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基础学案_第1页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基础学案_第2页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基础学案_第3页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基础学案_第4页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基础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

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试要求

3.识记分散系及分类。

4.识记胶体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题组冲关]

题组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

1.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混合物、碱的顺序排列的是()

A.蔗糖水、硫酸铁、硫酸B.硝酸、空气、火碱

C.氢氧化铁、液氯、熟石灰D.硫酸、食盐水、纯碱

B火碱为NaOH,液氯为纯净物,纯碱为Na2CO3属于盐。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汽油B.红酒C∙干冰D.碘酒

C汽油是多种烧的混合物,干冰是CCh为纯净物。

3.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烧碱、纯碱属于碱B.海水、氢氧化铁胶体属于纯净物

C.H2SO4>HNo3属于化合物D.SO2、NH3属于电解质

C纯碱是盐;海水和氢氧化铁胶体都是混合物;H2SO4^HNo3属于化合

物;SO2、NH3均为非电解质。

4.下列试剂中,应该存放在贴有如图标识的试剂瓶中的是()

A.C2H5OHB.HNO3C.NaOHD.NaCl

[答案]B

5.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钠盐

A.Na2CO3B.Cu2(OH)2CO3

C.NaCID.NaHCO3

ANa2CO3按照交叉分类法属于正盐、钠盐、碳酸盐。

6.现有A、B、C、D四种物质,它们分别是Fe、HC1(稀)、NaOH(溶液)、

AgNo3(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及所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

如图所示:

属于中和反应

属于置换反应一

・属于复分解反应

则物质B为(

A.FeB.HCl(M)

(溶液)

C.NaOHD.AgNO3(MM)

BA、B间反应为中和反应,所以A、B为HCl或NaOH;B、C间反应

为置换反应,所以B、C为HcI或Fe,因此,B为HCL

7.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MgOB.SO2C.H2SO4D.CO

B酸性氧化物是能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如:SO2+

ZNaOH==Na2SO3+H2O,SCh是酸性氧化物。

8.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纯碱一化合物B.胆研—电解质

C.汽油——纯净物D.淀粉——混合物

[答案]C

9.金属氧化物是()

A.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C.两性氧化物D.不能确定

D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也有些属于酸性氧化物,如MiuO;

有些是两性氧化物,如ALo3。

10.某物质经分析只含一种元素,则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混合物

C.一定是单质D.一定不是化合物

D物质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

单质。但混合物也可由同种元素组成,例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中只有碳元

素,由磷元素形成的单质有红磷和白磷,由氧元素形成的单质有氧气和臭氧。

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综上所述,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

纯净物中的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不可能是化合物。

11.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下图所示)。

无机化合物

I

≡≡⅛工化物/化物

(1)图中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的名称是O

(2)以Na、K、H、O、C、S、N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

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③⑥的后面。

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

①Ha③(B)Na2CO3Oco2(S)NH3

化学式

②—④Ba(OH)2⑥______⑧Na2θ⑩H2O2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02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

型为o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和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解析]常见的酸有H2SO4、HNO3、HC1<:常见的碱有NaoH、KOH等;

常见的盐有Na2SO4>Na2SO3等。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

CO2+2NaOH=Na2CO3+H2Oo实验室制备O2常利用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

的分解反应:2H2O2丝骑2H2O+O21。制备Co2常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

盐酸反应:CaCO3+2HCl==CaC12+CO2t+H2O,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

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O2。

[答案]⑴树状分类法

⑵②H2SO4(或HNO3等)③NaOH(或KOH)

⑥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等)

(3)2NaOH+CO2=Na2CO3+H2O

(4)2H2O2=^2H2O+O2t分解反应

(5)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

浊,即可证明是Cfh

[核心精要]

一、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单J金属

质]非金属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按电离!强酸

程度i弱酸

纯(一元酸

按电离出

净化二元酸

的H*数I多元酸

物合<

物'按电离!强碱

程度I弱碱

碱«按电离(一兀碱

出的二元碱

OH-数I

多元碱

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分[溶液

散,浊液(悬浊液

混合物:虫放i乳浊液

系〔胶体

.其他:如漂白粉等

2.氧化物的分类

(1)两种分类的方法

「金属氧化物:如CaO,Na2O,

Mn2O7,CUO等

根据组成元素<

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

ISO2,SO3,SKh等

'酸性氧化物:如CO2,

Mn2O7,SiO2,SO2,

根SO3等

据碱性氧化物:如CaO,

性,

NaɔO,CuO等

两性氧化物:如Η203等

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5NO2等

(2)不同类别的氧化物的关系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

酸性氧化物,如CO,NO,NCh等;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

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AI2O3等。

学习心得:

题组二分散系及胶体

12.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盐溶液静置后会分层,下层溶液比上层溶液咸

B.悬浊液中一定不含直径小于10-,nι的微粒

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D.Al(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DA项,食盐易溶于水,静置后溶液不分层,故A错;B项,悬浊液中水

的直径小于IOrm,故B错;C项,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分

散质微粒直径在10-9〜1ornι之间,故C错。

1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与溶液有明显不同的外观特征,胶体呈胶状

B.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C.将Fe(OH)3胶体进行过滤,所得到的滤液与原来胶体的组成是不同的

D.豆浆属于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在I-IOOnm之间

D胶体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呈胶状,A、B项错误;胶体可以透过滤

纸,C项错误。

14.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①鸡蛋清溶液②水③淀粉溶液④硫酸钠溶液⑤沸水中滴入饱和

FeCI3溶液

A.②④B.③④C.②④⑤D.④

D鸡蛋清溶液、淀粉溶液均为胶体。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形成

Fe(OH)3胶体,水不是分散系,故答案为D。

15.灰霾微粒比较小,平均直径大约在1000〜200Onm左右。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A.灰霾是一种分散系

B.灰霾属于胶体

C.灰霾形成的是非常稳定的体系

D.戴口罩不能阻止吸入灰霾微粒

A灰霾不属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IOOnm,不稳定。

16.下列有关胶体和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可透过滤纸,胶体不可透过滤纸

C.采用渗析的方法可以净化胶体

D.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C胶体体系不带电,胶体微粒因吸附而带有电荷;根据溶液和胶体的透过

性,可以用渗析法净化胶体;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大小。

17.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明砒用作净水剂

B.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C.清晨在密林中看到缕缕光束

D.向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红褐色沉淀

D三氟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如下:FeCl3+

SNaOH==Fe(OH)3I+3NaCl,与胶体性质无关。

18.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现有甲、乙两名同学进行制备实验:

①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储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

中逐滴加入1〜2mLFeCh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该操作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下同)。

②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b溶液,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煮沸10分钟,

该操作是否正确?o

(2)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3)还有很多在家里观察丁达尔效应的方法,请设计一个你认为最简单、最

环保的办法:

[解析]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mL蒸储水加热

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FeCh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

色,停止加热。故①甲正确,②乙不正确。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FeCl3+3H2。兽=Fe(OH)3(胶体)+3HCL

[答案](1)①正确②不正确⑵Fea3+3H2。兽=Fe(OH)3(胶体)+

3HC1(3)打开装有热水的暖瓶盖,用一束光照射升腾的水汽即可

题组三物质的转化

19.下列物质中,不含有酸根离子的是()

A.Na2SO4B.Ba(OH)2C.KMnO4D.KCl

BBa(OH)2是碱,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其他三种物质均含有酸根离子。

20.下列物质中,与酸、碱、盐均能反应的物质是()

A.CuOB.CaCO3C.Na2CO3D.CO2

CCUO不能与碱和盐反应,A不符合题意;CaCO3不能与碱和盐反应,B

不符合题意;Co2不能与酸反应,D不符合题意。,

二、分散系及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剂)

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分散剂为水或其他液体)。

I溶液I胶体I浊液

∣∙卜”1—\分芭质

O1nmIOOnm微粒直径

⑶几种分散系的性质对比

分散系溶液浊液胶体

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均一

w⅛不稳定-较稳定-

微粒能否透过滤纸

微粒能否透过半透膜

无丁达尔效应蜉置分层或沉淀丁达尔效应

2.胶体

(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l~100nm之间。

(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①制备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40mL蒸储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慢慢

滴入5〜6滴Feeb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得到

氢氧化铁胶体。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a3+3H2O兽=Fe(OH)3(胶体)+3HCL

③性质及应用

内容主要应用举例

胶粒对可见光的散射而产生的,是一

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

性种物理现象

质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生产涂料、颜料、

介稳性

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稳定墨水、洗涤剂等

胶体微粒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而离

提用于胶体的提纯、

渗析子、小分子较小可通过半透膜,用此

纯血液透析

法将胶体提纯

学习心得:

21.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Na2CO3--NaOHB.CuO—>CuCl2

C.CaCO3—>Ca(OH)2D.CaO—*Ca(OH)2

CNa2CO3+Ca(OH)2=CaCO3I+2NaOH;CuO+2HC1=CUC12+

H2CLCaCO3是不溶性盐,不能与碱反应转化为Ca(OH)2,可先高温分解为CaO,

再与水反应生成Ca(OH)2o

22.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

次是()

5

CCO2H2CO3C^^caCO32

A.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D该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C+2CuO逋垦2Cu+

CO2t,置换反应;CO2+H2Oj⅛fl⅞H2CO3,化合反应;H2CO3+

高''曰

Ca(OH)2=CaCO3I+2H2O,复分解反应;CaCo3叁丝=CaO+C(ht,分解

反应。

23.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C、D有一种为单质,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生成物C、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

C.若生成物C、D是盐和水,则A、B一定是酸和碱

D.若生成物C、D是两种化合物,则A、B一定是化合物

B由反应CO+CUO∆,CO2+CU知,A项错误;由反应Ba(OH)2+

CuSO4=BaSO4I+Cu(OH)21知,B项正确;由反应Cuθ+H2Sθ4==CuSθ4

+H2O知,C项错误;由反应CH4+2O2定蹙CO2+2H2O知,D项错误。

I单质①II铜化物③I

I酸②I-------1氧修物④I

Ll盐⑤的溶液’

24.给图中①〜⑤选择适当的物质,使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供选择

的试剂有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

木炭粉。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

①;②;③;④;

⑤0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O

②和④:O

②和⑤:O

③和④:O

[解析]据单质①能和酸②发生化学反应,由题意可推知①应为活泼金属单

质,即为铁,而酸只有H2SO4,则氧化物④应为金属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