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定理-北京市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一模)汇编_第1页
动量定理-北京市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一模)汇编_第2页
动量定理-北京市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一模)汇编_第3页
动量定理-北京市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一模)汇编_第4页
动量定理-北京市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一模)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6动量定理-北京市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一模)高频考点汇

∙编7I∏J

选择题(共11小题)

1.(2023∙海淀区一模)如图所示,空间中存在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边

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abed的总电阻为R。除ab边为硬质金属杆外,其它边均为不可伸

长的轻质金属细线,并且Cd边保持不动,杆ab的质量为mo将线框拉至水平后由静止

释放,杆ab第一次摆到最低位置时的速率为V。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关于

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端电势始终低于b端电势

B.杆ab中电流的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

C.安培力对杆ab的冲量大小为员工

R

D.安培力对杆ab做的功为IngLIinV2

2.(2023∙东城区一模)某人所受重力为G,穿着平底鞋起跳,竖直着地过程中,双脚与地

面间的作用时间为t,地面对他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4G。若他穿上带有减震气垫的鞋起

跳,以与第一次相同的速度着地时,双脚与地面间的作用时间变为2.53则地面对他的

平均冲击力变为()

A.1.2GB.1.6GC.2.2GD.2.6G

3.(2023•西城区一模)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乘组与十五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

返回地球.教人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距地面IOkm左右时开启降落伞,速度减至

约8m∕s,接下来以这个速度在大气中降落,在距地面1.2m时,返回舱的四台缓冲发动机

开始向下喷气,舱体再次减速,到达地面时速度约为2m/s。由以上信息可知()

A.开启降落伞减速的过程中,舱体处于失重状态

B.在大气中匀速降落过程中,舱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C.缓冲发动机开启过程中,航天员的加速度约为5g

D.舱体与地面撞击的过程中,撞击力的冲量大于舱体重力的冲量

4.(2023•石景山区一模)如图所示,在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

的小圆柱体N(可视为质点),稳定时N在水中匀速上浮。现将玻璃管轴线与竖直方向y

轴重合,在N上升刚好匀速运动时的位置记为坐标原点O,同时玻璃管沿X轴正方向做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N依次经过平行横轴的三条水平线上的A、B、C位置,

在OA、AB、BC三个过程中沿y轴方向的距离相等,对应的动能变化量分别为△Eki、

AEk2、ΔEk3>动量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APhAP2、AP3。则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B.ΔEkl:△Ek2:AEk3=l:3:5,Api:△p2:Ap3=l:3:5

C.ΔEki:AEk2:AEk3=l:1:1>∆pi:Δp2:Ap3=l:1:1

D.ΔEki:ΔEk2:AEk3=l:4:9,ʌpi:Δp2:Ap3=l:4:9

5.(2022•通州区一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小球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i

的小球A以速度Vo靠近B,并与B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始终在同一条直

线上.A、B两球的半径相等,且碰撞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当mi、VO一定时,若m2

越大,则()

A.碰撞过程中A受到的冲量越小

B.碰撞过程中A受到的冲量越大

C.碰撞过程中B受到的冲量不变

D.碰撞过程中B受到的冲量越小

6.(2022•石景山区一模)1966年曾在地球的上空完成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测定质量

的实验.实验时,用宇宙飞船(质量为m)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质量为mx,

发动机已熄火),如图所示.接触以后,开动飞船尾部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共同加速,

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F,开动时间△口测出飞船和火箭的速度变化是av,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B.宇宙飞船的质量m应为峪L

∆v

C.推力F越大,纣就越大,且纣与F成正比

∆t∆t

D.推力F通过飞船传递给火箭,所以飞船对火箭的弹力大小应为F

7.(2022∙朝阳区一模)如图所示,两根长Im的空心铝管竖直放置,其中乙管有一条竖直

的裂缝。某同学把一块圆柱形的强磁体先后从甲、乙两管的上端由静止放入管口,磁体

在甲、乙两管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3s和0.6s。磁体的直径略小于铝管的内径,不计磁体

与管壁的摩擦。关于磁体在甲、乙两管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磁体在甲管内下落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可能为O

B.磁体在甲管内下落的过程中,其克服磁场力的功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C.磁体在乙管内下落的过程中,乙管中没有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D.磁体在乙管内下落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8.(2022•丰台区一模)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段时间后物体又落回抛

出点。在此过程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的时间大于下落过程的时间

B.上升过程中机械能损失小于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损失

C.上升过程的动能减小量大于下落过程的动能增加量

D.上升过程的动量变化量小于下落过程的动量变化量

9.(2022∙平谷区一模)如图所示,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时间t和速度V,AB是做直线运

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梯形OABC的面积可以代表该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位

移。对一辆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时间t和汽车的加速度a,AB是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线,那么梯形OABC的面积可以代表汽车的速度变化量

B.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汽车的速度V和汽车的牵引EAB是汽车牵引力随速度变化

的图线,那么梯形OABC的面积可以代表牵引力的功率

C.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时间t和汽车的功率P,AB是汽车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那么梯形OABC的面积可以代表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D.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时间t和汽车所受的合外力F,AB是汽车所受合外力随时间

变化的图线,那么梯形OABC的面积可以代表汽车的动量变化

10.(2022•延庆区一模)如图所示为某地一风力发电机,它的叶片转动时可形成半径为20m

的圆面。某时间内该地区的风速是5.0m∕s,风向恰好跟叶片转动的圆面垂直,已知空气

的密度为1.2kg∕πΛ假如这个风力发电机能将此圆内10%的空气动能转化为电能,τr取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时间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气流的体积为6000m3

B.单位时间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气流的动能为900J

C.单位时间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气流的动量为900kg∙m∕s

D.此风力发电机发电的功率为900W

II.(2022•延庆区一模)城市进入高楼时代后,高空坠物已成为危害极大的社会安全问题。

图为一则安全警示广告,非常形象地描述了高空坠物对人伤害的严重性。小明同学用下

面的实例来检验广告词的科学性:设一个50g鸡蛋从25楼的窗户自由落下,与地面的碰

撞时间约为2X1(∕3S,已知相邻楼层的高度差约为3m,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

为()

一个鸡蛋的威力

从康抛下会让人砸起肿包

从罐抛下可以砸破人的头皮

从1雕抛下可以砸裂行人头骨

从2湘加下可以使人当场死亡

A.IONB.IO2NC.IO3ND.IO4N

二.计算题(共9小题)

12∙(2023∙东城区一模)应用恰当的方法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比如,研究一般的

曲线运动时,可以把这条曲线分割为许多很短的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作圆周运动的一

部分,此圆的半径就是曲线在该点的曲率半径p,用来描述这一点的弯曲程度,如图甲所

示。这样,在分析质点经过曲线上某位置的运动时,就可以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来

处理。

如图乙所示,有人设计了一个光滑的抛物线形轨道,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二象

限内,末端恰好位于坐标原点0,且切线沿水平方向,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轨道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轨道末端时速度大小为vo,轨道对其支持力大小为2mg,之后

小滑块离开轨道做平抛运动,已知轨道曲线与小滑块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关于坐标原点O

对称,重力加速度为g。

(1)求轨道末端的曲率半径po。

(2)小滑块做平抛运动时经过B点(图中未画出),若由A点运动到O点与由O点运

动到B点经过相同路程,用APl表示小滑块由A点运动到O点过程的动量变化量,用△

P2表示小滑块由O点运动到B点过程的动量变化量,通过分析比较APl与Ap2的大小。

(3)轨道上的C点距X轴的距离为he,求小滑块经过C点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Fc。

y

13.(2023•石景山区一模)如图所示,长为1的轻绳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1)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小球保持静止。请画出此时小

球的受力示意图,并求所受水平拉力的大小F;

(2)由图示位置无初速释放小球,不计空气阴力。当小球通过最低点时,求:

①小球动量的大小p;

②轻绳对小球拉力的大小FT。

14.(2022∙通州区一模)跳台滑雪是一项具有很强观赏性的运动项目.为了更好地感受跳台

滑雪这项运动的魅力,现将其简化为如下的物理模型:光滑滑道由助滑道AB、水平起跳

区BC和倾角为θ=37o的斜面着陆坡CD平滑连接而成.可视为质点的运动员质量m=

60kg,从离BC高为h=20m处由静止出发,滑至C点时水平飞出,落到斜面上的D点.忽

略所有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o=0.8.求:

(1)运动员从C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v;

(2)运动员从C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t;

(3)运动员从C点运动到D点的动量变化Ap.

A

:........⅛MK⅜-...

...........⅛⅛<

15.(2022•东城区一模)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壶比赛新增加了混双项目,运动员用脚蹬固

定的起踏器和冰壶一起前进,在前掷线处使冰壶脱手。冰壶前行过程中,运动员通过刷

地来改变冰壶的速度和运动方向,使其到达理想位置。已知冰壶的质量为m,前掷线到

营垒中心的距离为L,运动员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1)在某次投壶过程中,运动员离开起踏器时他和冰壶的速率为Vi,已知运动员和起踏

器相互作用的时间为t,计算此过程中运动员和冰壶在水平方向所受平均作用力的大小F;

(2)某次投壶试验中,冰壶离开前掷线后沿直线运动(冰面视作水平面,不考虑冰壶的

转动),冰壶在恒定阻力作用下停在营垒中心。水平方向的阻力等于其重力的k倍。求:

a.冰壶离开前掷线时的速率V2;

b.此过程中冰壶克服阻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

16.(2022•天津模拟)首钢滑雪大跳台(如图甲所示)又称“雪飞天”,是北京2022年冬奥

会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比赛场地,谷爱凌和苏翊鸣在此圆梦冠军。为研究滑雪运动员

的运动情况,建立如图乙所示的模型。跳台滑雪运动员从滑道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从

跳台O点沿水平方向飞出。已知O点是斜坡的起点,A点与O点在竖直方向的距离为h,

斜坡的倾角为0,运动员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求:

(1)运动员经过跳台O时的速度大小v;

(2)从离开。点到落在斜坡上,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3)从离开O点到落在斜坡上,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

A

17.(2022∙朝阳区一模)类比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1)情境1:如图1所示,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为。点,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

回描述,

小球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X随时间I的变化规律可用方程X=XmCOS,其中Xm

m

为小球相对平衡位置O时的最大位移,m为小球的质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请在图2

中画出弹簧的弹力F随位移X变化的示意图,并借助F-X图像证明弹簧的弹性势能Ep

-1,2

TX。

(2)情境2:如图3所示,把线圈、电容器、电源和单刀双掷开关连成电路。先把开关

置于电源一侧,为电容器充电,稍后再把开关置于线圈一侧,组成LC振荡电路,同时

发现电容器极板上电荷量q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与情境1中小球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规

律类似。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电容器的电容为C,线圈的自感系数为L。

a.类比情境1,证明电容器的电场能E电=

2C

b∙类比情境1和情境2,完成下表。

情境1情境2

球的位移X=

线圈的磁场能EsS=工Li"[为线圈中电流

2

的瞬时值)

18∙(2022∙丰台区一模)2021年4月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核心舱首次使用了

一种全新的推进装置一一霍尔推力器。其工作原理简化如下:如图甲所示,推力器右侧

阴极逸出(初速度极小)的一部分电子进入放电室中,放电室内由沿圆柱体轴向的电场

和环形径向磁场组成,电子在洛伦兹力和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运动,最终大多数电子被

束缚在一定的区域内,与进入放电室的中性推进剂工质(敬原子)发生碰撞使其电离;

电离后的湿离子在磁场中的偏转角度很小,其运动可视为在轴向电场力作用下的直线运

动,飞出放电室后与阴极导出的另一部分电子中和并被高速喷出,霍尔推力器由于反冲

获得推进动力。设某次核心舱进行姿态调整,开启霍尔推力器,电离后的低离子初速度

为0,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高速喷出,放离子所形成的等效电流为I。己知一个抵离

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忽略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电子能量的影响,求:

(1)单位时间内喷出急离子的数目N;

(2)霍尔推力器获得的平均推力大小F;

(3)放电室中的电场和磁场很复杂,为简化研究,将图甲中磁场和电场在小范围内看作

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俯视图如图乙所示,设磁感应强度为B,电场强度为E。选取从

阴极逸出的某电子为研究对象,初速度可视为0,在小范围内运动的轨迹如图,已知电子

质量为me,电荷量为e,忽略电子间,电子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求电子在沿轴向方

向运动的最大距离Ho

/堰电室

推进剂

••离子

工质T

----------------------►E

×××X

---------------►

阳极电子×X'、JXX

轴向电场/相------二------►

径向磁场,阴极XB×''÷<X

----------------►

图甲图乙

19∙(2022∙平谷区一模)飞机从起飞滑跑开始,上升到机场上空安全高度,这一加速运动过

程即为起飞过程。起飞过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飞机从静止加速到抬前轮速度VI、抬前

轮至以离地迎角α(可看作飞机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达到起飞离地速度V2、飞

机离地至达到航线速度和高度。设某飞机起飞的机场跑道是水平的,该飞机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则:

(D在第一阶段中,若飞机沿跑道行驶的距离为Lo,飞机所受的阻力f大小恒定,则飞

机的推力在第一阶段中做了多少功?

(2)动量P和冲量I都是矢量,在运用动量定理处理二维问题时,可以在相互垂直的两

个方向上分别研究。在第二阶段中,飞机水平方向合力的冲量和竖直方向合力的冲量分

别是多少?

(3)飞机在第三阶段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己知飞机的水平位移为L时,沿竖直方向的

位移为h。若飞机离地后上升过程中飞机水平速度保持不变,竖直向上的升力大小恒定,

不计空气阻力。从飞离跑道到上升h高的过程中,飞机的升力多大?

20.(2022∙平谷区一模)微元思想是中学物理中的重要思想。所谓微元思想,是将研究对象

或者物理过程分割成无限多个无限小的部分,先取出其中任意部分进行研究,再从局部

到整体综合起来加以考虑的科学思维方法。

(1)如图甲所示,两根平行的金属导轨MN和PQ放在水平面上,左端连接阻值为R的

电阻。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导轨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

强度为B«一根质量为m、阻值为r的金属棒放置在水平导轨上。现给金属棒一个瞬时

冲量,使其获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l)后沿导轨运动。设金属棒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

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足够长,不计一切摩擦。

a.金属棒的速度为V时受到的安培力是多大?

b.金属棒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若规定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真空中正点电荷周围某点的电势φ可表示为φ=胆,

r

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Q为点电荷的电荷量,r为该点到点电荷的距离。如果场源是多个

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为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电势的代数和。如图乙所示,

一个半径为R、电荷量为+Q的均匀带电细圆环固定在真空中,环面水平。一质量为m的

带正电小球,从环心。的正上方D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小球到达O点时的速度为V。己

知D、O间的距离为∙∣R,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所带的电荷量是多

少?

甲乙

三.解答题(共4小题)

21.(2023•门头沟区一模)如图1所示,滑雪运动员在助滑道上获得一定速度后从跳台飞出,

身体前倾与滑雪板尽量平行,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落在倾斜的雪道上,其过程可简化

为图2。现有一运动员从跳台0处沿水平方向飞出,在雪道P处着落。运动员质量为50kg,

OP间距离L=75m,倾斜雪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o,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

cos37o=0.8,g≈10m∕s2)求:

图1图2

(1)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

(2)运动员在O处的速度Vo的大小;

(3)运动员在飞行过程中动量变化量AP的大小。

22∙(2023∙门头沟区一模)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之一是开拓了太空这一全新活动领域。

请应用所学物理知识,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

(1)航天器是一个微重力实验室,由于失重现象,物体的质量常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

如图所示是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m,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F,

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时间为t时,测出飞船和空间站的速度变化是AV,

求空间站的质量Mo,

(2)飞船和空间站一起以速度V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飞船的质量为m,某时刻

空间站和飞船分离,分离时空间站与飞船沿轨道切线方向的相对速度为u。试分析计算分

离后飞船相对地面的速度Vl和空间站相对地面的速度V2分别是多少。

(3)若分离后的飞船运行轨道附近范围内有密度为P(恒量)的稀薄空气。稀薄空气可

看成是由彼此没有相互作用的均匀小颗粒组成,所有小颗粒原来都静止。假设每个小颗

粒与飞船碰撞后具有与飞船相同的速度,且碰撞时间很短。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飞船

为柱状体,横截面积为S,沿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在高空绕地球运行,引力常数为G。试

通过分析推导说明飞船在该轨道运行时所受空气阻力f大小的影响因素。

23.(2023∙延庆区一模)如图所示,小球A质量为m,系在细线的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

在O点,绳AO长为L,O点到光滑水平面的距离为Lo物块B和C的质量分别是3m

和2m,B与C用轻弹簧拴接,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且B物块位于O点正下方。现拉

动小球使细线水平伸直,小球由静止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B发生正碰(碰撞时

间极短),反弹后上升到最高点时到水平面的高度为1∙L0小球与物块均视为质点,不计

4

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A运动到最低点与B碰撞前细绳拉力F的大小;

(2)碰撞过程B物块受到的冲量大小I;

(3)物块C的最大速度的大小VM,并在坐标系中定量画出B、C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图像。(画出一个周期的图像)

AO

Q--------rηr

''∖≡L

:BIC

wwwwwwwwWwwwww*'、

24∙(2023∙朝阳区一模)中国航天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航天过程有发射、在轨和着陆返

回等关键环节。

(1)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处于失重状态,为缓解此状态带来的不适,科学家设想建造一

种环形空间站,如图甲所示。圆环绕中心轴匀速旋转,航天员(可视为质点)站在圆环

内的侧壁上,随圆环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可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

力。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圆环转动的角速度大小3。

(2)启动反推发动机是着陆返回过程的一个关键步骤。返回舱在距离地面较近时通过丫

射线精准测距来启动返回舱的发动机向下喷气,使其减速着地。

a.已知返回舱的质量为M,其底部装有4台反推发动机,每台发动机喷嘴的横截面积为

S,喷射气体的密度为p,返回舱距地面高度为H时速度为vo,若此时启动反推发动机,

返回舱此后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不考虑返回舱的

质量变化,不计喷气前气体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求气体被喷射出时相对地面的速度

大小V;

b.图乙是返回舱底部Y射线精准测距原理简图。返回舱底部的发射器发射Y射线。为简

化问题,我们假定:Y光子被地面散射后均匀射向地面上方各个方向。己知发射器单位

时间内发出N个Y光子,地面对光子的吸收率为η,紧邻发射器的接收器接收丫射线的

有效面积为A。当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n个丫光子时就会自动启动反推发动机,求

此时返回舱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ho

06动量定理-北京市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题(一模)高频考点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共11小题)

ɪ.(2023∙海淀区一模)如图所示,空间中存在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边

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abed的总电阻为Ro除ab边为硬质金属杆外,其它边均为不可伸

长的轻质金属细线,并且Cd边保持不动,杆ab的质量为m。将线框拉至水平后由静止

释放,杆ab第一次摆到最低位置时的速率为V。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关于

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端电势始终低于b端电势

B.杆ab中电流的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

23

C.安培力对杆ab的冲量大小为

R

D.安培力对杆ab做的功为IngL-I∙ι∏v2

【答案】C

【解答】解:A.由右手定则可知,杆a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b→a,则a

端电势始终高于b端电势,故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杆a运动过程中,垂直磁场方向的分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则感应电流

大小变化,故B错误:

C.安培力对杆a的冲量大小为:I冲=Bl感Lt=BL£1Sit=BLq,由于q=2∙t=2^1=更

RRR

23

可得安培力对杆a的冲量大小为:Lw=U-,故C正确;

R

2

D.设安培力对杆a做的功为W,由动能定理有:mgL+W=-A-mv,解得W=/iriV?-

mgL,故D错误。

故选:co

2.(2023∙东城区一模)某人所受重力为G,穿着平底鞋起跳,竖直着地过程中,双脚与地

面间的作用时间为t,地面对他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4G。若他穿上带有减震气垫的鞋起

跳,以与第一次相同的速度着地时,双脚与地面间的作用时间变为2.53则地面对他的

平均冲击力变为()

A.1.2GB.1.6GC.2.2GD.2.6G

【答案】C

【解答】解:设脚着地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取竖直向上为正,穿着平底布鞋时双脚竖直

着地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F-G)t=O-(-mv)

其中F=4G

穿上气垫鞋时双脚竖直着地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有(F-G)X2.5t=O-(-mv)

联立解得F=2.2G°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o

3.(2023∙西城区一模)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乘组与十五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

返回地球.载人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距地面IOkm左右时开启降落伞,速度减至

约8m∕s,接下来以这个速度在大气中降落,在距地面1.2m时,返回舱的四台缓冲发动机

开始向下喷气,舱体再次减速,到达地面时速度约为2m/s。由以上信息可知()

A.开启降落伞减速的过程中,舱体处于失重状态

B.在大气中匀速降落过程中,舱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C.缓冲发动机开启过程中,航天员的加速度约为5g

D.舱体与地面撞击的过程中,撞击力的冲量大于舱体重力的冲量

【答案】D

【解答】解:A.开启降落伞减速的过程中,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舱体处于超重状态,

故A错误;

B.在大气中匀速降落过程中,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故B

错误;

C.缓冲发动机开启过程中,根据运动学公式:丫2-说=2ah,代入数据解得:a=25m∕s2,

可知航天员的加速度约为2.5g,故C错误;

D.根据题意可知,舱体与地面撞击的过程中,动量减小,物体的动量变化量向上,根据

I=Ft-mgt=ΔP知撞击力的冲量大于舱体重力的冲量,故D正确。

故选:D。

4.(2023•石景山区一模)如图所示,在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

的小圆柱体N(可视为质点),稳定时N在水中匀速上浮。现将玻璃管轴线与竖直方向y

轴重合,在N上升刚好匀速运动时的位置记为坐标原点O,同时玻璃管沿X轴正方向做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N依次经过平行横轴的三条水平线上的A、B、C位置,

在OA、AB、BC三个过程中沿y轴方向的距离相等,对应的动能变化量分别为AEki、

AEk2、ΔEk3,动量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Api、AP2、ʌpʒo则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ΔEki:ΔEk2:ΔEk3=l:3:5,∆pi:Δp2:Δp3=l:1:1

B.ΔEki:△Ek2:ΔEk3=l:3:5,Δpi:Δp2:Δp3=l:3:5

C.ʌEkl:△Ek2:△Ek3=l:1,ʌpɪ:Δp2:Δp3=l:1:1

D.ΔEkl:ΔEk2:ΔEk3=l:4:9,∆puΔp2:Δp3=l:4:9

【答案】A

【解答】解:小圆柱体R在OA、AB、BC三个过程中沿y轴方向的高度均相等,则每

个过程的时间相等,X轴方向上,R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每个过程对应的

水平位移的大小之比为:∆χi:∆χ2:∆χ3=l:3:5,;

竖直方向上,三个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化量相等,水平方向上,速度为:v=√而,动能

2

为:Ek=γmv=max,则三个过程中,动能变化量之比为1:3:5:

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R的合外力不变,三个过程的时间

相等,则冲量相等,动量的变化量大小相等,即为:ʌpɪ:Δp2:Ap3=l:1:1,故A

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5.(2022•通州区一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小球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i

的小球A以速度vo靠近B,并与B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始终在同一条直

线上.A、B两球的半径相等,且碰撞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当mi、vo一定时,若m2

越大,则()

A.碰撞过程中A受到的冲量越小

B.碰撞过程中A受到的冲量越大

C.碰撞过程中B受到的冲量不变

D.碰撞过程中B受到的冲量越小

【答案】B

【解答】解:两球碰撞过程没有机械能损失,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ιvo=mιvι+m2V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ɪmɪVQ=∙^^πijVɪ+^^m2V2

IHi-IHn2I∏ιV∩

解得:Vl=----------VO,V2=----------

mɪ+in2mɪ+1∏2

一,2m1m9v∩2叫丫0

AB>对A,由动量定理得:lA=mιvι-mιvo=-----------------=-,负号表示方

ml+m2

m2

向,mi、Vo一定m2越大,IA越大,故A错误,B正确;

CD、碰撞过程A、B间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时间

相等,则碰撞过程A、B受到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受到的冲量IB=-IA=

2mlv0J一

,负号表不方向,mi、Vo一定m2越大,IB越大,故CD错误。

ιA

m2

故选:B»

6.(2022•石景山区一模)1966年曾在地球的上空完成了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测定质量

的实验.实验时,用宇宙飞船(质量为m)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质量为mx,

发动机已熄火),如图所示.接触以后,开动飞船尾部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共同加速,

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F,开动时间At,测出飞船和火箭的速度变化是△▽,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B.宇宙飞船的质量m应为埃L

△v

C.推力F越大,纣就越大,且仝L⅛F成正比

△t∆t

D.推力F通过飞船传递给火箭,所以飞船对火箭的弹力大小应为F

【答案】C

【解答】解:对整体由动量定理可得:F∆t=(m+mx)Av;

A、火箭的质量E白工-ιr.整体的质量为华工.故A、B错误。

△v∆v

C、由公式可得,F=(m+mx)纣可知,推力F越大,纣就越大,且纣与F成正

△t∆t∆t

比。故C正确。

、隔离对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故错误。

DmxN=IΓL-4∑-<F.D

故选:Co

7.(2022∙朝阳区一模)如图所示,两根长Im的空心铝管竖直放置,其中乙管有一条竖直

的裂缝。某同学把一块圆柱形的强磁体先后从甲、乙两管的上端由静止放入管口,磁体

在甲、乙两管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3s和0.6s。磁体的直径略小于铝管的内径,不计磁体

关于磁体在甲、乙两管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体在甲管内下落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可能为O

B.磁体在甲管内下落的过程中,其克服磁场力的功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C.磁体在乙管内下落的过程中,乙管中没有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D.磁体在乙管内下落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答案】B

【解答】解:A.甲由静止释放,故甲的初动量为零,甲在下落过程中由楞次定律可知,

甲下落的过程中存在阻碍它运动的力,但不会使甲减速为零,故末动量不为零,由动量

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不为零,故A错误;

B.由能量守恒可知,甲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克服磁场力的功,另一部分转化为

了动能,故B正确;

C图乙有磁通量的变化量,故有感应电动势,虽然乙管有一条竖直的裂缝,但是也会有

感应电流,只不过感应电流较小,故C错误;

D.乙下落过程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由能量守恒可知,乙减少的重力势能中有一部分转

化为电能,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故D错误。

故选:B。

8.(2022•丰台区一模)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段时间后物体又落回抛

出点。在此过程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升过程的时间大于下落过程的时间

B.上升过程中机械能损失小于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损失

C.上升过程的动能减小量大于下落过程的动能增加量

D.上升过程的动量变化量小于下落过程的动量变化量

【答案】C

【解答】解:A.设空气阻力大小为f,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aι

+-

解得:a1=g^

设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2

解得:anɪgɪ

4m

所以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大于下降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由于上升和下降的位移相等,

由运动学公式XVat2

可知,上升过程的时间小于下落过程的时间,故A错误

B.由于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空气阻力做的功相等,所以上升过程中

机械能损失等于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损失,故B错误

C.设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时的速度为vo,物体落回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由运动学

公式得*=2aj

v2=2a2x

又因为aι>a2

所以vo>v

上升过程的动能减小量为△£ɪɪɪnv2

k12U

下落过程的动能增加量为△e=Imv2

k22

所以上升过程的动能减小量大于下落过程的动能增加量,故C正确

D.上升过程动量的变化量为∆pι=mvo

下落过程的动量变化量为ʌp2=mv

所以上升过程的动量变化量大于下落过程的动量变化量,故D错误。

故选:C,

9.(2022∙平谷区一模)如图所示,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时间t和速度V,AB是做直线运

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梯形OABC的面积可以代表该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位

移。对一辆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时间t和汽车的加速度a,AB是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线,那么梯形OABC的面积可以代表汽车的速度变化量

B.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汽车的速度V和汽车的牵引F,AB是汽车牵引力随速度变化

的图线,那么梯形OABC的面积可以代表牵引力的功率

C.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时间t和汽车的功率P,AB是汽车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那么梯形OABC的面积可以代表汽车牵引力做的功

D.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时间t和汽车所受的合外力F,AB是汽车所受合外力随时间

变化的图线,那么梯形OABC的面积可以代表汽车的动量变化

【答案】B

【解答】解:A、根据Av=aAt可知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时间t和汽车的加速度a,

AB是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那么梯形OABC的面积可以代表汽车的速度变

化量,故A正确

B、由图可知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汽车的速度V和汽车的牵引F,说明牵引力的瞬时

功率不断增大,梯形OABC的面积没有物理意义,故B错误

C.根据W=Pt可知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时间t和汽车的功率P,AB是汽车的功率随

时间变化的图线,那么梯形OABC的面积可以代表汽车牵引力做的功,故C正确

D.根据I=FAt=AP可知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时间I和汽车所受的合外力F,AB是

汽车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那么梯形OABC的面积可以代表汽车的动量变化,

故D正确。

因选错误的

故选:Bo

10.(2022•延庆区一模)如图所示为某地一风力发电机,它的叶片转动时可形成半径为20m

的圆面。某时间内该地区的风速是5.0m∕s,风向恰好跟叶片转动的圆面垂直,已知空气

的密度为1.2kg∕m3,假如这个风力发电机能将此圆内10%的空气动能转化为电能,π取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时间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气流的体积为6000m3

B.单位时间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气流的动能为900J

C.单位时间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气流的动量为900kg∙m∕s

D.此风力发电机发电的功率为900W

【答案】A

【解答】解:A、单位时间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气流的体积为

2233

V0=vS=v×∏R=5×3×20m=6000m-故A正确:

B、单位时间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气流的动能为

2224

Et=⅛-mv=⅜PV∩v=⅛×1.2×6000×5J=9×IOJ*故B错误;

C、单位时间内冲击风力发电机叶片圆面的气流的动量为

p=mv=pVov=1.2X6OOOX5kg∙m∕s=3.6XIO4kg∙m∕s,故C错误;

D、依题意,此风力发电机发电的功率为P=EkXl0%=9X1。3虫,故D错误。

故选:Ao

II.(2022•延庆区一模)城市进入高楼时代后,高空坠物已成为危害极大的社会安全问题。

图为一则安全警示广告,非常形象地描述了高空坠物对人伤害的严重性。小明同学用下

面的实例来检验广告词的科学性:设一个50g鸡蛋从25楼的窗户自由落下,与地面的碰

撞时间约为2XlθTs,已知相邻楼层的高度差约为3m,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

为()

一个鸡蛋的威力

从康抛下会让人砸起肺包

从曜抛下可以砸破人的头皮

从1罐轴下可以砸裂行人头骨

从2趟抛下可以使人当场死亡

A.IONB.IO2NC.IO3ND.IO4N

【答案】C

【解答】解:鸡蛋下落的高度h=24X3m=72m,则由h=∕gt?可得,鸡蛋下落的时间

酊=^^=’2;;2;23.8$,地面的碰撞时间约为:t2=2ms=0.002s;

取向下为正方向,全过程根据动量定理可得:

mg(t1+t2)-Ft2=0

解得冲击力为:F=95ON=⅛IO3N,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计算题(共9小题)

12.(2023∙东城区一模)应用恰当的方法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比如,研究一般的

曲线运动时,可以把这条曲线分割为许多很短的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作圆周运动的一

部分,此圆的半径就是曲线在该点的曲率半径p,用来描述这一点的弯曲程度,如图甲所

示。这样,在分析质点经过曲线上某位置的运动时,就可以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来

处理。

如图乙所示,有人设计了一个光滑的抛物线形轨道,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二象

限内,末端恰好位于坐标原点O,且切线沿水平方向,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轨道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轨道末端时速度大小为vo,轨道对其支持力大小为2mg,之后

小滑块离开轨道做平抛运动,已知轨道曲线与小滑块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关于坐标原点O

对称,重力加速度为g。

(1)求轨道末端的曲率半径po。

(2)小滑块做平抛运动时经过B点(图中未画出),若由A点运动到O点与由O点运

动到B点经过相同路程,用△pi表示小滑块由A点运动到O点过程的动量变化量,用△

P2表示小滑块由。点运动到B点过程的动量变化量,通过分析比较APl与△P2的大小。

(3)轨道上的C点距X轴的距离为he,求小滑块经过C点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F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