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山西省大同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山西省大同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古籍今译是一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广泛作用的工作,近百年来,成果丰硕。从宏观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上层建筑,使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而调节或改变人的现实生存条件,间接地参与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或变革;从细节上看,它以其认识功能影响人的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达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这类工作不可能像衣食住行那样来得直接,也不具有强制性,它就像杜甫说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心田,陶冶情操。它虽不能与国计民生活动并驾齐驱,但从生存发展的意义上讲,社会是受益于它的。
在翻译方式方法的探索上,清末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受到人们的推崇。我们现在沿用“信、达、雅”三个词,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信”是指忠实地反映原作的内容,包括思想、风格、精神等。“达”是译文要畅达明白,用现代汉语将原作的内容准确地表述出来。“雅”是规范、典雅。雅是有条件的,原作雅,译文才能雅。“信、达、雅”之间,信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达与雅是第二位的。没有信,达与雅就失去了基础。达是信的翅膀,没有达,信也就失去了凭借。雅是达的发展,没有达,不可能有雅。
今译的过程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里存在古今汉语表述形式之间的矛盾,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译者的理解之间的矛盾等。当译者将原作的内容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忠实地、准确地表述出来,达到了信达雅的统一,上述这些矛盾基本上解决了,今译也就完成了。
翻译界历来有直译和意译之说,有人主张直译,有人主张意译,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主张直译的人批评意译随意胡译、乱译。主张意译的人批评直译逐字呆译、死译。实践证明,直译、意译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译方法。直译与意译具有共同性,亦有差异性。共同性是都要求忠实于原作。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方法上,前者强调按原文的结构、语序翻译。其优点在内容上易于忠实地、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在形式上可以保存原文的语气及语言上的特色。后者强调反映原文的风格神韵而不必逐字逐句直译。其优点,在内容上能保留原文的风格神韵,在形式上易于再现原文的体裁、风貌。需要指出的是,与直译相比,意译带有更大的主观性。对于这一点,译者应有所警惕。由于二者具有差异性,所以各自都有它们的适应性。直译适宜于翻译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意译适宜于翻译文艺作品,如诗、词、赋、曲等。当然,用直译还是用意译,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能直译者不妨直译,不能直译者须用意译,兼及二者,方为妥当。不管采用哪种方式,今译中原作信息的丢失是肯定的,只是多或少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的介入,为古籍今译的外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甚至促成了古籍今译概念的延伸。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典籍里的中国”,对古籍的活化、诠释做了积极探索。更多不同方式的今译作品正在日益涌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摘编自尹波、郭齐《古籍今译的理论与方法》)
材料二:
古籍今译“为什么”的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从根本上说,古籍今译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译作为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既是“存亡继绝的工作”,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桥梁”。今译的读者群体是非常明确的,主要是非专业的传统文化学习者和爱好者。要让广大读者走进古籍、热爱古籍,今译无疑是最好的门径。
从先秦到晚清,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古籍的形态除了它的本然状态之外,还有经过整理之后的现代形态。本然状态当然非常重要,这是它的文物价值。但是,对社会大众而言,所接触到的还是经过整理之后的古籍,所重视的更是其阅读价值。今译就是古籍现代形态的一种特殊体现。说“特殊”,是因为它已经是经过古今语言转换之后生成的文本形式,并不是古籍的原始形态;可是,从文字所表述的内容来说,它又是由原始文本衍生而成的,其内容依赖于原始文本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复制,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译文也不能独立于古籍而存在,否则它是没有意义的。
今译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现代阐释,古籍不同于一般文物,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随着时代发展,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诸如语言、文字、名物、典章、制度、规范、礼仪、习俗、观念、思想等,许多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能很好地为现代读者所了解和掌握。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的综合阐释,是将古籍内容在现代语境中的重新“呈现”。它力求古籍内容完整、准确地再现,同时更要求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接受,这也就是程千帆所比喻的“金蝉子转世”与“七仙女下凡”:“佛弟转世,仍是高僧,仙女下凡,依然美妇,虽已今世,不昧前因。”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忠实、完整、准确、优美的再现,也就是古典文本的现代阐释,这也是古籍生命力的当代传承。
(摘编自马世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中“信”居首位,只有“达”“雅”而没有“信”的译文毫无意义。
B.翻译者对古籍的理解与古籍本身的思想内容之间存在着矛盾,译者用现代汉语翻译古籍,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C.古籍以不同形态呈现,不同形态有着不同的价值,在当今社会,阅读价值才是它最重要的方面。
D.今译是古籍的衍生品而不是复制品,今译无法替代古籍,二者相互依存,不能脱离彼此而独立存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籍今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它对现实生活的改变所起到的作用。
B.古籍今译的过程中必定会有信息的丢失,译者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C.与其他类型的文物相比,古籍承载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更直观便捷。
D.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籍里许多内容与当今社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没有译文,现代读者无法理解。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直译”“意译”论述观点的一项是()
A.郑振铎:译书自以能存真为第一要义,最好的一面极力求不失原意,一面要译文流畅。
B.茅盾:(翻译)就我的私见下个判断,觉得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所差异而保留“神韵”。
C.邹韬奋:鄙意以为译书之最大要素,在使看的人懂,而且觉得畅快舒服,若使人看了头痛或糊里糊涂,不但不足劝人看书,反使人懒于看书。
D.郭沫若:原作是诗,他的译文也应是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该允许译者有部分的自由。
4.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古籍今译的重要作用,但侧重点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5.下面是《诗经·卫风·硕人》的部分原文和译文,请结合材料分析这则译文好在哪里。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山
李锐
视线举着整座山峰朝上升,升,升……然后,停在半空里挣扎着,到底挣不过,沮丧地落了下来;然后,再朝起升,升,升;然后,更沮丧地落下来。
“全一样,东西再大,本事再大也有个不毬行的时候!”这么想着放牛人的视线里露出一股近似彻悟了的解脱来。看了一辈子的山,总算是把山看透了,看透了,心里又有点怜惜它们:“当初朝天上举的时候,也不知费了多大的劲,不知受了多大的委屈,生了多大的气。”
无比的怜惜从视线中涌泻出来,深情地抚摸着群山。只能在苍天之下忍受屈辱的山们沉默着,木然着,仿佛一群被绑缚的奴隶。沉默聚多了,便流出一种对生的悲壮;木然凝久了,便涌出一种对死的渴望;于是,从沉默和木然中宣泄出一条哭着的河来,在崇山峻岭之中曲折着,温柔着,劝说着。
太阳很好,草很好,牛们也很好。随着缓缓移动的脚步,和吃草时摆动的脖子,牛铃叮叮咚咚地响着,悠悠的,传得很远。①牛群越放越大,可是自己越过越孤单:妈死了,老婆死了,后来,儿子半路上也死了,只留下一个女儿和自己厮守着。可是,再后来,女儿也出嫁了。嫁女儿的时候他有些不舍,不舍可也到底嫁了。女儿一嫁,他的日子就好像是凝冻了一般;所剩下的只是放牛,只是独自一人每天呆呆地看着这些个山。
猛地,有个东西白亮亮地刺进心里来:
昨天晚上,队长来找他,说他老了,说放牛的活儿苦重,说村上只有牛信挣的工分最多,说队里打算换一个牛信,说问他愿意不愿意。“不愿意!想端我的饭碗子哩!”心里这么想,嘴里却没这么说,只是笑笑,只是说:“我还能行哩。”送走队长,他提着马灯进了牛圈,看着反刍的牛们,两行老泪流下来,他问:“你们愿意么?你们说我老么?”牛们不说话,只把眼睛恋恋地看着他。
树丛里一阵惊乱,杂沓的奔蹄声中窜出两头牛来,雌的在前,雄的在后,雄牛高举着傲然的角紧迫不舍,整个身体优美地腾空而立。黑眼圈的雌牛扭动着身子,灵巧地一摆,从重压之下挣脱出来钻进一蓬灌木丛中,庞大的雄牛在密匝匝的灌木丛前煞住脚步,悻悻地对着山脚下的村庄发出一阵浑重的吼叫。
放牛人靠着一棵歪脖子的橡树坐下来,坡下的石缝里生出一蓬丁香,正好挡住了身子,可却挡不住视线。掏出烟荷包用烟袋锅挖了一阵,自制烟末随着喷出来的青烟,发出一股臭味,可放牛人却有滋有味地享受着,透过眼前的青烟若有所思地看着山脚下那个熟悉的小山庄,他和牛们就是从那儿走出来的,村西头那三间石顶石墙的房子就是他的家,他一个人的家,只要他不回家,房顶上的那个烟筒就冷冷清清地永远不会冒出烟来。有一缕烟从嘴角挤到眼眶中来,泪水热辣辣地淹没了村子和家,揉揉眼,他把视线移向别处,可不觉中又恋恋地转了回来。
村子里,管成家的门口挂了一只面萝,萝上缚着一条尺把长的红布条,鲜亮亮地透着刚得了儿子的喜气。黑小家年前死了老人,过年时用白纸写的对子还在乌黑的门框上贴着,字辨不出,纸还是白生生的。保成媳妇正朝院墙上搭被子,娃娃们又尿炕了。下地的人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走过村口的神树。鸡和狗的叫声像是隔了一层什么远远地传上来……一切都是熟悉的,一切都是看过无数遍的,可他觉得总没有把它们看透,自从女儿出了嫁,他就觉得这一切都和自己远远地隔了一层,倒是和牛们越来越亲近了。那头忙牛,就是儿子死的那一年出生的,不知怎么的,②他总觉得这忙牛的眼神像自己的儿子。
牛群在山坡上散散漫漫地游荡着,长长的尾巴在周身上下不时地甩打,轰赶着围上来的蛇蝇。长舌头在肥嫩的青草丛里卷来卷去,吃到酣畅处白白的口涎就顺着嘴角长长地垂下来,在明媚的阳光中拉出一道闪闪发光的弧线。或许是猛然间回忆起什么遥远的往事,它们就会中断了香甜的咀嚼从青草中抬起头来,黑而大的眼睛久久地注视着群山。
放牛人自信地在橡树下坐着,在山坡上,在身边的这一群当中,他已经享受惯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尊严,他是它们的中心,它们是他的依靠。可是今天这自信中却夹进了一些惶恐:我真的就老得不中用了么?工分多那是我雪里雨里挣下的,这也叫人眼红么?嫌多,我宁愿减工分。可队长说话时的口气分明是冷冷的,是不容商量的。他只会笑笑,只能服从的,他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不服从。不由得,他又想起撒手而去的老婆,半路而去的儿子,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嫁出去的女儿来。
山脚下,队长家的石窑里有人走出来,是队长的婆姨走进院角上的茅厕里,一个肥大的屁股就在太阳底下白亮亮地露了出来。村里人不讲究,茅厕只围上一圈矮墙,蹲下去不见人就拉倒。可是在半山坡上,那截掩人耳目的矮墙形同虚设,一切都看得明明白白的。③放牛人的脸上露出一丝报复的笑容,把烟袋叼在嘴上,看着,笑着,仿佛茅厕里有人在唱戏,笑着,看着,忽然又觉得十分的惶恐,就像偷了别人的东西,慌慌地又把眼光移到远处的山上。
④山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沉默着,木然着,永远不会和昨天有什么不同,也永远不会和明天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人老了。放牛人细细地思量着:甩石头用的小锨已经磨得只剩下半个,若是换人,得叫队里到河底镇再去打一把新的来;下雨天上山穿的毛腿,已经防不住水了,若是换人,得叫队里再出羊毛,再纺线,重新织一副;水壶是自己预备的;再剩下的就是牛们了,跟人一样,各有各的脾气禀性,不在一块过日子谁也摸不清,心疼不心疼得看各人的良心……这么想着,那惜别的凄凉又涌了上来,好像是自己要咽气了,好像自己在给儿女们一件一件地安排后事。山还是原来的山,水还是原来的水,太阳也还是原来的太阳,不懂事的牛们安闲地吃着草,它们不知道,队长昨晚上来过,也许明天,也许后天,带它们上山的人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到那时就会是另外一个人,站在山坡上看山脚下的村子,看这些石顶石墙的房子,看这些扛锄下地的人们。
心里昏昏沉沉的,太阳很暖和,坐在橡树下的放牛人睡着了,一缕口水从嘴角上搭拉下来。恍惚之中,他看见自己回到了村西头那间冷清的石房里,石房里忽然热闹起来,牛们不离左右地簇拥着,口口声声叫他队长,他坐在炕头上颐指气使地分派着:忙牛你去泉上担水,黑眼窝给我烧汤做饭,长耳朵和独角去拉土垫圈。它们都是只会服从,只会笑,没有谁不听话的,他很满意,朗声问道:
“我老么?”
“不老。不老。”
牛们都说,都笑。
可他还是老了。白胡子长了老长老长,想死,可又没有病,就走到半山这棵歪脖子橡树底下,拴上一根牵牛用的麻绳,往脖子上一套,两脚悬空,死了。牛们都围上来哭,忙牛哭得最凶,他睁开眼,劝牛们:
“不用哭,我想死。这石顶石墙的房子我一个人住够了。山根底下这个村子我天天看,看透了。忙牛说:“我跟你一块走!”
牛们都围上来:“我们也跟你一块走!”半山里大家哭作一团,哭得肝肠寸断。他被哭得心软了:“我不死了,咱们还是都活着吧……”哭着,说着,放牛人醒过来,伸手一摸,脸上湿湿的。黑眼窝下的那只牛犊子正凑在脸前头,伸着舌头舔他的脸。他不动,任那牛犊去舔。
太阳很暖和。
一九八八年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放牛人将山的连绵起伏看作人生的奋斗历程,他从看山领悟到的哲理也同样是对自己人生的释怀。
B.队长劝说放牛人放弃繁重的放牛工作,选择工分高的牛信工作,这从侧面表现了放牛人已经年老体衰。
C.放牛人回看山脚下小村庄,在观察父老乡亲们的生活状态时也是对自己故去岁月离去亲人的追忆和对生活的凭吊。
D.文章结尾放牛人梦见自己上吊后又复活,群牛们极力挽留自己,哭作一团,梦的荒诞离奇也道尽了人生的悲凉。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越放越大”和“越过越孤单”形成鲜明对比,巨大的苦难用极为简练的语句来表现从而奠定了全文的悲剧性色彩。
B.句子②巧用比喻,将儿子的形象寄托在牛身上,既表现了放牛人痛失儿子后的孤独与悲凉,又为后文放牛人的梦境作了铺垫。
C.句子③中老头“报复的笑容”如阿Q般,寥寥数笔勒出他的心理由屈辱到熨帖再到惶恐的状态,反映了对卑琐的国民性的反思。
D.句子④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与鲁迅在《秋叶》中对“枣树”的刻画类似,对山的慨叹实则是老头的自我哀怜与人生挫败感。
8.放牛人的生活悲惨,但文章却两次出现了“太阳很暖和”,请分析其原因。
9.本文是李锐八年知青生活所见所感的浓缩和提炼,文学小组打算就此拟写一段短评。经讨论,小组给出了关键词:悲悯·平衡·寻根。请围绕本文和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二、古诗文阅读(2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①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②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③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遂发命遽兴姜戎。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注]①超乘,一跃而登车,是一种轻狂无礼的举动。②乘韦,四张熟牛皮。③死君,指逝世不久的晋文公。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
先轸曰秦A不哀吾丧而B伐吾C同姓D秦则无礼E何施之F为G遂发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辞焉”的“辞”指“推辞”,与《鸿门宴》中“今者出,未辞也”的“辞”意思相同。
B.“必死是间”的“是”指“这”,与《六国论》中“是又在六国下矣”的“是”意思相同。
C.“免胄”中“胄”指古代战士戴的头盔,又称“兜鍪”,辛弃疾“年少万兜鍪”中此词借代士兵。
D.三百乘,指三百辆战车。乘,古代兵车的量词,把一车、四马称为“一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帮助郑国戍守秦国将领派人回秦国报告说,他掌管着郑国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秦国偷偷派兵前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郑国了。
B.秦穆公为此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认为军行千里,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军队的行踪一定会暴露,此行一定不会取得成功,因而反对出兵郑国。
C.秦穆公没有采纳蹇叔的意见,派遣孟明、西乞、白乙三个将领带兵攻打郑国,蹇叔知道此行是去送死,因儿子也在军中就哭着送行。
D.弦高为迟滞秦军进军速度,就假装奉国王之命前来犒劳秦军,秦军将领于是灭掉滑国后返回,途经殽山时全军覆没,三大将均被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4.王孙满认为,秦国的军队一定失败,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赠斯远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①斯远:是友人。②病眼:眼因昏睡而懒于睁开,故称病眼。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到降霜、下雨的深秋,交代了赠诗时的时令和天气,看似萧瑟凄凉,从全诗来看,实则是“以哀景衬乐情”。
B.颔联紧承首联,具体展示“春其渐起”的情状,并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让诗歌表现的内容更丰富,表述的情感更深远。
C.颈联补足“定有梅花当返魂”这判断,“小驻”与“细寻”互文见义。“日日”“村村”,从时空角度强调新春发现之易,情感表述更为直接。
D.尾联归结到自己,并回应题中“赠斯远”之义。此诗首尾呼应,转折自如,章法井然,熔诗情、哲理于一炉,感情细腻,寓意深远。
16.后人评价此诗“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评价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子劝客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述了非己勿贪,对万物不要强求强取的豁达态度。
(2)在《谏逐客书》中,写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直接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歌中,诗人经常使用数词来表述夸张之意,体现出对仗的句式美和平仄的音韵美,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素养还来自作家对生活投入的热情,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对生活的独特发现。
①生活素养固然包括了见多识广,②也更为本质的是认识深刻,③真切感受。④应当说,经历和见闻都属于广度方面的问题,⑤而认识和感悟则属于深度和密度方面的问题。⑥广度仅仅是一个侧面,⑦在广度基础上加上深度和密度,⑧才能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生活素养。鲁迅曾经鼓励作家“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就是要求向生活的深度挖掘。作家叶蔚林认为,创作中的熟悉生活,其实就是“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感受”。就是说,创造不能停留于生活的表面。茅盾在论创造时,特别强调广度、深度和密度的三位一体化。他说:广博与深入,并不对立,而是A的。很难想象,一个埋头在生活的一角,而对一角以外的生活全无所知的,怎能够写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使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具有普遍性。我们所要表现的,必须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生活,能使广大读者感到身入其境,产生强烈的共鸣;但我们所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不可能不是具体环境中的故事和人物。而所以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就在于既有广博的生活知识,又有B
18.请在文中A处补写合适的成语,B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补写语句不超过10个字。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平陷落了,瑞宣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出来进去,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他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出了屋门,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一低头,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小会儿——天还是那么晴蓝,而北平已不是中国人的了!他赶紧走回屋里去。到屋里,他从平日积蓄下来的知识中,去推断中日的战事与世界的关系。忽然听到太太或小顺儿的声音,他吓了一跳似的,从世界大势的阴云中跳回来:他知道中日的战争必定会使世界的地理与历史改观,可是摆在他面前的却是这一家老少的安全与吃穿。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不能再去出力挣钱。父亲挣钱有限,而且也是五十好几的人。母亲有病,禁不起惊慌。二爷的收入将将够他们夫妇俩花的,而老三还正在读书的时候。天下太平,他们都可以不愁吃穿,过一份无灾无难的日子。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平日,他已是当家的;今天,他的责任与困难更要增加许多倍!在一方面,他是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民,理当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在这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在另一方面,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做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能!不能!”“不能受!不能受!”与“不能!”“不能受!”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1.有人将画波浪线句子“天下太平,他们都可以不愁吃穿,过一份无灾无难的日子”改为“天下太平,他们都可以有吃有穿,过一份快活的日子”,请结合语境谈谈改前和改后哪种表述更好。
22.下列句子中“仿佛”的用法,与文段中“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不同的一项是()
A.做戏的锣鼓,在阿Q耳朵里仿佛在十里之外。
B.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
C.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D.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配角综合征”反映的是一种不喜欢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心理。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人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48.4%的受访者有“配角综合征”。同时,50.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配角综合征”人群,其中9.5%的受访者坦言非常多。有人认为我们处于新时代,应当“争当主角”;有人认为“甘当配角”也是工作、生活中的一种正常选择。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以“配角·主角”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西省大同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古籍今译是一项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广泛作用的工作,近百年来,成果丰硕。从宏观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上层建筑,使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而调节或改变人的现实生存条件,间接地参与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或变革;从细节上看,它以其认识功能影响人的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达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这类工作不可能像衣食住行那样来得直接,也不具有强制性,它就像杜甫说的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浸润人们心田,陶冶情操。它虽不能与国计民生活动并驾齐驱,但从生存发展的意义上讲,社会是受益于它的。
在翻译方式方法的探索上,清末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标准,受到人们的推崇。我们现在沿用“信、达、雅”三个词,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信”是指忠实地反映原作的内容,包括思想、风格、精神等。“达”是译文要畅达明白,用现代汉语将原作的内容准确地表述出来。“雅”是规范、典雅。雅是有条件的,原作雅,译文才能雅。“信、达、雅”之间,信是基础,是第一位的,达与雅是第二位的。没有信,达与雅就失去了基础。达是信的翅膀,没有达,信也就失去了凭借。雅是达的发展,没有达,不可能有雅。
今译的过程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里存在古今汉语表述形式之间的矛盾,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译者的理解之间的矛盾等。当译者将原作的内容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忠实地、准确地表述出来,达到了信达雅的统一,上述这些矛盾基本上解决了,今译也就完成了。
翻译界历来有直译和意译之说,有人主张直译,有人主张意译,双方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主张直译的人批评意译随意胡译、乱译。主张意译的人批评直译逐字呆译、死译。实践证明,直译、意译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译方法。直译与意译具有共同性,亦有差异性。共同性是都要求忠实于原作。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方法上,前者强调按原文的结构、语序翻译。其优点在内容上易于忠实地、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在形式上可以保存原文的语气及语言上的特色。后者强调反映原文的风格神韵而不必逐字逐句直译。其优点,在内容上能保留原文的风格神韵,在形式上易于再现原文的体裁、风貌。需要指出的是,与直译相比,意译带有更大的主观性。对于这一点,译者应有所警惕。由于二者具有差异性,所以各自都有它们的适应性。直译适宜于翻译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意译适宜于翻译文艺作品,如诗、词、赋、曲等。当然,用直译还是用意译,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能直译者不妨直译,不能直译者须用意译,兼及二者,方为妥当。不管采用哪种方式,今译中原作信息的丢失是肯定的,只是多或少的问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的介入,为古籍今译的外化提供了新的途径,甚至促成了古籍今译概念的延伸。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典籍里的中国”,对古籍的活化、诠释做了积极探索。更多不同方式的今译作品正在日益涌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
(摘编自尹波、郭齐《古籍今译的理论与方法》)
材料二:
古籍今译“为什么”的问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从根本上说,古籍今译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译作为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既是“存亡继绝的工作”,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桥梁”。今译的读者群体是非常明确的,主要是非专业的传统文化学习者和爱好者。要让广大读者走进古籍、热爱古籍,今译无疑是最好的门径。
从先秦到晚清,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古籍的形态除了它的本然状态之外,还有经过整理之后的现代形态。本然状态当然非常重要,这是它的文物价值。但是,对社会大众而言,所接触到的还是经过整理之后的古籍,所重视的更是其阅读价值。今译就是古籍现代形态的一种特殊体现。说“特殊”,是因为它已经是经过古今语言转换之后生成的文本形式,并不是古籍的原始形态;可是,从文字所表述的内容来说,它又是由原始文本衍生而成的,其内容依赖于原始文本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复制,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译文也不能独立于古籍而存在,否则它是没有意义的。
今译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现代阐释,古籍不同于一般文物,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随着时代发展,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与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诸如语言、文字、名物、典章、制度、规范、礼仪、习俗、观念、思想等,许多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能很好地为现代读者所了解和掌握。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的综合阐释,是将古籍内容在现代语境中的重新“呈现”。它力求古籍内容完整、准确地再现,同时更要求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接受,这也就是程千帆所比喻的“金蝉子转世”与“七仙女下凡”:“佛弟转世,仍是高僧,仙女下凡,依然美妇,虽已今世,不昧前因。”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忠实、完整、准确、优美的再现,也就是古典文本的现代阐释,这也是古籍生命力的当代传承。
(摘编自马世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中“信”居首位,只有“达”“雅”而没有“信”的译文毫无意义。
B.翻译者对古籍的理解与古籍本身的思想内容之间存在着矛盾,译者用现代汉语翻译古籍,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C.古籍以不同形态呈现,不同形态有着不同的价值,在当今社会,阅读价值才是它最重要的方面。
D.今译是古籍的衍生品而不是复制品,今译无法替代古籍,二者相互依存,不能脱离彼此而独立存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籍今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是间接的,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它对现实生活的改变所起到的作用。
B.古籍今译的过程中必定会有信息的丢失,译者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C.与其他类型的文物相比,古籍承载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更直观便捷。
D.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籍里许多内容与当今社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没有译文,现代读者无法理解。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直译”“意译”论述观点的一项是()
A.郑振铎:译书自以能存真为第一要义,最好的一面极力求不失原意,一面要译文流畅。
B.茅盾:(翻译)就我的私见下个判断,觉得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所差异而保留“神韵”。
C.邹韬奋:鄙意以为译书之最大要素,在使看的人懂,而且觉得畅快舒服,若使人看了头痛或糊里糊涂,不但不足劝人看书,反使人懒于看书。
D.郭沫若:原作是诗,他的译文也应是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该允许译者有部分的自由。
4.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古籍今译的重要作用,但侧重点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5.下面是《诗经·卫风·硕人》的部分原文和译文,请结合材料分析这则译文好在哪里。
1.A2.B3.C
4.①材料一侧重从宏观和微观方面阐述古籍今译对社会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②材料二侧重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阐述古籍今译的重要作用。
5.①综合运用直译和意译的方法,如“手如柔蔑”的译文,除基本信息外,补充了“好柔嫩”,符合“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②译文既传达了古代文化信息,如“凝脂”“蛾眉”;又符合现代人的接受要求,“倩”“盼”译文分别用“动人心”“摄人魂”巧妙地进行了解释,让人更好理解。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错,材料一“当译者将原作的内容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忠实地、准确地表述出来,达到了信达雅的统一,上述这些矛盾基本上解决了,今译也就完成了”,可见“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说法绝对。
C.“阅读价值才是它最重要的方面”错,材料二“对社会大众而言,所接触到的还是经过整理之后的古籍,所重视的更是其阅读价值”是针对社会大众而言,选项缺少必要的条件。
D.“二者相互依存”“不能脱离彼此”错,材料二“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复制,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译文也不能独立于古籍而存在,否则它是没有意义的”是说今译不能脱离古籍而存在。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我们无法看到它对现实生活的改变所起到的作用”过于绝对,材料一是说“它以其认识功能影响人的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达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
C.“古籍承载了更多的文化信息,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更直观便捷”于文无据,材料二是说“古籍不同于一般文物,其核心的价值就在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没有“更多”“更直观便捷”的表述。
D.“如果没有译文,现代读者无法理解”过于绝对,材料二是说“便于现代读者理解接受”。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只强调了翻译的目的是使人看懂,没有涉及直译、意译。
4.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①材料一第一段具有概括性,“从宏观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上层建筑,使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从而调节或改变人的现实生存条件,间接地参与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或变革;从细节上看,它以其认识功能影响人的意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达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目的”侧重从宏观和微观方面阐述古籍今译对社会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②材料二第一段具有概括性,“从根本上说,古籍今译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侧重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阐述古籍今译的重要作用。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我们现在沿用“信、达、雅”三个词,并赋予它们以新的含义”“直译、意译都是行之有效的今译方法”“能直译者不妨直译,不能直译者须用意译,兼及二者,方为妥当”可知,在翻译方法上要按照“信、达、雅”的标准,要直译和意译并用。该译文就符合“信、达、雅”的标准,而且综合运用了直译和意译的方法,如“手如柔蔑”的译文,除基本信息外,补充了“好柔嫩”,符合“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结合材料二“今译就是对古代文化信息的综合阐释,是将古籍内容在现代语境中的重新‘呈现’。它力求古籍内容完整、准确地再现,同时更要求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接受”可知,译文既要对古代文化信息忠实、完整、准确、优美的再现,还要很好地为现代读者所了解和掌握。该译文既传达了古代文化信息,如“凝脂”“蛾眉”;又符合现代人的接受要求,“倩”“盼”译文分别用“动人心”“摄人魂”巧妙地进行了解释,让人更好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山
李锐
视线举着整座山峰朝上升,升,升……然后,停在半空里挣扎着,到底挣不过,沮丧地落了下来;然后,再朝起升,升,升;然后,更沮丧地落下来。
“全一样,东西再大,本事再大也有个不毬行的时候!”这么想着放牛人的视线里露出一股近似彻悟了的解脱来。看了一辈子的山,总算是把山看透了,看透了,心里又有点怜惜它们:“当初朝天上举的时候,也不知费了多大的劲,不知受了多大的委屈,生了多大的气。”
无比的怜惜从视线中涌泻出来,深情地抚摸着群山。只能在苍天之下忍受屈辱的山们沉默着,木然着,仿佛一群被绑缚的奴隶。沉默聚多了,便流出一种对生的悲壮;木然凝久了,便涌出一种对死的渴望;于是,从沉默和木然中宣泄出一条哭着的河来,在崇山峻岭之中曲折着,温柔着,劝说着。
太阳很好,草很好,牛们也很好。随着缓缓移动的脚步,和吃草时摆动的脖子,牛铃叮叮咚咚地响着,悠悠的,传得很远。①牛群越放越大,可是自己越过越孤单:妈死了,老婆死了,后来,儿子半路上也死了,只留下一个女儿和自己厮守着。可是,再后来,女儿也出嫁了。嫁女儿的时候他有些不舍,不舍可也到底嫁了。女儿一嫁,他的日子就好像是凝冻了一般;所剩下的只是放牛,只是独自一人每天呆呆地看着这些个山。
猛地,有个东西白亮亮地刺进心里来:
昨天晚上,队长来找他,说他老了,说放牛的活儿苦重,说村上只有牛信挣的工分最多,说队里打算换一个牛信,说问他愿意不愿意。“不愿意!想端我的饭碗子哩!”心里这么想,嘴里却没这么说,只是笑笑,只是说:“我还能行哩。”送走队长,他提着马灯进了牛圈,看着反刍的牛们,两行老泪流下来,他问:“你们愿意么?你们说我老么?”牛们不说话,只把眼睛恋恋地看着他。
树丛里一阵惊乱,杂沓的奔蹄声中窜出两头牛来,雌的在前,雄的在后,雄牛高举着傲然的角紧迫不舍,整个身体优美地腾空而立。黑眼圈的雌牛扭动着身子,灵巧地一摆,从重压之下挣脱出来钻进一蓬灌木丛中,庞大的雄牛在密匝匝的灌木丛前煞住脚步,悻悻地对着山脚下的村庄发出一阵浑重的吼叫。
放牛人靠着一棵歪脖子的橡树坐下来,坡下的石缝里生出一蓬丁香,正好挡住了身子,可却挡不住视线。掏出烟荷包用烟袋锅挖了一阵,自制烟末随着喷出来的青烟,发出一股臭味,可放牛人却有滋有味地享受着,透过眼前的青烟若有所思地看着山脚下那个熟悉的小山庄,他和牛们就是从那儿走出来的,村西头那三间石顶石墙的房子就是他的家,他一个人的家,只要他不回家,房顶上的那个烟筒就冷冷清清地永远不会冒出烟来。有一缕烟从嘴角挤到眼眶中来,泪水热辣辣地淹没了村子和家,揉揉眼,他把视线移向别处,可不觉中又恋恋地转了回来。
村子里,管成家的门口挂了一只面萝,萝上缚着一条尺把长的红布条,鲜亮亮地透着刚得了儿子的喜气。黑小家年前死了老人,过年时用白纸写的对子还在乌黑的门框上贴着,字辨不出,纸还是白生生的。保成媳妇正朝院墙上搭被子,娃娃们又尿炕了。下地的人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走过村口的神树。鸡和狗的叫声像是隔了一层什么远远地传上来……一切都是熟悉的,一切都是看过无数遍的,可他觉得总没有把它们看透,自从女儿出了嫁,他就觉得这一切都和自己远远地隔了一层,倒是和牛们越来越亲近了。那头忙牛,就是儿子死的那一年出生的,不知怎么的,②他总觉得这忙牛的眼神像自己的儿子。
牛群在山坡上散散漫漫地游荡着,长长的尾巴在周身上下不时地甩打,轰赶着围上来的蛇蝇。长舌头在肥嫩的青草丛里卷来卷去,吃到酣畅处白白的口涎就顺着嘴角长长地垂下来,在明媚的阳光中拉出一道闪闪发光的弧线。或许是猛然间回忆起什么遥远的往事,它们就会中断了香甜的咀嚼从青草中抬起头来,黑而大的眼睛久久地注视着群山。
放牛人自信地在橡树下坐着,在山坡上,在身边的这一群当中,他已经享受惯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尊严,他是它们的中心,它们是他的依靠。可是今天这自信中却夹进了一些惶恐:我真的就老得不中用了么?工分多那是我雪里雨里挣下的,这也叫人眼红么?嫌多,我宁愿减工分。可队长说话时的口气分明是冷冷的,是不容商量的。他只会笑笑,只能服从的,他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不服从。不由得,他又想起撒手而去的老婆,半路而去的儿子,虽然舍不得但还是嫁出去的女儿来。
山脚下,队长家的石窑里有人走出来,是队长的婆姨走进院角上的茅厕里,一个肥大的屁股就在太阳底下白亮亮地露了出来。村里人不讲究,茅厕只围上一圈矮墙,蹲下去不见人就拉倒。可是在半山坡上,那截掩人耳目的矮墙形同虚设,一切都看得明明白白的。③放牛人的脸上露出一丝报复的笑容,把烟袋叼在嘴上,看着,笑着,仿佛茅厕里有人在唱戏,笑着,看着,忽然又觉得十分的惶恐,就像偷了别人的东西,慌慌地又把眼光移到远处的山上。
④山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沉默着,木然着,永远不会和昨天有什么不同,也永远不会和明天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只是人老了。放牛人细细地思量着:甩石头用的小锨已经磨得只剩下半个,若是换人,得叫队里到河底镇再去打一把新的来;下雨天上山穿的毛腿,已经防不住水了,若是换人,得叫队里再出羊毛,再纺线,重新织一副;水壶是自己预备的;再剩下的就是牛们了,跟人一样,各有各的脾气禀性,不在一块过日子谁也摸不清,心疼不心疼得看各人的良心……这么想着,那惜别的凄凉又涌了上来,好像是自己要咽气了,好像自己在给儿女们一件一件地安排后事。山还是原来的山,水还是原来的水,太阳也还是原来的太阳,不懂事的牛们安闲地吃着草,它们不知道,队长昨晚上来过,也许明天,也许后天,带它们上山的人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到那时就会是另外一个人,站在山坡上看山脚下的村子,看这些石顶石墙的房子,看这些扛锄下地的人们。
心里昏昏沉沉的,太阳很暖和,坐在橡树下的放牛人睡着了,一缕口水从嘴角上搭拉下来。恍惚之中,他看见自己回到了村西头那间冷清的石房里,石房里忽然热闹起来,牛们不离左右地簇拥着,口口声声叫他队长,他坐在炕头上颐指气使地分派着:忙牛你去泉上担水,黑眼窝给我烧汤做饭,长耳朵和独角去拉土垫圈。它们都是只会服从,只会笑,没有谁不听话的,他很满意,朗声问道:
“我老么?”
“不老。不老。”
牛们都说,都笑。
可他还是老了。白胡子长了老长老长,想死,可又没有病,就走到半山这棵歪脖子橡树底下,拴上一根牵牛用的麻绳,往脖子上一套,两脚悬空,死了。牛们都围上来哭,忙牛哭得最凶,他睁开眼,劝牛们:
“不用哭,我想死。这石顶石墙的房子我一个人住够了。山根底下这个村子我天天看,看透了。忙牛说:“我跟你一块走!”
牛们都围上来:“我们也跟你一块走!”半山里大家哭作一团,哭得肝肠寸断。他被哭得心软了:“我不死了,咱们还是都活着吧……”哭着,说着,放牛人醒过来,伸手一摸,脸上湿湿的。黑眼窝下的那只牛犊子正凑在脸前头,伸着舌头舔他的脸。他不动,任那牛犊去舔。
太阳很暖和。
一九八八年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放牛人将山的连绵起伏看作人生的奋斗历程,他从看山领悟到的哲理也同样是对自己人生的释怀。
B.队长劝说放牛人放弃繁重的放牛工作,选择工分高的牛信工作,这从侧面表现了放牛人已经年老体衰。
C.放牛人回看山脚下小村庄,在观察父老乡亲们的生活状态时也是对自己故去岁月离去亲人的追忆和对生活的凭吊。
D.文章结尾放牛人梦见自己上吊后又复活,群牛们极力挽留自己,哭作一团,梦的荒诞离奇也道尽了人生的悲凉。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越放越大”和“越过越孤单”形成鲜明对比,巨大的苦难用极为简练的语句来表现从而奠定了全文的悲剧性色彩。
B.句子②巧用比喻,将儿子的形象寄托在牛身上,既表现了放牛人痛失儿子后的孤独与悲凉,又为后文放牛人的梦境作了铺垫。
C.句子③中老头“报复的笑容”如阿Q般,寥寥数笔勒出他的心理由屈辱到熨帖再到惶恐的状态,反映了对卑琐的国民性的反思。
D.句子④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与鲁迅在《秋叶》中对“枣树”的刻画类似,对山的慨叹实则是老头的自我哀怜与人生挫败感。
8.放牛人的生活悲惨,但文章却两次出现了“太阳很暖和”,请分析其原因。
9.本文是李锐八年知青生活所见所感的浓缩和提炼,文学小组打算就此拟写一段短评。经讨论,小组给出了关键词:悲悯·平衡·寻根。请围绕本文和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6.A7.B
8.①两次“太阳很暖和”都是放牛人主观感受,意在借此与外界的残酷世界作切割,从而进入人物纠葛的内心世界。
②想象的“暖和”与现实的“冰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
③“暖和”使人昏睡,自然物象的“暖和”象征着一成不变的土地伦理和麻木的农民心理。
④“太阳很暖和”依循自然法则,也象征着人们世代恪守的生存法则和心理习惯。
9.①本文借放牛人的悲惨处境寄寓了对世代扎根地的农民的悲悯,也是对他们生存困境的反思;
②但这种反思却采用冲淡矛盾的“反悬念”手段展开,这片古老大地正是在矛盾的自生自灭中维系着心理的平衡和秩序的平衡;
③透过这种平衡,既肯定了民族文化中克己忍耐、勤劳苦干、自我排解的优根,又深切反思了文化心理中固执守旧、逆来顺受、自我催眠的民族劣根。
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A.文章全篇都未突显放牛人“对自己人生的释怀”,原文所谓“看透”实则带有一种浓郁的悲观情绪,而非达观,也是放牛人对自己悲惨遭遇的自怜。从后文来看,无论是放牛人的惶恐还是寻死的情节都说明他并未真正与自己的命运和解,也无从谈及“对人生的释怀”。
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述艺术的能力。
B.“他总觉得这忙牛的眼神像自己的儿子”并未使用比喻。“像”只是喻词,比喻句要具备本体、喻体和喻词三个要素,如“我和他长得很相像”“这支笔像我丢失的那只”就不是比喻句,此处同理。
8.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句子含义和意蕴的能力。
①两次“太阳很暖和”出现在文章后半部分,都是放牛人的主观感受,前文的情节是放牛人将要离开他的牛们。离开他已经习惯的生活,这是残忍的、悲哀的,两处“太阳很暖和”意在借此与外界的残酷世界作切割,从而进入人物纠葛的内心世界。
②两次“太阳很暖和”都是放牛人的主观感受,也就是带有想象的成分,“心里昏昏沉沉的”他不愿意离开牛和熟悉的生活,但是现实是不允许的,队长来过了,说他老了,打算换一个牛信,让他想象的“暖和”与现实的“冰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化了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
③“太阳很暖和,坐在橡树下的放牛人睡着了”,“暖和”使人昏睡,前文说“心里这么想,嘴里却没这么说,只是笑笑,只是说:‘我还能行哩。’”表明放牛人的内心是没有觉醒的,他会顺从队长的安排,不会反抗,自然物象的“暖和”象征着一成不变的土地伦理和麻木的农民心理。
④文章结尾放牛人梦见自己上吊后又复活,群牛们极力挽留自己,哭作一团,梦的荒诞离奇也道尽了人生的悲凉。结尾处的“太阳很暖和”依循自然法则,也象征着人们世代恪守的生存法则和心理习惯。
9.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文章意蕴和主题的能力。
①“妈死了,老婆死了,后来,儿子半路上也死了,只留下一个女儿和自己厮守着。可是,再后来,女儿也出嫁了”他是一个命运悲惨、凄苦的人。队长劝说放牛人放弃繁重的放牛工作,选择工分高的牛信工作,这从侧面表现了放牛人已经年老体衰。结尾放牛人梦见自己上吊后又复活,群牛们极力挽留自己,哭作一团,梦的荒诞离奇也道尽了人生的悲凉。本文借放牛人的悲惨处境寄寓了对世代扎根土地的农民的悲悯,也是对他们生存困境的反思。
②“昨天晚上,队长来找他,说他老了,说放牛的活儿苦重,说村上只有牛信挣的工分最多,说队里打算换一个牛信,说问他愿意不愿意”这是矛盾的出现,“放牛人自信地在橡树下坐着,在山坡上,在身边的这一群当中,他已经享受惯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尊严,他是它们的中心,它们是他的依靠”这种自信让矛盾进一步展现,“队长昨晚上来过,也许明天,也许后天,带它们上山的人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到那时就会是另外一个人,站在山坡上看山脚下的村子,看这些石顶石墙的房子,看这些扛锄下地的人们”表明矛盾的自我消解。这种反思采用冲淡矛盾的“反悬念”手段展开,这片古老大地正是在矛盾的自生自灭中维系着心理的平衡和秩序的平衡。
③透过这种平衡,对放牛人是充满了悲悯情怀的,既肯定了民族文化中克己忍耐、勤劳苦干、自我排解的优根,又对他不能改变和反抗命运寄寓了深切的反思,反思了文化心理中固执守旧、逆来顺受、自我催眠的民族劣根。
二、古诗文阅读(2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①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②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③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遂发命遽兴姜戎。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注]①超乘,一跃而登车,是一种轻狂无礼的举动。②乘韦,四张熟牛皮。③死君,指逝世不久的晋文公。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
先轸曰秦A不哀吾丧而B伐吾C同姓D秦则无礼E何施之F为G遂发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辞焉”的“辞”指“推辞”,与《鸿门宴》中“今者出,未辞也”的“辞”意思相同。
B.“必死是间”的“是”指“这”,与《六国论》中“是又在六国下矣”的“是”意思相同。
C.“免胄”中“胄”指古代战士戴的头盔,又称“兜鍪”,辛弃疾“年少万兜鍪”中此词借代士兵。
D.三百乘,指三百辆战车。乘,古代兵车的量词,把一车、四马称为“一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帮助郑国戍守秦国将领派人回秦国报告说,他掌管着郑国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秦国偷偷派兵前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郑国了。
B.秦穆公为此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认为军行千里,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军队的行踪一定会暴露,此行一定不会取得成功,因而反对出兵郑国。
C.秦穆公没有采纳蹇叔的意见,派遣孟明、西乞、白乙三个将领带兵攻打郑国,蹇叔知道此行是去送死,因儿子也在军中就哭着送行。
D.弦高为迟滞秦军进军速度,就假装奉国王之命前来犒劳秦军,秦军将领于是灭掉滑国后返回,途经殽山时全军覆没,三大将均被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4.王孙满认为,秦国的军队一定失败,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
10.DEG11.A12.D
13.(1)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生意,在这里遇到秦军,先用四张熟牛皮作为引礼。
(2)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
14.①秦军经过周朝都城的北门时,其轻视他人,举动无礼且骄横。
②骄横无礼的军队会缺少谋略。
③进入险要之地却缺少谋略的军队就会失败。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先轸说:“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盟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于是发布命令。
秦国出兵讨伐的是郑国,是晋国的同姓之国,可知“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中“秦”为主语,“而”是转折连词,连接“不哀吾丧”与“伐吾同姓”,D处断开;“秦则无礼”,主谓句,E处断开;“何施之为”,“何……为”为固定结构,加强反诘语气,G处断开。故选DEG。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错误。“今者出,未辞也”的“辞”指“告别、辞别”,二者意思不同。句意:秦穆公谢绝了他。/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B句意:你们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弦高为迟滞秦军进军速度”错误。依据原文“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可知,弦高“假装奉国王之命前来犒劳秦军”的主要目的,并非为了“迟滞秦军进军速度”,而是让秦军误以为郑国已经有准备了,不得不取消侵略郑国的行动。事实上,秦军还没有到郑国就返回了。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市于周”,状语后置句;“市”,做生意;“先”,次序或时间在前的。
(2)“克”,攻克,战胜;“继”,后继,后援;“其”,表委婉地商量,还是。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秦师过周北门”“秦师轻而无礼,必败”可知,秦军经过周朝都城的北门时,其轻视他人,举动无礼且骄横。
由原文“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可知,骄横无礼的军队会缺少谋略。
由原文“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可知,进入险要之地却缺少谋略的军队就会失败。
参考译文:
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兵来袭击,郑国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为这事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兴师动众去袭击远方,从来没有听说过。军队劳累不堪,力量消耗尽了,远方的君主有所防备,恐怕不可以吧?军队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劳师动众而无所得,士兵们必然产生怨恨之心。况且行军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秦穆公谢绝了他,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们带兵从东门外出发。蹇叔为这事哭着说:“孟子!我今天看着军队出征,却看不到他们回来啊!”秦穆公派人对他说:“你知道什么!活到中寿就死去,你坟上的树早就长得有合抱粗了!”
蹇叔的儿子也加入这次出征的军队,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在殽山设伏兵截击我们的军队。殽山有南北两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国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秦国的军队于是向东进发了。
鲁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左右两边的战士都脱下战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跳跃着登上战车。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形,向周王说:“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轻狂就少谋略,没礼貌就不谨慎。进入险境而不谨慎,又缺少谋略,能不失败吗?”经过滑国的时候,郑国商人弦高将要到周都城去做生意,在这里遇到秦军,先送上四张熟牛皮作为引礼,先送上四张熟牛皮,再送十二头牛慰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敝国,冒昧地来慰劳您的部下。敝国不富裕,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给一天的食粮;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保卫工作。”并且派人立即去郑国报信。
郑穆公派人到宾馆察看,原来杞子及其部下已经捆好了行装,磨快了兵器,喂饱了马匹。郑穆公就派皇武子遣去秦军,于是杞子逃到齐国,逢孙、扬孙逃到宋国。
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指望什么了。进攻不能取胜,包围又没有后援的军队,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灭掉滑国就回秦国去了。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蹇叔的意见,因为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好机会。送上门的好机会不能放弃,敌人不能轻易放过。放走了敌人,就会产生后患,违背了天意,就会不吉利。一定要讨伐秦军!”栾枝说:“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军队,这岂不是忘记了先君文公吗?”先轸说:“秦国不为我们的新丧举哀,却讨伐我们的同盟国,秦国就是无礼,我们还报什么恩呢?”于是发布命令,立即调动姜戎的军队。
这一年夏季四月十三日这一天,晋军在殽山打败了秦军,俘虏了秦军三帅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而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赠斯远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眼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①斯远:是友人。②病眼:眼因昏睡而懒于睁开,故称病眼。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到降霜、下雨的深秋,交代了赠诗时的时令和天气,看似萧瑟凄凉,从全诗来看,实则是“以哀景衬乐情”。
B.颔联紧承首联,具体展示“春其渐起”的情状,并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让诗歌表现的内容更丰富,表述的情感更深远。
C.颈联补足“定有梅花当返魂”这判断,“小驻”与“细寻”互文见义。“日日”“村村”,从时空角度强调新春发现之易,情感表述更为直接。
D.尾联归结到自己,并回应题中“赠斯远”之义。此诗首尾呼应,转折自如,章法井然,熔诗情、哲理于一炉,感情细腻,寓意深远。
16.后人评价此诗“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这一评价的。
15.C
16.情感:①通过诗的颔联“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是说虽然已进入深秋,草木枯死,但离梅花开放也不远了,反映了乐观进取的精神。②颈联“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呼应了前句“春其渐起但无痕”,表述了惜春、盼春心情的急迫与信念的坚定。哲理及启示:作品阐明的哲理是新生事物的发展不可阻挡;希望往往孕育在艰难困苦之时;对未来应充满信心。启示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要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抱着坚定执著的人生态度,对未来充满信心。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C.“强调新春发现之易,情感表述更为直接”说法错误,“穷日日”前冠以“要须”,“遍村村”前冠以“无惜”,见出要发现新春之难,也表现了诗人惜春、寻春心情的急迫与信念的坚定。表述的情感更深远。
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情感:①诗的颔联“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紧承首联,具体展示“春其渐起”的情状。霜威固然使草木摇落而变衰,但诗人认为不必为此嗟叹,在草色垂死之际,梅树正在恢复青春,酝酿作花,反映了乐观进取的精神。
②颈联“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呼应了前句“春其渐起但无痕”,补足了“定有梅花当返魂”这一判断,“小驻”与“细寻”互文见义。“穷日日”前冠以“要须”,“遍村村”前冠以“无惜”,表现了诗人惜春、寻春心情的急迫与信念的坚定。
哲理及启示:这首诗的首联写自己在在冬季期盼春天的到来,表现进取的态度。颔联写虽然万物枯零却有梅花满枝头,寄于希望。“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霜威固然使草木摇落而变衰,但诗人认为不必为此嗟叹。自然界万物轮回,生生灭灭。一面在衰败,一面则在发生发展。颈联写自己满怀信心寻找春天的踪迹,尾联写自己等待病好,满怀希望有所作为,对未来应充满信心。
启示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要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抱着坚定执著的人生态度,对未来充满信心。全诗熔诗情、哲理于一炉,感情细腻,寓意深远。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子劝客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述了非己勿贪,对万物不要强求强取的豁达态度。
(2)在《谏逐客书》中,写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直接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诗歌中,诗人经常使用数词来表述夸张之意,体现出对仗的句式美和平仄的音韵美,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2)民以殷盛国以富强(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苟”“毫”“殷”“澄”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素养还来自作家对生活投入的热情,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对生活的独特发现。
①生活素养固然包括了见多识广,②也更为本质的是认识深刻,③真切感受。④应当说,经历和见闻都属于广度方面的问题,⑤而认识和感悟则属于深度和密度方面的问题。⑥广度仅仅是一个侧面,⑦在广度基础上加上深度和密度,⑧才能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生活素养。鲁迅曾经鼓励作家“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就是要求向生活的深度挖掘。作家叶蔚林认为,创作中的熟悉生活,其实就是“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感受”。就是说,创造不能停留于生活的表面。茅盾在论创造时,特别强调广度、深度和密度的三位一体化。他说:广博与深入,并不对立,而是A的。很难想象,一个埋头在生活的一角,而对一角以外的生活全无所知的,怎能够写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使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具有普遍性。我们所要表现的,必须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生活,能使广大读者感到身入其境,产生强烈的共鸣;但我们所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不可能不是具体环境中的故事和人物。而所以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就在于既有广博的生活知识,又有B
18.请在文中A处补写合适的成语,B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补写语句不超过10个字。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18.A.相辅相成B.深入的生活经验
19.②可修改为:但更为本质的是认识深刻。
③可修改为:感受真切。
⑥可修改为:广度仅仅是一个平面。
18.本题考查填写成语及补写语句的能力。
A.根据前面“并不……”以及“而是……”可知,该句为转折关系复句,因此横线处句子的意思是与“对立”相反的,又由于限定填成语,因此可以填写“相辅相成”。“相辅相成”的意思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B.根据“既有……”和“又有……”可知,该句为并列关系复句。全段是对“生活”相关知识的讨论,所以横线处可以填写“深入的生活经验”“丰富的生活经验”“切实的生活经验”等。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中“固然……”以及②中“更为……”等可知,两句为转折关系,而非并列或递进关系,因此②中“也”应改为“但”。
③语序不当,“真切感受”与②中“认识深刻”可知,两者应为并列关系,同为主谓结构,故③应为“感受真切”。
由下文“才能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生活素养”可知,没有在广度基础上加上“深度和密度”,就既不“立体”,也不“完整”,因此只能局限于“平面”的层次;而“侧面”显然和“正面”对应,前后都缺乏与“侧面”对应的词语,故⑥可修改为“广度仅仅是一个平面”,与“立体”相对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平陷落了,瑞宣像个热锅上的蚂蚁,出来进去,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他失去了平日的沉静,也不想去掩饰。出了屋门,他仰头看看天,天是那么晴朗美丽,他知道自己还是在北平的青天底下。一低头,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眼前黑了一小会儿——天还是那么晴蓝,而北平已不是中国人的了!他赶紧走回屋里去。到屋里,他从平日积蓄下来的知识中,去推断中日的战事与世界的关系。忽然听到太太或小顺儿的声音,他吓了一跳似的,从世界大势的阴云中跳回来:他知道中日的战争必定会使世界的地理与历史改观,可是摆在他面前的却是这一家老少的安全与吃穿。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不能再去出力挣钱。父亲挣钱有限,而且也是五十好几的人。母亲有病,禁不起惊慌。二爷的收入将将够他们夫妇俩花的,而老三还正在读书的时候。天下太平,他们都可以不愁吃穿,过一份无灾无难的日子。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平日,他已是当家的;今天,他的责任与困难更要增加许多倍!在一方面,他是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民,理当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在这国家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在另一方面,一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走吗?不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下做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不能!不能!”“不能受!不能受!”与“不能!”“不能受!”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1.有人将画波浪线句子“天下太平,他们都可以不愁吃穿,过一份无灾无难的日子”改为“天下太平,他们都可以有吃有穿,过一份快活的日子”,请结合语境谈谈改前和改后哪种表述更好。
22.下列句子中“仿佛”的用法,与文段中“仿佛是被强烈的阳光闪的”不同的一项是()
A.做戏的锣鼓,在阿Q耳朵里仿佛在十里之外。
B.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
C.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D.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
20.“不能!不能!”“不能受!不能受!”与“不能!”“不能受!”相比,语意得到了强化;“不能!不能!”反映了瑞宣对家庭责任的思索和承担,比“不能!”更能突出瑞宣的责任感;“不能受!不能受!”表意上比“不能受!”程度更重,表现出瑞宣对做亡国奴的不甘和对北平陷落的痛恨,更突出瑞宣的爱国之情以及照顾大家庭与辞家抗日不能兼取的矛盾心理。
21.示例一:改前的表述更好。“不愁吃穿”和“无灾无难”运用含否定意义的词语,着眼生活的最低限度,更切合瑞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合同模板附有停止条件之动产赠与契约书范本
- 2024仿真花采购合同
- 《大环境公害事》课件
- 呼伦贝尔学院《经济学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红河学院《综合英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专题04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4种压轴题型全攻略(解析版)
- 专题01 二次函数的定义与二次函数y=ax2、y=a(x-h)2、y=a(x-h)2+k的图象和性质压轴题八种模型全攻略(原卷版)
- 2024【汽车转让合同范本】正规车辆转让合同范本
- 2024劳务清包工合同
- 2024劳动合同法风险规避指南
- IT行业安全生产培训
- 高考英语听力专题(一)行为动作推断题课件
- 《狼和鸭子》PPT课件小学幼儿园儿童故事表演幻灯片背景有音乐
- 北京市中小学生天文观测竞赛附有答案
- 初中生物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 2024年食品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职专业建设方案
- 一年级口算题卡10000道(100以内加减法)
- 歌剧魅影(全英文)课件
- 辉石矿选采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样本
- 第十二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