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理论演进一、本文概述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行为,如助人、分享、合作等。这种行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助于个体在社会中获得认同和接纳,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然而,亲社会行为产生的机制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本文旨在探讨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理论演进,从生物学基础、心理学机制到社会学因素,全面分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以期为我们深入理解亲社会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本文首先回顾了亲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包括基因遗传、神经生理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接着,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认知发展、情感体验、社会学习等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然后,结合社会学理论,分析了社会文化、社会规范、社会网络等社会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塑造作用。本文总结了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理论演进,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机制,进而为培养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二、古典理论与早期研究古典理论与早期研究对于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理解,主要基于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这些理论虽然各具特色,但都试图从不同角度揭示亲社会行为的深层次动因。社会学理论强调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例如,功能主义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社会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而符号互动论则认为,亲社会行为是通过个体间的符号互动学习而来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学会了如何表现出亲社会的行为。心理学理论则更多地关注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和动机。其中,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亲社会行为源于个体的内在需求,如寻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实现。而认知学派则强调个体对情境的认知评估在决定亲社会行为中的重要性,即个体如何理解和解释情境,将直接影响其是否采取亲社会行为。生物学理论则试图从进化论的角度解释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进化心理学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而进化出来的适应性行为。这些行为有助于个体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从而增加生存和繁衍的机会。早期的实证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些理论框架内。例如,一些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频率和类型。另一些研究则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了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和过程。虽然古典理论和早期研究为我们理解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理论基础,但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例如,这些理论往往只关注单一的因素或层面,而忽视了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我们需要更加综合和全面地探讨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机制。三、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理论心理学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来解释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机制。这些理论主要关注个体的心理过程、动机以及社会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早期的心理学家主要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亲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习得的。例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就强调了观察和模仿在亲社会行为习得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体会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学习到如何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并在适当的情境下模仿这些行为。随后,心理学家们开始关注个体内在的心理过程和动机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内在的、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而亲社会行为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帮助他人、关爱他人,个体可以满足自己的归属和爱的需求,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心理学家们还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来解释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机制。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对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个体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更加倾向于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近年来,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开始关注社会环境和情境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他们认为,社会环境和情境因素可以激发个体的亲社会动机和行为。例如,当个体处于一个合作、互助的社会环境中时,他们更有可能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一些特定的情境因素,如他人的求助行为、紧急情况等,也可能激发个体的亲社会动机和行为。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社会学习理论、需求层次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以及社会环境和情境因素的影响等。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思路。然而,目前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四、神经科学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近年来,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为我们理解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运用神经成像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神经科学家们能够深入探索大脑在处理亲社会行为时的活动模式。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涉及到多个脑区的协同作用。例如,当人们进行慈善捐赠或帮助他人时,大脑中的奖赏区域(如腹侧被盖区和纹状体)会被激活,这表明亲社会行为能够带来内在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前额叶皮层,特别是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和眶额皮层(OFC),也在亲社会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区域负责决策制定、情绪调节和社会认知等功能,它们的活动可能促进了亲社会行为的产生。除了对大脑活动的探索,神经科学研究还关注基因和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例如,一些研究发现,与亲社会行为相关的基因变异可能会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改变个体的亲社会倾向。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也会对大脑发展产生影响,进而塑造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尽管神经科学在亲社会行为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脑区在亲社会行为中的具体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交互机制。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基因、环境和大脑活动如何共同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表现。神经科学为理解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机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有力的工具。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对亲社会行为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为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提供科学依据。五、跨文化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理论亲社会行为的理论研究不仅局限于某一文化或社会背景,而是需要跨文化的视角来全面理解和解释。跨文化研究有助于我们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共性与差异,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行为的本质。在跨文化视角下,亲社会行为理论经历了从单一文化解释到多元文化交融的过程。早期的研究往往基于西方文化的背景,侧重于个体主义和利他主义的解释。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多,研究者开始意识到不同文化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例如,集体主义文化强调社会和谐与集体利益,而个人主义文化则更注重个人自由与独立。这些文化差异导致亲社会行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动机。跨文化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理论还关注文化适应和文化认同对行为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日益频繁,人们在跨文化环境中生活和工作成为常态。这种文化适应过程不仅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也对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例如,移民在适应新文化的过程中可能会调整自己的亲社会行为策略,以更好地融入新环境。跨文化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理论还注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对行为的影响。不同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会塑造人们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和期望,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例如,在一些文化中,尊重长辈和权威被视为重要的社会规范,这可能导致个体在面对权威时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跨文化视角下的亲社会行为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理解。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关注文化差异、文化适应、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等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推动跨文化视角下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本质和多样性,也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六、亲社会行为的干预与培养随着对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深入理解,研究者与实践者开始探索如何有效干预和培养这一对社会具有积极影响的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干预与培养策略不仅关注个体的内在动机和社会化过程,也重视外部环境的塑造。理论上,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包括情境设计、角色建模、榜样示范等。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团队合作与共享,以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家庭环境也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场所,父母可以通过日常互动,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干预策略方面,针对特定群体的干预措施尤为重要。例如,针对青少年的干预可以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符合其兴趣的活动,如社区志愿者服务等,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对于存在亲社会行为障碍的个体,如自闭症儿童,可以通过心理干预、社交技能训练等方式,逐步提升其亲社会行为能力。在干预与培养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评估和反馈机制也至关重要。通过对干预效果的定期评估,可以了解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而及时调整干预措施,以确保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目标得以实现。总体而言,亲社会行为的干预与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教育者、家长、社会工作者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促进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七、结论与展望本文回顾了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理论演进,从早期的生物学视角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融合的研究,呈现出不断深入和扩展的趋势。这些理论的发展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亲社会行为本质和动因的理解,也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预测社会行为的新视角和新工具。然而,尽管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更准确地刻画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过程?如何有效地区分不同类型的亲社会行为?如何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利用亲社会行为的理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可以进一步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形成更全面、更系统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框架。可以关注亲社会行为在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差异和共性,以提高理论的普适性和解释力。可以加强实证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来验证和修正理论模型,提高理论的预测和指导作用。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理论演进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通过不断深化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社会行为,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参考资料:亲社会行为强化说(reinforcementtheoryofprosocialbe-havior)是指一种强调奖惩对亲社会行为形成具有重要性的理论。学习论者认为,无论是亲社会行为(如助人、合作、分享),还是反社会行为(如侵犯等),都是后天通过模仿、联想、强化而形成的。尽管不少心理学家指出强化在亲社会行为形成中并非是最必需的,有时甚至引起副作用,而多数社会学习论者如班杜拉、沃尔特斯等认为,强化不限于直接强化,也可以是替代性强化或自我强化,它在这里是必要条件。人的行为之所以被保留,是由于它被证明有助于从环境中得到积极成果。莫斯与佩奇(1972)通过现场实验证实了这点。研究者让一位年轻妇女故意向许多过路者问路,经指点后给以积极的(“谢谢”)、中性的(“行”)或消极的(“我不懂你说的”)强化。而后这些过路者在前方又遇到一个妇女(实验者助手)掉了提包而装作未觉察,结果发现那些受到积极强化的过路者更可能通过招呼或拾包来帮助她。拉什顿和蒂奇曼(1978)在以儿童为被试所进行的实验中也发现,由奖赏所引起的积极体验能增加分享行为,而批评所引起的消极体验则减少分享行为。社会阶层,通常是指由于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而形成的群体等级,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亲社会行为,如帮助、分享、合作等,作为个体与社会关系的重要表现,也深受社会阶层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社会阶层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资源限制与动机:社会阶层较低的个体可能由于资源限制,如经济困难,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这可能导致他们缺乏参与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因为他们有限的资源必须优先满足基本需求。社会认知偏差:社会阶层较低的个体可能由于社会地位较低,遭受偏见和歧视,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认知,对亲社会行为的参与度降低。机会结构:社会阶层较高的个体通常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更容易参与亲社会行为。他们有更多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同时也更有机会接触和了解需要帮助的人群。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种结果的信心。社会阶层较高的个体可能因为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成功经验,对自己的能力有更高的信心,从而更愿意参与亲社会行为。价值观与道德观:个体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会受到社会阶层的影响。社会阶层较低的个体可能更注重个人的生存和利益,而社会阶层较高的个体可能更注重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社会认同与自尊:社会认同和自尊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价值的认知。社会阶层较低的个体可能因为较低的社会认同和自尊,更少参与亲社会行为。提高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提高大众对社会问题的认识,理解和关注不同社会阶层的需求和困境,有助于激发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应注重培养个体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使个体意识到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提供资源和机会: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资源和机会,使个体有能力参与亲社会行为,同时减少不同社会阶层在参与亲社会行为时的机会差距。提升自我效能感: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反馈,可以帮助个体建立和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他们参与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社会阶层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资源限制、动机、社会认知偏差等。要减少这种影响,需要从提高认识、培养价值观、提供资源和机会以及提升自我效能感等方面入手。理解这一现象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对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亲社会价值取向和亲社会行为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高校教育和社会引导提供有益参考。亲社会价值取向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倾向于关注他人福祉、关注社会公益,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互助精神和共享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对于大学生而言,亲社会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合作共享等积极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有助于增进个体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也有助于提升社会的整体福祉水平。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通常表现为参与志愿服务、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这些行为不仅体现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反映了他们的亲社会价值取向。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大学生的亲社会价值取向越强烈,他们的亲社会行为表现也越积极。这一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因此,高校教育和社会引导在培养大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和亲社会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和亲社会行为,高校教育和社会引导应采取以下策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教育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文化活动等,营造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大学生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引导他们在家庭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大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育和社会引导应关注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他们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和亲社会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这一研究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本能论:亲社会行为是由遗传决定的,为保证物种的生存而牺牲个体的内部机制。为群体利益而冒生命危险是利他主义的最高境界。习得论:亲社会行为是在后天环境中不断学习而成的,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交换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社会规范论: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交互性规范是支配社会交换、保持社会关系中得失平衡的一个基本原则;社会责任规范是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多采用较为温和的、非强制性的说理方式来教育幼儿,幼儿也从父母的教育、教养行为中习得了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同时,家长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注意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积极合作,并热心为他人排忧解难等,优化幼儿的生活环境,让幼儿从中找到学习、模仿的良好榜样。移情训练是指引导幼儿体验在某些情境下他人的心理感受,进而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时能作出恰当的反应。利用移情来教育幼儿,使其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能力,比一味地限制、要求等外部约束要有效得多。幼儿遇到类似情境时,在作出消极行为前,便会回忆起以往的体验,浮现出受害同伴痛苦的表情,于是便会抑制自己的消极行为,而做出互助、分享等积极行为。幼儿亲社会行为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因此,精神奖励对巩固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幼儿一旦出现了亲社会行为,家长要及时强化,如表扬、奖励等,使幼儿获得积极反馈,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反之,习得的亲社会行为可能会消退。恰当地运用表扬、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亲社会行为已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教育心理学家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促使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将有助于儿童更好的适应社会,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行为。它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和鼓励。独生子女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他们的道德行为的产生和发展相一致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成为独生子女的心理品质的过程,就是儿童道德认识水平提高,道德情感日益丰富,在活动中有效地掌握帮助别人的知识、技能及锻炼意志的过程。这些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生育政策下产生的独生子在社会交往中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这些亲社会行为受生物因素、认知因素、自我概念、性格因素等主题因素及家庭、社会、学校等主体外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学校、家庭等途径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培养,具体来讲,可以用角色扮演法、榜样示范法、移情训练、组织游戏等方法进行。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生命早期即已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然而,随着家庭生活环境的日益优裕,幼儿倍受家人的厚爱与照顾,其亲社会行为却明显减少。因此,从幼儿1~2岁开始,家长就应注意其亲社会行为的培养。这不仅能够加快幼儿的社会化进程,也是幼儿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在面对紧急事件时,单个人与同他人在一起时的反应不一样,他人在场会抑制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旁观者在场会使想提供帮助的个体犹豫、彷徨,榜样行为却会引发他人的亲社会行为。情景的模糊性会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个体在不能确认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否需要自己提供助人行为时,往往会退缩。韦纳指出,面对失去能力需要帮助的人,人们往往是通过认知归因做出决定。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不仅涉及知觉、推理、问题解决和行为决策等一系列基本认知过程,而且与个体认知能力尤其是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有直接关系。人们在积极的心境下,会减少对自己的关注,更多的去了解他人的需要,把亲社会认知转化为亲社会行为。助人者具有以下特点:①具有强烈的社会动机;②相信事情对自己有影响力;③有适合于情境需要的特殊能力;④同情、理解他人、有责任感。任何行为都会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是个体特征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斯陶布(E.Staub,1978,1980,1984)曾提出了一个社会行为理论(Theoryofsocialbehavior)来解释社会行为是怎样产生的。该理论把价值取向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试图形成道德行为的综合理论。社会行为理论认为:人在发展中形成了各种动机,而人的行为多数是以目的性为特征的,所以应侧重于探讨追求期望的目的的动机,它把动机概括化为目的取向(goal)或个人目的(Personalgoal)或目的取向(Goalorientations),目的是个人追求的最终状态,是由相互联系的认知网络组成的,其中包括对结果的评价相关的信念、思想和意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激活,环境(包括内在的环境)条件可以同时激活一个、二个或多个目的,且激活程度不同。我们可以把价值取向看作是道德领域中的个人目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则是利他和不伤害别人的个人目的。斯陶布的研究发现,亲社会价值取向越强,人们对激活条件(身体或心理的困扰)做出的帮助行为就越多。换言之,人的亲社会价值取向越强,在特定情境中被激活的可能性就越大。亲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为两种动机源: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为特征的动机源,目的在于坚持行为规则或原则。所以,两种道德取向的目的的不同,并且对行为产生不同影响。社会行为理论还认为,除了两个价值取向的动机源,移情(Empathy)是第三个主要动机因素。移情取决于三个条件:(1)初级移情;(2)对他人的积极评价;对他人的积极评价;(3)自我概念。初级移情是指儿童由于他人的不安所引起的最初的情绪反应。这是移情的最初形式(还不能称其为移情)。对他人的积极评价是亲社会价值取向的一个成分。亲社会价值取向是移情的动机因素。自我概念影响移情。移情在某种程度上是从自我到他人的延伸,所以,人们更有可能对与自己相类似的人做出反应。缺乏精确的自我概念就难于以助人的方式扩展自我的界限。社会行为理论提供了一个分析和预测亲社会行为的方法或思路。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动机因素有可能预测亲社会行为或对其做出较全面的理解或解释。施瓦茨(S.H.Schwartz1968,1970,1977)是把内化的社会规范作为利他行为的动机因素。他认为内化的社会规范的激活产生对人的道德义务感,而义务感以及义务感的强度影响利他行为。他认为个人规范和对他人行为后果的意识,决定了情境能否真正产生道德义务感,而责任归因则促进了个人规范和义务感的激活。他认为把个人福利的责任归因于自己,就能激活个人规范和产生义务感,从而有可能导致助人行为。施瓦茨(1977)曾指出,助人行为的四个步骤:与需要和责任知觉有关的激活阶段;与规范结构和义务感的产生有关的义务阶段(人们根据一般的规范和价值,在他们所处的特定的情境下构建一种规范);与反应的估计、评价、再估计有关的防卫阶段;是人们做出行动或不行动的反应。施瓦茨的决策理论认为,特定的社会规范应用于具体情境时,人们是否根据规范来行动,取决于现有的条件(内在和外在的)是否从心理上激活了这些规范。他特别强调后果意识和助人行为的责任归因这两个人格因素对激活规范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它们受当时情境的影响,即情境能唤起或激活责任意识的责任归因。施瓦茨认为,后果意识和责任归因是与亲社会行为直接相连的一般特征。它们虽然受情境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情境和个人规范以及它们与之为相互结合的中介因素,而是亲社会取向的两个方面。它们如同价值和规范的认知结构一样,是稳定的人格倾向并影响到规范的激活和防卫。波马扎尔和杰卡德(R.J.PomazalJ.J.Jaccard.1978)指出的另一项决策理论,强调人们做决策时可获得的信息的重要性。人们根据当时有关情境和人格的信息,形成行为意向(Bchaviorintentions)。行为意向决定了人们是否助人,根据该理论,个人做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办公复印机买卖协议详细范本
- 2024年白字黑字无中介借款协议样例
- GF2024年工程设计服务协议
- 2024年初级水产批发销售协议样本
- 2024员工加入协议详细规定
- 2024年架子工承包协议
- 二手摩托车交易协议范本2024
- DB11∕T 1668-2019 轻钢现浇轻质内隔墙技术规程
- 2024年医疗器械试验协议模板
- 2024年企业股权奖励实施细则协议
- 国家开放大学《商务英语3》形考任务1-8参考答案
- 商检、法检、三检的区别
- tsg 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 .运维服务目录
- 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试验检测项目、参数检验频率一览表
- 高填方,深挖路堑边坡和软基监测方案
- 投标文件质量保证措施
- 应用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判别沉积环境
- 培训师授课评分表
-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 MACD二次绿柱缩短的选股公式.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