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历史讲义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_第1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历史讲义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_第2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历史讲义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_第3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历史讲义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_第4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历史讲义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目标导航目标导航课程标准素养达标通过了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唯物史观:通过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接受中原传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的学习,认识社会现实对文化制度发展的推动作用。2.时空观念:掌握1125年金灭辽、1260年元朝建立、1276年元朝灭南宋等有关内容。3.史料实证:通过具体认识辽与西夏的政治制度、金朝入主中原、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等有关内容。4.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辽夏金元时期华夏文明不断向四周扩散并促进民族大交融的有关内容,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知识精讲知识精讲一、辽与西夏1.辽的建立和辽宋对峙⑴建国: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⑵蕃汉分治:辽设南面官管理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北面官管理契丹等游牧民族。⑶辽宋对峙: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通使频繁,贸易活跃。2.西夏的建立和夏金关系⑴建国: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脱离宋朝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⑵制度: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⑶夏金关系:北宋灭亡之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各民族的文字二、金朝入主中原1.金朝建立: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上都)。2.猛安谋克制度: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兵民合一。3.发展概况:⑴统治中原: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1153年,迁都燕京,改名中都。⑵鼎盛:金世宗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他被誉为小尧舜。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1.蒙古崛起⑴建国: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⑵扩张:蒙古先后灭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大理,远征中亚、西亚和东欧。2.元朝建立与统一⑴建立:1260年,忽必烈即位,兴建大都。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他就是元世祖。⑵四大汗国: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名义上尊元朝为宗主国。⑶元朝统一: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崖山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从容就义。3.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中央官制①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③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2)驿传制度①措施:修筑驿道,设立驿站;急递铺=2\*GB3②目的:巩固统一;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用来运输官府物资;又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3\*GB3③影响:提高了物资和信息传递效率,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有效管理,巩固了统一。(3)行省制①划分依据:一改以往以山川形便为依据的行政区划。②目的:便于中央进行政治控权和军事镇压。③作用:A.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B.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C.是中国古代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尝试,也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重要影响。元朝的行省制【微点拨】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1)山川形便: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线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但极易产生割据局面。(2)犬牙交错: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样削弱了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从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环境,中央比较容易控制。(4)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①吐蕃地区:由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②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③台湾:设澎湖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微点拨】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元朝的中书省是行政机构,它与唐朝尚书省的职能类似。四、元朝的民族关系1.民族交融⑴蒙古:草原其他部落融入蒙古部落;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⑵回回: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融合,形成回回(回族)。2.民族歧视政策⑴蒙古人:蒙古族,居统治地位。⑵色目人: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回回等。⑶汉人:北方的汉族,也包括已经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⑷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3.元朝灭亡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严重。⑵元朝灭亡:1368年,朱元璋北伐,攻占大都,元朝灭亡;蒙古统治者退回草原。⑶民族交融深化:元灭亡后,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交融。能力拓展能力拓展考法01元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1)政治上: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政权分立和割据局面,出现了空前的统一。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而且疆域之大,也是以前历朝不可比拟的。(2)经济上:大体以农业为主,整体生产力虽不如宋朝,但在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建设和棉花广泛种植方面还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3)文化上:采用相对宽松的多元化政策,即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和宗教,并鼓励国内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4)民族关系:进一步加强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5)对外关系:持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外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典例1】1272年,元帝国于岭北行省设和林宣慰司,由中书省直辖,并在此后的22年间,向岭北行省调入大批汉军、南宋降军、南人及蒙古军民,给予耕牛、农具,于怯鹿难、杭海、五条河、和林等地屯种。这些措施A.表明元朝内部胡汉矛盾不可调和 B.奠定了今天中国北部疆域基础C.属于典型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D.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元帝国于岭北行省设和林宣慰司,由中书省直辖......”可分析出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胡汉矛盾不可调和,排除A项;奠定了今天中国北部疆域基础不是主要影响,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考法0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规律(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典例2】《元史》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且“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时人赵天麟则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C.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状况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答案A【解析】根据“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可知行省的权力较大;根据“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知行省要受到中央的节制,没有独立的大权,这种权力的平衡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A项正确;消除了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行省制不能体现因俗而治,排除D项。故选A项。分层提分分层提分题组A基础过关练1.元代行省以下的路、府、州各级政府,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尹、知府外,还设达鲁花赤一名。达鲁花赤是蒙语,意为镇守者、制裁者、掌印者,代表中央驻扎地方。达鲁花赤的设立A.完善了元朝的监察体系 B.提高了行政效率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D.削弱了门阀势力答案C【解析】元朝在地方行政体系中设置达鲁花赤,这一机构凌驾于地方行政长官之上,代表中央驻扎地方,意在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达鲁花赤并不负责监察,排除A项;达鲁花赤的设置和行政效率的提升无关,排除B项。唐宋以来,门阀势力就在不断下降,而达鲁花赤的设置并不是为了解决门阀势力,排除D项。故选C项。2.元代行省重大事务的议事程序如下:其一,长官拟定所议之事;其二,官员同堂议论;其三,长官综合所议做出裁决;其四,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这一做法A.便于实现对朝政的控制 B.对行省长官的权力有所制约C.杜绝了官僚之间的内斗 D.使行省议事的效率大幅提高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其一,长官拟定所议之事;其二,官员同堂议论;其三,长官综合所议做出裁决;其四,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可以看出行省的重大事务须有行省长官与其他官员同堂议论,并且还须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这体现了对行省长官权力的制约,B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是行省长官的权力有所制约,不容易实现对朝政的控制,排除A项;“杜绝了”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材料中的做法主要是对行省长官的权力有所制约,不能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3.元代建立后,元世祖在朝廷中设中书省,并由其管理全国政务。之后频繁派中书省宰执带相衔临时到某一地区负责行政或征伐事务。元世祖后期,行省具备“分镇方面”“方面之寄”权利,行省的治所多在水陆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地。据此可知,元代行省的设置(

)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C.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由最初中书省的临时派出机构逐渐转变为固定的、中央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行省代表中央管理各地的使命愈发凸显。另外,行省治所建在水陆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地,便于征收赋税,方便朝廷联络和达到军事镇遏的目的,C项正确;A项无法体现,排除A项;中国古代分裂割据的根源是分散的小农经济而非行省制度,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D项。故选C项。4.元朝统一后,岭北行省作为祖宗“龙兴”之地,在全国占有特殊地位。元廷频繁派遣内地各族人民进入牧区,大力兴办屯田,发展工商业。这些措施A.使岭北成为赋税的主要来源地 B.促进了蒙古贵族的汉化进程C.推动了元朝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边区经济的改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统一后,统治者派遣内地各族人民在岭北行省兴办屯田,发展工商业,有利于发展边远地区经济,D项正确:A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B项;材料只讲到元廷对岭北行省的管理措施,不能说明整个元朝,且措施包括农业和工商业,排除C项。故选D项。题组B能力提升练1.(2022·江苏常州·模拟预测)元代对于驿站符牌的使用有严格规定,“若滥给者,从台宪官纠察之。”右图是1973年在我国西藏地区发现的一枚元代虎符圆牌,牌上文字的文意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如不钦奉虔敬,治罪。”由此可知,元代(

)A.行政区划有重大创新 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D.监察体系严密高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八思巴文虎符圆牌是元代驿站通行证,在西藏地区发现的一枚元代虎符圆牌,说明西藏地区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有利于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C项正确;元朝的行政区域是行省制,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排除B项;材料不是监察制度,得不出监察体系严密高效,排除D项。故选C项。2.(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开芳宴肇始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金、至元代走向没落,它是丈夫想要表达对于妻子的钟情与爱意而举办一场宴饮。开芳宴也是宋金墓葬流行的装饰题材之一,多见于北宋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中小型墓葬内,反映了当时人们理想的家庭模式和正统的道德。此后契丹人和金人的墓室之中也出现“开芳宴”壁画。这一现象说明A.理学成为辽和金的官方哲学 B.妇女冲破汉唐儒学束缚C.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D.市民工商业者力量壮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开芳宴肇始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金”、“开芳宴也是宋金墓葬流行的装饰题材之一”、“此后契丹人和金人的墓室之中也出现‘开芳宴’壁画”可知,“开芳宴”反映的是理学思想影响下理想的家庭模式和伦理道德。后来“开芳宴”向边疆传播,并为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接受,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C项正确;“理学成为辽和金的官方哲学”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妇女冲破汉唐儒学束缚”,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市民工商业者力量壮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2022·河北石家庄·模拟预测)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政府中设置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以及藏族地区军民之政的特殊机构,凡是有关藏族地区的军民钱谷、官吏任免、驿站交通的事务,宣政院部都需过问。据此可知,元朝宣政院(

)A.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B.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C.成为类似于行省的地方机构 D.边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势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政府中设置的掌管藏族地区军民之政的特殊机构,其目的是加强中央对藏族地区的管理,即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B项正确;“消除了”的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根据材料“宣政院是元朝在中央政府中设置的”可知,宣政院是中央机构,而非地方机构,排除C项;行省制度的设立体现边疆治理与内地一体化趋势,材料体现的是为加强管理对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采取的特殊管理,排除D项。故选B项。4.(2022·辽宁沈阳·三模)据统计,金代六部尚书共227人,女真族97人、汉族108人、契丹族13人、渤海族9人。据此可知,金代政权A.中央始终为三省六部制 B.北方汉族占据主导地位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融 D.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除了女真族人之外,汉族、契丹族、渤海族人可以在金朝担任尚书职务,说明金朝的政权一定程度上向其他民族开放,有利于各民族的交流融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省的信息,得不出金代政权的中央官制是三省六部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各民族人口数量的比较,得不出北方汉族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在金代政权中,没有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排除D项。故选C项。题组C培优拔尖练1.(2022·浙江·高考真题)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城广大、民族众多、推进了新的民族融合。下列关于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叙述正确的是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B.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C.确定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道、州、县D.设理藩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答案B【解析】元朝疆城广大、民族众多,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故B项正确;宋朝已经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排除A项;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排除C项;元朝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排除D项。故选B项。2.(2022·山西吕梁·二模)辽在上京设国子监,普遍设立府州县学,“勒石能铭,登高能赋,师旅能誓”者不在少数;西夏设立番学和汉学,官学规模不断扩大;进人官学或私学是金朝士子步入官场的主要通道,“士由科第位至宰辅者接踵"。这表明辽夏金的科举实践A.阻碍了政治制度的转型 B.推动了经济文化重心的转移C.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D.强化了中华一统的发展格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辽夏金的科举实践培养了大量治国理政人才,增进了南北文化交流,倡导了共通的思想理念,强化了中华一统的发展格局,D项正确;辽夏金借鉴中原王朝的科举制有利于制度转型,排除A项;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科举制有利于社会流动,排除C项。故选D项。3.(2022·浙江宁波·二模)据《元史》记载:“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其用人,则自为选。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以国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