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A. B. C. D.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量取液体 C.称量固体 D.闻药品气味3.要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后的残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有以下几步操作可供选择,①蒸发溶液②过滤③溶解④水洗⑤烘干,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④① B.③②⑤④ C.③②④⑤ D.③②①④4.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产生白烟 B.硫粉:明亮蓝紫色火焰C.镁带:耀眼白光 D.红磷:白色烟雾5.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A.菜刀生锈 B.葡萄酿酒 C.木柴燃烧 D.石蜡熔化6.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化合物 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8:1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CO2 B.O2 C.N2 D.稀有气体8.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硫 B.木炭 C.铁丝 D.红磷10.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B.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11.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张青莲 B.门捷列夫C.拉瓦锡 D.屠呦呦12.以下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ABC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铜丝在空气中加热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电解水生成两种气体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AB从微粒角度解释:(1)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原因是_____。(2)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其原因是_____。(1)实验现象是_____。(2)实验结论是_____。14.根据下图实验装置,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是________;气体应从导管______;(填“b”或“c”)端通入(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用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________的物理性质。②设计实验证明CH4中含有氢元素:检验其纯度后________;15.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如下图所示,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②处的试剂是___________(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3)用下图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4)甲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5omL,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乙同学利用图中所示装置,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甲同学实验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_______实验步骤与甲同学完全相同,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16.2017年某市初中毕业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小波抽到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小波一起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__________;(2)小波准备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时,发现装置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___(3)小波即将把浑浊的水样过滤后,得到的水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然后小波进行了有效处理,使水样变的澄清透明。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人体缺乏维生素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请计算要求有计算过程:维生素C化学式:每片100mg,含一日次,每次两片饭后服用若发黄请勿食用(1)“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3)若正常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当“Vc”完全来自图的“维生素C”时,每天至少服用___次。18.计算下列的物质氮元素的百分含量。碳酸氢铵:NH4HCO3_____硝酸铵:NH4NO3_____尿素:CO(NH2)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1)请从分子角度分析,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________;(2)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水,试分别说出硫、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这样做的目的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

A、试管是加热的对象,药品放在试管中,所以需要,故A错误;B、加热试管时需要用酒精灯提供热量,所以需要,故B错误;C、试管是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所以不需要石棉网,故C正确;D、试管夹是夹试管的仪器,所以需要,故D错误。故选C。2、C【解析】

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托盘天平使用时应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不能将固体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要放在玻璃容器或纸片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闻药品气味不能将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要用手在瓶口扇动,让少量气体进入鼻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3、C【解析】试题分析:回收二氧化锰的步骤是:溶解、过滤、水洗、烘干。故选C.考点:实验操作4、C【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5、D【解析】

A、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葡萄酿成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木柴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发生的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故选D。【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B【解析】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或生成的质量。甲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是48%-30%=18%,乙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41%-25%=16%,丁质量增多,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19%-17%=2%,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18%=16%+2%,该反应是甲=乙+丁。【详解】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甲是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此选项正确;B、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也可以与反应无关,此选项错误;C、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此选项正确;D、该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6:2=8:1,此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或生成的质量。7、C【解析】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选C。8、A【解析】

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氢元素与氧元素是不同元素,其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符合题意;B、同种元素可能电子数不同,如钠离子和钠原子,属于同种元素,但是核外电子数不同,不符合题意;C、同种元素可能中子数不同,如碳-12、碳-14,属于同种元素,但是中子数不同,不符合题意;D、同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可能不同,如钠离子和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A。9、C【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由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符合题意;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符合题意。故选C。10、A【解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A错误;B、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人体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救援犬闻到人体气味,故B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C正确;D、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D正确。故选A。【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11、A【解析】

A、张青莲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铟、锑、锌等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卓越贡献,故正确;B、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错误;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错误;D、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故错误。故选:A。12、B【解析】A、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氧气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当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不正确;B、铜与硝酸银的反应生成银消耗铜,每反应一个铜原子则置换出两个银原子,固体质量会增加,直至反应结束,故正确;C、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时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是增加的,不正确;D、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图中是质量比,不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烧杯A中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烧杯B中液体不变色分子不断运动【解析】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41-A(1)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原因是分子不断运动;(2)品红在热水中扩散速度快,其原因是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41-B(1)浓氨水有挥发性,B中挥发出的氨分子运动到A中,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实验现象是烧杯A中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烧杯B中液体不变色;(2)实验结论是分子不断运动。14、长颈漏斗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ACaCO3+2HCl=CaCl2+H2O+CO2↑量筒cB难溶于水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若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则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固-液发生装置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是量筒;气体应从“短管进、长管出”,导管c端通入;(4)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①选择固体加热装置为B。用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难溶于水的物理性质;②设计实验证明CH4中含有氢元素:检验其纯度后,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若烧杯壁上有水雾生成,则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15、水C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压强减小,塑料瓶变瘪等体积的水【解析】

(1)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缓倒入烧杯中的水里,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②处的试剂是水;

(2)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④③,故选C;(3)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压强减小,塑料瓶也会变瘪,乙同学利用图中装置,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甲同学实验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可知,加入水时塑料瓶变瘪不如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变瘪更明显,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16、烧杯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