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高中统编版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课时教学案学案编订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班级姓名教学内容第3课时主题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1课时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学习目标时空观念通过对古今中外食物储备技术的对比,掌握工业革命后古今中外现代食物生产、储备的概况。认识科学技术进步对食物储备产生的影响,增强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通过文字、图片等材料,了解食品安全产生的原因及需采取的应对措施,理解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与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对食品供给的影响。史料史证能通过史料分析食物生产的现代化,说明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与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对食品供给的影响。学习目标唯物史观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学习目标家国情怀了解食品安全产生的原因及需采取的应对措施,分析中国及世界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联系生活实例探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多方面影响,尝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教材分析重点食物生产、储备现代化对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的重大意义,及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大举措。难点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自主学习归纳提升学生依照教学目标参照课本归纳,完成基础再现部分。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积极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核心主干知识,启发诱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达到环环相扣、绕疑深入的目的,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一学习时间:自主学习、归纳提升(30分钟)网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1)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3)20世纪下半叶以来①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②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的生产量大幅度增长。③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2.农业科技的发展(1)农业机械化①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②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也不同。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2)农业自动化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3)杂交育种技术①20世纪以来,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有了新的突破。a.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平均亩产增至350千克。b.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亩产提高到250千克。c.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培育出一季亩产可达600-650千克的杂交水稻。d.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纪录。②意义:杂交育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3.养殖业与渔业的现代化(1)养殖业: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从给料、给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2)渔业: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史料史证能力训练一】粮食与国家安全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4.5亿亩,2017年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位列世界首位,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保证。与此同时,我国集成推广了一批粮食绿色高产高效模式,杂交水稻、耐密型玉米等品种大面积推广,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一喷三防等实用技术广泛应用,为粮食现代化生产起到了良好的带动引领作用。从1978年开始,粮食市场化改苹就在探索中前行,从初期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全面放开粮食市场,我国粮食市场由分割逐步走向一体化,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基础。现在,我国粮食能从吃不饱转变到吃好状态,这也是与政府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制定粮食安全政策密切相关的。——摘编自王济民《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粮食安全:成就、问题及建议》材料二据统计,2010—2019年的10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2%,粮食消费年增长率2.7%,粮食消费年均增长率高于粮食产量增长率0.7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每年新增人口大约600多万人,新增的城镇化人口大约2000万人,每年因为人口增长和需求增加需要粮食消费新增100多亿斤,但我国户均耕地7亩左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发达国家的1/40,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粮食缺口需要通过粮食储备和适量进口加以调剂解决,但是世界粮食市场不具备支持我国粮食安全的能力。我国年消费的粮食数量到2021年将达到14000亿斤左右,而世界粮食市场的可贸易量只有6800亿斤。——摘编自尹成杰《后疫情时代粮食发展与粮食安全》(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经验。(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并谈谈应如何处理。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古代在原始农业社会,人们利用地窖和陶器来存储余粮。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粮仓的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人们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中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2.20世纪以来(1)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后来这项技术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由百吨发展到千吨、万吨。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2)冷冻食品工业与冷链物流产业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该产业的发展。(3)成果如今,人们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各类生鲜食品,且能将其在家中保存较长时间,方便食用。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1.世界饥饿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消除饥饿的努力(1)科技进步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与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大大增加了食物供给。(2)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3)中国政府①方针: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②成就: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③成就取得的原因: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3.食品安全问题及治理措施(1)问题①农业现代化大大地丰富了食品供应,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②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也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2)治理措施为遏制这种趋势,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中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国政府还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史料史证能力训练二】食物生产、储备的现代化材料一食物在现代早期的传播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粮食产量和人口的增长,19世纪的工业化则彻底改变了食物的制作方式,甚至是食物的根本属性。铁路和汽船跨越大陆和海洋将水果、蔬菜和肉类运到市场上,改变了世界各地的食物供应网络。与此同时,工业技术不断地将烹饪从家里的厨房转移到遥远的工厂。随着食物由铁路和汽船从世界各地运来,“健康卫生”的含义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肉的新鲜程度不再取决于牲口被宰杀的日期有多近,而是取决于它的包装和冷藏。在19世纪之前,只有精英阶层才可以每天享用白面包和肉。随着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兴起,这两种食物和许多其他食物终于成为西方社会的日常主食。(1)食物在近代发生了哪些变化?(2)食物在近代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当代中国积极重视粮食储备。中国的粮食储备是充裕的,我们的储备规模在1.5亿吨-2亿吨。中国的储备主要分为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2000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组建成立,中央储备粮的垂直管理体系开始形成并得到良好运行。国务院拥有中央储备粮粮权,国家粮食局具体负责粮食的行政管理,中储粮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管理负总责。但粮食储备业务涉及财政部、发改委、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中央储备粮等政策性任务的下达需要几个部门共同签署意见。(3)根据材料,归纳当代中国粮食储备的特点,分析粮食储备的意义。合作探究知识升华第二学习时间:合作探究、高分跨栏——知识技能系统化老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本节的知识结构及探究本课重点难点:1.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特征(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降低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3)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4)农业服务社会化。形成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发展农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品,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6)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既有利于增强农业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又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发展后劲大为增强。(7)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用现代化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8)农业劳动者现代化。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高科技技能,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9)农民生活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美好。2.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1)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的建设,能促进生产发展,对于农村的生态环境及生活面貌都有极大的改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产业基础,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的活力。(2)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农业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建设能全面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实现粮食生产的稳定。(3)有利于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循环上升发展,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1)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①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食物供求之间的矛盾加剧。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③气候灾难的影响。④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2)对策①推动农业科技发展,挖掘粮食生产潜力。②为保障可持续发展,将把治理贫困、提高农业产量和保护环境统一起来,同时摸索控制世界人口增长的途径。③改善粮食生产的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如保障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等。④重视体制创新,推动市场化改革。⑤加强国际合作默写过关知识深化高效训练不练不讲高效训练、不练不讲——知识题目化、能力具体化当场训练、同步测控:一、选择题1.人们谈论欧洲近代农业革命的兴起时,最初把它与圈地运动、大农场的兴起等联系在一起,后来则越来越多地从技术的发展、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劳动效率的进步等角度来界定它。这一论述的转变()A.突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B.承认工农业发展的相互促进C.非常重视制度性变革的影响D.为即将到来的工业文明奠基2.1964年,中国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1976年开始推广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由此可见,当时中国()A.注重通过农业科研提高粮食产量 B.科研工作未受“左”倾错误影响C.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效3.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肉类、水产品冷链物流水平,积极建设、发展全国各地肉类、水产品、水果、蔬菜等冷链物流体系。这一规划有助于()A.增强我国食品安全保障能力B.提升我国粮食生产能力C.提高全国各地物流运输水平D.增强我国粮食储备能力4.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后逐渐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器械,粮食总产量在1700年为3.175百万夸脱,1845年为18.665百万夸脱(夸脱:计量单位)。这反映了()A.先进农机技术的广泛应用B.英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C.英国政府重视农业的作用D.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发展5.1960年,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20世纪70年代初,政府向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法国政府的一系列措施旨在()A.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B.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C.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D.摆脱经济“滞胀”困境6.阅读下面两幅图,据此可得出()A.传统家庭养殖模式已被淘汰B.现代科技推动养殖业发展C.农业生产已步入自动化时代 D.为消除人类饥饿做出贡献7.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气氛。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美国人发明了内燃机B.机器的噪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C.内燃机推动了工业生产D.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8.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这表明()A.农业机械化的逐步实现B.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瓦解C.资本主义农场开始建立D.工业革命推动农业变革9.“在1850年至1913年间,在美国,取代马匹的拖拉机一天能拉旋转式犁翻耕多达50英亩的土地。……联合收割机能自动地收割庄稼、打谷脱粒,甚至还能自动地将谷物塞进布袋以供应市场。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这些现象表明()A.美国工业革命领域的宽泛B.美国农业技术的领先地位C.农业成为面向市场生产的商业事业D.它最终引发美国工业革命全面展开10.1929年,苏联创建了拖拉机站。拖拉机站拥有农业机械(如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并负责维修工作,使其随时可以使用,而费用则由集体农庄负担。拖拉机作业时间从1928年到1936年急剧上升了差不多100倍。这主要反映出当时苏联()A.农业集体化急速普及B.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重工业飞速发展D.农民欢迎新经济政策11.下表是《通典》天宝八年(749年)统计的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河地形,分全国为十五道)各仓所储粮食量表(注: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当地粮食产量)。从表中能反映出的信息是()正仓、义仓、常平仓储粮总数(单位:石)全国109906064河北道21029924河南道22467641(唐朝时,正仓储州县粮食,义仓备灾荒时的不足,常平仓均粮价的贵贱。)A.河南、河北两道是全国的经济重心B.河南、河北两道是国家重要产粮区C.河南、河北两道负责储备灾荒粮食D.两道受安史之乱影响粮食储备不足12.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于1999年1月在杭州宣布,当今农业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超级水稻的培育技术将由中国人率先攻破。这种杂交水稻亩产量超过800公斤,技术难题目前已经基本解决,3-5年内将大面积推广生产,这是世界水稻育种的又一次新的飞跃。材料反映了()A.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的更新发展B.科技发展导致农业商品化的提高C.技术革命催生了新的产业部门D.新技术革命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13.随着冷链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新鲜肉奶制品、蔬菜水果的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这反映出()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B.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C.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14.宋代各地先后设立常平仓,各州按人口多少,留取上供钱一二万贯或二三千贯为籴(买进)本,每岁夏秋谷贱,增市价三五文买入,遇谷贵则减价卖出,所减不得低于本钱。据此可知,宋代常平仓的主要功能为()A.平抑粮价和备荒B.抑制土地兼并C.垄断商业和贸易D.收缴地方财赋15.《马可·波罗行纪》中介绍了我国13世纪用冰保存鲜肉及制造冰酪冷食的技术;明朝政府在运河两岸修建水库,给为宫廷运送鲜菜鲜果的船只加冰,保持其鲜嫩;清光绪年间,北京已专设冰窖,用于藏蒜荨,保证对皇宫的供应。这反映出我国()A.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B.古代政府重视物种交流C.官府需求刺激科学发展D.长途贩运贸易繁荣发展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代,“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民食问题事关政权稳固。据《礼记》记载,周朝禁止出售不成熟的根食和水果等;汉代,干肉腐坏变质出售致病,商贩及监管者“与盗同法”。《唐律疏议》规定,明知脯肉已经变质而不及时焚毁构成的刑事犯罪将受重罚,“其有害心,故与尊长食,欲令死者,亦准谋杀条论;施于卑贱致死,依故杀法”。《宋刑统》要求食品行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由行会对食品质量负责;明嘉靖时,“发现猪羊肉灌水,及米麦等插(掺)和沙土货卖者,杖八十”。——摘编自蒲丽娟、王伟《政治伦理视域下的古代食品安全治理及启示》材料二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组成“全国食品卫生领导小组”,组织对食品种养、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等环节的治理。1982年11月,食品卫生领域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通过。1981年,卫生部制定了食品卫生标准研发五年规划,陆续发布了80多项标准。1984年,我国正式成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成员,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标准制定。——摘编自胡颖廉《改革开放40年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机构演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食品安全治理的特点和目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初期食品安全治理的意义。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多数人并没有选择吃的权利。不过,这一情况随着人类社会步入近代而发生了巨大变化。食物的大交换十五世纪末,新大陆被发现后,美洲特有的农作物被带到了欧洲。进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像玉米、土豆、红薯等作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与习惯,更成为人们在饥馑之年的救命口粮。到1800年左右,取材于美洲的蔗糖已经成为欧洲普通人的日常必需品。同时,旧大陆的一些农作物和家畜被欧洲人带到了美洲;不过,家畜的过快繁殖也引发了美洲的生态危机。……至少在欧洲,新旧大陆之间的食物大交换,间接促成了一个更为平等社会的出现。当然,欧洲这种平等的背后是上千万背井离乡的黑人奴隶的血泪史。食物的工业化工业化食品的出现,解决了食物的保存和运输两大问题。1835年、1871年,美国人雅各布·珀金斯和德国人卡尔·冯·林德在大西洋两岸先后发明了制冷机和冷动机;同时,借助同时代铁路和航运技术的发展,大宗肉类食物的跨国和远洋运输不再是问题。大型屠宰厂、肉类加工厂、罐装食品厂纷纷建立,之前手工烹制食物的“温情脉脉”被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所追求的效率和价值所取代。但总体而言,民众尤其日益扩大的社会中下层人士从食品的工业化中还是得到了好处,因为获得了更多的权利。食物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今天,麦当劳金色拱门的标志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象征。西方食物在向全球挺进的同时,必须经历一个被“地方化”的过程。也就是必须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传统。如肯德基公司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推出了粥、油条和大饼等产品。随着西方快餐和工业加工食物的传播,肥胖、心脏病、糖尿病等与不健康饮食有关的疾病也在扩散。一系列新的健康风险抵消了工业化食物的好处,也让人们开始警觉快餐和工业化食物的弊端。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近代以来食物的传播与人类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任选一个历史时期或全面综合考察皆可,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教学案参考答案【史料史证能力训练一】粮食与国家安全答案:(1)主要经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广是粮食安全的基本保证;农业科技创新为我国粮食增产提供了坚实有力支持;推进粮食市场化改革,确保粮食安全;政府粮食安全政策确保农民种粮利益。(2)问题:粮食增产率低于粮食消费增长率;城镇化加快发展增加了粮食供给的需求;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粮食生产的瓶颈制约作用;依靠国际市场解决我国粮食需求的空间较小。处理: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粮食安全理念;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始终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制定和强化增产保粮、节约用粮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史料史证能力训练二】食物生产、储备的现代化(1)食物的制作方式,甚至是食物的根本属性发生了改变;世界各地的食物供应网络发生了变化;新技术运用于肉类保鲜;白面包、肉和许多其他食物终于成为西方社会的日常主食。(2)工业化的影响;铁路和汽船等交通运输的改进;新技术的运用;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兴起对食品的要求。(3)特点:规模大;实行分级储备;管理体系垂直运行;多头共同合作管理。意义:保证了粮食供给;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保证了国内生产生活的需要;增强了应对重大与突发问题的应对能力;配合了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保证了国家长远计划的实施。【高效训练】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越来越多地从技术的发展、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劳动效率的进步等角度来界定它”可知,人们更重视生产技术、劳动效率,突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故A正确。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等信息可知,随着矮秆水稻和杂交水稻的推广,中国的水稻产量大幅提高,体现出通过农业科研提高粮食产量,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左”倾错误,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包产到户发生在1978年之后,排除C项;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排除D项。故选A项。3.【答案】A。【解析】冷链物流与食品保鲜、运输相关,发展冷链物流体系,有助于食品在各地的安全流通,保障食品安全,A项正确。材料与粮食生产能力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非提高物流运输水平、增强粮食储备能力,排除C、D两项。4.【答案】D。【解析】1790年,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器械”,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说明工业革命推动农业发展,D项正确。A、B项是材料表象;C项不能由材料得出。5.【答案】B。【解析】由“农业机械”等可知,法国政府鼓励发展现代化农业,B项正确。“离农终身补贴”是为了使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退出农业生产领域,发展现代化农业,完善保障制度并非主要目的,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城乡一体化,C项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6.【答案】B。【解析】对比图片可以看出,现代养殖业使用机械辅助生产,规模大,管理科学,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推动了养殖业的现代化,B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错误;C项夸大了材料之意,错误;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且夸大了材料中现代养殖模式的作用,排除。7.【答案】D。【解析】题干说的是“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这都是指内燃机在农业方面中的运用,促进了农业机械化进程,而不是推动了工业生产,故选D,排除C;内燃机是德国人发明的,A不符合史实,而且题干也没有提到内燃机发明者,故排除;题干不是在说机器的噪声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而是说内燃机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所以B与题意无关,故排除。8.【答案】D。【解析】工业革命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使得更多的农民变成了工人,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的变革,故选D;材料不是强调农业机械化的实现,而是强调工业革命对农村的生产关系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排除A;材料体现了工业革命和农业之间的关系,主旨不是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瓦解,排除B;材料体现不出“开始建立”的信息,排除C。9.【答案】C。【解析】从材料“在1850年至1913年间”“联合收割机能自动地收割庄稼、打谷脱粒,甚至还能自动地将谷物塞进布袋以供应市场”中可以看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农业成为面向市场生产的商业事业,故C项正确。10.【答案】A。【解析】苏联从1929年开始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活动,材料中“费用则由集体农庄负担”说明农业集体化迅速发展和普及,故A正确;B是1921年宣布结束,故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重工业发展的信息,故C错误;新经济政策是1928年废止,故D错误。1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河南道与河北道储粮总数所占比重接近全国的一半,说明河南、河北两道是国家重要产粮区,B选项符合题意;河南、河北两道是全国的经济重心说法过于绝对,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河南、河北两道负责储备灾荒粮食,C选项排除;安史之乱发生于755年至763年间,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合,D选项排除。12.【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于1999年1月在杭州宣布,当今农业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超级水稻的培育技术将由中国人率先攻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的更新发展,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13.【答案】A。【解析】“冷链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属于生产,“人们对新鲜肉奶制品、蔬菜水果的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是消费,因此材料说明的是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故答案选A。B、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自学计划范文
- 幼儿园园长工作每月提示11月-幼儿园园务计划
- 物业公司出纳工作计划模板
- 2025销售工作计划的范文
- 区残联某年工作初步计划
- 2025-2025学年度上学期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 1月秘书个人工作计划
- 《气血循环机》课件
- 《行政的执行及手段》课件
- 合同备案的法律规定
- 现金赠与协议书范本(5篇)
- HCIP-Intelligent Computing H13-211考试认证题库
- 西南交通大学2016-2017第二学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试题及解析
- 其他常见疾病的康复
- 例谈实验教学的强化与优化(吴加澍)(共39张)
- 【建模教程】-数学建模题目及答案-数学建模100题
- 水上通航安全维护方案
- 幼儿口头作文800字(通用范文6篇)
- 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专项方案设计
- 2023年高校财务处长述职报告范文
- 体系年度工作总结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