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汽包的检修工艺规程_第1页
锅炉汽包的检修工艺规程_第2页
锅炉汽包的检修工艺规程_第3页
锅炉汽包的检修工艺规程_第4页
锅炉汽包的检修工艺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锅炉汽包的检修工艺规程1.1概述1.1.1汽包汽包安装重量(包括锅筒内件)共为160t,汽包本体由两根©210的U形吊杆悬吊在标高为70.37m的支承梁上,吊杆材料为SA-675GR70。汽包中心标高61.2米,可利用油压千斤顶按要求进行调整。1.2汽包内部装置1.1.1.1汽包内部设备的布置见附图,汽包内部装置包括涡轮分离器、二次分离器、波形板干燥器、排污管、加药管、事故放水管、给水分配管等。1.1.2.2汽包内部布置有84只直径为©254轴流旋风分离器作为一次分离元件,每只分离器的最大蒸汽流量为2t/h。二次分离元件波形板分离器,三次分离元件为顶部百叶窗分离器。汽水混合物通过汽水引入管进入涡轮分离器,作自下而上的旋转流动,蒸汽经分离器上部的二次分离器后,再转入顶部的波形板干燥器。水滴沿分离器隔层和百叶窗底部落下,进入汽包水空间。分离后的干蒸汽从汽包顶部由18根©159的导汽管引入过热器系统。1.1.1.3位于汽包底部的给水分配管在下降管座的上方引出1根给水注入管,给水沿着注入管进入下降管中心、,从而避免下降座焊缝区与给水直接接触,消除了焊缝区产生过大温差应力的可能性。在下降管座入处还设置了栅网板,避免漩涡的产生,防止了下降管带入大量蒸汽,提高水循环的安全性1.1.1.4由于汽包内设了较多数量的涡轮分离器和波形板干燥器,分离器的蒸汽负荷值等数据均较保守,因此在负荷变化时可有效地保证蒸汽品质。锅筒的汽水空间均较大,有利于水位的平衡。1.1.1.5在汽包封头两端各设一套就地云母双色水位计,汽包上设有1组单室平衡容器,供热工保护、给水调节用;筒身上设有压力讯号接头供压力报警、燃烧调整等使用。此外,还有连续排污、事故放水、加药、充氮、压力表等附件。1.1.1.6为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在汽包上还装设了3个弹簧安全阀,左1右2。1.1.3锅炉汽包对运行的要求1.1.3.1汽包是自然循环锅炉中最重要的受热元件,容积大、压承高,汽包壁很厚,这就使锅炉在启停过程中,汽包内外壁及上下壁温度差别很大,在大型锅炉中尤为突出。一般规定,汽包上、下壁金属温差小于56C,内外壁温差<28°C。维持正常和平稳的水位是自然循环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汽包的正常水位在其水平中心线下120mm,正常水位±50mm是汽包的正常运行高低水位线,运行时通过所设的不同类型的水位计进行检测、保护和调节。1.1.3.2对亚临界自然循环锅炉汽包水位设定的选取,既要保证汽包具有足够的蒸汽空间,也应考虑在低水位时防止下降管带汽。本设计中汽包正常水位设定在汽包中心线下120mm,高低水位距正常水位各为50mm。因此,即使在低水位时,距下降管入亦有充分的高度,足可以避免下降管带汽,以保证循环的稳定性。当高水位时,由于旋风分离器的高度值较恰当,因此仍能保证旋风分离器与干燥器之间有足够的高度。1.1.3.3本锅炉的给水方式为直接注水式,给水直接注入下降管入端。其目的是降低锅炉启动、滑压运行和高加全切除运行时的锅筒上下和内外壁温差,特别是防止在上述运行工况时下降管座的的温差热应力,从而提高锅筒的使用寿命。1.1.3.4汽包正常连续排污率小于BMCR的1%流量。1.2设备规范表一:汽包的基本参数序名单规范号称位1#炉2#炉1汽包外径mm©2069©21342汽包壁厚mm1451783汽包总长/筒身直段长mm20134/18019982/1804设计压力MPa19.8319.835正常水位mm中心线下120中心线下1206允许波动水位mm±50±507汽包材质DIWA353SA2998安装重量吨约160约180表二:汽包的内部装置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材质备注1涡轮分离器只84装配件左右各半2二次分离器只84装配件左右各半3波纹板干燥器只104装配件左右各半1.3检修项目A级检修项目1.3.1.1检查和清理汽包内部的腐蚀和污垢;1.3.1.2检查汽水分离装置的严密性和牢固性;1.3.1.3清理水位计连通管、压力表管接头和加药管、排污管等;1.3.1.4清理支吊架和固定装置;1.3.1.5分离装置修理除锈;1.3.1.6会同化学专业人员检查汽包内的腐蚀情况并检查下降管是否有裂纹;1.3.1.7汽包内壁及全部零件去锈,刷汽包漆;1.3.1.8检查汽包人孔门结合面有无沟槽等缺陷,拉力螺栓是否损坏,压码是否变形;1.3.1.9检查汽包的膨胀指示器是否正确,膨胀是否自如;1.3.1.10校验水位指示计的准确性。B级检修项目1.3.1.1消除运行中发生的缺陷;1.3.1.2重点检查易磨损部件,进行处理或必要的清扫和试验;1.3.1.3A级检修前的那一次B级检修,应做好检查,并核实A级检修项目;1.3.1.4汽包弯曲度和椭圆度的测量。1.4检修工艺1.4.1前期工作1.4.1.1确认汽包内炉水全部放尽,压力已降至常压,温度降至60C以下,各项安全措施正确且已执行以后方可进行人孔门的打开工作;1.4.1.2拆下人孔门外保护罩;1.4.1.3用专用扳手拆下人孔门螺丝,检查螺丝并进行探伤、材质检验,将拆下的螺母做好记号,螺纹涂上黑铅粉;1.4.1.4打开人孔门后,在一端装设风机,通风冷却,并接好两个以上的12V低压照明行灯;1.4.1.5温度降至常温后,根据需要拆除必要的保温。内部工作1.4.1.1对进出汽包的人数及所带工具、材料实行登记;1.4.1.2进入汽包后,首先将下降管和下部连通管的管孔用专用堵头堵好,汽包下部覆盖5mm厚的橡胶板,以防掉进杂物;1.4.1.3开始拆卸汽包内部装置前,联系化学人员进入汽包检查、取样;1.4.1.4拆卸汽包内部装置。所有内部装置必须用油漆编写序号,拆卸的零部件清点登记,集中保管,拆卸和装复依次进行;1.4.1.5全面检查汽包情况,制定检修方案。焊接工作禁止在汽包壁上引弧或施焊,特殊情况需施焊时,必须经过总工同意,且编制有施工措施;1.4.1.6用钢丝刷、毛刷清理汽包内壁及未拆下的零部件,拆下的零部件清洗锈垢和水垢后,可用压缩空气吹净,如果锈垢和水垢较厚,可用喷沙法清理;1.4.1.7用压缩空气吹通给水管、给水分配管、加药管、取样管、排污管,对于加药管、排污管可用手锤敲振。检查各管道支、吊架有无松动;1.4.1.8检查各固定件的连接是否牢固,连接螺丝有无松动,各部件有无变形、脱落等缺陷;1.4.1.9对焊缝进行1肉眼宏观检查,对部件焊缝缺陷进行补焊。联系金属监督部门对主要焊缝进行探伤;1.4.1.10各部件清扫完毕后,按编号顺序依次装复;1.4.1.11用砂布、刮刀沿圆周方向清理人孔门结合面,如不平整,研磨;1.4.1.12对内部进行最后检查,清扫后,残余锈尘用胶泥除去;1.4.1.13联系技术、化学、金属监督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外部工作1.4.3.1装复人孔门,垫子及螺丝均涂铅粉油,螺母和螺杆按记号装配,紧力均匀;1.4.3.2测量汽包两端人孔门处的中心水平,与上次A级检修记录对照,分析变化,查找原因并加以解决;1.4.3.3检查修理汽包支吊架;1.4.3.4水压试验;1.4.3.5启炉升压后,汽压到0・5MPa时,热紧人孔门螺丝,装复保温罩。1.4.4检修注意事项1.4.4.1汽包内温度>40T,加强通风后方可进入汽包;1.4.4.2带入汽包内的工具及材料必须有专人登记,以防遗留;1.4.4.3确认汽包内部无人及任何杂物后方可关闭人孔门;1.4.4.4严格按照内部装置的拆卸编号进行复装,不得漏装,不准擅自更换或替换零件;1.4.4.5内部装置的复装必须严格按照其技术安装尺寸进行;1.4.4.6内部装置的连接螺丝不得有松动或不全现象。1.5质量标准1.5.1人孔门结合面平整,无裂纹、径向沟痕、锈斑、麻点等缺陷。用红丹粉着色检查,接触均匀,接触面大于全宽度的三分之二以上;1.5.2金属石墨缠绕垫无折纹,厚度以2mm为宜,不超过3mm;1.5.3人孔盖无扭曲,螺丝无拉毛和滑丝现象,且探伤合格,在拧紧过程中无明显的拉长;1.5.4汽包内壁及各部件无铁锈、污垢,内壁无裂纹、凹陷、疤痕,腐蚀深度小于2。焊缝无可见缺陷且探伤合格;1.5.5汽水分离器安装正确,连接螺丝紧固,各接合面平直、整齐,压紧无缝隙,分离器和清洗盘上的小孔通畅无堵,无蒸汽短路的缝隙;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