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秋季学期经济类?微观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复习方法指导和总体要求:复习内容包括课本第二章到第七章中学习指导和复习提纲中所涉及的所有内容,掌握例题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作业〔重中之重〕,对照最后公布的答案检查作业的正确,认真学习和掌握做错的局部。完成作业和进行考试时,注意画图和计算。论述题均要求画图,只要图画对就可以得到大局部的分数,画图时要注意图上的每一个细节和关键点的部位,要理解图背后的具体理论。对于计算题,解题方法和步骤一定要写明白,最后结果只占很小的分数。因此,大家要在平时学习和做作业中,就养成画图和按步骤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多做练习,这样才能扎实的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参考资料:1、教材:西方经济学〔微观局部〕〔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均可〕,本学期教材虽然更换,但是章节安排以及内容与前几版根本一致,只是页码出现了些许改动;2、课件;3、期末复习提纲;4、学习指导;5、布置的习题6、每周发在论坛上的学习导引。〔学习导引中的思考题不作为考试内容〕试卷结构:本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试卷由三道大题组成,每道大题里又包含假设干小题。第一大题:名词解释〔概念〕,20分,共4道小题。第二大题:计算题,40分,共2道小题。第三大题:论述题〔画图〕,40分,共2道小题。各章节知识点〔按课本章节给出,由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为方便大家记忆,特将所需掌握概念的第五版课本页码标出〕: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根本内容以及弹性的运算和意义〔课件第2章〕需要掌握的概念:需求〔P16〕、供给〔P18〕、均衡〔P21〕、需求量的变动〔P22〕、需求的变动〔P23〕、供求定理〔P24〕、需求的价格弹性〔P29〕、完全弹性〔P32〕、完全无弹性〔P32〕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置的该商品的数量。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到达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个把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梆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戎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反响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右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完全弹性:相对于无穷小的从变化率,需求量的变化率是无穷大的,即有ed=∞,这种情况被称为完全弹性。完全无弹性:从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角度看,对于垂直的需求曲线来说,无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的变化量总是为零,即有ed=0,这种情况被称为完全无弹性。需要掌握的计算方法:〔1〕均衡价格和数量的计算〔参见例2-1〕。〔2〕弹性的计算〔参见例2-2〕。均衡价格和数量的计算〔参见例2-1〕。例2-1、某一时期内商品的需求函数为,供给函数为,求该商品到达均衡时的价格和数量。解:均衡即需求等于供给,有,弹性的计算〔参见例2-2〕。例2-2、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与价格P之间的函数关系为。求:任意一点Q所对应的需求价格点弹性解:第三章:效用论〔课件第3章〕需要掌握的概念:效用〔P5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P60〕、消费者均衡〔P61〕、商品的需求价格〔P63〕、消费者剩余〔P65〕、无差异曲线〔P66〕、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P69〕、预算线〔P71〕、价格-消费曲线〔P77〕、收入-消费曲线〔P78〕效用〔P57〕: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递减规律〔P60〕: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消费者均衡〔P61〕:是研究单位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商品的购置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商品的需求价格〔P63〕: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消费者剩余〔P65〕:是消费者在购置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无差异曲线〔P66〕: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P69〕: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预算线〔P71〕:又称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置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价格-消费曲线〔P77〕: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在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收入-消费曲线〔P78〕: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轨迹。需要掌握的计算方法:消费者均衡的计算〔均衡条件方法、拉格朗日方法都可以〕,参见例3-1。需要掌握的画图论述内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推导。P74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P77消费者均衡的计算〔均衡条件方法、拉格朗日方法都可以〕,参见例3-1消费者均衡条件的推导。P74X2X2AaX2*EU3bu2u1OX1*BX1O〔a〕第一,消费者偏好的假定,意味着给定了一个由该消费者的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所构成的无差异曲线簇。这便是图〔a〕中三条无差异曲线U1、U2和U3的由来。第二,在图〔a〕中找出该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最优商品组合。在图〔a〕中的一条预算曲线和三条无差异曲线,只有预算线和AB和无差异曲线U2的相切点E,才是消费者在给定的预算约束下能够获得最大效用的均衡点。在均衡点E处,相应的最优购置组合为〔x1*,x2*〕。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P77P1P1abcOX11X12X13X2E1E2U1U2BB’B’’OX11X12X13X1AAP12P12E3P12P12E3P13X1=f(pP13X1=f(p1)U3U3(b)分析图〔a〕中价格—消费曲线的三个均衡点E1、E2和E3可以看出,在每一个均衡点上,都存在着商品1的价格与商品1的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是:在均衡点E1处,商品1的价格为P11,商品1的需求量为X11,在均衡点E2处,商品1的价格由P11下降为P12,那么商品1的需求量X11增加为X12.在均衡点E3处,商品1的价格进一步由P12下降为P13那么商品1的需求量由X12再增加为X13。根据商品1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P1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X1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这便是〔b〕中的需求曲线X1=f(P1)。在图〔b〕中,横轴表示商品1的数量X1,纵轴表示商品1的价格P1。图〔b〕中需求 曲线X1=f(P1)上的a、b、c点分别和图〔a〕中的价格—消费曲线上的均衡点E1、E2、E3对应。第四章:生产论〔课件第4章〕需要掌握的概念:生产函数〔P102〕、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P102〕、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P10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P107〕、等产量曲线〔P110〕、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P113〕、等本钱线〔P114〕、扩展线〔P120〕、规模报酬递增〔P121〕、规模报酬不变〔P121〕、规模报酬递减〔P121〕生产函数〔P102〕: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P102〕:表示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P103〕: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P107〕: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和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直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报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P110〕:是在持术水平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P113〕: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的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本钱线〔P114〕:是在既定的本钱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置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扩展线〔P120〕: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本钱,等本钱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本钱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规模报酬递增〔P121〕:产量增四唑氮蓝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P121〕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P121〕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需要掌握的计算方法:既定本钱条件下产量最大化的计算〔参见例4-1的〔1〕问〕。既定产量下本钱最小化的计算〔参见例4-1的〔2〕问〕。需要掌握的画图论述内容:短期生产中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P107DQ•DQ•••••CC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一阶段BBAC’B’AC’B’APLA’’A’DAPA’’A’D’OL1LOL1L2L3L4MPLL解答:第一、关于边际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边际产量的定义公式MPL=dTPL(L、K)dL可以推知,过TPL时,过TPL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MPL因为:每一个劳动投入量上的边际产量MP1值就是相应的总产量TPL曲线的斜率,所以,在图中MPL曲线和TPL曲线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对应关系:在劳动投入量小于L4的区域,MPL均为负值,那么相应的TPL曲线斜率为负,即TPL曲线是下降的。当劳动投入量恰好为L4时,MPL为零值,那么相应的TPL曲线的斜率为零,即TPL曲线达极大值点。MPL曲线的零点D’和TPL曲线的最大值点D是相互对应的。以上关系表述为: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总是增加的;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总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最大值点。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边际产量MPL曲线先上升,在B’点到达最大值,然后再下降,所以,相应的总产量TPL曲线的斜率先是递增的,在B点为拐点,然后再是递减的。也就是说,MPL曲线的最大值点B’和TPL曲线的拐点B是相互对应的。第二、关于平均产是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平均产量的定义公式APL=dTPL(L、K)dL可以推知,连接APL曲线上何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PL值。例如,在图中,当劳动投入量为APL时,连接APL曲线上A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OA的斜率即AL1OL1,就是相应的所以,在图中当APL曲线在C’点到达最大值时,APL曲线必然有一条从原点出的最陡的切。其切点为C点。第三,关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系。MPL曲线和APL曲线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两条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C’点以后,MPL曲线低于APL曲线,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下。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MPL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PL曲线的变动。实现最优要素组合的推导。P119、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f(L、K),既定的商品价格为P,既定的劳的价格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ω和r,π表示利润。由于厂商的利润等于总上益减去总本钱,于是,厂商的利润函数为:Π(L、K)=P•f(L、K)-(ωL+rK)式中,P•f(L、K)表示总收益,(ωL+rK)表示总本钱。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②:∆π∆π根据以上两式,可以整理得到:∆f第五章:本钱论〔课件第5章〕需要掌握的概念:时机本钱〔P128〕、显本钱〔P128〕、隐本钱〔P128〕、正常利润〔P128〕、总不变本钱〔P131〕、总可变本钱〔P131〕、总本钱〔P131〕、平均不变本钱〔P131〕、平均可变本钱〔P131〕、平均总本钱〔P132〕、边际本钱〔P132〕、规模经济〔P142〕、规模不经济〔P143〕时机本钱〔P128〕: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时机本钱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显本钱〔P128〕: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置或租用他人的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本钱〔P128〕: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正常利润〔P128〕: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总不变本钱〔P131〕:总不变本钱TF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本钱。总可变本钱〔P131〕:总可变本钱TVC是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可变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本钱。总本钱〔P131〕:总本钱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出的总本钱。平均不变本钱〔P131〕:平均不变本钱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年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不变本钱。平均可变本钱〔P131〕:平均可变本钱AV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本钱。平均总本钱〔P132〕:平均总本钱A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本钱。边际本钱〔P132〕:边际本钱MC是厂商在短期内啬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本钱。规模经济〔P142〕: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规模不经济〔P143〕: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需要掌握的画图论述内容:短期本钱曲线之间的关系〔参见例5-1〕。P135长期本钱曲线之间的关系。P140〔例5-2〕例5-1:用图说明短期本钱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解答:解释短期总本钱、总可变本钱、总不变本钱、平均本钱、平均可变本钱、平均不变本钱和短期边际本钱之间的关系:〔1〕TC是TFC与TVC的和,TFC保持不变,TVC和TC以斜率先递减后递增的形式上升〔2〕MC为TC的斜率,同时也为TVC的斜率,MC先递减后递增,MC最小值对应着TC和TVC的拐点〔3〕AC为TC每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是AVC与AFC的和,AVC为TVC每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AFC是TFC每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AFC不断下降,AVC和AC均先下降后上升,由于AFC的影响,AVC的最低点出现的快于而且低于AC的最低点。QCOTFCTVCTCQOMCACAVCAFCBCGEQCOTFCTVCTCQOMCACAVCAFCBCGEAFD〔例5-2〕解:解释长期总本钱函数和长期总本钱曲线之间的关系CSTCCSTC1STC2decbaSTC33333LTCSTC33333LTC有三条短期总成三曲线STC1、STC2和STC3,它们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生产规模。由于短期总本钱曲线的纵截距表示相应的总不变本钱TFC的数量,因此,从图中三条短期总本钱曲线的纵截距可知,STC1曲线表示的总不变本钱小于STC2曲线,STC2曲线表示的总不变本钱小于STC3曲线,而总不变本钱的上下〔如厂房、机器设备等〕往往表地产生规模的大小。因此,从三条短期总本钱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看,STC1曲线最小,STC2曲线居中,STC3曲线最大。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课件第6章〕需要掌握的概念:市场〔P150〕、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条件〔P151〕、生产者剩余〔P160〕市场〔P150〕:是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条件〔P15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相同质的。所有的资源是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信息是完全的。生产者剩余〔P160〕:是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需要掌握的计算方法: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计算〔参见例6-1〕。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计算〔参见例6-2〕。需要掌握的画图论述内容: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P158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P162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P158SMCSACPPSMCSACPP0d(AR=MR=P)FEd(AR=MR=P)FEQQQQ*Q在图〔a〕中,根据MR=SMC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MR曲线和SMC曲线的交点E,相应的均衡产量为Q*。在Q*的产量上,平均收益为EQ*,平均本钱为FQ*。由于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本钱,厂商获得利润在,在图中,厂商的单位产品的利润为EF,产量为OQ*,两者的乘积EF*OQ等于总利润量,它相当于图中的阴影局部的面积。在图〔b〕中,厂商的需求曲线d相切于SAC曲线的最低点,这一点SAC曲线和SMC曲线的交点。这一点恰好也是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E。在均衡产量Q*上,平均收等于平均本钱,都为EQ*,厂商的利润为零,但厂商的正常利润实现了。由于这一点在均衡点E上,厂商既无利润,也无亏损,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为厂商的收支相抵点。在图〔C〕中,由均衡点E和均衡产量Q*可知,厂商的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本钱,厂商的亏损的,其亏损量相当于图中的阴影局部的面积。但由于在Q*产量上,厂商的平均收益AR大于平均可变本钱AVC,所以,厂商虽然亏损,但仍继续生产。这是因为,只有这样,厂商才能在用全部收益弥补全部可变本钱以后还有剩余,以弥补在短期内总是存在的不变本钱的一局部。所以,在这咱亏损情况下,生产要比不生产强。在图〔d〕中,厂商的需求曲线d相切于AVC曲线的最低点,这一点是AVC曲线和SMC曲线的交点。这一点恰好也是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在均衡产量Q*上,厂商是亏损的,其亏损相当于图中的阴影局部的面积。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AR等于平均可变本钱AVC,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量一样的。这是因为,如果厂商生产的话,那么全部收益只能弥补全部的可变本钱,不变本钱得不到任何弥补。如果厂商不生产的话,厂商虽然不必支付可变本钱,但是全部不变本钱仍然存在。由于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也被称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在图〔e〕中,在均衡产量Q*上,厂商的亏损量相当于阴影局部的面积。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AR小于平均可变本钱AVC,厂商停止生产。因为,在这种亏损情况下,如果厂商继续生产,那么全部收益连可变本钱都无法弥补,就更谈不上对不变本钱的弥补了。而事实上只要厂商停止生产,要变本钱就可降为零。显然,此时不生产要比生产强。综上所述,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MR=SMC式中,MR=AR=P。在短期均衡时,厂商的利润可以大于零,也可以等于零,或者小于零。(2)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P162第一、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如图〔a〕PPSMC2SMC2LMCLACSMCE2LACSMCE2SAC1SAC2P0E1d(AR=MR=P)SAC1SAC2P0E1d(AR=MR=P)GHFGHFIIOQ1QQOQ1QQ2(a)在图〔a〕中,假定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为P0。厂商已拥有的生产规模以SAC1曲线和SMC1曲线所表示。由于在短期内生产规模是给定的,所以,厂商只能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生产。根据短期利润最大公的均衡条件MR=SMC,厂商选择的最优产量为Q1,所获得的利润为图中较小的那一块阴影局部面积FP1E1G。而在长期内,情况不相同了。在长期内,根据长期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厂商会到达长期均衡点E2,并且选择SAC2曲线和SMC2曲线所代表的最优生产规模进行生产,相尖的最优产量为Q2,所获得的利润为图中较大的那一块阴影局部面积HP0E2I。PP1P2PP1P2P3OLMCSMCLMCSMCd1(AR1d1(AR1=MR1=P1)LACE1SAC2SAC3SMC2SMC3SAC1SAC2SAC3SMC2SMC3SAC1E2d2(AR2=MR2E2d2(AR2=MR2=P2)d3(AR3=MR3=P3)E3Q3Q3Q2Q1Q在图〔b〕中,如果开始时的市场价格为P1,根据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原那么,厂商选择的产量为Q1,相应的最优生产规模由SAC1曲线和SMC2曲线所代表。此时,厂商获得市场上利润,这便会吸引一局部厂商进入到该行业生产中来。随着行业内厂商数量的逐步增加,市场上的产品供给就会增加,市场价格就会逐步下降,相应地,单个厂商的利润就会逐步减少。只有当市场价格水平下降到使单个厂商的利润减少为零时,新厂商的进入才会停止。相反,如果市场价格代为P3时,那么厂商根据MR=LMC的利润最大化原那么选择的产量为Q3,相应的最优生规模由SAC3曲线和SMC2曲线所代表。此时,厂商是亏损的,这使得行业内原有厂商中的一局部退出该行业的生产。随着行业内厂商数量的逐步减少,市场的产品供给就会减少,市场价格就会逐步上升。相应地,单个厂商的亏损就会减少。只有当市场价格水平上升到使单个厂商的亏损消失即利润为零时,原有厂商的退出才会停止。总之,不管是厂商的进入,还是原有厂商的退出,最后,这种调整一定会使市场价格到达等于长期平均本钱的最低点的水平,即图的价格水平P2。在这一价格水平,行业内的每个厂商既无利润,也不亏损,但都实现了正常利润。于是,厂商失去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的动力,行业内的每个厂商都实现了长期均衡。图中E2点是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在厂商的长期均衡点E2,LAC曲线达最低点,相应的LMC曲线经过该点;厂商的需求曲线d2与LAC曲线相切于该点;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2曲线相切于该点,相应的SMC2曲线经过该点。最后,得到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LAC=SAC式中,MR=AR=P。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为零。例6-1:某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本钱函数。试求:〔1〕当市场上产品的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产量和利润;〔2〕当市场价格下降到多少时,厂商必需停产;〔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解:〔1〕当厂商到达短期均衡时,满足MC=MR由于对于完全竞争行业的厂商,P=MR因此,完全竞争行业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为P=MC因此,P=55=解之得Q=20利润=PQ-STC=1100-310=790〔2〕当价格降到等于平均可变本钱的最小值时,厂商必须停产。平均可变本钱AVC==求AVC的最小值,即要满足AVC对Q的一阶导为0,因此Q=10所以,Q=10时,AVC〔Q〕到达最小值AVC的最小值就等于因此,当市场价格P=5时,厂商必须停产。〔3〕根据短期利润最大化,短期供给函数P=SMC,即P=整理得:,解得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二阶条件即取较大的值为解。因此,解为根据〔2〕的答案可知,厂商在短期只有在才生产,当P<5时会停产,所以,该厂商短期供给函数为例6-2、某完全竞争的本钱不变行业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本钱函数。求:当市场商品价格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本钱和利润。该市场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的厂商数量。解答:TR=100Q,那么MR==100.LMC=〔1〕MR=LMC即100=解得Q=10LTC(10)=200LATC=200/10=20利润=10×100-200=800〔2〕市场长期均衡时,价格等于最小长期平均本钱,即P=Min{LATC}LATC=令得Q=6。即Q=6时,长期平均本钱达最小。最小平均本钱=4。所以长期均衡时价格为4。〔3〕本钱不变的完全竞争行业的总供给曲线为水平线,由〔2〕的结论知道其供给曲线为P=4.此时市场需求为Q=660-15×4=600,单个企业的产量为6,那么可知共有100个厂商。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课件第7章〕需要掌握的概念:垄断市场〔P175〕、价格歧视〔P181〕、垄断竞争市场〔P186〕、寡头市场〔P192〕: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垄断市场〔P175〕: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价格歧视〔P181〕: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垄断竞争市场〔P186〕: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异的同种产品。寡头市场〔P192〕: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需要掌握的计算方法: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条件的计算〔参见例7-1〕。古诺模型的计算〔参见例7-2〕需要掌握的画图论述内容:垄断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条件的推导。例7-1、某垄断厂商的本钱函数为TC=0.6Q2+3Q+2,反需求函数为P=8-0.4Q。求: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收益和利润。解:由题设得到MC=dTC/dQ=1.2Q+3MR=dTR/dQ=d(PQ)/dQ=d(8Q-0.4Q2)/dQ=8-0.8Q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为MR=MC,即1.2Q+3=8-0.8Q,解得Q=2.5,P=7,TR=PQ=17.5,利润=TR-TC=4.25例7-2、假设市场上只有两家厂商生产和销售相同的产品,生产本钱为0,市场需求曲线为P=1500-Q,两家厂商按照古诺模型进行决策。求:当市场都到达古诺均衡时,两家厂商的产量及市场价格。垄断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条件的推导。PAPPAP1P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1月份白酒酿造车间除尘代理设备维护协议
- 煤化工过程监控与先进控制技术考核试卷
- 灌溉设施在农业灌溉节水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机在电梯的平稳运行技术考核试卷
- 洗衣设备的快速安装考核试卷
- 电信网络技术优化与网络资源优化配置考核试卷
- 期货市场交易行为监控与预警系统考核试卷
- 石材加工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激励考核试卷
- 广东省茂名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历史 含解析
- 2025雇佣合同 销售经理雇佣协议
- 无机化学下册第十八章铜锌副族
-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课件
- 预应力锚索支护施工方案方案
- GMP自检计划与自检报告
-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妇联培训)
- ISO9001-2015质量手册和全套程序文件
- 重大危险源识别表
- 《上海市奉贤区小区机动车停放管理工作调查报告》4300字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模板
- 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JJF 1104-2003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编写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