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四苏轼词两首课件_第1页
高一必修四苏轼词两首课件_第2页
高一必修四苏轼词两首课件_第3页
高一必修四苏轼词两首课件_第4页
高一必修四苏轼词两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必修四苏轼词两首课件目录contents苏轼简介《念奴娇·赤壁怀古》解析《定风波》解析苏轼词特点总结苏轼与其他宋代词人比较课堂互动与思考题苏轼简介0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苏轼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早年在京城应试中举,后历任多地地方官。晚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迁至常州,最终病逝于常州。苏轼生平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思想深邃,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誉。苏轼的词作更是独树一帜,开创了豪放派词风,成为宋词的重要代表之一。苏轼是北宋文坛的杰出代表,诗、词、散文、书法均有深远影响。苏轼文学成就苏轼的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仁爱、忠诚、正义等价值观念。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文学领域,还涉及到思想、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苏轼的作品被广泛传颂,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轼思想及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解析02创作时间: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创作地点:黄州赤壁历史背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战场,苏轼借古抒怀,表达对英雄人物的缅怀和敬仰词作背景描绘赤壁之战的壮阔场景,展现出英雄人物叱咤风云的气概上阕追述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缅怀之情下阕词作内容解析通过对比三国时期和宋朝的英雄人物,突显英雄人物的伟大和英勇对比手法借景抒情用典通过描绘赤壁壮观的景色,抒发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缅怀之情运用典故,如“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增加词作的文学性和艺术性030201词作艺术手法通过对三国时期英雄人物的缅怀和敬仰,表达苏轼对国家命运和历史的思考和感慨表达苏轼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缅怀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和历史的感慨和思考词作主题思想思想感情主题《定风波》解析03创作时间: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创作地点:黄州创作背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心中时常苦闷,对人生、对仕途深感迷茫词作背景描述雨中行走的场景,表现了苏轼不惧风雨、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上片抒发人生感慨,表达了苏轼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下片词作内容解析对比手法通过对比雨中与晴天的不同感受,突显苏轼的超然物外象征手法通过“烟雨”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变幻,表达苏轼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词作艺术手法词作主题思想主题思想表达了苏轼在困境中保持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思想内涵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苏轼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展现了他豁达开朗的性格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苏轼词特点总结04内容广泛苏轼的词作主题多样,涵盖了自然风光、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观察力。风格多样苏轼的词风多变,既有豪放奔放的风格,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有婉约细腻的风格,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展现出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内容广泛,风格多样苏轼的词用词简练、质朴,语言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同时又富有表现力。语言平易苏轼的词善于通过描绘景物、抒发情感来营造深远的意境,使读者在品味词作时能够感受到其深厚的内涵和意蕴。意境深远语言平易,意境深远VS苏轼的词中表达的情感真挚、深沉,无论是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对自然的赞美还是对友人的思念,都让人感受到其内心的真挚情感。个性鲜明苏轼的词作中透露出其鲜明的个性,如豁达、豪放、幽默等,这些个性特点也在其词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使得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情感真挚情感真挚,个性鲜明苏轼与其他宋代词人比较05苏轼与柳永在词风上有着显著的区别。柳永的词更注重于描写情感和内心世界,语言婉约、细腻,而苏轼的词则更注重于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语言豪放、豁达。柳永的词多描写离别之情和爱情,而苏轼的词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柳永的词在形式上更加讲究音韵和格律,而苏轼的词则更加自由、不拘一格。苏轼与柳永

苏轼与辛弃疾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词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辛弃疾的词更加强调抗金救国的主题,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而苏轼的词则更加注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和人生哲理的探讨。在表达方式上,辛弃疾的词更加激昂、豪放,而苏轼的词则更加婉约、含蓄。在内容上,李清照的词更多地描写了女性情感和日常生活,而苏轼的词则更加广泛地涉及自然、历史、人生等多个领域。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作以清新、自然、婉约见长。与李清照相比,苏轼的词更加豁达、豪放,不拘一格,同时也更加具有思想性和哲理性。苏轼与李清照课堂互动与思考题06苏轼在宋词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苏轼的创作风格有哪些特点?苏轼的词作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关于苏轼的讨论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怎样的历史观?你如何理解“一樽还酹江月”这句话?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