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语文调研测试(三)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书写(填涂)在答题卡

正面和背面的规定位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处。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

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改字液、修改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应用(he)安i羊(xiang)斟酌(zhuð)

B.污秽(huι)隼恶(zheng)顷刻(qlng)

C.基合(qι)瞥旋(wo)狭曜(ai)

D.恣啰(suT)迁徙(Xi)姨媚(fu)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花枝招展自出心裁心有灵犀

B.振耳欲聋断章取义不修边幅

C.气冲斗牛妇儒皆知格物致知

D.天伦之乐浮光掠影珊珊来迟

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实语文《新课标》应着重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将“增加”改为“培养”。

B.看到盛开的紫藤萝,她马上渐渐地停住了脚步。

去掉“马上”或者“渐渐”。

C.地铁1、2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D.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改善写作水平的前提。

将“改善”改为“提高”。

4.(3分)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号东坡居土B.柳宗元——宋代文学家

C.鲁智深——拳打镇关西D.郦道元——《水经注》

5.(3分)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临近端午节,小辉同学想要请假去踏青放松一下,就约好朋友小亮一起去。小亮担心外出游玩会

耽误时间影响复习,小亮对小辉说:

A.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要去踏青游玩,这样浪费时间,你哪都考不上。

B.现在是冲刺阶段,就不要去踏青了,太浪费时间,我们还是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吧。

C.我才发现你这么聪明,这时候还惦记出去玩,你自己去吧,恕不奉陪。

D.踏青确实可以放松身心,只是现在不合适,也不安全,还是等中考完了我再陪你去。

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β;。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①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②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③花里带着甜味

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A.①②③④B.②©©③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

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萧关逢候骑,。(王维《使至塞上》)

(2),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4),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日暮乡关何处是,O(崔颍《黄鹤楼》)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两句话是: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愚公移山》,回答8—10题(9分)

愚公移山

《列子》

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辱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

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

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劫海之尾。邻人京

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

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惩(2)惠

9.(4分)翻译句子

(1)且焉置土石

(2)河曲智叟亡以应

ɪθ.(3分)第②段中愚公移山需要克服哪些困难?请你列举出其中三个。

(二)阅读《被妖魔化的沙尘暴》,回答11—14题(11分)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①今年春天,哈尔滨市多次遭遇沙尘暴的侵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②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泗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

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

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往往忽视了它带来的好处。

⑤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

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

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她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

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

这可不是人的力量能够轻易做到的。沙尘暴还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

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她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

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

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⑥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

害程度。

(选文有改动)

11.(3分)沙尘暴能带来什么好处?请你列举出三条即可。

12.(3分)指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

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

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这可不是人的力量能够轻易做到的()()()

13.(2分)沙尘暴为什么会被“妖魔化”?

14.(3分)哪些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程度?

(三)阅读《岁月不老》,回答15—19题(14分)

岁月不老

毕淑敏

①我是从哪一天开始老的?不知道。就像从夏到秋,人们只觉得天气一天一天凉了,却说不出秋天究竟是

哪一天来到的。生命的“立秋”是从哪一个生日开始的?不知道。青年的年龄上限不断提高,我有时觉得那都

是上了年纪的人玩出的花样,为掩饰自己的衰老,便总说别人年轻。

②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自己老了。当别人问我年龄的时候,我总是支支吾吾地反问一句。“您看我有多大

了?”佯装的镇定当中,希望别人说出的数字要较我实际年龄稍小一些。倘若人家说的过小了,又暗暗怀疑那

人是否在成心奚落。

③我开始越来越多地照镜子。小说中常说年轻的姑娘们最爱照镜子,其实那是不正确的。年轻人不必照镜

子,世人羡慕他们的目光就是镜子。

④于是,我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记得一个秋天的早晨,刚下夜班的我强打精神带着儿子去公园。

儿子在铺满卵石的小路上走着,他踩着甬路旁镶着的花砖一蹦一跳地向前跑,将我越甩越远。“走中间的平路!”

我大声地对他呼喊。

⑤“不!妈妈!我喜欢……”他头也不回地答道。

⑥我蓦地站住了,这句话是那样熟悉。曾几何时,我也这样对自己的妈妈说过:“我喜欢在不平坦的路上

行走。”这一切过去得多么快呀!从哪一天开始,我行动的步伐开始减慢,我越来越多地抱怨起路的不平了呢?

这是衰老确凿无疑的证据。岁月不可逆转,我不会再年轻了。

⑦“孩子,我羡慕你!”我吓了一跳。这是实实在在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说得很缓慢,好像我的大脑

变成了一块电视屏幕,任何人都能读出上面的字迹。

⑧我转过身,身后是一位老年妇女,周围再没有其他人。这么说,是她在羡慕我。我仔细打量着她,头发

花白,衣着普通。但她有一种气质,虽说身材瘦小,却有一种令人仰视的感觉。我疑虑地看着她,我不知道自

己有什么值得令人羡慕的地方-----个工厂里刚下夜班满脸疲惫的女人。

⑨“是的。。”她用手指轻较点了点,将远处我儿子越来越小的身影也包括了进去,“我

愿意用我所获得过的一切,来换你现在的年纪J我至今不知道她是谁,不知道她曾经获得过的那一切都是些

什么,但我感谢她让我看到了自己拥有的财富。我们常常过多地把眼睛注视着别人,而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

了最宝贵的东西。

⑩人的生命是一根链条,永远都有比你更年轻的孩子和比你更年迈的老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有一宗谁也掠夺不去的财宝。不要计较何时年轻,何时年老。只要我们始终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永远保持年

轻向上的状态,你的生命就会在每一个年龄段都闪闪发光。能够遮蔽它光芒的暗夜只有一种,那就是你自以为

已经衰老。

15.(2分)第①段中“生命的‘立是什么意思?

16.(3分)为什么说“世人羡慕他们的目光就是镜子”?

17.(3分)第⑤段孩子的回答能表现出他怎样的心理?

18.(3分)请结合文章内容,给第⑨段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10个字以内)

19.(3分)每个人都有“一宗谁也掠夺不去的财宝”,这“财宝”指的是什么?

(四)阅读《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回答20—23题(11分)

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

①“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一百多年前,李大钊向青年发出召唤。

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广大青年应自信自强,放飞青春梦想。

②自信自强,来自于不怕苦、不怕难的积淀。哲人说:“谁经历的苦难多,谁得到的收获就越多。”任何美

好理想,都离不开罩路蓝缕、手脱足脆地艰苦奋斗。从湖北襄阳的一名农村青年,到走上“代表通道”的全国

人大代表,邮件接发员柴闪闪每一年的建议都与基层劳动者有关;“嫦娥五号”探月取壤的征程上,80后、90

后已经成为中坚力量;“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团队,平均年龄34岁,最小的成员出生于1995年。从田间地头

到科学前沿,从内地到边强,广大青年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向阳而生,蓬勃发展。

③自信自强,也在于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历练。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舍小家顾大

家、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走的张小娟……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离不开青年的倾力奉

献,苦干实干。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

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广大青年不畏艰险,挺身而出,甘于奉献,舍生忘死,用臂膝扛起如山的

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④自信自强,不仅需要正视困难,更需要超越自我的勇气。苏炳添突破年龄和体能局限,在百米短跑中取

得了9秒83的成绩,再次刷新历史;“最美大学生”刘宸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主动

请缨到艰苦边远地区服役,实现自己卫国戍边、历练人生的从军梦想;江梦南因一场意外失聪,却不服输,不

气馁,努力学习,考上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广大青年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

不断突破极限,超越自我,在各个赛场上书写着奋发有为的新篇章。

⑤民族复兴,使命光荣。广大青年要自信自强,担大任、明大德、成大才、立大志,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

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生活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选文有改动)

20.(3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3分)青年人如何做到自信自强?

22.(2分)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1)哲人说:“谁经历的苦难多,谁得到的收获就越多。”()

(2)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

23.(3分)第⑤段画线的四个短语如何排列顺序更合理,请说说你的理由。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却抹不去沉淀于我们心底的记忆。也许是痛苦,也许是幸福,也许是无奈……都会

留在记忆的深处,陪伴着我们成长。

请以“留在心底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

材料一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

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

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

材料二

彭士禄——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是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英基者之一。20世纪60年代,潜

艇核动力装置研究初期,为了建立反应堆物理的计算公式,在只有手摇计算器和计算尺的条件下,彭士禄等科

技人员夜以继日,计算了十几万个数据,确立了自己的计算公式。1967年起,彭士禄组织建造了1:1核潜艇

陆上模式堆,并全程跟踪模式堆的安全运行,分析异常现象,排除故障。1970年末,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

艇下水了。新中国正是由于先后有了原子弹、导弹、核潜艇,才在国际上奠定了自己的大国地位,才在国际事

务中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发言权。

上述材料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有益的启示:科技人才助力国家发展;要自力更生;大国地位靠实力;长时间

努力会有所收获……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语文调研测试(三)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