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2023-2024学年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_第1页
宁夏吴忠市2023-2024学年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_第2页
宁夏吴忠市2023-2024学年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_第3页
宁夏吴忠市2023-2024学年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_第4页
宁夏吴忠市2023-2024学年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吴忠市2023-2024学年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这些习俗在中国最早可能出现于:A.唐宋时期B.明朝后期C.民国初年D.新中国时期2.当今世界一些顶尖科学家预测,由于全球变暖,大约100年后,世界很多地方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人类生存面临危机为此,人们所做的努力有A.组织“七十七国集团”B.签订《京都议定书》C.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D.组建世界贸易组织3.下表为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389.5817.01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正在迅速完成C.优先发展重工业合乎国情 D.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4.玉米在16世纪中期,即明朝传入中国。据学者研究认为,“玉米传入中国的途径分为海路和陆路。陆路又分为两条:一条由印度、缅甸入云南的西南路线,另一条经波斯、中亚到甘肃的西北线。海路则经东南沿海省份再传入到内地。”玉米传入中国可以反映出A.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空前盛况B.奴隶贸易与新航路的开辟如影随形C.世界重要大洲间都已经有了联系D.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物资物种交流5.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主张:“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近代中国“汲取欧洲文明”的过程A.受制于多重障碍,顺序与此正好相反B.受甲午战败的刺激,开始主张“改变政令”C.“变革人心”偏重于实用和形式主义D.“有形的物质”建设从民国时期开始起步6.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7.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著名史学家钱穆指出“徐州一会,实当时诸候称王之初步,战国惊人一大事”。钱穆所指“徐州相王”的“惊人”之处在于A.诸侯国的政治地位获得较大提升 B.魏齐结盟改变了各国间力量对比C.诸侯国的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D.传统的礼法体制和秩序遭到践踏8.如表为秦朝部分律法,这些选段内容的现象主要反映了秦朝律法部分选段《仓律》隶臣每月发粮二石,隶妾一石半。小城旦或隶臣劳作的,每月发粮一石半,不能劳作的,每月发粮一石。小城旦、隶妾或舂劳作的,每月发粮一石二斗半,不能劳作的,每月发粮一石。没有母亲的婴儿每人发粮半石.《廄苑律》在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评比耕牛,满一年,在正月举行大考核,成绩优秀的,赏赐。成绩低劣的,申斥田啬夫,罚饲牛者资劳两个月,如果用牛耕田,牛的腰围减瘦了,每减瘦一寸要笞打主事者十下《田律》有旱灾、暴风雨、涝灾、蝗虫及其他虫害等损伤了禾稼,要报告受灾顷数A.农业上的精耕细作 B.法律体系十分完备C.经济管理的军事化 D.农户制度规划细致9.上海近代竹枝词“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清末新政 D.戊戌变法10.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同时又强调“不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就不能实行真正的民族革命战争”。对于上述材料,错误的看法是A.中国共产党开始调整八七会议以来的方针B.中国共产党不再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政策C.《宣言》推动了这一时期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D.反映出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错的复杂局面11.据江南与山越同居共耕的政权位于如图处A.① B.② C.③ D.④12.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婿,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这反映了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B.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C.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D.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7年12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命令所有的美方代表不要与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府进行任何直接交流。当俄德进行单独媾和时,美国驻俄大使煽动说享有140多年自由的美国人民向仅仅享有10个月自由的俄国人民表达强烈的同情,以为这样能激起俄国人民起来反对苏维埃的战争,结果希望落空了。美国国务卿兰辛将苏俄的《和平法令》视为“对各国现存社会制度的直接威胁”。威尔逊则提出了“十四点”计划,该计划的初衷,即声明美国作战的目标,说明战争的“正义性”,借此抵消《和平法令》产生的影响,这一点在当时来看并没有实现。美国政府还允许运输工业产品、铁轨、火车头的船只驶往俄国,企图以经济手段迫使苏维埃俄国在美国的援助下接受美国的要求,继续与同盟国作战。对于种种经济利诱,身处困境的苏维埃政权并没有就此屈服。——摘编自余玉梅《威尔逊政府阻止苏俄退出一战的政策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威尔逊政府阻止苏俄退出一战采取的主要政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威尔逊政府阻止苏俄退出一战失败的原因。14.(20分)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沙糖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宋代的笔记文)(成书于1095年)有一则笑话:顷有秉政者,深被眷倚,言事无不从。一日御宴,教坊杂剧为小商,自称姓赵名氏,负以瓦瓿,卖沙糖。道逢故人,喜而拜之。伸足误踏瓿倒,糖流于地,小商弹指叹息曰:“甜采你即溜也,怎奈何!”左右皆笑。俚语以王姓为“甜采”。材料二《马可·波罗行纪》,亨利·玉尔的辑译记载:“在这座城市归属大汗之前当地人不懂得如何制作精糖,他们只是习惯于把蔗浆熬煮并澄取精华,冷却后,即变成黑稠糊。”材料三元代官修《农桑辑要》甘蔗一节有云:“其下截肥好者,留熬沙糖。”并收编了详细的“煎熬法”,是将甘蔗“压挤取汁”之后,“即用铜锅,内斟酌多寡,以文武火煎熬。其锅隔墙安置,墙外烧火,无令烟火近锅。专令一人看视,熬至稠粘,似黑枣合色。用瓦盆一个,底上钻箸头大窍眼一个;盆下,用瓮承接。将熬成汁用瓢豁于盆内。极好者澄于盆;流于瓮内者,止可调渴水饮用。”——以上均摘自《读书》2019.9(1)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什么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可以得出什么重要信息?(2)你认为上述关于沙糖的叙述是否真实?请以三则史料的价值为依据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增添了国庆、元旦等节日。所以答案选C。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和风气的演变2、B【解析】

依据题信息“全球变暖”“人类生存面临危机”等说明是与全球气候有关的国际会议是,此次会议签订了《京都议定书》,故本题选择B项;A属于经济组织;C属于知识经济;D属于全球贸易组织机构。ACD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3、A【解析】

对比表中各行业的数据可知,与农业相关的数据有所下滑,而其他各行业的数据则大幅上升,这说明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了第二第三产业中,故选A;20世纪80年代为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差距是在逐步拉大的,而不是一体化迅速完成,排除B;第三产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这体现不出对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排除C;D项只能反映材料的部分信息,不是最佳答案,排除。4、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原产美洲的玉米传入中国可以反映出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物种交流,故D正确;明朝郑和下西洋是在新航路开辟前,故A错误;材料没有奴隶贸易的信息,故B错误;此时澳洲还没有发现,故C说法错误。5、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可知日本学者主张先学思想,再学政治,最后学器物,而现实中近代中国因为受制于多重因素,学习西方的顺序恰好相反,故A项正确;开始主张“改变政令”应是六七十年代的早期维新拍,不是甲午战争后,故B项错误;“变革人心”指的是新文化运动,该运动偏重于实用主义,反对形式主义,故C项错误;“有形的物质”指的是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即学器物),这是从洋务运动而非民国开始起步,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思潮。6、C【解析】

根据“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可得知其强调的是天赋人权的思想,故C正确。7、D【解析】

“徐州相王”打破了诸侯由周王册封的制度规定,是对当时分封制度和礼乐制度的破坏,严重削弱了周王的权威,故选D;“徐州相王”是魏王和齐王之间相互承认对方为王,与诸侯国政治地位的提升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徐州相王”时间没有改革变各国间力量对比,更没有使诸侯国的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排除BC。故选D。8、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秦朝时期通过法律形式将粮食配给、耕作绩效考核及灾情上报制度化,体现了秦朝农业经济管理的军事化色彩,故C项正确;题干未强调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特征,排除A项;单从题干中的法律不能看出秦朝法律完备,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农户制度规划问题,排除D项。故选C。9、B【解析】

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组建了新式军队,创建了北洋舰队,故材料“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反映的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海面未收功一战”指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总归虚牝掷金黄”意思是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故B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到1842年,清末新政从1901年到1911年,戊戌变法是1898年,均不符合题意,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B【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此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此时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之下,一直坚持“工农武装割据”的政策,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B项符合题意;此时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号召全民族联合起来共同抵御日本的侵略,同时也强调只有推翻国民党的统治,才能实行真正的民族革命战争,这调整了八七会议以来的方针,推动了此时的抗日救亡运动,反映了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错的复杂局面,故A、C、D三项表述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1、D【解析】

孙吴政权开发江南的举措:迫使“山越”出山,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这一举措对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故④是孙权建立的吴政权所处地,答案为D;①在当时属于部落时代,②是魏国,③是蜀国,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12、A【解析】“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说明商品经济发展了,商人可以跻身上层社会了,所以这意味着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A;但是上述现象只是意味着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提高,并不意味着商人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故排除B;C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政策:不承认苏维埃政权;煽动俄国人民,动摇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地位;提出“十四点”原则与《和平法令》抗衡;凭借巨大的经济优势以经济援助为条件,要求苏俄继续參战。(2)原因:俄国人民厌战情绪高涨;布尔什维克党巩固政权需要;威尔逊政府仅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考量。【解析】

(1)政策:据材料“1917年12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命令所有的美方代表不要与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府进行任何直接交流”可知,不承认苏维埃政权;据材料“当俄德进行单独媾和时,美国驻俄大使煽动说享有140多年自由的美国人民向仅仅享有10个月自由的俄国人民表达强烈的同情,以为这样能激起俄国人民起来反对苏维埃的战争……”可知,煽动俄国人民,动摇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地位;美国提出“十四点”原则与《和平法令》抗衡;据材料“……企图以经济手段迫使苏维埃俄国在美国的援助下接受美国的要求,继续与同盟国作战”可知,凭借巨大的经济优势以经济援助为条件,要求苏俄继续參战。(2)原因: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俄国人民厌战情绪高涨;布尔什维克党巩固政权需要;威尔逊政府仅出于自身的国家利益考量等角度回答。14、(1)用来研究中国沙糖的历史。第一则史料,北宋时期,普通人日常使用的糖,是糖浆状态;第二则史料《马可·波罗行纪》记载,证明了直到元代,一些重要制糖产地所生产的糖,仍然是黑稠浆,即沙糖;第三则史料《农桑辑要》中展示了“熬沙糖”的技术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