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高二级语文科试题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在乡村工作者看来,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谁也不敢否认这俗语多少是中国人的信条。②这里所谓“私”的问题却是个群己、人我的界线怎样划法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划法,显然是和西洋的划法不同。因之,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③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④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⑤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⑥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⑦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团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⑨自我主义并不限于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杨朱,连儒家都该包括在内。杨朱和孔子不同的是杨朱忽略了自我主义的相对性和伸缩性。孔子并不像耶稣,耶稣是有超于个人的团体的,他有他的天国,所以他可以牺牲自己去成全天国。孔子呢?不然。孔子的道德系统里绝不肯离开差序格局的中心,他把这道德范围依着需要而推广或缩小。⑩我们一旦明白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我们就可以明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的问题了。这是种差序的推进形式,把群己的界线弄成了相对性,也可以说是模糊两可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材料二:①“差序格局”受到多种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其中受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和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的学说影响最为显著。费氏与雷氏都认为乡土社会基本上由亲属关系构成,亲属关系可向外扩展至所有的社会关系。但费氏的“差序格局”与雷氏的“向外扩展”又有所分别,雷氏论及的是“个人处于多重家族关系聚结中的某一特定位置”,而费氏认为亲属关系“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实际上,费氏提到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亲属记认体系,同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研究有关。在摩尔根看来,每个人即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点,周围形成一个亲属圈亦即亲属群体。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用于人类学实地调查,其基本途径是亲属称谓体系研究。费氏受过人类学训练,在“江村”调查中,运用这种研究法绘制了当地的亲属称谓体系图表。该图表所呈现出的“蜘蛛的网”,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现。②“差序格局”的形成与当时中国学术界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关系。费氏的“差序格局”有多个内容,既有李树青的三个“主义”,尤其是其中的“自我主义”,也有潘光旦的“伦”“格局”“推或扩充”论。李树青和费氏都对“自我主义”有所论述,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人“贫病愚私”中“私”的问题作出的回应。潘氏深入研究儒家社会思想,他对“伦”的分析和考据(如“沦”指水的纹理)则成为费氏“同心圆波纹”的来源。他还对“人伦差等”进行辨析,并提出人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各自有其“格局”。有学者指出,费氏根据潘氏的研究提出“差序格局”几乎是水到渠成的。其实,“差序格局”概念形成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学术圈。③“差序格局”是聚集中西方相关学术智慧产生的。从以往的研究来看,无论是费氏本人,还是相关学术史论著,对雷氏等中西方学者的贡献肯定得不够。(摘编自阎明《“差序格局”探源》,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中国社会“私”的毛病,费孝通认为其关涉到中国人群己、人我的界限划分问题,但归根结底是由中国的社会结构特点决定的。而李树青也曾对“私”的问题做过相关回应。B.“一表三千里”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社会中因生育和婚姻事实所产生的亲属关系可以向外扩展至其他的社会关系,在这点上费孝通和雷德菲尔德的观点是一致的。C.差序格局中的“自我主义”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而团体格局中的“个人主义”则强调个人的平等和权利,因此“个人主义”要优于“自我主义”。D.费孝通认为,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差序的特性,这个差序就是儒家所说的“伦”。这个结论明显借鉴了潘光旦的研究。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认为西洋的个人主义强调地位平等,个人和团体界限分明,而耶稣因有超于个人的团体——天国,所以他的不是个人主义。B.“差序格局”受到众多学者的影响,这些学者的研究也可能受到了费氏学说的启迪。C.材料二的作者之所以认为费氏对相关学者贡献肯定不够,是因为作者学术的视角和取向与费氏不同。D.费氏的学术交往圈为“差序格局”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差序格局”并不是费氏的首创。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不能体现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特点的一项是()A.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增广贤文》)B.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礼记·大传》)C.苏秦潦倒归来,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苏秦以连横说秦》)D.地僻柴门堪系马,家贫蕉叶可供书。(《奉酬空同先生垂访见贻》)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请结合材料中对“差序格局”的阐述,分析下文情节中,探春在处理事件时是如何体现“差序格局”的。《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主要情节:(探春)生母赵姨娘(贾政的妾室)的弟弟赵国基死了,府里老规矩是要下发银两的,探春照规矩批了20两,结果赵姨娘在管家下人们的挑唆下,直接跑过来哭闹撒泼,赵姨娘说:“……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王夫人,贾政的正室)就不依你?……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探春气的大哭一场,说:“谁是我舅舅,我舅舅(王子腾,王夫人的弟弟)年下升九省检点了。哪里又跑出个舅舅来。”【答案】1.C2.A3.D4.材料一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阐述。首先由乡土社会中“私”的问题引出社会结构格局的话题;接着运用比喻论证形象阐述西洋社会和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特点;然后分别从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论述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的特点和具体表现,并运用对比论证剖析了两种社会结构的不同;最后再次回应中国传统社会中“私”的问题的根源。5.探春的生母赵姨娘是妾室,王夫人是正室,在封建社会里正室的地位远高于妾室,探春为了提高和巩固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疏远生母赵姨娘而亲近嫡母王夫人。这充分体现了“差序格局”中“以‘己’为中心”的特点。同时,探春不仅把嫡母看得比生母重,连同王夫人的娘家人(如王子腾)也比生母的娘家人重要,亲舅舅死了,探春只是按旧例批了赏银,而对升为九省检点的无血缘关系的王子腾崇敬有加,充分体现了“差序格局”中人物关系具有的伸缩性特点。【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根据材料一第⑧自然段所述,“自我主义”具有伸缩性并以“己”为中心,“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平等和权利,它们分别体现了两种不同社会结构的特点。原文虽有加以比对,但并未明确孰优孰劣,C选项结论于文无据。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这些学者的研究也可能受到了费氏学说的启迪”无中生有,文中的表述是“‘差序格局’受到多种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其中受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和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的学说影响最为显著”;C.材料二在结尾提出“费氏对相关学者贡献肯定不够”观点后,并没有继续陈述理由,而“作者学术的视角和取向与费氏不同”只能算是理由之一,选项表达过于绝对和肯定;D.结论明显有悖于材料二中“费氏根据潘氏的研究提出‘差序格局’几乎是水到渠成的”的表述。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体现了“地缘关系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的特点。B.体现了“社会关系网络中存在差序”的特点。C.体现了“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和“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特点。D.只有“自己”独处的现象,没有涉及与他人的关系。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共有⑩段,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阐述。首先,第①②段为第一层,“中国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如果我们要讨论私的问题就得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提出来考虑一下了”,由乡土社会中“私”的问题引出社会结构格局的话题;接着,第③④段为第二层,“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运用比喻论证形象阐述西洋社会和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特点;然后,第⑤⑥⑦⑧为第三层,“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分别从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论述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的特点和具体表现,“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运用对比论证剖析了两种社会结构的不同;最后,第⑩段为第四层,再次回应中国传统社会中“私”的问题的根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结合材料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可知,“差序格局”的特点是“以‘己’为中心”,具有伸缩能力。材料中“探春气的大哭一场,说:‘谁是我舅舅,我舅舅(王子腾,王夫人的弟弟)年下升九省检点了。哪里又跑出个舅舅来。’”这是探春因为赵姨娘而发火大哭的一段,赵姨娘本是探春的生母,但赵姨娘是贾政的妾室,身份低微,而王夫之是贾政的正室,探春说王夫人的弟弟是她的舅舅,明显是在亲近王夫人,这段话里透出来疏远生母赵姨娘而亲近嫡母王夫人之意。探春在处理亲舅舅死了这件事中,把嫡母看得比生母重,连同没有血缘关系的王子腾也比自己亲舅舅中,明显就是为了亲近王夫人,提高和巩固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体现了“差序格局”中人物关系具有的伸缩性特点。(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师【美】赫伯特·戈德斯通“主人!”钢琴家看着键盘,头也不抬,不停地弹。“怎么啦,罗洛?”“主人,①这机器是怎么回事我不明白,请你说给我听听。”钢琴家不再弹了,放松放松瘦削的腰,在凳上直起身坐着,纤纤细细的手指离开了键盘。钢琴家点燃一支烟。他宁可自己动手。两天前机器人运到时,他嘱咐的第一件事是别按排好的指令给他点烟。“罗洛,钢琴不叫机器,虽然从结构看你并没说错。我认为它实际上是一台能发声的机器,不止一个调,有单音,有复音。”“我早看出来了。”罗洛用不悦耳的男中音答道,“线的粗细不同,松紧也不同。一块与地面平行的板上装着由人操纵的杠杆,控制绒布包的小锤,小锤弹动线。”“人类的杰作成了干巴巴的东西了!”钢琴家不高兴地说。“按你的说法,莫扎特和肖邦只是实验室的技术员。”“莫扎特和肖邦?这两个词在我的储存库里没有。”罗洛的头是合金的,闪闪亮,没有五官,表面一抹平,只嵌了两个透镜作眼睛。“是这么回事——”钢琴家说,鼻子里慢慢吐着烟圈。“他们是两个人,专门作曲,或者说,把不同的音组合在一起,凡能发出有固定调门的声音的机器都能奏……”钢琴家双手一举。“真没想到,我有一天要费尽口舌对一个机器人解释音乐是怎么回事。”他咯咯笑起来。钢琴家把烟头摁进烟灰缸,转过身,弯起手指。他灵活的手指滑动着,如蛛丝般柔软,细巧。罗洛站着没动弹,乐谱架旁的莹光灯在他的大身躯上投下淡蓝色宝石光,也照着了左眼睛的琥珀透镜。钢琴家歇下手,柔和的音乐跟着消失了。“主人!”“怎么啦,罗洛?”罗洛直瞪着眼,钢琴家发觉机器人的身体里有轮子转动的声音。“主人,我翻遍了我的储存库,发现没有这方面的指令。我想请你教教我弹钢琴。”钢琴家看着他直发呆,慢慢地脸上才有了笑。“谈何容易!”他大声道。“学会弹这东西得好些年的功夫。教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弹琴……好吧,我来试试!”过了一个多小时,钢琴家打了个哈欠,看看表。“天晚了,”他打个哈欠后说,“罗洛,全部音乐基本知识都输进了你的储存库。一个夜晚学这么多足够了,以前我学同样多的知识花的时间长得多。②明天教你用几个笨手指弹弹,我们试试看。”他伸伸腰,说:“我要睡了,你上好锁,关好灯。”罗洛从凳上站起来,说:“是,主人!可是我有一个请求,我想在键盘上试着弹弹。一定把声音放得很轻,不妨碍你。”“今天晚上?你是不是——?”钢琴家转念一笑。“对不起,罗洛。我忘了你用不着睡觉。”他拿不定主意,摸着下巴。“不过,学生好学先生不应该泼冷水。罗洛,你就试吧,只是小心些。”他拍拍发亮的桃花心木座凳。“这架钢琴我已弹了好些年,你别乒乒乓乓把它敲坏了。轻点,朋友,尽量轻点。”“是,主人!”钢琴家朦朦胧胧听到罗洛试着弹琴,慢慢睡着了,嘴上还挂着笑。他坠入了云雾之中,这是一团轻轻柔柔、如丝如娟的云雾。这是什么地方?云雾散开了些,他见到了红色的天鹅绒,听到了美妙的音乐。他笑了。他坐在床边,听着。他轻轻向琴房的门摸去,不由自主地颤抖着,身上只披了件外衣。琴房很暗,只有乐谱架上有灯光。罗洛直挺挺坐在键盘边,一本正经,两只眼没盯着有灯光的地方。他的演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时间停住了脚步,不前进了。等罗洛弹完了这支奏鸣曲,钢琴家才发现自己已热泪盈眶。机器人转身看着钢琴家。“你看弹得好吗?”他问。钢琴家的嘴唇颤抖着。“很好,罗洛,我觉得很好。”他好不容易答道,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用颤抖的手拿起乐谱。“就会弹这一首了?”他轻声问。罗洛答道:“我贮存的资料又多了。我根据你对我讲的原理弹了这些曲子。这不难。”话到嘴边钢琴家又咽了回去,只轻轻重复一句:“这不难。”这天夜里他再也没睡着。③第二天上午他几步跨进琴房。罗洛在清扫地毯。钢琴家爱用地毯,不爱用新发明的无尘塑料,总觉得踩上去不对味。实际上钢琴家满屋子老古董,④在现代化设备的茫茫沙漠中,他的屋子成了一片绿洲。“罗洛,你准备好没有?”他问。“我们俩要干的事很多。罗洛,我打算让你出出风头!”罗洛第一次没有答话。“我请他们今天下午都来,有指挥,钢琴家,作曲家,我的经理,都是音乐界的巨头,罗洛。等着他们来听你演奏吧!”钢琴家又说。罗洛关上清扫器,站着没出声。“今天下午你就在这儿表演。”钢琴家的嗓门很高,一口气说了下来。“我要好好看看他们脸上的反应!“你想多美妙,罗洛,想想吧!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大师是机器人!谁也会想象不到,谁也会惊叹不已。我现在成了一位探险家,要探索一个新世界。”他起劲地来回走着。“主人!”钢琴家抬头看着他时脸上很兴奋。“怎么啦,罗洛?”“在我贮存的指令中,有一条是拒绝干任何我认为对我的主人有损的事。”机器人用词准确,经过了精心选择。“昨天晚上你哭了。这是我按指令在做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钢琴家一把抓住罗洛厚厚的、焊得牢牢的手臂。“罗洛,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是我一时的冲动,没头脑,幼稚!”“请原谅,主人。我无论如何不会再碰钢琴。”钢琴家睁大眼看着他,难以置信,恳求道:“罗洛,那可不成!全世界的人都应听你弹!”“不行,主人!”琥珀色透镜似乎在变软。“钢琴不是机器。”机器人洪亮的声音说。“对我来说却是。我看一眼便能把音符变成声音,不用多弹就可以领会作曲家的意图。我要弹很容易。”“我还知道……”琴房里机器人铜钟似的声音在响着。“还知道音乐不关机器人的事,是供人类欣赏的。我要弹很容易。……本来钢琴是不容易弹的。”(有删改)6.下列关于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钢琴家一开始认为音乐是与机器人无关的事情,后来被罗洛的演奏震惊,改变了自己的想法。B.罗洛仅仅一晚上就学会了演奏钢琴,并且水平极高,这让钢琴家欣喜不已,彻夜难眠。C.因为看到钢琴家的泪水,罗洛断定自己的演奏是对于主人有损的事情,所以拒绝再次演奏。D.要成为大师,人类需要多年苦练,而罗洛只需要一晚上,这是作者想提醒读者思考的问题之一。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①中罗洛将钢琴称作“机器”,反映了机器人理解事物的方式,它并不能真正理解音乐的魅力。B.句②中“笨手指”一词表明钢琴家并不认为罗洛能把钢琴弹好,对罗洛学钢琴一事充满鄙夷。C.句③中一个“跨”字,是钢琴家激动心情的体现,他迫不及待要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D.句④运用比喻的手法,“沙漠”“绿洲”两词透露出钢琴家对于现代化设备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态度。8.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钢琴家的心理变化的三个阶段。9.高三某班将举行以“人工智能与生活”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你是这次活动的发言人之一。请结合本文内容,列出你发言稿的提纲。【答案】6B7.B8.①对罗洛关于钢琴的询问感到可笑,不以为然;②发现罗洛一晚上就达到了极高的演奏水平,心情复杂(震惊、欣喜、自我怀疑等);③决定为罗洛举办演奏会,极度兴奋,激动不已。9.①人工智能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提高了专业效率,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②人工智能无法拥有人类的情感,无法拥有人类的审美体验;人工智能的力量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易使人迷失自我。③我们应理性看待人工智能,需合理利用,切不可盲目崇拜。【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这让钢琴家欣喜不已,彻夜难眠”说法片面。钢琴家彻夜难眠的原因不仅仅是欣喜,还有因“这不难”一句而引发的复杂情绪。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句子的意义,鉴赏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的能力。B.“对罗洛学钢琴一事充满鄙夷”说法有误。“笨手指”可理解为钢琴家对罗洛的调侃,并没有“鄙夷”的态度。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根据原文“‘真没想到,我有一天要费尽口舌对一个机器人解释音乐是怎么回事。’他咯咯笑起来”“学会弹这东西得好些年的功夫。教没有生命的机器人弹琴……好吧,我来试试!”中钢琴家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他虽然答应教罗洛弹琴,却对他关于钢琴的询问以及想学弹琴的行为感到可笑,不以为然。而听到罗洛弹琴后,钢琴家的表现是“他轻轻向琴房的门摸去,不由自主地颤抖着,身上只披了件外衣”“等罗洛弹完了这支奏鸣曲,钢琴家才发现自己已热泪盈眶”“钢琴家的嘴唇颤抖着。‘很好,罗洛,我觉得很好。’他好不容易答道,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天夜里他再也没睡着”。由此可看出,他发现罗洛一晚上就达到了极高的演奏水平,心情复杂(震惊、欣喜、自我怀疑等)而结合原文钢琴家所说的“我请他们今天下午都来,有指挥,钢琴家,作曲家,我的经理,都是音乐界的巨头,罗洛。等着他们来听你演奏吧!”“你想多美妙,罗洛,想想吧!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大师是机器人!谁也会想象不到,谁也会惊叹不已。我现在成了一位探险家,要探索一个新世界”可知,钢琴家决定为罗洛举办演奏会,极度兴奋,激动不已。【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结合本文故事情节可知,小说中的机器人罗洛,可以用海量的知识储备、快速学习的能力,这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是无法匹敌的。而对我们来说,一切的人工智能、科学技术都是为我所用的工具。因此,在发言稿提纲中,对于故事中体现出的人工智能的优越性,可以予以赞扬,给出如“人工智能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提高了专业效率,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等提纲。而结合故事中“实际上钢琴家满屋子老古董,在现代化设备的茫茫沙漠中,他的屋子成了一片绿洲”等语句,以及我们的生活经验,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毕竟只是工具,不可能拥有像人类一样的情感,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故可得出:人工智能无法拥有人类的情感,无法拥有人类的审美体验;人工智能的力量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冲击,易使人迷失自我。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有优点,也有缺点。因此,对于发言稿提纲,还可结合上述两方面,说明我们应该理性、全面地看待人工智能。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武安侯为丞相,征(张)汤为史,荐补侍御史。治陈皇后巫蛊狱,深竟党与,上以为能,迁太中大夫。②始为小吏,与长安富贾田甲、鱼翁叔之属交私。及列九卿,收接天下名士大夫,己内心虽不合,然阳浮道与之。奏事即谴,汤催谢,必引正、监、掾史贤者,曰:“固为臣议,如上责臣,臣弗用,愚抵此。”罪常释。间即奏事,上善之,曰:“臣非知为此奏,乃监、掾、史某所为。”其欲荐吏,扬人之善、解人之过如此。③及治江都反狱,穷根本。严助、伍被,上欲释之,汤争曰:“伍被本造反谋,而助亲幸出入禁闼腹心之臣乃交私诸侯如此弗诛后不可治。”上可论之。其治狱所巧排大臣自以为功,多此类。④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瘗钱,丞相青翟朝,与汤约俱谢,汤念独丞相以四时行园,当谢,汤无与也,不谢。丞相谢,上使御史案其事,丞相患之。三长史皆害汤,欲陷之。始,长史朱买臣素怨汤。王朝,以术至右内史。边通,学短长,官至济南相。故皆居汤右,已而失官,守长史,诎体于汤。故三长史合谋曰:“始汤约与君谢,已而卖君;今欲劾君以宗庙事,此欲代君耳,吾知汤阴事。”使吏捕案汤左田信等,曰汤且欲为请奏,信辄先知之,居物致富,与汤分之,及它奸事。于是上使赵禹责汤。汤乃为书谢曰:“汤无尺寸之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位三公,无以塞责。然谋陷汤者,三长史也。”遂自杀。⑤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它赢。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何厚葬为!”载以牛车,有棺而无椁。上闻之,曰:“非此母不生此子。”乃尽按诛三长史。丞相青翟自杀。(节选自《汉书·张汤传第二十九》)10.第③段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而助亲幸出A入禁闼B腹心之臣C乃交私D诸侯E如此F弗诛G后H不可治。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之属”的“属”指侪辈、同一类人,与《鸿门宴》中“若属皆且为所虏”的“属”意义相同。B.“有棺而无椁”中“而”与《五石之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中“而”的用法相同。C.左,文中指属下,后世引申为“降职”之意,《琵琶行》“序”中“左迁”即是此意。D.短长,指纵横家纵横游说的学说,兴于战国之时,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趋于没落。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汤深谙为官处世之道,无论是在与富贾、名士结交时,还是在与皇帝共事、决断案件时,他都能得心应手。B.张汤执法严峻,他在处理陈皇后巫蛊案和江都王谋反案时,一直都能追查到底,也都得到了皇帝的认可。C.张汤因为得罪权贵,遭到丞相及三长史的嫉恨,被诬告与他人囤积物资、进行分赃,最终被逼含愤自杀。D.张汤为官一生,两袖清风,全靠俸禄和赏赐生活,死后家产总共不足五百金,因此家人无法厚葬张汤。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欲劾君以宗庙事,此欲代君耳,吾知汤阴事。(2)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14.史学家班固评价《史记》:“不虚美,不隐恶。”本文同样体现了这一史家传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述。【答案】10.CEG11.B12.D13.(1)(张汤)如今想要拿宗庙之事弹劾丞相您,这是想取代您罢了,我们知道张汤的隐秘勾当。
(2)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不能不明察祸乱兴起的原因。14.不虚美:做事干练——处理陈皇后巫蛊案、江都谋反案时,深查党羽,追根究底;廉洁奉公——死后家产不过五百金,都来自俸禄赏赐;与人为善——扬人之善,解人之过,对自己欣赏的人真心帮助。
不隐恶:虚伪圆滑——结交名士,表里不一,假装敬仰;狡诈狠毒——借办案排挤大臣以邀功。【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而严助是深得宠幸出入宫廷禁门的心腹臣子,竟然私通诸侯,像这样的人不杀掉,以后将无法处治。“而助亲幸出入禁闼腹心之臣”是判断句,其后C处断开;“乃交私诸侯”是动宾短语成句,宾语后E处断开;“如此弗诛”为主谓结构,其后G处断开。故选C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句意:与长安的富商大贾田甲、鱼翁叔等人关系密切。/你们都将被他俘虏。B.错误。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句意:只有棺木却没有外椁。/我种植它结出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的果实)。C.正确。D.正确。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死后家产总共不足五百金,因此家人无法厚葬张汤”错误。由原文“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何厚葬为!’载以牛车,有棺而无椁”可知,他的兄弟们和儿子们要厚葬张汤,张汤的母亲说:“张汤作为皇上的大臣,遭受恶言污蔑致死,有什么可厚葬的!”于是用牛车装载他的尸体下葬,只有棺木而没有外椁。由此可知,没有厚葬张汤不是因为家里没钱,是因为他的母亲。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劾君以宗庙事”,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宗庙事劾君”;“代”,取代;“阴事”,隐秘勾当。(2)“以……为”,把……作为;“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判断句;“所自起”,兴起的原因。【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不虚美:做事干练,由原文“治陈皇后巫蛊狱,深意党与,上以为能,迁太中大夫”可知,在处理陈皇后巫蛊案时,他深入追查其党羽,皇上认为他能干,提拔为太中大夫。由原文“及治江都反狱,穷根本”可知,在查办江都王谋反的案件时,追根究底。可见处理陈皇后巫蛊案、江都谋反案时,深查党羽,追根究底。廉洁奉公,由原文“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秦赐;无它赢”可知,张汤死后,家里的财产不超过五百金,都是所得俸禄和赏赐,没有别的家业。可见死后家产不过五百金,都来自俸禄赏赐。与人为善,由原文“间即奏事,上善之,曰:‘臣非知为此奏,乃监、掾、史某所为。’其欲荐吏,扬人之善、解人之过如此”可知,有时向皇上奏事,皇上称赞他,他便说:“我不知道写这样的奏章,而是监、掾、史中某某写的。”他想要推荐某人,常常像这样宣扬某人的长处或者掩盖某人的过失。由此可知,扬人之善,解人之过,对自己欣赏的人真心帮助。不隐恶:虚伪圆滑,由原文“始为小吏,与长安富贾田甲、鱼翁叔之属交私。及列九卿,收接天下名士大夫,己内心虽不合,然阻浮道与之”可知,开始时担任小吏,与长安的富商大贾田甲、鱼翁叔等人关系密切。等到他居于九卿之位时,就招纳全国各地的知名士大夫,自己内心虽跟他们意见不合,然而又假装敬慕他们。由此可知,结交名士,表里不一,假装敬仰。狡诈狠毒,由原文“其治狱所巧排大臣自以为功,多此类”可知,他办理案件打击大臣以此为自己的功劳,这类事情很多。由此可知,借办案排挤大臣以邀功。参考译文:①武安侯担任丞相,征调张汤担任丞相府的属吏,并推荐他补任侍御史。在处理陈皇后巫蛊案时,他深入追查其党羽,皇上认为他能干,提拔为太中大夫。②开始时担任小吏,与长安的富商大贾田甲、鱼翁叔等人关系密切。等到他居于九卿之位时,就招纳全国各地的知名士大夫,自己内心虽跟他们意见不合,然而又假装敬慕他们。张汤奏事如果遭到谴责,就认错谢罪,一定要举出正、监、掾史中贤能的办事官员,说:“他们本来为我提出建议,正像皇上所要求我的一样,我没有采用,才愚蠢到了这种地步。”因此他的过错常常被原谅。有时向皇上奏事,皇上称赞他,他便说:“我不知道写这样的奏章,而是监、掾、史中某某写的。”他想要推荐某人,常常像这样宣扬某人的长处或者掩盖某人的过失。③在查办江都王谋反的案件时,追根究底。武帝想要赦免严助和伍被,张汤争辩说:“伍被本来就谋划反叛之事,而严助是深得宠幸出入宫廷禁门的心腹臣子,竟然私通诸侯,像这样的人不杀掉,以后将无法处治。”于是皇上同意了对他们的判决。他办理案件打击大臣以此为自己的功劳,这类事情很多。④正巧有人偷挖了孝文帝陵园里的殉葬钱,丞相青翟上朝,同张汤约定一同去谢罪,张汤想只有丞相按四季巡视陵园,应当谢罪,与自己没有关系,没有谢罪。丞相谢罪后,皇上派御史查办此事,丞相忧虑此事。丞相手下的三个长史都忌恨张汤,想陷害他。起初,长史朱买臣向来怨恨张汤。王朝凭儒学做到右内史。边通学习纵横家的学说,官至济南王的丞相。从前他们地位都在张汤之上,不久丢了官,代理长史,屈身拜伏于张汤。因此三个长史一起谋划说:“起初张汤相约跟丞相您一起向皇上谢罪,接着又出卖丞相;(张汤)如今想要拿宗庙之事弹劾丞相您,这是想取代您罢了,我们知道张汤的隐秘勾当。”于是派属吏逮捕审查张汤的属下田信等人,说张汤将要奏请皇上,田信总是事先知道那些事,然后囤积物资,发财致富,与张汤分赃,以及其他坏事。于是皇上派赵禹审问张汤。张汤上书谢罪说:“我没有一点点的功劳,出身文书小吏,陛下宠幸我让我位列三公(或译为:有幸陛下让我位列三公),我没有办法补救(或译为:推卸)罪责。然而阴谋陷害我的是三个长史。”张汤于是就自杀了。⑤张汤死后,家里的财产不超过五百金,都是所得俸禄和赏赐,没有别的家业。他的兄弟们和儿子们要厚葬张汤,张汤的母亲说:“张汤作为皇上的大臣,遭受恶言污蔑致死,有什么可厚葬的!”于是用牛车装载他的尸体下葬,只有棺木却没有外椁。汉武帝知道后,说:“没有这样的母亲,不能生下这样的儿子。”于是穷究此案,将三位长史处以死罪。丞相青翟自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月下独酌四首(其三)①李白三月咸阳②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③与修短,造化夙所禀④。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注]①本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处于官场失意之时。②咸阳:借指长安。③穷通:困厄与显达。④禀:禀赋、天分。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运用比喻,描写三月里长安城繁花盛开,在白天看去好似美丽的锦缎。B.三四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诗人此时内心忧愁不能乐游,希望从饮酒中得到宽慰C.“失天地”表现了醉酒后头晕目眩的情状,“兀然”写出了醉酒后昏然失神的状态。D.尾句直抒胸臆,表明面对春城美景,诗人在尽情狂饮后早已忘却了个人的忧愁。16.李白的这首诗和《将进酒》都借酒抒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5.D16.相同:①都借酒消愁,表达了政治失意、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
②都流露出藐视富贵,感慨人生,及时行乐的思想。
不同:①本诗还表达了诗人花下独酌的孤独。
②《将进酒》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与友人纵酒狂歌的豪放。
【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诗人在尽情狂饮后早已忘却了个人的忧愁”理解错误,最后两句应该是失意愁寂难以排遣的诗人酒后醉言。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相同之处:本诗开头写诗人因忧愁不能乐游,所以说“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诗人希望从酒中得到宽慰。接着诗人从人生观的角度加以解释,在精神上寻求慰藉,并得出“此乐最为甚”的结论。诗中说的基本是旷达乐观的话,但“谁能春独愁”一语,便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失意悲观情绪。旷达乐观的话,都只是强自宽慰。《将进酒》淋漓酣畅地抒发酒兴诗情,实际上还是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的悲愤,真实地熔铸了诗人的性格情感和艺术个性。“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诗人在两首诗里都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总结相同之处:都借酒消愁,表达了政治失意、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都流露出藐视富贵,感慨人生,及时行乐的思想。不同之处:“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可知,本诗还表达了诗人花下独酌的孤独。《将进酒》诗中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与友人纵酒狂歌的豪放。(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1小题,共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常常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即“__________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就不会失败。(2)《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切都要以修身为做人处世的根本,(3)“梦”是课内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写梦中景梦中事,或忆梦中人梦中情,或借梦抒怀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常于几成而败之②.慎终如始③.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④.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⑤.人生如梦⑥.一尊还酹江月(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慎、始、庶、壹、尊、酹。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枞菌,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枞菌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①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②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做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有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突出了鸡油菌的“中看”,读来生动形象,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19.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符号的叠用,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两处画横线部分均有标点符号的叠用,请分析其效果的异同。20.下面句子都有“一般”一词,说说二者意思上的不同。(1)一般情况下……。(2)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答案】18.①(修辞上)运用比喻修辞,把菌子外形比作银元,突出圆整的特点;又把浅黄色的菌子比作鸡油,突出颜色上鲜嫩可爱。②(语言上)使用口语“滴溜儿圆”,语言亲切活泼,强化了“银元”的比喻效果。19.同:两处叠用都包含了疑问和惊叹两种语气,情感强烈。异:第①处更侧重于疑问,“也能吃”即“怎么能吃”,突出了干巴菌外形上的不中看;第②处更侧重于惊叹,突出了干巴菌经处理后令人惊叹的美味。20.①中“一般”意思是“通常、普通”。②中的“一般”意思是“一样、同样”。【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从修辞的角度看,“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恰似鸡油一样”运用了比喻。把鸡油菌的大小比作“银元”,突出了鸡油菌圆圆的外形特点;把鸡油菌的颜色比作“鸡油”,突出了其颜色浅黄,鲜嫩可爱。从语言的角度看,使用口语“滴溜儿圆”,语言贴近生活,亲切活泼,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强化了“银元”的比喻效果,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从“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可知,两处都叠用了疑问和惊叹两种语气,使情感表达更强烈,可以引发读者的关注。分析“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可知,第①处是反问句加感叹句,更侧重于疑问,“这种东西也能吃?!”表达的是“这种东西怎么能吃?!”,突出了干巴菌外形上的不中看,表达了质疑和嫌弃之情。分析“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可知,第②处是疑问句加感叹句,更侧重于惊叹,突出了干巴菌经处理后令人惊叹的美味,表达了惊叹和喜爱之情。【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分析“一般情况”中的“一般”,意思是“通常、普通、总体”,“一般情况”就是“通常情况”,强调共性特征。分析“一般大小”中的“一般”,意思是“一样、同样”,“一般大小”就是“一样大小”,强调相同,差不多。(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题写于画卷上的诗,融诗、书、画于一体,既富诗情画意,又有笔韵书趣,是具有中华民族丰富文化内涵的国粹,因而被称为诗人之“骄子”,画家之“宠儿”。题画诗,是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诗歌。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出自苏轼的题画诗《春江晚景》,此诗曾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广为人知。但是,要详说题画诗的来龙去脉,却要费些笔墨。题画诗与其他诗歌的最大不同,在于它融入了画的内容与形式,但又绝不仅仅是“诗中有画”而已,而是画的因子已渗入诗的“体内”,_____①_____。因此,要研究题画诗的义界,就不能不从诗与画两方面来考虑。题画诗是一种以画为题,其内容或就画赞人,或由画言理,或借画抒怀,或另发议论的诗歌。但因这些诗都是缘画而作,_____②_____。如果细分一下,题画诗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狭义说,只有画家或诗人专为画而题于画面上的诗,才称题画诗。如果从题诗者的角度看,_____③_____。自题画诗,专指画家在绘画完成之后题写于画幅上的诗。他题画诗,是指其他诗人为他人画而题的诗。21.下面选项与文中画横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A.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B.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D.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1.B22.①二者浑不可分②所以统称题画诗③又有自题与他题之分【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划线句子把“题画诗”比喻成诗人之“骄子”,画家之“宠儿”,是比喻的手法。A.“阳光在欢迎我们”中“欢迎”是人的行为,用在“阳光”身上,是“拟人”修辞。B.把“灾难”比喻成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是比喻的手法。C.“杜康”指酒,是“借代”修辞。D.“万古愁”是“夸张”修辞。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语境“题画诗与其他诗歌的最大不同”“而是画的因子已渗入诗的‘体内’”可知,强调画和诗的关系密切,融为一体,据此可填入“二者浑不可分”。第二空,根据原文“要研究题画诗的义界,就不能不从诗与画两方面来考虑”“但因这些诗都是缘画而作”可知,语境谈的是题画诗的义界,因为这些诗都是缘画而作,所以都被称为题画诗,据此可填入“所以统称题画诗”。第三空,根据后文“自题画诗……”“他题画诗……”可知,此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幼儿园项目课程教学
- 2025年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AM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18204标准培训课件
- 16吨吊车培训课件图片
- 工作总结工作汇报170
- 纤维支气管镜操作
- 2025内蒙古能源集团智慧运维公司社会招聘(10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9物一模】安徽合肥瑶海区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2025-2030中国食品灭菌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全国中医医师定期考核中医专业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六套)
- 餐厅点菜技巧培训
- 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设计综合与实践2:白昼时长的规律探究(有反思)
- 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数据对比表
- 综合实践项目4 饲养家蚕了解我国的养蚕历史(教学设计)
- 第6单元第1课《影响系统运行的因素》 黔教版《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
- 2025陕西西安亮丽电力集团限责任公司招聘55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