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知人论世、意象、由景及人的过渡)进一步明确“意象”及其作用3、明确本诗的艺术特色并运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一、导入新课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踏入一位杰出诗人的创作世界,他是郭沫若先生。你可能会想,为什么我们要研究一个生活在上个世纪初的诗人?那是因为郭沫若的现代诗作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如此富有活力,充满着反抗、创新和对力量的赞颂,让我们能够穿越时光,感受到那个激荡的时代精神。这首诗是郭沫若在1919年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下创作的,当时他远渡重洋回到祖国,站在日本横滨的海岸边,面对着汹涌的大海,他的内心受到了激荡,创作出了一幅雄奇壮阔、流动奔腾的画面。这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对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猛烈冲击的时代象征。郭沫若的现代诗不仅仅局限于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时社会的反抗与叛逆。在《女神》中,他诞生了一位象征反抗精神的女神,挑战整个黑暗的大牢笼。而《凤凰涅磐》则描绘了凤凰在自焚前的歌唱,象征着与朽败的旧世界决裂的强烈爆发与燃烧。他还在《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表白对自然与社会界一切象征生命的崇拜,对旧传统的蔑视表露无遗。郭沫若对力量、创造和反抗的思考在多个作品中得以体现,他相信毁坏与创造是万物发展的法则。同时,他对20世纪科学文明的讴歌,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歌唱,都在他的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通过学习郭沫若的现代诗,我们将共同探索那个充满激荡与创新的时代精神,感受诗人对力量、自然、科学和反抗的深刻思考。这也是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对于高一的大家来说,将是一次令人兴奋的冒险。让我们一起打开现代诗的大门,发现其中的奇妙之处吧!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深入探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的一部分,特别是关于巨人吹响号角的部分。请问,在这段文字中,巨人吹响号角的形象是如何展现的呢?学生

A,你可以先回答这个问题。学生

A:在这段文字中,巨人是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的巨大形象,他可以全方位俯瞰地球,吹响号角。号角的声音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北冰洋的晴景中回荡,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还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老师:不错,你描述得很生动。这个巨人的形象确实是十分巍峨而宏伟的。现在,我想请其他同学分享一下,这部分文字中洪涛所展现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学生

B,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

B:洪涛在这里表现得很有力量,像是排山倒海一般,既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人们需要掌握和驾驭这股力量。老师:很好,你指出了洪涛的力量既有破坏性,也有创造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现在,我们再进一步思考,作者通过描述洪涛的表演,使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意境?学生

C,你来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学生

C:在文中,洪涛被描绘得像是在进行一场绘画、舞蹈、音乐以及诗歌的表演,形成了一幅力的绘画,一场力的舞蹈,一曲力的音乐,一首力的诗歌,整体感觉非常激荡。老师:不错,你抓住了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使得洪涛的表演更加生动多彩。这确实是一种力的艺术的描绘。现在,让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会选择这样的形象来表达力量呢?学生

D,你有什么看法?学生

D:我觉得作者可能通过这样的形象,想要表达力量是多样且有创造性的。就像绘画、舞蹈、音乐和诗歌一样,力量可以在不同的形式中展现,并且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老师:很有深度的思考,你触及到了作者可能想要传达的多样性和创造性的意义。好,接下来,让我们从学习方法的角度来看一下。学生

A,你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展现了很好的理解和描述能力,这是因为你如何处理这段文字的呢?学生

A:我在阅读时尽量将文字中的形象想象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尽量让描写更生动。老师:很好,通过想象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成功地将文字中的形象还原并传达给我们。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尝试在阅读时通过想象,将文字变得更具体、更生动。学生

B,你的回答强调了洪涛既有破坏力,又有创造力的特点,这是你如何理解这段文字的结果吗?学生

B:是的,我觉得通过细读文字,我能感受到洪涛的强大力量,而且作者强调了这股力量并非单一的破坏,还包含了创造。老师:很好,你的理解点到了重点。在学习现代诗时,要注重捕捉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同学们可以通过反复阅读,深入挖掘作者的意图,找出核心观点。学生

C,你提到了作者通过比喻和意象的描写,使得洪涛的表演更加生动。这是你在学习现代诗时采用的学习方法吗?学生

C:是的,我在阅读时尝试着关注文字中的比喻和意象,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感觉和意境。老师:很好,对于现代诗来说,比喻和意象是非常关键的元素。通过专注于这些元素,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同学们可以在阅读时注重诗歌的语言艺术,多思考作者的修辞手法。三、再读文本,深入分析(小组合作探究)老师: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站在地球边上,以全方位的视角俯瞰地球,吹响号角。接下来我们和小组成员一起来探究一些更有深度的问题。首先,诗人站在什么角度来抒发情感呢?和谐组,你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和谐组代表:诗人站在地球边上,以全方位的角度来抒发情感,将整个世界都当作自己的呼唤对象,吹响号角表达了浪漫主义者的激越情怀。老师:很好,你们理解得很到位。诗人的确是站在地球边上,通过全方位的视角表达了浪漫主义的情感。现在,我们来理解一下诗歌标题的含义。请问,大家对于标题《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有什么理解?勤学组,你们来回答这个问题。勤学组代表:我觉得标题表达了诗人站在地球边上,以一种高远的姿态,通过吹响号角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放号”中的“号”可能是一种欢呼、呼唤、赞歌的象征。老师:很好,你们抓住了标题的核心含义,是一种高远的姿态,通过吹响号角来表达情感。同时,“号”可能是一种欢呼、呼唤、赞歌的象征。现在,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首诗的主体形象。请问,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爱国组,你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爱国组代表: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全方位”俯瞰地球。他吹响号角,表达了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同时也是对劳动者和工农大众的颂扬。老师:很好,你们对于诗歌的主体形象和表达的情感理解得很深刻。现在,我们来关注一下“滚滚洪涛”在诗歌中的深刻含义。请问,大家对于“滚滚洪涛”有什么理解?学生

D,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

D:我觉得“滚滚洪涛”在诗歌中既是诗人回国途中所见之景,又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了“五四”运动所产生的巨大声势,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年青气盛的郭沫若。同时,也象征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是历史前进的不可阻挡之势。老师:很好,你们对于“滚滚洪涛”的理解很全面。它既是诗人回国途中的景象,又象征了“五四”运动的声势和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现在,让我们转向“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这部分的鉴赏。请问,这里诗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谐组,你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和谐组代表:诗人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他通过拟人将太平洋提起全身的力量,使之拥有生命力。而排比则强化了“力”的表达,通过不断的绘画、舞蹈、音乐、诗歌、律吕的描述,形成强烈的表达效果。老师:很好,你们指出了诗人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成功地强化了“力”的表达。这使得整段文字更加生动有力。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学习方法。勤学组代表,你们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有哪些学习方法?勤学组代表:我们在阅读时尽量将文字中的形象想象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尽量让描写更生动。老师:很好,通过想象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们成功地将文字中的形象还原并传达给我们。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尝试在阅读时通过想象,将文字变得更具体、更生动。和谐组,你们提到了作者通过多样性和创造性的形象来传达力量的意义。这是你们在学习时的独特思考方法吗?和谐组代表:是的,我们觉得通过思考作者选择这样的形象的原因,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力量的意义。老师:很有深度的思考,你们触及到了作者可能想要传达的多样性和创造性的意义。这种主动思考的方式是非常有益的。同学们在学习现代诗时,可以多思考作者的用词选择、形象塑造的目的,这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涵。综合点评:同学们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了很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大家的回答都注重了对诗歌形象、情感和修辞手法的深入理解。学生们在学习现代诗时采用了想象、关注比喻和意象等多样的学习方法,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艺术表达。同时,小组之间的合作也展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能够保持对诗歌深入思考的习惯,不断挖掘诗歌的内涵,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加油,各位同学!四、三读文本,情感升华老师:大家好!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这样的表达,歌颂了一种力量。请问,大家怎样理解这个表达中的深刻含义?和谐组,你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和谐组代表: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这实际上是对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的特征的表达。老师:很好,你们指出了诗中对“力”的歌颂和赞美,以及描绘力的多层次表达。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郭沫若新诗的基本倾向和创作特色。请问,基本倾向是什么?创作特色是什么?爱国组,你们回答一下。爱国组代表:郭沫若新诗的基本倾向是强烈的爱国心和大胆反抗旧世界的叛逆精神。创作特色是主情主义,属于浪漫主义范畴。老师:很好,你们概括得很到位。郭沫若新诗强调爱国心和反抗叛逆的精神,同时在创作上属于浪漫主义范畴。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读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之后,你们受到了怎样的启迪?勤学组,你们回答这个问题。勤学组代表:通过阅读这首诗,我受到的启迪是不断的毁坏和不断的创造正是万物万事发展的法则。这让我深刻理解了诗歌主题,即新兴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中国必将迎来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老师:很好,你们通过诗歌的启迪理解到了不断的毁坏和创造是发展的法则。这是对诗歌主题的深刻理解。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首诗的主题。请问,这首诗歌描述了怎样的图景?和谐组,你们回答这个问题。和谐组代表:这首诗歌描述了“五·四”运动所展示的中国未来的光辉灿烂的图景。新兴生产力必将战胜落后生产力,中国这个“巨人”伟大的创造力将会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老师:很好,你们总结得很清晰。诗歌展示了中国未来的光辉图景,强调新兴生产力的崛起,以及中国将迎来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同学们在阅读这首诗时,要深入体会其中的时代精神和主题内涵。综合点评: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出色,对于诗歌的深刻理解和对作者思想的把握都表现得很好。学生们在合作中积极参与,团队互助,使得整个讨论更加充实。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对文学作品深入思考的热情,不断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加油,各位同学!五、小结由学生代表结课老师来做点评并生罚整节课内容。升华参考: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一同探讨了郭沫若先生的现代诗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作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创作的,正值中国社会动荡、思想激荡之际。郭沫若以雄奇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巨人站在地球边上,吹响号角的壮丽场景,表达了对新时代、新生活的渴望与决心。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五四运动时期的时代精神,更是郭沫若先生爱国心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的写照。郭沫若新诗的基本倾向是强烈的爱国心和大胆反抗旧世界的叛逆精神,创作特色则属于浪漫主义范畴。通过对力的赞歌和对新生活的向往,诗人呼吁人们摧毁旧有桎梏,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对于大家来说,学习这首诗带来的不仅仅是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更是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启发。通过诗歌,我们能够感受到五四运动时期的激情和反抗精神,深刻理解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革。这也是对学生们启示,要对时代保持敏感,勇于表达对社会变革的期待和渴望。同时,在面对困境和压力时,学习郭沫若的反抗叛逆精神,鼓起勇气,积极迎接新的挑战。总的来说,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文学艺术的魅力,更深入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作者对新生活的追求。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