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八章 第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作业_第1页
2023-2024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八章 第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作业_第2页
2023-2024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八章 第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作业_第3页
2023-2024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八章 第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作业_第4页
2023-2024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八章 第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课后作业•集训・.一

(40分钟)

选题表

题号

知识点

基础能力创新

水的电离、Kw4(1)11

溶液的酸碱性和PH1,2,45,8

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36,7,9,1012

基础过关

L常温下,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鬻J=IXlO工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B)

A.该一元酸溶液的pH=l

B.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FT)=IXlO"mol∙L1

c.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lx1。.

D,用pH=ll的NaoH溶液V1L和V2L0.1mol・L该一元酸(HA)溶液

混合,若混合溶液的pH=7,则V,<V2

解析:将c(OH)=代入原题关系式中可得法==1×10I解得

c(H+)cz(H+)

c(H)=IX10⅛ol-L,所以该溶液的pH=3,A项错误;该溶液中水电离

出来的c(H')=c(0H)=^Wmol∙L-1=lX101*mol∙L',B项正确;

IXl(F3

常温下,水的离子积是一个常数,为IXIOM,C项错误;由题干推知,

0.1mol∙L'的酸pH=3,若等体积混合,溶液显酸性,欲使混合溶液的

pH=7,则%>V2,D项错误。

2.常温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c(H,)>c(0H)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B.pH=3的弱酸溶液与pH=ll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C.pH=5的硫酸溶液稀释到原来的500倍,稀释后c(SOf)与C(H')之比

约为1:10

D.中和10mL0.1mol∙L醋酸与100mL0.01mol・LT醋酸所需NaOH

的物质的量不同

解析:pH=3的弱酸溶液与pH=ll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弱酸浓度大,

有大量剩余,反应后溶液呈酸性,B正确;pH=5的硫酸溶液稀释到原来

的500倍,则溶液接近于中性,c(H+)约为ICTmol∙L1,

c(SO4^)=——mol∙L^l=10^8mol∙L:则C(S0,):c(H+)=1ɪ10,

2x500

C正确;两份醋酸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不正确。

3.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OmoI・I/盐

酸过程中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2

0

8

6

4

2

a

O

A.b点时,加入极少量NaOH溶液都会引起PH的突变

B.选指示剂时,其变色范围应在4.30-9.70之间

C.若将盐酸换成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曲线ab段将会上移

D.都使用酚献作指示剂,若将NaOH溶液换成同浓度的氨水,所消耗氨

水的体积较NaOH溶液小

解析:题图中反应终点的PH在4.30~9.70之间,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

围应在反应终点的PH范围内,B正确;滴定终点时醋酸钠溶液水解显

碱性,曲线ab段将会上移,C正确;使用酚醐作指示剂,用同浓度氨水

代替NaOH溶液,要使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则消耗氨水的体积大于

NaOH溶液,D错误。

4.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9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B,请说明理由:o

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

的pH=7,则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2)95℃时,若100体积pH=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b的某强碱

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a与b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0

⑶曲线A所对应的温度下,pH=2的HCl溶液和pH=ll的某BOH溶液

中,若水的电离程度分别用α-a2表示,则a1(填“大于”

“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½°

(4)曲线B对应温度下,将0.02mol・1?Ba(OH)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

度的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

解析:⑴25℃时,pH=9的NaOH溶液中,c(0H)=IO⅛ιol-L'',pH=4的

耐溶液中,c(lΓ)=10Λnol・L1,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n(0H)=n(H),

贝IJC(OH)-V(NaOH)=C(H)・V(HZSO),故V(NaoH):V(H2SO1)=C(H'):

c(0H)=10:Io

(2)9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1012,100体积pH=a的某强酸溶液中

n(H')=100×10amol=102mol,1体积pH=b的某强碱溶液中n(OH)=

黑InOI=IoimOI,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H+)=n(0H^)=102^amol=

b2

10^'mol,即2-a=bT2,所以a+b=14o

⑶曲线A所对应的温度是25C即室温,在室温下,pH=2的HCl溶液

l1

中,c(H')水=10%ol∙L,pH=Π的某BOH溶液中,c(H)水=IOUmol∙Ls

水电离产生的K的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就越大,用α-α2表示,

则ɑ1<ɑ20

12

(4)曲线B所对应的温度是95℃,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IO,

在曲线B所对应的温度下,将0.02mol-I?的Ba(OH)2溶液与等物质

的量浓度的NaHSOl溶液等体积混合,则反应后溶液中C(OH)=笑等=

+

0.01mol-L,由于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Q=IoT2,所以c(H)=

10^l0mol∙L',所得混合液的pH=10o

答案:(1)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高时,电离程度大,c(H')、c(OH)

均增大10:1(2)a+b=14(3)小于(4)10

R能力提升

5.(2022・上海金山二模)常温下,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与下列溶液分

别恰好完全中和。

①VlmLpH=9的氨水;②V2mLpH=10的氨水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10V2>V1

B∙/的比值:②>①

C(NH3∙H2O)

C.水的电离程度:②XD

D.反应后溶液的pH:①

解析:设pH=9的氨水的浓度为c电离程度为ɑ1,则Ci=-;设pH=10

b%

的氨水浓度为C,电离程度为ɑ2,则C=-;因为pH=9的氨水比pH=10

22«2

10一5

的氨水电离程度大,故α〉α%则且=昌〈白根据盐酸和氨水反应的关

C1010

2«2

系之比为1:1,得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与其恰好完全中和时,消耗

的氨水的量满足V1Xc1=V2Xc2,即10V2<Vl,故A不正确;J管?方的

C(NH3・H2O)

比值即是两溶液的电离度,根据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判断,②〈①,

故B不正确;根据氨水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抑制程度越大,水的

电离程度越小,故②〈①,故C不正确;反应后pH=9的氨水消耗的体积

大,故最终溶液的体积大,但生成的氯化铁的量相同,故①中最终的氯

化镀溶液的浓度较小,故水解后氢离子浓度小,PH大,故D正确。

6.(2023・云南玉溪三月模拟)常温下,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

滴定20mL与其同浓度的某弱酸HA(电离常数为K“)溶液,滴定曲线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102030HNaoH溶液)∕mL

A.由图可知,C1>C2>C3

B.M点溶液中存在:2c(H)=c(A)-c(HA)+2c(OH)

C.恰好中和时,三种溶液的PH相等

D.由pH=7的溶液计算得K,=端^(V。是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

解析:A项,NaOH溶液浓度越大,溶液PH越大,根据图像,滴定终点之后

溶液PH大小顺序为c1>c2>c3,所以浓度大小为c1>c2>c3,正确;B项,M点

为加入NaoH溶液体积为10mL,此时恰好生成起始时等物质的量的

NaA和HA,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A),存在物料守恒

2c(Na+)=c(HA)+c(A),则存在2c(H')=2c(OH)+c(A)-c(HA),正确;C项,

恰好中和时∖溶液中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A水解,溶液呈碱性,

但三种溶液的浓度不相等,A水解程度不一样,则溶液的PH不相等,不

正确;D项,溶液中pH=7时,c(H+)=c(0H),根据电荷守恒C(Na)+c(H+)=

+

c(OH)+c(A),则有c(Na)=c(A),此时消耗NaOH溶液体积为V0,所以

c(A)=悬mol∕L,根据物料守恒C(A)+c(HA)=篇mol∕L,

则C(HA)=^¾ol∕L,所以k"H+;.:;禧一处Q正确

2v

Vo+2OC(HA)V+20°~°

7.(不定项)(2023•河南商丘三模)0.10mol∙L1的NaOH溶液分别

滴定20.00mL浓度为c1的醋酸、c2的草酸(HKzO)溶液,得到如图滴

定曲线,其中c、d为两种酸恰好完全中和的化学计量点。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D)

A.由滴定曲线可判断:Cι>C2

B.滴定过程中始终有n(CHEOOH)=O.02c,+n(OH)-∏(H+)-∏(Na+)

C若a点V(NaOH)=7.95nιL,则a点有C(Na)>cCO歹)>c(HC2O4)>

C(H2C2O1)

D.若b点时溶液中c(CH3COO)=c(CH3COOH),则b点消耗了8.60mL的

NaOH溶液

解析:草酸是二元弱酸,滴定过程中有两次滴定突变;醋酸是一元酸,

滴定时只有一次滴定突变,所以根据图示可知X曲线代表草酸,Y曲线

代表醋酸。其中c、d为两种酸恰好完全中和的化学计量点,滴定根据

恰好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数值可知

0.100Omol∙L^1×10.60mLC.-]

C产-------------------=0.0265rmonl∙Lτ,

2×20.00mL

0.100Omol∙L^1×17.20mL八IT-】、⅛-∕,

Ci=-------------------------------------------=0.n0o8r6n0mol∙L,Cι>c,故Aλ正rr确r;

20.00mL2

对于醋酸溶液,在滴定过程中始终存在电荷守恒n(H+)+n(Na+)=n)+

n(CH3COO),根据物料守恒可知n(CH3COOH)+n(CH3COO)=0.02c,,

故n(H*)+n(Na*)=n(0H)+0.02c「n(CHEOOH),所以有n(CH3COOH)=

0.02c,+n(0H)-n(H+)-n(Na+),故B正确;完全中和时需消耗

V(NaOH)=IO.60mL,若a点V(NaOH)=7.95mL时为NaHC2O^Na2C2O1

按1:1形成的混合溶液,P*7,显酸性,故HCzOZ的电离程度大于

t

北01及CzOf的水解程度,则c(Na)>c(C20j-)>c(Haon>c(H2C2O1),½

C正确;若b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8.60mL,则此时溶液中

n(CH3COOH)和n(CH3COONa)相等,由图可知此时溶液显酸性,说明醋酸

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则C(CH3COO)>c(CLCOOH),

如果要求c(CH3COO)=c(CH3COOH),则此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V<*⅛nL,BPV<8.60mL,D错误。

8.(2022*福建福州4月模拟)常温下,在新制氯水中滴加NaOH溶液,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的c(H')与Na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A.可用PH试纸测定E点对应溶液,其pH=3

B.G点对应溶液中:c(Na+)>c(Cl)>c(CIO)>c(OH)>c(H+)

C.H、F点对应溶液中都存在:c(Na+)=c(Cl)+c(C10)

D.常温下加水稀释H点对应溶液,溶液的PH增大

解析:由题图可知,E点为新制氯水,溶液显酸性,由水电离出的

c水(H)=IO溶液中OH完全是由水电离出来的,所以

c(OH)=c水(H+)=l(Γ"mol∕L,贝IJ溶液中c(If)=^τ=10⅛ιol∕L,贝IJ溶液

C(OH)

pH=3,但新制氯水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量其pH,应该用pH计,

A错误;G点,氯水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

NaCKNaClO,ClO水解使溶液呈弱碱性,所以有c(Na+)>c(Cl)>

c(CIO)>c(OH)>c(H),B正确;H点对应溶液中溶质为NaCKNaClO和

Na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Ht)=c(0H)+c(Cl)+c(Cl(Γ据此时

溶液为碱性,则c(OH)>c(H+),所以C(Na)>c(Cl)+c(CIO),C错误;加

水稀释H点对应的溶液,H点为碱性溶液,加水稀释时促使溶液的碱性

减弱,所以PH降低,D错误。

9.(不定项)(2022・山东烟台二中摸底联考)酒石酸(

304

用H2R表示)可作食品抗氧化齐U,是一种二元弱酸。25C时,Kal=IO-,

向10mL0.01mol-L的酒石酸溶液中滴加0.01mol-L的氢氧化

钠溶液,溶液中Tg喘?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A.n点溶液呈中性

+

B.p点溶液中存在c(OH)=C(HR)+2c(H2R)+c(H)

C.n点到p点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变小

D.NaHR溶液中HR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其水解平衡常数

解析:n点时-Ig第*=0,则c(OH)=C(FT),此溶液呈中性,A项正确;

P点时加入0.01mol-L7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

与10mL0.01mol・L的酒石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Na2R溶液,根据

此时溶液的电荷守恒2c(R2)+c(HR)+c(OH)=c(Na)+c(H+)及物料守恒

2

c(Na)=2c(HR)+2c(H2R)+2c(R)关系,可得C(OH)=c(HR)+2c(H2R)+

C(H),B项正确;n点溶液呈中性说明此时溶液中HR电离与HR及R2

水解恰好相等,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HR减少,R2增多,水的电离程

度应变大,C项错误;当加入0.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

10mL时,溶液中溶质为NaHR,m点时Tg嚓⅞>0,即C(OIr)<c(H+),

C(H+)

溶液呈酸性,说明此时溶液中HR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即HR

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其水解平衡常数,D项错误。

10.(2022・山东东营广饶一中月考)测定溶液中甘油浓度通常采用高

碘酸氧化还原法,实验步骤如下:

i.配制准确浓度的硫代硫酸钠(Na2S2OJ溶液

①称取16gNa2S2O3,溶于1OOOmL水中,冷却I,备用。

②称取0.147g重倍酸钾(K2Cr2O7),置于碘量瓶中,溶于25mL水,加

2g碘化钾及20mL4mol・广的硫酸,摇匀。于暗处放置10分钟。

加75mL水,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I2+2S20f-2Γ+S,0^),近终点

时加1mL0.5%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再重复

滴定2次,平均用硫代硫酸钠溶液30mLo

ii∙甘油含量测定

①准确量取10mL甘油溶液,放入250mL碘量瓶中,再加入20mL

O.04mol-LTKlo4溶液、10mL0.6mol・1;HSOI溶液、5InL正己烷,

盖好塞盖,摇匀,在室温下于暗处放置30min。

②加入1.5gKI反应3min后,再加水75mL,剩余的IO4和反应生成

的IO3被还原析出碘,析出的碘用配制好的Na2S2O3标准液滴定,滴定

至颜色变亮时加入1mL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现不透明深蓝色,继续滴

至蓝色恰好消失为止。

③再重复滴定2次,平均用Na2S2O3溶液VmLo

回答下列问题。

⑴步骤i①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填“正确”或“错误”)。

⑵步骤i②的目的是,

所用的指示剂是,Na2S2O3溶液浓度是o

(3)甘油(CsHQ5)溶液与KloI溶液反应生成甲醛、甲酸、KIO3,写出步骤

ii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五②中高碘酸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4)下列因素引起步骤ii中测定结果偏高的是(填字母)。

a.将碘量瓶换成普通锥形瓶

b.加入的KI过量

c.KlOl溶液浓度偏小

d.指示剂一褪色就停止滴定、读数

e.滴定前正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

解析:(1)此操作不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而是配成Na2S2O3

溶液,然后用标准液K2Cr2O7溶液进行标定其浓度,故步骤i①的实验

操作正确。

⑵由实验步骤可知,步骤i②的目的是用标准液K2CnO7进行标定

Na2S2O3溶液的浓度,利用I2能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特性,故所用的指示剂

是淀粉溶液,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可得关系式K2Cr207-3I2-6Na2S203,

故n(NaSO)=6n(KCrO),即C(NaSO)×30×103L=6X°,^g

223227223294g∙molɪ

解得Na2S2O3溶液浓度是0.1mol-L_1o

(4)根据滴定原理可知,整个过程中1mol甘油失去4mol电子,

1mol「失去1mol电子,1molIO4得到7mol电子,故根据得失电

子守恒可知4n(甘油)+n(I)=7n(IO1),根据I原子守恒有n(I2)=

∣[n(IO4)+n(「)],滴定时又有n(I2)=In(S2Of)0将碘量瓶换成普通锥

形瓶,将导致L升华,从而使得消耗Na2S2O3的量偏小,即n(I)偏小,则

甘油的量偏大,a符合题意;由于实验中本身KI就是过量的,故KI过

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不符合题意;KlO4溶液浓度偏小,将导致生成

的L的量偏小,导致消耗Na2S2O3的量偏小,即n(I)偏小,则甘油的量

偏大,c符合题意;指示剂一褪色就停止滴定、读数,将导致消耗Na2S2O3

的量偏小,即n(I)偏小,则甘油的量偏大,d符合题意;滴定前正视读

数,滴定后仰视读数,将导致消耗Na2S2O3的量偏大,即n(I)偏大,则甘

油的量偏小,e不符合题意。

答案:(1)正确

⑵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淀粉溶液0.1mol∙U1

(3)C3H8O3+2iθ;==2HCH0+HC00H+2IO3+H20IO;+7I+8H-4I2+4H20

(4)acd

R创新应用

11.(不定项)常温下,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的HX和OLCOOH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I?的氨水,测得溶液的电阻率(溶液的电

阻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弱)与加入氨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s5

(CH3COOH的Ka=l.8×10-,NH3∙H2O的Kb=l.8×10),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D)

A.常温时,同浓度的HX溶液比(MCOOH溶液的PH大

B.a->c过程,水的电离程度先减小后增大

C.溶液pH=7时对应的点在c点和d点之间,此时溶液中存

ʌ.c(NH3∙H2θLKa+c(H+)

1

'C(CH3COOH)^Kb

D.混合时若忽略体积变化,d点时:4C(NHl)+4C(NH3・⅛0)=0.3mol∙L1

4

解析:常温下Kw=IO*,若HX和CH3COOH都是弱酸,则随着NH3-H2O的加

入,酸碱反应生成盐,溶液导电性将增强、电阻率将减小,但图像上随

着NH3∙H2O的加入,溶液电阻率增大、导电性减弱,说明原混合溶液中

离子浓度更大,即HX为强电解质,常温下0.1mol∙L1HX的pH比同浓

度CHSCOOH的PH小,故A项错误;酸或碱都抑制水的电离,滴加NL-H2O

溶液的过程a至IJC为HX和CH3COOH反应转化为NH.,X.OLCOONH”的过

程,溶液的酸性减弱,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B项错误;根据分析,c点

溶液中溶质为NHlX、CH3COONHb且两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其中钱根离子

和醋酸根离子均发生水解NHt+H20÷="NH3∙H2O+H∖CH3COO+H2O

CHE00H+0H,且镀根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故溶液为酸性即

c(H)>c(0H),故溶液pH=7时对应的点在c点和d点之间,此时,存在

+

c(H)=c(0H),根据质子守恒c(H)+c(CH3COOH)=c(OH)+c(NH3・H2O),

贝IJ有c(CH3COOH)=c(NH3∙H2O),故噌"鬻=1,又因为K.=Kb,所以

C(CH3COOH)

、+”+)“驾LW1,故C项错误;d点溶液中共加入0.1mol-L的氨

KbKb

水60mL,d点时,溶液体积共为80mL,根据物料守恒4c(NH3∙H2O)+

lmol,Llχ06L

4c(NH^)=4×°°=0.3mol-L;故D正确0

-0.08L

12.维生素C(简写为Ve)的分子式为CGHM,溶于水后显酸性,在高温或

碱性条件下极易被氧化。许多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新鲜

橙汁中Vc含量约500mg/Lo某化学活动小组欲用滴定法测定某品牌

软包装橙汁中Vc的含量,请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D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酸性条件下,C6H8θ<;可被CGH6O6O写出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用品R∙00X10⅛ιol∕LL标准溶液、2mol∕L醋酸、蒸储水、

指示剂、仪器(略)。其中指示剂应选用o

⑷实验步骤:

①检查仪器:检查酸式滴定管O

②洗涤仪器:所有仪器用蒸储水洗净后,还需用待装溶液润洗的仪器

是O

③装液:向两支酸式滴定管中分别加入L标准溶液和橙汁,使液面位

于滴定管处。按要求调整好液面,读出读数。

④取橙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