一边在饭馆里打工,干最低等的活,一个人负责收拾三四十张餐桌
的餐具,一秒钟都不停地跑,可竟连其他国家的打工者都歧视他们,小费都被别人敛去不给
他们留一文。立哲还在搬家公司干过,一二百斤的硬木家具扛起来两腿打颤,有一次电梯坏
了,但不能违背合同,就一趟趟扛上几层楼,钱却不多挣。后来二人办起‘饺子公司',芝
加哥歌舞喧喧之际,两人总是熬着瞌睡把饺子包得满屋子没地方搁。天很快亮了,饺子冻好,
第9页共24页
包装整齐,立哲开着破汽车一家一户地送。随后办起了‘万国图文公司',设备不够,北玲
便于周末在其打工的公司臧下,用人家的设备工作,周六周日昼夜苦干,睡在地板上,立哲
探监似的按时来送饭。就这样创业。真难,真苦”“我见北玲的脸上有明显的疲倦。她说一
年前胃上刚刚切除了一个瘤子……可那瘤子半年后竟发展成癌,扩散到肝,已是晚期”分析,
北玲在美国饭馆打工时遭受歧视,曾因创业而举步维艰,后又身患癌症,但她敢于直面困难,
从容面对。
根据“有一束很像黄土高原上的山丹丹,想必也是百合类。她说,她熬着伤痛,昏睡,偶尔
醒来就看见那束花在阳光里或者月色中开得朴素又鲜活。她知道她患了肝癌。她说,有十几
天,也许更久,别的花慢慢凋谢,唯独那束山丹丹一样的花一直不败,她相信此非偶然,必
是远方那片黄土地上的精神又来给她信心和帮助”“北玲说:'插队过来的人,什么苦没受
过?不怕’”分析,北玲将陕北插队的那段艰苦岁月转化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成为自己人生
路上前进的动力。
(2)分析达到人格的升华
根据“一边读书一边在饭馆里打工,干最低等的活,一个人负责收拾三四十张餐桌的餐具,
一秒钟都不停地跑,可竟连其他国家的打工者都歧视他们,小费都被别人敛去不给他们留一
文”“可图的什么呢?北玲半晌不语,笑笑。很可能这是命,是性格,性格就是命运,不能
放弃理想的命运。'其实也简单,'她说,‘中国人不能总让人瞧不起。'此前立哲已回国
一趟,筹备在中国投资办高技术企业。立哲和北玲都屡屡说起美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盼望中
国不能再落后”分析,她希望中国不要落后,具有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显示出其高尚的人格。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狄更斯
早晨我下楼时,发现姨婆倚在餐桌上,正在出神,我确信我就是她出神的中心,于是就
更急于想知道她对我的处置意向了。
“喂!”姨婆说道,“我已经给他寄了封信,告诉他他和我会有番理论!”“要把我一
一交给一一他吗?"我结结巴巴地说。“我不知道,”姨婆说,“还要看情形呢。”
听到这话,我一下就泄了气,情绪低落,好不伤心,姨婆似乎没有注意到我,她自顾自
从衣柜里拿出一件粗布围裙并穿上,亲手洗茶杯;把茶杯洗净后放到茶盘上,再把桌布叠好
放在茶杯上。这之后,她又用小扫帚扫面包皮屑,一直扫到地毯上一点纤尘都没有;接着她
又收拾打扫那本已被收拾打扫得无可挑剔的房间。当这一切家务已干得令她满意了,她才取
下手套,解下围裙叠好,放回衣柜里某个专门的角落。她把她的针线盒拿到打开的窗子前的
第10页共24页
桌上,坐了下来开始干活。
“特洛伍德小姐,一收到你的信,我就感到,为了更合情理地表示我本人,或许也为了
更表示对你的尊敬一一”
“谢谢你,”姨婆尖锐地看着他说,“你不必在意我。”
“还是亲自面谈比借信交谈要好,”谋得斯通先生继续说道,“虽说旅途不便,这个倒
霉的孩子,他已抛弃背离了他的朋友和职责一一这个倒霉的孩子,在我那亲爱的亡妻生前生
后,都给家里引来了许多的纷扰和不安。他有一种阴郁逆反的心理,一种粗暴野蛮的脾气,
一种不驯服不听管教的气质。家姐和我都曾努力想改变他的恶习,却毫无成效。”
谋得斯通小姐说道:“我再补充一句,我认为这孩子是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中最坏的一一”
“太过分了!”姨婆说道。
“可事实上一点也不过分。”谋得斯通小姐说。谋得斯通先生接着说:“我曾让这孩子
去从事一种受尊重的职业,并置他于我一个朋友照顾下,但他不喜欢那职业;他跑走了,成
为一个四处流浪的叫花子,衣衫褴褛地到这儿向你特洛伍德小姐求哀告怜。”
“还是先说那受人尊敬的职业吧,”姨婆说,“如果他是你的孩子,我想,你也会那么
把他送去从事吗?再假设,如果那可怜的孩子一一也就是他的母亲一一还活着,他也要去投
身那受人尊敬的职业吧,是吗?”
“我深信,”谋得斯通歪了歪头说,“凡是我和家姐一致认为最好的事,克莱拉都对其
没有异议。”
“唉!”姨婆说,“不幸的吃奶娃娃!”“那可怜的孩子的年金也和她不复存在了吗?”
“也和她一样不复存在了。”谋得斯通先生答道,“那么那笔小小的财产一一就是那座房子
和那花园一”
“我的亡妻爱她的第二个丈夫,”谋得斯通先生说道,“毫无保留地信任他。”“你的
亡妻,先生,是一个最没头脑、最不快活、最不幸的吃奶娃娃,”姨婆对他摇摇头说,“你
还有什么要说呢?”
“特洛伍德小姐,”他答道,“我到这儿来是要把大卫带回去,按照我认为最恰如其分
的方法处置他,如果你袒护了他一次,你就得永远袒护他,我来这儿把他带走,如果他不,
我的门从此不再为他开。”
我姨婆很专注地听这番话,她坐得直挺挺的,双手叠放在膝盖上,忿忿地盯着那说话的
人等他说完。
“这孩子要说什么呢?"姨婆说道,“你愿意走吗,大卫?”
我用“不”字回答,我乞求我的姨婆看在我父亲的份上照顾我,保护我。姨婆把我拉到
她身边,对谋得斯通先生说:“你可以走了;我要来试试这个孩子。如果他真像你说的那样,
至少我还可以像你做的那样去对待他,不过,你说的话我一点也不相信。”
“你以为我不知道,”姨婆极其尖锐地说,“你让那可怜的、不幸的、误入歧途的吃奶
第11页共24页
娃娃过的什么日子吗?你以为我不知道,当你向她套近乎时一一我敢说,你对她卖弄风情时
装得对鹅都不敢嘘一声一样一一对那软弱的小人是何等可悲的日子吗?现在我就是看到了
你,也听到了你!谁会像谋得斯通先生一开始那样柔顺听话!那个可怜的、上当的、没头脑
的孩子从没见过这样的男人一一他是用糖做成的,他崇拜她,他溺爱她的儿子,非常非常溺
爱他!他要做这孩子的第二个父亲,他们要一起生活在开满玫瑰的乐园里,不是吗?”
“呸!滚开!滚!”姨婆说。
“谋得斯通先生,”她向他摇着手指说,“在那没有头脑的吃奶娃娃眼里,你是个专横
的君王,你伤了她的心,你利用她弱点里最大的那部分给了她致命的创伤。这事实使你心安
了.”
在这当儿,他一直站在门边、面带某种微微笑意打量姨婆,不过他的黑眉黑眼重重拧在
一起了。我看得出,虽然他仍然挂着微笑,脸色已变了,并像刚跑过那样喘着气。“祝你好,
先生!”姨婆说,“再见!也祝你好,小姐。”
谋得斯通小姐没有回答一个字,挽起她弟弟的胳膊,大模大样地走出了那小屋。她的脸
色渐渐缓和,我诚恳地搂住她的脖子去吻她。就这样,我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开始了我的新
生活。
(有删改)
【注】谋得斯通,大卫的继父;谋得斯通小姐,谋得斯通的姐姐:特洛伍德小姐,大卫
的姨婆;克莱拉,大卫的母亲。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谋得斯通说凡是自己和姐姐一致认为最好的事,克莱拉都没有异议,这反映出克莱拉十
分赞同谋得斯通姐弟的行为。
B.特洛伍德多次用“吃奶娃娃”称呼克莱拉,体现了她对克莱拉的满满爱意,同时也流露
出她对谋得斯通姐弟的不满。
C.谋得斯通姐弟一开始想把大卫接回去,但姨婆的责骂与强硬态度,使得他们不得不留下
大卫,让姨婆来照顾他。
D.特洛伍德因大卫的去留问题而“出神”,当她看清姐弟俩的嘴脸后,确信大卫跟着他们
不会幸福,最终决定收留大卫。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听到这话,我一下就泄了气,情绪低落,好不伤心”埋下伏笔,结尾写“我诚
恳地搂住她的脖子去吻她”呼应开头,结构紧密。
B.本文借助“我”的视角,写姨婆和谋得斯通姐弟俩围绕着“我”的归属问题所展开的激
烈矛盾冲突,使人物形象塑造得更为丰满、立体。
C.”他是用糖做成的……不是吗?”运用第三人称写克莱拉眼中谋得斯通的“美好”形象,
再加上反问语气的运用,使得讽刺效果更为强烈。
第12页共24页
D.与姨婆争论一番后,谋得斯通的“黑眉黑眼重重拧在一起了“,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写出
了人物此刻内心的悲伤,还使小说主题得以升华。
8.随着故事的展开,“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9.小说中多用对话,这种叙事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6.D7.C
8.①看到姨婆出神时内心不安;
②听到姨婆回答后情绪低落、悲伤;
③回答姨婆“你愿意走吗,大卫?”时激动、坚定、充满渴求的矛盾心理;
④最后姨婆脸色缓和决定收留“我”时,“我”内心充满对姨婆的感激和如释重负之感。
9.①补充交代故事内容。人物对话中,读者可以了解克莱拉、谋得斯通、大卫之前的生活
情况;
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清晰紧凑。如姨婆说“告诉他他和我会有番理论”,引出
了下文双方“理论”的情节。
③生动刻画人物形象。姨婆刚正仁慈,谋得斯通姐弟虚伪冷酷的形象通过对话得以凸显。
④提升读者阅读体验。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将真实情景再现,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⑤集中呈现矛盾冲突。小说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将矛盾冲突集中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这反映出克莱拉十分赞同谋得斯通姐弟的行为”理解有误,应是反映出克莱拉的家庭地
位低,受谋得斯通姐弟俩支配;
B.“体现了她对克莱拉的满满爱意”错误,并非只有“满满爱意”,而是因为爱而“哀其不
幸,怒其不争”,“满满”一词表达有误。
C谋得斯通姐弟此行根本不是来接大卫回去,只是一场虚伪的“作秀”罢了。
故选Do
第13页共24页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埋下伏笔”“呼应开头”分析错误,此处不是伏笔与照应的关系,只有对比;
B.“我”的视角并不能使人物形象塑造更为丰满、立体,“我”是故事的讲述者,增强了故
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我”是作者的情感表达者,既从侧面表现了两个人物不同的形象,
又传达出了作者的情感。
D.“写出了人物此刻内心的悲伤”“还使小说主题得以升华”分析有误。姨婆尖锐的批判使
谋得斯通的“黑眉黑眼重重拧在一起了”,此处与悲伤无关,应是他丑陋的嘴脸被姨婆揭穿
后的不满甚至愤怒,“使小说主题得以升华”无从谈起。
故选Co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概括能力。
“早晨我下楼时,发现姨婆倚在餐桌上,正在出神,我确信我就是她出神的中心,于是就更
急于想知道她对我的处置意向了”,看到姨婆出神时内心不安;
“'要把我一一交给一一他吗?'我结结巴巴地说。'我不知道,‘姨婆说,’还要看情形
呢。'听到这话,我一下就泄了气,情绪低落,好不伤心”,听到姨婆回答后情绪低落、悲
伤;
“姨婆说道,'你愿意走吗,大卫?‘我用‘不'字回答,我乞求我的姨婆看在我父亲的份
上照顾我,保护我",回答姨婆“你愿意走吗,大卫?”时激动、坚定、充满渴求的矛盾心
理;
“她的脸色渐渐缓和,我诚恳地搂住她的脖子去吻她",最后姨婆脸色缓和决定收留“我”
时,“我”内心充满对姨婆的感激和如释重负之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补充交代故事内容。如“如果他是你的孩子,我想,你也会那么把他送去从事吗?再假设,
如果那可怜的孩子——也就是他的母亲——还活着,他也要去投身那受人尊敬的职业吧,是
吗?那么那笔小小的财产一一就是那座房子和那花园一一'‘我的亡妻爱她的第二个
丈夫,’谋得斯通先生说道,'毫无保留地信任他。''你的亡妻,先生,是一个最没头脑、
最不快活、最不幸的吃奶娃娃,'”“你让那可怜的、不幸的、误入歧途的吃奶娃娃过的什
么日子吗?你以为我不知道,当你向她套近乎时——我敢说,你对她卖弄风情时装得对鹅都
不敢嘘一声一样一一对那软弱的小人是何等可悲的日子吗?……他要做这孩子的第二个父
亲,他们要一起生活在开满玫瑰的乐园里,不是吗?”,人物对话中,读者可以了解克莱拉、
谋得斯通、大卫之前的生活情况;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清晰紧凑。如姨婆说“我已经给他寄了封信,告诉他他和我
第14页共24页
会有番理论!”,引出了下文谋得斯通先生到来、双方“理论”情节。
生动刻画人物形象。“如果他是你的孩子,我想,你也会那么把他送去从事吗?再假设,如
果那可怜的孩子——也就是他的母亲一一还活着,他也要去投身那受人尊敬的职业吧,是
吗?”“我曾让这孩子去从事一种受尊重的职业,并置他于我一个朋友照顾下,但他不喜欢
那职业;他跑走了,成为一个四处流浪的叫花子,衣衫褴褛地到这儿向你特洛伍德小姐求哀
告怜”,姨婆刚正仁慈,谋得斯通姐弟虚伪冷酷的形象通过对话得以凸显。
提升读者阅读体验。对话中双方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对话将真实情
景再现,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集中呈现矛盾冲突。如克莱拉与谋得斯通的矛盾“在那没有头脑的吃奶娃娃眼里,你是个专
横的君王,你伤了她的心,你利用她弱点里最大的那部分给了她致命的创伤”,谋得斯通与
大卫的矛盾“我曾让这孩子去从事一种受尊重的职业,并置他于我一个朋友照顾下,但他不
喜欢那职业;他跑走了,成为一个四处流浪的叫花子”,小说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将矛盾冲
突集中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菜园
沈从文
玉家菜园出白菜,因为种子特别,本地任何种菜人所种的都没有那种大卷心。这原因从
姓上可以明白,姓玉原本是旗人,菜种是当年从北京带来的。北京白菜素来著名。
主人玉太太,年纪五十岁,年青时节应当是美人,所以到老来还可以从余剩风姿想见一
二。这太太有一个儿子是白脸长身的好少年,年纪二十一,在家中读过书,认字知礼,还有
点世家风范。
夏天薄暮,这个有教养又能自食其力的、富于林下风度的中年妇人,穿件白色细麻布旧
式衣服,拿把蒲扇,朴素不华的在菜园外小溪边站立纳凉。侍立在身边的是穿白绸短衣裤的
年青男子。两人常常沉默着半天不说话,听柳上晚蝉拖长了声音飞去,或者听溪水声音。溪
水绕菜园折向东去,水清见底,常有小虾小鱼,鱼小到除了看玩就无用处。那时节,鱼大致
也在休息了。
动风时,晚风中混有素馨、兰花香、茉莉花香。菜园中原有不少花木的,在微风中掠鬓,
向天空柳枝空处数点初现的星,做母亲的想着古人的诗歌,便笑着问那个儿子,是不是能在
这样情境中想出两句好诗。男子笑着说,这天气是连说话也觉得可惜的天气,做诗等于糟蹋
好风光。听到这样话的母亲莞尔而笑,过了桥,影子消失在白围墙竹林子后不见了。
不过在这样晚凉天气下,母子两人走到菜园去,看工人作瓜架子,督促舀水,谈论到秋
第15页共24页
来的菜种、萝卜的市价,也是很平常的事。他们有时还到园中去看菜秧,亲自动手挖泥浇水。
二十二岁的生日,作母亲的为儿子备了一桌特别酒席,到晚来两人对坐饮酒。窗外就是
菜园,时正十二月,大雪刚过,园中一片白。天色将暮,园中静静地。雪已不落了,也没有
风。上半日在菜畦觅食的黑老鹄,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
他们赞美了一回雪。
他们谈到了这几年地方上的变迁。
他们谈到了北京。
不知如何,儿子忽想起一件心事来了。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他说他想
去北京。想去读一点书。
听说儿子要到北京去,作母亲的似乎稍稍吃了一惊。但是,还是说:“要去,我不妨碍
你。你希望走走就走走,只是书,不读也不什么要紧。做人不一定要多少书本知识。像我们
这种人,知识多,也是灾难!”
这妇人这样慨乎其言的说后,就要儿子喝一杯,问他预备过年再去还是到北京过年。
儿子说赶考试,还是年前走好,且趁路上清静,也极难得•
虽然母亲同意远行,却认为不必那么忙,因此到后仍然决定正月十五以后再离开母亲身
边。
不久过年了。
不久,儿子到了北京。
时间过了三年。
在这三年中,地方一切新的变故甚多,随同革命,北伐……于是许多青壮年死到野外。
在这过程中也成长了一些志士英烈,也出现一批新官旧官…于是地方的党部工会成立了……
于是“马日事变”年青人杀死了,工会解散,党部换了人……于是北京改成了北平。
母亲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终了可以回家来住一月时,欢喜极了。来信还只是
四月,从四月起作母亲的就在家中为儿子准备一切。
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叫人惊喜的,是同时还真有一个新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
进了家门母亲才知道,一面还在心中作小小埋怨,一面把“新客”让到自己的住房中去,作
母亲的似乎人年青了十岁。
见到脸目略显憔悴的儿子,把新媳妇指点给两对工人夫妇,说“这是我们的朋友”时,
母亲欢喜得话说不出。
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今年回家,拟定看过菊花,方过北平,所以作母亲的特别令工人
留出一块地种菊花,各处寻觅佳种,督工人整理菊秧,母子们自己也动动手。已近八月的一
天,吃过了饭,母子们同在园中看菊苗,儿子穿一件短衣,把袖子卷到肘弯以上,用手代铲,
两手全是泥。
母亲见一对年青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作着一种无害于事极其合理的祖母的幻梦。
第16页共24页
一面同母亲说北平栽培菊花的,如何使用他种蒿草干本接枝,开花如斗的事情,一面便
同蹲在面前美丽到任何时见及皆不免出惊的夫人用目光作无言的爱抚。忽然县里有人来说,
有点事情,请两个年青人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青人就“请”
去了。从此一去,便不再回家了。
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此后事情。
第二天,作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原故而得着同样灾难
的青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
做母亲的为这种意外不幸晕去数次,却并没有死去。儿子虽如此死了,办理善后,罚款,
具结,她还有许多事得做。
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原来是共产党。
秋天来时菊花开遍了一地。
主人对花无语,无可记述。
玉家菜园或者终有一天会改作玉家花园,因为园中菊花多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强
借作宴客的地方了。
骤然憔悴如七十岁的女主人,每天坐在园里空坪中喂鸡,一面回想一些无用处的旧事。
玉家菜园从此简直成了玉家花园。到秋天来地方有势力的绅士在园中宴客,吃的是园中
所出产的蔬菜,喝着好酒,同赏菊花。
玉家菜园改称玉家花园,是主人在儿子死去三年后的事。
这妇人沉默寂寞的活了三年,到儿子生日那一天,天落大雪,想这样活下去日子已够了,
春天同秋天不用再来了,把一点剩余家产全部分派给几个工人,忽然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
便缢死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玉太太“富于林下风度”,是指玉太太有才干有诗韵而又娴雅的风韵气度。
B.从玉太太说“只是书,不读也不什么要紧”可以看出,玉太太井不看重知识,觉得专门
靠种白菜,生活也能过得很好。
C.当菊花开遍了一地的时候,文中说“主人对花无语,无可记述”,这是以叙事人的口吻
叙述,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D.文中结尾部分以“玉家菜园”开头的短短的三段文字,写出了地方恶势力步步紧逼强夺
玉家菜园的过程。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菜园”为题,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环境,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淳朴、善良人性的赞
美和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
B.对菜园夏日晚景和冬日雪景的描写,虽然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感,但也不可避免
第17页共24页
地淡化了小说悲剧主题的表达。
C.本文用了象征手法。文中的玉、白、雪、菊等,象征着高洁与完美、幽雅与纯净。
D.本文清丽、平淡、从容的语言下,掩盖着作者内心巨大的热情和悲痛,充分体现作者小
说“冲淡而情深”的艺术风格。
8.本文多用对比手法,请举两例作简要分析。
10.作者说:“写神圣伟大的悲哀不一定要有一摊血一把泪,一个聪明的作家写人类的痛苦
或许是用微笑来表现的。”请结合这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6.B7.B
8.参考示例:夏日晚景、冬日雪景之美与校场上的血腥的对比,玉太太在儿子被杀前的林
下之风与儿子被杀后的骤然憔悴对比,通过对比,更能突出小说揭露黑恶势力对美的摧残、
对美好人性的摧残的主题,更能突出小说的悲剧性。
9.本文写的是“神圣伟大的悲哀”:先通过描写玉家母子及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一二玉家菜
园来写出一种极富诗情画意的人性美、生活美,再通过写儿子夫妇被杀、玉家菜园变为玉家
花园、玉太太自杀等情节写出美的毁灭过程,充满了暴力和血腥,是一出大悲剧。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玉太太并不看重知识,觉得专门靠种白菜,生活也能过得很好”说法有误。根据原文“要
去,我不妨碍你。你希望走走就走走,只是书,不读也不什么要紧。做人不一定要多少书本
知识。像我们这种人,知识多,也是灾难”可知,玉太太并不否认读书的作用,只是认为读
书多会带来灾难。
故选Bo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
B.“但也不可避免地淡化了小说悲剧主题的表达”说法有误。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
第18页共24页
人看,所以不但没有淡化,反而更能突出悲剧的主题表达。
故选Bo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原文中,“两人常常沉默着半天不说话,听柳上晚蝉拖长了声音飞去,或者听溪水声音。溪
水绕菜园折向东去,水清见底,常有小虾小鱼,鱼小到除了看玩就无用处。那时节,鱼大致
也在休息了。动风时,晚风中混有素馨、兰花香、茉莉花香。菜园中原有不少花木的,在挺
风中掠鬓,向天空柳枝空处数点初现的星”“窗外就是菜园,时正十二月,大雪刚过,园中
一片白。天色将暮,园中静静地。雪已不落了,也没有风。上半日在菜畦觅食的黑老鹄,不
知到什么地方去了”所描写的夏日晚景和冬日雪景,充分体现了田园牧歌式的静谧、安宁、
美好,而文中“第二天,作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原故而得
着同样灾难的青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却将这美好毁于一旦。因此,文中有夏日晚景、
冬日雪景之美与校场上的血腥的对比。
原文中,在儿子被杀前,作者对主人公玉太太的描写是“主人玉太太,年纪五十岁,年青时
节应当是美人,所以到老来还可以从余剩风姿想见一二”“夏天薄暮,这个有教养又能自食
其力的、富于林下风度的中年妇人,穿件白色细麻布旧式衣服,拿把蒲扇,朴素不华的在菜
园外小溪边站立纳凉”,极力展现玉太太的林下之风。而在儿子死后,玉太太则变成了“骤
然憔悴如七十岁的女主人,每天坐在园里空坪中喂鸡,一面回想一些无用处的旧事”“这妇
人沉默寂寞的活了三年”。因此,文中有玉太太在儿子被杀前的林下之风与儿子被杀后的骤
然憔悴的对比。
文中的对比,都是对于美好与丑陋、残酷的强烈对比。通过这些对比,读者更能感受到黑恶
势力对美的摧残、对美好人性的摧残。因此,这加深了小说的悲剧性,也突出了作品的主题。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沈从文所说的这句话,意思是用深沉的爱面对自己的写作对象,他不直接展现人生的痛苦和
不幸,而是以淳朴的美和真挚的爱的毁灭来加以对比,所以说“一个聪明的作家写人类的痛
苦或许是用微笑来表现的”。
原文前半部分,结合“两人常常沉默着半天不说话,听柳上晚蝉拖长着声音飞去,或者听溪
水声音。溪水绕菜园折向东去,水清见底,常有小虾小鱼,鱼小到除了看玩就无用处”“动
风时,晚风中混有素馨兰花香、茉莉花香”可知,菜园及周边环境的幽静美好,夏夜母子纳
凉的环境描写,这是一种自在温馨、幽静诗意的环境美。结合“做母亲的便笑着问儿子,是
不是能在这样情境中想出两句好诗”“男子笑着说,这天气是连说话也觉得可惜的天气,做
诗等于糟蹋好风光。听到这样话的母亲莞尔而笑”可知,母子对话的场景温馨而美好,对话
的内容诗意而雅致,体现了玉家母子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而“一面同母亲说北平栽培菊花
第19页共24页
的,如何使用他种蒿草干本接枝,开花如斗的事情,一面便同蹲在面前美丽到任何时见及皆
不免出惊的夫人用目光作无言的爱抚”则展现了家庭新成员媳妇的美。由此可知,作者先通
过描写玉家母子及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一一玉家菜园来写出一种极富诗情画意的人性美、生活
美。
而在文章后半部分,文章的内容却变成了“第二天,做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
已与三个因其他缘故而得着同样灾难的青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由此可见,儿子被杀
害,母亲独自面对生活的艰难,“玉家菜园或者终有一天会改作玉家花园,因为园中菊花多
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强借作宴客的地方了”。玉家菜园也被地方乡绅和新贵霸占,文
章开头夏夜母子纳凉的环境描写与下文人物的不幸经历形成对比。由此可见,文章通过写儿
子夫妇被杀、玉家菜园变为玉家花园、玉太太自杀等情节写出美的毁灭过程,充满了暴力和
血腥,是一出大悲剧。
所以,本文写的是“神圣伟大的悲哀”。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火
王愿坚
林大妈住在东山岛的一个小山上,山前是一列大山岭,山后靠海是一片开阔的平地。林
大妈的屋后有一片竹林。她和小儿阿根,就靠这片竹林过日子。
说起这片竹林,那真是全岛上数一数二的。地面虽然不大,竹子可长得挺旺,远看,青
艳艳的一片,像一块绿油油的大绒毯;近看,一棵挨一棵,密密麻麻的,像一片大篱笆。
林大妈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背弯,眼花,牙也掉了半嘴,可是,她偏偏不服老,每天
拄着拐杖,夹着弯刀,钻到竹林里,这里扫扫烂竹叶,那里给笋芽松松土,一磨蹭就是一天,
有时不小心踩断了一棵笋芽,她就心疼得一天吃不下饭去。
林大妈这样没死没活地干,她是有打算的,这个打算在她心里已有十几年了。十几年前,
她老伴临死的时候,对她说:“你跟着我苦了一辈子……咱俩受点苦也算不了啥,只要孩
子……无论如何得给他成个家,抱个孙子……”从那时起,林大妈就想积蓄点钱,好给孩子
成家。可是,她刚积了几个钱,要给大儿子阿桂成亲,却碰上蒋军撤退,阿桂被抓去了,几
年的积蓄被抢得一干二净,林大妈只好带着小儿子过着苦日子。
但是,不管日子多么苦,林大妈给儿子成家的念头始终没有断。蒋军抓去大的还有小的,
现在小儿子也长大了,当上了民兵;听说在山下村里还找了个对象呢。于是,林大妈干得更
起劲了,把那又壮又直的好竹子一根根地拣出来,掴捆好放在一边存起来,一有空就来看看
竹垛,点点根数,数数捆数,心里盘算着:“到时拿几捆换木料搭三间房子,剩下的卖给合
第20页共24页
作社,买布、买猪肉一定把喜事办得风风光光的。”
就在这个时候,东山岛的战斗打响了。林大妈家前的那座大山成了战场,数不清的解放
军战士攻上山去打敌人。
夜里伸手不见五指,阿根到民兵队去集合了,林大妈靠在竹子垛上,摸着心爱的竹子。
大炮“咕咚咕咚”震得人心跳,林大妈望望战场,想起了那些抓走大儿子的蒋军又来了,这
群狗东西啊,我这竹子……
忽然,一阵脚步声从竹林后面传过来,越来越近,接着几十条黑影窜过来,为头的压低
嗓子喊:“什么人?过来!”
林大妈吓坏了,她哆哆嗦嗦地走过去,一下被那家伙抓住了。
“快说,这山上有没有你们的解放军?”林大妈告诉他们,这山上没有别人,只有她一
个孤老婆子。
那人推她一把说:“去,烧开水!”
“没有柴火!”林大妈稍微清醒了些。
“这里有!”外面的人拉进一捆竹子,“咔嚓咔嚓”折断了,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面包供销合同模板
- 路面维修结算合同范例
- 2024年企业并购重组咨询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墓园墓地购置与墓园生态保护合同3篇
- 饭店转让租房合同范例
- 门窗设备维修合同范例
- 酒店酒类供货合同范例
- 晋城网络推广合同范例
- 2024版中央厨房设备采购、安装及售后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度快递柜租赁合同及服务协议2篇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试题试卷(8篇)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教科版)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工业大学
- 2024年典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手册15例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期末考试
- 巴蜀文化知识考试参考题库150题(含答案)
- EN1779-欧洲无损检测标准
-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ppt
- 机械原理榫槽成型半自动切削机课程设计
- QC小组活动、地泵泵送混凝土布料浇筑方法改进
- 技术规范书(工程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