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广西示范性高中高一3月调研测试语文学科(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弹幕具有鲜明的社群性,它按照兴趣重新分化和组织人群,其“人情味”常被理解为一种陪伴感。换言之,弹幕并非静态文字,反而可被视作某种语言交际行为。弹幕中经常出现类似于“兄弟们把……打在公屏上”“感谢指挥部,空降成功”之类的套话。“兄弟们”“指挥部”,虽是云聚云散的虚拟“群体”,却让人在某段时间内拥有真实的集体感。移动客户端的屏幕虽更加私密化,但却便于串联出基于个人兴趣的“云集体”。尤其在弹幕领域,人们共同注视的屏幕,被开放为“公屏”。公屏是一方舞台,多种腔调、多样人格都被鼓励,从而“可视化”了远超于个体的流动思绪与集体智慧。这也正是弹幕的独有魅力,以其集体智慧折服个体观者。当个体需要陪伴时,可以打开弹幕,在云端偶遇知音同好。而弹幕语言自身带有的圈层壁垒,那些外人听不懂的“黑话”,给身处其中的个体带来了归属感。由此,个人对群体感的渴求得到有效满足,而且实现了群己关系的微妙平衡。一键开关,进退自由,为使用者提供了最具安全感、控制成本最为低廉的参与方式。弹幕所带来的社群感是一种流动的、灵活的、富有弹性的文化生活形式。这些“小群体”基于共同趣味形成,而并非强制性、先天性、普适性的。它们的寿命也不一定长,但短时间内的连接感、归属感很强。相比起面对面、直接的社会性,“远距”社交文化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当代青年越来越习惯在“远距”中发展纵横交织的关系网,穿越人机界面,漂浮于自己的电子社群,从中成就自己的社会性。(摘编自李静《弹幕文化的三重影响:经验主义、远距社交与“趣味劳动”》)材料二:弹幕批评能够充分挖掘语言符号的表达能力,及时且精要地将读者的观看情绪、情感变化表达出来。这种表达不同于以往静态的、理性的批评方式,具有动态性、情感性。这意味着视频观看者会随着作品内容的变化不断产生新的理解、新的点评,并进行持续性的融合呈现。在弹幕批评中,每一个词的使用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修辞、情绪等价值,通常在嬉笑怒骂之间完成对作品的分析评价和阐释,颇有“微言大义”“暗寓褒贬”的气势。在表达上,它及时、准确地传达观看者的情绪,敢于下判断,甚至会有一些吐槽式的批评。这好像恰恰是当下的传统批评所匮乏的——我们经常在报刊上看到绕来绕去的表扬批评,但较少看见言简意赅的锐评锐见。弹幕批评会促使不同时间观看的观众围绕作品和弹幕形成一种“共同欣赏和批评”的独特话语空间。我们在上网观看视频时,之前观众发出的弹幕会一直保留,在视频的某一时刻固定浮现。在这个时空中,欣赏者会暂时忘记自己观看的时间与所处的地域,以弹幕为中介,大胆地对作品进行点评,并与其他的弹幕发送者、观看者产生共鸣。相较于传统的批评模式,这种批评更具有时效性、互动性和空间感,观众能够及时地对文艺作品的优点与缺陷加以掌握,极大地提高了欣赏的效率。此外,视频的创作者也可以随时作为观众加入其中,对作品进行批评和阐释,并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对作品进行修改。因此,以弹幕为媒介,可以有效地联结作品、创作者和广泛的观众群,进行多向度的互动和反馈。依托于互联网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弹幕批评在“批评的数量”与“影响的广度”两方面远远超过了传统文艺批评的范围,成为“社交”与“批评”双重属性的结合体。从数量上来看,大部分视频作品都有弹幕的影子,而一些较为火爆的文艺作品,弹幕数量都在几千甚至上万条以上,其中不乏带有真知灼见的批评语句。从影响上来看,弹幕早已成为新一代青年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他们在发送弹幕时,既是在对作品进行评论,也是在与他人进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一代青年对文艺的认知与实践,即以文艺作品为中心,注重批评的新奇、精炼、即时。此外,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弹幕批评的使用者早已不再局限于青少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弹幕批评的大军之中。尽管当前弹幕批评呈现出广泛性与多样化的特点,但实际上大家都渴望别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表示认同。通过社交互动,大家获得了无尽的乐趣,进一步扩大了弹幕批评的影响力。简言之,弹幕批评将“社交”与“批评”融合,虽然客观上降低了批评的“门槛”,却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其中,扩大了作品的接受度。弹幕批评的及时性、互动性和参与者的广泛性,对我们辨别作品的质量有一定的帮助。在各种网络平台中,一些作者为获得“流量”,大量复制和抄袭他人优秀的文艺作品。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弹幕参与者众多,其中肯定有能够认出抄袭来源的。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过于乐观,大部分的观看者也不大在意视频到底是原创还是抄袭,“是否看得爽”是他们最关注的。但无论如何,弹幕批评的这种互动性、广泛性,还是有助于激发人们对抄袭的抵制和对原创作品的尊重。同时,面对一些“标题党”信息,弹幕批评也有助于观众及早发现作品质量高低,更快逃离无用信息的海洋。此外,多样的观点碰撞,也有助于我们保持自己的思考独立性。(摘编自张沈琦《弹幕语言能给传统批评带来什么启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认为,“公屏”是展示、包容多样化的舞台,它通过弹幕的形式让个体的流动思绪和集体智慧得以展现。B.材料一认为,通过弹幕聚集的“小群体”是基于共同趣味后天自愿形成的,其寿命都不长,但短时间内具有很强的连接感和归属感。C.材料二认为,弹幕批评能及时、准确地传达观看者的情绪,敢于下判断,而当下的传统批评往往绕来绕去地表扬批评。D.材料二认为,弹幕批评具有传统批评模式所不具备的时效性,能够让观众及时了解到文艺作品的优缺点,提高欣赏效率。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弹幕批评能充分挖掘语言符号的表达能力,因此其中每个词都包含丰富的修辞和情绪等价值。B.弹幕可以联结作品、创作者和观众,并让三者彼此之间互相转换,进行多向度的互动和反馈。C.传统批评的门槛较高,而弹幕批评降低了批评的门槛,普通观众也能参与其中。D.弹幕批评对人们辨别作品质量的帮助有限,因为观众并不在意视频是否原创。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第一段以弹幕中常见的套话为例,具体说明弹幕能给人带来归属感和集体感。B.材料一先从弹幕具有鲜明的社群性说起,最后点明弹幕文化带来的影响之一是远距社交。C.材料二前三段都将弹幕批评与传统批评进行对比,以说明弹幕批评与传统批评模式的不同。D.材料二整体上采用递进式结构,从四个层面分析了弹幕批评的特点,框架清晰,一目了然。4.请简析材料二中“大部分”“一定程度上”等词语的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两则材料都谈到弹幕的社交功能,但其阐述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大关丁冯骥才丁家原本是浙江绍兴的一个望族,燕王扫北来到天津,祖上在北城外南运河边弄到一个肥差——钞关的主事。丁家掌管这钞关在城北,人称“大关丁”。他家的大少爷丁伯钰也非比常人,他玩有玩的绝门,吃有吃的格色。他不爱吃登瀛楼的锅塌里脊不爱吃全聚楼的高丽银鱼不爱吃天丰园的银沙紫蟹不爱吃德升楼的炒鲤鱼须子,不爱吃广东馆宁波馆京饭庄和紫竹林洋菜馆所有的名菜。在天津这码头上,天下各种口味一概全有,好吃的东西五花八门。这些东西,不光吃不过来,看都看不过来。可是丁大少爷口味个别,他顶爱吃一样,这东西吃不腻吃不够,却并不金贵,也不稀罕,街头巷尾到处见,就是——糖堆。人笑他“富人穷嘴”,他不在乎。坐着胶皮车穿过估衣街时,只要看到街口有小贩卖糖堆,立时叫停了车,打发车夫去买一根,坐在车上,大口“咔哧咔哧”嚼起来。这模样城北的人全都见过。一次,一位京城阔少问丁大少:“这糖堆在我们京城叫作糖葫芦。老佛爷也爱吃糖葫芦,你可知道?”丁大少摇头。京城阔少神气起来,笑道:“老佛爷吃的糖葫芦是仙品,与你们这儿街头货色可是一天一地了。”随后他顺口又说了一句,“现在京城鼓楼前九龙斋饭庄掌勺的王老五,在御膳房里干过,据说就给老佛爷蘸过糖葫芦。”等京城阔少一走,丁大少马上派两个能人,带许多银子,跑到京城把这退了役却正缺钱的御膳房的厨师请到了天津。这王老五人矮,微胖,小手,小脚,小鼻子,小耳朵,其貌不扬,也不好说话,可是身上透着一点威严。若不是出身名门,抑或身怀绝技,身上绝没有这般神气。待他到丁家院子当中,先支起火炉,架上铁锅,铺好石板和案板,随后把从京城带来的两个大包袱打开,将各种见所未见的干活的家伙,还有花花绿绿、奇香异味的食材,有章有法地铺开摆开。这阵势,叫四周围观的男仆女婢全都看傻了眼。丁大少咧开笑嘴,他家当院成了御膳房!他头次见糖堆还能做得这么晶亮悦眼,五彩斑斓,玲珑剔透,好似一串串小花灯。他叫人把蘸好的糖堆送到家中各房,自己挑了新奇俏皮的一串,张口一咬,立时觉得自己已经是老佛爷了。从此,他只要想吃老佛爷的糖葫芦,就用车把王老五从京城拉来。有一次他还在家摆上一桌糖堆宴,把城中一些吃过见过的大人物全请来。一席过后,便将明里暗里笑话他吃糖堆的臭嘴们全堵了。要说天津卫会吃加上会玩的,大关丁的丁大少顶了天。天底下无论坏事好事不会总在一个人身上,这叫物极必反。庚子年间,天降大祸,朝廷内乱,跟着是聚在紫竹林里的八国联军血洗了天津老城。大关丁家富得惹眼,便被联军抄得精光,此后他家的摇钱树——钞关也不叫干了。一下子,他从天上掉在了地上。联军屠城后不久,天就凉下来。大关丁只剩几间没烧毁的破屋子,他一家好几口,饥肠饿肚,睡觉没被,没东西可卖。一天,他在估衣街上看见一个卖山里红的老乡,脑筋一动。他口袋只有几个铜子儿,便买了三五十个山里红,又去杂货店买了一小包糖,回家后切果、剔核、熬糖稀,然后从堆在墙角的苇帘中抽出几根苇秆,剥去干皮,露出白秆,截断削尖,穿果蘸糖,拿到街上一卖,都说好吃,顷刻卖光。他攥着钱又去买山里红、买糖、做糖堆,这么来来去去,跑来跑去,快断绝了的一口气就这么一点点缓过来了。两个月后,大关丁居然有模有样站在估衣街江西会馆对面一条胡同口卖糖堆了。看样子他有几个钱了。天气凉,他居然穿上了一件二大棉袄,头戴无檐毡帽,脚下蹬兔皮里子的一双毡靴。一根裹着厚厚一圈稻草的木杆上,插满红通通的糖堆。估衣街上平日总有几个卖糖堆的,可人嘴挑好的,很快都认大关丁的了。大关丁的糖堆果大,足实透亮,糖裹得又厚又匀,松脱不粘牙;吃他一串,赛别人两串。快到年底,丁大少手头阔绰些,开始在糖堆上玩起花活,夹豆馅的,裹黑白芝麻的,镶上各种干鲜杂果的,愈做愈好愈奇愈精,天津人吃了多少年的糖堆,还没吃过大关丁这些花样翻新的糖堆。这就奇了,他不过一个玩玩闹闹的少爷,哪来的这种能耐?谁也没想到,不过是当年御厨王老五在他家当院做糖堆时,他在一边拿眼看到的。他那时候并无心偷艺,王老五对这好吃的阔少爷也全无戒心。大少爷好奇便问,王老五有问必答。能人对自己的能耐向来守口如瓶,所以王老五在京城没有知音。到了天津卫大少爷这儿,百无禁忌,愈说愈得意,可就把一生的诀窍全说给了大少爷。大少爷拿糖堆当命,这些话听了自然全都记住。大关丁过去是吃糖堆,今天是做糖堆。吃糖堆用嘴,做糖堆用心。一旦用心,能耐加倍。他还将山里红改用北边蓟县的,黄枣改用漳洲的,苇秆改用白洋淀的。天津是码头,要什么有什么。大关丁亲口吃过老佛爷的糖葫芦,只有知道那个味儿才能做出那个味儿来。天津又有租界,有洋货,他能知道洋人哪样东西好。他把白糖改为荷兰的冰花糖,不单又甜又香,还分外透亮,看上去每个红果外边都像罩个玻璃泡儿。这些法子,一般小贩哪里知道?他在钞关长大,懂得做事要讲规矩。他每天必走一条路线,起自针市街,东穿估衣街和锅店街,西至大胡同止。天天下午,按时准到。只是刮风、下雨、三伏天不出来。北门里的富人多,想叫他到那儿去卖,被他婉拒。他说他每天做的东西有限,只够估衣街那边的老主顾。他的糖堆是在估衣街上卖出名来的,心里总装着这里的老主顾们。这一来,大关丁又站了起来。于是,估衣街上天天能见到他。他富裕起来后,衣装也更像样。小瓜皮帽是用俄国的材料定做的,褂子裤子干干净净。他面有红晕,眸子发光。每到一个小胡同口,必朝胡同里边喊一声:“堆儿——”他人高腹圆,嗓门粗,中气足。一声可以直贯胡同深处。天津再没人贬他,反而佩服这人。人要阔得起,也得穷得起。阔不糟钱,穷就挣钱。能阔也能穷,世间自称雄。(选自《俗世奇人》,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前面不避其繁地写丁大少不爱吃各种高档酒楼食物,是为了突出他喜好的特别,体现他的“奇”。B.大关丁家因为富得惹眼,在八国联军血洗天津时被抄掠一空,大关丁一家陷入了饥寒交迫的困境。C.王老五在京城对他的手艺守口如瓶,可他到了天津却把诀窍说给大关丁听,是因为大关丁拿糖堆当命,王老五认为找到了知音。D.小说用大关丁衣服和卖糖堆场景的变化,映照了他从“天上掉到地上”到“又站起来了”的过程。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采用多种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从外貌、神态、动作等方面塑造了大关丁这一人物。B.小说以大关丁的视角叙述故事,写出了其日常生活变化的真实情状,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C.小说写王老五到丁府做糖堆的情节,为后文写大关丁落魄时自己做糖堆做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D.小说句式富有变化,有短句和整句,运用“格色”“顶了天”等天津方言,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特色。8.有评论家称,冯骥才深受评书、相声等曲艺形式的影响,在叙述故事时插入了简短的评说,如文中画线句子,请分析其作用。(4分)9.大关丁能从“落魄”走向“复兴”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齐侯问于晏子曰:“忠臣之事其君何若?”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君曰:“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贵之,君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可谓忠乎?”对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何死焉?谋而见从,终身不亡,臣何送焉?若言不见用,有难而死之,是妄死也;谏而不见从,出亡而送之,是诈为①也。故忠臣者,能纳善于君,而不能与君陷难者也。”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交游,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悦,趣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人,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也。晏子方食,君之使者至,分食而食之,晏子不饱。使者返言之景公,景公曰:“嘻!夫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也,是寡人之过也。”令吏致千家之县一于晏子,晏子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厚取之君而厚施之人,代君为君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藏之,是筐箧存也,仁人不为也;厚取之君而无所施之,身死而财迁于他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婴也闻为人臣进不事上以为忠,退不克下以为廉,八升之布、一豆之食足矣。”使者三返,遂辞不受也。(节选自《说苑·臣术》)【注】①为:同“伪”。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晏子出A公使B梁丘据C遗之D辂车E乘马F返不受G公H不悦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驾驽马”与“驽马十驾”(《劝学》)两句中的“驽马”含义相同。B.“于臣足矣”与“不拘于时”(《师说》)两句中的“于”字含义不同。C.“而食之”与“食野之苹”(《短歌行》)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D.“令吏致千家之县一于晏子”与“而致千里”(《师说》)两句中的“致”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晏子对忠臣的看法与齐侯不同,他认为忠臣要恪尽职守,建言献策,使君主接受正确意见,避免君主出现有难和出逃这些情况。B.齐景公派人送去高大华美的马车,晏子多次辞谢。景公不高兴,表示晏子不乘坐这样的马车,那自己也不会乘坐。C.晏子认为君主乘坐高大华丽的车马,下面的臣子也乘坐它,进而百姓没有正确的行为准则,也就会形成奢侈浪费之风。D.齐景公命人将一个千户县的赋税全部送给晏子,晏子表示虽然自己家境贫穷,但日常生活八升粗布,一盘食物,也就足够了,仍辞谢了。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忠臣者,能纳善于君,而不能与君陷难者也。(2)厚取之君而无所施之,身死而财迁于他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14.晏子身为齐国国相,却能厉行节约,请根据原文简要概括其具体表现。(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从怀旧始,首联写诗人昔日客居江汉期间与故人相聚痛饮,扶醉而归。B.颔联中“浮云”实写,“流水”虚写,虚实结合,写出了时空的变换,意境的深远。C.颈联上句写相会的“欢笑”之态,下句却笔锋一转,写两鬓萧疏,一喜一悲,笔法跌宕。D.尾联“淮上有秋山”点明淮上风光可恋,承接“不归去”之意,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16.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两句借对故国宫殿的追忆,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2)《归园田居》中写诗人归去后的生活,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就是文学短评。写文学短评,有利于梳理、积累个人的阅读经验,领悟创作、鉴赏的规律,提高文学审美能力。写文学短评,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认真读作品,对作品的情感、形象、思想内涵、艺术特点等有自己的理解,抓住让你感触最深的地方,以此展开评论。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别出心裁的艺术构思,杜甫《登高》中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都可以加以评论。写文学短评要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从多方面触动我们的情思,引发我们的思考,值得评论的点很多。写短评时要能够聚焦,如果面面俱到,很容易失之浮泛。比如作者怎样渲染气氛,怎么描摹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运用了哪些手法等,都可以成为评论的焦点。同时,也要注意选择小的切入口,可以关注一些细节。譬如茹志鹃《百合花》中“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小通讯员衣服上被撕开的口子等细节反复出现,就可以围绕它们作为切入口,分析表现人物、深化作品主题对于这些细节的作用。写文学短评主要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要在适当复述、介绍或者引用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和评论。“叙”要精当,为“议”提供支撑或依据;“议”要紧密结合“叙”,思路清晰,态度鲜明,最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叙议有机融合,才能将见解表达清楚,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比如要想评论陶渊明《归园田居》“善用白描”,就可以从景物的选择、近景远景的勾勒等方面找出具体的词句进行分析,讲清楚作者是怎么运用白描手法表现乡村日常生活图景的。18.请仿照文中画横线句子,结合《必修》(上)诗歌单元所学课文(《短歌行》《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琵琶行》《声声慢》《归园田居》),另举两个例子。要求:句式相似,内容相关。(2分)19.读书小组要为《声声慢》写一则文学短评,请你围绕关键词“愁”写出你的短评思路。(5分)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今年支原体感染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特点。第一,发烧的热势比往年高了很多,“以前往往是38℃,现在往往是可以烧到39℃甚至更高”;第二,①,但今年支原体诱发哮喘的情况特别多,“说明支原体积累到了下气道,在气道复制的时候,导致气道平滑肌发生痉挛,引发哮喘”。按照过往5年的经验,支原体感染常规症状是像普通感冒一样,咳嗽,嗓子疼,喷嚏打个不停,发展严重后才会变成肺炎支原体。而今年②,“刚才是感冒症状,再一查胸片发现,就是肺部感染”。现在的支原体感染大部分只能通过血清中的抗体来检测。但抗体检测也有局限性,这种检测在支原体感染前期也可能检测不到,③,使用阿莫西林、头孢等药物进行治疗。但这些药物只对普通感冒有效,对支原体无效。相较抗体检测,抗原检测更能发现早期感染者,但即使医生们使用呼吸道五联检测来查支原体抗原,也会出现检测指标不敏感,检测结果假阴或假阳的情况。21.下列句子中的“这”和文中画横线处“这些药物只对普通感冒有效”中的“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B.你这也想要,那也想要,做人可不能太贪心。C.我这才知道,母亲早已为我做好了准备。D.我这一着急啊,连鞋也忘记穿了。2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到:“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2023年5月28日,国产C919大飞机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国产C919自立项到商飞成功,历经了十六年;2023年7月,国产大型邮轮完成首次试航,国产大型邮轮自立项到试航成功,历经了十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年广西示范性高中高一3月调研测试语文学科参考答案1.C【解析】A项,“它通过弹幕的形式让个体的流动思绪和集体智慧得以展现”错误,原文是“它通过弹幕的形式让远超于个体的流动思绪和集体智慧得以展现”。B项以偏概全,“其寿命都不长”错误,原文是“它们的寿命也不一定长”。D项,“弹幕批评具有传统批评模式所不具备的时效性”错误,根据原文“相较于传统的批评模式,这种批评更具有时效性、互动性和空间感”可知,弹幕批评比传统批评更具有时效性,但并不能说明传统批评模式不具备时效性。2.C【解析】A项,强加因果。B项,“并让三者彼此之间互相转换”错误,根据原文“视频的创作者也可以随时作为观众加入其中,对作品进行批评和阐释,并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对作品进行修改”可知,创作者可以成为观众,但不代表创作者、作品和观众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换角色。D项以偏概全,“观众并不在意视频是否原创”错误,根据原文“大部分的观看者也不大在意视频到底是原创还是抄袭”可知,是“大部分的观看者”不在意是否原创,而不是所有观众。3.D【解析】材料二整体上采用并列式结构。4.①“大部分”说明视频作品中的弹幕是存在的,而且数量还不少。(1分)②“一定程度上”说明弹幕批评对新一代青年对文艺的认知与实践的改变是有限度的。(1分)③这两个词语表示范围和程度上的限定,体现了论述类文本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2分)(意对即可)5.①材料一从弹幕的社群性的角度出发,侧重于阐述人们可以通过弹幕进行“远距”社交,从而获得归属感,成就社会性。②材料二从对文艺作品进行弹幕批评的角度出发,说明人们在评论的同时也是在与他人进行交流,侧重于阐述弹幕批评具有“批评”与“社交”的双重属性。(每点3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分)6.C【解析】“找到知音”错。王老五把诀窍说给大关丁是因为丁家富有,少爷阔气,对大关丁没有戒备之心。7.B【解析】“大关丁的视角叙述故事”错,是第三人称视角全知视角8.①暗示了主人公大关丁命运的转折,自然引出下文,使情节发展更加合理。(2分)②简短的评说,如话家常,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③通过评说,表达叙述者的人生认知,启迪人深思。(②③任意答出1点2分)9.①穷不失志,活得坦荡明白。能阔能穷,靠自己手艺吃饭不丢脸,每到一个小胡同口,吆喝都很大声。②用心研究技艺,精益求精。他精心挑选制作糖堆的原料,他做的糖堆“愈做愈好愈奇愈精”,技术精湛有创意。③诚信经营,讲规矩。他的一串糖堆赛别人两串,用料足;心里装着老主顾,路线与主顾基本固定。(每个要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10.AFG【解析】晏子出朝后,景公命(大夫)梁丘据送给他高大华丽的车马,(晏子)多次退回拒不接受,景公不高兴。11.C【解析】A驽马指劣马,即不能快跑的马。B对于/被。C给……吃/吃。D给予,赐予/到达。12.D【解析】“晏子表示虽然自己家境贫穷”错误,原文说“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13.(1)因此所谓的忠臣,是要能将善言善行献纳给君主,而不是与君主一起陷入灾难之中的人啊。(“者…也”判断句,1分;“于”译为“给”,1分;“陷难”译为“陷入灾难”,1分。句意1分,满分4分)(2)从君王那里得到很多财物而没有施舍给别人,自身死后财物又转移到他人之手,这就跟主管收藏的官员一样,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厚取之(于)君”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为“从君王那里得到很多财物”,1分;“施”译为“施舍”,1分;“迁”译为“转移”,1分。句意1分,满分4分)14.①上朝乘坐破车,驾着劣马②在家节衣缩食③多次拒绝景公赠送的财物。(每个要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参考译文:齐侯问晏子说:“忠臣侍奉自己的君主,该是怎样的呢?”(晏子)回答说:“(君主)有难不为他殉死,(君主)出逃不为他送行。”齐侯说:“(君主)割裂土地封赠他,分封爵位让他显贵,君主有难却不殉死,出逃也不送行,这能够称得上是忠臣吗?”(晏子)回答说:“如果臣下的进言被采用,(君主)就会终身无难,臣子又为谁去殉死呢?臣下的谋划被采纳,君主就终生不会出逃,臣子又为谁去送行呢?如果向君主进言不被采用,(君主)有难而去殉死,那就是白白地送死;规劝君主不被听从,(君主)出逃而去送行,那就是奸诈和虚伪。因此所谓的忠臣,是要能将善言善行献纳给君主,而不是与君主一起陷入灾难之中的人啊。”晏子上朝,乘坐破车,驾着劣马。齐景公看见他这个样子说:“嗬!是先生您的俸禄太少了吗?为什么乘坐的车马这样不堪呢!”晏子回答说:“靠着君主的赏赐,能够保住我们三族的衣食,并且国内的朋友,也都能靠此生存了。我只要穿得暖和吃得饱饭,有破旧的车和劣质的马来供自己使用,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晏子出朝后,景公命(大夫)梁丘据送给他高大华丽的车马,(晏子)多次退回拒不接受。景公不高兴,立即召见晏子。晏子到来后,景公说:“先生不接受我送的车马,那么我也就不再乘车了。”晏子回答说:“君主您命我监临文武百官,我理应节衣缩食,为齐国人作个榜样,即使这样,还恐怕他们在生活上奢侈而不顾自己的品行。现在有高大华丽的车马,在上的君主乘坐它,在下的臣子也乘坐它,百姓没有正确的行为准则,在衣食方面奢侈浪费,而不顾自己的品行,我就没有办法来制止他们了。”终于辞让了那些车马没有接受。晏子正在吃饭,国君的使者到了,(晏子)便将食物分给使者吃,晏子因此没有吃饱。使者回宫后把这件事告诉了景公,景公说:“咦!晏子的家境竟是这样的贫困!我却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啊!”于是命官吏将一个千户县的赋税全部送给晏子,晏子拜谢了两次,推辞说:“我的家境并不贫困,靠着君主的赏赐,恩惠遍及父、母、妻三族,还推广到我的朋友,并以此赈济百姓,君王的赏赐太丰厚了,我的家是不会贫困的。我听说,从君主那里得到很多财物又大量施舍给别人,这就是代替君主施恩,忠臣是不会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得到很多财物而储藏起来,这是把自己变成了筐箧,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从君王那里得到很多财物而没有施舍给别人,自身死后财物又转移到他人之手,这就跟主管收藏的官员一样,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我还听说,做臣子的在朝廷上不奉承国君就是忠,离开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