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定理的应用-北京市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一模)汇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4/0D/wKhkGWXm8i6AUn7gAAHnVyW5kKA046.jpg)
![万有引力定理的应用-北京市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一模)汇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4/0D/wKhkGWXm8i6AUn7gAAHnVyW5kKA0462.jpg)
![万有引力定理的应用-北京市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一模)汇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4/0D/wKhkGWXm8i6AUn7gAAHnVyW5kKA0463.jpg)
![万有引力定理的应用-北京市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一模)汇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4/0D/wKhkGWXm8i6AUn7gAAHnVyW5kKA0464.jpg)
![万有引力定理的应用-北京市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一模)汇编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4/0D/wKhkGWXm8i6AUn7gAAHnVyW5kKA04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3万有引力定理的应用-北京市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一模)
高频考点汇编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2•房山区一模)北京时间2022年3月5日14时0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
用长征三号内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多星”技术,成功将银河航天02批卫星(6颗)及
其搭载的1颗商业遥感卫星发射升空。遥感卫星进入距地表约500km的近地轨道做匀速
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该遥感卫星的轨道属于地球同步轨道
B.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以估算该遥感卫星的线速度大小
C.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计算该遥感卫星所受万有引力大小
D.该遥感卫星在轨道上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的角速度小
2.(2022∙朝阳区一模)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
定轨道,核心舱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工。
16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心舱进入轨道后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约为它在地面时的也倍
17
B.核心舱在轨道上飞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C.核心舱在轨道上飞行的周期小于24h
D.后续加挂实验舱后,空间站由于质量增大,轨道半径将变小
3∙(2022∙丰台区一模)如图所示,a为在地球赤道表面随地球一起自转的物体,b为绕地球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近地卫星,轨道半径可近似为地球半径。假设a与b质量相同,地球
可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比较物体a和卫星b()
A.角速度大小近似相等
B.线速度大小近似相等
C,向心加速度大小近似相等
D.所受地球引力大小近似相等
4.(2022•平谷区一模)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
卫星一一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在接下来的十余年中,天
链一号02至05星、天链二号01星陆续发射成功,实现全球组网运行。随着2021年12
月14日00时09分天链二号02星的成功发射,我国在轨中继卫星数量增加至7颗。关
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可以定点在北京的正上方
B.不同国家发射的这种卫星的轨道半径可能不一样
C.它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D.它在轨道上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5.(2022•延庆区一模)2021年6月17S,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
站。对接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天和核心舱处于半径为13的圆轨道川;神舟十二号飞
船处于半径为n的圆轨道I,运行周期为Ti,通过变轨操作后,沿椭圆轨道∏运动到B
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十二号飞船在轨道I上运动时将不受重力的作用
Ir+r^^ɜ
B.神舟十二号飞船沿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2=T八(C1—3≡-)
Γ2rI
C.神舟十二号飞船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大于天和核心舱沿轨道In运行的周期
D.正常运行时,神舟十二号飞船在轨道∏上经过B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HI上经过B
点的加速度
6.(2022•延庆区一模)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携带2公斤月壤回归地球。数十
亿年太阳风的吹拂下,月壤奇迹般收藏了几百万吨氮3,这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先到先得。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航天成本的降低,使得登陆月球有了现实意义。用氧3
替代具有放射性的鼐:与气聚变时,不产生中子,是完美的核燃料•,按目前的用电量,可
以支撑人类一万年。然而,这种完美的能源地球上几乎不存在。根据文中信息和所学知
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星球来说几百万吨不算多,是由于月球引力小,只能吸住较少的氧3
B.由于月球的遮挡,地球上很难通过太阳风获得氢3
C.地球引力比月球大很多,所以地球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氢气
D.笳与笊聚变时产生的中子辐射强且不带电,是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的一大难题
7.(2023•平谷区一模)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可简化为如下过程: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
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
道1、2相切于P点,轨道2、3相切于Q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
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同步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
B.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C.卫星在轨道2上从P点向Q点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
D.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
8.(2023•石景山区一模)如图所示,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神舟”飞船某
次发射过程简化如下: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
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在B点通过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则()
预定留轨道
A.飞船在B点通过加速从椭圆轨道进入预定圆轨道
B.在B点变轨后,飞船的机械能减小
C.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飞船在A点的加速度比B点的小
D.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飞船在A点的速度比B点的小
9.(2022•密云区一模)2021年2月24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经过200多天的飞行,
成功进入椭圆形的轨道绕火星运动,开展对火星的观测,并为着陆火星做好准备。如图
所示,在“天问一号”沿椭圆轨道由“远火点”向“近火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
B.探测器的速度逐渐减小
C.引力对探测器做负功,探测器的势能逐渐减小
D.引力对探测器做正功,探测器的机械能逐渐增大
10∙(2022∙通州区一模)赤道上方的“风云四号”是我国新一代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大幅提
升了我国对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监测识别时效和预报准确率.关于“风云四号”的运
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云四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风云四号”的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C.与“风云四号”同轨道运行的所有卫星的动能都相等
D.“风云四号”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
II.(2022∙西城区一模)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神舟”飞船,目前已经达到
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水平。如图所示,其发射过程简化如下: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发射,由“长征”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通过变轨
进入预定圆轨道。则()
预定圆轨道
椭圆轨道一
A.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A点的加速度比B点的小
B.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A点的速度比B点的小
C.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A点的机械能比B点的小
D.飞船在B点通过加速从椭圆轨道进入预定圆轨道
12.(2022∙东城区一模)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火星公转轨道的
半径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半径之比为3:2,则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
A.角速度大小之比为簿:3√3
B.线速度大小之比为√E:√2
C.周期之比为2:3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盛:V3
13∙(2022∙石景山区一模)2021年2月10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
实施近火捕获制动,成功实现环绕火星运动,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若“天问
一号”环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火星的质量为M,则“天
问一号"环绕火星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
14.(2023•门头沟区一模)2022年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
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
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二对接后的组合体绕地
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发射阶段,航天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飞船空间站组合体的运行速率一定小于7.9km∕s
C.在组合体内,航天员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舱壁提供
D.与空间站相比,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质量更大,向心加速度也更大
15.(2023•海淀区一模)如图所示,卫星沿圆形轨道I环绕地球运动。当其运动到M点时
采取了一次减速制动措施,进入椭圆轨道H或Hh轨道I、∏和川均与地球赤道面共面。
A.卫星沿轨道In运动
B.卫星经过M点时的速度小于7.9km∕s
C.卫星经过M点时的加速度变大
D.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变大
16.(2023•延庆区一模)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7B16时50分,经过约5.5小时的出舱
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
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若“问天实验舱”围绕地球在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
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3
A.“问天实验舱”的质量为机..
GT2
B.漂浮在舱外的航天员加速度等于零
C.“问天实验舱”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小于7.9km∕s
D.若出舱活动期间蔡旭哲自由释放手中的工具,工具会立即高速离开航天员
17.(2023∙东城区一模)2022年11月1日,重约23吨的梦天实验舱与重约60吨的天和核
心舱组合体顺利对接,完成了中国空间站建设最后一个模块的搭建。己知对接后中国空
间站距地面高度约为400km,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约为36000km,二者的运动均视
为匀速圆周运动,则()
A.对接前空间站内的宇航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对接时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对接后中国空间站绕地球运行的速度小于7.9km∕s
D.对接后中国空间站的运行周期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
18.(2023•西城区一模)木星有多颗卫星,下表列出了其中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和质量,两
颗卫星绕木星的运动均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由表中数据可知()
卫星轨道半径r/km卫星质量m/kg
木卫一4.217×1058.93×IO22
木卫二6.710×IO54.80×IO22
A.木星对木卫一的万有引力小于木星对木卫二的万有引力
B.木卫一绕木星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木卫二绕木星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C.木卫一绕木星运动的线速度小于木卫二绕木星运动的线速度
D.木卫一绕木星运动的周期大于木卫二绕木星运动的周期
19.(2023•西城区一模)2023年春节期间,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热映。《流浪地球》
系列影片设定:若干年后,太阳上的氢元素将被耗尽,太阳由“氢核聚变”阶段进入“氮
核聚变”阶段,并成为一颗红巨星,地球将被太阳吞没、气化。因此,人类启动了“流
浪地球”计划。人类的自救之旅的第一阶段是“刹车阶段”,利用2000台安装在地球赤
道上的“转向式行星发动机”,通过喷射高能高压的粒子流,推动地球停止自转;第二阶
段是“逃逸阶段”,利用“推进式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加速,增大公转速度,逐渐脱离
太阳系,开启“流浪”之旅。
根据以上素材,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考虑其它因素,地球停止自转的过程中,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逐渐减小
B.不考虑其它因素,地球停止自转的过程中,南北极处的物体所受重力逐渐增大
C.“转向式行星发动机”的喷口方向应该与自转速度方向相反,“推进式行星发动机”的
喷口方向应该与公转速度方向相反
D.聚变要克服原子核之间的库仑斥力,因此氢核聚变比氢核聚变需要的温度更高
20.(2023∙朝阳区一模)科幻电影曾出现太空梯的场景。如图甲所示,设想在赤道上建造一
个始终与地表垂直的太空梯,航天员可通过梯仓P缓慢地到达太空中某一位置,设该位
置距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半径为R,图乙中曲线A为地球引力对航天员产生的加速度大
小随r变化的图线;直线B为航天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随r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A.航天员在R处的速度等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乙图中的ro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C.航天员在ro位置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在小于ro的范围内,航天员越接近ro的位置对梯仓的压力越大
21.(2023∙丰台区一模)2022年5月,我国成功完成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的对接,
形成的组合体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的运动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组合体距地面的高
度约为400km,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约为3.6Xl()4km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合体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组合体的周期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C.组合体的线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D.组合体的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
计算题(共3小题)
22.(2022•西城区一模)(1)一个带电金属球达到静电平衡时,球内部没有净剩电荷,电荷
均匀分布在外表面,球内部场强处处为0,其在球的外部产生的电场,与一个位于球心、
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在同一点产生的电场相同。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o
a.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和库仑定律,推导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在与之相距r处
的电场强度的表达式。
b.若将金属球内部挖空,使其成为一个均匀球壳,如图1所示。金属球壳的电荷量为Q,
A、B是到球心的距离分别为π和r2的两点,则A点的场强El=,B点的场强
E2=o
(2)万有引力定律与库仑定律有相似的形式,因此质点的引力场与点电荷的电场也有很
多相似的规律。已知引力常量为G。
a.类比点电荷电场强度的表达式,写出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在与之相距r处的引力场强
度EG的表达式。
b.假设沿地轴的方向凿通一条贯穿地球两极的隧道,隧道极窄,地球仍可看作一个半径
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如图2所示,以地心为原点,向北为正方向建立X轴,请
在图3中作图描述隧道中地球引力场强度随X变化的规律,并说明作图依据。
23∙(2022∙海淀区一模)2021年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软着陆,我国成为世
界上第一个首次探测火星就实现“绕、落、巡”三项任务的国家。
(1)为了简化问题,可以认为地球和火星在同一平面上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1
所示。己知地球的公转周期为Ti,火星的公转周期为T2。
a.已知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为rι,求火星公转轨道半径已。
b.考虑到飞行时间和节省燃料,地球和火星处于图1中相对位置时是在地球上发射火星
探测器的最佳时机,推导在地球上相邻两次发射火星探测器最佳时机的时间间隔At。
(2)火星探测器在火星附近的A点减速后,被火星捕获进入了1号椭圆轨道,紧接着在
B点进行了一次“远火点平面机动”,俗称“侧手翻”,即从与火星赤道平行的1号轨道,
调整为经过火星两极的2号轨道,将探测器绕火星飞行的路线从“横着绕”变成“竖着
绕”,从而实现对火星表面的全面扫描,如图2所示。以火星为参考系,质量为Ml的探
测器沿1号轨道到达B点时速度为Vi,为了实现“侧手翻”,此时启动发动机,在极短
的时间内喷出部分气体,假设气体为一次性喷出,喷气后探测器质量变为M2、速度变为
Vl与垂直的V2o
a.求喷出气体速度V的大小。
b.假设实现“侧手翻”的能量全部来源于化学能,化学能向动能转化比例为k(k<I),
求此次“侧手翻”消耗的化学能AE。
地火机道
24.(2022∙海淀区模拟)人们通常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把比较复杂的机械运动等效分解
为两个或多个简单的机械运动进行研究。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运动轨迹都形似弹簧,其运
动可分解为沿轴线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轴线的匀速圆周运动。
(1)情境1:在图1甲所示的三维坐标系中,质点1沿OX方向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
动,质点2在yθz平面内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质点3同时参与质点1和质点2
的运动,其运动轨迹形似弹簧,如乙图所示。质点3在完成一个圆周运动的时间内,沿
OX方向运动的距离称为一个螺距,求质点3轨迹的“螺距”di;
(2)情境2:如图2所示为某磁聚焦原理的示意图,沿OX方向存在匀强磁场B,一质
量为m、电荷量为q、初速度为Vo的带正电的粒子,沿与OX夹角为α的方向入射,不
计带电粒子的重力。
a.请描述带电粒子在OX方向和垂直OX方向的平面内分别做什么运动;
b.求带电粒子轨迹的“螺距”d2o
(3)情境3: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回到地球。登月前,嫦
娥五号在距离月球表面高为h处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嫦娥五号绕月的圆平面与月球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平面可看作垂直,如图3所示。已知月球的轨道半径为r,月球
半径为R,且r>>R,地球质量为M地,月球质量为m月,嫦娥五号质量为mo,引力常
量为G。求嫦娥五号轨迹的“螺距”由。
25∙(2023∙门头沟区一模)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之一是开拓了太空这一全新活动领域。
请应用所学物理知识,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
(1)航天器是一个微重力实验室,由于失重现象,物体的质量常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
如图所示是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m,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F,
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时间为t时,测出飞船和空间站的速度变化是Av,
求空间站的质量Mo。
(2)飞船和空间站一起以速度V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飞船的质量为m,某时刻
空间站和飞船分离,分离时空间站与飞船沿轨道切线方向的相对速度为Uo试分析计算分
离后飞船相对地面的速度Vl和空间站相对地面的速度V2分别是多少。
(3)若分离后的飞船运行轨道附近范围内有密度为P(恒量)的稀薄空气。稀薄空气可
看成是由彼此没有相互作用的均匀小颗粒组成,所有小颗粒原来都静止。假设每个小颗
粒与飞船碰撞后具有与飞船相同的速度,且碰撞时间很短。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飞船
为柱状体,横截面积为S,沿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在高空绕地球运行,引力常数为G。试
通过分析推导说明飞船在该轨道运行时所受空气阻力f大小的影响因素。
F
26∙(2023∙朝阳区一模)中国航天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航天过程有发射、在轨和着陆返
回等关键环节。
(1)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处于失重状态,为缓解此状态带来的不适,科学家设想建造一
种环形空间站,如图甲所示。圆环绕中心轴匀速旋转,航天员(可视为质点)站在圆环
内的侧壁上,随圆环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可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
力。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圆环转动的角速度大小3。
(2)启动反推发动机是着陆返回过程的一个关键步骤。返回舱在距离地面较近时通过Y
射线精准测距来启动返回舱的发动机向下喷气,使其减速着地。
a.已知返回舱的质量为M,其底部装有4台反推发动机,每台发动机喷嘴的横截面积为
S,喷射气体的密度为p,返回舱距地面高度为H时速度为vo,若此时启动反推发动机,
返回舱此后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不考虑返回舱的
质量变化,不计喷气前气体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求气体被喷射出时相对地面的速度
大小V;
b.图乙是返回舱底部Y射线精准测距原理简图。返回舱底部的发射器发射Y射线。为简
化问题,我们假定:Y光子被地面散射后均匀射向地面上方各个方向。已知发射器单位
时间内发出N个Y光子,地面对光子的吸收率为η,紧邻发射器的接收器接收γ射线的
有效面积为A。当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n个Y光子时就会自动启动反推发动机,求
此时返回舱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h。
发射器m接收器
地面
≡甲F
乙
03万有引力定理的应用-北京市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一模)
高频考点汇编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2•房山区一模)北京时间2022年3月5日14时0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
用长征三号内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多星”技术,成功将银河航天02批卫星(6颗)及
其搭载的1颗商业遥感卫星发射升空。遥感卫星进入距地表约500km的近地轨道做匀速
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该遥感卫星的轨道属于地球同步轨道
B.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以估算该遥感卫星的线速度大小
C.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计算该遥感卫星所受万有引力大小
D.该遥感卫星在轨道上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的角速度小
【答案】B
【解答】解:A、遥感卫星进入距地表约500km的近地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地球同
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36000km,所以该遥感卫星的轨道不属于地球同步轨道,故A错
误;
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结合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可得:
G⅞=mg,可得地球质量为:M=®对于遥感卫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提供向心力,
R2G
GMm_v2
可得:
(R+h)2R+h
联立解得该遥感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所以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以估算该
遥感卫星的线速度大小,故B正确;
C、根据万有引力公式F=GMm由于遥感卫星的质量未知,所以不能根据已知条件
(R+h)2
可以计算该遥感卫星所受万有引力大小,故C错误;
D、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提供向心力,可得:G⅛-=mrω2,可得角速度为:3=秒,由
于该遥感卫星的轨道半径比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小,则该遥感卫星在轨道上的角速度
比月球绕地球的角速度大,故D错误。
故选:B0
2.(2022•朝阳区一模)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
定轨道,核心舱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一。
16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心舱进入轨道后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约为它在地面时的」旦倍
17
B.核心舱在轨道上飞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C.核心舱在轨道上飞行的周期小于24h
D.后续加挂实验舱后,空间站由于质量增大,轨道半径将变小
【答案】C
【解答】解:设地球的半径为R,质量为M、核心舱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R+二一R
16
-17IRXo
16
A、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F=粤,核心舱进入轨道后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约为它
T
在地面时的(」旦)2倍,故A错误;
17
B、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贴近地面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粤=∏√d,解得:V=秒,所以核心舱在轨道上飞行的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
度,故B错误;
3
C、对核心舱与地球同步卫星相比,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号=k,由于核心舱的轨道
T/
半径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而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h,所以核心舱在轨道上
飞行的周期小于24h,故C正确;
D、轨道半径的大小与空间站的质量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选:Co
3.(2022∙丰台区一模)如图所示,a为在地球赤道表面随地球一起自转的物体,b为绕地球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近地卫星,轨道半径可近似为地球半径。假设a与b质量相同,地球
可看作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比较物体a和卫星b()
A.角速度大小近似相等
B.线速度大小近似相等
C.向心加速度大小近似相等
D.所受地球引力大小近似相等
【答案】D
【解答】解:A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噢=《,解得线
r2r
速度为:近地卫星的半径小于同步卫星,则近地卫星的线速度大于同步卫星;
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半径大于地球半径,同步卫星线速度大于a的线速度,
则近地卫星线速度大于a的线速度;近地卫星线速度大于a的线速度,半径近似相等,
由公式30匕=工,可知近地卫星角速度大于a的角速度,故AB错误;
Tr
2
C.近地卫星线速度大于a的线速度,半径近似相等,由向心加速度公式a=J可知,
nr
近地卫星向心加速度大小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故C错误;
D.由万有引力公式得:F丹1,a与b质量相同,半径近似相等,a与b所受地球引力
大小近似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4.(2022•平谷区一模)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
卫星一一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在接下来的十余年中,天
链一号02至05星、天链二号01星陆续发射成功,实现全球组网运行。随着2021年12
月14日00时09分天链二号02星的成功发射,我国在轨中继卫星数量增加至7颗。关
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可以定点在北京的正上方
B.不同国家发射的这种卫星的轨道半径可能不一样
C.它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D.它在轨道上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答案】D
【解答】解:A.地球同步卫星只能定点在赤道上空,不可以定点在北京的正上方,故A
错误;
B.所有的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都相同,根据G镖=∏At-r可知,不同国家发射的这种
τT2
卫星的轨道半径都相同,故B错误
C.根据涔∙=H可得v=∙^,地球同步卫星的半径远大于地球的半径,可知它运行的
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C错误
D.根据a丹可知,它在轨道上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故D
正确。
故选:D。
5.(2022•延庆区一模)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了自己的空间
站。对接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天和核心舱处于半径为r3的圆轨道III;神舟十二号飞
船处于半径为n的圆轨道I,运行周期为Ti,通过变轨操作后,沿椭圆轨道II运动到B
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十二号飞船在轨道I上运动时将不受重力的作用
B.神舟十二号飞船沿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2=T∣J(Iyr3)
C.神舟十二号飞船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大于天和核心舱沿轨道HI运行的周期
D.正常运行时,神舟十二号飞船在轨道Il上经过B点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In上经过B
点的加速度
【答案】B
【解答】解:A、神舟十二号飞船在轨道I上运动时仍受重力作用,只是因为重力全部用
来提供向心力而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错误;
3o
r13
B、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4=a⅛
TfT2
椭圆轨道Ii的半长轴=r-3-rA∙
a2
联立解得:丁2=丁/.;+.),故B正确;
2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⅛=nΛ^r
r2T2
解得:T=2冗偏j∙
因为神舟十二号飞船运行轨道1的半径小于天和核心舱运行轨道HI的半径,所以神舟十
二号飞船沿轨道I运行的周期小于天和核心舱沿轨道HI运行的周期,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G粤=IUa
r
解得:a骋
τ
可知正常运行时,神舟十二号飞船在轨道H上经过B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III上经过B
点的加速度,故D错误。
故选:Bo
6.(2022•延庆区一模)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携带2公斤月壤回归地球。数十
亿年太阳风的吹拂下,月壤奇迹般收藏了几百万吨氧3,这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先到先得。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航天成本的降低,使得登陆月球有了现实意义。用氮3
替代具有放射性的氟与笊聚变时,不产生中子,是完美的核燃料,按目前的用电量,可
以支撑人类一万年。然而,这种完美的能源地球上几乎不存在。根据文中信息和所学知
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星球来说几百万吨不算多,是由于月球引力小,只能吸住较少的氨3
B.由于月球的遮挡,地球上很难通过太阳风获得氢3
C.地球引力比月球大很多,所以地球大气中含有大量的氢气
D.氟与笊聚变时产生的中子辐射强且不带电,是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的一大难题
【答案】D
【解答】解:A、对于星球来说几百万吨不算多,不是由于月球引力小,只是氢3本来就
很少,只能吸住较少的氨3,故A错误;
B、因为氧3是氢元素受到宇宙射线的辐射产生物理变化形成的,而地球大气层对宇宙射
线的消弱作用强,所以地球上很难通过太阳风获得氮3。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所以导致地
球上氢3储量远少于月球,故B错误;
C、虽然地球引力比月球大很多,但是也不会束缚住氢气,所以地球大气中不会含有大量
的氢气。地球上的氢气主要由岩石在水里经高压产生化学变化形成蛇纹石,释放出大量
游离态的氢,这些氢会经地壳裂缝或火山释放到地表,故C错误;
D、瓶与气聚变时产生的中子辐射强,因中子不带电,不会受到磁场力,所以是磁约束可
控核聚变的一大难题,故D正确。
故选:D。
7.(2023•平谷区一模)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可简化为如下过程: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
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
道1、2相切于P点,轨道2、3相切于Q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
上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地球同步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
B.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C.卫星在轨道2上从P点向Q点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
D.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
【答案】D
【解答】解:A、由于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自西向东绕地球转动,因此轨道平面
一定在赤道所确定的平面内,即地球同步卫星只能定点在赤道上空,不可能定点在北京
上空,故A错误;
B、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粤①一,可得
r2「
Vq件,因此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小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故B错误;
C、卫星在轨道2上从P点向Q点运动的过程中,只有万有引力做功,所以其机械能守
恒,故C错误;
2
D、在轨道1上经过P点时,做圆周运动,因此满足粤二⅛.在轨道2上经过P点
2τ
r1
2
后做离心运动,满足粤<E陛,所以可知卫星在轨道I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小于它
T2r
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速率,故D正确。
故选:D。
8.(2023•石景山区一模)如图所示,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神舟”飞船某
次发射过程简化如下: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
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在B点通过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则()
预定Hl轨道
A.飞船在B点通过加速从椭圆轨道进入预定圆轨道
B.在B点变轨后,飞船的机械能减小
C.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飞船在A点的加速度比B点的小
D.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飞船在A点的速度比B点的小
【答案】A
【解答】解:A、根据“变轨原理”可知,飞船在B点通过加速做离心运动,才会从椭
圆轨道进入预定圆轨道,故A正确;
B、在B点变轨时,需要对飞船做正功,所以飞船的机械能增加,故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嘤∙=ma,解得a=∙⅛,由于A点为近地点、B点为远地点,
22
rr
所以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飞船在A点的加速度比B点的大,故C错误;
D、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飞船在近地点的速度大、在远地点的速度小,所以在椭圆
轨道上运行时,飞船在A点的速度比B点的大,故D错误。
故选:A»
9.(2022•密云区一模)2021年2月24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经过200多天的飞行,
成功进入椭圆形的轨道绕火星运动,开展对火星的观测,并为着陆火星做好准备。如图
所示,在“天问一号”沿椭圆轨道由“远火点”向“近火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
B.探测器的速度逐渐减小
C.引力对探测器做负功,探测器的势能逐渐减小
D.引力对探测器做正功,探测器的机械能逐渐增大
【答案】A
【解答】解:A、“天问一号”沿椭圆轨道由“远火点”向“近火点”运动的过程中,r
减小,根据万有引力表达式F=粤可知,万有引力增大,故A正确;
BCD、由“远火点”向“近火点”运动的过程中,引力对探测器做正功,势能减小,根
据动能定理可知,探测器的动能增加,速度增加,机械能守恒,故BCD错误。
故选:A»
10.(2022∙通州区一模)赤道上方的“风云四号”是我国新一代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大幅提
升了我国对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监测识别时效和预报准确率.关于“风云四号”的运
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云四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风云四号”的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C.与“风云四号”同轨道运行的所有卫星的动能都相等
D.“风云四号”的运行速度大于7.9km∕s
【答案】A
【解答】解:B.“风云四号”是赤道上方的地球同步卫星,故运行的角速度等于地球自
转的角速度,故B错误;
A.根据粤=ma,解得a=S?可知,它在轨道上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
22
rr
力加速度,故A正确。
CD.根据粤=m∙3可得V=秒,同步卫星的半径远大于地球的半径,可知它运行的
线速度都相等,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但不同卫星的质量可能不同,故动能不一定相等,
故CD错误。
故选:A»
1I∙(2022∙西城区一模)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神舟”飞船,目前已经达到
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水平。如图所示,其发射过程简化如下: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发射,由“长征”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通过变轨
进入预定圆轨道。则()
预定图轨道
地球;
椭圆轨道、'一一一1’
A.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A点的加速度比B点的小
B.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A点的速度比B点的小
C.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A点的机械能比B点的小
D.飞船在B点通过加速从椭圆轨道进入预定圆轨道
【答案】D
【解答】解:ABC、飞船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
根据粤=Ina可得a遭,由于必<用,所以飞船在A点的加速度比B点的大;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飞船在近地点A的速度比在B点的速度大;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飞船在A点的机械能等于在B点的机械能,故ABC错误;
D、飞船在B点经椭圆轨道进入预定圆轨道时要由向心运动变为匀速圆周运动需要加速
以提高所需的向心力,故D错误。
故选:D。
12∙(2022∙东城区一模)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火星公转轨道的
半径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半径之比为3:2,则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
A.角速度大小之比为侦:3√3
B.线速度大小之比为VE:√2
C.周期之比为2:3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近:√3
【答案】A
2
【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用来提供向心力,G⅛=mɪ-=mω2r=m(")2r=ma向
_2rT
可得:
A、角速度,则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故A正确;
B、线速度,则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近:vɜ,
故B错误;
C、周期T=2π∖旦,则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为:
=3√3:2√2,故
VGM
C错误;
D、向心加速度a=粤,则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咚=4:9,
r232
故D错误。
故选:Ao
13.(2022•石景山区一模)2021年2月10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
实施近火捕获制动,成功实现环绕火星运动,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若“天问
一号”环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火星的质量为M,则“天
问一号"环绕火星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
【答案】D
【解答]解:"天问一号"环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整理可得“天问一号”环绕火星运动的线速度大小V=产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2023∙门头沟区一模)2022年H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
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
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对接后的组合体绕地
球的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发射阶段,航天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飞船空间站组合体的运行速率一定小于7.9km∕s
C.在组合体内,航天员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舱壁提供
D.与空间站相比,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质量更大,向心加速度也更大
【答案】B
【解答】解:A.飞船发射阶段,航天员随飞船加速上升,加速度方向向上,一直处于超
重状态。故A错误;
B.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所以飞船空间站组合体的运行速率一定小
于7.9km∕s0故B正确;
C.在组合体内,航天员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故C错误;
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未出资转让协议书
- 期货交易居间合同
- 乡村文化旅游土地开发利用合同
- 工业互联网安全检测服务协议
- 制造企业ERP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 医疗美容项目合作协议书8篇
- 全国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度量图形》教学设计
- 发展逻辑思维学会理性表达-《逻辑的力量》(大单元教学设计)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8课《珍爱环境·活动三 废旧电器的回收和利用》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粤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七年级下册
- 后抛实心球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瑜伽课程合同转让协议书范本
- 个人经营性贷款合同模板
- 2025年山东化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课题申报参考:生活服务数字化转型下社区生活圈建设理念、模式与路径研究
- 舞台机械基础知识培训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16章 二次根式 单元测试(含答案)
-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中学班主任培训内容
- 心理学基础知识考试参考题库500题(含答案)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DCMM练习题练习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