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语文练习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清楚,将准考证号填写在相应区域并填涂。2.答题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分)中华民族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和”“合”正是其中精(suǐ)。和合文化在历史上能融南北、融中外、融古今,传承千年,绵延不绝,在今天依然有诸多启示和借鉴。千百年来,和合文化在台州大地历久(mí)新,融入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滋养这片土地的无形力量。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企盼(qǐ) 绚丽(xuàn) 承载(zài) 一呼百应(yīng)B.咀嚼(jué) 苍穹(qióng) 譬如(bì) 心有灵犀(xī)C.胚芽(pēi) 笨拙(zhuō) 冗杂(rǒng) 豁然贯通(huò)D.陨石(yǔn) 解剖(pāo) 奠基(diàn) 拾级而上(shè)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糖葫芦,冰糖葫芦嘞……”这一声吆喝抑扬顿挫、渺远悠长,成了我们童年最甜蜜的回忆。B.大庆的夜市人声鼎沸,热闹异常。小地摊给老百姓带来了便捷,也给城市生活增添了一丝烟火气息。C.这哥俩儿性格铢两悉称:一个活泼开朗,一个不苟言笑。D.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能否更加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B.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C.运载火箭海上成功发射,探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D.地铁3号线6月6日试运营,标志着南宁市正式迈入站城一体化的3.0时代。5.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的《告子下》。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C.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1901年3月完成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D.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经常使用敬辞和谦辞。敬辞如“令尊、赐教”等,谦辞如“家父、见谅”等。6.名篇名句默写。(8分)(1)以中有足乐者,。(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3)长沟流月去无声,,吹笛到天明。(《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4),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两句写“出猎”的装束和盛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民同乐的情怀。(6)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两句表达了戍边将士们虽思乡心切,但战事未平,功名未立,归家无期的复杂心理。7.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2分)植物的生长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有关,这三种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所以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既影响植物吸收肥料的程度,也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①,都会使植物新陈代谢的酶活性发生变化,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使新陈代谢达到最佳状态,利于植物的快速成长。据研究,②,即根、冠、叶的温度都有差异,而根温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最直接。8.口语交际。(2分)2020年春节期间,因疫情防控需要,小明选择视频连线的方式向过六十岁生日的奶奶祝寿,下面是其对话的部分内容,其中不得体的两处是()和()(只填序号)亲爱的奶奶,今天是您六十岁生日,祝您生日快乐,寿比南山①!您不惑之年②还辛苦操劳,谢谢您的付出。为了健康,请你务必呆在家里③,照顾好自己,保持好心情。疫情过后,我去看望④您。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6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4题。(18分)【古诗阅读】满江红 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一句中,词人先交代了地点——京华,而后介绍了写这首词的时间——中秋节前后,算是金秋时节。B.“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大意是篱下开遍菊花,在菊花的点缀下,秋天的风景显得更加明净。这种令人愉悦的景致给词人留下了美好的心情。C.“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一句中,词人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又反思八年婚姻的“风味”,家事国事,交织心中,感慨万千。D.“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一组三字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10.请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3分)【对比阅读】(13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①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节选自《孟子》)【注】①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②餍:音yàn,饱,满足。【丙】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④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注释】①醨:薄酒。②察察:洁白的样子。③汶汶:浑浊的样子。④皓皓:莹洁的样子。⑤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苟为后义而先利(4)遂自投泪罗以死12.下列选项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2分)例句:渔父见而问之曰A.予独爱莲之由淤泥而不染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14.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像屈原一样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请你另举出一个事例,并说说你如何理解“舍生取义”。(3分)(二)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15—17题。(7分)材料一:①科幻小说确实预见了很多科学发明,比如机器人。最早有关机器人的科幻是卡尔·恰佩克创作的剧本《罗素姆万能机器人》、还有手机的发明也与科幻有关,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珀曾说过,《星际迷航》中舰长柯克的黄金翻转通讯机是其发明首款手机的灵感源泉。当然《星际迷航》也启迪了很多发明,如自动门、平板电脑等等。②不过,科幻很多时候并不能直接预见某种科学发明,但它会预见到科学的发是。有人说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预言了潜水艇的发明;但早在《海底两万里》之前就有了早期的潜水艇出现。不过能在海底航行两万里而不用浮出水面的“鹦鹉螺”号,却是数十年之后的美国发明的世界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科幻在这里表现的是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敏锐度和洞察力。材料二:①今天说起科幻,它已经不单是文学样式,还包括综合性的动画漫画、影视作品、游戏、沉浸式体验主题乐园及周边产品,这给了科幻创作者更广阔的空间。据有关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829.6亿元,同比增长50.5%。中国消费市场不断发展,对科幻内容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②随着中国科幻文艺在国际上越来越受欢迎新的国际交流合作方式不断涌现。通过出版译介、联合制作、产业互动等形式,中国科幻将创作出更多跨越国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当然,中国科幻要走向未来,必不可少的是文化使命感如何将中国人对科技、未来的想象活泼地展现给世界,同时艺术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学精髓,这是摆在中国科幻人面前的课题。材料三:①科学研究和科学幻想都需要直面未知的勇气。以地外文明探索为例,从上世纪70年代,就有大型天文望远镜将加载了人类文明信息的信号发射到宇宙深空。“中国天眼”不对外发射信号,而是系统地寻找来自太空的带有智慧特征的电磁信号地外文明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外星人是否会跟人类进行友善的交流?这些都是目前没有答案的问题但如果不进行探索,人类只能被动接受任何可能。科幻创作同样是一种探索,甚至可能有更多、更纯粹的探索之喜悦。我很喜欢刘慈欣的作品,除了《三体》,还有《超新星纪元》、《乡村教师》以及《地火》这样的早期作品他作品的内核不是技术而是人,其中贯穿着对人类文明的前瞻和对人性的思考,充盈的人文关怀令人感动。②和科学研究一样,科幻创作同样离不开时代的土壤,好作品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整个国力基础之上,科幻小说想象的边界、科幻影视的表现内容和制作水平,无不需要现实科技条件的支撑。正如导演郭帆所说,强盛的国家才能托举起强大的科幻产业,当中国人建立了空间站、实现了太空漫步,观众看到《流浪地球2》里中国航天员出舱的场景时,就毫不感到违和。可以说,今天的科幻热,是国家科技发展在文化上的必然映射。1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科幻作品预见了很多科学发明,它能够给发明者带来灵感,启迪科学发明。B.科幻作品能够预见科学的发展,表现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敏锐度和洞察力。C.只要将中国人对科技、未来的想象活泼地展现给世界,中国科幻就能走向未来。D.科幻创作离不开时代的土壤,科幻热是国家科技发展在文化上的必然映射。16.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科幻产业不断发展,中国科幻文艺在国际上越来越受欢迎。B.今天的科幻,已经不单是文学样式,这给了科幻创作者更广阔的空间。C.刘慈欣的科幻作品,更多地关注了科技元素,受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D.科学研究和科幻创作都是一种探索,表现了人类直面未知的勇气。17.材料三中画线的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三)阅读下面议论性文本,完成18—20题(8分)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胡适诸位毕业同学:①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②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退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书;30年读11万页书。⑥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⑦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⑨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18.全文思路明晰,行文流畅。请在下面的方框内填写相关内容,以显示全文思路。(2分)①提出赠言并分析原因→②→③→④表达希望与祝愿19.根据上下文内容,你认为文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名言是()(3分)A.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B.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C.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D.郭爱克说:“科学就是勤奋,勤者就是要紧紧抓住时间。”20.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四)阅读下面叙述性文本,完成21-24题。(13分)一碗“雪花面”马海霞①那年深冬,雪下得不大,但天气却极寒,北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疼。母亲去外婆家了,由我负责午饭。家里有白菜、豆腐,还有挂面。我炖了一锅白菜豆腐汤,掐着父亲快下班的点儿,煮上面条。我平时不咋做饭,煮面条时放多了挂面,煮了满满一大锅。面条剩下,坨了就不好吃了,母亲回来若看到,肯定劈头盖脸数落我一顿。②发愁时,看到修鞋的瘦大叔又来出摊了。不如将多余的面条送他,他肯定不会嫌弃。我找个大碗,盛了满满一碗面条,端到瘦大叔面前。瘦大叔放下手中的活计,客气地推却。但我哪里容得他拒绝,直接将面条放在他的三轮车上,边往回走边说:“吃吧,吃完了我再给您盛,家里还有呢。”③正说着,父亲骑车回来了,我低声对父亲说:“面条煮多了,咱俩肯定吃不了,与其到下午坨得不能吃了,不如送给那位修鞋的吃……”父亲听我说到这里,忙折回去请瘦大叔来家里吃,说外面天冷,风又大,凉风灌热气的,吃了不舒服。瘦大叔笑着说:“没事的,我天天在外面吃饭习惯了。中午下班时间来取鞋子的多,我不能离开鞋摊。”④父亲见他这么说,转身回家,让我把小桌子搬到外面,自己则盛了一碗面条,盛了一盘菜,他要和瘦大叔一起在街边吃。父亲这是犯了哪门子邪,这么冷的天,要和瘦大叔在街边吃饭?父亲不理我,把酒瓶装左口袋里,酒盅装右口袋里,一手端面一手端菜,径直出了家门,我只好搬着小桌子紧随其后。⑤瘦大叔见父亲非要和他喝两盅,也不好再拒绝。那天父亲和瘦大叔一边吃面条一边碰杯喝酒,雪花飘落在他俩身上,脸上,饭碗里、酒盅里,两人依然吃得开心,喝得尽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是多年不见的旧友呢。⑥酒足饭饱,父亲又陪着瘦大叔聊了一会儿,直聊到要上班了,才返回家中。晚上父亲下班后,我又问起父亲中午在外面与瘦大叔喝酒吃饭的事儿,父亲打开了话匣子,说了一段往事。⑦父亲年轻时推着小车去二百里远的外县买石灰,走时奶奶给父亲准备了两顿饭的干粮和水,等买上石灰,往回赶时,却发现干粮袋和水壶都忘在了石灰厂,已经走出五里路,推着车子回去取是不现实了,半路上父亲又饿又渴,便敲开一户人家找水喝,男主人出来,听说父亲将干粮和水都弄丢了,忙邀父亲到家里吃饭。⑧父亲落座,女主人给父亲盛了一碗粥,又递给父亲一个菜窝窝。说是粥,其实里面没有几粒米,菜窝窝也是野菜多,玉米面少。女主人说,他们这里连续两年遭了水灾,只能请父亲吃这些,很是过意不去。⑨父亲说,那顿饭虽然吃得不好,但受到了客人的待遇,因为那一家人也是喝稀粥,吃菜窝窝。这让父亲很感动,若人家递给父亲一个菜窝窝让他站在外面吃,父亲便有种乞讨的感觉。⑩那顿饭吃得父亲肚子里热乎乎的,这么多年一直没忘记。⑪父亲的意思我明白了,其实我送修鞋的瘦大叔面条,初衷却是让他帮忙消灭剩饭,送给人家时也是一副大善人的模样。其实瘦大叔肯定带了午饭,也不缺我这一碗面。父亲就不同了。他是把瘦大叔当亲人当朋友,陪他在风雪中吃一碗面是情义。⑫后来,父亲和瘦大叔成了朋友。瘦大叔说,他来我们这里出摊,是他下岗后的第一份职业,说实话刚开始干,有点儿磨不开面子,怕被人瞧不起,心情也非常低落。但那天天那么冷,父亲还陪他在外面喝酒吃饭受冻,让他非常感动。那碗面让他吃得热气腾腾,寒意全无。⑬父亲说得对,一碗“雪花”面,有了情义便有了温度。21.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文中划线语句。(4分)(1)那天,是入冬后的第一场雪,雪下得不大,但天气却极寒,北风吹在脸上刀割一样疼。(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表达效果)(2)但我哪里容得他拒绝,直接将面条放在他的三轮车上,边往回走边说:“吃吧,吃完了我给您盛,家里还有呢。”(分析加点词所表现的人物心理)22.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第⑦一⑩段的作用。(2分)23.文中父亲这一形象很鲜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的形象。(3分)24.本文以“一碗‘雪花面’”为题好在哪里?(4分)三、作文(50分)25.请以“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姓名、地名、校名;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1.髓 弥2.C【A.一呼百应(yīng)——(yìng);B.譬如(bì)——(pì);D.解剖(pāo)——(pōu);】3.C【A.抑扬顿挫:声音的大小起伏和停顿转折。句中用来形容吆喝,正确;B.人声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句中用来形容夜市的喧闹,正确;C.铢两悉称:形容两者轻重相当,丝毫不差。句中用来形容哥俩性格完全不一样,不正确;D.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句中用来形容诗书画印的结合,正确。】4.D【详解】A.两面对一面,前后不一致,把“否”去掉;B.缺少宾语,应在“最基本的”的后面加上“权力”;C.用词不当(或前后不搭配),应把“探询”改为“探索”。5.A【孟子战国时期】6.(1)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何妨吟啸且徐行(3)杏花疏影里(4)八百里分麾下炙(5)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7.温度过高或过低 植物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8.② ③【详解】②“不惑之年”指四十岁,而奶奶六十岁,应改为“耳顺之年”或“花甲之年”。③“请你务必呆在家里”中的“你”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