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只有人才具有耻辱感。现象学家舍勒很明确地认为耻辱感是人类独具的类似于自我保护的感觉,耻辱感的产生总是伴随着一个被他称之为“转回自我”的意识现象,人的精神总是能够使人意识到自身的现实存在与理想存在之间的距离感。“耻”作为一种道德意识与道德潜能,从本质上说是自我将自己视为对象的自我意识,所以它有内省与自律的特点。但有些西方汉学家却错误地认为“耻”是外在的,不像西方的“罪”那样是一种对于内在堕落的抗拒以及自我谴责。如芬格莱特就强调“耻”虽然是一个道德概念,标识一种道德的状况或道德的反应,但与其相应的道德关系是由“礼”所规定的地位和角色的关系,所以他认为:“孔子关于耻的概念是一个真正的道德概念,但它更加倾向于以礼为中心的道德,也就是传统礼仪所规定的社会行为,而不是倾向于一个人存在的内在核心——“自我’。”芬格莱特片面地认为“耻”作为一种道德概念是外在的,是以“礼”为中心的道德,不是从内在“自我”转出的。他没有认识到耻辱感的本质是内省与自律,它与西方的“罪”概念一样,同样导源于一个人存在的内在核心。耻辱关联着人的整体存在,它体现着一个人存在于世的方式,关涉着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存在以及一个人如何与他人相关的种种设想,可以说耻辱感是道德世界最具革命性的力量。(摘编自李富强论文中《耻与君子人格》部分)材料二:耻辱观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是个体道德修养的评价观念,又是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那么,耻辱观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从字义来看,耻在字源意义上是指屈辱、羞愧。在古汉语中,“耻”字写作“耻”,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辱也。从耳,心声。”辱意指羞耻,《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耻也。”简单来看,“耻”和“辱”的字源意思相似,但细究起来,“耻”与“辱”也应有所区分。从字形来看,“耻”是由“耳”和“止”组成的,直观的意思是听到了就要停止某种行为,表达着自我约束的心理状态和内在情感。现代工具书《心理学大辞典》将“耻”解释为:“个体认识到自身违反社会规范后产生自我谴责的情感体验。”《社会心理学词典》则认为“耻”是“个体或团体对自己不良行为进行谴责的一种道德情绪”。可见,“耻”更偏向与内在心理活动有关的情绪或情感。“辱”是由“辰”和“寸”组成的,是对于某种不符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或者不符合公序良俗行为的谴责或处罚,偏重于利用外在的威压性因素使人们产生羞耻。农耕文明时代,若有农户错过耕种的时机,便会受到他人的羞辱。综合而言,耻辱感既包括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违反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时产生的自我谴责的心理状态,也包括个体的行为受到社会舆论或他人否定性评价时,个体所产生的羞愧心理。现在所说的耻辱观,则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反映,是人们关于耻辱问题的总的观点与看法,其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耻辱”“耻辱是否重要”“耻辱有多重要”等涉及关于耻辱的判定标准、价值评价、认同程度等方面。耻辱观教育指的是培育正确耻辱观的实践活动,往往围绕具体的耻辱观,引导人们懂得什么是耻辱,进而实现积极正向的行为。不以为耻是当前耻辱观的突出困境。不以为耻源于耻辱观念的偏误,具体表现为个体不知道、不认为或者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可耻的,通常表现为“啃老族”等问题。“啃老”指的是已经成年而且具备社会生存能力、无法完全自立且依靠长辈养活自己的群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父母过分溺爱子女,子女习惯性依赖父母,长此以往,子女缺乏独立性,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只能靠父母供养。二是社会的广泛认同。啃老不被认作是可耻的行为,且得到社会的包容。三是个人耻辱观念的缺位。“啃老族”们觉得靠父母养活自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不可耻。究其根本,是因为耻辱观念的偏误,子女不觉得也不知道自己啃老的行为是可耻的,在家长的纵容和社会的包容中肆意发展,以及无法得到正确的耻辱观教育,个人一直处于观念不清的状态。对于当前耻辱观教育面临的偏误等问题,教育者通过课堂主渠道灌输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虽然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觉悟有一定的作用,但教育效果持续时间短,还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他们从内心自觉接受耻辱观教育,就要求教育者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切中要害地进行耻辱观教育。首先,一般性教育与精准教育相结合。面向群体做好一般性教育,运用理论教育法传授正确的耻辱观理论,使正确的理论入脑入心,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耻辱观念。关注个体适时进行分众教育,例如,通过举办““啃老’之我见”“勇于评价啃老族”“啃老族该不该存在”等演讲、辩论活动;针对“啃老”族、“老赖”族进行专门教育,聚焦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例如,针对闯红灯现象举办社会道德法制课堂等。针对不同教育对象,进行精准化教育,解决教育缺位和教育错位问题。其次,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除了课堂上的理论灌输,例如组织主题教育会、辩论会等显性教育外,还可以进行一些隐性教育,例如,播放耻辱观教育影片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整塑教育对象的耻辱观念。(摘编自沈苹《新时代耻辱观教育的现实困境及疏解路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耻辱观对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二者有相同的论证基础和论证目的。B.材料一认为耻辱关乎人的整体发展,这与荀子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的观点是一致的。C.材料二指出当代的耻辱观是人们关于耻辱问题的总的观点与看法,从一件独立的事情很难判断出一个人的耻辱观。D.材料二指出教育者通过课堂主渠道灌输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无益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耻辱观。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耻辱观教育要围绕正确的耻辱观展开,好的耻辱标准对人们的行为有积极的导向作用。B.如果子女不觉得也不知道自己啃老的行为是可耻的,加强耻辱观教育就更加迫切。C.“啃老”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可佐证整个社会的耻辱观念都出现了偏误。D.一般性教育与精准教育结合,既面向群体,也关注到个体,耻辱观教育才更有针对性。3.下列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从耻辱感引出“自我回转”的意识,进而引出学者们对羞耻感产生的机制的分析,层层深入。B.材料二以农户错过耕种后受羞辱为例,来论证个体意识到自身违反社会规范时产生自我谴责的心理。C.材料二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啃老族”现象来论证不以为耻的当代困境,具有现实针对性。D.材料二中出现的“偏重于”“主要有”“有一定的”这些词语都能表现出议论文语言严谨的特点。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第一段都对“耻辱感”进行了论述,请从结论和论证方法两方面分析其不同点。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山地回忆孙犁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土靛染的粗布裤褂,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穷山恶水之间度过的三年战斗的岁月,使我记起很多人。阜平的天气冷,那里不种棉花。老大娘们手里搓着线锤,很多活计用麻代线,连袜底也是用麻纳的。就是因为袜子,我和这家人认识了。那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有一天早晨,我登上石头,砸开冰口,正要洗脸,听见下水流有人喊:“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十月严冬的河滩上,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泅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我笑着说:“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说:“你真讲卫生呀!”“我们是真卫生,你们是装卫生!你们尽笑话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肚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的弯下腰去。我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的放光。“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那是假话吗?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光着脚打下去吗?”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你说什么?”“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咳!”我也笑了,“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不会求人做一双?”“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纺了半年线赚的,还够做一双袜子。”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的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和这一家人渐渐熟了。女孩子的父亲是个生产的好手,现在地里没活了,他正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我去帮忙。一天女孩子说:“半月了,你们赚了多少钱?”一数票子,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够了,你们在曲阳给我买架织布机回来吧!”这以后,女孩子就跟着八路军女同志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开国典礼那天,我同大伯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另外,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的。大伯看着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干什么用?”我问。“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你给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叫女孩子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女孩子与“我”因在河中洗脸、刷牙引发的关于卫生问题的争执暴露了城乡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解放后还存在。B.文章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场面,但从“我”和女孩子在河边的对话中,依然能感受到战争的惨烈,敌人的凶残。C.“我”大清早就遭到女孩子的训斥非常生气,但听说她要为我做袜子后,我非常感动,军民间的隔阂也随之消除了。D.女孩子的率真质朴、善良单纯、勤劳好学让人感受到普通老百姓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依旧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描写女孩子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女孩子对“我”进行了不留情面地呵斥,略带着几分蛮横,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B.本文以大叔想做国旗结束,以小见大,不仅体现出乡下百姓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更体现出革命群众对胜利及新中国成立的无比欢欣。C.本文打破了小说传统的艺术结构,不追求情节的连贯缜密,跌宕起伏,而只是将几个场景串联起来,呈现出了典型的散文化特点。D.与《荷花淀》一样,本文语言具有清新自然,简洁优美的特点,叙事也是在朴素的对话中展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饱含深情。8.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请结合文本谈谈这样设置的好处。9.请分析“布”这个物象在文中的作用。二、古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迁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四十九年九月,秦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陵兵亡五校。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命,不行;乃使秦相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应侯请之,不起。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院①之,是足以死。”遂自杀。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五十年十一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太史公曰: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然不能救患于应侯。(选自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材料二:若秦因四世之胜,据河山之阻,任用白起豺狼之徒,奋其爪牙,禽猎六国。穷武极诈,士民不附,卒隶之徒,还为敌仇,焱起云合,果共轧之。斯为下矣。凡兵,所以存亡继绝,救乱除害也。故伊、吕之将,子孙有国,与商、周并。至于末世,苟任诈力,以快贪残,急城杀人盈城,争地杀人满野。孙、吴、商、白之徒,皆身诛戮于前,而国灭亡于后。报应之势,各以类至,其道然矣。(选自班固《汉书•志•刑法志》)【注】①院,同“坑”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远绝河山A而争人B国都C赵应D其内E诸侯F攻其外G破秦军H必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迁,表官职调动,此处指晋升。可替换为“晋、升、擢、拔、陟、进、加”等词。B.病笃,文中指病情加重。其中的“笃”与成语“博学笃志”中的“笃”意思不同。C.因,此指依靠、凭借。与《过秦论》中“蒙故业,因遗策”“因”的用法相同。D.于,介词,相当于“在”。与《屈原列传》中“外欺于张仪”的“于”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陵统率部队攻击邯郸,秦军伤亡很大。秦王亲自请武安君赴任,武安君不肯;再派应侯去请他,武安君称病不肯赴任。B.武安君自杀时仰天长叹,自认为没什么罪过,竟落得这个结果。后又反思在长平之战时,用欺诈之术把几十万降兵活埋。C.班固认为秦国覆灭的原因是,秦国用尽武力和奸诈,军士人民都不归附,服兵役、劳役的人又成为仇敌,共同颠覆了它。D.像伊尹、吕望这些将领的子孙,其拥有国家,可以同商朝、周朝共存。因为他们正确地使用军队,拯救危乱、铲除祸害。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②任用白起豺狼之徒,奋其爪牙,禽猎六国。14.根据材料,请简要概括司马迁和班固对白起的评价。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雨四首(其三)①杜甫物色岁时晏,天隅②人未归。朔风鸣淅淅,寒雨下霏霏。多病久加饭,衰容新授衣③。时危觉凋丧,故旧短书稀。【注】①清代的浦起龙认为此组诗为杜甫寓居夔州时做作,且皆深秋微雨中所得。《杜脆》所谓“秋霖”也。②天隅:天边,指极远的地方。③授衣:谓制备寒衣。古代以农历九月为授衣之时。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夜喜雨》的首联与颔联巧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雨写得有情有义。B.《春夜喜雨》用“无声”来凸显春雨之细微,用渔火来点缀黑夜,对比鲜明。C.《雨四首》(其三)的首联写深秋客居之事,带出颔联之“风雨”,笔笔空灵。D.《雨四首》(其三)颔联中的“淅淅”“霏霏”运用了叠词与动静结合的手法。16.两首诗同为杜甫写雨之作,但分别寄寓着不同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①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月光照进门帘及思妇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②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庄宗的衰颓败落,到了截断头发、痛哭流涕沾湿衣服的可怜地步。③“天下”可指四海之内,可指自然界、社会上,也可指国家。“天下”在文言文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23年12月,中老铁路开通运营迎来两周年,黄金大道效应日益凸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让“早上昆明吃米线,傍晚万象喝咖啡”的愿望不再______①_____。中老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全长1000多公里。建设期间,铁路沿线气候环境十分复杂,线路条件非常有限,给动车组研发带来了极大挑战。中国技术团队依托中国“复兴号”动车组成熟技术,结合老挝当地自然环境、线路条件、本土文化,_______②______地为“澜沧号”制定最合适的技术解决方案,不断打造更服一方水土的“中国心”。铁路建成运营后,售后服务站由30多名经验丰富的诊断工程师、技术技能专家等组成,他们常驻老挝,负责列车售后维保,为“澜沧号”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这些“动车医生”们全天24小时响应,为动车组“把脉问诊”,做好列车售后检修保障,确保“澜沧号”每天以最好的状态上线运行。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这些专家们全天24小时响应,为动车组检查排险”,表达效果有何不同?五、语言文字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主材合同范本
- 医院规范用工合同范本
- 与物业签订广告合同范本
- 浠水购房合同范本
- 银行居间付款合同范本
- 修建乡村公路合同范本
- 医院日常装饰维修合同范本
- 协调服务合同范本
- 公房买给个人合同范本
- 上海吊车租用合同范本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患者转运意外应急预案
- 大学生国防教育教案第四章现代战争
-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目录(总表)
- AS9100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培训教材
- 第2课+古代希腊罗马【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Q-GDW 11711-2017 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工作规范
- 《桃树下的小白兔》课件
- 电工仪表与测量(第六版)中职技工电工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强调句(完整版)-高三英语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 2022年4月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