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期中考试试题PAGEPAGE1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东数西算”就是将我国东部沿海区域的数据计算需求,交由西部内陆区域的数据中心去处理。数据中心运营时耗电多,并要求散热条件好,土地、电力供应和气候条件是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的三个关键因素。数据中心建设地离需求地越远,数据传输时延越大。下图示意我国八大数据中心布局,据此完成问题。1.内蒙古枢纽提供算力服务时延最小的区域是()A.长三角 B.珠三角 C.京津冀 D.四川盆地2.贵州枢纽优越的气候条件主要得益于()A.降水 B.地形 C.纬度 D.植被3.我国建设粵港澳枢纽等东部枢纽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气候 B.能源 C.技术 D.时延【答案】1.C2.B3.D【解析】【1题详解】据材料“数据中心建设地离需求地越远,数据传输时延越大”可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四川盆地四区域中京津冀距离内蒙古枢纽最近,故时延最小,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2题详解】数据中心运营时耗电多,要求散热条件好。贵州枢纽位于云贵高原上,海拔高,气候凉爽,利于散热,B项正确,降水、纬度以及植被这些因素对于数据中心建设影响不大,故AC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3题详解】西部枢纽距离东部地区较远,时延较大,建设东部枢纽可以满足东部地区一些对时延要求高的计算需求,例如: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等,D项正确;气候、能源以及技术均不是建设东部枢纽主要考虑的因素,ABC项错误,本题选D。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水系状况和1月0℃等温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M、N两条河流的分水岭是()A.秦岭 B.南岭 C.阴山 D.巫山5.与R1河段相比,R2河段()A.流量小 B.流速快 C.冰期短 D.有凌汛6.形成N河流域沉积区沉积物的主要外力作用是()①风化作用 ②流水侵蚀③风力搬运 ④冰川堆积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4.A5.B6.D【解析】【4题详解】M、N两条河流的分水岭是1月均温0℃等温线所在地,我国1月0℃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结合图中经纬度可进一步确定其为秦岭。故选A。【5题详解】R1河段为沉积区,R2河段无明显沉积,说明R2河段河水流速快,以侵蚀、搬运为主,B对;R2河段汇水面积大,流量大,A错误;两河段都位于1月0℃等温线以南,都没有结冰期,也无凌汛现象,C、D错误。故选B。【6题详解】N河流域位于秦岭以北,为渭河流域,沉积物主要来自流水侵蚀、搬运和风力搬运。②③说法正确。该流域无冰川作用,风化作用形成的风化物,需要经过流水或风力作用后沉积,故风化作用不是沉积物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①④说法错误。故选D。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据此完成问题。7.图中东西两端年降水量均大于400毫米,主要是因为()A.东端位于冬季风迎风坡 B.西端气流受地形抬升C.东端地表植被覆盖率高 D.西端距离大西洋较近8.图中①②③三地()A.热量条件差异极大 B.水分条件差异不大 C.自然景观差异显著 D.受季风影响差异小【答案】7.B8.C【解析】【7题详解】东端年降水量多是因为位于夏季风迎风坡,A错误。西端年降水量大是因为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受地形影响抬升,形成山地降水,B正确。地表植被覆盖率与降水量的关联性较小,C错误。西端距离大西洋远,D错误。故选B。【8题详解】图中①②③三地纬度相差不大,都为中温带,热量条件差异不大,A错误。三地的年降水量分别为:①地为200~400毫米,②地为50~200毫米,③地小于50毫米,三地的水分条件差异大,B错误。三地的自然景观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自然景观差异显著,C正确。①地受夏季风影响较大,②③两地几乎不受夏季风影响,D错误。故选C。四合院是我国传统民居之一,正房坐北朝南,不留后窗,窗前多植树,屋内冬暖夏凉。图为我国某地保留的四合院景观图,现今该地区住宅仍采用坐北朝南布局,但很少新建四合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正房窗前种植的树多为()A.针叶树 B.落叶阔叶树 C.常绿阔叶树 D.常绿硬叶树10.窗前植树的主要目的是()A.遮挡视线 B.美化环境 C.冬季御风 D.夏季遮阴11.该地区现今很少新建四合院的原因可能是()①户均人口减少 ②宅基地供应紧张③技术要求高 ④建筑成本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9.B10.D11.A【解析】【9题详解】四合院是我国北方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地区。华北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正房窗前种植的树多为落叶阔叶树,B项正确;针叶树主要分布在寒带,A项错误;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C错误;常绿硬叶树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10题详解】我国北方夏季炎热,落叶阔叶树夏季枝繁叶茂,遮阴效果好,可有效减少室内阳光照射,D项正确。冬季树叶凋落,且冬季风多为偏北风,而树种在房屋南面,故御风效果差,C项错误;窗前植树与遮挡视线无关,美化环境不是窗前植树的主要目的,A、B项错误,本题选D。【11题详解】四合院占地面积大,房间数目多,适合人口多的大家庭居住。现在随着人口总数的增加,宅基地供应紧张,受人口政策等的影响,户均人口数减少,故居民很少新建四合院,①②说法正确;技术要求与建筑成本均不是现今很少新建四合院的原因,③④错误,综上所述,本题BCD项错误,选A。【点睛】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大利亚东北部是世界重要的肉牛产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东北部农牧业和降水量分布,图中甲区域为牧牛带,采用天然放牧,为自然散养,但肉牛上市前需运到乙区域圈养育肥2~5个月,乙区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牛肉产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推测澳大利亚甲牧牛带采用自然散养的最大优势是()A.热量条件好 B.水源保障充足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无大型食肉动物13.甲牧牛带肉牛需要异地育肥的原因最可能是()A.距离乙地较近 B.草场质量较差 C.便于屠宰加工 D.牲畜生长需求14.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A.混合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答案】12.D13.B14.A【解析】【12题详解】澳大利亚大陆远离其他大陆,无大型食肉动物,牧牛可以自然散养,D项正确;热量条件、水源对于自然散养的牧牛方式影响较小,A、B项错误;自然散养需要的劳动力较少,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D。【13题详解】甲牧牛带分布范围广,距离乙地较远,A项错误;甲牧牛带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干季时间长,草场质量较差,能满足牲畜生长需求,但不利于牲畜育肥,故需要异地育肥,B项正确,D项错误;异地育肥与便于屠宰加工关系不大,C项错误。本题选B。【14题详解】乙地牲畜圈养育肥时间长,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牛肉产地,说明畜牧业比重大;水热条件好,能种植牲畜育肥所需要的谷类作物,故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为混合农业而不是大牧场放牧业,A项正确,D项错误;商品谷物农业和季风水田农业主要作物并不是牛肉,B、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20世纪90年代,智利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高达8.5%,矿业的高速发展对智利经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在此期间,矿业产值占整个GDP的8.5%,矿产品出口创汇占智利出口总额的47%。近年来,智利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图为智利局部区城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智利图示区域内城镇多分布于沿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带()A.在季风影响下降水丰富 B.矿产资源丰富 C.气候凉爽适宜 D.地质灾害较少16.20世纪90年代以来智利矿业市场不断扩大,这主要得益于该国()A.庞大的国内市场 B.发达的海洋运输 C.先进的科学技术 D.广阔的内陆腹地17.推测目前制约智利采矿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铜矿()A.交通 B.市场 C.技术 D.能源【答案】15.C16.B17.D【解析】【15题详解】智利图示区域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炎热干旱,而沿海地带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显著,气候相对凉爽,适宜人类居住生活。C正确。智利不受季风影响;沿海矿产资源丰富不受主要原因;板块交界处,地质灾害较多,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读图可知,智利铜矿资源丰富,国内市场较小,但海外市场广阔。由于地处太平洋沿岸,智利有漫长的海岸线,发达的海洋运输使得该国矿业海外市场不断扩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智利铜矿资源丰富,铜矿开采工业发达,是全球铜生产大国,许多世界知名公司都在智利开采铜矿炼铜,但智利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严重不足,导致采矿业面临能源短缺问题,电力供应十分紧张。交通、市场、技术不是主要制约因素,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亚历山大群岛位于北美洲阿拉斯加东南部沿海(位置见下图),为一个长480多千米的群岛,有大小岛屿约1100个,系地壳下沉,海水上升,山顶露出海面所成,群岛上发育有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据此完成问题。18.亚历山大群岛形成前所在的山脉走向为()A.东—西 B.南—北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19.下列与亚历山大群岛所在山系的成因相同的是()A.冰岛 B.华山 C.阿尔卑斯山 D.东非大裂谷20.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发育有亚历山大群岛上雨林植被的是()A.巴西高原东南部 B.塔斯马尼亚岛西部 C.欧洲西部平原 D.马来群岛【答案】18.D19.C20.B【解析】【18题详解】亚历山大群岛形成前所在的山脉走向与现在群岛分布的走向一致,根据经纬网定向法可知,其为西北—东南走向,ABC项错误,本题选D。【19题详解】亚历山大群岛所在的山系为科迪勒拉山系,为褶皱山系,由板块挤压而成,与阿尔卑斯山成因相同。冰岛和东非大裂谷为板块张裂而成,华山为断块山,故ABD项错误,本题选C。【20题详解】亚历山大群岛上的雨林植被为温带雨林,巴西高原东南部和马来群岛植被为热带雨林,A、D错误;雨林植被发育于年降水量大的地区,塔斯马尼亚岛地形中高周低,西部位于西风迎风坡,而欧洲西部平原地形平坦,受地形抬升影响,塔斯马尼亚岛西部降水量较欧洲西部平原更多,更可能发育雨林植被,C项错误,本题选B。乍得湖是由非洲大陆局部凹陷而成的一个构造湖泊,属于第四纪古乍得海的遗留部分。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乍得湖是一个巨大的湖泊,之后湖面不断萎缩。现在乍得湖湖面海拔为281米,水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东北部的博德莱洼地海拔为155米。乍得湖有入湖的河流,却没有出湖的河流,是一个内流湖,但不是咸水湖。下图示意乍得湖流域分布。据此完成问题。21.乍得湖水位季节变化表现在()A.受东北信风控制时水位低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水位低C.受东南信风控制时水位高 D.受盛行西风控制时水位高22.推测乍得湖没有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是()A.形成时间较短 B.补给水盐度低 C.湖水能够流走 D.湖区蒸发量小【答案】21.A22.C【解析】【21题详解】乍得湖流域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丰富,入湖水量多,水位高,C、D错误;干季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入湖水量少,蒸发量大,湖水水位低,A正确,B错误。故选A。【22题详解】乍得湖在5000年前已经形成,形成时间长,A错误;咸水湖的形成主要是盐分(矿物质)随径流入湖,且无法排出,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不断积累、浓缩导致盐度上升,湖水变咸,故乍得湖没有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最可能是湖水能够以地下径流的形式流走,C正确,B错误;乍得湖湖区纬度低,蒸发量大,D错误。故选C。多米尼加位于海地岛东部,西接海地,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如图),总面积48734平方千米,中部的杜阿尔特峰海拔3175米,为西印度群岛的最高峰,境内气候差异较大,拥有众多国际机场。据此完成问题。23.多米尼加()A.气温自南向北递减 B.东部较西部光照强C.东北部较西南部降水多 D.东南部较西北部风速大24.导致多米尼加沿海地区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25.多米尼加建设众多国际机场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岛内陆路交通不便 C.缺乏海港建设条件 D.国际运输需求量大【答案】23.C24.A25.D【解析】【23题详解】多米尼加地形中间高、南北两侧低,高差大,受纬度和地形影响,气温自南向北先降低后升高,A错误;东部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影响大,阴雨天数较多,西部位于岛屿内陆,降水较少,因此东部较西部光照弱,B错误;东北部位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西南部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C正确;受信风影响,东北部较西南部风速大,D错误。故选C。【24题详解】多米尼加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位于信风的迎风坡,有暖流流经,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侧沿海地区处于信风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出现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A正确;洋流不是主导因素,B错误;该国面积较小,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差异小,C、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国际机场为对外交通运输方式,国际机场众多,表明国际运输需求量大,D正确;这与岛内交通通达度无关,B错误;多米尼加位于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A错误;多米尼加海岸线绵长,海港建设条件较好,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人类活动等。不同的纬度地带,受太阳光热不同,一般来说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海洋与陆地性质不同,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夏季则相反;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降水先增后减。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另外,人类的活动也能够影响到局部地区的气候变化。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三江并流地区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河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千米的区域(如图),区域内水能资源丰富,集雪山峡谷、高山湖泊、冰川草甸、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观于一体,是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三江并流地区成为地质地貌博物馆的原因。(2)说明三江并流地区的地形对河谷气候的影响。【答案】(1)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不断隆升形成高大的山脉,形成雪山、冰川等地貌;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强烈,形成峡谷和丹霞地貌等多种自然景观。(2)山高谷深,河谷地段地形封闭,水汽不易到达,降水较少;南北走向的山脉与季风(西南季风或东南季风)风向大体垂直,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导致河谷干旱;背风坡下沉气流具有增温效应(焚风效应),导致河谷温度较高。【解析】(1)三江并流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地壳活跃,受印度洋板块挤压,多形成高大的褶皱山脉,由于海拔高,多雪山、冰川地貌。该区受来自于印度洋湿润的气流影响,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溶蚀侵蚀作用强烈,多流水侵蚀地貌。(2)三江并流”地区山高谷深、山脉走向大体上垂直于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山脉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背风坡的下沉气流受焚风效应,增温明显,致使河谷干旱,气温高,形成干热谷。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意大利(见下图)自然资源贫乏,一直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是传统的世界领先光伏市场之一。与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相比,太阳能光伏技术获得了意大利政府最大的支持,2011年意大利是世界第一光伏装机容量国(占当时世界份额的1/4)。随着光伏系统的发展,意大利正步入“脱碳时代”。(1)说明意大利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2)简述意大利重视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原因。(3)分析除太阳能外,意大利可重点开发的可再生能源。【答案】(1)意大利领土近似南北延伸,南部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因此南部太阳能资源较北部丰富(或自北向南太阳能资源越来越丰富);意大利西部受西风影响较东部大,阴雨天气多,故东部太阳能资源较西部丰富;意大利主要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阴雨天气,且夏季较冬季太阳高度大、白昼长,故夏季太阳能资源较冬季丰富。(2)意大利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矿产缺乏;意大利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可减少碳排放。(3)地热能,地处板块交界处,地热能资源丰富;水能,属地中海气候,降水较丰富,地势起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风能,临海,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力资源丰富。【解析】本题以太阳能资源为试题背景,涉及了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太阳能的原因及可重点开发的可再生能源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可知,意大利领土近似南北走向,南部地区纬度低,距离太阳直射点较近,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多,而北部地区纬度高,距离太阳直射点较远,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因此南部太阳能资源比北部丰富;意大利西部位于大西洋东岸,受西风影响较大,阴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故东部太阳能资源较西部丰富;意大利主要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而夏季比冬季太阳高度大、白昼长,所以夏季太阳能资源比冬季多。【小问2详解】由材料信息“意大利自然资源贫乏,一直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是传统的世界领先光伏市场之一”可知,意大利能源资源短缺,但由于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由第1题分析可知,意大利太阳能资源丰富,且太阳能为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利用,可减少碳排放。【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地热能资源丰富;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较丰富,加之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西临大西洋,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能资源丰富。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纳米比亚死亡谷位于纳米比亚南部的纳米布沙漠中,特萨查布河曾流经此地形成沼泽,原本是一块充满生机的绿洲,生长着众多的刺槐树,但在六七百年前,随着沙漠中水源的变迁,这里开始变得寸草不生,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现今看到的是高耸的沙丘围在死亡谷的四周,一棵棵在烈日的烤灼下变成黑色的干枯树干突兀地立在白色谷底上。下图示意纳米比亚死亡谷的位置及景观。(1)分析死亡谷周边沙漠广布的原因。(2)推测死亡谷周边沙丘最可能的移动方向,并说出依据。(3)说明死亡谷白色谷底的形成过程。【答案】(1)地处热带,全年气温较高,地表蒸发旺盛,风化等作用强烈;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来自内陆的干燥信风带来的水汽很少。(2)方向∶西北方向。依据∶该地的盛行风为东南信风,在东南风的推动下,沙丘向西北方向移动。(3)气候变化导致移动沙丘阻塞河道,河流改道;废弃的河谷水分不断蒸发,沼泽干涸,盐分在地表积累形成白色的盐沼土。【解析】本题以纳米比亚死亡谷为背景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地貌成因判读、沙丘风向的判断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阅读图文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对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素养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小问1详解】死亡谷周边沙漠广布主要是受该地位置、气候、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从位置来说,该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地处热带,全年气温较高,地表蒸发旺盛,风化等作用强烈;从气压带风带来说,该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为热带沙漠气候;从大气环流角度来说,来自内陆的干燥东南信风带来的水汽很少;沿岸寒流加剧了气候干旱。【小问2详解】结合该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可知,该地盛行东南信风,在东南风的推动下,沙丘向西北方向移动。故该地沙丘的移动方向为:西北方向。【小问3详解】死亡谷白色谷底的形成为气候变化的结果。据材料“随着沙漠中水源的变迁,这里开始变得寸草不生”可知,该地气候变化导致移动沙丘阻塞河道,河流改道;据材料“一棵棵在烈日的烤灼下变成黑色的干枯树干突兀地立在白色谷底上。”可以判断,沼泽失去补给,不断蒸发,河谷和沼泽干涸,盐分在地表积累形成白色的盐沼土。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湖南省桃江县位于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过渡的中低山丘地带,素有“楠竹(毛竹)之乡”的美誉。楠竹(见下图)根系集中稠密,生长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年均温15~20C,年降水量1200~1800毫米,要求土层深厚、土壤呈微酸性或中性,不耐积水淹浸。近年来,桃江县利用楠竹资源大力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