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_第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_第2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_第3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_第4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学科年级哪_________教材版本单元名称

信息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人教社统编教材第二单元

单元组

司自然单元。重组单元

织方式

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

1观察物候现象,探究物候知识《大自然的语言》

2探索科学知识,拓展思维方法《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3了解大雁习性,守护共同家园《大雁归来》

课时

信息4筛选有效信息激发科学兴趣《时间的脚印》

5创设情境,说明有序可循

说明的顺序

6删繁就简,分享创作之乐

7走进低碳,共建美好家园倡导低碳生活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1.识字与写字: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在使

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

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2.阅读与鉴赏: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

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

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

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能利用图书馆、

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3.表达与交流:能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

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养成修改自己

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

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

体地进行交流。

4.梳理与探究: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

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

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

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说明文,涉及的是物候学、地理(地质)学、生态

学和古生物学的问题。几位作者善于将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综合

地阐明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逻辑周密,说明准确,展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这些文章,语言朴实优美,带有“科学小品”的特点,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

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这一综合学科的经典文章。物候学本

身是一门综合运用气象、地理、生物、农学等方面知识的学科,作者在介绍这门学

科时,结合实例,娓娓道来,条理清晰,语言准确,将这门学科的特点介绍得明晰

完整。

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都以“恐龙”为话题切入,讨论的角度却各不相同。第

一篇短文意在通过“恐龙无所不有”这一现象,说明地壳运动这一科学事实;第二

篇短文则说明了科学家们是怎样运用地质学的研究成果解决恐龙灭绝年代问题的。

读这两篇短文,学生可以更好地领悟作者所说的“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这一基本科学原则,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大雁归来》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作者看似只是平谈地记录

大雁在春天的北归,背后却蕴含着对自然界一切生命形态的温情和尊重。文章展现

了大雁季节性迁徙的过程,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大雁的喜爱之情,表现出对它们命运

的关注,体现了一位环保主义者的深切思考,形象地闸明了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

道理。

《时间的脚印》为我们解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讲述了岩石的侵

蚀现象、水流和风的搬运作用、沉积岩的形成和化石的来源,形象地展现出时间留

下的“脚印”,也就是大自然变迁的痕迹。大自然变迁的过程,是在漫长的地质年

代里进行的,并不是人们所能亲眼看见的,是科学家们根据现有的地质记录开展科

学研究而推断出的结论。文章通过说明这一过程,展现了地质和古生物研究的基本

方法,可以让读者更好地领略科学精神,激发探索自然、揭开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说明文,对说明文特点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知识的

深度和广度上明显不足,对说明文的研读还有待强化,以形成对说明文全面、系统、

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

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善于抓住有利契

机有效开展说明文教学。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识字和积累本单元重点字词;学习说明文的基本写法和说

明的常用方法,如作诠释、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加强语言的积累,

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

理。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

究的兴趣,初步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本单元的课文,语言既准确、简明,又生动、形象,将抽

象的科学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富有风趣,要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文。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科学思维

的品质。

【单元作业目标】

1.本单元的作业,可以抓住“科学思维”这一核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

工作者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本来就首先要细致观察,认真记录,掌握科学事

实,从中筛选出主要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认识和其他学科已知的科学

原理,做出合乎逻辑的推断,形成科学假说;再将自己的观点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最终达到科学认识。

2.本单元的知识重点,如筛选主要信息、理清说明顺序、学习分析推理、理解

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等,都可以围绕这一核心组织起来。同时,

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说明文的特点。

3.说明文为了让读者易于理解接受,要安排好说明的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

法;事理说明文与之前学习过的事物说明文相比,又有自身的特点,可逐步引导学

生体会。

4.本单元的课文,语言既准确、简明,又生动、形象,将抽象的科学道理讲得

深入浅出、富有风趣,学习中也要引导学生注意。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本单元课文学习彼此有所关联,又各有侧重,要有单元整体的观点。要结合学

生的实际情况,尊重青少年思维发展特点。要结合课文的阅读来引导学生体会科学

方法,领略科学精神的实质。

学生对说明文一般特点(如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语言准确、严谨,

体现科学精神等)的认识,进行有针对性作业设计,引导学生体会两类说明文的不

同特点。

本单元的课文是一篇篇优美的“科学小品”,同时兼具散文之美,要引导学生

细细品味。

具体设计作业安排如下:

1.积累识记本单元课文中重要的字词。

2.阅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学习分析、

推理的基本方法,敢于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3.写作(说明的顺序)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及适用范围;明确说明对象,选择合适

的说明顺序;分清说明主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4.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讨论“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做什么”的话题,确

定各组的宣传活动主题;搜集网站、课本中相应介绍、权威人士的访问或实地考

察等资料,撰写宣传文稿;制作宣传材料,以展板、海报或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观察物候现象,探究物候知识

作业1

1.作业内容:(预习作业)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rong)—化,草木萌发,各

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Pidn)—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

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

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霰()地落下来。北燕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

虫也都[]。到处呈现一片[]的景象。准备迎接[]的寒冬。在地球上温

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给加点的字注音。

(3)这段文字中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4)从下列给出的成语中选择恰切的填在[L依次是(只写字母)。

A.草木荣枯B.风雪载途C.草长莺飞D.销声匿迹

E.周而复始F.花香鸟语G.衰草连天

2.时间要求:(1)(2)2分钟,(3)(4)5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水平

评价指标

优秀良好合格

能准确的填写出拼音与汉字

篦准确找出错李异诙IE

能结合语境正确填写相应的词语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知识积累与运用,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语的字音字形和词语运用。

参考答案:(I)融、翩(2)yunSiI(3)燕——雁(4)D-G-B-E

作业2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从归雁的行列中,—;从冰

雪的消融中,—;从穿石的滴水中,—o读懂大自然的语言,才能掌握大自然

的规律。

①能读出春天的脚步②能读出季节的变换③能读出坚持的可贵④能读出集体的力量

A.④③B.②④①③C.(Wg)①D.④②①③

2.时间要求:5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水平

评价指标

优秀良好合格

能结合语境,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理解与运用,引导学生体会形象生动的语言,从自然现

象中认识大自然的变化规律。

参考答案:B

作业3

L作业内容:(课后作业)阅读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4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

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

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

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丸戛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

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

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

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

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

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

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

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

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3段中的加点词“凡是”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决定物供现象来的四个因素,作者为什么要先说纬度,

再说经度、高下的差异,最后说古今的差异?请从说明顺序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月26日是雯雯的生日,远在大连和北京的两个姐姐在户外都通过微信视频表示

祝贺,令雯雯惊讶的是视频里北京的连翘和榆叶梅开得正盛,可是在气候宜人的大

连这两种花却未开放,你能结合选文内容解答雯雯的疑惑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要求:15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水平

评价指标

优秀良好合格

能根据课文内容陈述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能比较准确的分析说明顺序

觞出说明方法并分方塞梅用

能根据课文中的物候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把

握文章说明的顺序,掌握说明方法对于说明事理的作用,自主探究物候知识,通过

思考得出结论并表达出来。

参考答案:

(1)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⑵选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或由主

到次),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所以先说;经度次之,放到第二位;高下差异

又次之,放到第三位;古今差异影响最小,所以最后说。另外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

古今差异是时间因素,这都是按照逻辑顺序安排的,条理清晰。(意思对即可)

(3)作比较。这段文字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

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与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作对比,突出强调地说

明了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差异这个因素。(意思对即可)

(4)因为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暖和,春天反而寒冷;大连属于

沿海地区,它的春天来临要比内陆迟若干天,所以北京的连翅和榆叶梅要比大连开

放的早。

第二课时探索科学知识,拓展思维方法

作业1

L作业内容:

(1)(预习)自查自检生字词

给下列词语中的画线字注音。

鸟鳖目()金属铉()骨筋()错皱()

衍射()熠化()也克()蟾蛛()()

(2)(预习和复查)说明文基本要素掌握

写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2)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

在南极冰盖。()

(3)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2.时间要求:(1)(书面作业)2分钟;(2)(书面作业)3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1)

评价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秀良好合格

字词注音准确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

(2)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能将说明文常识基本掌握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意在让学生自主全面地预习课文,引导学生积累字词,提高预习复习能力。

(2)意在引导学生回顾说明文相关知识和学生回归教材,考察学生对知识应

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理解能力。

5.参考答案

(1)tunylg6zhδyδnrðngqiαoehɑnchu

(2)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

作业2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文本理解

(1)温故知新,能力提升

比较阅读两篇文章,思考两篇文章的不同,理清两篇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提

示:说明对象、说明角度、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2)知识迁移,拓宽思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那么,大陆为

什么会移动呢?科学研究证明,原因在地球的内部。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壳的厚度在海洋下约为7.2

公里,在陆地大约为40公里。地壳下面是地幔,其厚度大约为2865公里,地幔下面

是地核一一2270公里厚的熔铁外核和直径大约为2400公里的内核。内核温度虽高,

但压力巨大,所以仍呈现固态。

到目前为此,大部分人认为,地球上大陆移动(也称大陆漂移)的原因在于地

幔上部产生的热对流,而热源是由地幔中的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的。但是最新研

究成果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使用金刚石和钻枪模拟地核压力的

实验,并用钻石、红宝石、激光束和特殊子弹时铁加压和升温,模拟确定铁在地核

压力下的熔点,得出结论认为:地核温度为6880°C,不仅较以前人们认为的2700~

3700C要高几千度,而且较太阳的表层温度576OC还高。而以前对地核温度的估计,

是根据对地幔的熔岩进行温度测量后使用类推法而得出的。新的实验说明,形成被

称作大陆漂移或板块构造的地表滑动的热源是地核,而不是地核上面的地幔。这就

是说,使大陆移动并产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动力来源于地核。这给我们研究地球运

动的规律提供了新的线索。

新计算的地核温度说明,地幔和外核的中间地带的作用就像一个压力锅,它使

绝大部分地核热量不能释放出来,但却又允许少量热量溢出,使地幔在称作热对流

的过程中缓慢沸腾,在沸腾时热岩石上升,冷岩石下沉,从而引起地壳的运动,造

成大陆移动并产生地震和火山的爆发。也就是说,地球上大陆移动的原因是由于整

个地幔的对流。新计算出的地核温度还说明,这个高温不可能由放射性元素蜕变而

产生,而是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由气体、尘埃和大块物质的碰撞而产生的,这些物

质组成了早期的太阳系。

(1)根据文章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陆会移动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幔

B.地壳运动造成了大陆的移动并产生地震和火山的爆发。

C.地球内部结构三个圈层中地核的内核比外核圆圈要大

D.新的实验说明,形成被称作大陆漂移或板块构造的地表滑动的热源是地核上面的地

幔。

(2)文章结尾处说“新计算出的地核温度还说明,这个高温不可能由放射性元素蜕变

而产生,而是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由气体、尘埃和大块物质的碰撞而产生的,这些物质组成

了早期的太阳系。”这说明了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

2.时间要求:(1)(书面作业)10分钟(2)(书面作业)10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1)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文章内容掌握,语言表达流畅清晰

概括全面准确,理由充分、具体、全面

高屋建甑,善用联系思维去解决问题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

(2)

评价指标水平_________

优秀良好合格

课外文章内容精确把控

说明方法的实际运用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课内阅读习题的设计检测课堂教学效果,方便查漏补缺。考察范围较广,

属于能力提升类型,对两篇文章的对比阅读,希望学生结合课堂所授,能够全面的

分析回答出来,以观后效。

(2)课外阅读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文本分析和理解能力。跟文章

内容相贴合的科普文章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培育科学素养。

5.参考答案

(1)说明对象:《恐龙无处不有》说明对象是“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

的运动”这一理论,或“板块构造”理论。《被压扁的沙子》说明对象是“恐龙的

灭绝”说明角度: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

不同。《恐龙无处不有》说明角度是通过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

理论。《被压扁的沙子》说明角度则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

因。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说明方法:都采

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例如: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

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

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2)(1)C

(2)说明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

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现实意义:1万事万物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会产生新的物质,

我们要从大观上去看待事情的发展。2局部的变化会影响整体。学习也是如此,从一

门学科学习开始改变会联动改变其他学科的学习,学会举一反三。等等。

第三课时了解大雁习性,守护共同家园

作业1

1.作业内容:(课前作业)知识积累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你从文中了解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

2.时间要求:3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知识的积累”意对考察学生对于文本知识的掌握能力,通过分

析整理,培养信息概括能力。

参考答案:4.(1)大雁3月份从南方飞到北方繁殖,11月份从北方飞到南方越冬。

(2)大雁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⑶雁队以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

(4)春天大雁喜欢在沼泽中聚会,大雁的迁徙是全球性的。

作业2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守护大雁

随着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很多动物失去了家园,而大雁也遭到了人类的猎杀,请你

写一条警示性的标语,呼吁人类保护大雁。

2.时间要求:3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语句简洁

符合主题

具有警示作用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写标语,意在激发学生爱护、保护动物的意识,加深对

课文主旨的理解。

参考答案:收起猎枪,别让孤雁哀鸣。

第四课时筛选有效信息激发科学兴趣

作业1

1.作业内容(课前作业)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犹豫(yu)砂砾(Ie)掀起(Xian)

B.崩落(beng)腐,ι⅛(shi)扇牛(Xi)

C.吹琬(fɪi)宝藏(cαng)滴扁(Iou)

D.沉淀(ding)粗痛Ccao)碓幕(w6i)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置滴漏搬运磨损B.裂缝堆积烘考陆序

C.扫帚浑浊湖泊沟壑D.低洼颗粒歪斜包裹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

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2)根据计算,大约3000至IOOOO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

(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

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10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准确掌握字音、字形、词义

准确掌握说明方法

总体评价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意在让学生自主掌握字音字形;理解词义并准确应用;掌握常见的说明

方法。

作业2

1.作业内容(课中作业)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1~3题。

时间的脚印(节选)

陶世龙

①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②有一种很粗糙的石头,叫作“砾岩”。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

从前的鹅卵石。这说明了岩石生成的地方,是当时陆地的边缘,较大的石子不能

被搬到海或湖的中央,便在岸边留下了。可是,有时候,在粗糙的岩石上覆盖着

的岩层,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却逐渐变细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地壳下沉,

使原来靠岸的地方变成了海洋的中心。

③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④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

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

前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

⑤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

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

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

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

石”。

⑥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⑦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

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

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

叫作“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

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⑧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

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

象……

1.请从选文中概括出岩石保存的历史痕迹。

2.第④段中加点词“很可能”可否去掉?并说明理由。

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15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考查筛选信息能力

掌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总体评价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意在让学生筛选文章主要信息;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激发学生科学

探究的兴趣。

作业3

L作业内容(课后作业)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材料一】人工智能(AD助手和推荐算法每天在与数十亿人互动,以多种方式影

响人类的生活,但究其根本,他们对人类的了解仍然很少。英国《自然》杂志近

日发表评论文章表示,由AI控制的自动驾驶汽车已逐渐掌握与自然界的互动,

但在与其他汽车和行人进行协调或与人类驾驶员进行协作时,它们仍然是新手。

即使在涉及多个Al参与的工作中,仍未解决“合作”这一难题,譬如在西洋双

陆棋、国际象棋、围棋和扑克这些竞争性的案例中。尽管在现实世界,这种“纯

冲突”的环境已很少甚至接近消失,但它们依然是吸引人的研究项目。与半合作

式游戏相比,它们在文化上非常珍贵,相对容易进行基准测试,并且具有更简单

的解决方案。未来几年,AI系统需要彼此之间以及与人类之间以快速、复杂的

方式进行交互:在人行道和车道上,在消费者和金融市场中,在电子邮件通信和

社交媒体中,都需要网络安全和物理环境安全。与人交互不好的自动驾驶汽车或

智慧城市将无法实现其利益,甚至可能破坏稳定的人际关系。

(节选自《人工智能终须拥有合作智慧》《科按日报》2021年5月12日,有删

改)

【材料二】人工智能应用的生动场景如今触手可及。中央网信办公示的人工智能

企业典型应用案例拟入选名单中,小到居家出行、大到政务工作,人工智能技术

正将诸多智能新生活梦想变为现实。

例如,在智能问答方面,南京云问公司研发的智能问答机器人,帮助企业人

工客服减少了超过85%的咨询量;思必驰公司打造的“数字网格员”,2小时内

能完成对1万名居民的信息采集。算法方面,中关村科金公司实现了企业和个人

在政务服务的引导、填报、预审、支付等全流程的在线办理。科大讯飞公司的自

然理解语言技术,可以通过声音准确识别身份,防范电信诈骗;北京得意音通公

司的互联网身份认证服务,目前覆盖了金融、公安、社保、政务等领域……

中国人工智能大发展背后是技术的快速进步。清华大学最近发布的《人工智

能技术发展报告2020》显示,过去10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申请专利量占全球

总量的74.7%,成为全球第一。在自然语言理解处理、机器学习算法芯片术支

撑下,中国10余个人工智能子行业跃升全球前沿。

(节选自《人工智能加速改变生产生活》《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5月12日,

有删改)

[材料三]2021年5月10日上午,“启迪未来,与AI同行”科大讯飞(青岛)人

工智能科技馆开馆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

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唯一的人工智能主题社会化科技馆,科大讯飞(青岛)

人工智能科技馆的建设旨在促进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多元化发展。科技馆聚焦社会

生活,以“人类与智能•生活与社会”为展示主线,设置“创想空间”“讯飞视

界”“智汇生活”“智引未来”4个分主题展区,90多项展品展项,因绕感知智

能、认知智能及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融合机器视觉、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深

度学习等尖端科技,设置了冰球高手、肖像大师、出口成章、眼动打和等互动游

戏,展现“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工智能技术原理及具体应用。

据了解,科大讯飞(青岛)人工智能科技馆在试运营阶段已接待一万多名中小

学生,已经对当地的人工智能基础教育起到了积极的补充作用。正如吴晓如在仪

式致辞环节中说的那样:“随着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人才缺

口巨大。科大讯飞(青岛)人工智能科技馆的落成,对下一步人工智能技术人才的

培养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科大讯飞(青岛)人工智能科技馆的启用,能让

更多的青少年有一个更好的场所,来了解、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对人工智能产生

更加浓厚的兴趣。

(节选自《助力培养后备人才科大讯飞(青岛)人工智能科技馆开馆》“新华网”

2021年5月11日,有删改)

1.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在未来的发展中,Al系统需要彼此之间以及与人类之间进行交互,如在人行

道、车道等领域中都需要网络和物理环境安全。

B.过去10年,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申请专利量虽未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仍位居

全球第一,中国10余个人工智能子行业跃升全球前沿。

C.科大讯飞(青岛)人工智能科技馆在试运营阶段已接待一万多名中小学生,这一

行动对当地的人工智能基础教育起到了积极的补充作用。D.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应

用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场景中,不难发现人工智能技术正将诸多智能新生活梦想

变为现实。

2.材料二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人工智能科技馆对青少年的影响。

2.时间要求(书面作业)20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提取概括主要信息

总体评价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意在培养学生筛选提取概括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

以及它们的作用;掌握说明语言的特点并能准确分析;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

兴趣。

参考答案及解析

【课前作业】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

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

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B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

正为:A项‘'砾"应读IiOC项“藏”应读zɑngoD项“淀”应读diαn0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

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

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B项有错别字,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

为:“烘考”的“考”应为“烤”,“陆序”的“序”应为“续”。

3.【答案】(1)举例子(2)列数字(3)打比方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别。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

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

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对于说明文的

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

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

【课中作业】

1•【答案】①地壳的运动;②气候的变化;③古生物的状况;④地球历史的发展

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三段中的“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可得:

地壳的运动。根据第四段中的“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

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可得:气候的变化。根据第五段中的''古代生物的状况,在

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可得:古生物的状况。根据第六段中的“它帮助我们

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可得: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2.【答案】“很可能”表示“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是一种猜测,如果去掉就太

绝对,不符合事实。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很可能”表示猜测,在句中表示“从前这里

有冰河经过”只是作者的一种猜测,并没有科学实据。如果去掉,语意过于绝对,

与事实不相符,“很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课后作业】

1.B【解析】B项对应材料二最后一段,选项中“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申请专利量

虽未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与材料中“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申请专利量占全球总量

的74.7%,成为全球第一”表述不一致,因此B项表述有误。故选B项。

2.列数字,使说明更加准确化、具体化;举例子,使说明更客观、更具说服力;

都说明了人工智能在生活中工作效率高,而且服务领域也十分广泛;体现了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解析】根据画线句的关键词语''例如"可知此处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根

据关键词“85%”“2小时”“1万名”可知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列举的

两个事例,“智能问答机器人,帮助企业人工客服减少了超过85%的咨询量”“‘数

字网格员',2小时内完成1万名居民的信息采集”,可见人工智能工作效率高,

服务领域也十分广泛,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3.能促进青少年校外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原理的具体应用使得青少

年对人工智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能提供青少年了解、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场

所;可以大大提高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的兴趣。

第五课时创设情境,说明有序可循

作业1

1.作业内容: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回顾说明文文体知识,包括常见说明方法的运用、说明顺序

的选择与标志性用语。

2.时间要求:5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能总结三条以上说明方法

能结合课文语句作清晰的

解读

能总结三种说明顺序

能归纳出三种说明顺序的

标志性用语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此题意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总结的能力,集中探究说明

文写作技巧,尤其是说明顺序的选择与运用,巩固之前的课堂成果,同时也为接

下来的写作课件作准备,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与写作的内在关联。

作业2

1.作业内容:写作任务情境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

品层出不穷。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写作要求:

(1)自拟题目。

(2)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科技产品,观察并了解它的具体构造和特点,运

用本单元所学的说明方法,并恰当选择说明顺序,写成一篇条理清晰地事物说明

文。

(3)为了保证内容的充实,不少于600字。

写作支架:

你选择的科技新产品是

这个产品的特点是

描写角度具体的外形特征

具体的功能介绍

你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你选择的说明顺序有

这个科技产品给我生活带来的影响

2.时间要求:40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结合

评价项目评价细则自我小组评价

评价

产品特征是否让人一看就猜出写的☆☆☆☆☆☆☆☆☆☆

是什么

是否能让我回忆起自己所☆☆☆☆☆☆☆☆☆☆

了解的同种产品

外形描写是否准确、具体、生动、☆☆☆☆☆☆☆☆☆☆

通俗

功能介绍☆☆☆☆☆☆☆☆☆☆

说明方法是否有运用三种以上的方☆☆☆☆☆☆☆☆☆☆

法搭配

说明顺序是否让人感觉条理清晰☆☆☆☆☆☆☆☆☆☆

作品价值是否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与本单元关系密切的写作,与单元其他内容形

成了有机的关联,通过这次作业意在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说明顺序,使写作条理清

晰。并能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多种说明方法进行具体刻画,表现事物的特点。同时

通过这一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关注多姿多彩的科技生活,关注身边新兴事物,感悟

科技的魅力。

第六课时删繁就简,分享创作之乐

作业1

1.作业内容:“谁是小作家”

好文章是需要不断修改才能最后呈现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修改作文。

看看谁是班级小作家,他的作文将有机会在全班朗诵。

要求:

(1)四人组成一小组,组内成员依次朗读自己的作文。

(2)小组同学对同伴作文中是否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突出产品特点进行点评。

(3)小组同学对同伴作文中是否恰当运用说明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进行点

评。

(4)小组同学针对同伴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

(5)根据作文修改小支架修改作文。

(6)完成作文修改并上交。

作文互评、自评量表

写作内容评价等级

1、能科学、准确、鲜明地突出产品的特点。A

2、能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突出产品特点。

3、能选择恰当说明顺序,使文章逻辑清晰。

1、能够写出产品的特点。B

2、能运用说明方法写事物。

3、能选择说明顺序写作。

1、产品特点模糊。C

2、对产品的特点介绍不够具体、详细。

3、文章结构混乱,逻辑不清。

小组讨论具体方法要求

对作者的要求向组员说明自己的作文在哪些方面希

望得到帮助,如说明顺序的运用等。

朗读自己的作文,可以要求组员复述

文章的内容。

询问组员需要修改文中的哪些内容。

对组员的要求作者在朗读时需仔细倾听。

针对作者提出的问题,给出自己的建

议。

指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部分,并

说说理由。

组员提问示范文中“XXXX”是什么意思?

你的作文中重要的部分是什么?你希

望读者读了你的作文后有些什么收

获?你文中的哪些部分需要我们提供

帮助?

接下来你打算做什么?

作文修改小支架

评价标准步骤关注要素

1、能准确、鲜明地初读,删1,是否能精准、鲜明地突出产品的个性

突出产品的个性特特点?如果不鲜明,请重新构思。

点。

2、说明顺序的选择与运用,是否恰当?

2、能运用多种说明如果没做到逻辑清晰,应重新构思。

方法,突出产品特

点。再读,添3、为了突出产品特点,能否再添入别的

说明方法,如果需要,应添加。

3、能选择恰当说明

顺序,使文章逻辑清4、为了使文章逻辑清晰,说明顺序可以

晰。几种搭配运用,从文章整体到局部细节,

可以再斟酌添入。

2.时间要求:20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结合

作文评价量表

写作内容评价等级

1、能准确、鲜明地突出产品的个性特A

点。

2、能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突出产品特

点。

3、能选择恰当说明顺序,使文章逻辑

清晰。

1、能够写出产品的特点。B

2、能运用说明方法写产品。

3、能选择说明顺序写作。

1、产品特点模糊。C

2、对产品的特点的介绍不够详细、具

体。

3、文章结构混乱,逻辑不清。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作文修改是作文写作的重要环节,小组合作修改作

文的方式,既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分享交流,还能检测学生对于所学说明顺序的

实际运用情况,同时也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表达,综合考察了学生的阅读与鉴赏、

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第七课时走进低碳,共建美好家园

作业1

1.作业内容:初识“低碳”

①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地球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我们要爱惜地球,爱

护环境,选择低碳生活。关于“低碳”和“低碳生活”,请同学们将下面信息补

充完整。

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气体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以节能的方式,以

较低或更低的减少的排放,达到减少—排放的目标的一种生活方式。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②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几月几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A、6月4日B、6月5日C、6月6日

③全球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

A、12315B、IlOC、12369

2.时间要求:5分钟

3.评价设计:采取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概念理解准确

能准确选出关于环境

保护有关的信息点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自主全面地了解低碳生活,掌握常见的知识

要点:其中填空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低碳生活概念的了解程度;选择题考查学生对

环境保护知识要点的阅读与积累。

参考答案:①温室(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碳

②B③C

作业2

1.作业内容:合作探究

请和同学一起,五人一组,留心观察学校周边的农村或社区环境,了解当地

环境污染的状况,写出两个令你感受最深的情景镜头,并就“倡导低碳生活,保

护自然环境”为主题提出至少三条具体可行的措施。

2.时间要求:15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能留心生活,找出

具体场景

能提出三条具体

可行的低碳举措

总体评价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实践机

会,使作业与生活接轨,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低碳生活和环境保护的要旨,丰富

情感体验。

参考答案:

场景:①学校旁边的池塘飘满垃圾,原本清澈见底的池塘水变得污浊不堪。

②学校旁边的菜场,到处是废弃的塑料袋与垃圾,连空气里也弥漫着各种怪味。

措施:①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拒绝环境污染,保护森林资源。

②使用购物袋:外出购物时,自备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③节约用水:用完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增强节水意识。

④使用节能灯: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之举。

⑤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骑自行车出行、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⑥注意废物的回收和利用:废弃物如果丢弃就是废渣,就要污染环境。如废

纸、废塑料、废电池、废电器等很多东西都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

【满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