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8讲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师用书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8讲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师用书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8讲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师用书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8讲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师用书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理论成果 第38讲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师用书 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8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江苏考试说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知识点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1.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侵略不断加深,民族危机严重。(2)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日渐高涨。(3)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2.提出: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解释为三民主义。3.内容(1)民族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2)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民生主义: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4.评价(1)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描绘的振兴中华的蓝图,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2)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3)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推动辛亥革命发展,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起了巨大的作用。知识点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思想发生伟大转变,决定改组国民党,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3.内容(1)民族主义: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2)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3)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4.意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考向三民主义的特点及其发展[史料研读]史料一20世纪初,民族主义引进中国之时……一直隐然深埋在汉族士人心中的对满族贵族统治合理性的质疑。在甲午对日海战失败之后开始全面爆发,一场擎着种族革命大纛的资产阶级革命,已在知识和思想界之外的政治领域迅速地展开……这种民族主义的革命宣传和策略即是一把双刃剑:在鼓动起民族革命激情的同时,也大大伤及中华民族的整体统一。——陈永霞《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思潮》史料二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史料三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只有这种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即其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史料一中“种族革命”即反满,体现了一定的民族狭隘性。其既调动了人们的革命热情,又不利于中华民族的统一。2.史料二反映出孙中山发展了民族主义,增加了反帝主张。3.史料三指出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纲领有着若干一致。1.史料一中的“民族主义”指的是什么?它对中国近代革命有何影响?史料二中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提示: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影响:有利于掀起辛亥革命高潮(鼓动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但不利于民族统一。新内容: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据史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新三民主义是如何推动中国革命发展的?提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史论归纳]1.多角度认识三民主义(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推翻满清统治。(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2.新三民主义的特点(1)内容新①新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平等。②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③新民生主义中提出了要“节制资本、颁布劳工法”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2)思想新:新三民主义贯彻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命题分析]考法1从三民主义的内涵角度命题。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反映了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愿望。解题时应结合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分析。考法2通过歌谣考查三民主义的影响。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指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解题时需结合具体情境和史实来分析。考法3从发展演变角度命题。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其对中国民主革命有了新的认识。解题时,结合时代背景,从孙中山思想内涵方面分析。1.(2016·江苏太仓模拟)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解析据材料“以俄为师”“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说明孙中山主张有选择的学习苏俄,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是向俄国学习,不是“摒弃党国体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私人资本”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耕者有其田”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C2.(2017·江苏金陵中学模拟)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解析A表述错误,孙中山坚信能够解决民生问题;B表述不准确,它们都很重要;C民生主义主要解决社会贫富不均问题,做到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正确;D民生主义主要是平均地权,建立起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材料并没有提出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答案C考向一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1.1899年,孙中山在东京与梁启超讨论土地问题时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然后授之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睃削之,则民可以大苏。”由此可见,孙中山在土地问题上的主张()A.与罗斯福相似,主张国家干预B.与资本主义一致,主张土地私有C.与马克思主义相似,主张土地国有D.与斯大林模式相似,主张农业集体化解析孙中山主张土地国有,并没有在土地经营的各环节予以干预,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土地国有后……”可知,孙中山主张土地国有,故B项错误,C项正确;据材料“必能耕者然后授之田”知土地仍由农民自己经营,而非集体化,故D项错误。答案C2.孙中山曾说:“中国古昔有唐虞之揖让,汤武之革命,其垂为学说者,有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有所谓‘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这表明他()A.纯粹学习西方民主思想B.侧重借鉴美国共和制度C.以推翻满清帝制为目标D.汲取了古代的民本思想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说明孙中山认为中国古代思想中就已经有民权思想,故A项错误,D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不可不取资于欧美”可知,孙中山侧重借鉴欧美制度不仅仅是美国,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民权思想的来源,并没有体现其目标,故C项错误。答案D3.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解析孙中山强调即使汉人做君主,也要通过革命根除它,而民族主义强调民族革命,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故A项错误;民权主义强调通过政治革命,彻底根除君主专制制度,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民生主义解决的是人们的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问题,故C项错误;新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过于宽泛,故D项错误。答案B4.据《孙中山年谱》记载,孙中山在1912年3月至1913年春期间,曾把三民主义缩减为一民主义:“……不难以平和办法,逐渐促社会之改良。”“一民主义”指的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解析1912年3月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认为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的目标均已达到,故A、B项错误;1912年3月孙中山认为应该继续实现民生主义的目标,因为两大前提——民族和民权均已实现,他认为实现民生主义“不难”,“平和方法”也就是他所说的用赎买方法逐步实现土地国有,并做到家给人足。故C项正确;民主主义不是三民主义的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C考向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历史作用5.《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点是()A.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B.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真正自由与独立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D.强调平民阶级组织的基本权利解析“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可见孙中山认为中国民族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即通过“发扬国民之能力”,实现“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故B项正确。答案B6.1924年,孙中山说“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这表明孙中山()A.十月革命影响下主张将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B.十月革命影响下决定节制资本以实现民生C.受十月革命影响,主张改进民生主义D.想仿照十月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以实现耕者有其田解析材料未涉及“无偿分地”,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节制资本”,故B项错误;1905年的旧三民主义中,孙中山只提出“平均地权”而不具体,1924年新三民主义中,孙中山将之具体为“耕者有其田”,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故D项错误。答案C7.(2017·江苏宿迁模拟)1924年8月10日,孙中山在《民生主义·第二讲》中提及“成为全国土地主人的国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实现‘耕者有其田”。甚至提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这说明孙中山()A.已经接受社会主义经济主张B.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C.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D.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答案D8.(2016·江苏徐州模拟)某文告称:“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该文告推动了()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答案D9.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以上材料摘编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材料二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取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材料三俄国经一度之革命,即能贯彻他等之主义,……同是革命,何以俄国能成功,而中国不能成功?盖俄国革命之能成功,全由于党员之奋斗。一方面党员奋斗,一方面又有兵力帮助,故能成功。——孙中山《国民党过去之失败与今后之成功》(1923年)(1)材料一中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在这一动力驱使之下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探索是如何逐步深入的?(2)有人认为孙中山三民主义是对西方民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请用材料二予以论证。后来孙中山又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回答后者与前者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3)据材料三,孙中山的思想有了怎样的重大发展?其认识的变化又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1840年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来分析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动力”;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体西用”思想到维新思想再到新文化运动的演变过程来进行作答。第(2)问,根据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分析,表明民权主义反对专制制度,这和西方的民权思想一致,属于继承关系;民族主义反对外族侵略,这是针对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所提出的,属于变化;民生主义是针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属于发展。第(3)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