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每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每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每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每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每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每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8分)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及其弟子的言行,共二十篇。

与、、并称"四书”。

2.孔子名,字,时期的人,是我国古代伟大

的家、家、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

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8分)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

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可()

不遒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

一箪食()即眩而破()()()

好之者()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44分)

1.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乎()

5.吾目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里()

第1页共23页

9.四十不殷()

10.不簿距()()

IL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厚1()

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7.好知者不如不知者()

18.饭畸食饮水()()()

19.凿眩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旗()()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日()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

28.匹天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写志()

30.切间而近思()()

四、通假字(4分)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五、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5分)

第2页共23页

六、按要求默写(7分)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

七、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4分)

L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第3页共23页

八、请选择本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章,谈谈你的理解。(8分)

九、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o习,古义:

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三,古义:

今义:)

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o从,古义:

今义:o)

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

十、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2.而: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3.知:人不知而不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温故而知新()

4.乐:不亦乐乎()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十一、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吾目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饭疏食饮水()

第4页共23页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总结练习

一、语言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柳翠()差可拟()尊君在于()雪骤()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寒雪日内集()俄面()雪骤()

公欣然()日撒盐空中拳()可拟()

末考()柳絮国风起()

太丘舍去()元方入门不顾()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

庭气氛?

二、阅读感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

(3)相黍而去()(4)下车目I之()

7.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

第5页共23页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待君久不至,()已去。

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用现代汉语翻译"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9.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

你的看法。

《狼》知识点总结练习

一、文学常识

《狼》的作者是,字,又字,号,世

称,(朝代)人,郭沫若称赞他的写作是

o本文选自,该书名的意思是:

二、翻译句子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投之,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译:

3、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

4、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译:

5、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译:

6、久之,目似瞑,意暇甚。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页共23页

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译:

8、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9、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

10、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

1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

1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Wj

三、理解课文内容

L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投以骨"时,屠夫是怎么想的?

分,

口•O

3、从“投、复投"等词看,屠户为什么不一次将骨投尽,使两狼并止,由此可

以看出这时屠户对"狼”的心态是怎样的?

效∙

UI•o

4、请找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效∙

P=I・O

5、"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牧・

口♦O

6、哪些语句写屠夫杀后狼的经过,体现屠夫的什么特点?

牧•

口∙O

第7页共23页

7、"止增笑耳”的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

样启发?

募・

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8、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

牧•

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牧•

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10、〃志异〃即〃记述奇异的故事〃,本文的〃奇异〃表现在何处?

牧・

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11.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为什么?

牧・

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12、对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效∙

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

《诫子书》知识点总结训练

一、字词解释

第8页共23页

1、夫君子之行行:

2、静以修身静:

3、俭以养德俭:养:

4、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

明:___________∕⅛x

5、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

6、非学无以广才广:才:.

7、淫慢则不能励精淫:__________

慢:励:—

8、险躁则不能冶性险:躁:

治:性:

9、年与时驰年:时:驰:

10、意与日去意:日:去:

11、遂成枯落遂:枯落:.

12、悲守穷庐穷庐:__________

13、诫子书:诫:书:

三、句子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翻译: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

5、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

第9页共23页

6、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翻译:

7、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

四、文章分析

1、本文中心论点是:—

2、文中有句话常被人们当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句话

目.

At•O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险的句子

目.

4、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5、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你能再补充一

个论据(道理或事实均可)吗?

A.

B.

6、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

个条件?请分别找出原句。

三个方面:、、O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第10页共23页

8、惜时诗句:.

《论语》十二章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

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

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

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

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11页共23页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

(学过的知识)

(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4.可以为师矣

(可以)

(凭借)

(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代词,……的人)

(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18.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冷水)

19.曲肱而枕之

(弯曲胳膊)

(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

第12页共23页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日

(河边)

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6.不舍昼夜(舍弃)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9.博学而笃志

(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

(恳切地提问)

(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

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

第13页共23页

(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

(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

(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

(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

(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

(得到)

4.乐:不亦乐乎

(愉快,快乐)

第14页共23页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第15页共23页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O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不感到迷惑。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第16页共23页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

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是就连最普通的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能广泛地阅读,并且能够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

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世说新语》两则参考答案:

1.×unιfδuzhðu2.家庭聚会不久、一会儿快速、急速

高兴地、愉快地大致、差不多相比比不上、不如凭借不再

等候就走了回头看3.(1)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

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

的父亲,就是失礼。4.如: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顾:古义"回

头看",今义"顾及"、"理睬";儿女:古义为"子侄辈",今义为"儿子女儿";

文义:古义为"诗文",今义为"文章的意思";委:古义为"舍弃",今义为"委

托"5.融洽、欢快、轻松(可任选其一)6.(1)约定(2)离开(3)丢

下、舍弃(4)拉7.①太丘友②家君家君③君君8.(陈太丘

与朋友)约好正午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9.聪明机智的孩子。客

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

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

第17页共23页

《狼》参考答案:

一、略。二、略。三、理解课文内容,1、四要素——时间:晚;地点:途中;

人物:一屠,二狼;起因:一屠晚归,两狼缀行。2、屠户心里很害怕,想把骨

头扔给狼,让狼吃了骨头就不再紧跟他。3、迁就退让。4、屠大窘,恐前后受

其敌。5、丢掉幻想,准备抵抗。6、(1)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2)勇敢机智

且细心。7、不是,狼在此实际是恶人化身,代表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

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象恶狼的恶人就应该象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

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8、(1)心理描写惧一投骨避狼。/大窘骨尽

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一刀劈两狼。(2)动作描写这

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9、人有狼没有的智

慧、勇气和力量。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10、一狼诱敌于前,一狼隧入而攻

其后,两狼如此合作,其心计与人无异,令人称奇。11、文章是以狼为主体来

叙事的,并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主旨的。狼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

直处于主导地位,开始是不停地追,企图伺机吃掉屠户;屠户背倚积薪后,又是

狼主动诱敌进攻。而屠户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迫不得已进行自卫,奋起杀死两狼。

因此,在这个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12、画龙点睛,揭

示了文章的主题。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心软,不能心存幻想,要勇于

斗争,善于斗争。

《诫子书》参考答案

第18页共23页

二、字词解释

1、夫君子之行行:行为,操守

2、静以修身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3、俭以养德俭:节俭养:培养

4、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内心悟淡,不慕名利明:明确∣⅛':

志向

5、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达到远"形容词活用为名

词,远大志向

6、非学无以广才广:增长才:才干

7、淫慢则不能励精淫:放纵慢:懈怠励:振奋

8、险躁则不能冶性险:轻薄躁:浮躁治:修养性:

性情

9、年与时驰年:年龄I时:时光驰:指迅速逝去

10、意与日去忌、:忌、心、日:岁月去:消失

IL遂成枯落遂:最终枯落:凋落,衰残。比喻年老志

衰,没用用处

12、悲守穷庐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13、诫子书:诫:劝勉、告诫书:书信

(二)一词多义

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一第19页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