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气象条件高低温环境_第1页
第七章 气象条件高低温环境_第2页
第七章 气象条件高低温环境_第3页
第七章 气象条件高低温环境_第4页
第七章 气象条件高低温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气象条件高低温环境本章主要内容高温条件低温条件一高温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及其特点1.气温2.气湿3.气流4.热辐射第一节高温条件3气温◆大气温度◆太阳辐射◆生产性热源◆人体散热◆二次热源2气湿

生产环境的气湿以相对湿度表示。

相对湿度高于80%称为高气湿多见于纺织印染、造纸等。相对湿度低于30%称为低气湿多见于冬季高温车间。3气流外界风力生产性热源(热压)

室内外温差愈大,产生的气流也越强通风设施6风压自然通风背风面迎风面7热压自然通风进风进风热源排气排气热辐射

物体在任一温度下发射从红外线、可见光到紫外线的现象。热辐射单位(J/cm2·min)火炉600度1000度400度因辐射与温度有关,故称热辐射乾隆通宝乾隆通宝乾隆通宝火炉1000度9热辐射◆正辐射: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周围物体表面则向人体发放热辐射而使人体受热。◆负辐射: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时,人体表面则向周围物体辐射散热。二高温作业的类型及职业接触高温作业(workinhotenvironment)

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大于23W/m3.h或84kJ/(m3.h),或以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工作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高温作业的类型干热作业(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冶金、铸造、玻璃、发电等。湿热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印染、造纸、电镀、屠宰等。夏季露天作业:农田劳动、建筑、搬运等。看一看三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1体温调节产热+获热=散热正常机体产热与散热之间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以维持机体温度的相对恒定(代偿范围≤38℃)。人的体温:临床测定:口腔:腋窝:直肠:36.7~37.7(37.2℃)36.0~37.4(36.8℃)36.9~37.9(37.5℃)人体内部的温度,在37.5℃左右人的体温及其意义最接近体温体温恒定的意义:保持酶的活性TemperatureRegulationisa“balancingact”高温作业体温的调节炎热:18◆气温以对流方式作用于人的体表→经血液循环使全身加热◆热辐射直接加热机体深部组织◆体力劳动增加机体产热中心体温升高中枢热敏感区(下丘脑)发放神经冲动皮肤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对流蒸发维持正常体温

出汗量:

反映机体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

一个工作日生理最高限度的出汗量为6L

尿盐量:判断体内是否缺盐的指标尿盐<5g/24h(缺盐可能)2水盐代谢高温作业汗液蒸发水、电解质紊乱热痉挛心脏要向高度扩张的皮肤血管网输送大量血液,以便有效散热;心脏又要向工作肌输送足够的血液,以保证工作肌的活动,维持正常血压;高温作业,由于大量出汗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如果高温工人在劳动时已达最高心率,机体蓄热又不断增加,则不可能再增加心输出量来维持血压和肌肉灌流,可致热衰竭。长期从事高温作业可出现心脏代尝性肥大。3循环系统

消化腺分泌功能减弱,消化酶的活性降低,

胃液酸度降低

胃肠蠕动差,吸收、排空速度降低

唾液分泌减少,淀粉酶活性降低

消化道血流量少,影响营养吸收

大量饮水胃液稀释加重消化道负担4消化系统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胃肠道疾患增多消化功能降低肢体运动准确性↓协调性↓反应速度↓注意力不集中工伤事故5神经系统

高温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增高运动中枢兴奋性降低肌肉活动减弱产热减少尿中出现蛋白和管型6泌尿系统汗液排出增加抗利尿激素增加肾脏尿液减少、浓缩肾负荷增加肾功能不全(1)概念

人体在热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的适应反应(2)表现

◆体温调节能力增强。从事同等强度体力劳动,机体产热减少,出汗量增加,汗液蒸发率提高◆出汗量增加(30-100%),汗中无机盐减少1/10;◆皮肤和中心温度先后降低;◆心血管紧张性下降,心率明显下降,血压稳定。◆醛固酮分泌增加,肾小管对氯化钠的重吸收增强。四热适应(heatacclimatization)热适应者对热的耐受性强,提高了劳动效率,脱离热环境后热适应消失(脱适应)(3)热适应的建立和脱适应热适应训练:

在中等热条件下,让未适应者进行短时间的尽可能重的体力负荷训练,并间隔短暂的轻体力负荷训练,一般2~4周内形成。脱适应:

热适应的状态并不稳定,停止接触热一周左右即返回到适应前的状况。病愈或休假重返工作岗位者应注意重新适应。五中暑

中暑(heatstroke)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acuteheat–inducedillness)。

气温高

气湿大

气流小

热辐射强

劳动强度大

劳动时间过长

体弱

肥胖

睡眠不足

未产生热适应致病因素:诱发因素:27若环境受热加上劳动代谢产热明显超过散热时,机体会产生热蓄积。体温上升并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上机体处于高度的热应急状态蓄热过量,超过体温调节能力中暑热应急缓解间断热接触在间断期内蓄积热散出1中暑的分类热射病(heatstroke)热痉挛(heatcramp)热衰竭(heatexhaustion)(1)热射病/日射病/

中暑性高热(heatstroke)

机制:

散热途径受阻,体内蓄热,体温调节机制紊乱

作业类型:

强干热型、湿热型高温作业

临床表现:

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开始大量出汗,以后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脉搏快而无力、呼吸浅表、昏迷、抽搐、病死率高

机制:过量出汗→钠、钾过量丢失→水电解质紊乱→神经肌肉自发性冲动→肌痉挛

作业类型:干热型高温作业

临床表现:肌肉痉挛伴收缩痛,痉挛以腓肠肌等四肢肌肉和腹肌为多见,对称性发作,可自行缓解,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2)热痉挛(heatcramp)

机制:皮肤血流的增加→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晕厥

作业类型: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临床表现:发病一般迅速,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继而晕厥,轻度脱水,体温正常或稍高(3)热衰竭(heatexhaustion)2.诊断

先兆中暑:症状+体温正常或略高

轻症中暑:症状加重+体温38.5℃

重症中暑: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之一或混合者

3.治疗

先兆/轻症中暑:

迅速转移、密切观察、含盐饮料、对症处理

重症中暑:①物理降温②药物降温(氯丙嗪)③

纠正水电质紊乱④其他:补充水溶性维生素、防止休克、脑水肿同时进行4热致疾病的预防

(1)高温作业卫生标准制订卫生标准应以机体热应激不超出生理范围(例如,直肠体温≤38℃)为依据

(2)防暑降温措施

1.技术措施2.保健措施3.组织措施(1)技术措施

合理工艺设计:

隔热:热绝缘、热屏挡

通风:自然通风、机械通风(2)保健措施

供应含盐饮料补充营养:

盐0.1-0.2%,蛋白14-15%,水少量多次,补充水溶性维生素

个人防护

预防保健(3)组织措施

贯彻法规和标准

制定合理休息制度防暑降温措施技术措施保健措施组织措施

风压作用的自然通风热压作用的自然通风局部机械吹风系统局部排风系统示意图车间内工作地点夏季空气温度规定(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当地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工作地点与室外温差(℃)≤22<1023~289~429~32<3≥33<2第二节低温作业一概述

低温作业是指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按照工作地点的温度和低温作业时间率,可将低温作业分为4级,级数越高冷强度越大。

低温作业主要包括寒冷季节从事室外或室内无采暖设备的作业,以及工作场所有冷源装置的作业二低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1.体温调节2.中枢神经系统3.心血管系统4.体温过低体温调节散热减少:如反射性地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等。产热增加:如肌肉寒颤等。中枢神经系统低温条件下,脑内高能磷酸化合物代谢降低。可出现神经兴奋与传导能力减弱,并与体温有依赖关系:当体温降至35~32.2℃范围内,可见手脚不灵、运动失调、反应减慢及发音困难。寒冷引起的这些神经效应使低温作业工人易受机械和事故的伤害。心血管系统初期: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后期: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三冻伤低温所致的体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损伤称为冻伤(frostbite)。当环境温度过低,个体保暖不足,人体散热量远大于产热量,超过了体温调节的生理限度,导致代偿失调,严重地破坏了人身的物质代谢与生理功能引起的死亡,称为冻死(deathfromcold)。冻伤或冻死多系意外事故。

1冻伤的程度及面积

(1)冻伤程度Ⅰ度冻伤(红斑性冻伤)Ⅱ度冻伤(水泡性冻伤)Ⅲ度冻伤(坏死性冻伤)Ⅳ度冻伤:坏死深达肌肉与骨骼,肢体坏死、脱落(离断)。(2)冻伤面积冻伤面积的计算参考烧伤面积计算方法。

2冻伤发生的条件(1)地理及环境因素*环境温度*风速*潮湿(2)机体因素*年龄*饥饿和疲劳*外伤或疾病*酒精或药物*其他3低温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表现(35度称体温过低;32度能维持产热代偿)(1)神经系统(2)心血管系统(3)呼吸系统(4)泌尿系统(5)内分泌系统49体温34℃时,意识受到一些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