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益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农民在用镰刀收割水稻时,手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
时间后水泡可自行消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泡主要由血浆中的水渗出到组织液所形成
B.水泡内液体的蛋白质含量比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
C.水泡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可以不断更新
K答案HB
R解析IlA、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水泡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
成的,A正确;
B、水泡主要是由于组织液渗出造成的,与血浆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主要差别在于血浆
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错误;
C、水泡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C正确;
D、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泡可自行消失,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
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D正确。
故选B。
2.尿液的排出受神经系统支配,其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婴幼儿时期经常发生遗尿现象,
但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婴幼儿的遗尿现象属于非条件反射,成人尿意形成于大脑皮层但不属于反射
B.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
C.大脑皮层通过脊髓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某成年患者出现不受意识控制的排尿,可能是大脑与脊髓的神经联系出现了损伤
K答案2c
K解析IlA、婴幼儿的遗尿现象属于非条件反射,由低级神经中枢脊髓控制,成人尿意形
成于大脑皮层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A正确:
B、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植物神经控制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
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膀胱缩小,B错误;
C、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是指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大脑皮层通过脊髓有
意识地控制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C正确;
D、大脑皮层通过脊髓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某成年患者出现不
受意识控制的排尿,可能是大脑与脊髓的神经联系出现了损伤,D正确。
故选B«
3.吸食毒品可卡因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
中枢兴奋剂,会影响大脑中与愉快传递有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利用兴奋性神经递质多
巴胺来传递愉悦感。下图是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和转运机理,MNDA为细胞膜上的蛋白
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突触间隙内的液体属于内环境
B.MNDA与可卡因结合,导致突触后膜Na+内流
C.可卡因可同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从而阻止多巴胺的回收
D.可卡因易使吸毒者产生心理信赖,我们应当远离毒品
〈答案》B
K解析HA、突触间隙内的液体是组织液,属于内环境,A正确;
BC、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
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B错误,C正确;
D、长期吸食可卡因,会抑制突触前膜对多巴胺的回收,机体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数
量会减少,来缓解毒品的刺激,即减少突触后膜上的MNDA,导致突触后膜对神经递质的
敏感性降低。一旦停止吸食,突触后膜的多巴胺作用效应会减弱,吸毒者需要吸入更大剂
量的毒品,从而造成对毒品的依赖,我们应当远离毒品,D正确。
故选B»
4.下图为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⑨
鬻当细胞a声(细胞b)[细hd)
叵
®....T细加C•(细晨卜质⑧,新冠
一病毒
A.细胞a能特异性识别新冠病毒,并能摄取、处理、暴露抗
B.物质甲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作用于细胞c。使其细胞周期变长
C.当乙肝病毒入侵人体时,物质乙能与其特异性结合
D.当新冠病毒再次入侵人体时,⑦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K答案』D
K解析』A、细胞a(抗原呈递细胞)能识别新冠病毒,并能摄取、处理、暴露抗原,但
是该过程为非特异性识别,A错误;
B、物质甲(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可作用于细胞C(B细胞),促进其分裂、分
化,即使其细胞周期变短,B错误;
C、物质乙是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与新冠病毒结合,不能与流感病毒结合,C错误;
D、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体内有记忆B细胞,可以发生二次免疫,所以在发生③时,会发
生⑦过程,⑦过程是分裂、分化,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正确。
故选D。
5.2022年9月21日,四川泸定地震后第17天,失联已久的泸定县湾东水电站工人被当地
一位村民发现并很快送医。入院时,该工人全身多处被挤压,还出现了肢体严重水肿。下
列有关被救者身体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在夜晚寒冷环境下,被困者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B.在深山中缺少食物,被困者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
C.在深山中缺少水,被困者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可以通过静脉输入蛋白质来增大血浆渗透压,减轻被救人员水肿症状
K答案HC
K解析』A、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在夜晚寒冷环境下,被困者下丘脑的体温调节
中枢兴奋,A正确;
B、在缺少食物的环境下,被困者的血糖浓度降低,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会兴奋,B正
确:
C、在缺少水分的环境下,被困者的细胞外液渗透液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以促
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错误;
D、被救人员的水肿症状可以通过静脉输入蛋白质来增大血浆渗透压,从而使组织液中多
余的水分回流到血浆,以缓解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Co
6.顶端优势现象产生的原因,目前主要有3种观点:观点1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
到临近的侧芽,抑制侧芽生长。观点2是顶芽的生长素浓度高,比侧芽优先得到细胞分裂
素,侧芽因得不到足够的细胞分裂素而生长受到抑制。观点3是顶芽是一个营养库,能优
先享用由根部和叶片运来的营养物质而生长,侧芽则由于得不到充足的养分而生长受到抑
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三种观点若成立,均能解释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B.事实“在切除顶芽后的断面上施加一定浓度生长素,侧芽生长受到抑制”支持观点1
C.事实“外源细胞分裂素施于受顶芽抑制的侧芽,侧芽正常生长”支持观点2
D.事实“植株去顶到侧芽正常生长期间,植株侧芽茎节部养分含量未增加”支持观点3
K答案HD
K解析1A、三种观点均认为顶芽是信号源,三种观点若成立,均能解释植物的顶芽优先
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A正确;
B、在切除顶芽后的断面上施加生长素,侧芽生长受到抑制,说明侧芽处浓度高了抑制生
长,支持观点1,B正确;
C、外源细胞分裂素施于受顶芽抑制的侧芽,侧芽正常生长,说明侧芽得到细胞分裂素就
正常生长,所以支持观点2,C正确;
D、植株去顶到侧芽正常生长期间,植株侧芽茎节部养分含量未增加,说明去顶芽后侧芽
正常生长但养分含量未增加,即侧芽的生长与营养物质无关,不支持观点3,D错误。
故选D。
7.科研人员将多对果蝇饲养在一个瓶中,每对果蝇每天产出的后代存活数量、成虫寿命与
果蝇种群密度的关系如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此瓶中果蝇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该果蝇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与种群密度无关
C.竞争、捕食、寄生和疾病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D.从图中可知种群密度越大,果蝇寿命越短,后代存活率越低
K答案》A
R解析HA、图中显示,随着种群数量增加,果蝇产生的后代存活数目减少,据此可推
测,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条件下,果蝇种群数量应该呈S型增长,A错误;
B、该果蝇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与饲养瓶中的空间以及含有的资源有关,与种群密度无关,B
正确;
C、竞争、捕食、寄生和疾病对种群数量的影响都与种群密度有关,因而属于密度制约因
素,C正确;
D、从图中可知随着种群密度越大,果蝇寿命有变短的趋势,且后代存活率越低,D正
确。
故选Ao
8.某地弃耕农田随时间变化而演替情况如下图,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草地港木林松林硬木林
A.该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此过程中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硬木林
C.草地阶段的植物类型不会出现在硬木林中
D.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会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K答案』C
K解析HA、图示为某地弃耕农田随时间变化而演替情况,故该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
替,A正确;
B、由图示可知,硬木林物种组成多,其群落结构最复杂,B正确;
C、演替到硬木林阶段仍然有草地阶段的植物类型存在,C错误;
D、人类的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D正确。
故选C。
9.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功能,则甲、乙、丙三图可依次表示为()
A.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B.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
C.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D.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
K答案』A
K解析Il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故中图表示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可以在生物群落
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进行,因此乙图表示物质(碳)循环;信息传递可以是生物与生物之
间,也可以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故丙图表示信息传递。即A正确,BCD错误。
故选A0
10.在一片柳树林中,一棵柳树遭受虫害,释放的乙烯通过风媒作用给邻近的柳树发出危
险及预防信号,使周围70m范围的其他柳树叶片中的石炭碱含量增加,从而抵抗害虫。下
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柳树释放的乙烯是一种化学信息
B.上述防御功能是柳树长期进化的结果
C.利用乙烯防治柳树林中害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D.该实例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K答案HD
K解析1A、乙烯是气体分子,是一种化学信息,引发了其他柳树代谢发生变化,A正
确;
B、柳树的防御功能是柳树与其天敌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形成的,是柳树长期进化的结
果,提高了柳树适应环境的能力,B正确;
C、利用乙烯防治柳树林中害虫的方法属于利用一种生物释放的物质防治另一种生物,属
于生物防治,C正确;
D、该实例体现了信息可以调节柳树与害虫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没有体现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11.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温带半干旱区,当农田连续耕作多年后,农作物产量往往下
降,弃耕后土地易沙化。对三片弃耕土地分别采取围封禁牧、人工种植灌木或乔木等恢复
措施,灌木,乔木成活后该地自然恢复。十五年后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
指标/样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草本植物种节肢动物个体数节肢动物多
地(%)(g∙kg^')数(种)(只:样本「)样性指数*
弃耕地
0.260.091.13.10.6
(对照)
禁牧草地0.660.362.69.41.7
人工灌木
0.770.422.87.40.8
林
人工乔木
1.370.271.6101.1
林
*多样性指数综合反映物种丰富度及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四块地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人工乔木林
B.人工乔木林土壤含水量最多,说明森林涵蓄水分能力强
C.三种恢复措施均可改良土壤,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围封禁牧的措施更有利于中温带半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K答案DA
R解析IlA、人工乔木林的草本植物种数少于禁牧草地和人工灌木林,所以丰富度最大的
不是人工乔木林,A错误;
B、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土壤含水量增加最明显的是人工乔木林样地,说明森林涵蓄
水分能力强,B正确;
C、生物多样性能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属于间接价值,题中所述的三种
恢复措施均可改良土壤,这体现了其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
D、通过题意分析可知,节肢动物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三
种恢复措施中禁牧草地的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可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最高,且节肢动
物个体数较多,因此更适宜于中温带半干旱区的是围封禁牧措施,D正确。
故选A。
12.生态浮岛是利用生态工程原理,以水生植物为主体,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运用无
土栽培技术降解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含量的生态修复技术。下图是生态浮岛示意图,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浮岛最好选用净化污染物能力强的植物
B.一座生态浮岛可以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C.设计生态浮岛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D.生态浮岛能吸收水体中氮、磷等,遮蔽阳光,减少藻类繁殖
K答案HC
K解析』A、生态浮岛是运用无土栽培技术降解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含量,则最好选用
净化污染物能力强的植物,A正确;
B、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一座生态浮岛符合生
态系统的定义,B正确;
C、选择生态浮岛上植物品种时需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
的协调平衡,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系统和工程学原理
(整体大于部分,保持系统很高的生产力),C错误;
D、建立人工生态浮岛后相应区域的藻类数量也随之降低,这是因为生态浮岛中水生植物
遮蔽阳光,吸收水体中N、P营养物,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D正确。
故选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一项或者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3.狂犬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延脑、大脑皮层、小脑和脊髓中,
狂犬病的潜伏期多为30-60天,在被咬伤24小时内,应到防疫站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和抗
狂犬病血清,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有效期仅6个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注射后机体发生了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过程
B.可通过检测体内是否存在狂犬病毒核酸,确定其是否被感染
C.抗狂犬病血清的保护时间要比狂犬病疫苗持久
D.狂犬疫苗有效期仅6个月是因为机体产生的记忆细胞在此期间增殖数目不够
R答案』ABD
K解析』A、人用狂犬病疫苗是减毒或灭活的狂犬病毒,其进入机体后会引起特异性免疫
反应,这是主动免疫过程,而注射的抗狂犬病血清,由于其中含有对抗狂犬病的抗体,因
而能起到治疗作用,为被动免疫过程,A正确;
B、由于核酸具有特异性,因此,可通过检测体内是否存在狂犬病毒核酸,确定其是否被
感染,B正确;
C、单独注射抗狂犬病血清不能预防狂犬病的长效手段,因为血清中含有的是抗体,不是
抗原,不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且抗体在体内存活时间较短,C错误;
D、狂犬疫苗有效期仅6个月是因为在该疫苗的刺激下机体产生的记忆细胞和抗体的数量
有限,且记忆细胞的记忆时间有限,D正确。
故选ABD。
14.如图是不同浓度蔡乙酸(IAA)对豌豆茎切段伸长生长的影响曲线。据图分析,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切
段力ILI∙V
相+
对
伸O
长.......I…T
生对照组伸长生κ\
-
长(不加IAA)
IOTIO_7IO610'IO-tIO-10-
IAA浓度(mol/L)
A.在M点对应的IAA浓度下,切段不发生伸长生长
B.IAA对切段的伸长生长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1AA浓度高于10-5nioi∕L后,随着浓度升高,其抑制伸长生长的作用越来越强
D.不同浓度的IAA对切段伸长生长的作用可能相同
R答案XBD
K解析2A、M点对应的IAA浓度下,切段的伸长生长与对照组相同,并不是切段不发
生伸长生长,A错误;
B、据图分析,IAA浓度在10⅜ιol∕L至10⅛1oi∕L之间,随IAA浓度的增加,促进伸长生
长的作用增强,IAA浓度在10⅛ιol∕L至10⅛κ>l∕L之间,随IAA浓度的增加,促进伸长生
长的作用减弱,IAA浓度大于10,mol/L时,抑制伸长生长,B正确;
C、IAA浓度高于10-3mol∕L后,才是抑制伸长生长,C错误;
D、在最适浓度(10⅛ιol∕L)左右,不同浓度的IAA对切段伸长生长的作用可能相同,D
正确。
故选BDo
15.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种群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落叶松生态位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落叶松个体所占生态位宽度不同
B.图中的落叶松成龄组、老龄组和幼龄组可看作三个种群
C.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越大,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一般就越大
D.可利用资源匮乏时,落叶松可能会增加生态位宽度以便获取更多资源
K答案1ACD
K解析》A、由图可知,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落叶松个体所占的生态位宽度不同,A正
确;
B、种群是指一定区域中,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图示为同一种群中的不同发育阶段的落
叶松生态位宽度,故图中的落叶松成龄组、老龄组和幼龄组是一个种群,B错误;
C、由题干“生态位宽度是一个种群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可知,物种的生态位宽度
越大,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一般就越大,C正确;
D、当可利用资源匮乏时,落叶松可能会通过增加生态位宽度的方式,以获取更多资源,D
正确。
故选ACDe
16.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
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通过生
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可以定量地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
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下列各项说法错误
的是()
A.生态足迹是一种衡量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的定性方法
B.生态足迹的值越低,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就越严重
C.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
D.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少自驾可减少生态足迹
K答案』AB
K解析Il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I,生态足迹是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而不是定性方法,
A错误;
B、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足迹的值越高,说
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B错误;
C、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足迹是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的重要指标,C
正确;
D、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少自驾,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减少生态足迹,D
正确。
故选ABo
三、非选择题
17.抑郁症的主要特征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常会产生无助感或无用感,严重者会出
现幻觉、妄想等症状。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5-HT发
挥作用后少部分被降解,大部分通过转运蛋白(SERT)回收进入突触前神经元。
(1)突触前神经元将5-HT释放到—,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引发突触后膜膜外的
电位变化情况是。
(2)研究者提出的假设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下降所致。下列能支
持此观点的现象是。
A.抑郁症患者脑神经元间5-HT含量降低
B.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SERT表达量提高
C.5-HT受体基因的突变对抑郁症发病无影响
D.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会导致实验动物出现抑郁症表现
E.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逐步提高
(3)释放5-HT的神经元主要聚集在大脑的中缝核部位。为进一步探究抑郁症患者突触间
隙中的5-HT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抑郁症模型鼠进行了检测,得到的结果如下
表。表中实验结果可描述为。
组别数最中缝核SERT相对含量突触间隙5-HT相对含量
对照组10只0.590.68
模型组10只0.990.35
(4)研究者进一步测定了中缝核处miR-16(一种RNA,可与靶基因mRNA结合)的含
量,发现模型鼠中缝核miR-16含量比对照组低,SERT含量比对照组高,请写出抑郁症患
者产生情绪低落等抑郁行为的分子机制:一
K答案Il(I)①.突触间隙②.受体③.由正变负(2)ABDE
(3)模型鼠的中缝核内SERT含量高于正常鼠,突触间隙的5-HT含量低于正常鼠
(4)miR-16与SERT的mRNA结合,抑制SERT的mRNA的翻译过程,从而抑制SERT
基因的表达,中缝核miR-16含量下降导致SERT表达量上升,从而使5-HT的回收量增加,
造成突触间隙中5-HT含量下降,导致情绪低落等抑郁行为。
K解析Il(I)由题意可知,5-HT是一种神经递质,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后,突触前膜通过
胞吐释放5-HT,5-HT释放在突触间隙扩散至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
合,引发突触后膜兴奋,其膜外的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2)据题意“5-HT发挥作用后少部分被降解,大部分通过转运蛋白(SERT)回收进入突
触前神”可知,5-HT发挥作用后少部分被灭活,即被相应的酶分解,大部分被转运蛋白摄
取回突触前神经元。
A、脑神经元间为突触间隙,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降低,引起抑郁症的发生,
A正确;
B、抑郁症患者突触前膜SERT表达量提高,加快5-HT的回收导致突触间隙含量减少,引
起抑郁症的发生,B正确;
C、5-HT受体基因发生变异,则无法表达出与5-HT结合的受体,从而导致5-HT无法发挥
作用,而与5-HT的含量无关,C错误;
D、抑制突触前膜5-HT的释放,从而导致突触间隙5-HT含量下降,若该动物出现抑郁
症,则说明抑郁症的发生与5-HT的含量减少有关,D正确;
E、症状改善的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逐步提高,说明5-HT含量增加能够缓解
抑郁症,同样能够说明抑郁症的发生与5-HT的含量减少有关,E正确。
故选ABDEo
(3)根据表格中数据,与对照组的正常鼠相比,抑郁症模型鼠的中缝核内SERT含量高于
正常鼠,突触间隙的5-HT含量低于正常鼠。
(4)根据题意“发现模型鼠中缝核miR-16含量比对照组低,SERT含量比对照组高;抑郁
症的产生是突触间隙的5-HT含量减少;5-HT发挥作用后少部分被降解,大部分通过转运
蛋白(SERT)回收进入突触前神经元”可知,miR-16可与SERT的mRNA结合,抑制
SERT的mRNA的翻译过程,从而抑制SERT基因的表达;抑郁症模型鼠中缝核miR-16含
量下降导致SERT表达量上升,从而使突触前神经元对5-HT的回收量增加,造成突触间隙
中5-HT含量下降,导致情绪低落等抑郁行为。
18.部分育龄妇女因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出现不孕症状,患者有卵巢增大雄激素过多、胰
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等内分泌失调症状,其发病机理如
图,请回答问题。
(1)①处激素名称为:。雄激素的分泌过程受到“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调节,
这属于调节,这种调节方式能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有利于精细化调控,维持机体
的稳态。
(2)胰岛素抵抗患者胰岛素浓度一般比正常人(填"高''或"低”),原因是—。
(3)胰岛素过多能刺激垂体和卵巢,使卵巢增大、雄激素产生过多,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
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写出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材料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育龄健康小鼠若干只、生理盐水、胰岛素、注射器等。
实验设计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o
K答案F(I)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②.分级
(2)①.高②.因为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效果下降,血糖浓
度升高后,胰岛B细胞通过增大胰岛素的分泌量来降低血糖浓度
(3)①.将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小鼠若干只均分成A、B两组,A组每天注射一定量的胰
岛素,B组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检测每组小鼠
的卵巢大小、雄激素的平均含量②∙A组小鼠的卵巢比B组大、雄激素的含量比B组多
K解析W(I)结合发病机理图可知,雄激素的分泌过程受到“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调
节: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
用于卵巢,使其分泌雄激素,这属于分级调节,这种调节方式能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有
利于精细化调控,维持机体的稳态。
(2)结合题意“胰岛素抵抗是指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可知,由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
敏感,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效果下降,血糖浓度升高后,胰岛B细胞通过增大胰岛素的分泌
量来降低血糖浓度,故胰岛素抵抗患者胰岛素浓度一般比正常人高。
(3)根据发病机理图可知,胰岛素能够促进垂体和卵巢分泌相关的激素,胰岛素过多能刺
激垂体和卵巢,使卵巢增大、雄激素产生过多。若要设计实验验证“胰岛素过多能刺激垂体
和卵巢,使卵巢增大、雄激素产生过多”,实验的自变量为胰岛素的量是否过多,因变量为
卵巢的大小和雄激素的含量。
实验设计思路:将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小鼠若干只均分成A、B两组,A组每天注射一定
量的胰岛素(实验组),B组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
饲养一段时间,检测每组小鼠的卵巢大小、雄激素的平均含量。
预期实验结果:由于胰岛素过多能刺激垂体和卵巢,使卵巢增大、雄激素产生过多,则A
组小鼠卵巢比B组大、雄激素的含量比B组多。
19.当干旱发生时,植物之间是否会交流信息呢?如果有信息交流,是通过地上信号还是
地下信号呢?为了探究这些问题,有研究者设计了如下实验。将11株盆栽豌豆等距排列,
6-11号植株在根部有管子相通,这样在不移动土壤的情况下,化学信息可以通过管子进行
交流;1-6号的根部不联系,如下图所示。
■1
U≡6,;In株援交"海选厌"MtrilSrnin
lr
/⅛
±
v
根部下联系根那乘系y
❶❷❸。❺O4D∏<D
!
高渗透压刺激
植物编号
(1)用高浓度的甘露酥浇灌(高渗透压,模拟干旱)来刺激6号植株,15min后,测定所
有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对照组用水浇灌6号植株。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分析,甘露醺浇
灌后,6号植物的光合速率会—,原因是—,导致供给光合作用所需的CCh减少。
(2)对照组的实验结果说明,在不受干旱胁迫时,各植株的气孔开放度一(填“有”或
“无”)显著差异。
(3)实验组6-8号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填“高于”或“等于”或“低于”)9-11号植株。
(4)这些数据支持“当干旱发生时,植物之间会交流信息”这一观点吗?一。如果会,是
通过地上部分还是地下部分交流信息的?0
(5)在对6号植株进行高浓度的甘露醇浇灌后Ih,再次测定所有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发
现6-11号植株的气孔大多数都关闭了,除了考虑化学信息外,还可能是什么原因—?
K答案Il(I)①.下降②.气孔开放度减小
(2)无(3)低于
(4)①.支持②.地下部分
(5)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浓度的甘露醇在土壤中扩散,植株失水,控制气孔开闭的保卫细
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K解析Il(I)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用甘露醇浇灌、植物的根部是否有联系,因变量为植物
的气孔开放度。结合实验结果可知,用高浓度的甘露醇浇灌(高渗透压,模拟干旱)来刺
激6号植株,6号植物的气孔开放度减小,导致供给光合作用所需的C02减少,造成其光
合速率下降。
(2)由实验结果可知,对照组(用水浇灌6号植株)的实验结果说明,在不受干旱胁迫
时,各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并无显著差异。
(3)由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6-8号植株的气孔开放度低于9-11号植株。
(4)根据题意“1-6号的根部不联系,6-11号植株在根部有管子相通”,用高浓度的甘露醇
浇灌(高渗透压,模拟干旱)来刺激6号植株(实验组),15min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
组的6-11号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均降低,1-2号植株的气孔开放度稍有下降,而3-5号植株
的气孔开放度却增大。由实验结果可知,当干旱发生时,植物之间会通过地下部分进行信
息交流。
(5)在对6号植株进行高浓度的甘露醇浇灌后Ih,再次测定所有植株的气孔开放度,发
现6-11号植株的气孔大多数都关闭了,除了考虑化学信息外,还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高浓度的甘露醇在土壤中扩散,使植株失水,导致控制气孔开闭的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
孔关闭。
20.布氏田鼠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害鼠,喜栖于植被低矮稀疏的环境,其天敌有草原雕、
草原狐等。
(I)研究人员在1984~2004年间每年的植物生长期(4~10月),对锡林郭勒草原某地布氏
田鼠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
①调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o田鼠种群的数量特征中____直接决定其种
群密度。
②据图可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有明显的季节波动现象,试推测4~8月田鼠种群密度大幅增
加的原因是。生产实践中可根据4月的种群密度及其预测本年度鼠害情况,及
早防治。
(2)通常情况下,动物对道路、车辆趋向于回避。研究人员研究道路和放牧等干扰对布氏
田鼠种群动态的影响。在放牧草场和禁牧草场内,分别选择宽6m的砂石路,在与道路平
行的方向上,由近及远各设置4组样地,调查田鼠种群密度。结果如图2所示。
1
125Γ
8l-
ft口痛甄
4b
20k
L-
卜1
1Oo500-6001000-11002000-2100
与道路的距离/m
图2
①试解释放牧导致布氏田鼠种群密度增加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工商用空调设备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策略报告
- 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策略与路径探索
- 食品加工企业如何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 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发展前景分析
- 教师专业提升的研修策略与实施路径
- 共享充电宝项目商业模式与发展策略
- 低空经济引领航空产业的创新与转型
- 25年工厂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巩固)
- 2024-2025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A卷
- 2025年新式军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SIMTRADE外贸模拟实训报告
- 2022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
- 银行从业公司信贷
- 卖石斛怎么给顾客说:石斛卖的方法
-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PPT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PPT课件(带内容)
- 门静脉高压症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数字化项目工作量度量规范应用指南(2020版)
-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人教版音乐总复习及知识点
- GB/T 6075.3-2011机械振动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第3部分:额定功率大于15 kW额定转速在120 r/min至15 000 r/min之间的在现场测量的工业机器
- 粉红色春天古风水墨PPT模板
- 三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9课-玩玩水粉画|沪教版-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