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1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2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3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4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l(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以人为本。其人文精神的养成,主要通过传统礼乐教育来实现。礼乐教育一方面讲的是“礼”,体现出一种伦理的精神;另一方面是“乐”,体现出一种艺术的精神。这种艺术精神所包含的意义比一般的艺术教育或者艺术种类宽泛得多,它超越了具体的艺术形式,体现出艺术追求的境界。可以说,中国文化精神包括伦理的精神与艺术的精神,两者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礼是用来规范人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即“别异”“明分”,确定每个人在社会上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社会秩序;乐是用来“统同”“合群”的,人们通过乐表达志向、情感,通过乐来交流,从而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文化中的礼与乐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礼乐教化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合格的人、有高尚品德的人。过去常讲,中国历史文化是一种伦理的文化。这种看法有其片面性,只看到了“礼教”而忽略了“乐教”。要了解中国文化,如果不了解乐教,不知道中国文化是一种充满艺术精神的文化,是不够全面的。中国的文化是艺术的文化,拥有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从文学上讲,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从音乐上讲,不仅有源远流长的传统音乐,还把外来的音乐、舞蹈都吸收进来,使之形式与内容异常丰富。从古代一直延续下来的主要艺术形式有琴、棋、书、画,如果一直上溯,还有六艺,即诗、书、礼、乐、射、御。这些都是艺术宝库中的精髓。再有,中国的昆曲与印度的梵剧、希腊的悲剧、日本的古典戏剧相比,无论是剧本的文学艺术、音乐演唱艺术,还是舞台表演艺术以及整个戏剧理论体系,都更胜一筹。希腊的悲剧早已消亡,只剩下了一些文学作品;印度的梵剧只零零散散地存在于现代印度舞蹈中;日本能剧的历史比中国的昆曲要早几百年,但它从剧本到唱腔,再到表演艺术理论都没有昆曲那么完整和丰富。这些例子说明,中国的很多艺术在世界上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其价值无法估量。超然客公众号中国的道德教育和艺术教育紧密结合,道德追求的最高境界实际上也是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经常讲“真善美”,“真”是对知识、真理的追求,“善”是对伦理、道德的追求,“美”是对艺术境界的追求。中国人不仅讲“天人合一”,也强调“真善美”的统一。在根本上,道德的追求和艺术的追求是完全融通合二为一的。不仅如此,中国人还把艺术精神贯彻到了日常生活中。有人说,中国人的生活是艺术的生活。总之,中国文化渗透了一种追求艺术境界的艺术精神,礼乐教化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通过乐来引导社会风气、培养人们的情操。形式固然重要,但只是停留在外在上,并不是乐的本质。“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礼记·乐记》),乐并不单纯指奏响黄钟大吕,唱歌、跳舞都是音乐的末节。真正的乐教,或者说艺术的精神,是通过外在形式寻求人生最高的境界。音乐的根本在于培养人的德行,而不是单纯培养人的艺事,“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礼记·乐记》)。《乐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把艺事放在第二位。艺术不是一种竞技性、表演性的活动,六艺“诗、书、礼、乐、射、御”中,“射”跟“御”实际是体育活动,但其本质不是竞技性、表演性的,而是要通过艺术、体育等活动来陶冶性情,以寻求达到人生更高境界。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需要由艺入道,同时要用道来统摄艺,这应该是中国乐教中最根本的精神。

(摘编自楼宇烈《立于礼,成于乐——中国文化中“礼教”与“乐教”的和谐统一》)材料二:礼乐之“结盟”,肇端于夏商,而大成于西周的礼乐制度,其一体性之论述则在春秋战国的儒家那里获得定型,莫定了此后中国礼乐文化的基本风貌和精神。在传统儒家经史子集或“六经”“六艺”的人文知识体系中,礼乐在理论和精神上的一体性远大于差异性。历朝历代在国家层面的演礼典乐之实践,更加深了这种礼乐论述的一体性。自20世纪以来,西学传入中国,近现代学人开始以西方的学科观念和方法重新阐释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礼与乐逐渐分离。其中,乐因为符合现代艺术与美学观念而被纳入美学和艺术研究领域。而礼乐中的礼,则因为其内涵过于丰富,外延过于宽泛,且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被一部分启蒙思想者指认为“吃人”的礼教,与现代美学所定位的自由价值相违背,而被美和艺术排除在外。自此以后,近现代学人对传统礼乐的研究,或者将之等同于单纯的音乐研究,特别强调其形式上的审美价值;或者只是将礼分解为宗教、政治、伦理和法律范畴,儒家礼乐的一体性论述被彻底切割。在这种现代西方美学和艺术观的主导下,一些学人开始抨击传统礼乐中乐的非自律性,试图把乐从礼中拯救出来,致使礼乐各失其本来面目,在不同学科和学术观念下延续自己的生命。(摘编自易冬冬《礼与乐:中国文化内在的一体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并不仅指音乐这种艺术门类,它超越了具体的艺术形式,体现出了一种艺术的精神。超然客公众号B.传统礼乐教育通过伦理精神与艺术精神的融合来实现,礼乐教化有助于培养出有高尚品德、健全人格的人。C.传统文化中的乐教注重艺事,意在通过外在的形式寻求人生的最高境界,最终实现由艺入道,以艺摄道。D.礼乐在理论和精神上既有一体性也有差异性,其一体性论述经儒家定型后,奠定了礼乐文化的基本风貌。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更全面了解中国文化,既要了解礼教,也要了解乐教,因为中国历史文化不仅是伦理文化。B.与世界其他的国家相比,中国的艺术更为完整,更为丰富,更有高度,其艺术价值无法估量。C.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单纯用于娱乐的歌舞并不能体现真正艺术精神,也无法提升人生境界。D.以西方学科观念和方法阐释中国传统礼乐文化,会使礼乐分离,破坏中国文化内在一体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通典·礼典》)B.“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C“不要试图填满生命的空白,因为音乐就在那空白的深处。”(泰戈尔)D.“从‘序’与‘理’说,礼的精神是科学的。”(《朱光潜全集》)4.材料二最后一段使用了“指认”“切割”“抨击”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分)5.当下,如何才能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中“礼乐一体”的传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1.C(“以艺摄道”错误。原文意为“由艺入道,同时要用道来统摄艺”。)2.B(“更为完整,更为丰富,更有高度”以偏概全。)3.A(材料一的观点是“中国文化中“礼教’与“乐教’的和谐统一”。B项谈礼乐与做人的关系;C项,谈的是音乐对生命的重要性;D项不涉及乐礼乐关系也未谈及。)4.①情感上,这三个词语富有感情色彩,态度鲜明地否定了一部分启蒙者以西方理论为依据否定中国传统礼教的做法。②表达上,这三个词语富有力度,有力地展示了近现代学人的偏颇攻击是造成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分离的重要因素。(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5.①正确认知:认识到“礼教”和“乐教”和谐统一,两者相互融合,不可分割教育和艺术要紧密结合。②去粗取精:通过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礼”“乐”)的艺术精神来引导社会风气、培养人们的情操。③继承创新:发掘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礼”“乐”的价值,改造其不符合时代的内容。④思辨批判: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的学科观念和方法来阐释礼乐文化。(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西游记》在各艺术形式下的衍生能力都非常强,这在我国古典名著中是非常特殊的。无论是经典的1986版电视剧,还是电影《大话西游》、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更有动画片《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和《大圣归来》等,都同宗同源。无论是何种表现形式,我们如今对经典名著的诠释维度和深度相较于从前扩展了很多,可以将它各显神通地充分艺术化、形象化、动感化。当然,读书是最为可靠的选择,从各自的阅历体验对原著的意蕴加以辨认和重识,互相注解,心会妙趣。《西游记》是一部有真趣又有绵延性思绪的小说。它是人间的某种写照,而这个“人间”没有固定的朝代,不是唐朝也不是明朝,有烟火也有理想,只要有人的地方都可能存在这样一种人间。所谓“取真经”,便是一种人生理想,“真”是珍宝,鲁迅告诫和勉励青年说:“必须有了真的声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所谓“九九归一”“大道归真”是也。没有“真”哪会有“理”呢?《西游记》之所以有那么多译本,外译方面四大名著中排列第一,缘于它对“人类”共同追寻的真趣的分寸感的恰当把握。一部作品如果寡趣,始终板着脸,那不叫文学。这些趣味有时是活泼的嬉笑,有时是彼此开涮的幽默,有时是“心照不宣”的会意。听猪八戒一说话我们都会扑哧一笑,看唐僧那么一本正经地面对尴尬、一身正气地误判是非,又觉得是一种冷幽默。我们看到天庭人物发号施令,本来相当威严,却被泼猴一通大闹,觉得那种窘态也是挺好玩的。这样的审美效果,能够让普通读者代入自己的想象和感慨,现实中遇到犯难处、得不到安慰时,《西游记》就成了心中块垒的稀释剂。好多人说《水浒传》是男人的梦,《红楼梦》是要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回头看才能感悟到人生沧桑,《三国演义》是成年男子对建功立业的憧憬。恰恰只有这部《西游记》,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刚需”,书里伸出的一只只小手都能搔到内心的痒处,这就是《西游记》的趣与味之所在。《西游记》中还必然包含着诸多警示教育,比如人都有童心、初心,让孩子怀着初心不断长大,也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像孙悟空一样,有虚荣心,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生下来就有“妖性”的存在,成长得好了就可以成仙成佛,成长得不好就成了孽障,等等。但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标准是让孩子将来达到家长的程度就可以,“你可以长大,但是长到像我为止,你也不可以成为自己,你必须成为我”。孙悟空走的路,实际上就是这样一条路,他的家长不只有唐僧,还有佛祖、菩萨,果然最后长大成为斗战胜佛。但结尾时有个细节很调皮。当他们最后修成了正果,孙悟空却又对唐僧道:“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儿捎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这时候,孙悟空已经成了佛的尊者,说的还是猴话。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沉重的肉身”,也可以看成不变的初心。孙悟空为什么从始至终都可爱?是因为他的初心一直没有被摔坏、没有被粉碎,猴性还在。文学作品的教谕功能如果铺天盖地,就成不了一代代读者津津乐道的经典。作为小说,《西游记》就留有它自己的“顽劣”和多趣。孙猴子由最原始的状态,一点点脱去最本能的东西,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他一次次哭,一次次长大、蜕变、成长,取得真经,最终成为斗战胜佛,但恰恰就在这样的神圣时刻,我们修成了正果的猴哥还惦记着他的紧箍咒,这让读者笑哭了——他的猴心没死,行者一直醒着。在孙悟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比西方成长小说更高明的另一种范例——如来给他的考核评价极高,是“全终全始”,而事实是,他长成以后依然在成长,是不结束的可持续成长。小说全篇就像一个循环,但是这个循环又像一个老式银镯子,镯子是有接口的,中间可以张开。小说为悟空的成长留出了缝隙,开辟了空间,没有完全成了定型的,甚至走向固化的形象。虽然《西游记》在艺术上有诸多粗糙之处,不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更没法跟《红楼梦》相比,但《西游记》作为伟大的中国式的成长小说,该讲究的关键地方还是非常讲究。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大团圆结局偏多,大毁灭的结局很少,而《西游记》的结尾看似圆满,却还是留出了引人遐思的余地,这也是《西游记》非常重要的成就。(节选自施战军《行者一直醒着》)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列举大量不同艺术形式的《西游记》作品,以证明《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名著中衍生能力最强的。B.作者认为《西游记》是人间的某种写照,这个“人间”可以是过去的、现在的;也可以是中国的、世界的。C.文学应该是有趣的,活泼的嬉笑、开涮的幽默、好玩的窘态,都能让读者代入自己的想象,消除心中块垒。D.作者将《西游记》中的教育和现实家庭的教育标准进行了对比,以此来讽刺现实教育的失败,具有现实意义。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只有不断扩展我们对经典名著的诠释维度和深度,才可能对其进行更加个性化表现,而读书是最为可靠的选择。B.《西游记》有烟火也有理想,所谓“取真经”,便是一种人生理想,这和鲁迅先生告诫和勉励青年的话不谋而合。C.作者几次将四大名著“相提并论”,并通过对比反衬出《西游记》是完美的艺术创作,有独特趣味和艺术成就。D.作者认为文学作品不应一味追求教谕功能,《西游记》有自己的“顽劣”和多趣,才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经典。3.下列观点,最能证明《西游记》“为悟空的成长留出了缝隙”的一项是(3分)A.玉皇大帝是天庭主宰,没有神仙敢对他大不敬,但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有时依旧会称呼他“玉帝老官儿”。B.孙悟空是大圣,让我们无限向往的就是自由,可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的自由一定是要被规训的。C.孙悟空本来以猴性为基本特征,但是他有使命,所以他必须具有神性,人性就是在两者碰撞间出现的,D.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被压500年后,捉妖不再不顾天地、横冲直撞了,他不仅为自己活,还为师父、师弟活,4.作者是如何论证画线句子“他的猴心没死,行者一直醒着”的?(4分)5.在“家校共育书韵飘香”读书推介会上,作为主持人,你要向孩子和家长强调读《西游记》的必要性,请依据材料内容写出发言提纲。(6分)1.B【解析】A.“《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名著中衍生能力最强的”错。C.“都能让读者代入自己的想象”过于绝对,范围也有所扩大。原文是说“这样的审美效果,能够让普通读者代入自己的想象和感慨”,而且“稀释”不等于“消除心中块垒”。D.不是对比,是类比,“以此来讽刺现实教育的失败”有些夸大。2.C【解析】“反衬出《西游记》是完美的艺术创作”错,原文也说过“《西游记》在艺术上有诸多粗糙之处”。3.A【解析】A项最能体现“为悟空的成长留出了缝隙”,其他三项更多体现了固化。4.①先点明人都有童心、初心,孙悟空生下来就有“妖性”的存在。(1分)②再通过现代家庭教育标准类比,说明悟空的成长同样被约束。(1分)③然后通过引用孙悟空的“猴话”证明孙悟空的成长虽然被约束,但初心一直没有被摔坏,猴性还在。(1分)④最后通过比喻和对比论证,说明“为悟空的成长留出了缝隙”是小说《西游记》作为中国式的成长小说的伟大成就。(1分)5.①《西游记》是经典名著,虽然现在《西游记》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最可靠的方式仍是读书,从各自的阅历体验对原著的意蕴加以辨认和重识,互相注解,心会妙趣。②《西游记》是一部有真趣的小说,有烟火也有理想,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精神“刚需”,有趣的审美效果能够让我们现实中遇到犯难处、得不到安慰时,抚慰心灵。③《西游记》是一部有绵延性思绪的小说,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在其中找到诸多警示教育。它让孩子知道每个人生下来就有“妖性”的存在,要学会好好成长;也告诉家长,要学会保护孩子的初心,给成长留出缝隙,让孩子可持续成长。(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注意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有人说:每位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位苏东坡,一生坎坷,却处事豁达,将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独有的潇洒。四川省作协副主席、著名文化学者蒋蓝在新作《苏东坡辞典》中,创新地以近百个词条完成了对苏东坡重大地缘、人生事件、性格嬗变、写作突变的描摹。用蒋蓝的话来说,这既是“文体方面一场小小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度照亮”。不过,颇为遗憾的是,在今天的华语写作领域中辞典式写作是极其鲜见的。《读者报》记者就此对蒋蓝进行了采访。读者报:您的开篇自序题目是《百味人生一东坡》,能否简单介绍下苏东坡的百味人生?蒋蓝:苏东坡未离仕途,在宦海升降浮沉,浊浪几乎没顶。仕宦生涯,在朝廷不过七八年,而长达27年都处于漂荡流徙的状态。弟弟苏辙以随风飘游的鸿雁概指哥哥流寓不定的一生。苏东坡对苏辙也说“我生如飞蓬”,林语堂认为“飞蓬”一词正足以象征苏东坡的一生。他的足迹遍及天南海北,走过了北宋30多个州县,得以广开寓目,通瞻中国山水之胜。在无意之中,实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人理想。如今在四川眉山、湖北黄冈、浙江杭州、广东惠州、山东诸城、海南儋州等18个城市留下了500多个纪念性景点,可以意识到其无出其右的影响力。读者报:您认为,苏东坡的人生坎坷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蒋蓝:正直之人,心直口快,加之木秀于林,多半会陷入“举步得狼狈”的处境,读者报:在《遍地都是苏东坡》这一章节里,您说自己把东坡的这一段话,视作“文箴”:“轼少时好议论古人,既老,涉世更变,往往悔其言之过,故乐以此告君也。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这段话应该作何解?蒋蓝:这里提到的“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的观点,是苏东坡的美学思想和现实主义创作主张的重要组成部分,足使其诗文生辉,传诸千古。读者报:新书后记的最后一句话“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出自苏东坡的诗《和陶西田获早稻》,您是怎么理解这句话所蕴含的苏东坡的人生思想呢?蒋蓝:苏东坡人生思想的特点是“广、博、细、杂”:儒释道思想先后贯穿于他的一生。这三种思想在境遇里又经常左右互搏、三足鼎立。儒家入世,佛家超世,道家避世,三者出发点、着力处、归宿地均不相同,宛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以为,儒家思想对于苏东坡伐骨洗髓,一直就是他的本体论,其余均是阶段性的避风港,是方法论。读者报:您在自序中评价说,苏东坡是宋代以来散文标准的制定者,也是汉语有史以来第一个随笔领域取得最高成就的作家。我们都知道,您恰恰也在这两个写作领域建树颇丰,那么在您看来苏东坡的散文、随笔有什么特点呢?蒋蓝:东坡尤其喜欢写小品,大都作于贬谪时期,其简洁的文字凸显一个历经磨难而又豁达旷阔的心灵。铅华褪尽的小品,犹如竹梢聚集的露水,露水里甚至沉浮着事物的碎屑,唯有这样的竹露才能指心见性,展示他率真而无饰的人品。而他的这种启示录写作,无疑是其儒、释、道思想的默化之影,尤其是汇通了儒家与道家精神,将“乐”与道家精神尤其是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融为一体,黄州的山水风物,承载了东坡生命的价值旨归。在黄州期间,他相继完成《书临皋亭》《记游松江》《记游定慧寺》等佳作,其中,峭拔而起的无疑是仅有85字的《记承天寺夜游》。东坡高妙,一点不写自己深处的情感,似乎只是画了一幅月光与树的文字素描,但藏匿其间的智慧,昭示了他一尘不染的情怀,并使无形的、静态的月色有了空间感与动态感。由此可见,世界上最美的良宵与最美的景致,却是为“闲人”准备的;而最美的景致,竟然是因为两个“闲人”的闲庭信步而创造出来的。更为关键的还在于,“闲人”未必没有“闲事”。慧开禅师所言“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唯有心中无“闲事”,了无牵挂,方能真正做一回拥有天地大美的“闲人”。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东坡心念一动,心有大美者,方能“闲笔”录之。所谓“闲”,在东坡的语境里是具有反讽意味的——他与张怀民,不再是忙碌的公事人而已。所以“闲”不是身份,更多的是内在的一种惬意舒朗和宁静闲淡。真正的“闲”不仅仅是避开觥筹交错的应酬,更重要的是在心中,一派明月朗照,竹影婆娑。仔细看,似乎文中并无玄奥的生命之论与境遇之叹,但东坡的文字素描,已经撷取了生命游弋在地面的投影与纹理。“句有可删,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东坡的这等笔法,在明清小品文乃至日本清少纳言随笔《枕草子》的“物尽”笔法里,呈现出别样的传承韵致。(摘编自《何建:深度访谈|蒋蓝——我与苏东坡的思想对撞》)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飞蓬”的比喻形象概括了苏东坡宦海浮沉、流寓不定的一生,苏辙的相关言论也表述了类似的看法。B.苏轼所作“文箴”中的“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这一观点符合他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足使其诗文生辉,传诸千古。C.儒家入世,佛家超世,道家避世,三者贯穿于苏轼的一生,但它们的出发点、着力处、归宿地均不相同。D.苏轼的小品,犹如竹梢聚集的露水,其间甚至沉浮着事物的碎屑,欣赏者可以在竹露之中窥见其心性和人品。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蒋蓝认为《苏东坡辞典》是“文体方面一场小小的‘革命’”,是因为他创新地采用了当下鲜见的辞典式写作来描摹苏东坡。B.苏轼在无意中践行了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理想,他走遍了中国多个城市,有着无出其右的影响力。C.黄州对苏轼来说,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黄州的山水风物,承载了他生命的价值旨归,在黄州,他的随笔成就最高。D.《记承天寺夜游》不直接抒写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月光与树的文字素描中,这种笔法影响深远。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3分)A.拾薪汲涧煎茶外,依杖闲看云去留。B.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D.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4.关于本篇访谈在问题设置上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记者由《苏东坡辞典》的开篇自序入手提问,直接切入访谈话题,访谈对象明确,设问开门见山。B.访谈紧扣主题,记者围绕新书内容对苏东坡人生、思想及成就来设问,话题集中,问题不蔓不枝。C.记者按照《苏东坡辞典》的章节顺序来设置问题,从开篇自序到新书后记,设问层次清晰,环环相扣。D.对受访对象,记者在其熟悉的散文、随笔领域进行设问,既让设问具有针对性,又营造了良好的谈话氛围。5.请结合材料内容就《赤壁赋》中所体现的苏轼哲学思想进行点评。(6分)1.B解析:B项,“苏轼所作‘文箴’中的‘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这一观点”理解有误,原文为蒋蓝“把东坡的这一段话,视作‘文箴’”,表述的主体不同。[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C解析:C项,“在黄州,他的随笔成就最高”推理不当,由原文苏轼是“第一个随笔领域取得最高成就的作家”,不能推出苏轼在黄州时他的随笔成就最高。[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判断能力。3.C解析:C项,诗句写白日漫长,诗人只好闲作草书、细乳分茶,看似闲适恬静,但日中无聊更多地暗示诗人无事可做的郁闷和惆怅,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等待中的落寞,这种“闲”的内在不是“惬意舒朗和宁静闲淡”。[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观点与论据关系的分析能力。4.C解析:“记者按照《苏东坡辞典》的章节顺序来设置问题”分析错误,记者的最后一个问题依然是就《苏东坡辞典》的开篇自序设置的,本文设问的顺序不是章节顺序,而是由“苏东坡的世界观和人生坎坷的原因”出发,到“他的创作主张”,再到“他的散文成就”,问题设置从人到文,从浅到深。[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文体特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5.答案:①儒释道思想贯穿于苏轼的一生,并在《赤壁赋》中呈现出左右互搏、三足鼎立的状态。“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以及对曹操的赞颂表明苏轼“尊主”“泽民”的儒家入世思想。“渔樵江渚”“蜉蝣天地”“共适美景”体现了物我等同、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本真的道家避世思想。“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万顷茫然”符合禅宗追求空灵的审美意境,以水月为喻,阐述事物的瞬息变化中寓含着永恒,符合佛家超世思想。②儒家思想对于苏东坡伐骨洗髓,一直就是他的本体论,其余均是阶段性的避风港,是方法论。虽作于贬谪时期,但《赤壁赋》传达的却是历经磨难后的豁达旷阔,《赤壁赋》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妄,佛家与道家消极避世思想在他身上呈现出顺不骄、逆而安的人生态度与乐观洒脱、超逸旷达的襟怀,这是对儒家入世思想遭遇挫折的补充和完善。(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河北省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中国文论有古代和现代两大系统,概念(或曰“范畴”)也存在着两个系统。由于这两个系统风马牛不相及,故而,作为理论筋骨的概念差异极大,很多概念几乎无法找到融通乃至对应的点。例如,作为古代文论重要概念的“风骨”,现代文论就没有可以与之对应的概念,即便想找一个意涵相近的也很难。至于比兴、文气、应感、气韵等,虽然与现代文论中的概念如隐喻、象征、性格、灵感、风格等意涵部分相近,但通约性也极差,无法找到真正可以衔接的点。这就给人们整体性地认识与评价中国文论带来很大的困难,更为构建中国特色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当下,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已经是中国文论的两个传统,一个是古代文化造就的古典传统,一个是“五四”以来引进的外来文化造就的现代传统。这两个传统之间没有血缘,不存在根本性的传承关系,不仅不能通约,甚至还对立、冲突,主要是因为它们言说的文化背景不一样,面对的文学艺术形式也不一样,因而体系不一样,概念不融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中国文论的一个难题。虽然古今文论是两种没有血缘关系的文论,但现代文论毕竟在中国存在了将近百年的时间,很多概念被长期运用,已经有了一些根基,如艺术真实、艺术形象、典型、风格、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再加上20世纪的西方文论概念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接受美学、叙事学、文学性等,都具备与中国古代文论融会的资本。很多概念是可以互释的,它们能够共同作用于文学批评,推动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设。中国文论要发展,真正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必须要实现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的融会。现代文论是从外国直接拿来的,没有经过认真改造,直接派上用场,会有很多不适应。例如,今天我们再用阶级性的观念评价古今文学作品会显得可笑,那是因为文学的美是超越阶级的,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诸如此类的概念理应抛弃。同时,现代文论还有许多好的东西,如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主导作用,淡化作者的主导性,就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中国古人说的“诗无达诂”,莎士比亚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都是接受美学的观念。这说明,现代文论有许多合理的理论、概念。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是可以融会的,在经过完美的融会之后,就会生成一种新的文论,这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因此,古今文论的融会,一种重要的途径就是概念的融会。深入开展古代文论的理论研究,尤其要对它的概念进行现代阐释。理论研究要求学者以中西文化、文学的宽广视野去阐释古代文论的概念,发掘它们可以与当下衔接的独特意义,并将之运用于现代文学创作和批评。因为概念是理论的筋骨,抓住概念就抓住了最核心的理论。现代文论已经成为另一种传统,即新的传统。这一传统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还是有些好的东西值得发扬,比如文学性、陌生化、误读、语言批评、叙事学、阐释学等相对成熟的概念。对西方的概念,必须进行重新阐释、改造,拿来适应中国理论意涵丰富、审美价值较高的概念,舍弃对中国文学批评与审美没有意义的概念。就像南宋的严羽改造佛教的悟(顿悟、渐悟)成为妙悟、兴趣一样,把西方文论的理论、概念改造成为自己的理论、概念。自20世纪初以来,很多人都在努力,试图找出中西文论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如王国维试图通过对古雅的研究,找出古雅与西方的优美、宏壮、形式美、艺术美、功利与非功利的关系;试图通过对境界的研究,探究境界与西方的理想、写实、优美、宏壮、主观、客观之间的关系。因此,古雅和境界都成为现代文论概念。钱锺书研究西晋陆机的“应感”,称“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际,来不可遏,去不可止”“已近后世‘神来’,‘烟士披里纯’之说”。“烟士披里纯”即英文inspiration的音译,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灵感。无论王国维还是钱锺书,对中西文论概念的研究并不是比较研究,而是互释,即让中西文论概念可以相互解释、相互申发。因此,对中西文论概念的研究,互释是一种可行的方法。通过互释,着重发掘中西文论概念的可通约的理论内涵,正视其不可通约的合理性存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美美与共。中国文论概念经历了一个奇特的古今之变。这种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它伴随着中国文化发展的沧桑。古代文论的价值是彰显了理论的民族性和审美的独特性,局限是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文学创作与批评;现代文论的价值是紧跟现代世界的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试图与世界接轨,局限是民族特色不鲜明,创新性不足。这说明,僵守古典和生吞活剥的拿来主义都不是正途。唯一的途径是让古今融会,通过概念的深入研究和中西互释实现通约,从而实现建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目的。(摘编自李健《中国文论概念的古今之变及其融会策略》)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文论有古今两大系统且差异巨大,因而概念无法融通甚至找不到衔接点,这对整体认识与评价中国文论带来困难。B.现代文论在中国存在已将近百年,其中很多概念被长期运用,有了一定的根基,已具备了与中国古代文论融会的资本。C.对中西文论概念的研究,王国维和钱锺书的方法不谋而合,他们发掘了中西文论概念的通约之处,试图找出中西文论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D.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自身的局限性,古今融会才能实现建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目的。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现代文论传统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古代文论不同,它由“五四”以来引进的外来文化造就,并非传承自古代。B.因为文学的美超越阶级,所以用阶级性的观念评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荒谬的,这种理念是糟粕,要及时抛弃。C.概念是理论的筋骨,抓住核心概念才能抓住最核心的理论,重新阐释古今文论的概念是建构中国当代文论体系的关键。D.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文论概念经历了独一无二的古今之变,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只有融会发展,才能实现美美与共。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的一项是()(3分)A.中西文论都提到“节奏”,朱光潜论中国诗的节奏,集中讨论“顿”,英文诗通过“步”来表现轻重相间的节奏,而法文诗用“顿”来表现略微停顿。B.宗白华认为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艺术给予西洋美学以“生命表现”和“情感流露”等问题,而中国艺术的绘画,则给中国画学以“气韵生动”“虚实”等问题。C.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西概念融会的推动性著作,它激活了一些古代文论概念,使之具有现代意义,朱光潜的《诗论》甚至构建了现代文论的话语体系。D.古代文论的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已经取得不小的成就,郭绍虞等人开辟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朱自清等人对“诗言志”“赋比兴”等范畴开展了深入研究。4.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B.C.D.5.论文发表时,一般会在正文前加一段摘要,以便读者迅速了解文章的关键内容。请为本文写一段摘要,简要说明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意图,不超过120个字,格式不作要求。(6分)1.A【解析】“概念无法融通甚至找不到衔接点”错误。原文的表述为“很多概念几乎无法找到融通乃至对应的点”,其中有限定词语“很多”“几乎”;另外,根据第七段钱锺书研究“应感”“神来”“烟士披里纯”可知,古今文论有些概念是可以融通或有衔接点的。2.C【解析】“重新阐释古今文论的概念是建构中国当代文论体系的关键”表述错误,建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关键是古今文论的融会,而不是重新阐释古今文论的概念。3.B【解析】B项,宗白华讨论的是美学和艺术问题,并非文本的中心话题“古今文论”。A项,讲的是中西文论对于“节奏”这个概念的阐释运用,有相通之处。符合文本第四段“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是可以融会的”这一观点。C项,符合中西文论可以融会这一观点。D项,符合文本第五段“理论研究要求学者以中西文化、文学的宽广视野去阐释古代文论的概念,发掘它们可以与当下衔接的独特意义,并将之运用于现代文学创作和批评”这一观点。4.B【解析】B项,“古典传统造就中国古代文论”表述错误,原文的相关表述是中国古代文论“是古代文化造就的古典传统”。5.(6分)文章指出了古今文论概念差异大且不能融通的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2分)进而指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即古今文论概念的互释能够作用于文学批评。(2分)这一研究可以推动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设,实现建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目的。(2分)【解析】摘要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准确地概括说明全文的主要内容、目的、方法、结论等信息。撰写论文摘要、需要对文本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把握要点,做到语意连贯、并且注意字数的限制。文章开篇指出了古今文论概念差异大且不能融通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展示意义。结合内容概括完整即可,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诗的要素是音韵与文字。画的要素是线条和色彩。这二者之间在媒材上并无斗争和比较关系,但是在审美的立场上,二者确实呈现出极强的交叉和关联性。在中国美术史上,诗与画在文人画的篷勃发展过程中握手言和,共同成就了意境相生相谐的文人画境界,成为世界艺坛上独属于东方的文化奇葩。诗画相谐是指诗歌和绘画能够和谐统一或者拥有平等的审美地位。这在中国古代画论中有不少的诠释。如苏轼所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清代叶燮也有言曰:“画者、天地无声之诗;诗者,天地无色之画”在中国古典哲学圆融并包的境界以及文人画传统的影响下,这一概念强调了诗与画在抽象层面的完美统一。从艺术批评的角度出发,有学者指出:“优秀的中国诗画本是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彼此包含的呈现状态,可称为‘本位即出位’”也就是说,在人们欣赏一幅优秀的中国画时,可以从画面的布局感受到诗的结构,在笔墨的游走中感受到诗的意象,从而体会出诗一般的情味。而当欣赏一首优秀的中国诗时,可以在诗的结构中想象到画面的铺展,在诗的意象中想象到画面的景色。言而总之,中国诗与中国画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存在着孰高孰低的论争,但是从艺术鉴赏的具体实践来看,人们的审美习惯往往将二者视为密不可分的两个艺术门类,互参互鉴早已深入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在西方哲学的影响下,美学中相互联系的范畴往往建立在对立之上,如悲剧和喜剧、美与丑等。因此,西方的诗画相谐观点也往往是建立在对立基础之上的和谐。早在古罗马时期,贺拉斯就曾提出过类似诗如画的概念,原话是:“诗就像图画:有的要近看才看出它的美,有的要远看”单独截取一句来看,贺拉斯确实表达了诗歌如同绘画的观点,但是如果联系上下文就会发现,贺拉斯原意并不是指诗歌与绘画有着相同的审美功能和审美地位,而是说欣赏诗歌可以采用欣赏绘画的方式,在不同的情境中去代入,从而发现不同的审美体验,并没有从二者的功能和地位出发阐述。但这确实也是诗歌与绘画这两个独立艺术门类被相提并论的源头。与莱辛同一时期的温克尔曼则从古典主义美学标准出发,认为艺术创作要重现古希腊艺术的荣光,展现出“高责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例如,雕像中拉奥孔以冷静的面目忍受着肉体上的痛苦,就是对人内在力量的美的显现。绘画也要追求这般诗学的意蕴,而诗则要追求描绘真实。由此可见,温克尔曼对于诗与画的讨论并非如莱辛一般,对诗与画进行高下判别,而是想要调和二者的美学特性,取长补短,从而达到重塑古典美的目的。欧洲18世纪主张诗画相谐的代表人物是威廉·布莱克,他如米开朗基罗一样,既是画家,又是诗人。他与妻子合作,出版了一本名为《纯真之歌》的诗画集。其中的作品以丰富而瑰丽的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