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开学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开学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开学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开学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开学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教育质量全面监测(中学)

高二(上)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Li7C12016Mg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设备工作时,可以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

K答案,B

K解析H

K详析WA.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放电时可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选项B符合题意;

C.根据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可知,工作时电能转化为热能,选项C不符合题意;

D.风力发电机可实现风能转化为电能,选项D不符合题意;

K答案U选Bo

2.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CO2B.H2OC.CuCkD.BaSO4

K答案》B

K解析工

K详析DA.Co2为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

B.压0能发生微弱电离,产物H+和0H∖属于弱电解质,B符合题意;

C.CUCl2为可溶性盐,在水溶液中发生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BaSO4虽然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发生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0

3.在0.1mol∕L的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NH3H2O∙NH:+OH-,下列措施能使NH3∙H2O的

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的是

A.力∏NaOH固体B.加NH4Cl固体C.通入HCl气体D.降温

K答案HC

K解析?

K详析UA.加入Nae)H固体,能增大溶液中的C(C)H-),促使平衡逆向移动,A不符合题意:

B.加入NECl固体,能增大溶液中的C(NH:),促使平衡逆向移动,B不符合题意;

C.通入HCl气体,中和氨水中的OH,从而促使平衡正向移动,C符合题意;

D.一水合氨的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降温,平衡逆向移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有平衡体系:CO(g)+2H2(g)≠CH3OH(g)ΔH<O,为了增加甲醉(CH.QH)单位时间的产量,应采用的最佳

措施是

A.高温、高压B.低温、高压、催化剂

C低温、低压D.适宜温度、高压、催化剂

R答案HD

K解析》

K详析H该反应为放热的体积缩小的可逆反应,高温将会使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提高甲醇的产量,但温

度太低,反应速率太慢,也不利用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量,所以温度应适当;高压能使平衡正向移动,从

而提高甲酥的产量:加入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但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平衡前单位时

间内生成物的产量,故为了增加甲醇(CH3θH)单位时间的产量,应采用的最佳措施是适宜温度、高压、催化

剂,K答案》选D。

5.常温下,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IO-Qmol/L,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K+>Na+、C「、NO;B.Al3+>Na+>NO;、CO:

C.K+>Na+、C「、S2^D.K+ʌNH:、SO:、NO;

K答案』A

K解析』

K样解》常温下,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IOT2nioi∕L,此时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溶液也可能

是强碱性溶液;

K详析UA.K+Na+CEN0;与H+或者OH-均能大量共存,A符合题意;

B.铝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存在,碳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存在,且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发生双水

解而不能大量共存,B不合题意;

C.硫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不合题意;

D.NH:+OH-=NH3∙H2O,故筱根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不合题意;

故选A。

6.某反应使用催化剂后,其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十能量

0反应过程

A.使用催化剂后,活化能不变

B.总反应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①是放热反应,反应②是吸热反应

D.ΔH=ΔH2-ΔH∣

K答案XB

K解析H

K详析XA.使用催化剂后,活化能降低,焙变不变,故A错误;

B.根据图中信息,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因此总反应放热反应,故B正确;

C.根据图中信息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

D.根据图中信息得到总反应=①+②,所以AH=Zm∣+AH2,故D错误。

综上所述,K答案》为B。

7.下列事实,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焊接时用NH11溶液除锈B.钱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C.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D.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宜用玻璃塞

K答案HD

K解析』

K详析』A.焊接时用NECl溶液除锈是因为钺根水解显酸性,A不符合题意;

B.镂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施用是因为镂根与碳酸根发生双水解使化肥失效,B不符合题意;

C.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使因为硫负离子发生水解生成HzS,C不符合题意;

D.盛放Nac)H溶液的试剂瓶不宜用玻璃塞,是因为碱会与SiCh反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8gH?。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

B.2.0L1.0mol/LAICI3溶液中,Ap+的数目小于2。NA

C.25C时,1LPH为12的Ba(OH)?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02NA

D.0∙ImolH2和SlmolL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分子总数为0∙2NA

K答案》c

K解析H

K详析HA.1.8gH2θ的物质的量为0.1mol,1个H2O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则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

为NA,A正确;

B.2.0LLOmol/LAlCh溶液中,AlCI3的物质的量为2mol,由于AW在溶液中会发生部分水解,所以A产

的数目小于2.0NA,B正确;

C.25℃时,ILPH为12的Ba(C)H1溶液中,含有OH-的物质的量为ILXo.0Imol/L=OQlmol,则含有OE

数目为0.01NA,C错误;

D.0∙ImolH2和SlmolU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I2<"HI,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则充分反应后,容

器中分子总数为0∙2NA,D正确;

故选C。

9.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钠水解:CO^+2H2O.-H2CO3+2OH-

电解

++

B.用铜作电极电解AgNo3溶液:4Ag+2H2O-4Ag+O2↑+4H

△l

C,用TiCL制备Tio2∙XH2。:TiCl4+(x+2)H2O=TiO2∙%H2OΦ+4HC1

D向AgCI悬浊液中通入H?S气体:2AgQ(s)+(aq).∙Ag?S(s)+2CΓ(叫)

K答案,c

K解析H

K详析HA.碳酸根离子水解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O;-+H2OHCO3+OH-,选项A

错误;

B.用铜作电极电解AgNO3溶液,阳极铜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铜离子,选项B错误;

△l

C.TieL加热水解生成Tio2∙xH2O:TiCl4+(X+2)H2O=TiO2∙ΛH2OI+4HC1,选项C正确;

D.向AgCI悬浊液中通入H2S气体反应生成硫化银沉淀:

+

2AgCl(s)+H2S(aq).Ag2S(s)+2H(aq)+2CΓ(aq),选项D错误;

故选C。

10.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碳酰朋类化合物[Mn(L)3](ClO4)2是一种优良的含能材

料,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组分。其相关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凶2=-299KJ∕mol,则

Δ^4/(kJ/mol)为

2Cl(y,(g)+[Mn(L)3f(g)=[Mn(L)J(CQJ(S)ʌ^ɪ=1703kJ/mol

2∆H2Δ∕∕3=-1018kJ∕mol∆∕∕1

▼、r

2

2C1O^(aq)+[Mn(L)3]'(aq)--------------

A.-3319B.+3319C.-87D.+87

K答案2D

K解析』

K详析》由图中能量变化可知:kH∖=2Δ∕∕2+Δ∕∕3-ΔW4,则

ΔW4=2ΔH2+Δ∕73-∆∕∕1=[-299×2+(-1018)-(-1703)]KJ/mol=+87KJ/mol,K答案D选D。

11.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操作及现象结论

已知CUCl2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KCu(H2O)4Σ2+(蓝)+4CrBKCuCl4S

A该反应△“<()

2-(黄)+4H2θ,取一定浓度的CUCl2溶液,升高温度,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量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NaCIO溶液的pH,

B酸性:HC1O<HC1

测得PH分别为7.0和10.8

装有NCh和N2O4混合气体的装置,一球放入热水中,一球放入冰水混合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物中,热水中球内气体颜色变深,冰水中球内气体颜色变浅

向盛有3mL0.lmol∕L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力口入2mL0.1mol∕LNaCl溶液产

DKSP(AgI)VKsp(AgCl)

生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O.Imol/LNal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A.AB.BC.CD.D

K答案』B

K解析』

K详析UA.升高温度,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则表明反应1。1(比0)4112+(蓝)+4。--KCUCl4/(黄)+4H2θ

的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量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NaClO溶液的pH,测得PH分别为7.0和10.8,

则表明NaCI不发生水解,HCl为强酸,NaCIO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HClo为弱酸,所以酸性:HC10<

HCl,B符合题意;

C.热水中球内气体颜色变深,冰水中球内气体颜色变浅,则表明升高温度,反应2NCh(g).NCMg)的平

衡逆向移动,降低温度2NCh(g).∙N2O4(g)的平衡正向移动,从而得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不能得出“升

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的结论,C不符合题意;

D.3mL0.1mol/LAgNO3溶液中加入2mL0.1mol/LNaCI溶液,AgNo3过量,再加入几滴O.Imol/LNal溶液,

AgNO3与Nal可直接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不能得出“KSP(AgI)<K*p(AgCD”的结论,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锂镁双盐电池是一种有望用于电动汽车和大型储能装置的新型绿色二次电池,电解液用Li+代替Mg2+

驱动正极反应,能够绕开Mg2+在固相中扩散慢的问题,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负载

A.充电时镁电极链接电源的正极

B充电时,每生成ImolMg,电解质溶液质量减少Iog

+

C.放电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oS2+4Li+4e-=Co+2Li2S

D.电解液用Li+代替Mg?+可以提高电流效率

K答案,A

K解析H

K详析DA.充电时,发生反应Mg2++2e∙=Mg,镁电极作阴极,则镁电极链接电源的负极,A错误;

B.充电时,每生成ImOlMg,需要消耗溶液中ImOlMg2+,同时生成2molLi+进入溶液,则电解质溶液质量

减少ImOIX24g∕mol-2molx7g∕mol=10g,B正确;

C.放电时,正极C0S2得电子产物与电解质作用,生成LizS和Co,电极反应式为:

+

CoS2+4Li+4e^=Co+2Li2S,C正确;

D.电解液用Li+代替Mg?+驱动正极反应,能够绕开Mg?+在固相中扩散慢的问题,可以提高电流效率,D正

确;

故选Ao

1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P和8molQ,发生反应

P(g)+Q(g)2N(s)+yR(g)=αkJ∕mol(α>0).反应过程中测得气体P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

所示。已知反应进行到8min时达到平衡状态,若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大(y

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8min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L/mol

6

C.反应达到平衡后,向该容器中加入适量P达到新平衡后,平衡常数增大

D.IOmin时,仅将容器容积缩小至原来两倍,则气体P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曲线为d

R答案HB

K解析》

K详析H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质量减小,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则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化学计量数y=l,A不正确;

B.8min时,P的浓度由0.8mol∕L减小到0.4mol∕L,则Q也减小0.4mol∕L,Q的平衡浓度为

1.6mol∕L-0.4mol∕L=1.2mol∕L,R的浓度为0.4mol∕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4mol∕L--------=—L∕mol,

0.4mol∕L×1.2mol∕L6

B正确;

C.反应达到平衡后,向该容器中加入适量P达到新平衡后,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平衡常数不变,C不正确;

D.IOmin时,仅将容器容积缩小至原来的两倍,则气体P的物质的量浓度先增大,由于平衡正向移动,所

以P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但比加压前要大,所以变化曲线为b,D不正确;

故选B0

14.常温下,在含有0.1OmoI/LH3PO3的溶液中,含磷元素的微粒PC随pO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PC=-Igc,PoH=Tgc(OH一),EPCh为二元弱酸,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曲线②代表PC(H2POJ的、66

B.H3PO3KaI=IOT3KΛ2=IO-

C.NaHPCh溶液显碱性D.c点对应的溶液中

+

C(H)=C(H2PO;)+C(OH^)+2C(HPO^)

K答案HD

K解析D

K祥解DH3PO3为二元弱酸,随着C(OH)的不断增大,即PoH的减小,C(H3PO3)一直减小,C(H2POJ先逐

渐增大,后逐渐减小,C(HPOj)一直增大,所以曲线①代表PC(HPO:),曲线②代表PC(H2PO3),曲线③

代表PC(H3PO3),

K详析』A.由分析可知,曲线②代表PC(H2PθJ,A正确;

B.在b点,c(H3PO3)=c(H,Pθ;),H3PO3的KaI=C(H)<但)=]阴.3,在a点,c(HPO:)=C(H,P0;),

C(H3PO3)

c(HPO;-)∙c(H+)

Ka2一=IO66,B正确;

C(H2POJ)

C.NaHPO3溶液中,HPO^+H2O-H2PO;+0H',所以溶液显碱性,C正确;

D.C点对应的溶液中,pOH=14,C(H+)=Imol/L,则0.1OmoI/LH3PO3溶液中,含有其它能电离产生H+的物

质,溶液中除去含有H3PO3、KO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外,还含有其它酸根离子,依据电荷守恒关系,则

C(H')>C(H2POJ)+C(OH)+2C(HPO;),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8分。

15.P两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VA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基态氮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2)基态磷原子中,其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基态磷原子占据的最高能级共有个原

子轨道,其形状是。

(3)电负性:NP(填>或<)。

(4)雷酸汞曾被用作起爆药,雷酸汞[Hg(CNO)2]中C、N、0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

K答案Il⑴®.ls22s22p3②.Et↑

(2)①.3p②.3③.哑铃形

(3)>(4)①.N②.0③.C

K解析』

K小问1详析工

氮为7号元素,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3;基态氮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2s2p

K小问2详析工

基态P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3,其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3p;基态磷原子占据的最高能级共有3个原

子轨道,其形状是哑铃形;

K小问3详析】

同主族由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电负性减弱;电负性:N>P;

R小问4详析』

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大,N的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

邻元素,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O>C.

16.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电解质溶液,研究溶液中粒子行为在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I)HCl在水中是强酸,在冰醋酸中部分电离,写出HCl在冰醋酸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2)常温时,分别向20mL0.lmol/LCH3COOH溶液和20mL0.1mol/LHCI溶液中逐滴力口入O.lmol/LNaOH溶

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

4

2

0

8

7

6

4

2

0.0010.0020.0030.00

F(NaOH)∕mL

①常温时,θ,ɪmol/LNaOH溶液的pH=。

(S)CH3COOH-NaOH的滴定曲线中,常温时,a点溶液pH=3,此时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mol∙L*;

d点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a、b、c、d、e五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点是。

+1

③a点时:C(H)+C(CH3COOH)-C(OH)0.1mobL-(填“>”、或“=”)。

④b点时:c(CH3COOH)+c(CH3COO-)=(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用最简分数表示)。

⑤滴加NaOH溶液至pH=7时,两种溶液中C(CH3COO)C(Cr)(填“>”、"V”或“=”)。

K答案』⑴HCl.*H++C1-

4

(2)①.13②.IO"(3).CH3COO+H2O.CH3COOH+OH^d⑤.=⑥,5

⑦.<

K解析』

K小问1详析》

HCl在冰醋酸中部分电离,则HCl在冰醋酸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Cl、∙H++ChK答案D为:HCI,'FT+Ch

R小问2详析】

①常温时,0.Imol/LNaOH溶液中,C(OH-)=0.1mol∕L,则C(H+)=l(y∣3niol∕L,pH=13o

②常温时,a点溶液pH=3,溶液中的C(OH-)=10-u∏κ)l∕L,此时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011mol∙L';d

点溶液为CH3C00Na溶液,发生水解生成NaOH等,则呈碱性的原因:CH3COO+H2OCH3COOH+OH";

在a、b点,水的电离受到抑制,c、e点,溶液呈中性,水的电离不受影响,d点时,CH3COO-水解从而促

进水电离,所以五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点是d。

(3)a点时:c(H+)+c(CH3COOH)-c(OH)=c(CH3COOH)+c(CH3COO)=O.lmol∙L'o

0.1mol∕L×20mL

④b点时:c(CH3COOH)+c(CH3COO-)=

30mL15

⑤滴加NaOH溶液至pH=7时,CH3COOH溶液中,有一部分CH3COOH没有转化为CH3COO-,所以

n(CH3COO)</Z(CI),而两种溶液的体积相差不大,所以C(CH3COO)<c(CΓ)oR答案1为:13;Io-";

1

CH3COO+H2O,'CH3COOH+OH-;d;=;—;<»

Kr点石成金口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时,可利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

17.高镭酸钾一种强氧化剂,在化学实验中被大量使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高锌酸钾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实验。

(1)甲同学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反

应为5H2C2O4+2KMnO4+3H2SO4=K2SO4+2MnSO4+10CO2T+8H2O,进行了如下实验:

有关物质

实验序实验温度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

号/K需时间/s

酸性KMnO4溶液H2C2O4溶液H2O

V/mLc/mol∙lʃɪV/mLc/mol∙L71V/mL

A29320.0240.10

B29320.0230.118

C31320.020.11

①通过A、B,可探究(填外部因素)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B、C,可探究温度变化对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Vl=;

②在实验A、B、C中观察到KMnO4溶液褪色速率开始时较慢,反应一段时间后逐渐加快。某同学查阅得

知,存在如下反应历程:

KMnO4∙^→Mnθj-⅛→MnO,-≡r→M∏3+-⅛→MnC,O[^→Mn2+∖CO2、H2C2O4,反

应一段时间后褪色速度突然加快的原因为,历程中生成CO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测定某样品中KMncu的纯度:取LoOgKMn04固体样品(所含杂质均不参与后续反应)溶于水,配成

IOOmL溶液。取IOOOmL上述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稀硫酸、过量10%Kl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加入几滴

淀粉指示剂,用O∙lOOOmol∙LT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重复实验3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20.OOmL,回

答下列问题:

①取KMno4溶液所使用的的滴定管为(填写“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该滴定管在滴定前要排

尽滴定管尖嘴处气泡应选用(填标号)。

②该KMnO4的纯度为。K已知:10Γ+2MnO:+16H+=5i2+2M∕+8H2O:

I2+2S2O3^=S40g^+2Γ,M(KMnO4)=158g∕mol∑

③若滴定结束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则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K答案,⑴①.浓度②.3③.反应产生M∏2+,它是KMno4与H2C2O4反应的催化剂④.

+2+

2MnC2O:+2H=2Mn+2Cθ2↑+H2C2θ4

(2)①.酸式②.b③.63.2%④.偏低

K解析?

K祥解H探究某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温度、另一反应物的浓度、溶液的总体积都应保持

不变;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各物质的浓度、溶液的总体积都应保持不变。

K小问1详析》

①在实验A、B中,酸性KMne)4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相同、温度相同,H2C2O4溶液的浓度相同,只有体积不

同,加入ImL水,使两份溶液的体积相同,混合溶液中,H2C2O4的浓度不同,所以可探究浓度的改变对化

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B、C,可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各溶液的体积、浓度都应相同,

从而得出Vi=3;

②从反应历程可以看出,反应过程中生成MM+,它应是反应的催化剂,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褪色速度突然

加快的原因为:反应产生Md+,它是KMnO4与H2C2O4反应的催化剂。历程中,MnC2。:在酸性溶液中生

成Md+、Co2、H2C2O4,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MnC2O;+2H+=2Mn2++2CCM+H2C2O4。K答案』为:浓度;

+2+

3;反应产生MM+,它是KMno4与H2C2O4反应的催化剂;2MnC2Oɪ+2H=2Mn+2CO2↑+H2C2O4;

K小问2详析』

①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皮管,所以取KMno4溶液所使用的的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该滴定

管在滴定前要排尽滴定管尖嘴处气泡,应把水流调到最大量,所以选用b。

②由反应方程式,可建立如下关系式:2KMnO4——5I2——IONa2S2O3,该KMnO4的纯度为

2

0.1000mol∕LX0.02L×-×158g∕mol

=63.2%

10.00mLo

1.00g×

IOOznL

③若滴定结束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则所读取Na2S2O3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工答案1

为:酸式;b;63.2%;偏低。

K1点石成金D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只允许改变一个量。

18.研究含氮物质的转化,对生产、生活具有重大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射卫星时可用明(N2H4)作燃料。

己知: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的2L容器中充入2molN2H4和ImolN2O4,发生反应:

2N2H4(g)+N2O4(g),∙3N2(g)+4H2O(g)ΔW<0,30s时达到平衡,测得氮气的浓度为0.9mol∕L.

①0~30s,平均反应速率V(N2H4)=;

②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98K________K3∣3κ;(填“>”或“=”或)。

③下列说法可以说明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标号)。

(()

A.2vis(N2H4)=VJE(N2O4)B.nN2):nH2O=3:4

C.N2O4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D.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2)工业合成尿素:2NH3(g)+CO2(g).,CO(NH2)2(S)+H2θ(g)。实际生产时,原料气带有水蒸气。

MNHJn(Hθ)

水碳比京T9

如图表示CCh的转化率与氮碳比的变化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