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病不病》翻译与解读_第1页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病不病》翻译与解读_第2页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病不病》翻译与解读_第3页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病不病》翻译与解读_第4页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病不病》翻译与解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病不病》翻译与解读《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病不病》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病不病》翻译与解读

知不知,尚矣01;不知知,病矣02。夫唯病病,是以不病03。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04。

今译

知道而谦说不知道,这样最好;不知道而却说知道,这犯了不知而自以为知的错误。只有认识错误是错误,才不会犯此等错误。圣人不犯错误,因为他知道为何会犯错误,所以才不会犯错误。

评议

本章是讲“知病”而“不病”的辩证法。老子认为,人能知道会犯这种错误,而因平时多加小心,警惕不要犯这种错误,所以才不会犯错误。河上公为本章命题为“知病”,是符合老子本章所蕴含的深邃哲理的。但不如改为“知病不病”更能说明问题。

老子是从正反两方面来阐明“知病”而“不病”的辩证哲理的。(一)从正面而言,老子认为有智慧的人,虽然明明知道此事,却谦说不知道。何也?怕说得太满、太过,会出差错,所以才说不知道。这正是防止出现自以为是的错误。(二)从反面而言,老子认为,有的人虽然自己不知道,为了彰显自己,却硬说知道。这就犯了自以为是的毛病。老子为了强调“知病”而“不病”的辩证哲理,所以,他强调说:“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老子发常人所不能发,此等极富哲理的名言,在先秦诸子中,只能出自老子之口。所以,林希逸绝口称赞曰:“此一章文字最奇!”

本章文字,诸抄本,自古以来即各不相同。现将帛书甲乙本与河上公本,录之如下,供读者参考。

帛书甲本: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亓□□□□□□。

帛书乙本: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也,以亓病病,是以不病。

河上公本: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王弼本与河上公本相同。蒋锡昌说:“《御览·疾病部》引作‘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较诸本为长,当据改正。”(《老子校诂》)陈鼓应先生根据蒋锡昌的看法,即将《老子》本章改为: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古人引用古籍中原句,有时也并非严格地逐字逐句的引用,甚至会有所增损。所以,不能据《御览》所引本章文字,即改动《老子》本章的原文和结构。何况《老子》第七章、第十二章、第四十七章的结构,皆与本章相似。尽管蒋锡昌列举《老子》书中其他章节的文字,说明其改动本章结构也是有《老子》本身文字作根据的。但是,他却忽略了《老子》各章的结构和句法,并非千篇一律。因此,轻率地改动本章的结构,是缺乏确凿的史料根据的。

本章表现了老子认识事物的辩证思想。与其“不出户知天下”的唯心主义认识论,是完全不同的。这就说明老子的哲学思想,是比较复杂的。其他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同样也具有其复杂性。所以,具体问题,应当具体分析。人有多重性格,人的思想也是复杂的。其个性与共性共存,这是不争的客观存在。

解释

01“知不知”两句:帛书乙本、傅奕本作“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河上公本、王弼本作“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尚:上也(奚侗说)。

河上公曰:“知道而言不知,是乃德之上。”

苏辙曰:“知而不知者上。”

奚侗曰:“知而不自以为知,是谓上德之人。”按:此其一解。

林希逸曰:“于其至知,而若不知,此道之上也。”

吴澄曰:“知而若不知,上智之人,聪明睿智,守之以愚,故曰上。”按:此其二解。

02病:错误。“不知知”两句:河上公曰:“不知道而言知道,是乃德之病。”

苏辙曰:“不知而知者病。”

林希逸曰:“于不可知之中,而自以为知,此学道之病也。”

吴澄曰:“不知而以为知,下愚之人,耳目聋瞽,自谓有所见闻,故曰病。”

奚侗曰:“若不知而自以为知,则有道者之所病也。河上本、王弼本均作‘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文谊不显,兹从《淮南·道应训》引改。”按《淮南子·道应训》引曰:“知而不知,尚矣;不知而知,病也。”又《文子·符言篇》曰:“知不知,上也;不知知,病也。”

03“夫唯”两句:病病:前“病”字为动词,后“病”字为名词,即错误。

河上公曰:“夫唯能知病苦众人,有强知之病,是以不自病也。”

林希逸曰:“人能病其知之为病,则无此病矣。”

吴澄曰:“病病,犹患其所患,以不知为知,病也。以为病而病之,则不复有此病矣。”

奚侗曰:“能知病之为病者,可以不患斯病矣。”

04“圣人”三句:河上公曰:“圣人无此强知之病者,以其常苦众人有此病,以此非人,故不自病。夫圣人怀通达之知,托于不知者,欲使天下质朴忠正,各守纯性。小人不知道意,而妄行强知之事以自显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