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阶段检测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0/3D/wKhkGWXuSyuAIdRsAANR6tcTTz0100.jpg)
![新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阶段检测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0/3D/wKhkGWXuSyuAIdRsAANR6tcTTz01002.jpg)
![新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阶段检测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0/3D/wKhkGWXuSyuAIdRsAANR6tcTTz01003.jpg)
![新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阶段检测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0/3D/wKhkGWXuSyuAIdRsAANR6tcTTz01004.jpg)
![新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阶段检测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0/3D/wKhkGWXuSyuAIdRsAANR6tcTTz01005.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二(三、四单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五代后唐开始雕版印刷“九经”,宋代官府与民间书版数量剧增,这反映了雕版印刷得到广泛应用,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宰相冯道只是主持者,从中得不出A项;材料只提及了雕版印刷,故B项错误;D项与材料“书坊”矛盾,故错误。答案:C2.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 B.《九章算术》、罗马法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 D.《春秋繁露》《理想国》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东西方的文化成就。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大秦”是对古罗马的称谓,《九章算术》和罗马法分别属于东汉和古罗马的文化成就,B项正确。A项分别属于北宋和近代英国的科学技术成就;C项分别属于东汉和波兰的哥白尼的科学技术成就;D项分别属于西汉和古希腊的思想文化成就,因此,A、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3.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西周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始于宋朝,以后雕版印刷技术不再使用解析:“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A项错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最早的纸出现于西汉前期,B项错误。活字印刷始于北宋,但是它并没有取代雕版印刷技术,“雕版印刷技术不再使用”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火药在唐末开始用于军事,C项为正确选项。答案:C4.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A.《诗经》 B.《老子》 C.《庄子》 D.《离骚》解析:本题考查屈原著作的特点。注意材料信息“神游天地、上下求索”“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比兴手法”“南方楚文化”等,这些都指向屈原及其著作,《离骚》是屈原的著作,故选D项。答案:D5.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材料大意是司马相如的赋虽然多假托的言辞和夸张的说法,但其主旨却归于节俭,这与《诗经》的“风谏”之旨相似。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的赋有提倡节俭的文风,B项正确;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A项错误;汉赋虚辞滥说,文辞铺张,辞藻华丽,缺乏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描述,而《诗经》属于现实主义风格,因此,C、D两项错误。答案:B6.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A.杜牧 B.孟浩然 C.杜甫 D.白居易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时代背景,辨析诗人的作品风格。四个选项中,孟浩然(689—740)是初唐诗人,杜牧(803—约852)、白居易(772—846)两人都是晚唐诗人。只有杜甫(712—770)是中唐诗人,经历过安史之乱,且杜甫的诗是现实主义的风格,这一风格与题干中诗的风格一致。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7.(2016全国甲)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解析:本题考查汉字演变的历程。图片中的字体根据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应是先秦古文、小篆、隶书三种字体,这三种字体可反映出中国汉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部分发展历程,故B项正确。统一文字是秦朝“书同文”的结果,与题干中的三国曹魏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三国曹魏时期流行的汉字为隶书,而且此时还出现了楷书,先秦古文和小篆不是三国曹魏时期流行的字体,故C项错误。甲骨文标志着中国汉字的成熟,当时汉字已形成完整的体系,故D项错误。答案:B8.“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可知科学的发展打破了上帝创造世界的神学世界观,人类开始认识到自身可以发现事物的运动规律。题干中四位科学家在这个方面都做出了贡献,但是符合材料中“人类第一次”这一信息的只有牛顿,故选A项。答案:A9.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牛顿力学不属于启蒙思想,伏尔泰也非科学家,A项与题干材料不符;牛顿不是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所以C项与题干材料不符;牛顿苹果落地的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不能说明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排除D项。伏尔泰是法国人,牛顿是英国人,牛顿苹果落地的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传遍世界,这可以说明跨国文化交流促进科学思想的传播。所以B项为正确答案。答案:B10.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解析:本题考查哥白尼“日心说”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共同意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是人文主义宣扬的内容,故A项错误;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故B项错误;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基础的是启蒙思想,故D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白尼的“日心说”冲击了天主教宗教神学的传统观念,达尔文的进化论则否定了宗教的神创论,两者都引导人们摆脱宗教的束缚,从新的科学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故C项为正确答案。答案:C11.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解析:自然科学主要研究自然界的规律,社会科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人类与动植物有本质区别,因此自然界的规律不一定适合人类社会,因此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理论,但不能完全移植。事实证明,强行把自然科学理论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如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社会达尔文主义宣扬战争的合理性以及种族优越论等,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利于社会进步,因此D项正确。答案:D12.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欧洲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上帝粒子”。而19世纪中期的科学技术却在远离“上帝”,以下可以说明这一观念的科技成果是()A.相对论 B.生物进化论 C.“日心说” D.量子理论解析:从时间来看,A、D两项提出于20世纪初,C项提出于16世纪,故排除A、C、D三项;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冲击了教会的神创说,故B项正确。答案:B13.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蒸汽机 B.计算机C.牛顿经典力学 D.达尔文进化论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问题。计算机、经典力学和达尔文进化论与动力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所以排除B、C、D三项。蒸汽机使原来传统的人力、畜力向蒸汽动力变化,而蒸汽机使用煤作为燃料,符合动力从动植物向矿物转变,故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14.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解析:“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说明科学理论对技术的推动作用,而科学起到关键作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故错误。答案:D1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B.、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解析:“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反映了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巨大作用,故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3分,共4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率先指出中国有“四大发明”的是英国人李约瑟。1937年,37岁的李约瑟开始学习中文,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1942年,蒋介石把李约瑟以及与他一起搞研究的中国留学生鲁桂珍接到重庆,让他们到中国来实地研究中国科技史;一年后(1943年),在重庆搞出了“四大发明”的研究成果,轰动了世界。——摘编自王意如《中国历史上的传说与谎言》材料二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是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世界非遗传承单位,是全国最大的古籍线装书生产基地……雕版线装图书以其高雅的品位和珍贵的版本收藏价值,越来越得到读者的喜爱。广陵古籍刻印社早已成为国内线装书生产的“龙头”,生产的线装书得到“国书”的美誉。——《扬州晚报》(2011年10月4日)材料三科学史课程主要包含三方面的知识内容:一是体现学科发展成果的知识;二是体现学科发展进程的知识,其中有与学科发展背景相关联的知识;三是体现学科精神的知识。科学发展进程中科学家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情感、态度和意识,就是科学史内容的学科精神。学科发展成果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认识常有一定的局限性。从历史发展实践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使用价值,只有那些可以表达人类对真理的理解和追求的精神成果才是永存的。——摘编自姚锦祥《近代科学史的教学重点与策略》(1)材料一中李约瑟提出“四大发明”的概念,请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其历史意义。(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扬州注意传承雕版印刷术的现实价值。(4分)(3)结合材料三,列举宋元时期能够体现“学科发展成果”的成就。这一时期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经济因素是什么?今天可以从古代科技发展中传承的“学科精神”有哪些?(8分)参考答案:(1)增强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2)品位高雅,具有珍贵的版本收藏价值;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3)成就: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经济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学科精神:在生产中注重实践经验总结;勇于探索和创新。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东汉)王充《论衡》潮之涨退,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水往从之……此竭彼盈,往来不绝,皆系于月,不系于日。——(宋)余道安《海潮图序》材料二1687年,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用科学方法证明了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地球、月亮和太阳的相对运动及其引力的变化所造成的;月、日引潮力是产生潮汐运动的原动力,它是天体引力的组成部分。——《潮汐现象和牛顿先生——引潮力的发现》材料三牛顿以他所理解的“质量”认为物体会相互吸引,但是他无法解释能够互相吸引的原因,爱因斯坦为“质量”在不同的场合作了不同的定义,甚至无法定义。(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王充等人与近代牛顿对潮汐现象解释的异同。(8分)(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和爱因斯坦理论之间的联系。(4分)参考答案:(1)相同:都注意到潮汐现象的产生与月球引力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王充等人只注意到潮汐现象的产生与月象变化有关;对潮汐现象的解释来自对天文现象的解释。牛顿认为潮汐现象与地球、月亮、太阳的相对运动及其引力的变化有关;对潮汐现象的解释来自科学研究并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2)爱因斯坦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爱因斯坦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诊断学实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体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景区规划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知识产权转让过程中的价值转移机制
- 信阳师范大学《P1管理会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创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珠宝行业营销策略的未来趋势分析
-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环境科学与技术的新突破及其对未来影响
-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工程断裂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月历上的数字的奥秘》
- 班级公约(完美版)
- 第六章ACS6000励磁单元
- 医疗卫生监督协管巡查记录表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作业设计
- 卡通开学季安全教育幼儿开学第一课小学一二三年级PPT通用模板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主题课件开学第一课安全主题班会
- 北邮电子电路基础期中习题课件
- 湘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 DB21∕T 1581-2020 数字林业 森林资源分类编码 属性代码
- 蛋白质自动测序仪
- 税收流失论文-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