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讲世界古代文化的多样与交流_第1页
第36讲世界古代文化的多样与交流_第2页
第36讲世界古代文化的多样与交流_第3页
第36讲世界古代文化的多样与交流_第4页
第36讲世界古代文化的多样与交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及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3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34讲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5讲世界古代的生产与生活——选择性必修(贯通部分)第36讲世界古代文化的多样与交流——选择性必修(贯通部分)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知识点一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古代西亚文化古代埃及文化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古代世界文化的多样与交流知识点二古代文化的交流世界古代人口迁徙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知识点三古代文化的传承学校教育印刷与书籍欧洲文化的形成阿拉伯文化知识框架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古西欧文化古代印度文化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美洲印第安文化图书馆和博物馆(1)古代西亚文化:文字:楔形文字是最古老文字;文学:《吉尔伽美什》最早的史诗;建筑艺术:泥偶雕像、人首飞牛雕像、波斯王宫《汉谟拉比法典》:君权神授世界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知识点一、古代文化的多样性1.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文字:象形文字(公元前4千纪末)文学:神话、诗歌、哲理故事、散文故事科学技术:世界史第一部太阳历;数学医学建筑艺术:宗教影响较大;豪华陵墓、众多神庙(金字塔)埃及法老图坦哈蒙的金棺知识点一、古代文化的多样性1.古代西亚、非洲文化(2)古代埃及文化:埃及象形文字(3)阿拉伯文化(622-1258年)主要成就a.文学:诗歌比赛,“悬诗”;故事集《天方夜谭》。b.数学: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c.天文:白塔尼论证日环食,《萨比天文历表》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d.医学:伊本·西那的《医典》,传入欧洲后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素养提升】从历史解释的视角认识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化的贡献知识点一、古代文化的多样性1.古代西亚、非洲文化知识点一、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2.欧洲文化的形成(1)古代希腊文化:①文学:神话、戏剧:《荷马史诗》,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②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美德即知识——美德来自于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

认识你自己——教育使人认识自己内在的美德

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柏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促进几何学发展;

理念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

《理想国》按智慧品德分工,正义理性的贤人治国——鼓励独立理性思考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创办逻辑学——理性思维;真理高于一切;人是自然界最高级的——强调人的地位强调人的价值,崇尚理性,追求真理与知识一、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①文学:②哲学:③雕塑和建筑:④史学:神话、戏剧:《荷马史诗》,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米隆的《掷铁饼者》;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叙事体,首创“历史”一词;政治史奠基人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欧洲史学的源头⑤教育:产生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分科教育的基础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米隆《掷铁饼者》“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这是古代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1)古代希腊文化:(2)古罗马文化①法律:《十二铜表法》——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②文学: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③史学:李维《罗马史》、塔西佗《编年史》代表古罗马史学最高成就④建筑:万神殿、大竞技场(罗马帝国时)⑤历法: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知识点一、古代文化的多样性2.欧洲文化的形成古罗马文化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万神殿与内部穹顶大竞技场与内部构造罗马人将希腊柱式与罗马拱券技术相结合,从而有机融汇形成罗马独特的建筑特色类别成就评价宗教文学

科技《圣经》及神学地位:基督教文化的载体。局限:维护基督教会、封建主统治。进步: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利于西欧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骑土文学市民文学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少有成就因文化受到教会控制(神学与科学是对立的)。特征:①表现出明显的宗教特征,基督教会控制西欧的精神生活。②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③继承日耳曼蛮族一些传统知识点一、古代文化的多样性2.欧洲文化的形成(3)中古西欧的文化区域宗教文学建筑法律拜占庭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罗马民法大全》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式穹顶东正教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独特性、包容性、开放性传承基督教文化

材料一

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

——摘编自徐家玲《走进拜占庭文明》融汇东西方文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拜占庭文化具有的特点知识点一、古代文化的多样性2.欧洲文化的形成(4)拜占庭、俄罗斯文化拜占庭帝国纹章莫斯科大公印章俄罗斯国徽(1)特点: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2)表现:①宗教:进入基督教文化圈,拜占庭灭亡后,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

统治国家的工具。②文学: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反映古代斯拉夫民族的历史、传说和风

土人情,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③建筑:俄罗斯的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知识点一、古代文化的多样性2.欧洲文化的形成(4)拜占庭、俄罗斯文化(2021·湖北高考真题)在苏格拉底看来,城邦最需要的是织工、农民、鞋匠和建筑工人:在这些人仍不能使城邦自给自足的时候,还需增加冶工、牧人、商人和小贩,这种设想A,蕴含着专制主义理念 B,自由主义精神C,法律至上原则 D,小国寡民情结链接高考(2019·全国卷高考真题)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DC(2020·山东·高考真题)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认为,“当雅典人进行公共事务的讨论.......他们听每个人的建议,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美德,否则城邦将不存在”。他强调雅典的存续得益于A,规范的公共事务决策程序 C.良好的道德风尚

B,积极参政的公民群体 D.发达的城邦教育B宗教建立时间教义婆罗门教公元前1500年左右佛教公元前6世纪印度教4世纪种姓制度众生平等、忍耐顺从(选必3第5课P26)种姓制度,逐渐发展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四“吠陀”《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印度人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他们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文学自然科学宗教知识点一、古代文化的多样性3.南亚、东亚、美洲的文化(1)古代印度文化艺术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文字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对东南亚的影响:公元前后,开始传入东南亚;5世纪时,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及风俗习惯已经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①(南传)佛教文化更是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②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对中国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建筑等产生深刻影响。印度的十个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到了西方。柬埔寨“吴哥窟”(1)古代印度文化的世界意义领域成就手工业公元前5世纪前后,出现了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天文7世纪,修建了观测天象的瞻星台史学12世纪完成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组织编撰的《高丽史》,是研究高丽王朝历史的重要典籍乐舞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佛教、道教和儒学传入朝鲜,朝鲜的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在学习汉字的基础上,朝鲜人创制了本民族文字——谚文知识点一、古代文化的多样性3.南亚、东亚、美洲的文化(2)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古代朝鲜文学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建筑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绘画大和绘和浮世绘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文字日本人先是直接使用汉字,后来根据日本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其他来自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知识点一、古代文化的多样性3.南亚、东亚、美洲的文化(2)古代朝鲜与日本文化古代日本宗教玛雅人信仰自然神,创造之神伊查姆·纳是最重要的神。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信仰太阳神建筑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和太阳庙文字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字,阿兹特克人使用图画文字记录重要事件历法玛雅人发明了“玛雅历”,印加人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数学玛雅人知道“零”的概念,创造了20进制医学印加人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知识点一、古代文化的多样性3.南亚、东亚、美洲的文化(3)古代印第安文化特点:①时间:②空间:③方式:④影响:时间:迁入区域: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南迁小亚细亚赫梯人东迁伊朗高原波斯人西迁巴尔干地区希腊人东迁印度河恒河流域雅利安人西欧北欧凯尔特人持续时间长地域范围广形成多种新族群,对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武力征服或与被征服者融合1.在地图中圈出印欧人的发源地。2.运用地图说出印欧人的迁徙主要方向、路线及形成的新族群;知识点二、古代文化的交流1.世界古代的人口迁徙(1)印欧人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前17世纪,进入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赫梯帝国。公元前1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前13世纪末因陷入内战逐渐衰落。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西亚和北非的文明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进入印度河流域,被称为雅利安人;种姓制度和佛教对周边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知识点二、古代文化的交流1.世界古代的人口迁徙(1)印欧人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公元前2000年形成古希腊人,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是印欧游牧民族的第一次大迁徙。这次大迁徙使得除中国以外的三大古文明受到了冲击并开始走向衰落,也使得古代文明之间进行了融合。爱奥尼亚人在公元前两千纪初南下到了希腊地区。公元前1650年前后,另一支印欧种人阿卡亚人也到达了希腊本土,并创造了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3世纪后期,多利亚人进入了希腊,希腊历史进入荷马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印欧种赫梯人进入小亚细亚,并在公元前14世纪左右建立起赫梯帝国。之后另一支喀西特人建立了喀西特王朝。印欧中的雅利安人从中亚进入印度,原先的印度河文明逐渐衰亡。……这次全球大迁徙有三大成就:马拉车的推广、青铜工艺的推广、商路的扩大与延伸。——摘编自蓝琪《印欧种人的第一次迁徙对世界历史的影响》【问题探究】印欧人的迁徙对早期区域文化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①摧毁了旧的古文明;②促进了新的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③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1、第一轮大迁徙: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亚洲欧洲①在中国北方,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②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1)背景:中国的汉朝和西方的罗马都进入强盛时期,但在亚欧大陆偏北的地区,仍生活着众多游牧部落。(2)过程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各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影响。——[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东汉贵霜安息罗马匈奴扩张日耳曼南迁大月氏人西迁(2)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知识点二、古代文化的交流1.世界古代的人口迁徙区域概况中国欧洲2、第二轮大迁徙:3—6世纪①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②“五胡内迁”形成北方的民族大交融③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2)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欧洲开始进入中古时期)3、第三轮大迁徙:7—8世纪中期西亚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从此,沙漠中的阿拉伯游牧民族开始征服之旅。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是中古时期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哈里发国。①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征服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②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2)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时间民族概况原因公元前2世纪—2世纪匈奴大月氏人日耳曼人3世纪—6世纪中国欧洲7世纪—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势力强大,不断扩张。西迁,建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游牧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农耕文明吸引性北方匈奴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其他民族也逐渐迁徙到中原,促进中国北方民族大交融;部分北方居民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日尔曼人进入罗马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中国:民族进一步交融;北方战乱欧洲:罗马帝国衰落开始扩张,征服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8世纪中期,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阿拉伯统一后对外扩张(2)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知识点二、古代文化的交流1.世界古代的人口迁徙材料一

西罗马内部新生的封建因素与日耳曼人社会中依然大量存留的氏族制因素,通过民族大迁徙这一时代契机,发生了直接的碰撞,彼此逐渐结合到一起,催生出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生成的一个重要特点。政治格局①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区域文化①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②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如:大月氏西迁建立贵霜帝国,日耳曼人灭掉西罗马帝国,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如:融合东西方文化的阿拉伯文化;融合日耳曼因素、古希腊罗马因素和基督教因素所形成的中古西欧文化)(如:魏晋南北朝时的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华文化,造就了盛唐气象)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草原丝绸之路路线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咸海、里海以北→欧洲或小亚细亚地位也是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之路西南丝绸之路路线关中平原→蜀→成都平原→横断山麓南下→澜沧江、怒江→缅甸、印度→中亚、西亚等作用促进了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丝绸之路路线长安(今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或阳关→今新疆→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中亚→西亚→欧洲或北非作用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为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海上丝绸之路路线东南沿海→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西亚、东非。发展历程西汉: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宋元:能够制造排水量很大、可乘载数百人的巨舟,使用先进的帆索和磁罗盘,官方使节和私人商贾出洋航海频繁;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重要交易枢纽。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作用随航海技术的发展,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知识点二、古代文化的交流2.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1.物质和技术交流:中国西方

漆器铁器瓷器养蚕和缫丝技术四大发明出口葡萄“汗血马”苜蓿胡椒胡桃胡瓜胡葱胡萝卜棉花香料珠宝玻璃金银器皿引进、传入①丝绸及养蚕缫丝技术。②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③四大发明④瓷器动植物商品:①西汉:良种马“汗血马”(大宛国)、苜蓿以及葡萄。②西瓜和带有“胡”字的物种,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③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④棉花从陆、海两个渠道传入中国,在宋元时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手工业品:⑤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⑥玻璃是古埃及人最早制造的,东罗马帝国传入丝绸之路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二、胡马犹闻汉唐风——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2.思想文化交流内容交流概况宗教艺术中医药①佛教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此后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丝绸之路沿线保存下来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②继佛教之后,祆(xiān)教(波斯国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居民被卖为奴腓尼基名城推罗成年男性居民几乎被屠杀,妇女儿童被卖为奴波斯古城波斯波利斯遭到劫掠,波斯王宫被烧毁(1)破坏性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了其文化发展进程。(2)积极性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希腊化时代”出现知识点二、古代文化的交流3.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1)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对文明的影响:(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会,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

①“希腊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空间)亚历山大确实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仿效希腊”。描绘这一时代的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就是,它是把希腊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到东方非希腊世界的一个时代。——[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著董仲瑜等译《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上》②“希腊化时代”: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公元前334-公元前30年)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时间)知识点二、古代文化的交流3.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1)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希腊化”的表现:知识点二、古代文化的交流(1)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3.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①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②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③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④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

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基本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

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

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

埃拉托斯提尼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

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B三次西征①第一次西征:1218年,中亚的花剌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不久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发动第一次西征,灭掉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②第二次西征:灭亡金朝(1234年)之后,蒙古发动第二次西征,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③第三次西征: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进行第三次西征,攻占巴格达。知识点二、古代文化的交流(2)蒙古西征3.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A蒙古政权的建立:13世纪初(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C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材料1:据估算,在两年的时间里,成吉思汗的军队杀了125万人,当时花刺子模的全部人口大约是300万。……在攻陷这些城市后,蒙古士兵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分批屠杀。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战斗人员还是非战斗人员,都死在了他们的刀斧之下。颅骨成堆,血流成河。

——[英]安德鲁·马尔著,邢科译:《世界史》1、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二)西征影响★根据材料和教材简述蒙古西征的影响。材料2:蒙古帝国疆域图材料3:蒙古军西征时,从东方迁入欧洲的蒙古人、汉人、钦察人和其他民族逐渐定居于欧洲。同时,欧洲居民也受到西征军的影响,有不少迁徙到了东方。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现象,无论是由什么原故所造成,其对干扩大东亚与欧洲之间的联系和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的作用是决不能低估的。——阿达利比士《蒙古西征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作用》材料4:《马可·波罗行纪》2、改变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