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326-2020玉米田氮素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_第1页
DB21-T 3326-2020玉米田氮素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_第2页
DB21-T 3326-2020玉米田氮素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_第3页
DB21-T 3326-2020玉米田氮素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_第4页
DB21-T 3326-2020玉米田氮素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020.48

B05

备案号:75331-2020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326—2020

玉米田氮素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ontrolofnon-pointsourcepollutionofnitrogen

incornfields

DB21/T332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

环境资源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

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牛世伟、徐嘉翼、张鑫、王娜、孙文涛、宫亮、安景文、王玉峰、刘宏斌、翟丽梅、

谷学佳、钟华、王玥、迟光宇、张磊、李纯乾、隋世江。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

号),联系电话

II

DB21/T3326—2020

玉米田氮素面源污染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辽宁省玉米田氮素面源污染防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氮肥调控、秸秆还田、间

作种植、坡地种植、生态拦截等相关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玉米田氮素面源污染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T23348缓释肥料

HG/T4215控释肥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25有机肥料

NY/T1334畜禽粪便安全使用准则

NY/T291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NYT302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

TD/T1033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DB21/T2504半湿润区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规程

DB21/T2909玉米秸秆覆盖免耕种植技术规程

DB21/T3205花生玉米间作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玉米田氮素面源污染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当年施入氮和以往残存氮在降水、融雪、灌溉等水力驱动下,通过径流或渗漏

进入到水体而引起水质变化。

3.2

等高种植

1

DB21/T3326—2020

在3°≤坡面<7°的坡耕地上沿等高线栽种作物的方式。

3.3

梯田种植

在7°≤坡面<15°坡耕地修建的梯田上沿等高线修筑条状阶台或波浪式断面栽种作物的方式。

3.4

植物篱

在坡耕地沿等高线或梯田坡边上,由按一定间距种植的灌木、灌化乔木、灌草等组成的丛篱状或带

状篱坎。

4产地环境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应符合GB3095、GB5084和GB15618中的规

定。

5氮肥调控

5.1化学氮肥调控

5.1.1投入限量

根据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相协调的原则,确定氮肥投入用量,磷钾等其他肥料施用量应符合NY/T

2911中的规定。玉米产量小于7500kg/hm2时,施氮总量不宜高于180kg/hm2;玉米产量为7500

kg/hm2~10500kg/hm2时,施氮总量宜为180kg/hm2~210kg/hm2;玉米产量大于10500kg/hm2时,

施氮总量不宜高于225kg/hm2。

5.1.2限量优化

a)长年秸秆还田条件下,化学氮肥施用量不超过投入限量上限。

b)长年施有机肥料条件下,化学氮肥施用量按投入限量下调10%~15%,有机肥料符合NY525中

的规定。

c)施用缓释肥料、控释肥料等新型肥料条件下,化学氮肥施用量按投入限量下调10%~15%,应符

合GB/T23348和HG/T4215中的规定。

5.1.3施用方法

在播种玉米前,基施氮肥结合磷钾肥料或合适氮量的复合肥料均匀施入土壤,施肥深度10cm~15

cm。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中的规定。

5.2有机氮肥调控

5.2.1投入限量

有机氮与化学氮投入总量应符合5.1.1和5.1.2中的相关规定,有机肥料施用量宜为3000

kg/hm2。

2

DB21/T3326—2020

5.2.2施用方法

有机肥料一般适宜作基肥,在玉米播种前或者秋收后,结合翻耕和旋耕,均匀施入土壤。选用的商

品有机肥料应符合NY525中的规定;也可选用经过堆腐或沤制腐熟、无毒、无害的粪肥、厩肥等,应

符合NY/T1334中的规定。施用时要根据作物与土壤实际情况,配合适量的化肥。

6秸秆还田

6.1作业要求

采用3年为一个循环周期的秸秆还田作业模式,坡耕地块第1年和第2年宜连续秸秆覆盖免耕还田作

业、第3年秸秆粉碎深翻还田作业,平整地块第1年和第2年连续秸秆粉碎深翻还田作业、第3年秸秆覆盖

免耕还田作业。秸秆还田作业要求符合NYT3020中的规定。

6.2秸秆粉碎深翻还田

秸秆粉碎深翻还田应符合DB21/T2504中的规定。

6.3秸秆覆盖免耕还田

秸秆覆盖免耕还田应符合DB21/T2909中的规定。

7间作种植

7.1玉米-大豆间作

4月末至5月初,玉米和大豆各6行~12行交替种植,行距50cm~60cm,玉米株距25cm~36cm,大

豆株距8cm~12cm,玉米密度55000株/hm2~65000株/hm2,大豆密度180000株/hm2~210000株/hm2。

收获后第2年和第3年进行玉米常规种植,第4年在初始茬口再轮换间作种植玉米和大豆。

7.2玉米-花生间作

玉米-花生间作应符合DB21/T3205中的规定。

8坡地种植

8.1等高种植

在3°≤坡面<7°的坡耕地上应采用等高种植。

8.2梯田种植

在7°≤坡面<15°的坡耕地上应采用梯田种植。

9生态拦截

9.1植物篱种植

3

DB21/T3326—2020

植物篱一般种植在坡耕地,宜种植紫穗槐等低矮植物,单行株距10cm~15cm,双行行距20cm~30

cm,株距15cm~20cm。

9.2沟渠建设

在田间道路两侧修建上开口1.5m~1.8m、下底宽0.5m~0.8m、深0.8m~1.2m的梯形土筑沟

渠,沟渠内草类自然衍生,沟渠两侧种植紫穗槐等低矮植物。沟渠建设应符合TD/T1033的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21/T3326—2020

目录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3.1玉米田氮素面源污染...............................................................1

3.2等高种植.........................................................................1

3.3梯田种植.........................................................................2

3.4植物篱...........................................................................2

4产地环境要求.......................................................................2

5氮肥调控...........................................................................2

5.1化学氮肥调控.....................................................................2

5.2有机氮肥调控.....................................................................2

6秸秆还田...........................................................................3

6.1作业要求.........................................................................3

6.2秸秆粉碎深翻还田.................................................................3

6.3秸秆覆盖免耕还田.................................................................3

7间作种植...........................................................................3

7.1玉米-大豆间作....................................................................3

7.2玉米-花生间作....................................................................3

8坡地种植...........................................................................3

8.1等高种植.........................................................................3

8.2梯田种植.........................................................................3

9生态拦截...........................................................................3

9.1植物篱种植.......................................................................3

9.2沟渠建设.........................................................................4

I

DB21/T3326—2020

目录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3.1玉米田氮素面源污染...............................................................1

3.2等高种植.........................................................................1

3.3梯田种植.........................................................................2

3.4植物篱...........................................................................2

4产地环境要求.......................................................................2

5氮肥调控...........................................................................2

5.1化学氮肥调控.....................................................................2

5.2有机氮肥调控.....................................................................2

6秸秆还田...........................................................................3

6.1作业要求.........................................................................3

6.2秸秆粉碎深翻还田.................................................................3

6.3秸秆覆盖免耕还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