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克拉玛依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试卷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①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②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本在内蒙古着陆。“月壤”是月球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作用形成的,颗粒质地微细,富含氦-3。月球表面氦-3主要来自太阳风,其储量约是地球的200万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嫦娥五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嫦娥五号”返回器穿过地球大气层着陆的过程中()A.大气密度逐渐减小 B.强太阳辐射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C.地球磁场发生紊乱 D.返回器表面与大气摩擦遭受高温3.“月壤”()A.微生物作用活跃 B.与地球土壤比,氦-3含量高C.岩石风化程度低 D.富含有机质,土壤的肥力高【答案】1.A2.D3.B【解析】【1题详解】“嫦娥五号”所处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其中级别最低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嫦娥五号”返回器穿过地球大气层着陆的过程中,高度逐渐降低,大气密度逐渐增大,A错误;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B错误;地球磁场发生紊乱,受太阳活动影响,C错误;“嫦娥五号”返回器穿过地球大气层着陆过程中,返回器表面与大气摩擦遭受高温,D正确。故选D。【3题详解】由材料分析可知,“月壤”是月球岩石经过长期风化作用形成的,颗粒质地微细,富含氦-3,没有微生物,A错误;与地球土壤比,氦-3含量高,B正确;岩石风化程度高,C错误;不含有机质,D错误。故选B。【点睛】月壤和地球土壤富含微生物和有机养分不同。月壤不含任何有机养分,而且非常干燥。虽然不能种菜,但是月壤也是有大用处,所含氦-3是地球含量的百万到千万倍级。(氦-3是未来有可能进行热核聚变发电的清洁能源)2023年3月13日起,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免费对市民开放。科普馆内的恐龙馆有一件长达24米的马门溪龙化石骨架,马门溪龙生活在距今约1.5亿年前的重庆、四川等地。下图为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含有马门溪龙化石的地层,其所属的地质年代是()A.元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5.该时期是地球历史上主要的成煤期,形成该时期煤炭的主要植被是()A.海生藻类 B.裸子植物 C.被子植物 D.蕨类植物【答案】4.C5.B【解析】【4题详解】马门溪龙是恐龙,结合其生活在1.5亿年前,位于中生代(距今2.52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元古宙时期是原始生物的形成时期,还没有恐龙出现,A错误;古生代是三叶虫活跃的时期,没有恐龙,B错误;马门溪龙生活在距今1.5亿年前的中生代,所以含有马门溪龙化石的地层所属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C正确;新生代恐龙已经灭绝,不会有马门溪龙出现,D错误。故选C。【5题详解】根据上题可知,该时期为中生代。海生藻类繁盛于元古代,A错误;中生代的典型植物是裸子植物,是重要的成煤植被,B正确;被子植物出现在新生代,C错误;蕨类植物在晚古生代繁盛,而不是中生代,故蕨类植物不是此时形成煤炭的主要植被,D错误。故选B。【点睛】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又分为: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2021年4月7日,“海牛Ⅱ号”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获取可燃冰样品。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物质,属于新能源。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能源与可燃冰相比,其能量的根本来源不同的是()A.地热能 B.水能 C.生物能 D.风能7.“海牛Ⅱ号”下钻最深处位于()A.地壳 B.地幔 C.软流层 D.地核8.钻机从海面下沉至钻井最深处的过程中()A.海水温度逐渐升高 B.穿过的水圈和岩石圈均属于内部圈层C.海水密度不断减小 D.穿过的水圈中的水处于周而复始运动中【答案】6.A7.A8.D【解析】【6题详解】据材料“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物质”属于化石燃料,其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风能、水能、生物能等的形成过程都与太阳辐射能有关,BCD错误;而地热能的能量来源是地球内部,A正确。故选A。【7题详解】“海牛Ⅱ号”下钻最深处位于水下2000+231米处,而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是6-7千米,故仍位于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A正确;地幔位于莫霍界面以下,B错误;软流层位于地幔中,C错误;地核位于地幔以下,D错误。故选A。【8题详解】钻机从海面下沉至钻井最深处,水深不断变大,海水温度逐渐降低,A错误;水圈属于外部圈层,B错误;由于海水深度的不断增大,海水密度也不断增大,C错误;水圈中的水不断的循环和转化,处于周而复始的运动中,D正确。故选D。【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雨幡洞云是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薄薄的云层出现一个空洞,一缕缕“云丝”似乎从洞中心部分落下,犹如“空中水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低于0℃而仍然保持液态的过冷液滴,受飞机飞行产生扰动而产生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雨幡洞云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平流层 B.电离层 C.对流层 D.高层大气10.发生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是由于()A.距离太阳较远 B.距离地面较远 C.距臭氧层较远 D.距电离层较远【答案】9.C10.B【解析】【9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雨幡洞云”是云层的一种,云层分布在水汽和尘埃较多、垂直运动明显的对流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雨幡洞云”现象发生于对流层,对流层的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说明距离热量来源较远,故判断距离地面较远,B正确;太阳不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热源,A错误;臭氧层分布于平流层,电离层分布于高层大气,“雨幡洞云”发生于对流层,与高层大气和平流层中的臭氧层无关,CD错误。故选B。【点睛】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①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②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③高层大气的特点:气体稀薄,具有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大多数人造天体也在此层运行。清代黄叔在《台海使录》中,记述了台湾海峡两岸的风向差异:“内地之风,早西晚东,惟台地早东风,午西风…四时皆然。”这里的“内地”指福建,“台地”指台湾。下图示意福建厦门港和台湾鹿耳门港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11.清代我国商船每日借助风力进出鹿耳门港的规律是()A.上午进港,上午出港 B.上午进港,下午出港C.下午进港,上午出港 D.下午进港,下午出港12.下图能反映厦门港“早西”的热力环流是()A. B. C. D.【答案】11.C12.B【解析】【11题详解】根据材料,惟台地(台湾)早东风,午西风…四时皆然。鹿耳门港位于台湾岛的西南部,所以我国商船每日借助风力进出鹿耳门港的规律是下午进港,上午出港,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12题详解】厦门港位于海陆交界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受地面辐射散失热量的影响,夜间陆地气温不断降低,到早晨(日出前后)气温最低,空气冷却下沉,气压较高,与此同时,海洋热量散失较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近地面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西边的陆地吹向东边的海洋,为西风,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C。【点睛】热力环流的形成: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所以导致热的地方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同海拔相比气压升高或降低),冷的地方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由于同一水平面气压有高低区别,所以空气水平方向上从高压向低压流动,从而形成了环流圈。2012年,我国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希望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并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近年来,克拉玛依市对城区部分道路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提升了城市品质。有细心的同学发现,道路两侧绿化带路牙石上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缺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大雨时路面易积水,主要原因是硬化路面影响了水循环中的()环节A.大气降水 B.蒸发 C.水汽输送 D.下渗14.路牙石上的缺口主要作用是便于()A.路面积水排泄 B.花坛更换花卉 C.行道树灌溉 D.提示路面高差15.下列措施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A.城市湖泊底部铺设塑料薄膜 B.路面硬化中推广使用渗水砖C.扩大地下排水管道口径 D.建设数量众多的摩天大楼【答案】13.D14.A15.B【解析】【13题详解】硬化路面,会使下渗量减少,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下渗,D正确;对大气降水、蒸发、水汽输送基本没有影响,AB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路牙石上拱形缺口,便于路面积水排泄,A正确;花坛更换花卉,与路牙石上的拱形缺口无关,B错误;行道树灌溉是人工直接灌溉或采用喷灌,与路牙石上的拱形缺口无关,C错误;路牙石就可以提示路面高差,但不需要开缺,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城市湖泊底部铺设塑料薄膜,下渗减少,影响地下水平衡,A错误;路面硬化中推广使用渗水砖,有利于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B正确;城市建设扩大地下排水管道口径,会加快城市径流的排出,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C错误;建设数量众多的摩天大楼,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大,易出现内涝,D错误。故选B。【点睛】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2022年5月,浙江温岭江厦成为我国首座综合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下图为该电站景观照片及当地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潮汐发电()A.是不可再生资源 B.受天气变化影响大 C.一天可发电4次 D.带来严重海域污染17.在天气稳定情况下,该地当日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时段是()A.2-4时 B.4-6时 C.14-16时 D.16-18时【答案】16.C17.C【解析】【16题详解】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潮汐发电是可再生资源,潮水波动就可以进行发电,受天气变化影响小,对海域污染较小,故ABD错误,由右图潮汐一天之内有两次涨潮,两次落潮可知,潮汐发电一天可发电4次,故C正确,故选C。【17题详解】由材料和图可知,该电站电量来自于太阳能和潮汐能,天气稳定的情况下,越接近正午,光照越强,太阳能越充足;由材料可知,电站为双向发电,在涨潮时需先关闭闸门等待潮水上涨,出现潮位与库区水位差后才能发电,同理,落潮时需先保持水位,等潮位下降,出现水位差才能发电。故潮汐发电较大时段由图可知为2-4时,6-10时,14-18时,20-22时。综合太阳能发电时段峰值,结合选项,可知一日中理论发电电量最大应在14-16时,故选C。【点睛】潮汐是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张落现象,潮汐能的能量来自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潮光互补智能电站是利用太阳能光伏与月球引力产生的潮汐能综合开发利用的新型电站,通过控制潮汐发电的时段和功率,有效平抑光伏发电的波动。2014年的“掉深”事故中,中国海军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坚韧的毅力,成功处置事故,创造了潜艇史上成功摆脱“掉深”的先例。“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潜艇犹如人“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引发潜艇的破损并导致沉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下列关于造成“掉深”现象的海水性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 B.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C.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 D.水下滑坡引起海啸19.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等。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增高而增加B.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加深而迅速减小C.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与纬度没有关系D.海水密度不会影响海水运动【答案】18.B19.A【解析】【1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浮力大小与海水密度大致呈正相关,如果海水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明显减小,则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从而产生“掉深”现象,B正确;盐度与密度大致呈正相关,温度大致与密度呈负相关,如果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或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都会导致密度向下急剧增加,不会产生“掉深”现象,AC错误;水下滑坡引起海啸不会导致浮力急剧变化,不是造成“掉深”现象的原因,D错误。故选B。【19题详解】主要由于温度的变化,使得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加,A正确;在垂直方向上,由于温度和压力垂直变化,海水密度一般随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大,B错误;海水密度受温度、盐度影响,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与纬度有关,C错误;海水密度不同会产生密度流,影响海水运动,D错误。故选A。【点睛】海洋水密度分布特征: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多处“魔鬼城”,大风常年在此东奔西突,把岩层侵蚀出不同的样子,形成“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的独特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资料中能作为地貌景观特点判断的依据有()①地理位置②物质组成③地面起伏状况④外力作用类型⑤人类活动特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21.下图为我国四地地貌景观,与资料中描述的地貌景观相符的是()A. B.C. D.【答案】20.C21.A【解析】【20题详解】材料中提到该地貌景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位置可用于判断地貌景观特点,①正确;材料中提到该地貌景观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属于地面起伏状况,③正确;材料中提到该地貌景观是由风沙活动造成的,属于外力作用类型,④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和人类活动特点,②⑤错。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21题详解】根据材料中的魔鬼城、大风把岩层侵蚀出不同的样子,形成“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的独特地貌景观可知,其描述的是风蚀地貌,图A为风蚀蘑菇,为风蚀地貌,并且符合材料中描述的特征,A正确;图B为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高原,B错误;图C为海岸地貌,其中的海蚀崖和海蚀柱是海浪侵蚀形成的,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C错误;图D为河曲,是河流侧蚀形成的河流地貌,其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D错误。故选A。【点睛】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常有风沙地貌、流水地貌、海浪地貌、冰川地貌,其中风沙地貌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流水地貌多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海浪地貌多分布于沿海地区,冰川地貌多分布于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天山腹地,四周雪山环抱)时,河道蜿蜒曲折,因此有“九曲十八弯”的美称,日落时可以映照出九个落日的倒影。下图为开都河上的落日倒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九曲十八弯”河段上的地貌()A.以风力堆积为主 B.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C.石灰岩广布 D.可能会形成牛轭湖23.下列区域中,最容易形成“九曲十八弯”景观的是()A.横断山区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江南丘陵24.野外进行地貌观察时,一般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顺序,以下观察顺序正确的是()A.U形河谷→巴音布鲁克草原→凹凸河岸 B.凹凸河岸→S形河湾→河床剖面C.巴音布鲁克草原→天山→凹凸河岸 D.巴音布鲁克草原→S形河湾→凹凸河岸【答案】22.D23.C24.D【解析】【22题详解】“九曲十八弯”说明当地曲流发育,在地形平坦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岸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D正确;“九曲十八弯”河段上的地貌是流水侵蚀的结果,A错误;河流曲流大多发育在地表相对平坦、物质软硬适度的区域,河床底部起伏不平不利于河流侧蚀作用,B错误;石灰岩广布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不平,不利于发育河曲,C错误。故选D。23题详解】由于河流曲流主要是河流侧蚀作用产生,大多发育在地表相对平坦、物质软硬适度的区域,而山地丘陵地区河道多岩石基底,较为坚硬,且河流受到地形限制大,侧蚀作用较弱,不易形成曲流,AD错误;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多时令河且水量不足,不易发育河曲,B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开阔,且土质较松软,有利于河流对河岸进行侧蚀,最容易形成曲流,C正确;故选C。【24题详解】在野外进行地貌观察时,一般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在野外进行地貌观察时,下列观察顺序正确的是巴音布鲁克草原→S形河湾→凸凹河岸,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在观察地貌时,首先应注意观察的顾序:从宏观到微观,由面到点;其次要注意观察的内容:如高度、坡度、坡向以及形状、面积和空间分布状况等。江西省婺源县菊径村被誉为“中国最圆的村庄”,小河绕村庄接近一周,四周高山环抱,植被茂密。下图为菊径村航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游客进入山区若遇强降雨,易遭遇的地质灾害及原因有()①泥石流,因水流量猛增②寒潮,因降雨降温③地震,因地壳变得活跃④滑坡,因土壤水饱和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26.菊径村周围山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低,其原因可能是()A.降水强度小 B.地形起伏小 C.植被覆盖率高 D.年降水总量小27.遭遇泥石流,下列应对措施正确的是()A.待在沟谷中等候救援 B.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C.躲在沟谷中的大树上 D.顺着泥石流来袭路径往低处转移【答案】25.A26.C27.B【解析】【分析】【25题详解】在山区河谷地区,由于强降雨,会导致山洪暴发,河水暴涨,侵蚀和搬运能力大量增强,会携带大量泥沙、石块、枯枝落叶冲出沟谷,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①正确。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不属于地质灾害。②错误。地震由于地壳变得活跃后产生的地面震动的现象,属于地质灾害,但不是由强降雨引发的。③错误。山区当遇强降雨时,会因雨水强烈下渗,造成土壤中的水饱和,并在地下形成滑动面,从而引发滑坡。④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26题详解】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菊径村周围山区地势起伏较大,但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水土流失弱,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较低,B错误,C正确。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总量较大,夏季降水强度较大,AD错误。故选C。【27题详解】泥石流是发生于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发生泥石流是在沟谷等待危险大,A错误;泥石流从高处向下流动,沿泥石流流来袭路径两侧高处跑,可尽快原理泥石流影响范围,相对安全,B正确;泥石流的破坏力往往较大,沟谷的大树易被泥石流冲倒或掩埋,C错误;泥石流运动速度快,顺着泥石流来袭路径往低处跑不容易避险,D错误。故选B。【点睛】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我国是受台风和寒潮灾害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下图为我国寒潮和台风的主要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图中显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区域是()A.海南省 B.内蒙古自治区 C.辽宁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9.下列关于沿海地区防御台风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①海上船只减速慢行②居民尽量减少外出③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④居民及时向低洼地区转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0.国家气象局动态监测台风移动路径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答案】28.A29.C30.D【解析】【28题详解】读图可知,海南省由于纬度较低,离冬季风的源地远,受寒潮影响较小,而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位置偏北,离寒潮源地近,受到影响较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29题详解】台风会带来狂风巨浪,因此海上船只应尽快靠岸进港,而不是减速慢行,①错误;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及许多次生灾害,因此居民应该尽量减少外出,降低受到伤害的可能性,②正确;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对台风天气作出应急方案,从而减轻台风带来的灾害,③正确;台风带来的暴雨有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因此居民不能向低洼地区转移,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30题详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的作用是定位和导航,不能监测台风移动路径,A错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作用是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不能监测台风的移动路径,B错误;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主要功能是方便人们了解地球,不具有监测台风路径的功能,C错误;遥感技术能够对地表状况进行感知和监测,能够监测台风的移动路径,D正确。故选D。【点睛】“3S”是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的统称。GNSS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空间定位和导航的系统;RS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及其环境的几何与物理信息及各种变化;GIS用于对多种来源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动态存取的空间分布信息系统,并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预测等功能。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无特殊说明,每空1分,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2021年5月15日,中国航天“天问一号”着陆器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降落在火星,开启了中国宇宙探索的新纪元。“祝融号”重点考察内容之一是火星的生命支持条件。材料二:下图为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行星。(1)火星位于图示中的____(填序号)位置,是太阳系中的一颗重要行星,围绕太阳自____向____公转。(2)太阳大气层中的M层是____,发生在该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太阳耀斑,与光球层的____活动相关,活动周期约____年。太阳活动强烈爆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等,同时对人类航天探测活动带来一定的威胁。(3)在太阳系中,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之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这是由于火星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____、____等与地球相近的内外部条件。对当今人类而言,开辟火星基地之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保护地球家园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答案】31.①.③②.西③.东32.①.色球层②.黑子##太阳黑子③.11④.干扰地球磁场和大气层⑤.产生磁暴和极光现象33.①.固体外壳②.稀薄的大气层【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太阳系和太阳大气结构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阳系八大行星、太阳大气层结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存在生命的行星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从太阳向外侧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火星位于图示中的③,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公转具有同向性,均自西向东公转。【小问2详解】读图及所学知识可知,M层位于太阳大气层中的第二层,是色球层,发生在该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耀斑,该活动被认为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当太阳黑子出现时,耀斑也会出现,所以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是11年。太阳活动强烈爆发会释放大量带电粒子,冲击和干扰地球磁场和大气,使地球发生磁暴和极光现象。【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太阳系八大行星轨道相对固定,使火星也同样具有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火星表面主要是岩石构成,具有固体外壳,有利于人类生存与活动;并且火星表面具有稀薄的大气层,对太阳辐射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以及对地面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使火星温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有利于生命的存在,所以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之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3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故都的秋在作家郁达夫眼中是美好的,但近些年来北京的秋冬季常常有雾霾“光顾”,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北京市某中学同学展开了对雾霾的探究性学习。探究问题一:北京的污染物除了本地排放,还有来自哪里的,它们是如何影响到北京的?同学们搜集到了如下资料:资料1:外地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沧州、廊坊等地。(下图)资料2:空气质量状况划分表空气质量指数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300以上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资料3:某年,北京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气压图(下图)(单位hpa)(1)同学们根据以上资料得到了如下结论:9日08时,北京以____(上升、下沉)气流为主,空气稳定,开始出现污染;10日08时,北京吹偏南风,将沧州、廊坊等地的污染物带来,空气质量指数开始升高;10日20时,北京吹西南风,将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地的污染物带来,空气质量状况达到____。12日08时,北京吹____风(风向),与10日20时相比,此时风速较____,判断理由是____。污染物逐渐消散,空气质量好转。探究问题二:除了控制污染物,北京市还采取了哪些有效缓解雾霾的措施。同学们查阅到了北京市针对这一问题的规划布局方案(如下图所示):建设500米、80米等不同宽度多条通风廊道,廊道串起多家公园,区域内建设大面积绿地并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2)请你试着解释以上措施对缓解雾霾的作用。【答案】(1)①.下沉②.严重污染③.西北④.大⑤.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2)廊道与盛行风走向一致,且廊道加大风速,有利于污染物消散;绿地缓解城市热岛,净化空气;限制楼高,减少建筑阻挡。【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雾霾的探究性学习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压线的判读,大气水平运动,治理雾霾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阅读图文材料获取地理信息,并结合地理基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读图,9日08时,北京受高气压中心影响,盛行下沉气流,空气稳定;10日20点,北京得空气质量指数达到365,空气质量指数越大,污染程度越高,根据资料二的表格信息,此时北京空气质量状况达到严重污染;12日8点,在图中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之后向右偏转一定角度(30°~45°),所以北京吹西北风,相比于10日20点,此时北京风速更大,因为图中显示,此时(12日8时)北京附近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风速越大。【小问2详解】读图,图中廊道的走向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或南北走向,与当地盛行风的走向一致,且廊道对盛行风有一定的加速作用,风速加大,有利于城区污染物的消散;同时,廊道串起多家公园,以及建设大面积的绿地,均有利于净化空气,缓解热岛效应的作用,从而缓解雾霾对城市的影响;通过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可以减少建筑物对风的阻挡,进而有利于污染物的消散。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的基本物理性质,许多海洋现象都与这些性质有关。左图是“北大西洋及周边海域简图”,箭头示意洋流流向,下图为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图。(1)按海水温度,可以将洋流分为寒流和暖流。左图①~④洋流中属于寒流有____(写数字),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2)左图中甲处被誉为“大西洋的巨大金矿”,是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1992年,加拿大政府严令禁止在此捕捞鳕鱼,以保护海洋生态。此处形成渔场的原因是____。(3)右图中表示大洋表层温度的曲线是____,其分布规律是由____向____递减,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4)右图中表示大洋表层盐度的曲线是____,盐度最高的海域是____,原因是____。【答案】33.①.④②.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度纬海区34.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搅动,可以将下层的营养盐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于形成大渔场35.①.②②.赤道③.两极④.纬度36.①.③②.副热带海域③.气温较高,蒸发旺盛;降水稀少【解析】【分析】本题以大西洋和海水的性质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了

洋流的分类、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提取地理信息,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讨论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④洋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度纬海区,流经海域的水温较两侧低,为寒流。【小问2详解】甲处为纽芬兰渔场,位于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搅动,可以将下层的营养盐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易于形成大渔场。【小问3详解】海水温度主要受纬度即太阳辐射影响,②曲线呈单峰变化,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明显是纬度因素。【小问4详解】世界大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为:由副热带海域分别向两侧高纬和低维递减;③曲线符合。盐度影响因素主要与降水量、蒸发量、入海径流、洋流等有关。副热带海域盐度高的原因是:纬度较低,且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气温较高,蒸发旺盛;降水稀少。34.北京某学校学生在校园及附近公园展开植被与土壤综合实践活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活动一:校园植被探究该校园的梧桐树为同批次栽种,同学对该校三片梧桐树生长状况开展探究,以树围作为植株生长状况的主要指标。同学用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