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备考2023高考语文一轮专题01文言文阅读:小说类试卷(原卷+解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1高考文言文阅读:小说类
一、文言文阅读
(2019·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画手戴进
毛先舒
明画手①以戴进为第一。进,字文进,钱塘②人也。
宣宗③喜绘事,御制天纵④。一时⑤待诏⑥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皆有名。进入京,众工⑦妒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⑧。画惟红不易著⑨,进独得古法入妙。宣宗阅之。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⑩,奈何着此钓鱼!”宣宗颔之,遂麾去余幅不视。故进住京师,颇穷乏。
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一日,于市见熔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抚然自失。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今人铄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将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儿、妇人御耳。彼惟煌煌是耽,安知工苦?能徙智于缣素,斯必传矣。”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
然进数奇,虽得待诏,亦轗轲亡大遇。其画疏而能密,著笔淡远。其画人尤佳,其真亦罕遇云。予钦进,锻工耳,而命意不朽,卒成其名。
(节选自《虞初新志》)
①画手:画家。②钱塘:今杭州。③宣宗:明宣宗朱瞻基。④天纵:天才高纵。⑤一时:同时。⑥待诏:这里指供奉内廷的画家。⑦工:画工。⑧水次:水边。⑨著:着色,上色。⑩品服:官服。明朝崇尚红色,故朝廷官员的衣服都是红色。颔(hàn):点头。磨(huī):同“挥”。此处意为挥手,叫人拿走。锻工:这里指制造手工艺品的工匠。抚(wǔ)然:失望的样子。糈(xǔ):粮食。指:这里指手艺。御:佩带。缣(jiān)素:供书画用的白色细绢。数奇(jī):旧时迷信天命,运气不好称“数奇”。数,命运;奇,命运不佳。轗轲:同“坎坷”,形容道路不平坦,比喻不得志。真:真迹。
戴进原本是个出色的金属工艺家,由于人们对这一民间工艺并不重视,他的许多精美的制作竟被扔进炉子熔化了。于是他改而学画,艺成之后,名高于同时的画家,却受到皇帝近待画臣的妒忌、谗毁,而以“穷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对这位劳动人民出身的艺术家的坎坷不遇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本文是篇人物传记,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其一,精于剪裁,善于取舍。戴进一生七十五载岁月中经历甚为丰富,但裁取不足330字的篇幅,仅精选了两件事而叙之。这两件事是戴进一生中的关键事件。一件是在仁智殿进呈《秋江独钓图》,本来期以荣进,从此摆脱贫困,不料一图献上,竟绝了仕进之途,断送了政治生命。另一件是弃工习面,徒智缣素。这是戴进人生旅途中的一大转折,戴进因此而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综观所选的这两件事,事情虽小,却粗线条地勾勒了戴进一生的主要历程。如此剪裁具有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的效果。其二,本文采用了倒叙式结构。文中所写两事,弃工习画发生于前,宫殿进图演绎于后,却先写后者而后写前者。之所以要颠而倒之,是因为宫殿进图乃戴进一生中重大的转折也是重大的挫折,从此画家命运急转直下。先叙后事,具有提纲掣领的在用,倒叙式结构的采用正是的高明之处。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此技不足为也()(2)卒成其名()
2.说出下列句中代词的具体所指。
(1)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着此钓鱼!
“此”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
“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
B.宣宗颌之,遂麾去余幅不视。
C.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
D.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
4.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
5.本文选取了两件事情概述戴进荣辱升沉的一生,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均不超过10字)
1.(1)值得(2)终于2.(1)红袍(2)戴进制作的人物花鸟工艺品3.B4.他制作的人物花鸟,很像原物的样子,精巧奇妙,价值比一般工匠高出一倍5.宫殿进图,技高被妒徙智缣素名高一时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根据自己积累并根据该字词所在的上下文综合判断其含义。
(1)句意为:这种手艺不值得再做下去了。足:值得。
(2)句意为:终于成就了他的名声。卒:终于。
2.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虚词。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
此题是让找出代词的具体指代内容,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中,句意为:戴进的画非常美,但是赤红色是朝廷高级官员的服色,怎么让钓鱼人穿这衣服呢?“此”是近指,指代内容应在上文。前文找到“画人红袍垂钓水次”,因此,着此当指着红袍,此为红袍。
(2)中,句意为:戴进自己很得意,以为人们一定十分看重而流传下去。之,应该代戴进得意的对象。看上文“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可知,戴进得意的是其锻造的人物花鸟工艺品。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汉语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的能力。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做这种题,要弄清楚词类活用的类型,并根据语境具体判断。
题干让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A项,“红袍”,穿红袍,名词用作动词。
B项,无活用现象。
C项,“宝贵”,把……看成宝贵的东西,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D项,“不朽”,使……不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故选B。
4.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基本上做到字子对译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本句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开头补充主语他。为,制作。肖:像。直,通假字,价值。倍:高出一倍。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文选取了两件事情概述戴进荣辱升沉的一生,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注意审题,题干中提到荣辱升沉,可见两个空一个是荣和升,另一个是辱和沉。浏览原文,第二段,“进入京,众工妒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画”宣宗看画的时候“廷循从旁”进谗言,终于让戴进不被重用“颇穷乏”。据此可以概括为宫殿进图,技高被妒。这是辱和沉的阶段。
第三段,“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以及最后一段“卒成其名”。可见概括为名高一时。这是荣和升的阶段。
参考译文:
明代画家以戴进为第一名,戴进,字文进,杭州人。
明宣宗喜欢绘画,他绘制的画充分发挥了上天赐予他的才能。当时,他身边的待诏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都有名气。戴进入京城,画家们妒忌他。一天,在仁智殿呈画给皇上,戴进呈上的是《秋江独钓图》,画中人穿着红袍在水边垂钓。绘画唯有红颜色不易著,戴进独自得到古法的妙处。明宣宗观赏它。谢廷循在旁边跪下对皇帝说:“戴进的画非常美,但是赤红色是朝廷高级官员的服色,怎么让钓鱼人穿红袍呢?”宣宗点头赞同,于是就用手一挥不再看戴进其余的画。所以戴进住在京师,十分穷苦。
戴进原先是首饰匠,他锻制的人物花鸟,模拟得形神毕肖十分精奇,其价值超过一般锻工制品的一倍。戴进自己很得意,以为人们一定十分看重而流传下去。一天,在集市的熔金人那里,看到的首饰,就是戴进打制的,顿时感到悲伤失意。回来他对人说:“我为制作这些东西耗尽了心血,哪里仅仅为了换饭吃呢?心想借首饰使我的名字不朽啊。如今他们销毁我制造的首饰一点不爱惜,这种手艺不值得再做下去了。今后我将干什么工作才行呢?”人们对他说:“你那巧妙的技术放在金银首饰上,首饰只供世人把玩及小孩妇女装饰而已。他们只沉溺于首饰的辉煌光亮,哪里了解制作人的辛苦?你若能把手艺移以素绢上作画,这样一定能流传下去的。”戴进高兴极了。就学画画,当时名声很高。
然而戴进命运不好,虽然得到等诏官位,但前途坎坷不平,没有得到皇帝的恩遇。他的画在疏淡的几笔中能细致地描摩事物,用笔清淡幽深。他画人物尤其美,他的真迹也很少看见了。我钦佩戴进,一个首饰匠,却立下不朽志向,最终出了名。
(2020·广东实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武承休
蒲松龄
武承休,辽阳人,喜交游,所与皆知名士。夜梦一人告之曰:“子交游遍海内,皆滥交耳。惟一人可共患难,何反不识?”问:“何人?”曰:“田七郎非与?”醒而异之。遂访其人东村业猎者也武敬谒诸家见破屋数椽木岐支壁入一小室虎皮狼蜕悬布槛间更无杌榻可坐七郎就地设皋比①焉武与语,言词朴质,大悦之。遽贻金作生计,七郎固辞不受。武强之再四,母龙钟而至,厉色曰:“老身止此儿,不欲令事贵客!”武惭而退,从人适于室后闻母言:“我适睹公子有晦纹,必罹奇祸。无故而得重赂,不祥,恐将取死报于子矣。”武深叹母贤,然益倾慕七郎。泱旬妻淹忽以死,为营斋葬,所受金稍稍耗去。半年许,七郎为争猎豹,殴死人命,械收在狱。武以重金赂邑宰,又以百金赂仇主。月余无事,释七郎归。七郎欲诣谢武,母曰:“往则往耳,见武公子勿谢也。小恩可谢,大恩不可谢。”七郎见武武温言慰藉七郎唯唯家人咸怪其疏武喜其诚笃厚遇之由是恒数日留公子家。馈遗辄受,不复辞,亦不言报。会武初度,宾从烦多,夜舍履满。武偕七郎卧斗室中,三仆即床下卧。二更向尽,七郎背剑挂壁间,忽自腾出匣数寸,铮铮作响,光闪烁如电。武惊起,七郎亦起,问:“床下卧者何人?”武答:“皆厮仆。”七郎曰:“此中必有恶人。此刀购诸异国,见恶人则鸣跃,当去杀人不远矣。公子宜亲君子,远小人,或万一可免。”武颌之。七郎终不乐,辗转床席。其时床下有名林儿者,武后为林儿所欺。诉官,邑宰以御史书不应,且为反诬。武无奈之,忿塞欲死。逾夜,忽有家人白:林儿被人脔割,抛尸旷野间。武惊喜,意稍得伸。俄闻御史家讼其叔侄,遂偕叔父武恒赴质。宰不听辨,欲笞恒。操杖隶皆仇家走狗恒又老耄签数未半奄然已死遂舁叔归哀愤无所为计。因思欲得七郎谋,而七郎终不一吊问。窃自念待伊不薄,何遽如行路人?遣人探索其家,至则扃鐍寂然,邻人并不知耗。一日,某弟方在内廨,与宰关说,值晨进薪水,忽一樵人至前,释担抽利刃直奔之。宰大惊,窜去。樵人犹张皇四顾。诸役吏急阖署门,操杖疾呼。樵人乃自刭死。纷纷集认,识者知为田七郎也。宰惊定,始出验,见七郎僵卧血泊中,手犹握刃。方停盖审视,尸忽然跃起,竟决宰首,已而复踣。衙官捕其母子,则亡去已数日矣。
(节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皋比:铺设有虎皮的座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母龙钟而至吾尝跂而望矣
B.又以百金赂仇主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见恶人则鸣跃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樵人乃自刭死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7.下列对文中第一处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遂访其人/东村业猎者也/武敬谒诸家/见破屋数椽/木岐支壁/入一小室/虎皮狼蜕悬布/槛间更无杌榻可坐/七郎就地设皋比焉
B.遂访其人/东村业猎者也/武敬谒/诸家见破屋数椽/木岐支壁/入一小室/虎皮狼蜕/悬布槛间/更无杌榻可坐/七郎就地设皋比焉
C.遂访其人/东村业猎者也/武敬谒/诸家见破屋数椽/木岐支壁/入一小室/虎皮狼蜕悬布/槛间更无杌榻可坐/七郎就地设皋比焉
D.遂访其人/东村业猎者也/武敬谒诸家/见破屋数椽/木岐支壁/入一小室/虎皮狼蜕/悬布槛间/更无杌榻可坐/七郎就地设皋比焉
8.下列对文中第二处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七郎见武/武温言慰藉七郎/唯唯家人/咸怪其疏武/喜其诚笃/厚遇之/由是恒数日留公子家
B.七郎见武/武温言慰藉/七郎唯唯/家人咸怪其疏/武喜其诚笃/厚遇之/由是恒数日留公子家
C.七郎见武/武温言慰藉七郎/唯唯家人/咸怪其疏/武喜其诚笃/厚遇之/由是恒数日留公子家
D.七郎见武/武温言慰藉/七郎唯唯/家人咸怪其疏武/喜其诚笃/厚遇之/由是恒数日留公子家
9.下列对文中第三处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操杖隶皆仇家走狗/恒又老耄/签数未半奄/然已死/遂舁叔归哀愤/无所为计
B.操杖隶皆仇家/走狗恒又老耄/签数未半奄/然已死/遂舁叔归/哀愤无所为计
C.操杖隶皆仇家走狗/恒又老耄/签数未半/奄然已死/遂舁叔归/哀愤无所为计
D.操杖隶皆仇家/走狗恒又老耄/签数未半/奄然已死/遂舁叔归哀愤/无所为计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武承休的梦开头,暗示了田七郎的知恩图报能共患难的可贵品格,为下边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B.田七郎身陷囹圄为武承休搭救,却不说一句感谢的话。可知是因为他已经决定将来武承休有难时舍命相助。
C.田母初见武承休就看出武承休将来有难,极力阻止儿子和武承休的交往。武承休解救田七郎后不再阻止两人。
D.武承休的叔叔被打死,田七郎却不来安慰,因他认为杀死林儿已经报答了武承休的恩德,因此才没有前往吊问。
11.下列选项对原文第一处划横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武承休和他交谈,他言语朴实,武承休非常喜欢他。武承休立即送给他一些银子过日子用,七郎坚决推辞不接受
B.武承休和他交谈,他言语朴实,武承休十分开心。武承休竟然送给他一些银子过日子用,七郎坚决推辞不接受。
C.武承休和他交谈,他言语朴实,武承休十分开心。武承休立即送给他一些银子过日子用,七郎坚决推辞不接受。
D.武承休和他交谈,他言语朴实,武承休非常喜欢他。武承休竟然送给他一些银子过日子用。七郎坚决推辞不接受
12.下列选项对原文第二处划横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尸体忽然跳起来,最后砍下了县令的头,随后又倒在地上。县衙的官吏去抓田七郎的妻子和儿子,但母子二人早已失踪好几天了
B.尸体忽然跳起来,竟然砍下了县令的头,随后又倒在地上。县衙的官吏去抓田七郎的母亲和儿子,但祖孙二人早已逃走好几天了
C.尸体忽然跳起来,最后砍下了县令的头,随后又倒在地上。县衙的官吏去抓田七郎的母亲和儿子,但祖孙二人早已失踪好几天了
D.尸体忽然跳起来,竟然砍下了县令的头,随后又倒在地上。县衙的官吏去抓田七郎的妻子和儿子,但母子二人早已逃走好几天了
6.A7.D8.B9.C10.D11.A12.B
6.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项,均为连词,表修饰;
B项,介词,用/介词,把;
C项,连词,表承接,就即/连词,表转折;
D项,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然。
故选A。
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于是四处访求这个人,(知道)田七郎是东村一个打猎的。武承休恭敬地到田七郎的家里寻访到他,武承休见院内有几间破屋,用木岔支着墙壁。进了一间小屋,看到一些虎皮、狼皮悬挂在柱子上,也没有板凳椅子可坐。七郎就地铺虎皮代替座位。
“武敬谒诸家”一句,“武敬”是主语,“谒”是谓语,“诸”相当于“之于”“诸家”是状语后置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项;“虎皮狼蜕悬布槛间”一句,“虎皮狼蜕”是主语,“悬”是谓语,“布槛间”是后置状语,应在“布槛间”后面断开,排除A项。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七郎见到武承休,武承休用温暖的话语安慰他,七郎只是恭顺地答应着,家人都怪七郎粗疏,而武承休却喜欢他忠实厚道,愈加厚待他,自这以后,七郎常常在武家一住好几天。
“武温言慰藉”一句,“武”是主语,“慰藉”是谓语,意思完整,后面断开;“七郎”是“唯唯”的主语,应在“七郎”前断开,排除AC项;“武”是“喜其诚笃”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拿棍杖行刑的差役都是官宦人家的走狗,武恒又年老,签数还没打到一半,就已气绝。武承休于是把叔叔抬回了家,他悲愤欲绝,一点办法也没有。
“操杖隶”是句子主语,“皆”是状语,后面省略了判断动词“是”,“仇家走狗”是宾语,中间不能断开,“走狗”后面断开,排除BD项;“奄然”是气息奄奄的样子,修饰“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项,“田七郎却不来安慰,因他认为杀死林儿已经报答了武承休的恩德,因此才没有前往吊问”错,原文结尾处“一日,某弟方在内廨,与宰关说,值晨进薪水,忽一樵人至前,释担抽利刃直奔之。宰大惊,窜去。樵人犹张皇四顾。诸役吏急阖署门,操杖疾呼。樵人乃自刭死。纷纷集认,识者知为田七郎也。宰惊定,始出验,见七郎僵卧血泊中,手犹握刃。方停盖审视,尸忽然跃起,竟决宰首,已而复踣”,可见田七郎已作计舍身为武承休复仇,并在最后杀死了县令。
故选D。
1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大悦之”译为“非常喜欢他”,排除BC项;“遽”此处译为“立即”,排除D项。
故选A。
12.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根据前文,此处“竟”译为“竟然”,表示不可思议,排除AC项;“母子”为田七郎母亲和田七郎儿子;“亡去”此处译为“逃跑”,排除D项。
故选B。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武承休,是辽宁人。他喜欢结交朋友,所交往的都是些知名人物。在夜里梦见一个人告诉他说:您的朋友遍天下,都不过是滥交罢了。惟有一人可以和您共患难,怎么反而不去结识呢?武承休问道:他是谁呀?那人说:不就是田七郎吗?武承休醒来感到很奇怪。于是四处访求这个人,(知道)田七郎是东村一个打猎的。武承休恭敬地到田七郎的家里寻访到他,武承休见院内有几间破屋,用木岔支着墙壁。进了一间小屋,看到一些虎皮、狼皮悬挂在柱子上,也没有板凳椅子可坐。七郎就地铺虎皮代替座位。武承休和他谈起话来,听他的言语很朴实,非常喜欢他。立即送给他一些银子过日子用。七郎坚决推辞不接受,武承休强让了好多次,这时田母老态龙钟地来到前面,很严厉地说:老身只有这一个儿子,不想叫他侍奉贵客!武承休很羞惭地退了出来。随从恰好在房屋后面听到田母说:我刚才看到公子脸上有晦气,必定会遭遇离奇的灾祸。无缘无故地接受别人贵重的礼物,不详,恐怕将来要用死报答他了。武承休深深赞叹田母的贤能,然而也越加倾慕七郎。过了十天,妻子忽然重病死去,为了料理祭祀和丧葬,拿回来的银子逐渐花光了。过了半年多,田七郎因为与人争夺一只豹子,殴死人命,被抓进官府里去了。武承休拿很多的银子贿赂县令,又拿一百两银子赠送死者的家庭。过了一个多月没有什么事了,七郎才被释放回家。七郎想去拜见感谢武承休,他的母亲说:“去是可以去的,见到武公子不要感谢他。小的恩德可以感谢,大的恩德无法感谢啊。”七郎见到武承休,武承休用温暖的话语安慰他,七郎只是恭顺地答应着,家人都怪七郎粗疏,而武承休却喜欢他忠实厚道,愈加厚待他,自这以后,七郎常常在武家一住好几天。赠送他东西就接受,不再推辞,也不说报答。适逢武承休过生日,这一天宾客仆从非常多,夜间房舍里全住满了人。武承休同七郎睡在一间小屋子里,三个仆人就在床下铺稻草躺卧。二更天将尽的时候,七郎原先挂在墙壁上的佩刀,这时忽然间自己跳出刀鞘好几寸,发出铮铮的响声,光亮闪烁如电。武承休惊起。七郎也起来,问道:床下躺的都是些什么人?武承休回答说:都是些仆人。七郎说:其中必定有坏人。这刀是从外国买回来的,只要碰见坏人它就鸣叫着跳出刀鞘,应该离杀人不远了。公子应当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也许能避免灾祸于万一。武承休点头同意。七郎始终闷闷不乐,在床席上翻来复去不能入睡。当时床下有一个名叫林儿的,后来武承休被他欺辱。告到官府,县令因为御史写来的书信没满足武承休的要求。武承休反被林儿污蔑。武承休拿他没有办法,忿恨填胸,气得要死。过了一夜,忽然有家人来报告说:林儿被人碎割成肉块,扔到野外了。武承休听了又惊又喜,心情稍微得以舒展。不一会儿又听说御史家告了他和叔叔杀人,于是便和叔叔同赴公堂对质。县令不容他俩辩解,要对武恒动杖刑。拿棍杖行刑的差役都是官宦人家的走狗,武恒又年老,签数还没打到一半,就已气绝。武承休于是把叔叔抬回了家,他悲愤欲绝,一点办法也没有。想和七郎商议一下,而七郎却一直不来吊唁慰问。他暗自想:对待七郎又不薄,怎么竟如同不相识的路人呢?于是派人到田家探询。去了一看,田家锁门闭户寂静无人,邻居们也不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了。有一天,御史的弟弟正在县衙内宅,与县令通融说情。当时正是早晨,县衙进柴草和用水的时候,忽然有个打柴的人来到了跟前,放下柴担抽出一把快刀,直奔他俩而来。县令见状大惊,抱头鼠窜而去。打柴人还在那里四顾寻找。差役吏员们急忙关上县衙的大门,拿起木棍大声疾呼。打柴人于是用刀自刎而死。役吏们纷纷凑过来辨认,有认识的知道这打柴人就是田七郎。县令受惊以后镇定下来,这才出来复验现场。见田七郎僵卧在血泊之中,手里仍然握着那把快刀。县令正要停下来仔细察看一下,七郎的僵尸忽地一下跃起,竟然砍下了县令的头,随后才又倒在地上。县衙的官吏派人去抓田七郎的母亲和儿子,但母子二人早已逃走好几天了。
(2021·江苏·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仲言,名汝询,华亭人,世业儒。仲言生五岁而瞽,未瞽即能识字,读《孝经》成诵。及瞽,但默坐,听诸兄咕哔①而暗识之,积久遂淹贯。婚冠既毕,益令昆弟辈取六经子史,以及稗官野乘,皆以耳授。颠末原委,默自诠次,纯纇瑜瑕,剖别精核,盖从章句之粗,以冥搜微妙,心画心通,罔有遗堕矣。于是遂善属文,尤工于诗。海内人士,踵门造谒。仲言每一晋接历久不忘与之商榷今古继以篇什千言百首成之俄顷而音吐铿然使听者忘疲。子侄门徒辈,从旁抄录,一字亥豕,辄自觉察,不可欺也。貌甚寝而心极灵,常解唐诗。其所掇拾古文以为笺注者,自习见以及秘异,溯流从源,搜罗略尽,然必先经后史,不少紊淆。虽诗赋之属,所援引亦从年代次序之;如某字某句,秦、汉并用,则必博采秦人,不以汉先。详赡致精,有若此也。所著有《偏蓬集》《姑篾集》及《唐诗解》,共若干卷,行于世。钱虞山云:“唐较杜诗,时有新义。如解‘沟壑疏放’句,云出于向秀赋‘嵇志远而疏,吕心放而旷’,亦前人所未及也。”
李公起,名峻,鄞县人。父子静,官侍御,出按辽阳,卒于任。公起堕地而聋,虽聋,岐嶷孝弟。发及额,侍御公讣至,号恸无昼夜,咽枯而嘶,凡五日,水浆不入口,乃更哑。免丧,始尽取先世藏书纵读之,手自校雠,虽凌寒溽暑,弗倦也。既聋而问难辨证之路永绝,凡有疑义,俱于经史中嘿自剖析,无所罔殆。性好客,邮筒走天下,四方学士大夫亦乐趋之。宾主以案,相通以笔。有问奇者,则载纸往。粗及农桑,微如佛老,迨国家所有矫常②典故、户口边疆,叩之必应,咸尽精核。或既书与客,又自寻绎,幽奇毕呈,而终无遗佚,转更遐畅矣。晚年尤好种植,奇花异卉,常满阶庭。舍旁有斐园、竹波轩、青罗阁诸胜,咸与客游处。性既宁澹,好学之外,嗜欲益清,反觉口耳为烦也。行世有《盟鸥集》《郢雪编》《永誉录》《砚史》,凡若干卷。
张山来曰:以一人而兼聋哑二病,乃能淹博贯穿如此,那得不令人敬服?使此君与唐仲言相遇,则两无所见其奇矣。
(选自周亮工《虞初新志》,有删改)
①咕哔:泛指诵读。②旃常:王侯所用旗帜,借指王侯。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仲言每一晋接/历久不忘/与之商榷今古/继以篇什/千言百首成之/俄顷而音吐铿然/使听者忘疲
B.仲言每一晋接/历久不忘/与之商榷今古/继以篇什/千言百首/成之俄顷/而音吐铿然/使听者忘疲
C.仲言每一晋接/历久不忘与之商榷/今古继以篇什/千言百首/成之俄顷/而音吐铿然/使听者忘疲
D.仲言每一晋接/历久不忘与之商榷/今古继以篇什/千言百首成之/俄顷而音吐铿然/使听者忘疲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子史,六经是指儒家经典著作,子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史指历史著作。
B.稗官野乘,即小说野史。稗官指小官,小说家出于稗官,后称小说为稗官。
C.篇什,《诗经》的“雅”和“颂”各以十篇为一什,后以“篇什”指诗文。
D.免丧,又称夺情,意指为国家放弃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仲言家里世代读书,他也通过静听诵读来学习,甄别精华与糟粕,从粗略语意中搜寻其中的深刻内涵,用心融会贯通,因此他擅长写文章,尤其善于作诗。
B.唐仲言容貌丑陋但心思灵敏,对子侄门徒抄录的内容,即便一字之误也能立即察觉。他经常解答唐诗,对杜甫诗的解读时常翻出新意,受到其他学者的肯定。
C.李公起虽因小时候掉落在地上而导致耳聋,但却才智出众。后父亲亡故,他又因日夜号哭,五天没喝水而变哑。既聋且哑,李公起反倒觉得少了欲望与烦恼。
D.李公起涉猎广泛,有关国家的诸侯典故、户口边疆等问题,他也是有问必答。有时在写信回答完客人的问题后,他还会反复推敲,发掘问题背后的玄妙之处。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瞽,但默坐,听诸兄咕哔而暗识之,积久遂淹贯。
(2)宾主以案,相通以笔。有问奇者,则载纸往。
17.唐仲言和李公起除了不幸身残,还有哪些共同特点?请简要概括。
13.B14.D15.C16.(1)等到眼睛失明之后,只是默默坐着,听哥哥们诵读而自己暗暗去记这些东西,时间长了就学识渊博而深通。(2)宾主分坐书案两侧,用笔书写沟通。有问奇特问题的,就写在纸上送过去。17.聪明好学;喜欢结交朋友;学问渊博深厚;对待学问细致严谨。
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仲言每次一接见,过很久也不会忘记;跟他们探讨商量古今大事,接着是探讨文章写法,语言新奇音韵和谐,千字文百首诗,不一会儿就能写成。而声音谈吐铿锵有力,使听者忘记疲惫。
主语是仲言,“历久不忘”是谓语,没有宾语,应在“历久不忘”后断开;“商榷古今”是动宾结构,“古今”是“商榷”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CD;
“俄顷”表示时间短,是修饰“成之”的,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又称夺情,意指为国家放弃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错。免丧,谓守孝期满,除去丧服。与“夺情”不同。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五天没喝水而变哑”无中生有。原文是“凡五日,水浆不入口,乃更哑”,因为父亲去世而五天不喝水不吃饭,声音就更嘶哑了,不是“变哑”。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但,只;识,记;淹贯,深通光晓。
(2)题得分点有:案,分坐书案两侧;相通以笔,状语后置句,以笔相通;通,沟通;载纸,写在纸上。
17.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两人的共同点很多,如唐仲言“及瞽,但默坐,听诸兄咕哔而暗识之,积久遂淹贯”,李公起“免丧,始尽取先世藏书纵读之,手自校雠,虽凌寒溽暑,弗倦也。既聋而问难辨证之路永绝,凡有疑义,俱于经史中嘿自剖析,无所罔殆”,可见二人都聪明好学;
唐仲言“海内人士,踵门造谒。仲言每一晋接,历久不忘,与之商榷今古,继以篇什,千言百首,成之俄顷,而音吐铿然,使听者忘疲”,李公起“性好客,邮筒走天下,四方学士大夫亦乐趋之。宾主以案,相通以笔。有问奇者,则载纸往”,可见二人都喜欢交朋友;
唐仲言“益令昆弟辈取六经子史,以及稗官野乘,皆以耳授”“所著有《偏蓬集》《姑篾集》及《唐诗解》,共若干卷,行于世”,李公起“粗及农桑,微如佛老,迨国家所有矫常典故、户口边疆,叩之必应,咸尽精核”,“行世有《盟鸥集》《郢雪编》《永誉录》《砚史》,凡若干卷”,可见二人都学识渊博深厚;
唐仲言“颠末原委,默自诠次,纯纇瑜瑕,剖别精核,盖从章句之粗,以冥搜微妙,心画心通,罔有遗堕矣”,李公起“或既书与客,又自寻绎,幽奇毕呈,而终无遗佚,转更遐畅矣”,可见二人对待学问细致严谨。
参考译文:
唐仲言,名汝询,是华亭人,他家世代都是读书人。仲言生下列五岁时眼睛就失明了,没有失明时就能识字,读《孝经》能够背诵。等到眼睛失明之后,只是默默坐着,听哥哥们诵读而自己暗暗去记这些东西,时间长了就学识渊博而深通。成年结婚之后,更加让子弟辈取来六经和诸子百家及历史著作,以及小说野史,全部口耳相授。自始至终的经过情形,默默地自己编排次序,文章的优点缺点,剖析辨别精华和糟粕,从粗略语意中搜寻其中的深刻内涵,用心融会贯通,没有遗漏之处。于是就很擅长写文章,尤其擅长作诗。天下士人,接连不断来拜访。仲言每次一接见,过很久也不会忘记;跟他们探讨商量古今大事,接着是探讨文章写法,语言新奇音韵和谐,千字文百首诗,不一会儿就能写成。而声音谈吐铿锵有力,使听者忘记疲惫。子侄门徒这些人,在旁边抄录,一字之误,仲言就能立刻察觉,不能被欺骗。仲言外貌很丑陋而心极灵,常解读唐诗。他捡拾古文做成笺注的,从司空见惯到秘闻异事,能够逆流找到源头,几乎能够搜罗尽,然而一定要先经后史,丝毫不混乱。即使诗赋这类文章,所援引的内容也会按照年代给它们排序;如某字某句,秦、汉都使用过,然而一定会先广泛采集秦人的用法,而不先采用汉人的用法。详细丰富精细,都像这个一样。所撰写有《偏蓬集》《姑篾集》及《唐诗解》,共若干卷,在世上流行。钱虞山说:“唐仲言研究杜诗,时常有新的理解。如解答‘沟壑疏放’一句,说出自向秀赋‘嵇志远而疏,吕心放而旷’,也是前人所未曾有过的说法。”
李公起,名峻,鄞县人。他的父亲李子静,官至侍御,出使辽阳,死在任上。公起生下来就聋,虽然他聋,却幼年聪慧,孝敬长辈。父亲出使辽阳不久,他听到父亲死亡的消息后,整天嚎啕痛哭,咽喉嘶哑,五天不喝水不吃饭,声音就更嘶哑了。守孝期满,除去丧服后,他就拿出先世留下的藏书开始发愤读书,亲自校勘,历经严寒酷暑,也不懈怠。已经聋了,向别人质疑问难的路永远走不通了,凡是有疑难问题,全都从经史子集中,自己分析取证,直到不感到迷惑,弄明白为止。他生性好客,通过书信结交天下朋友,各地的读书人士大夫也乐意和他交流。宾主分坐书案两侧,用笔书写沟通。有问奇特问题的,就写在纸上送过去。粗及种桑养蚕,微及佛家精义,涉及国家王侯的典故,人口边界,有问必答,都十分精细准确。有的就写信给客人,寻经据典,求证论述,曲径通幽,奇妙尽显,全不有所保留,声名远播。他晚年尤其喜好种植奇花异卉,花草长满庭院。居所旁有斐园、竹波轩、青罗阁名胜,都是和客人游赏的地方,他性情淡泊,除好学之外,俗世的嗜好欲望越来越少,反而觉得口说耳听令人烦恼。传世的作品有《盟鸥集》《郢雪编》《永誉录》《砚史》,有许多卷。
张山来说:一个人兼有聋哑两种病症,却能够学识广博深厚到这种地步,怎能不令人佩服呢?如果让这个人与唐仲言相遇,那么两人恐怕都看不到对方的奇特之处吧。
(2021·山东·临沭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道士,居邑中之天齐庙。多幻术,共名之“仙”。先子与最善,每适城,辄造之。一日与先叔赴邑拟访韩适遇诸途韩付钥曰请先往启门坐少旋我即至乃如其言诣庙发扃则韩已坐室中诸如此类。
先是,有敝族人嗜博赌,因先子亦识韩。值大佛寺来一僧,专事樗蒲①,赌甚豪。族人见而悦之,罄赀往赌,大亏;心益热,典质田产,复往,终夜尽丧。邑邑不得志,便道诣韩,精神惨淡,言语失次。韩问之,具以实告。韩笑云:“常赌无不输之理。倘能戒赌,我为汝覆之。”韩乃以纸书符,授佩衣带间。嘱曰:“但得故物即已,勿得陇复望蜀也。”又付千钱,约赢而偿之。族人大喜而往。僧验其赀,易之,不屑与赌。族人强之,请以一掷为期。僧笑而从之。乃以千钱为孤注。僧掷之无所胜负,族人接色,一掷成采;僧复以两千为注,又败;渐增至十余千,明明枭色②,呵之,皆成卢雉③:计前所输,顷刻尽覆。阴念再赢数千亦更佳,乃复博,则色渐劣;心怪之,起视带上,则符已亡矣,大惊而罢。载钱归庙,除偿韩外,追而计之,并末后所失,适符原数也。已乃愧谢失符之罪。韩笑曰:“已在此矣。固嘱勿贪,而君不听,故取之。”
异史氏曰:“天下之倾家者,莫速于博;天下之败德者,亦莫甚于博。入其中者,如沉迷海,将不知所底矣。夫商农之人,具有本业;诗书之士,尤惜分阴。负耒横经,固成家之正路;清谈薄饮,犹寄兴之生涯。试问赌中谁最善群指无袴之公。甚而枵腹④难堪,遂栖身于暴客;搔头莫度,至仰给于香奁。呜呼!败德丧行,倾产亡身,孰非博之一途致之哉!”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三·赌符》,有删改)
①樗蒲(chūpú):古代一种博戏,后世亦以指赌博。②袅色(xiāosè):指旧时博戏的胜彩名。③卢雉(lúzhì);古代樗蒲戏中两种贵采之名。④枵腹(xiāofù):空腹,指饥饿的人。
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与先叔赴邑/拟访韩/适遇诸途/韩付钥曰请/先往启门坐少旋/我即至/乃如其言诣庙/发扃则韩已坐室中/诸如此类
B.一日/与先叔赴邑/拟访韩/适遇诸途/韩付钥曰/请先往启门坐少旋/我即至乃如其言/诣庙发扃/则韩已坐室中/诸如此类
C.一日/与先叔赴邑/拟访韩/适遇诸途/韩付钥曰/请先往启门坐/少旋我即至/乃如其言/诣庙发扃/则韩已坐室中/诸如此类
D.一日/与先叔赴邑/拟访韩/适遇诸途/韩付钥曰请/先往启门坐/少旋我即至/乃如其言诣庙/发扃则韩已坐室中/诸如此类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子,又称先公、亡父,多用于称呼自己的过世的父亲。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过世,用于敬称地位高或年长的逝者。
B.得陇复望蜀,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东汉光武帝刘秀下命令给岑彭,叫他平定陇右以后领兵南下,攻取西蜀。后来用“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C.负耒横经,是“出而负来,入而横经”的简说,意思是耕种和读书可以兼顾,古人曾有日出扛着农具去耕作,日暮手执经书阅读的行为。
D.异史氏,《聊斋志异》里记有许多怪异的事,不同于正史,因此后人称之为异史,著书人蒲松龄自然也被称为异史氏。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人称为“仙”的韩道士懂得不少幻术,这可通过他给的族人画了一道纸符并起了一定的作用来判断。
B.族人中的赌徒具有先见之明,在参赌之前就央求“先父”认识了韩道士,为后来求助做了铺垫。
C.族人中的赌徒在赌博中很难自控,甚至典当了房子与田产,却在一夜之间又输了个精光。
D.不赞同赌博的行为,他认为赌博可以让人道德败坏品行不端,甚至倾家荡产身败名裂。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邑邑不得志,便道诣韩,精神惨淡,言语失次。
(2)载钱归庙,除偿韩外,追而计之,并末后所失,适符原数也。
22.叙述完族人豪赌的故事之后,写一段很长的“异史氏曰”,阐述了怎样的观点?请概括说明。
18.C19.D20.B21.(1)(他)心情郁闷,便取道造访韩道士,神情萎靡面容暗淡,语无伦次。
(2)他拿着赢回来的钱回到庙里,除偿还韩道士那一千文钱外,回溯着计算,连同减去最后输掉的,正好和他原来输掉的钱一样多。22.赌博的危害:
(1)赌博容易让人沉迷其中;
(2)赌博容易让人迅速失去财产;
(3)赌博容易让人丧失本分,品行败坏。
1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有一天,先父和我已故的叔父进城,准备去拜访韩道士,恰好在路上碰见了他,韩道士把钥匙交给他们二人说:“请你们先去开门坐一会儿,我马上就回去。”他们按道士说的去做,来到庙里开锁进门一看,韩道士已经坐在屋里了。这样的奇事有许多。
“曰”是断句标志性词,“曰”后应断开,排除A、D。
“少旋”修饰“我即至”,意思是我马上就回去,因此“少旋”前应断开,排除B。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D.“因此后人称之为异史”以及“蒲松龄自然也被称为异史氏”错,说法不正确,“异史氏”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对自己的称呼。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具有先见之明”和“央求‘先父’认识了韩道士”错,结合“先是,有敝族人嗜博赌,因先子亦识韩”分析,原先,我族中有个人嗜好赌博,经由先父介绍也认识了韩道士。“具有先见之明”的说法不正确,也不是他央求“先父”而认识韩道士的。
故选B。
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不得志”,心情郁闷;“道”,动词,取道;“诣”,造访、拜访;“言语失次”,语无伦次。
(2)“载”,拿着;“偿”,偿还;“并”,连词,连同;“适”,正好。
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结合“天下之倾家者,莫速于博;天下之败德者,亦莫甚于博”“入其中者,如沉迷海,将不知所底矣”分析,普天之下倾家荡产的,没有比赌博更快的了;普天之下败坏道德的,也没有比赌博更厉害的了。凡沉醉于其中的,如同沉入迷海,不知底在什么地方。可见赌博容易让人沉迷其中。
结合“甚而枵腹难堪,遂栖身于暴客;搔头莫度,至仰给于香奁”分析,(赌徒们)甚至饿得受不了,去与盗贼为伍;或者穷得几乎没有办法,只有指望变卖点妻子梳妆盒中的东西。可见赌博容易让人迅速失去财产。
结合“败德丧行,倾产亡身,孰非博之一途致之哉”分析,道德败坏品行不端,倾家荡产乃至身败名裂,哪一件不是赌博这条邪路造成的啊!可见赌博容易让人丧失本分,品行败坏。
参考译文:
有个韩道士,住在县城里的天齐庙。他会多种幻术,人们都称他为仙人,先父和韩道士很要好,每次进城都去看望他。有一天,先父和我已故的叔父进城,准备去拜访韩道士,恰好在路上碰见了他,韩道士把钥匙交给他们二人说:“请你们先去开门坐一会儿,我马上就回去。”他们按道士说的去做,来到庙里开锁进门一看,韩道士已经坐在屋里了。这样的奇事有许多。
原先,我族中有个人嗜好赌博,经由先父介绍也认识了韩道士。当时大佛寺来了一个和尚,专门从事赌博之事,而且赌注很大。我那个族中之人见后非常高兴,带上家里所有的钱去赌,却输了个干干净净;这个族人不甘心,典当了房子田产又去了,一夜间又输了个精光。(他)心情郁闷,便取道造访韩道士,神情萎靡面容暗淡,语无伦次。韩道士就问他怎么了,他把输钱的事如实告诉了韩道士。韩道士笑着说:“经常赌博,哪有不输的道理!如果你能戒赌,我有办法让你把输掉的钱全部赢回来。”韩道士用纸画了一道符,让他扎在腰里,嘱咐说:“只要赢回你输掉的钱就住手,千万不可贪得无厌。”又给了他一千文钱做本钱,约定赢钱后偿还。族人非常高兴地去了。和尚看了他的钱,嫌太少,不屑与他赌。族人非赌不可,说只赌一次。和尚笑着答应了。族人把一千文钱押为一注。和尚掷了骰子,没有胜负;族人接着投,一投就赢了;和尚又押上两千钱为注,结果又输了;渐渐地和尚把赌注增到十几千,族人掷的本来是输点,一吆喝,却都变成了赢点;就这样,很快就把以前输掉的钱全部赢了回来。他暗想,如果再赢几千就更好了,于是又赌起来,但手气越来越坏;他觉得奇怪,起来看看腰带上,原来纸符已经没有了,他大吃一惊,立刻作罢,他拿着赢回来的钱回到庙里,除偿还韩道士那一千文钱外,回溯着计算,连同减去最后输掉的,正好和他原来输掉的钱一样多。过后族人向韩道士道歉,说是丢了纸符。韩道士笑着说:“符已在我这里。一再嘱咐你不要贪得无厌,而你不听我的话,所以我把纸符拿回来了。”
异史氏说:“普天之下倾家荡产的,没有比赌博更快的了;普天之下败坏道德的,也没有比赌博更厉害的了。凡沉醉于其中的,如同沉入迷海,不知底在什么地方,经商务农的人,都有自己的本业;读诗书的文士,尤其珍惜光阴。扛锄种地读书持家本来就是成家立业的正路;清谈一番,薄饮几杯,也还是寄托兴致的风雅之事。试问赌徒之中谁技艺最高?大家都指一位穿不上裤子的叫花子。(赌徒们)甚至饿得受不了,去与盗贼为伍;或者穷得几乎没有办法,只有指望变卖点妻子梳妆盒中的东西。唉!道德败坏品行不端,倾家荡产乃至身败名裂,哪一件不是赌博这条邪路造成的啊!”
(2022·新疆喀什·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奥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庠。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②,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茅,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伊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③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①涴:弄脏。②房书名稿:进士测试的优秀闲墨。③狃(niǔ):因袭。
2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B.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C.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D.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这里指的是“春秋笔法”。《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这部书叙事简括,但字里行间“寓褒贬,别美恶”,世称“春秋笔法”。
B.“两试”,明清科举制度,诸生每三年参加两次测试,一为岁试,一为科试。参加岁考,成绩优异者可补廪膳生员(即廪生)。科试成绩优异者可录送乡试。
C.“前茅”,原指行军时的先头部队。古代行军时,前哨以茅为旌,遇敌情或变故,则举茅以示警告。后称测试成绩优秀,榜示名次在前为“名列前茅”。
D.“入闱中副车”,入闱,指参加科举测试:副车,副贡。乡试名额已满,额外录取,贡入太学,称副榜贡生,简称副贡。清初副贡仍需参加岁试,故下文有“一次四等,两次五等”之说。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起初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2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23.C24.A25.C26.(1)(狐狸)只是把浓墨酒成大黑点,点点滴滴(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2)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美味的)鸡肉和饭,准备给狐狸吃喝。
2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异史氏说:“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是自然的道理。名气稍稍树立,就认为自己正确,执意于叶公遗留的风气、习惯,习以为常掉以轻心而不知变通,情势不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是不会停止的,自满带来的祸害就是这样啊!”
依据语法结构,“曰”字后边需要停顿,排除A;
“余习”,偏正结构,“遗留的风气、习惯”,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势”作“不至”的主语,之间不可断开,排除B。
故选C。
24.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说法错误,《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故选A。
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分析错误,依据原文第三段“于是渐不信狐”,是说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
故选C。
2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但”,只是;“异”,是意动用法,以……为异;“持以(之)白王”是省略句;“白”,告诉。
(2)“以是”,因此;“德”,是名词动用,感激,感恩;“恒置”,常常置办;“啖”,吃。
参考译文:
郭生,是淄川县的东山人。从小就喜欢读书,但山村中没有可以求教指正的人,二十多岁了,他写字笔画还有很多错误。在此之前,他家中闹狐狸,衣服,食物和器具用品,常常很多都丢失了,郭生很厌恨狐狸。一天晚上郭生读书,将书卷放在书桌上,被狐狸涂抹得一塌糊涂,严重的地方,杂乱不堪连字行都分辨不清了。因此,郭生只好挑选出那些稍微干净的字句集聚起来读,总共只有六七十首,郭生心里十分愤恨,却又不知该怎么办。后来又累积习作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指正。早上起来后,发现那些习作被翻开摊在书桌上,几乎都被浓墨汁涂抹掉了,郭生更加愤恨。
恰逢王生因事来到东山,(王生)素来与郭生交好,(于是)上门拜访。见到被墨汁弄脏的书本,问郭生是怎么回事。郭生把自己苦恼的事详细地告诉了王生,并拿出残存的习作给王生看。王生仔细玩味这些残存的习作,发现那些被涂抹的和保留下来的地方,似乎有褒贬之道。又审视查看那些被弄脏的书卷,大多是多余杂乱可以删掉的。王生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是有意这样做的。你不但不应为此苦恼,还应该立即拜它为师。”过了几个月,郭生再来看自己之前写的文章,顿时觉得狐狸涂抹得确实很恰当。于是改作了两篇文章,放在书桌上,来观察狐狸新的举动。等到天亮,发现又被狐狸涂抹了。过了一年多,狐狸不再涂抹了;只是用浓墨汁洒成大墨点,墨点铺满书卷。郭生感到奇怪,拿着书卷去告诉王生。王生看了之后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你的好文章可以考中了。”这一年,郭生果然考入了县学。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些鸡黍之类的食物,供狐狸食用。每次买到八股文(科考用)的好文章,自己不挑选,而是让狐狸来决断。因此,郭生在两次测试中都名列前茅,参加乡试,考取了副榜贡生。
当时,叶先生的文章,风格典雅、文辞华丽,家家户户传习诵读。郭生有他们文章的抄本,非常珍爱。忽然被狐狸倒了约一碗浓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剩下什么字,郭生便又拟题写作,自己觉得很满意,却又被任意涂抹了。于是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过了不久,叶公因为朝廷整顿文风而被收押入狱,郭生又稍微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然而此后郭生每作一篇文章,都苦心筹划构思,却常常被狐狸涂抹污染。郭生认为自己多次名列前茅,心高气傲,因此更加怀疑狐狸是在胡乱涂抹。于是抄录了以前被狐狸洒上很多墨点的文章来试探它,狐狸又用墨汁把这些文章全部涂抹了。郭生便笑着说:“这真是胡闹!为什么以前认为是好文章的,现在又认为不好了呢?”于是郭生就不再给狐狸安排食物了,并把所读的书卷锁进箱子里。天亮后看见箱子封锁丝毫未动,打开箱子来看,只见书卷上用墨汁涂抹了四道,比手指还要粗,第一章画了五道,第二章也画了五道,后面就没有再画了。从此以后狐狸竟然销声匿迹了。后来郭生测试,考了一次四等,两次五等,这才知道征兆已经寄寓在书卷中画的道道上了。异史氏说:“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是自然的道理。名气稍稍树立,就认为自己正确,执意于叶公遗留的风气、习惯,习以为常掉以轻心而不知变通,情势不失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是不会停止的,自满带来的祸害就是这样啊!”
(2021·吉林·高三学业测试)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骂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儿涕而出。
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惯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顾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捕之,一鸣辄跃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急趁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往。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成以其小,劣之。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壁上小虫忽跃落衿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
2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翁归而翁:你的祖父
B.大妻向隅隅:墙角
C.取儿藁葬藁葬:用草席裹着尸体埋葬
D.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指睡觉
28.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一项是()
A.形若土狗B.覆之以掌C.儿涕而出D.夫妻心稍慰
29.对选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B.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C.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D.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30.对选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名妻得知儿子闯祸后,出惊到怒,严厉地呵责儿子。
B.儿子闯祸,跳井自杀,成名化怒为悲,头撞地,口呼天。
C.成名“喜而收”促织,由忧生喜,增强了小说的喜剧气氛。
D.成名家的喜怒哀乐由促织决定,可见其家命运的凄惨。
27.A28.B29.C30.C
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而翁:你的祖父”错。“而”通“尔”,你。“翁”,父亲。句意:你的父亲回来。
B.正确。句意:夫妻对着墙角哭泣。
C.正确。句意:用草席裹着儿子尸体埋葬。
D.正确。句意:眼睛也没合一下。
故选A。
2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B.“覆之以掌”状语后置句,应为“以掌覆之”。句意:他用手捂住它。
故选B。
2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蟋蟀跳跃着直接蹦了出来,快得不能捕捉。等抓到手里,已经大腿折断肚子破裂了,一会儿就死了。
“虫跃掷径出”中“出”是“虫”的谓语,主谓结构,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B;
“斯须”时间副词,修饰“就毙”,应与前面“已股落腹裂”断开,排除D。
故选C。
3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增强了小说的喜剧气氛”错误。从失促织到失爱子是情节的深入发展,成名夫妻惊,怒,悲,忧的一系列感情变化,更增强了悲剧气氛。
故选C。
参考译文:
成名有个儿子九岁,看到父亲不在家,偷着打开盆盖。蟋蟀跳跃着直接蹦了出来,快得不能捕捉。等抓到手里,已经大腿折断肚子破裂了,一会儿就死了。儿子害怕了,哭着告诉母亲。母亲听说了这件事,脸色变得像死灰一样,十分惊恐地说:“祸根,你的死期到了!你的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账的!”儿子流着眼泪离开了。
不久,成名回来,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覆盖上冰雪。愤怒地寻找儿子,儿子无影无踪不知到哪里去了。后来在井里找到他的尸体,于是化怒气为悲痛,呼天喊地,悲痛欲绝。夫妻对着墙角哭泣,茅屋里没有炊烟,互相望着不吭声,不再有生趣。天快晚了,用草席裹着儿子尸体埋葬。走近抚摸儿子,还有微弱的气息。高兴地把他放在床上,半夜里儿子又苏醒过来。夫妻二人的心稍微宽慰一些,只是儿子的神情痴呆,气息微弱只想睡觉。成名回头看到蟋蟀笼空着,就急得气出不来,话说不出,也不再把儿子放在心上。从晚上到天明,眼睛也没合一下。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他还直挺挺地躺着发愁。他忽然听到门外有蟋蟀的叫声,吃惊地起身察看,蟋蟀仿佛还在。于是高兴地去捉它,蟋蟀叫了一声就跳走了,跳得还很快。他用手捂住它,空荡荡的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手刚举起,却又高又快地跳走了。成名急忙追它,转过墙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他走来走去四下察看,看见蟋蟀趴在墙壁上。仔细看它,个儿短小,黑红色,立刻觉得它不像先前那只。成名因它个儿小,认为它低劣。只是来回走着前后察看,寻找刚才追赶的那一只。这时墙壁上的那只小蟋蟀忽然跳到他的衣袖上。看看它,形状像土狗,梅花纹翅膀,方头,长腿,觉得好像还不错。高兴地收养了它。
(2022·福建·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丰墙硗下未必崩也,流潦至,坏必先矣。树本浅,根垓不深,未必橛也;飘风起,暴雨至,拔必先矣。君子居于是国,不崇仁义,不尊贤臣,未必亡也;然一旦有非常之变,车驰人走,指而祸至,乃始干喉燋唇仰天而叹庶几焉天其救之不亦难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文公见咎季,其庙傅于西墙,公曰:“孰处而西?”对曰:“君之老臣也。”公曰:“西益而宅。”对曰:“臣之忠,不如老臣之力,其墙坏而不筑。”公曰:“何不筑?”对曰:“一日不稼,百日不食。”公出而告之仆,仆顿首于轸曰:“君之明,群臣之福也。”乃令于国曰:“毋淫宫室,以妨人宅。板筑以时,无夺农功。”
楚恭王多宠子,而世子之位不定。屈建曰:“楚必多乱。夫一兔走于街,万人追之,一人得之,万人不复走。分未定,则一兔走使万人扰;分已定,则虽贪夫知止。今楚多宠子,而嫡位无主,乱自是生矣。夫世子者,国之基也,而百姓之望也。国既无基,又使百姓失望,绝其本矣。本绝则挠乱,犹兔走也。”恭王闻之,立康王为太子。其后犹有令尹围、公子弃疾之乱也。
晋襄公薨,嗣君少,赵宣子相,谓大夫曰:“立少君,惧多难。请立雍,雍长,出在秦,秦大,足以为援。”贾季曰:“不若公子乐。乐有宠于国,先君爱而仕之狄,狄足以为援。”穆嬴抱太子以呼于庭曰:“先君奚罪?其嗣亦奚罪?舍嫡嗣不立,而外求君乎?”出朝,抱以见宣子,曰:“恶难也,故欲立长君,长君立而少君壮,难乃至矣。”宣子患之,遂立太子也。
(节选自《说苑·建本》)
3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乃始干喉燋唇/仰天而叹/庶几焉天其救之/不亦难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
B.乃始干喉燋唇/仰天而叹/庶几焉天其救之/不亦难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
C.乃始干喉燋唇/仰天而叹/庶几焉天/其救之不亦难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
D.乃始干喉燋唇/仰天而叹/庶几焉天/其救之不亦难乎/孔子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
3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公仰而视天”与“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两句中“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B.顿首,跪拜礼之一,以头叩地;也常用于书简表奏的结尾,表示致敬。
C.“一人得之”与“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两句中“得”字含义相同。
D.“不若公子乐”与“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若”字含义相同。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劝导齐桓公要以百姓为贵,因为一个国家,百姓亲附他,政权就会稳定,百姓背叛他,政权就会覆亡。
B.楚恭王在位时迟迟没有确定谁是太子,屈建担心这会给楚国带来祸乱,于是以“兔走于街”做比,希望楚恭王早定太子。
C.受老臣一事的启发,晋文公下令不准滥修宫室,以妨害百姓的住宅,即使需要修建,也要按一定的时间,不准妨碍农事。
D.晋襄公死后,赵宣子想立年长的雍为嗣君,虽然遭到了贾季与穆赢的反对,最终还是立了年长的雍为嗣君。
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一旦有非常之变,车驰人走,指而祸至。
(2)今楚多宠子,而嫡位无主,乱自是生矣。
35.请简要陈述贾季立公子乐为国君的理由。
31.A32.C33.D34.(1)但有朝一日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变故,车马奔驰而民众逃散,屈指之间灾祸就降临了。
(2)现在楚王宠爱的儿子很多,但嫡长子的地位还没有确定,内乱从这件事开始发生。35.①公子乐受到先王的宠爱。②曾在狄地做官,狄人可以成为后援。
3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才喉干唇焦,祈求上天来救助他,岂不是很难的吗?孔子说“事前不谨慎而在事后痛悔,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不亦难乎”中“不亦……乎”为固定句式,要单独成句,且“天”与“救”构成主谓关系,二者不可断开,故排除CD。
“不慎其前”与“而悔其后”在结构上相似,意思相对,应各自独立成句,排除B。
故选A。
3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以及辨析文言词语意义的能力。
A.“而”,连词,表修饰关系。句意:抬起头仰望上天。
“而”,连词,表修饰关系。句意:项羽握着剑挺起身问。
C.“得”,抓住。句意:一个人抓住(兔子)。
“得”,具备。句意: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自然具备精神得到提升的能力。
D.“若”,如,比得上。句意:不如让公子乐(做太子好)。
“若”,如,比得上。句意:比不上您美。
故选C。
3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最终还是立了年长的雍为嗣君”说法错误,从文中“嗣君少”和“穆嬴抱太子以呼于庭”可知,这里说的就是太子,因此“遂立太子也”,应是立太子为嗣君。
故选D。
3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非常”,不同寻常;“指”,屈指之间,形容时间短;“至”,降临。
(2)“无主”,没有确定;“自”,从;“生”,发生,产生。
3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文中“乐有宠于国,先君爱而仕之狄,狄足以为援”可知,贾季认为公子乐受到先王的宠爱而且曾在狄地做官,狄人可以成为后援。所以支持立公子乐为王。
参考译文:
墙体高大厚实而基脚瘦薄,未必会倒塌,流动的积水一到,必定先被毁坏。树木扎根不深,未必能拔起它;旋风吹,暴雨降,必定先被拔起。君子在该国掌权,不崇尚仁义,不尊重贤臣,未必会立即亡国;但有朝一日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变故,车马奔驰而民众逃散,屈指之间灾祸就降临了,这才喉干唇焦,祈求上天来救助他,岂不是很难的吗?孔子说“事前不谨慎而在事后痛悔,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齐桓公问管仲说:“做君主的应重视什么呢?”管仲说:“重视天。”桓公抬起头来看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的天空,当国君的应该把百姓当作天。百姓亲附他,社会就安定,辅助他,国家就强盛,指责他,统治就危险,背叛他,政权就覆亡。”
晋文公去见咎季,看到他的家庙紧靠在西墙下,晋文公说:“谁住在您的西边?”咎季回答说:“是君王的老臣。”晋文公说:“从西边扩建您的住宅。”咎季回答说:“我忠于职守,但比不上老臣的功劳,老臣的墙坏了却没有再修筑。”晋文公问:“为什么不修筑呢?”咎季回答说:“一天不种庄稼,一百天都得不到吃的。”晋文公出门就将此事告诉了他的车夫,车夫在车后叩头说:“君王的英明,是群臣的幸福。”晋文公于是就向全国发布命令说:“不准滥修宫室,以此妨害百姓的住宅。修建要按一定的时间,不准妨碍农事。”
楚恭王有很多宠爱的儿子,但世子的地位未确定。屈建说:“楚国必定多内乱。有一只兔子在街上跑,上万人去追逐它,有一个人捉到了他,其他的人就不再跑了。名分未确定,就会像一只兔子奔跑使得万人扰乱;名分已经确定,即使贪婪的人也知道罢手。现在楚王宠爱的儿子很多,但嫡长子的地位还没有确定,内乱从这件事开始发生。世子,是国家延续的基础,又是百姓的希望。国家已经没有基础,又使百姓失去希望,那就断绝了国家的根本。根本断绝,国家就会被扰乱,好像兔子在街上奔跑一样。”楚恭王听到了这番话,就立了康王为太子。那以后还有令尹围、公子弃疾发动的内乱。
晋襄公去世,继位的国君年幼,赵宣子做国相,对大夫们说:“继立的国君年幼,恐怕多有危难。请求立公子雍为国君,雍年纪大,出质在秦国,秦国强大,可以为后援。”贾季说:“不如立公子乐。公子乐在国内受到宠信,先王喜爱他,并让他在狄地做官,狄人可以成为后援。”晋襄公夫人穆贏抱着太子在朝廷呼告,说:“先君有什么罪?这嗣君又有什么罪?难道放弃正妻的嗣子不立,却到外面去寻求国君吗?”她出朝后,抱着太子来见赵宣子,说:“你害怕会有国难,所以想要立年长的为国君,年长的国君继位后,年幼的国君长大了,国难就要降临了。”赵宣子也担心会这样,于是立了太子为国君。
(2022·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国家之任贤而吉,任不肖而凶,案往世而视己事,其必然也,如合符。此为人君者,不可以不慎也。阖闾以吴战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以见禽于越;穆公以秦显名尊号,而二世以劫于望夷。其所以君王者同,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是故成王处襁褓而朝诸侯,周公用事也。赵武灵王五十年而饿死于沙丘,任李兑故也。桓公得管仲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故魏有公子无忌,削地复得;赵任蔺相如,秦兵不敢出。由此观之,国无贤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故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俊。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贤佐者士归之。卫君问于田让曰:“寡人封侯尽千里之地,赏赐尽御府缯帛,而士不至,何也?”田让对曰:“君之赏赐,不可以功及也;君之诛罚,不可以理避也。犹举杖而呼狗,张弓而祝鸡矣;虽有香饵而不能致者,害之必也。”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晋荆战于邓,晋师败绩。荀林父将归请死,景公将许之,士贞伯曰:“不可。今天或者大警晋也。林父之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今杀之,是重荆胜也。”景公曰:“善!”乃使复将。
(节选自《说苑·尊贤》)
3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桓公得管仲/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
B.桓公得管仲/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
C.桓公得管仲/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
D.桓公得管仲/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
3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不肖而凶”与“河内凶”(《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凶”字含义相同。
B.“成王处襁褓而朝诸侯”与“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两句中的“朝”字含义相同。
C.“寡人封侯尽千里之地”与“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两句中的“尽”字含义不同。
D.“齐桓公使管仲治国”与“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两句中的“治”字含义不同。
3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君主如果想要在国家治理上有显赫成绩名垂后世,在用人方面就一定要慎重,这都是经过历史事实验证的。
B.卫国的国君因为德才兼备的贤人没有来卫国辅佐他而感到困惑,田让毫不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结肠癌胆道引流护理
- 2024年度旅游业务与咨询服务合同2篇
- 玉林师范学院《控制工程基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林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跆拳道》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林师范学院《单片机应用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四年度三棵树外墙涂料供货质量合同3篇
- 股骨骨折手术护理查房
- 2024年度版权授权使用合同标的:音乐作品
- 脑血管后遗症治疗
- 2024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4年涉密人员考试试题库保密基本知识试题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 第十三章-印花税
- 电气自动化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行业趋势与技能提升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课件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1-国开(ZJ)-参考资料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医院科室护士长年终述职报告汇报PPT授课演示
- 装饰项目确保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技术组织措施
- 智慧教室使用培训PPT课件
- 以收获为话题作文指导经典赏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