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数乘法》参考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9页例6、例7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激疑引入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个算式:21×3
3×21。同学们,这两个算式相等吗?(学生显然能得出相等,教师用等号连接)21×3=3×21。2.看到这个等式,你想起了什么知识?(乘法交换律)3.用字母可以表示为:。这里的字母你觉得可以表示哪些数呢?4.和可以表示分数,这只是你们的猜测。下面请你独立思考,举例验证这个猜测。5.交流反馈:整数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此时你还想到了哪些定律呢?(二)点明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二、探究新知(一)合作学习,展开验证1.刚才同学们还想到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那么这里的字母也可以表示分数吗?下面请同桌合作,举例验证。2.同桌合作,举例验证。合作要求:(1)举例说明①请同桌各写出一个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如或;②同桌交换,计算出利用运算定律后的结果,如或。③对照两者的结果是否相等。(2)能否举出一个不相等的例子?(3)得出结论。3.全班交流反馈,请几个小组来交流验证过程。4.小结:整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二)实践新知,应用提高1.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为了得出这一个结论,应该怎样应用呢?2.独立尝试。(1)出示:
(2)思考:选择什么运算定律才能使计算简便?(3)计算3.小组交流。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1)计算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这样计算,为什么能使计算简便?4.全班反馈第一题:
=×5×(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可约分)
=3×
=第二题:
=×12+×12(应用了乘法分配律,可约分)
=10+3
=135.小结: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能使一些分数混合运算变得简便。三、练习巩固1.请独立完成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1)××3
87×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第3小题,思考87与的分母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做可以进行约分呢?(2)奶牛场每头奶牛平均日产牛奶t,42头奶牛100天可产奶多少吨?每头奶牛每天产奶t,那么42头奶牛每天产奶t。求这些奶牛100天产奶的数量,可以列出的算式为:。2.出示: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题,动笔前先思考怎样算比较简便?学生独立计算。(2)第一题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大家都没有异议;第二题到底如何?两种方法都试试看,比较得出结论,其实用乘法分配律并不简单。(3)第二题的数怎么改一下用乘法分配律就比较简单了呢?(4)做了这两题,你有什么体会?3.开放练习:在□中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简便。
×15×□
×+×□
(+□)×□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你还有哪些疑问?五、随堂作业独立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的第12、13、14题。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平面向量的应用【知识梳理】1.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和b,它们的夹角为θ,把数量|a||b|cosθ叫做a和b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a·b.即a·b=|a||b|cosθ,规定0·a=0.2.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1)a·b=b·a;(2)(λa)·b=λ(a·b)=a·(λb);(3)(a+b)·c=a·c+b·c.3.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有关结论已知非零向量a=(x1,y1),b=(x2,y2),结论几何表示坐标表示模|a|=eq\r(a·a)|a|=eq\r(x\o\al(2,1)+y\o\al(2,1))夹角cosθ=eq\f(a·b,|a||b|)cosθ=eq\f(x1x2+y1y2,\r(x\o\al(2,1)+y\o\al(2,1))·\r(x\o\al(2,2)+y\o\al(2,2)))a⊥b的充要条件a·b=0x1x2+y1y2=0【问题思考】1.若a·b=a·c,则b=c吗?为什么?提示:不一定.a=0时不成立,另外a≠0时,由数量积概念可知b与c不能确定.2.等式(a·b)c=a(b·c)成立吗?为什么?提示:(a·b)c=a(b·c)不一定成立.(a·b)c是c方向上的向量,而a(b·c)是a方向上的向量,当a与c不共线时它们必不相等.3.|a·b|与|a|·|b|的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a·b|≤|a|·|b|.因为a·b=|a||b|cosθ,所以|a·b|=|a||b||cosθ|≤|a|·|b|.【基础自测】1.若非零向量a,b满足|a|=|b|,(2a+b)·b=0,则a与bA.30°B.60°C.120°D.150°解析:选C∵(2a+b)·b=0,∴2a·b+b2=0,∴2|a||b|cosθ+|b|2=0.又∵|a|=|b|,∴2cosθ+1=0,即cosθ=-eq\f(1,2).又θ∈[0,π],∴θ=eq\f(2π,3),即a与b的夹角为120°.2.已知向量a=(1,-1),b=(2,x),若a·b=1,则x=()A.-1B.-eq\f(1,2)C.eq\f(1,2)D.1解析:选D∵a=(1,-1),b=(2,x),a·b=1,∴2-x=1,即x=1.3.设向量a,b满足|a|=|b|=1,a·b=-eq\f(1,2),则|a+2b|=()A.eq\r(2)B.eq\r(3)C.eq\r(5)D.eq\r(7)解析:选B|a+2b|=eq\r(a+2b2)=eq\r(|a|2+4a·b+4|b|2)=eq\r(1+4×\b\lc\(\rc\)(\a\vs4\al\co1(-\f(1,2)))+4)=eq\r(3).4.已知两个单位向量a,b的夹角为60°,c=ta+(1-t)b.若b·c=0,则t=________.解析:因为向量a,b为单位向量,所以b2=1,又向量a,b的夹角为60°,所以a·b=eq\f(1,2),由b·c=0,得b·[ta+(1-t)b]=0,即ta·b+(1-t)b2=0,所以eq\f(1,2)t+(1-t)=0,所以t=2.5.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CD的中点,则·=________.解析:选向量的基底为,,则=-,=+eq\f(1,2),那么·=·(-)=2.【考点分析】【考点一】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及运算[例1](1)已知点A(-1,1)、B(1,2)、C(-2,-1)、D(3,4),则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为()A.eq\f(3\r(2),2)B.eq\f(3\r(15),2)C.-eq\f(3\r(2),2)D.-eq\f(3\r(15),2)(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eq\r(2),BC=2,点E为BC的中点,点F在边CD上,若·=eq\r(2),则·的值是________.[解](1)∵A(-1,1),B(1,2),C(-2,-1),D(3,4),∴=(2,1),=(5,5),因此cos〈,〉==eq\f(3\r(10),10),∴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为||·cos〈,〉=eq\r(5)×eq\f(3\r(10),10)=eq\f(3\r(2),2).(2)以A为坐标原点,AB,AD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B(eq\r(2),0),E(eq\r(2),1),D(0,2),C(eq\r(2),2).设F(x,2)(0≤x≤eq\r(2)),由·=eq\r(2)⇒eq\r(2)x=eq\r(2)⇒x=1,所以F(1,2),·=(eq\r(2),1)·(1-eq\r(2),2)=eq\r(2).【互动探究】在本例(2)中,若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E是AB上的动点,求·的值及·的最大值.解:以A点为原点,AB边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正方形各顶点坐标分别为A(0,0)、B(1,0)、C(1,1)、D(0,1),设E(a,0),0≤a≤1.·=(a,-1)·(0,-1)=a×0+(-1)×(-1)=1.·=(a,-1)·(1,0)=a+(-1)×0=a≤1,故·的最大值为1.【方法规律】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类型及求法(1)平面向量数量积有两种计算公式:一是夹角公式a·b=|a||b|cosθ;二是坐标公式a·b=x1x2+y1y2.(2)求复杂的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时,可先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或相关公式进行化简.变式:1.若向量a=(1,1),b=(2,5),c=(3,x),满足条件(8a-b)·c=30,则x解析:∵a=(1,1),b=(2,5),∴8a-b又c=(3,x),∴(8a-b)·c=18+3x=30,∴x2.若e1,e2是夹角为eq\f(2π,3)的两个单位向量,a=e1-2e2,b=ke1+e2,若a·b=0,则实数k的值为________.解析:∵e1,e2的模为1,且其夹角θ=eq\f(2π,3).∴a·b=(e1-2e2)·(ke1+e2)=keeq\o\al(2,1)+e1·e2-2ke1·e2-2eeq\o\al(2,2)=k+(1-2k)coseq\f(2π,3)-2=2k-eq\f(5,2).又∵a·b=0,∴2k-eq\f(5,2)=0,即k=eq\f(5,4).【考点二】平面向量的夹角与模的问题1.平面向量的夹角与模的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考内容,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难度适中,属中档题.2.高考对平面向量的夹角与模的考查常有以下几个命题角度:(1)求两向量的夹角;(2)两向量垂直的应用;(3)已知数量积求模;(4)知模求模.[例2](1)若非零向量a,b满足|a|=3|b|=|a+2b|,则a与b夹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2)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120°,且||=3,||=2.若=λ+,且⊥,则实数λ的值为________.(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1,∠BAD=60°,E为CD的中点.若·=1,则AB的长为________.[解](1)由|a|=|a+2b|,两边平方,得|a|2=|a+2b|2=|a|2+4|b|2+4a·b,所以a·b=-|b|2又|a|=3|b|,所以cos〈a,b〉=eq\f(a·b,|a||b|)=-eq\f(|b|2,3|b|2)=-eq\f(1,3).(2)∵⊥,∴·=0,∴(λ+)·=0,即(λ+)·(-)=λ·-λ2+2-·=0.∵向量与的夹角为120°,||=3,||=2,∴(λ-1)||||·cos120°-9λ+4=0,解得λ=eq\f(7,12).(3)法一:由题意可知,=+,=-eq\f(1,2)+.因为·=1,所以(+)·=1,即2+eq\f(1,2)·-eq\f(1,2)2=1.因为||=1,∠BAD=60°,所以||=eq\f(1,2),即AB的长为eq\f(1,2).法二:以A为原点,AB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过D作DM⊥AB于点M.由AD=1,∠BAD=60°,可知AM=eq\f(1,2),DM=eq\f(\r(3),2).设|AB|=m(m>0),则B(m,0),Ceq\b\lc\(\rc\)(\a\vs4\al\co1(m+\f(1,2),\f(\r(3),2))),Deq\b\lc\(\rc\)(\a\vs4\al\co1(\f(1,2),\f(\r(3),2))).因为E是CD的中点,所以Eeq\b\lc\(\rc\)(\a\vs4\al\co1(\f(m,2)+\f(1,2),\f(\r(3),2))).所以=eq\b\lc\(\rc\)(\a\vs4\al\co1(\f(1,2)-\f(1,2)m,\f(\r(3),2))),=eq\b\lc\(\rc\)(\a\vs4\al\co1(m+\f(1,2),\f(\r(3),2))).由·=1,可得eq\b\lc\(\rc\)(\a\vs4\al\co1(m+\f(1,2)))eq\b\lc\(\rc\)(\a\vs4\al\co1(\f(1,2)-\f(1,2)m))+eq\f(3,4)=1,即2m2-m=0,所以m=0(舍去)或eq\f(1,2).故AB的长为eq\f(1,2).[答案](1)-eq\f(1,3)(2)5(3)eq\f(1,2)【方法规律】平面向量的夹角与模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求两向量的夹角.cosθ=eq\f(a·b,|a|·|b|),要注意θ∈[0,π].(2)两向量垂直的应用.两非零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b⇔a·b=0⇔|a-b|=|a+b|.(3)求向量的模.利用数量积求解长度问题的处理方法有:①a2=a·a=|a|2或|a|=eq\r(a·a).②|a±b|=eq\r(a±b2)=eq\r(a2±2a·b+b2).③若a=(x,y),则|a|=eq\r(x2+y2).变式:1.若a=(1,2),b=(1,-1),则2a+b与a-bA.-eq\f(π,4)B.eq\f(π,6)C.eq\f(π,4)D.eq\f(3π,4)解析:选C2a+ba-b=(1,2)-(1,-1)=(0,3),(2a+b)·(a-b)=9,|2a+b|=3eq\r(2),|a-b|=3.设所求两向量夹角为α,则cosα=eq\f(9,3\r(2)×3)=eq\f(\r(2),2),又α∈[0,π],故α=eq\f(π,4).2.已知a与b为两个不共线的单位向量,k为实数,若向量a+b与向量ka-b垂直,则k=________.解析:∵a与b是不共线的单位向量,∴|a|=|b|=1.又ka-b与a+b垂直,∴(a+b)·(ka-b)=0,即ka2+ka·b-a·b-b2=0.∴k-1+ka·b-a·b=0,即k-1+kcosθ-cosθ=0(θ为a与b的夹角).∴(k-1)(1+cosθ)=0,又a与b不共线,∴cosθ≠-1,∴k=1.3.已知平面向量α,β,|α|=1,β=(2,0),α⊥(α-2β),则|2α+β|的值为________.解析:∵β=(2,0),∴|β|=2,又α⊥(α-2β),∴α·(α-2β)=α2-2α·β=1-2α·β=0.∴α·β=eq\f(1,2).∴(2α+β)2=4α2+β2+4α·β=4+4+2=10.∴|2α+β|=eq\r(10).【考点三】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例3]已知向量a=(cosα,sinα),b=(cosβ,sinβ),0<β<α<π.(1)若|a-b|=eq\r(2),求证:a⊥b;(2)设c=(0,1),若a+b=c,求α,β的值.[解](1)证明:由题意得|a-b|2=2,即(a-b)2=a2-2a·b+b2又因为a2=b2=|a|2=|b|2=1,所以2-2a·b=2,即a·b=0,故a⊥b(2)因为a+b=(cosα+cosβ,sinα+sinβ)=(0,1),所以eq\b\lc\{\rc\(\a\vs4\al\co1(cosα+cosβ=0,,sinα+sinβ=1,))由此得,cosα=cos(π-β),由0<β<π,得0<π-β<π,又0<α<π,故α=π-β.代入sinα+sinβ=1,得sinα=sinβ=eq\f(1,2),而α>β,所以α=eq\f(5π,6),β=eq\f(π,6).【方法规律】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的命题形式与解题思路(1)题目条件给出向量的坐标中含有三角函数的形式,运用向量共线或垂直或等式成立等,得到三角函数的关系式,然后求解.(2)给出用三角函数表示的向量坐标,要求的是向量的模或者其他向量的表达形式,解题思路是经过向量的运算,利用三角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有界性,求得值域等.变式:设向量a=(4cosα,sinα),b=(sinβ,4cosβ),c=(cosβ,-4sinβ).(1)若a与b-2c垂直,求tan(α+β(2)若tanαtanβ=16,求证:a∥b.解:(1)由a与b-2c垂直,得a·(b-2c)=a·b-2a即4sin(α+β)-8cos(α+β)=0,tan(α+β)=2.(2)证明:由tanαtanβ=16,得sinαsinβ=16cosαcosβ,即4cosα·4cosβ-sinαsinβ=0,所以a∥b.小结】1个条件——两个非零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两个非零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为:a⊥b⇔a·b=0.2个结论——与向量夹角有关的两个结论(1)若a·b>0,则a与b的夹角为锐角或0°;(2)若a·b<0,则a与b的夹角为钝角或180°.4个注意点——向量运算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1)在求△ABC的三边所对应向量的夹角时,要注意是三角形的内角还是外角.如在等边△ABC中,与的夹角应为120°而不是60°.(2)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中,不能从a·b=0推出a=0或b=0成立.实际上由a·b=0可推出以下四种结论:①a=0,b=0;②a=0,b≠0;③a≠0,b=0;④a≠0,b≠0,但a⊥b.(3)实数运算满足消去律:若bc=ca,c≠0,则有b=a.在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中,若a·b=a·c(a≠0),则不一定得到b=c.(4)实数运算满足乘法结合律,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不满足乘法结合律,即(a·b)·c不一定等于a·(b·c),这是由于(a·b)·c表示一个与c共线的向量,而a·(b·c)表示一个与a共线的向量,而c与a不一定共线.【巩固练习】1.若向量a,b满足|a|=|b|=2,a与b的夹角为60°,则|a+b|等于()A.2eq\r(2+\r(3))B.2eq\r(3)C.4D.12解析:选B|a+b|2=|a|2+|b|2+2|a||b|cos60°=4+4+2×2×2×eq\f(1,2)=12,|a+b|=2eq\r(3).2.平面向量a与b的夹角为60°,且a=(2,0),|b|=1,则|a-b|=()A.eq\f(\r(3),2)B.eq\r(3)C.3D.4解析:选C|a-b|2=|a|2+|b|2-2|a|·|b|·cos60°=4+1-2×2×1×eq\f(1,2)=3.3.在四边形ABCD中,=(1,2),=(-4,2),则该四边形的面积为()A.eq\r(5)B.2eq\r(5)C.5D.10解析:选C依题意得,·=1×(-4)+2×2=0.所以⊥,所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eq\f(1,2)||·||=eq\f(1,2)×eq\r(5)×eq\r(20)=5.4.如图,在△ABC中,AD⊥AB,=eq\r(3),||=1,则·=()A.2eq\r(3)B.eq\f(\r(3),2)C.-eq\f(\r(3),2)D.eq\r(3)解析:选D建系如图.设B(xB,0),D(0,1),C(xC,yC),=(xC-xB,yC),=(-xB,1),∵=eq\r(3),∴xC-xB=-eq\r(3)xB⇒xC=(1-eq\r(3))xB,yC=eq\r(3),=((1-eq\r(3))xB,eq\r(3)),=(0,1),·=eq\r(3).5.已知a,b,c均为单位向量,且|a+b|=1,则(a-b)·c的取值范围是()A.[0,1];B.[-1,1];C.[-eq\r(3),eq\r(3)];D.[0,eq\r(3)]解析:选C由a、b为单位向量和|a+b|=1的几何意义,可知|a-b|=eq\r(3),设a-b与c的夹角为θ,所以(a-b)·c=|a-b||c|cosθ∈[-eq\r(3),eq\r(3)].6.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AB=2.设点P,Q满足=λ,=(1-λ),λ∈R,若·=-eq\f(3,2),则λ=()A.eq\f(1,2);B.eq\f(1±\r(2),2);C.eq\f(1±\r(10),2);D.eq\f(-3±2\r(2),2)解析:选A以点A为坐标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B(2,0),C(1,eq\r(3)),由=λ,得P(2λ,0),由=(1-λ),得Q(1-λ,eq\r(3)(1-λ)),所以·=(-λ-1,eq\r(3)(1-λ))·(2λ-1,-eq\r(3))=-(λ+1)·(2λ-1)-eq\r(3)×eq\r(3)(1-λ)=-eq\f(3,2),解得λ=eq\f(1,2).7.单位圆上三点A,B,C满足++=0,则向量,的夹角为________.解析:∵A,B,C为单位圆上三点,∴||=||=||=1,又++=0,∴=+,∴2=(+)2=2+2+2·,可得cos〈,〉=-eq\f(1,2),∴向量,的夹角为120°.8.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P⊥BD,垂足为P,且AP=3,则·=________.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医院兽医职业健康检查及防护合同4篇
- 2025年度航空航天设备租赁及维护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历史文化门楼旅游开发合作协议范本4篇
- 2025年度门脸房屋租赁与物业管理一体化合同4篇
- 2025年度厂区绿化景观照明系统设计施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内燃机燃油喷射系统升级改造合同
- 2025年度智能车牌租赁与电子支付服务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度美团外卖外卖配送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园林景观墓地购置协议书4篇
- 2025版美甲店员工招聘与选拔合同4篇
- 图像识别领域自适应技术-洞察分析
- 个体户店铺租赁合同
- 礼盒业务销售方案
-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试题及答案(100题)
- 小学五年级英语阅读理解(带答案)
- 仁爱版初中英语单词(按字母顺序排版)
- (正式版)YS∕T 5040-2024 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标准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考评试卷含答案(第49-56课)
- 【奥运会奖牌榜预测建模实证探析12000字(论文)】
- 多层工业厂房主体结构施工方案钢筋混凝土结构
- 救生艇筏、救助艇基本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