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一个更为haohan

也更为丰富的世界。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精神的感化与匕。逐,而且还在于知识的

增广。读书的那份诗意,不应该只是赌书泼茶、芦花弄草的那份上_(雍容典雅/闲情

逸致),而更应该是身处困顿,依然不忘抬头看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愿我们都做

幸福的读书人!

1.请你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

A处的短语是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二、综合性学习

4.毕业在即,江海初中文学社拟组织毕业纪念活动,小语邀请你一起参与。

(1)小语想把下面的材料用在毕业典礼讲话中,请你帮他拟出观点明确的小标题。

最近,一位外卖小哥,上了热搜。据旁观者透露,他每天都在图书馆备战法考,通

常是上午送完餐就来,晚上再接着去送餐。除了在图书馆自习外,他在路上也会戴耳机

听法律知识。据了解,小哥是零基础自学法考,之前有2次没考上,今年是他第3次报

名。谈及为什么要学法律,他说:“我想改变一下自己,而且我对法律也比较感兴趣,

哪怕今年我学了一本书,我都觉得我有收获。“小哥的经历,让很多人备受鼓舞。多家

律师事务所甚至发出邀请,欢迎他上岸后,到律所实习。

(2)学校文学社拟出版一期毕业纪念专刊,小语打算向“致曾经的自己”栏目组投稿,请你

对照“征稿启示”帮他推敲写作提纲,将修改意见编成一则短信回复他。

征稿启示曾经的我们,一路携手并进,用汗和泪写下梦的诗。“致曾经的自己''栏目

组诚邀你抒写对初中生活的感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超过IOOO字。稿件请

发送至电子邮箱jdsdxx@163.com,截稿日期为2023年5月30日。

江海文学社社刊编辑部

2023年5月25日

【写作提纲】

题目:未选择的路1.开头:三年时光,白驹过隙。回首过往,自己也曾有未选择的路。

2.主体:(详写)

①回顾与老师的交往,表达感激;②回顾与同学的相处,表达不舍:③畅想高中生活,

表达欢喜;④畅想大学生活,表达憧憬。

3.结尾:青春的我们有无限可能。未选择的路,我们改日再见!

短信:

三、名著阅读

5.小语最近在看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请你结合相关内容为他介绍一种读书

方法。

6.班级拟组织“让青春绽放立志之花”名著阅读交流会,小语想在交流会上就《钢铁是

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成长经历谈自己的启示。他会怎么说呢?请你帮他写下来。

四、情景默写

7.用课文原句填空。

传诵经典诗文,丰盈生命底色。“晴川历历汉阳树,(1)”(崔

颍《黄鹤楼》)是登楼远眺的美景;“黄梅时节家家雨,(2)"(赵

师秀《约客》)是夏日雨景中的生机与魅力;“河流大野犹嫌束,(3)“

(谭嗣同《潼关》)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豪气;“(4),大

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我们面对生活中

艰难和曲折,"(5),”(李白《行路难》

(其一),可以激发内心的自信与乐观;青春正当时,我们要像大鹏“徙于南冥''时那样“(6)

,"(《北冥有鱼》),善借外物,志存高远;

面对新时代,我们要坚守初心,做“一个高尚的人,(7),一个有

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试卷第2页,共10页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元九①后咏所怀

白居易[唐代]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惊久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注】①元九: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朝著名诗人。②惊:欢乐,乐趣。

③青门:特指汉代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濯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称为“青门”;也泛

指京城东门。

8.“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从“桐叶雨”“槿花风”写起,有何妙处?

9.白居易的诗讲究“辞质而径”“言直而切”,请结合诗歌最后四句谈谈你的理解。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养浩传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

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

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①不忽木,大奇之,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

问疾,四顾壁立,叹口:“此真台掾②也。”

及为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

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帝大怒,

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

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

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有删改)

【注】①平章:官职名。②掾(yuAn):属官,副职,助手。③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废

除了有盗窃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的规定。

10.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

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11.解释下面表格中加点词的意思。

语句方法

(1)大亨之联系课内: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2)互相玻曰结合语境

查阅字典:能够,可以;忍受,经得起;地面高起;指天

(3)民不港命

道。

(4)拜住朝其疏入

联系成语法:袖手旁观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13.读故事,品人物。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

【任务一】小语在读完本文后,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梳理,请你完成填空。

事例可贵品质

尝出,遇人有遗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拾金不昧

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勤学苦读

①()宽容大度

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崇尚节俭

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关心民生疾苦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②()

【任务二】小语想排演课本剧《张养浩》,下面是他撰写的剧本片段,请根据情境将横

试卷第4页,共10页

线处填写完整。

时间:张养浩到任堂邑县尹后的某个月的初一

地点:县衙大堂

人物:张养浩,众旧盗

旧盗甲:(战战兢兢地)小民等人按例前来府衙接受县尹大人的训I问。

张养浩:(温和地注视,亲切的口吻)你们都是善良的百姓,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

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你们,现在不能再把你们看成强盗,不能断绝你们悔过自新

的道路啊!我宣布,从今往后,你们不需要每月初一、十五到官府接受审讯了。

众旧盗:()我们一定不能辜负张公的厚望!

14.张养浩对“众盗”和李虎等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置方法。小语认为:“张养浩这一做法

不对,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赏罚应该采取统一的标准。“如果是你,该如何根据

文章内容应对小语呢?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优酷发布2022传统文化节目报告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将至,优酷发布《2022传统文化节目数据报告》。《报告》显

示,国风国潮成荧屏生力军,9.5亿人次通过观看视听节目拥抱传统文化。年轻人与传

统文化实现双向奔赴,(1)_»《国家宝藏之文物季》《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元宵奇妙

游》等节目最受年轻人欢迎,传统文化节目持续出圈。(2)消费时长显著提升。

青年人喜爱观看传统文化节目的原因是什么?超六成Z世代认为,传统文化节目场

景和剧情设计等极具感染力,传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是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

的重要途径,如今,传统文化节目深入人心,众多受访网友表示,内容形式深度创新,

以视觉上的“新”"奇特”丰富艺术创作空间,充分阐释了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让传统文

化大放异彩。

(摘自2023年2月4日新浪网,有删改)

材料二:

•XifjK曷时长

8446方小时

1254SΦH^/1■

2022«

图1:传统文化节目观众年龄段分布图2:传统文化节目总播放累计观看时长

材料三:①②③④

①【甲】文化节目《诗画中国》目前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I)热播,该节目让

诗与画浪漫相逢,让诗画“活起来”,打开一个根植于艺术创造力与中华美学追求的文化

世界。

②诗歌与绘画,同为中国最古老,也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创作活动,千百年来记录

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传承着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中华

文明的进程中,诗与画逐渐合流,成为中国人精神风骨与审美旨趣的重要依托。文化节

目《诗画中国》便是将诗画这两种文化载体紧密结合,当诗情与画意在节目中自然相融,

一种连接古今的诗画意境奔涌而来。

③《诗画中国》从近千个作品中筛选出40余幅画作和50多首诗文,讲述诗画背后

的历史故事、人文精神,描绘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时代长图。节目共十一期,对经典诗

画作品进行主题化呈现和创新性解读,带受众领略诗笔与画笔共同绘就的中华风采:风

骨中国的精神底色、山河中国的壮美辽阔、乐舞中国的多彩艺术、四时中国的流转生息、

田园中国的自然乐趣、灵韵中国的生命活力、礼仪中国的大国气度、雅趣中国的格调意

境、营造中国的智慧美学、色彩中国的缤纷璀璨、匠心中国的砥砺奋斗。据悉,这十一

期主题词是《诗画中国》节目组近两个月来与美术、文化界专家共同研讨、提炼而得出,

更得到故宫博物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的专业指导。

④值得一提的是,《诗画中国》以诗、画、音、舞、居八曲等艺术为“食材”,运用

XR、CG、裸眼为“调味”,熬制中国精神风骨与审美旨趣的‘'老汤",并通过电影级别的拍

摄与制作方式,烹饪出“想象走入现实”的文化佳肴。在每一场演绎中,"开卷''环节将观

众带入诗画的历史之中,“入卷”环节以赏心悦目的呈现对诗画之美进行创新表达,“赏

卷”环节在多维思考的碰撞中激活作品的时代价值,“合卷”环节则定格着经典演绎画面,

为整场“丹青旅程''徐徐落幕。

⑤譬如在首期播出的节目中,老戏骨李光复化身“山间行者”,踏入北宋画家范宽的

《溪山行旅图》,沿着极具绢画质感的山道攀援而上,笑看大美风光。事实上,这幅《溪

试卷第6页,共IO页

山行旅图》,由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将其细细拆分出80多个元素,以超过1000小时的

努力将各个元素重新绘制,再通过三维建模进行组合。与纸画相比,绢画的“立体化'’难

度更高,在长达两个月的创作周期后,节目最终在保留国画真实质感的前提下,打造出

可容真人“进入”的山水空间。

【乙】

《溪山行旅图》画意赏析

作品内容:一座巍峨的山峰给人以“高山仰止”之感。山顶杂树丛生,一线飞瀑从山

腰间直泄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林木葱茏,山路上有一行山间行旅者赶着驮货的驴群

缓缓前进。

艺术特色:画面气势逼人,顶天立地的大山头给人以“远望不离坐外”之视觉效果。

笔力雄健,层次丰富,使用了“雨点皴''和''短条子皴''表现山石结构,同时以积墨之法使

画面墨色凝重、浑厚,极富美感。

材料四:

狼山早行

明•江一山

晓起向南麓,星河落涧桥。

鸡声红日近,雁影白云遥。

江静晨光发,山明雨意悄。

丈夫踪迹远,为许混渔樵。

狼山早行图

15.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将材料一横线处补全。

(1)(2)

16.材料三中画线句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17.江海初中校园电视台拟策划《诗画狼山》节目,准备了材料四中的诗与画,请你参

与。

【任务一】根据材料三甲文中的相关创意,说说如何让材料四中的诗与画“浪漫相逢”。

【任务二】《诗画狼山》旨在让诗情与画意在节目中自然相副!,请你结合材料四的“诗情”

与“画意”写一段解说词。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

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

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②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

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

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站在桥上的行人

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

人的景象。

③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妙地将古

镇连缀为一体。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

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

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

④我曾经三次到周庄,两次是在春天,一次是在冬天,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

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

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那天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

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

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

斑积雪,在路边,在屋帘,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

莹,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

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

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

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

试卷第8页,共10页

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⑤最近一次去周庄也是春天,然而是在晚上。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

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节日。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

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光带。坐船夜游,感觉是进入梦境。船娘是

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

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

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晶莹剔透,

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

张灯结彩的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船已

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

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

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

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幽.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

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

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

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

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

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

一条摇戋生辉、七彩斑斓的光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

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

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

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⑥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

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

中。

18.小语对本文中作者三次到周庄的感受印象深刻,请你概括。

19.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

下袅袅回旋上升。

20.阅读本文后,小语拟写了两个标题,请你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并说明理由。

备选:A.周庄水韵B.周庄水乡

我选:_,理由:_

21.文章结尾说“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

中”,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八、作文

22.请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写出

真情实感;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姓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试卷第10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1.浩瀚陶冶2.闲情逸致3.把“精神的感化与陶冶”和“知识的增广”调换位置。

4.(1)答案示例:①想要改变自己,就要不畏艰难:②不轻易满足现状,才会追求更高远的

目标;③机会永远属于勇于挑战的人:④你的努力,才能换来他人的尊重:⑤持之以恒,才

能实现自己的理想:⑥青春当奋进;⑦兴趣是很好的牵引,带你不断突破;⑧青春当自强(意

对即可)

(2)示例一:小语,你好!本次征文要求写对初中生活的感怀,主体内容中①②两点与“未选

择的路“不切合,没有写曾经初中生活中的遗憾等:其次,③④两点不是写作的重点,应略

写或不写。两点建议,仅供参考。预祝你此次征文获得成功!

5.参考示例:可以采用跳读法(选择性阅读法)。在梳理阿龙纳斯跟随尼莫船长乘坐“诺第

留斯号”号冒险而紧张的故事情节时,我们可以跳过书中有关海洋生物和海底情况以及风土

人情等的介绍。(意对即可,介绍其他阅读方法也可,但阅读方法与所读内容要切合)

6.同学们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童年时生活社会底层时饱受折磨和侮辱,就具有

反抗精神,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立志投身革命,其后,在经历过战火洗礼和伤病的摧残后

更加坚定了志向-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的成长经历启示我们:面对困难,要有钢铁般

的意志: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要与国家、民族、时代紧密相连。(意对即可)

7.芳草萋萋鹦鹉洲青草池塘处处蛙山入潼关不解平安得广厦千万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水击三千里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

个纯粹的人

8.诗歌开篇写了秋天萧条、零落的景象,渲染了分别时凄凉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

的感情基调,为下文写与友人的分别作铺垫。(意对即可)9.白居易的诗,语言质朴、

平实,明白如话,情感真切。诗歌最后四句中“岂在”“但问”“同心”“坐觉”“空”等词语表达了

诗人强调朋友不在多,表达了与好友之间的情投意合以及因好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惆怅、伤感

和孤独之情。(意对即可)

10.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11.(1)对……感到惊奇(2)告诫(3)忍受,经得起(4)

放在袖子里12.张养浩到任四个月,不曾在家里住过,只住在官府,整天没有稍微懈怠。

13.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勤于政事,忠于职守。感激涕零,惊喜交加:坚

答案第1页,共3页

定的语气。(意对即可)14.小语,你的看法不对。张养浩认为“众盗”本来是良民,为

饥寒所迫,不得已做了盗贼,要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处理盗贼事件的时候他说的话可以

看出他宽容大度,而李虎事件中,李虎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暴虐残忍成为祸害,百姓不能

忍受,“旧尹莫敢诘问“,张养浩却“尽置诸法”,体现出他的不畏强暴、严格执法的品格。(意

对即可)

15.传统文化的观众中年轻人占绝大部分传统文化节目总播放累计观看时长

2022年比2021年增长逾六倍。(意对即可)16.运用作比较,将绢画与纸画比较,突

出强调了绢画的“立体化''难度高,说明了《溪山行旅图》节目极具绢画质感的真实效果。

17.【任务一】将《狼山早行》诗与《狼山早行图》作为文化载体,运用XR、CG、裸眼3D

等科技手段将图画拆分成多个元素,然后将各个元素重新绘制,通过三维建模进行组合,再

通过电影级别的拍摄与制作方式,让诗情与画意在节目中自然相融,让想象走入现实。(意

对即可)

【任务二】清晨,晨光熹微,鸡鸣声声,红日渐升。江水平静开阔,雁影点点,白云缭绕,

渔船起航,薄纱蒙面的狼山渐渐苏醒。山上林木葱茏,行人穿行其间,有早起的渔夫和樵夫,

应该也有远行的人混迹其间吧.整个画面淡然悠远,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墨色清新淡雅,

极具美感。(意对即可)

18.第一次:仲春烟雨笼罩的周庄,迷蒙、淡雅、朦胧,恬淡宁静。

第二次:初春积雪斑斑的周庄,黑白分明,色彩鲜明,万般柔情。

第三次:温暖的春夜周庄辉煌璀璨,如梦幻一般,神奇美丽,带给人惊喜。19.运用通

感、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声的神秘悠远、缠绵细腻,富有柔情。叠词的运用,

有音韵美与和谐美。流露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意对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