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宏观经济形式年底总结多图表_第1页
XXXX宏观经济形式年底总结多图表_第2页
XXXX宏观经济形式年底总结多图表_第3页
XXXX宏观经济形式年底总结多图表_第4页
XXXX宏观经济形式年底总结多图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宏观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前言一、2012年中国经济整体情况1、经济稳增长是重要根本2、通胀压力明显减轻3、新“非公36条”具有积极意义4、经济发展前景广阔5、粮产实现九连增6、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7、国民就业状况二、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世界经济下行存在风险2、消费需求不景气3、房地产调控进退两难4、企业转型升级面临巨大困难5、构建国际经济的双循环模式6、建立国内经济的良性循环模式6.1、投资和消费进行良性互动6.2、国内区域的合理分工7、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8、解决地方投资资金来源问题三、全年经济主要指标走势分析与预测1、2012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指标1.12012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情况1.2前三季度居民总收入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房地产行业情况1.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与购进价格1.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情况2、2012年中国经济走势分析2.1工业增速有望稳步回升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较快2.3消费状况保持低迷2.4外贸出口将保持缓慢回升2.5物价上涨压力将减缓四、2012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建议(目前仅有2012下半年政策取向建议及时更新2013取向建议)1、稳中求进的调控政策2、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控应相辅相成3、保证社会融资总量平稳增长4、努力减轻企业压力5、优化国内外区域布局使外需扩大6、加大中国资本输出力度7、加强新型经济体之间的金融合作8、坚决不动摇的进行房地产调控9、进行大规模的环保投入10、扶持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五、2013年中国经济走势预测(权威发布随时更新)第一章宏观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前言2012年以来,欧债危机从希腊向西班牙等大国蔓延,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回落,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使得我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特别是4月份以来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全面趋弱态势,但就业形势表现尚可,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减缓,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展望下半年,在“稳增长”预调微调政策效应显现、房地产市场企稳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目前,三大需求总体均呈企稳回升态势,四季度将出现小幅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略高于7.5%,CPI涨幅略低于3%。三季度GDP增长7.4%,延续了年初以来的下行趋势。从GDP季度累计同比增长看,本轮经济回调到三季度已持续了10个季度。这是我国自1992年开始发布该项指标以来,回调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增长也明显偏离了2002—2011年10.6%的季度平均水平。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用短期、周期性因素难以充分解释。这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阶段、运行机制的变化,对宏观调控目标、手段和传导机制也需要重新认识。近期一些积极因素正在积累,四季度有望呈现小幅回升态势。一是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促使世界经济短期向好。自欧洲央行实施直接货币交易(OMT)、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QE3)后,英国、日本、巴西、澳大利亚等相继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短期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提振消费信心,我国出口增长将逐步回升。9月份,我国出口增长达到9.9%,明显高于7、8月份的增幅。值得注意的是,由此引发的新一轮为防止本币升值的全球性货币宽松竞赛,对短期资本流动和物价上涨都将产生影响。二是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总体有所改善。9月份,美国、欧盟、德国、日本及新兴市场国家PMI指数都出现回升。我国PMI指数也结束了连续4个月的下降,特别是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比上月回升1.1和2.2个百分点。同时,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回升态势,我国企业原材料购进指数已经止跌回升,将推动企业回补原材料库存和增加需求。三是内需短期呈企稳回升态势。随着基础设施投资回升和房地产市场回暖,投资增幅提高。

1—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5%,比1—8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在房地产销售回升、长假等拉动作用下,消费实际增速高于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1.6%,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此外,去年四季度工业生产、投资、出口等增长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也为今年四季度企稳回升奠定了一定基础。目前,三大需求总体均呈企稳回升态势,三季度应为年内增速底部,四季度将出现小幅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略高于7.5%,CPI涨幅略低于3%。在欧债危机反复恶化、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实际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的差距为新世纪以来最小的一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成绩来之不易。尤其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一是在经济持续下行中,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积极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有效减轻通胀压力,成效显著;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表现为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中、西部地区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就业状况总体平稳,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三是在财政收支压力不断加大的同时,积极推进民生领域改革,支出大幅增加,对促进消费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一、2012年中国经济整体情况上半年GDP为7.8%,时隔三年GDP增速破8。国家统计局7月13日公布数据显示,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创三年新低;上半年经济增长7.8%,略高于年初制定的7.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政策预调微调力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发展稳中有进。1、经济稳步增长是重要根本为了防止经济过度下滑,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国务院决定加快投资项目审批进度,新一轮依靠投资拉动的刺激经济计划将影响后期的金融市场走向。稳增长的必要手段之一,就是扩内需。而对于内需则强调消费和投资并重,且更注重投资的拉动作用。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范围,支持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加快普及光纤入户。促进投资的政策措施主要是“铁工机”,即以铁路、西部基础设施为代表的一系列投资项目。启动一批带动力强、见效快的投资项目,主要包括铁路、节能环保、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信息化等领域项目的投资建设,增加此类投资不仅有利于短期增加产出,而且有利于夯实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央行在前期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基础上,将人民币基准利率做出下调,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作用,并放宽利率浮动范围、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具有比较积极的意义。此外,国家出台节能家电补贴计划,有助于刺激低迷的家电消费市场。2、通胀压力明显减轻目前我国物价涨幅逐月缩小,通胀压力明显减轻。中国9月通胀指数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升1.9%,与市场预期持平,并再次跌至2%下方。同时PPI同比下降3.6%,低于市场预期和上月0.1个百分点。分类数据显示,食品和居住价格分别同比上升2.5%和2.3%,上月则为3.4%和2.2%,同时,CPI环比上升0.3%,明显低于上月的0.6%,表明通胀势头明显减弱。从PPI数据来看,采掘和原材料行业对整体PPI负贡献率最为明显。CPI数据再次低于2%,表明8月份的食品价格上升并不存在明显的持续性,从侧面表明8月食品价格走强主要是由于天气因素。整体来看,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在降低,同时国内需求仍保持在较为疲弱的水平上,这意味着中国经济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放松。PPI数据的进一步下滑表明,尽管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反弹,但企业尚未从中明显获益,这表示企业由于库存较高,仍然无法掌握定价权。同时由于从PPI传导至CPI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全年的通胀值将显著低于3%,明显低于4%的政府目标值。这样的通胀数据,加上一些前瞻性的经济活动指标,表明整体经济仍然面临着一定的压力。这是因为通胀下滑表明需求开始减少,而先期公布的发电量数据也表明,中国整体工业活动在9月份尚未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本周四中国将公布第三季度GDP数据,笔者认为这一数值将在7.4%左右,将创下三年来的最低点。尽管今年面临着换届等因素,但整体经济的下滑似乎已经超出了政策面的预期,表明在未来的政治框架基本明确后,中国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放松。较低的物价涨幅为银行放松信贷和增加货币供应量提供了条件,而基准利率下调引导信贷融资成本下降,有助于改善实体经济的资金供给、活跃经济。此外,在目前物价指数较低的情况下,加快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引起的连锁反应和付出的改革成本代价将会小一些。3、新“非公36条”具有积极意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列入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国务院要求各部门在今年上半年之前必须制定出“新非公36条”的实施细则。截至目前,交通部、铁道部、卫生部、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等部委已相继出台“新36条”实施细则,各大部委所发布的实施细则很多都非常具体。随着各部委和主要行业民间投资实施细则出台,我国民间资金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同时,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投融资体制进一步向多元化、市场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新36条的核心宗旨是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其目的是有利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稳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国内消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4、经济发展前景广阔过去1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有效激发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热情,而东部产业转移也为中西部发展增添了资金和技术支持。目前我国投资、消费、工业甚至外贸出口等多项指标均呈现中西部快于东部的增长特征,在地区发展差距缩小的同时,东中西三大地区互补性和梯队性增长格局也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市场,有助于延长经济周期和增强经济后劲。5、粮产实现九连增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12995万吨(2599亿斤),比2011年增产356万吨(71亿斤),增长2.8%,超过1997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九连增。目前,我国的秋粮正处在生长后期,据农业部田间农情调查,今年秋粮长势良好,丰收有基础,全年粮食有望实现九连增。据农业专家介绍,今年全国秋粮面积比去年增加1100万亩左右,这为秋粮丰收奠定了基础;北方地区今年降雨偏多,旱地作物长势明显好于往年;前段时间北方发生的虫害已得到遏制,近期的台风和强降雨对主产区的影响也有限,总的看,粮食形势较为乐观。多年来,中国始终把发展农业作为“重中之重”、“国民经济的基础”,摆到突出位置加以重视。目前,18亿亩的耕地红线、95%的粮食自给率底线,已成为共识。按照这一思路,政府先后实行了“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并实行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梯次构建惠农促粮的长效机制。在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的同时,政府还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多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水平。6、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许多地方政府一直将房地产投资做为经济发展主要支柱,这与税收制度有一定关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房地产是地方政府主要的税收来源,对地方政府来说,其他税收源很少。事实上,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明显减弱,统计显示,2012年1月—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自2010年1月来首次落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管理层的态度看,未来经济发展不打算靠房地产来拉动。大家都很清楚,该产业产生的巨大泡沫一旦破灭,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风险隐患。金融专家宏皓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刻,挤掉房价泡沫是确保一切回归正常路径的基础。持续十几年的房价高涨必须到终结的时候了。7、国民就业状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8月份对20个省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显示,今年1-8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长较快,城镇新增就业918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就业形势总体上保持平稳。其中,东部的11个省市新增就业人数增幅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下降幅度是0.33%,但是中部和西部增幅今年是高于去年同期,其中中部今年增长7%,西部的增幅比去年高14%,有22个省份新增就业同比是增加的,有9个省份是减少的。从行业情况看,制造业用人需求在下降,但是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用人需求在上升。根据对1.1万多个企业的用工情况按月监测,7月末和去年底相比,制造业岗位比去年减少1.35%,减少8万个左右。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企业岗位和去年相比是增加的,增幅在4.65%;住宿餐饮业增幅在3%;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岗位的增加幅度是1.48%。二、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出自宏观经济课题组和申银万国证券首席经济分析)1、世界经济下行存在风险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一是欧债危机升级。为应对欧债危机,西班牙于7月11日出台新的紧缩措施,在2014年前削减公共赤字650亿欧元;7月20日,欧元区财长会议批准向西班牙银行业提供10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以帮助银行重新注资进行资本重组。但是,这些应对措施效果不佳,西班牙和意大利国债收益率再度上升。当前,虽然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减小,西班牙却因国内银行危机被迫提出接受外部援助的请求,欧债危机呈现进一步扩散和恶化的趋势,欧元区大部分国家同时深陷债务与景气“双重危机”境地。美国失业率出现反弹,消费者信心下降,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结构调整压力,经济减速超过预期。因此,世界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外围环境依然严峻。贸易摩擦加剧,我国仍为全球贸易保护的主要侵害对象。调控政策受到制约。一是发展中国家实际利率上升。为刺激经济增长,各国纷纷降息。由于通胀率降幅远快于名义利率的下调速度,使发展中国家实际利率上升。国际市场食品、能源价格有所回涨,食品和能源价格迎来新的一轮回涨,不仅增加了全球生产者和消费者负担,也限制了各国放松货币政策的力度,制约全球经济复苏。新的宽松货币政策效果难料。进入8月份以来,美国、欧元区、英国、澳大利亚和韩国均未推出实质性宽松政策,其中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均未象事先释放的信号那样如期推出新的宽松措施,要求出台更有效的财政政策,但在货币政策上光说不做,缺少具体宽松举措。主要是因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导致政策效果难料,前期美欧央行释放的流动性以超额储备形式大量沉淀于央行。2、消费需求不景气今年以来消费增势不尽如人意。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和实际增速分别为14.5%和10.9%,同比分别下降2.1和0.7个百分点。消费增速减缓主要受到汽车、家用电器和石油及制品等大额商品销售不景气的影响。初步测算,1-5月限额以上企业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石油及制品销售额分别下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约0.48、0.56和1.54个百分点。在经济减速的同时,消费需求以更快的速度减缓,说明结构调整没有朝预期方向发展,广大居民对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新期盼没有得以满足,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扩大消费任重道远。3、房地产调控进退两难经过两年多的严格调控,我国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得到初步控制,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连续出现负增长,房地产业的泡沫不断得到挤压。但是,过去几次房地产调控越调房价越高的经历,使我国房地产政策有可能陷入“塔西佗陷阱”的困局,降息传递出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政策信号,使得房地产市场预期发生较大改变。尽管有关部门一再强调房地产调控政策取向不变,但居民半信半疑,居民购房意愿明显增强,5月份以来住宅成交量和土地出让成交量环比明显上升。当前,房地产调控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为了防止经济减速过于明显,需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房地产成交量放大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房地产调控尚未取得根本性成效,一旦房地产成交量连续放大有可能带动房价和土地成交价回升,似乎再次验证“塔西伦陷阱”效果,房价反弹将使民众再次失望,房地产调控有前功尽弃的风险。4、企业转型升级面临巨大困难目前我国工业增速减慢,一方面受到出口减少、国内需求不旺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企业发展缺乏技术创新、缺乏新的增长引擎。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和风险大的特点,而目前大多数工业企业都面临“去库存化”和“去产能化”的双重压力,在企业经营困难普遍、实现利润大幅降低的情况下,产业转型升级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和调整依然处于阵痛期。5、推动单循环模式向双循环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次世界经济调整,国家、金融机构、个人资产负债表都需要重建,中国的传统贸易伙伴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低速增长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面临两个现实任务,一是开辟新的市场,二是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这就有必要改变目前的单循环模式,构建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的双循环模式。目前的单循环模式可以简单总结为从原材料提供国家进口资源和配件进行生产,然后再出口给包括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制成品消费国。从而形成对制成品消费国的巨额顺差,对资源和零配件进口国的巨额逆差。因此,需要借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契机,推动单循环模式向双循环模式转变。既实现中国对外贸易的总量平衡,也实现中国对消费国以及资源和零配件提供国的贸易平衡。对于消费国,中国要积极创造条件,扩大从发达国家高科技产品进口,提升国内装备水平;对于资源国(零配件提供国),中国要通过工程承包、对外投资等方式,扩大产品出口。6、国内经济建立良性循环模式要扩大内需,实现中国经济外需主导向内需主导的转变,客观需要对现有的主要服务于外向型经济的国内分工模式进行战略转变。这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6.1、投资和消费进行良性互动以投资促消费的第一个考虑是立足于中国人口的国情,高投资还将持续。在此背景下,第一,可以代替出口,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第二,提高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有助于提高消费。我国转型的目标是扩大消费,实现内需主导,但是消费条件的不足会阻碍消费的提升,而通过加大投资,改善消费条件,有助于把潜在在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消费。第三,优化产业结构,消费性投资在带动相关投资的同时,带动消费性产业发展,改善我国的产业结构。6.2、国内区域的合理分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部地区积累了大量资本,形成了比较齐全的产业配套条件。同时,刚开始开发时相对比较低廉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也变得相对比较昂贵。立足于这种要素优势,应积极鼓励东部地区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服务型行业。经济发展水平高,居民消费能力强,从需求角度看,也应该努力将我国东部地区发展为“消费基地”。相比东部地区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偏低,土地、资源丰富,成本也相对较低。中西部大开发战略吸引了更多人口西迁,外商直接投资也逐渐向西部转移。应抓住机遇,将我国中西部建设成为“生产基地”。这既顺应了不同地区发展当地经济的要求,也有助于发挥各地的优势,形成以生产促进消费,以消费带动生产的内循环格局。7、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根据国家和工信部十二五主要节能减排目标,从实际执行看,情况并不理想。节能任务出现欠账的主要原因在于高耗能行业增长较快。那么,2012年必须加大实施节能减排的力度。通过尽快理顺要素价格,提高污染物排放收费标准,以及严格落后产能淘汰、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减排评估来把节能减排落到实处。8、地方投资资金来源问题亟待解决从现在来看,在房地产调整的大背景下,土地财政可能难以维继,寻找新的资金筹措渠道十分关键。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1、允许发行地方债。2011年10月份财政部已经发布《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上海、深圳、广东、浙江四地获国务院批准试点自行发债,实施情况不错,试点地区和试发规模可以逐渐扩大;2、通过盘活存量的国有资产,来应对未来的公共事业型或地方建设型资本性的支出;3、尽快完善地方税制,房产税、资源税、部分的营业税转增值税等,都可以成为地方政府新的税收来源。长远看来,只有建立和地方事权相匹配的税收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和基本建设资金来源问题。三、全年经济主要指标走势分析与预测(年底发布全年经济分析应及时添加)1、2012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指标(来源均出自国家统计局及中国经济信息网数据库)1.12012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情况2012年我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088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6542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54963亿元,增长7.9%。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2007Q1-2012Q3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同比增速(单位:亿元,%)1.2前三季度居民总收入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019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27元,同比名义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0个百分点。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2.7%,转移性收入增长12.4%,经营净收入增长15.4%,财产性收入增长12.4%。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78元,同比名义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3%,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6.9%,家庭经营收入增长13.3%,财产性收入增长16.3%,转移性收入增长22.4%。三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6867万人,同比增长3.0%;前三季度,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2249元,同比增长13.0%。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6358元,同比名义增长14.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中位数5788元,名义增长15.8%。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422亿元,名义同比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1.6%,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名义同比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3.2%,环比增长1.46%。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2.9%,农村上涨2.7%。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5%,烟酒及用品上涨3.3%,衣着上涨3.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3%,居住上涨2.0%,交通和通信同比下降0.2%。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环比上涨0.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9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572亿元,同比增长14.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54亿元,增长14.7%。按消费形态分,9月份,餐饮收入2072亿元,同比增长13.9%;商品零售16155亿元,增长14.3%。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8237亿元,增长14.8%。2012年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指标9月1-9月绝对量(亿元)同比增长(%)绝对量(亿元)同比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2714.214942214.1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93114.77158014.4按经营地分城镇1557214.212933214.0乡村265414.72009014.4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07213.91667313.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餐饮收入69413.1551412.9商品零售1615514.313274914.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823714.86606614.6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114218.5882617.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80120.4666517.8化妆品11515.794816.3金银珠宝17712.5161115.7日用品29415.8241116.7体育、娱乐用品3719.32928.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51813.742026.1中西药品45026.6349124.2文化办公用品19914.7150719.2家具14231.4105126.2通讯器材13924.7110033.3石油及制品148820.21221416.7汽车20581.7168426.9建筑及装潢材料18126.9132025.7注:eq\o\ac(○,1)此表速度均为未扣除价格的名义增速;eq\o\ac(○,2)此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1.4房地产行业情况1.4.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2012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104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8%),增速比1-8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35126亿元,增长10.5%,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8%。1-9月份,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29173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比1-8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0944亿元,增长16.2%,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0929亿元,增长17.1%,增速提高0.8个百分点。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253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0%,增速比1-8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93777万平方米,增长11.5%。房屋新开工面积135014万平方米,下降8.6%,降幅比1-8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99668万平方米,下降12.9%。房屋竣工面积50567万平方米,增长16.4%,增速回落3.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0609万平方米,增长16.5%。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603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5%,降幅比1-8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5309亿元,下降11.0%,降幅扩大3.4个百分点。1.4.2商品房销售和待售情况1-9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6844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降幅比1-8月份缩小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4.3%,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3.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0.2%。商品房销售额40354亿元,增长2.7%,增速比1-8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3%,办公楼销售额下降4.2%,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2.3%。1-9月份,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337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降幅比1-8月份缩小0.3个百分点;销售额24598亿元,增长3.1%,增速提高0.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7248万平方米,下降2.1%,降幅缩小0.3个百分点;销售额7657亿元,增长6.0%,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7472万平方米,下降8.8%,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销售额8098亿元,下降1.6%,降幅扩大0.7个百分点。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32670万平方米,比8月末增加71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467万平方米,办公楼增加73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增加76万平方米。1.4.3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68232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1-8月份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1008亿元,增长12.9%;利用外资317亿元,下降53.3%;自筹资金28438亿元,增长11.4%;其他资金28469亿元,增长9.6%。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7841亿元,增长13.2%;个人按揭贷款7064亿元,增长14.2%。1.4.4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9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94.39,比上月回落0.25点。1.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与购进价格2012年9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1%,环比上涨0.1%。1—9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5%。1.5.1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4.7%,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7.8%,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5.0%,加工工业价格下降4.2%。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3%,衣着价格上涨1.6%,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3%,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1.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同比下降12.0%,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下降8.3%,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6.5%,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下降2.6%,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1.8%。1.5.2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1%,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0.4%,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0.3%,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4%。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4%,衣着和一般日用品价格均上涨0.2%,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环比上涨1.4%,农副产品类价格上涨0.9%,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0.7%,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2.2%,纺织原料类价格下降0.2%。2012年9月份工业生产者价格主要数据9月1-9月平均同比涨跌幅

(%)环比涨跌幅(%)同比涨跌幅

(%)一、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0.1-3.6-1.5生产资料-0.1-4.7-2.3采掘0.4-7.8-1.2原材料0.3-5.0-1.7加工-0.4-4.2-2.7生活资料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耐用消费品-0.1-1.1-0.9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0.1-4.1-1.5燃料、动力类0.7-1.81.8黑色金属材料类-2.2-12.0-6.2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1.4-8.3-6.3化工原料类0.2-6.5-3.7木材及纸浆类0.0-1.00.5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0.1-2.60.1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0.1-2.0-0.9农副产品类0.9-1.30.1纺织原料类-0.2-2.3-0.6附注:指标解释1.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roducerPriceIndexforIndustrialProducts,简称PPI)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作为中间投入产品的购进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1.5.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加值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加值同比增长9.2%,环比增长0.79%。1.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情况2012年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693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8%),增速比1-8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63%。分产业看,1-9月份,第一产业投资6545亿元,同比增长32.2%,增速比1-8月份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13662亿元,增长22.4%,增速比1-8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36725亿元,增长19.4%,增速比1-8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110745亿元,增长22.5%,增速比1-8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8855亿元,增长17.4%,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90116亿元,增长23.5%,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1774亿元,增长19.1%,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分地区看,1-9月份,东部地区投资121764亿元,同比增长18.4%,增速比1-8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71470亿元,增长25.8%,提高0.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61715亿元,增长24.1%,提高0.3个百分点。分登记注册类型看,1-9月份,内资企业投资240665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比1-8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7314亿元,增长9.7%,提高0.1个百分点;外商投资7661亿元,增长11.2%,回落0.7个百分点。从项目隶属关系看,1-9月份,中央项目投资13609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比1-8月份提高2.1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243324亿元,增长21.8%,提高0.2个百分点。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1-9月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40896亿元,同比增长14.9%,增速比1-8月份提高0.7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26866亿元,同比增长25.7%,提高0.8个百分点。从到位资金情况看,1-9月份,到位资金289408亿元,同比增长18.2%,增速比1-8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7.4%,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8.8%,提高1.7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21.9%,回落0.1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6.3%,降幅比1-8月份缩小3.9个百分点;其他资金增长10.3%,增速提高2.5个百分点。2、2012年中国经济走势分析(出自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该组发布2012全年分析后及时更新)2.1工业增速有望稳步回升推动工业增长的有利因素:一是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的调整,有助于降低工业企业融资成本和改善融资环境。二是随着结构性减税等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油价下调和部分大宗初级产品价格走低,企业生产成本有望降低。三是随着主要行业库存调整期的基本结束,有望扩大生产规模。四是随着投资项目进度加快,工业产品需求将有所扩大。抑制工业增长的因素:一是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降的双重挤压,今年以来企业利润呈现下滑走势。二是我国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中低端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以及外需不足等因素制约工业生产。三是工业企业面临全面产能过剩压力,正处于结构升级换代的阵痛期,工业生产难以快速反弹。总体来看,上半年我国工业生产将延续低位调整势态,下半年工业增速有望稳步回升。初步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增长11.4%左右。2.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较快推动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一是随着投资项目审批进度的加快,以及启动了部分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二是随着融资环境改善,部分高铁建设项目的重新启动,铁路运输投资增速降幅有望大大缩小。三是随着保障房建设的大力推进和商品房销量的好转,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有所放缓。四是新非公36条细则陆续出台,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民间投资增速仍将明显超过投资平均增速。投资增长的不利因素:一是由于当前正处于经济下行阶段,产能过剩问题尚未有效解决,新一轮投资热点尚未形成,因此企业投资意愿不足。二是中西部投资回落幅度较大,投资增长的持续性减弱。近来年中西部投资快速增长成为支撑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今年以来中西部投资增速回落,增长动力有所减弱。今年1-5月份,东部投资增长19.3%,增速较1-4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中部投资增长24.9%,回落1个百分点;西部投资增长24.1%,回落0.9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价格回归尚未到位,调控政策不会完全放开,因此房地产投资的反弹高度将受到限制。总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初步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20.3%。2.3消费状况保持低迷促进消费增长的因素:一是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分别达到9.8%和12.7%,居民收入增速明显超过GDP,收入快速增长为扩大消费奠定了基础。二是国务院决定安排节能家电财政补贴265亿元,据初步测算,265亿元补贴至少可以拉动2000-2500亿元的销售额,对扩大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将不断释放。三是今年以来物价涨幅持续回落,居民实际消费能力增强,同时央行提高储蓄存款利率上浮幅度,一年期存款利率最高可达到3.575%,居民储蓄负收益的局面得到改观,财产性收入增长得到保护,有利于增强消费意愿。不利于消费增长的因素:一是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迟迟没有出台,居民对缩小收入差距、增加劳动者所得的期盼难以实现,增加持久收入的预期不好,影响当期消费。二是目前经济增长明显减缓,居民对就业和工资增加的前景不看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较低水平,消费趋于谨慎。三是由于我国进口关税较高,许多高档商品和奢侈品价格大大高于国外,价格倒挂导致部分高端消费外流,不利于国内消费增加。总体来看,消费品零售额保持低迷态势,下半年随着扩大消费和增加收入政策启动,消费增速有望企稳,同时随着物价回落,消费实际增长也将有所提高。初步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将为14.8%左右,实际增长将为11.9%。2.4外贸出口将保持缓慢回升推动出口增长的有利因素:一是近期欧元区国家推出了13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特别是应对欧债危机的政策思路由“财政紧缩”转变为“紧缩+刺激增长”,欧债危机有望得到初步遏制,加之去年“前高后低”的基数因素,我国出口有望出现回升。二是近期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稳定出口的政策措施,将会对出口起到一定支持作用。三是随着国家加快推进中西部开发,中西部地区在吸引投资和产业转移方面的能力逐步增强,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步体现,中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将拉动全国外贸出口。抑制出口增长的因素:一是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大,全球贸易量增长将明显放缓,外部需求难以明显回升。二是作为欧美主要国家的大选年,不仅我国传统出口产品,而且风能和太阳能设备等新能源产品面临“双反”调查,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影响我国产品出口。三是反映国际贸易情况的重要领先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自去年11月份以来掉头向下,目前该指数处于金融危机以来的较低水平。总体来看,我国外贸出口将保持温和回升态势,但反弹幅度有限。初步预计,全年我国出口将增长9.9%左右,进口将增长10.4%左右,全年实现贸易顺差为1621亿美元,同比增长4.5%。2.5物价上涨压力将减缓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一是资源价格改革进程加快将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物价水平。目前,大部分城市天然气、水、电等能源资源价格调整已在进行中,调价影响将在下半年逐步显现。二是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劳动力价格上涨成为必然趋势,而劳动力成本上升具有较长期的推动作用。三是欧美国家为刺激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且仍有可能推出更为宽松的政策措施,全球货币流动充裕,不排除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的可能。推动物价下降的因素:一是近期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全面大幅下挫,将明显减轻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二是热钱流入减少甚至净流出,外汇占款投放流动性减少,以及有效贷款需求不足抑制整体流动性水平。三是目前我国蔬菜和猪肉价格降幅明显,夏粮有望再次增收,作为最重要的新涨价因素食品价格上涨得到一定控制。四是居民消费价格基数因素大大缩小,下半年翘尾因素由上半年的2个百分点缩小至0.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今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减轻,全年物价调控目标可顺利实现。初步预计,上半年CPI上涨3.4%,PPI下降0.6%,预计全年CPI上涨3%左右,PPI下降0.6%左右。附表:2012年上半年及全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测表指标2012年1-5月

实际2012年上半年

预测2012年全年

预测绝对值增速绝对值增速绝对值增速亿元%亿元%亿元%GDP1079958.12268427.65235328.1一产69223.8178983.7542194.4二产514519.11111088.52413309.1三产496227.5978367.3227982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10.6-11.4轻工业-11.5-11.2-11.3重工业-10.3-10.4-11.4固定资产投资10892420.114953820.036324020.3固定资产投资(实际)-17.4-17.5-17.8房地产投资2221318.530731.117.17286218.0消费品零售总额8163714.598251.114.520801214.8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10.9-11.1-11.9出口(亿美元)7744.08.79558.29.3208689.9进口(亿美元)7364.96.78916.77.51924710.4外贸顺差(亿美元)379.165.0641.542.816214.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53.5103.43.4103.03.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99.7-0.399.4-0.699.4-0.6注:GDP、一产、二产、三产的绝对值为名义值,增速为实际增速,其1-5月数据为一季度数据。(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四、2012年下半年度的中国经济政策动向(宏观经济课题组)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出现超预期的回落,尤其是工业增速回落更为明显,目前已经回落到1位数的水平。针对这一情况,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的预调和微调措施,将“稳增长”放在宏观调控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强调按照“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基础、调整结构是关键、物价稳定是保障”的要求,抓好政策落实和政策研究储备。下半年,在“稳增长”预调微调政策效应显现、房地产市场有所企稳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有望逐步企稳回升。因此,对于当前经济增长超预期回落,一方面,不能反应过度,从而进一步大力度地放松宏观调控政策,重新回归原有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预调和微调措施,避免经济增长的过快回落,妥善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控物价的关系,着力落实惠民生、促改革和促和谐的各项政策措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当前,国务院已将“稳增长”放在宏观调控更加重要的位置,但稳增长只是手段,调结构和转方式才是目的。对未来的宏观调控有如下建议:1、稳中求进的调控政策本轮经济回落是短期需求收缩、中长期经济增长潜力下降与多重周期因素叠加的结果。从短期看,经济下行的压力一是来自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调整,随着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实,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幅度较大,由于与房地产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众多,所以对一系列产业包括对消费都产生了影响;二是由于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使得中国出口明显放缓;三是由于效益的下滑,企业加快了去库存的步伐。从中长期看,由于体制机制障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能源资源价格上升、人口结构老化、企业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因素,使中国潜在增长率开始下降。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不仅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回落,也意味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加大。对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政府、企业、个人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果现实经济增长率过快、过急地下落,有可能引起经济和社会震荡,宏观调控应力求使经济增长率回落成为一个渐进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大约在10%左右,目前大约在8-9%之间,当经济增长率处于8-9%的区间时,经济运行状况比较良好,可实行中性政策,当经济增长率高于10%,应实行适度的紧缩性政策;当经济增长率低于7%时,就要实行适度的宽松性政策。因此,当前应坚持年初确定的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政策基调,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在短期内适当加大需求调节的力度,保持需求的稳定增长,使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防止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增长速度过快下滑;同时,提高对经济增速适度回调的容忍度,防止过度放宽宏观经济政策而使经济重回旧的增长方式;要重视改革导向的供给政策,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确保实现结构优化前提下的“稳增长”。2、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控应相辅相成2008年年底,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刺激政策,在实现经济快速企稳反转的同时,也带来了通胀压力居高不下、房地产泡沫加剧、企业和政府负债率上升、产能过剩加剧等一系列恶化总量和结构的不利影响。因此,在目前新一轮“稳增长”的政策调整中,应该充分吸取上一轮刺激政策的经验教训,不能为了“稳增长”而偏离或放弃“调结构”的目标。一是宏观经济政策一定要立足于预调微调,不能再次启动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在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十二五”重大项目,加大国家预算内资金对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城市市政工程、铁路、节能环保、信息化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的同时,要继续加强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投资的控制,以稳定投资的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二是尽快出台和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财税、金融政策措施,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教育、医疗等领域,进一步实现投资增长由政府主导向自主增长的转换。三是积极落实《“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同时辅以信贷、利息优惠政策,支持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等项目,尽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引擎。3、保证社会融资总量平稳增长截至今年5月份M1预警指标已连续7个月处于“过冷”的蓝灯区。虽然M2增速与社会融资总量增长并未像M1增速一样出现大幅放缓,但目前增长水平也偏低,5月份当月社会融资总量比上年同期少增较多。因此,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实“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信贷政策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等数量型工具,保持社会资金面总量微松。一是根据外汇占款增长变化和央行票据到期量,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及时投放资金。二是适时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货币乘数过低,不利于货币信贷的增长。应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放松货币乘数,保证社会流动性总量微松。三是适度加大信贷投放规模,推动社会融资总量平稳适度增长。今年以来,实体经济通过金融机构的表外融资明显少于上年同期,直接融资活跃程度也有所下降,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显著上升。在表外融资、直接融资和民间借贷等替代性资金来源减少的同时,需要适度加大银行贷款投放规模,以保证社会融资总量平稳增长。4、努力减轻企业压力一是完善和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好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和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行业和地区范围,防止试点过程中出现增加企业税负的现象。并抓紧研究更大力度的结构性减税方案,争取早日出台。二是努力减轻企业资金成本负担。盈利水平的下降会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扩产形成制约,使企业“避实就虚”——减少实业投资,更多通过购买理财产品等金融投资来追求更高的收益。为此,需要通过进一步下调贷款基准利率或放宽贷款利率下浮的幅度限制等来减轻企业负担,并着力清理和规范银行贷款各种收费,大力缓解企业过高融资成本的压力。5、优化国内外区域布局使外需扩大欧债危机恶化、欧洲经济增长停滞、以及全球经济二次放缓,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稳定外需对中国意义重大。应在“出口退税”、“人民币汇率”以及“加工贸易政策”这三项政策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出口贸易布局:一是优化国际市场布局。要稳定传统市场规模,提高出口商品质量,以培育竞争新优势为出发点,选择部分重点发展中国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扩大新兴市场的规模。2011年,我国与发达国家双边贸易增长18.3%,与发展中国家双边贸易增长27.0%,比发达国家快8.7个百分点。以俄罗斯为例,现在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2011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增长40%,今年前五个月累计增长24.4%。在中国对其他发达经济体下滑的情况下,依然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未来中国应该扩大与俄罗斯经贸投资合作,重点推进能源及上下游合作、资源深加工、联合机电制造等大项目合作;开展高技术和创新合作,中国应该进一步挖掘对俄以及对其他新兴市场贸易合作的潜力。二是优化国内区域布局。要稳定东部沿海地区外贸规模,提升外贸发展水平,以内生增长能力建设为出发点,重点发展沿边省区和近年来发展潜力巨大、成效显著的中西部地区,加快中西部地区外贸发展,扩大中西部外贸规模。中西部地区近年外贸发展势头迅猛,2011年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42.0%,比东部地区快21.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毗邻中亚市场和东南亚、南亚市场,双边贸易发展潜力很大,要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三是优化贸易结构布局。把稳定出口与加快贸易结构升级结合起来。从目前情况看,有充足订单和刚性外需的大部分是技术密集型的机械和装备制造业,可以通过加大贸易融资、出口信贷和保险支持等向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高新技术等行业倾斜。6、加大中国资本输出力度在中国出口和利用外资大幅下滑的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却逆势上扬。一方面,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受原材料、劳动力价格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国内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走出去”内生动力逐步增强。而另一方面,危机也使得海外资产收购变得更加可行。例如,由于希腊政府迫于偿债压力而大量出售国有资产,中国企业正借此之机瞄准希腊港口、电讯、银行服务、汽车产业、铁路设备、房地产、啤酒厂、电子工业、服装和玻璃仪器等多个领域。数据也显示,中国在加快引进国外先进的流程、技术、知识产权和品牌,消费品和工业品行业的海外并购交易也在迅速发展。未来,国家需要不断完善对外投资的政策、法规,实现对外投资的便利化;通过与投资目标国达成双边投资保护协议,保障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的海外利益;推动建立海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构建安全高效的平台。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设立特别基金,仿照英联邦开发公司、德意志开发公司、丹麦工业化基金、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日本海外经济合作基金、韩国进出口银行、亚洲四小龙的“海外创业资本基金”、“海外损失准备金制度”等机构机制,帮助中国企业实现海外融资的便利性。7、加强新型经济体之间的金融合作中国需要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之间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等政策协调,密切监控资本流向,必要时可以考虑有针对性地加强资本管制。与此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金融合作,推动各国间的货币互换,加快建立系统性的风险防火墙。8、坚决不动摇的进行房地产调控随着经济增速的快速回落,地方财政收入压力不断加大,部分地方政府和开发企业对放松房地产调控的预期较为强烈。今年以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适当增加流动性供应,以首套房为主的销售量环比显著回升,房价尚未出现明显上涨。当前,应以继续落实支持首套房购置政策为主,不宜出台力度更大的刺激政策。因为力度更大的政策只能加大信贷杠杆或引致非理性需求,从而推动房价上涨,使房地产调控再次落空。要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坚持限购、限贷政策不变,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通过降低首套房购置成本,刺激以首套房为主的刚需入市,消化房企库存,增加房企经营性现金流,缓解房企资金压力,改善房企预期并促进房企新开工和拿地。9、进行大规模的环保投入大规模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可以实现天更蓝,水更清、食更安;有利于变废为宝,节约和再生大量资源;有利于消化吸收建筑建材、机械装备、工程施工等行业的过剩产能;有利于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培育国内消费市场和扩大税收基础;有利于造就一个强大的环保产业。环保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效应,可以培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进行大规模环保投入,一是要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环保标准,建立我国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幅提高污染物排放收费数额,使其排放成本明显高于治污成本,借此催生旺盛的环保市场需求。二是要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要在加大经济处罚力度的同时,对于污染环境的责任人绳之以法。否则,生产企业根本没有动力进行污染治理,而是花少量钱买排污了事。10、扶持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中小企业历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宏观环境趋紧背景下,中小企业更是首当其冲受到冲击。有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贡献了我国60%的国内生产总值、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因此,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经济增长、民生就业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为此,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点调控”应成为“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去年以来,扶持中小企业的金融财税政策相继出台,政策组合拳不断发力。目前所要做的一是“抓落实”,将已有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增强度”,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是“促调整”,在扶持和救助中也要体现“有保有压”的结构调整。四是“建机制”,通过深化金融财税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具体而言,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方面,需要建立对银行中小企业贷款考核和激励机制,督促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增强主动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自觉性,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和审核效率,确保小企业贷款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大型银行要创新金融产品,强化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中小型金融机构要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避免片面求大和扩张,通过信贷专营确立与中小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适当放开村镇银行的存贷款上限和区域限制,鼓励小额贷款公司转型为村镇银行。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动产、各种经济权利、应收账款等新型抵押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抵押物欠缺问题。适度增加部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增加的平台贷款用于为中小企业获取贷款提供担保资金。适当提高民间中小担保公司的杠杆比率,建立政府、银行和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担机制。建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长期低息贷款,弥补银行只提供中小企业短期贷款的缺陷。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发行集合债,适度降低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的限制条件,采取一定比例贴息贴费,以降低中小企业的综合发债成本。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上市程序,从核准制逐步过渡为注册制,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通过财税支持为中小企业“减负”方面,需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因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而影响企业承接订单、且银行贷款利息支出较大的重点中小工业企业给予适当的贷款贴息,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起征点,进一步减免或取消针对中小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扩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专项资金规模。五、2013年中国经济走势预测(2013经济走势预测出来后及时添加)

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参考)8.1经济效益分析8.1.1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与建设部发布、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⑵本项目投入、产出物为含税价格,增值税按有关规定计算,其附加税费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费和地方教育费附加,分别按应缴增值税额的5%、3%和1%计取;企业所得税率为:2010年为22%、2011年为24%、2012及以后年为25%。⑶财务基准收益率按10%考虑。⑷项目计算期和生产负荷本项目计算期按10年考虑(含建设期2年)。根据项目产品市场情况预计,投产后的生产负荷估计如下:第3年投产,达产率为70%,第4年达产率为85%,第5年及以后达产率为100%。8.1.2产品销售收入与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⑴产品规模及产品销售价格本项目产品为XXXXXXX,达产年的产品规模及预计产品销售价格见表8-1。表8-1产品规模及销售价格序号产品名称产品规模(万支)销售价格(含税)(元/支)1XXXXXXXX2XXXXXXX⑵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达产年可实现产品销售收入XXXXX万元,年上缴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XXX万元,应缴增值税XXXXX万元。产品销售收入与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见表8-2。8.1.3总成本费用估算⑴外购原辅材料估算本项目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注塑件、五金件、电子元器件、灯管等。辅料为焊锡、助焊剂及白胶等。预计达产年合计年外购原辅材料费为XXXXX万元。见表8-3。⑵外购燃料及动力费估计预计达产年外购燃料及动力费为114.80万元,见表8-3。⑶人员工资及福利费估算本项目定员1500人,年工资福利费支出为2,532.60万元。⑷修理费本项目修理费按固定资产原值的2%估计。⑸折旧费和摊销费本项目折旧方法采用直线折旧法,设备折旧按10年计,残值率分别为5%和3%。详见表8-4。⑹技术研发费技术研发费用按销售收入的2%估计。⑺其它费用其它费用包括其它制造费用、其它管理费用和其它销售费用。其它制造费用按产品销售收入的3%估计;其它管理费用按管理技术员定额数3万元/人估计。其它销售费用按产品销售收入的4%估计。⑻财务费用本项目达产年总成本费用为XXX万元,其中:可变成本XXX万元,固定成本XXX万元;年经营成本为XXX万元。总成本费用估算见表8-3。8.1.4利润估算该项目实施后,达产年可实现总产值20,000.00万元,年利润总额为2179.52万元,年上缴税金2119.30万元,年税后利润1634.64万元(详见表8-5)。计算期内年均利润总额1875.12万元。总投资收益率ROI为75%。由上述指标可以看出,项目具有很好的投资收益。8.1.5项目盈利能力分析项目现金流量计算见表8-6。经计算,本项目有关的财务盈利指标如下:项目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为29.69%,财务净现值FNPV(ic=10%)为6221.33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30年(含建设期2年)。项目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3.69%,财务净现值(ic=10%)为4437.93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62年(含建设期2年)。上述指标表明,本项目能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率,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8.1.6本项目还贷资金来源主要有可供分配利润、折旧与摊销费。按项目最大还款能力计算,本项目可在2.52年(含建设期)内可偿还全部贷款。项目还本付息情况详见表8-7。8.1.7不确定性分析以设计生产能力利用率来表示项目的盈亏平衡点BEP,即=本项目只要生产能力利用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56.28%就能够保本经营而不发生亏损。表8-2销售收入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单位/税率合计3456789101生产负荷70%85%100%100%100%100%100%100%产品销售收入151,000.0014,000.0017,000.0020,000.0020,000.0020,000.0020,000.0020,000.0020,000.001.126W以上60,400.005,600.006,800.008,000.008,000.008,000.008,000.008,000.008,000.00产量万支350.00425.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500.00售价元/支16.0016.0016.0016.0016.0016.0016.0016.001.226W以下90,600.008,400.0010,200.0012,000.0012,000.0012,000.0012,000.0012,000.0012,000.00产量万支1,050.001,275.001,500.001,500.001,500.001,500.001,500.001,500.00售价元/支8.008.008.008.008.008.008.008.001.3销项税17%25,670.002,380.002,890.003,400.003,400.003,400.003,400.003,400.003,400.002销售税金及附加981.4891.00110.50130.00130.00130.00130.00130.00130.002.1城市维护建设税5%545.2750.5561.3972.2272.2272.2272.2272.2272.222.2教育费附加3%327.1630.3336.8343.3343.3343.3343.3343.3343.332.3地方教育费附加1%109.0510.1112.2814.4414.4414.4414.4414.4414.443增值税10,905.341,011.091,227.751,444.421,444.421,444.421,444.421,444.421,444.423.1销项税25,670.002,380.002,890.003,400.003,400.003,400.003,400.003,400.003,400.003.2进项税14,764.661,368.911,662.251,955.581,955.581,955.581,955.581,955.581,955.58

表8-3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单位/税率合计345678910生产负荷70%85%100%100%100%100%100%100%1外购原辅材料、包装材料费85,828.407,957.609,662.8011,368.0011,368.0011,368.0011,368.0011,368.0011,368.001.1原、辅材料85,088.507,889.009,579.5011,270.0011,270.0011,270.0011,270.0011,270.0011,270.001.2包装物739.9068.6083.3098.0098.0098.0098.0098.0098.00进项税17%14,590.831,352.791,642.681,932.561,932.561,932.561,932.561,932.561,932.562外购燃料及动力费866.7480.3697.58114.80114.80114.80114.80114.80114.80进项税小计143.1213.2716.1118.9618.9618.9618.9618.9618.962.1电761.0470.5685.68100.80100.80100.80100.80100.80100.80进项税17%129.3812.0014.5717.1417.1417.1417.1417.1417.142.2水105.709.8011.9014.0014.0014.0014.0014.0014.00进项税13%13.741.271.551.821.821.821.821.821.823外协加工费211.4019.6023.8028.0028.0028.0028.0028.0028.00进项税17%30.722.853.464.074.074.074.074.074.074人工工资及福利费20,260.802,532.602,532.602,532.602,532.602,532.602,532.602,532.602,532.605修理费533.5366.6966.6966.6966.6966.6966.6966.6966.696折旧及摊销费1,474.40184.30184.30184.30184.30184.30184.30184.30184.307研发费用3,020.00280.00340.00400.00400.00400.00400.00400.00400.008其它费用12,250.001,190.001,400.001,610.001,610.001,610.001,610.001,610.001,610.008.1其它管理费用1,680.00210.00210.00210.00210.00210.00210.00210.00210.008.2其它制造费用4,530.00420.00510.00600.00600.00600.00600.00600.00600.008.3销售费用6,040.00560.00680.00800.00800.00800.00800.00800.00800.009财务费用177.9920.1120.7822.8522.8522.8522.8522.8522.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