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_第1页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_第2页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_第3页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_第4页
202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右图是“我国史前时期的阴山岩画”,刻画出远古时代人们的某种生

产活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种生产活动是()

A.渔猎B.农耕C.纺织D.冶炼

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人类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C.人类对自然环境既恐惧又依赖

D.人类迫切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

(2021辽宁抚顺期末)大孤山铁矿所在的矿区,距离辽宁省鞍山市十几千米,因丰富的铁矿储量被

称为“十里铁山但经过近百年的开采,大孤山已从一座海拔近300米的山变成了海拔近-300

米的大深坑。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以来,截至2018年11月,大孤山铁矿累计治理面积达

127.33公顷。目前,通过示范基地和绿色矿山建设,矿山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图示为大孤山铁

矿遥感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3.这种“人造天坑”的形成出现在()

A.采集渔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生态文明时期

4.该地质奇观形成的背后隐藏的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有()

①植被破坏②土地沙漠化

③水污染和大气污染④滑坡与泥石流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5.改善大孤山矿山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主要是)

A.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铁矿开采持续长久

C.工业废水循环利用D.居住环境清洁优美

(2022福建三明期末)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2015年哈尼梯田部分地区开始试行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川各养鱼、种稻、养鸭相结合,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图示为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6.森林对梯田的主要生态保护功能是()

①减轻山洪对梯田的破坏

②为梯田提供养分

③防止大风对梯田的破坏

④为梯田涵养水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农民改用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的直接目的是()

A.节省劳动力B.促进生态循环

C.提高经济收入D.提高土壤质量

8.该生态系统中的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可以获得清洁水源

C.可以避免洪涝灾害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题组二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2022山西期末)2021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地区快递的收投量超过200亿件,但快递包裹常常

在乡镇止步,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千米”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202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

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并实现快递进村绿色发展。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快递进村最有利于)

A∙优化农村人口结构

B.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C.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D.降低快递公司运营成本

10.实现快递进村绿色发展应()

A.建设快递包装回收点

B.强化群众网购意识

C.增加快递公司及站点数量

D.减少快递车进村次数、增加运量

(2022四川乐山期末)青贮玉米是收获玉米鲜绿全株,经切碎和乳酸发酵后用于牛羊等草食

牲畜的基础饲料,营养价值高,能明显减少精饲料消耗,提高肉、奶产量。近几年,农业部在粮食

主产区大力推广“粮改饲”,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将单纯的“粮仓”

变为“粮仓+奶罐+肉库”。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1.国家推广“粮改饲”主要是为了()

①增加农产品种类②保障粮食增收

③降低秸秆焚烧污染④增加农民收益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粮改饲”潜力较大的省区是()

A.四川B.江苏C.黑龙江D.青海

13.下列对“粮改饲”地区种养循环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A.种植一饲草一青贮一有机肥料一饲喂

B.饲草一青贮一饲喂一有机肥料一种植

C.种植一饲喂一青贮一有机肥料一饲草

D.种植一青贮一饲喂一有机肥料一饲草

(2021山东潍坊期中)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

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共享绿色未来

14.对图中所表达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

B.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对外开放,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从源头上改变能源来源

C.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进行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是工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D.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不会制约经济发展

15.下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举措不合理的是()

A.生态文明建设要重点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

B.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C.要积极谋求生产与消费、经济与社会、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D.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大区域资源开发力度,大力推进区域经济水平快速提高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2022河南焦作期中)人海关系就是指人类活动与海洋之间的互动关系,西方国家人海关系

互动演进可划分为4个时期,即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时代(国家与海洋的互动表现为以陆涉海、

以海养陆)、开拓殖民时代(国家的海洋领地化意识增强,对海洋的认识由探索、开拓转化为占

有、控制)、两次世界大战到冷战时代(对海洋权力空间属性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后

冷战时代(从海洋霸权政治向海洋权利政治发展,世界海洋秩序得以重建)。下图为人海关系要

素相互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要素流动,功能互补-----------

1.西方国家人海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是()

A.共有性一先占先得一以海制陆一可持续发展

B.先占先得一以海制陆一共有性一可持续发展

C.以海制陆一先占先得一可持续发展一共有性

D.可持续发展一共有性一先占先得—以海制陆

2.人类对海洋空间的塑造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竭泽而渔B.定期休渔

C.远洋倾倒垃圾D.大力填海造陆

(2022河北石家庄期中)被动式节能屋(下图)是基于被动式设计而建造的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起源于德国。被动式节能屋可以用非常小的能耗将室内调节到合适的温度,非常环保。其主要

原理是采用节能环保材料,综合利用建筑物的自然得热方式(如太阳光、人体和室内电器余热

等),来维持25℃左右的室温且保持室内空间高舒适度,从而可不必额外采暖或制冷。据此完成

下面三题。

3.目前,制约被动式节能屋推广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与设备

B.地形与地价

C.资金与技术

D.劳动力与材料

4.与德国相比,我国北方建造被动式节能屋的成本较高,其原因是我国北方()

A.冬夏温差大B.纬度低

C.降水多D.光照强

5.建设并推广被动式节能屋,会()

①改善气候条件②减少电能消耗

③增加用电费用④缓解能源短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题组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2022浙江精诚联盟联考)下图为我国某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地区与城市结合后,形成的城乡

循环生产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城市>资源化、无害化

处理中心

[WT^w图例

旅游教育产品!一产品

--废弃物

农'户II企'业一再生资源

Γ匚__TF

______I二二农村地区

6.该生产模式对农村地区的影响表现为

()

A.农业生产机械数量减少B.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C.农村就业人口数量锐减D.粮食生产产值增加

7.该生产模式的环境意义是)

A.实现了能源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使用

B.强化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弃物排放

C.改变农业耕作制度,有效地提高土壤肥力

D.压缩工业生产规模,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2021山东德州高二下期中)生态文明的协调度是对一个地区的生态质量、经济和谐、社

会发展、保障体系协调程度的评价。下图示意2010-2016年河北省生态文明子系统雷达图演

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生态质量生态质量

社会发展社会发展

生态质量

0.8

0.62016年

社会发展

8.2010—2016年,河北省生态文明的主要支撑系统为()

A.经济和谐B.社会发展

C.保障体系D.生态质量

9.河北省在保持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业需要()

A.重视生态保护B.推广农药使用

C.扩大耕地面积D.改变作物熟制

10.(2022广东广州调研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有近500万亩盐碱地,其中沿海滩涂盐碱地约300万亩。经多年培育的海水稻品种

“海稻86”高度可达2米以上,根深30-40厘米,抗倒伏性强。2019年,台山市海水稻亩产增至

900斤,标志着广东省利用盐碱地种植的“海稻86”取得初步成功。2020年,该地探索“稻一虾一

蟹”共生模式,取得了较大效益。下图示意“稻一虾一蟹”共生模式。

⑴根据“海稻86”的形态特点,说明其适应的环境特征。

⑵从生态效益的角度,分析“稻一虾一蟹''共生模式的优点。

⑶你是否赞同在广东沿海滩涂大规模推广海水稻种植?请表明态度,并阐述理由。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

基础过关练

I.A4.D5.A6.D7.C8.B

9T10.A11.C12.C13.D14.A15.D

1.A图文信息表明,时间为史前时期,生产工具是弓箭,生产对象是动物和鱼,由此判断,生产方

式较落后,生产活动应是渔猎,故选Ao

2.C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这一时期正处于原始社会。原始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需要

从自然环境直接获得食物和住所,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弱,以适应自然环境为主,无力抵抗

自然灾害,因此人类对自然环境既恐惧又依赖。故选C。

归纳总结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环境对人类的制约

薪脚

1自然作用强,人类改造一社冢

环境的能力微弱

Λ½∣J⅛>人类与环境的对抗_S|

关系[嵯社会「发展

性增强__________

胖JW人类利用和改造环—与人

J业-'地关

'演一自然V境的能力增强,人

皿系的

变---地-矛盾激化

人类重新审视与白—特点

20世J

L人地V然环境的关系,可-纪后」

持续发展思想初步

协调半叶

形成

3.C大孤山“人造天坑”是近百年来开采铁矿形成的,应出现在工业文明时期。故选C。

4.D开采铁矿会破坏植被,植被的破坏会造成水土流失,但不会造成土地沙漠化;开采铁矿会造

成地面塌陷,进而造成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开采铁矿容易造成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故选D0

5.A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因此改善大孤山矿山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

设的目的主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而保障资源与环境安全。故选Ao

6.D森林位于梯田的上部,对坡面径流有滞缓作用,降低了流速,从而减轻山洪对梯田的破坏,①

正确;森林树木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故森林土壤比较贫瘠,可为梯田提供的养分更少,②错误;森

林位于山顶,梯田位于山麓,森林对梯田无法起到防风作用,③错误;因森林能滞缓坡面径流,增加

下渗,使得地下径流增多,故能为梯田涵养水源,④正确。故选Do

7.C由材料可知,农民改用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故促使农民改变经营

模式的原因是能够提高经济收入,故选Co

8.B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水源污染少,可以获得清洁水源,同时可将部分无污染的生活

用水用于灌溉,B正确;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增加了农田收获时由山下运到山腰的劳动

强度,A错误;由图可知,该区域为山地地形,坡度较大,排水通畅,洪涝灾害危害小,C错误;观赏美

景是旅游者的想法,当地农民会更多从生产、生活实际来考虑,D错误。故选B。

9.C根据材料“基本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可

知,快递进村有利于拓宽农产品的销售途径,从而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故选C。

10.A实现快递进村绿色发展应建设快递包装回收点,提高快递包装重复利用率,减少快递包装

废弃物造成的污染,故选A。

11.C“粮改饲”主要改变的是喂养牲畜的饲料类型,无论是否推广“粮改饲”,都会生产出肉、奶

等产品,所以并未增加农产品种类,①错误;由材料“青贮玉米是收获玉米鲜绿全株,经切碎和乳酸

发酵后用于牛羊等草食牲畜的基础饲料……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可知,“粮改

饲”会把青贮玉米作为牲畜的基础饲料,故不能保障粮食增收,②错误;秸秆焚烧会污染大气,现在

把它作为基础饲料,可减少对大气的污染,③正确;由材料“能明显减少精饲料消耗,提高肉、奶产

量”可知,可以减少农民的投入,提高产品产量,从而增加农民收益,④正确。故选Co

12.C“粮改饲”喂养方式需要大量的鲜绿玉米全株,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

广,其他省份玉米种植面积相对较小,产量较低。故选Co

13.D由材料可知,“粮改饲”种养循环模式先要种植玉米,然后收获玉米鲜绿全株,经切碎和乳酸

发酵后(青贮),再作为基础饲料饲喂牲畜,最后把牲畜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去培养饲草。故选Do

14.A图中文字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所表达的含义是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把可持续

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图示不能体现加强对外开放,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从源头上改变能源

来源;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工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文

明建设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制约经济发展。

15.D生态文明建设要重点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深入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积极谋求生产与消费、经济与社会、城乡和地

区之间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要合理控制区域资源开发力度,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

进区域经济水平提高。

能力提升练

1.B2.B3.C4.A5.B6.A8.B

9A

1.B西方国家先开辟新大陆,先占先得,再通过海洋军事的发展,以海制陆,两次世界大战到冷战

时代,对海洋权力空间属性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海洋为人类共有,故最终开始谋求可持续发展

的道路。所以西方国家人海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是先占先得一以海制陆一共有性一可持续发

展。故选B。

拓展延伸

人海关系指的是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不仅包括人类活动与海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关系,还包括以海洋为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人文地理的角度来看,人海关系是人地关系

概念的引申,是人地关系的区域性体现,人海关系系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最重要的类型。它

一方面反映了海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与把握,突出人

类与海洋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彼此响应和反馈,认识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

握人海关系的发展。

2.B定期休渔有利于鱼类的繁殖、生长,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故选B。

3.C根据材料可知,被动式节能屋需要采用节能环保材料,综合利用建筑物的自然得热方式,来

维持室内温度,大量建造被动式节能屋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多的资金,因此制约被动式节能

屋推广的主要因素是资金与技术,故选Co

4.A根据材料可知,被动式节能屋是综合利用建筑物的自然得热方式来维持室内温度。我国

北方季节变化明显,冬季与夏季温差大,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可能需要额外制冷或者采暖,导致维

持室内适宜温度的成本高。而德国气候温和,额外采暖或制冷费用较低,因而成本低。故选A。

5.B气候是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被动式节能屋更多的是适应气候,无法改善气候条

件,①错误。被动式节能屋采用自然得热方式,可以减少电能和其他能源的消耗,缓解能源短缺,

减少用电费用,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B。

6.A读图可知,该生产模式中农村地区为城市地区提供了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农副产品等

服务,这些均难以实现机械化生产,故与粮食生产相比,农业生产机械数量减少,故选A。

7.B该生产模式的环境意义是一些城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