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首都师大滨州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学年首都师大滨州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学年首都师大滨州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学年首都师大滨州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学年首都师大滨州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年首都师大滨州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七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试卷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积累运用(25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锐不可当(dāng)

引吭高歌(háng)

要塞(sè)

由衷(chōng)B.毫无斗志(dòu)

一丝不苟(gǒu)

咆哮(páo)

歼灭(jiān)C.翘首而望(qiào)

屏声敛气(bǐng)

呓语(yì)

刹那(shà)D.溃退(kuì)

渗透(cān)

仲裁(zhōng)

悄然(qiǎ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摧枯拉朽

记忆尤新

震撼人心

笼罩B.世事苍桑

重峦叠嶂

色彩斑斓

荟萃C.天翻地覆

恢宏壮丽

殚精竭虑

缅怀D.从容不迫

眼花瞭乱

震耳欲聋

由衷3.下列课文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三峡》——郦道元——《水经注》——写景动静结合,富有情趣。B.《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C.《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中宰相”——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知音共享美景的得意之感。D.《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齐梁文学家——写景、抒情融为一体。4.下面有关新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一篇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B.新闻,从广义来讲,指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讲,专指消息。C.新闻的特点: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报道迅速及时;语言形象,详尽生动。D.新闻要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5.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今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B)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演示了太空“冰雪”、水油分离、太空抛物等实验,并(C)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D)通过太空授课活动,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更多科学知识,激发了他们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A.A B.B C.C D.D6.依次在横线处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传拓,是将纸蒙在石刻、甲骨、青铜器等器物表面,将文字或图案用墨(朱)色捶拓出来的传统工艺。砖石传拓是传拓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纸完全晾干后,即可将拓纸从砖面四周小心翼翼地揭起。①待拓纸逐渐变白,拓纸在欲干未干之时方能上墨②第一遍上淡墨,文字显出之后再层层加深,直到效果满意为止③砖石传拓工序主要分为上纸和上墨两个步骤④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在拓纸上,将毛巾卷成团状在塑料薄膜上轻轻擦拭,直到拓纸与砖面紧密贴合⑤首先裁出比砖面略大的宣纸,平放在砖面上,用小喷壶喷湿拓纸,用一张干燥的宣纸吸干拓纸上多余的水分A.③⑤④①② B.③①②⑤④ C.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③⑤④7.根据提示填空。(8分)(1)__________,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3)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4)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曹植在《梁甫行》中借家园荒芜、动物出没的景象抒发对下层百姓困苦生活的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沙漠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阅读文段,完成题目。(3分)我一边和A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着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以上文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______(人名)根据实地采访写成的不朽名著。文章以作者采访为线索,在以上选文中采访了______(人名)。紧接着他又到保安采访了毛泽东,途中从随从李长林口中了解到______(人名)二三事,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凭一把菜刀建立了一个苏区的传奇故事。(

3分

)9.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本书又名《西行漫记》,一问世便引起轰动。B.本书是一部向世界介绍、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C.本书是按照作者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D.本书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作品,没有体现作者的倾向性。三、阅读(45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5分)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①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刺③鸣。【注释】①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纸罩能避风。②联拳: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拳,屈曲。③拨刺:拟声词,指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10.这首诗通过“_____________”“风灯”“宿鹭”“_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恬淡平和的江上月夜图。(

2分

)11.这首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结合第四句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13分)【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④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⑤尘念,此际暂生。(白居易《与元微之书》)【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瞥然:形容时间短暂。12.解释加点的字。(4分)①互相轩邈②泉水激石③大抵若是④或坐或睡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①猛浪若奔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①大抵若是

②如是再啮,石又再转C.①作此书夜

②与朱元思书D.①胜绝第一

②猿则百叫无绝1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②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15.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美文,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具体分析。(3分)(三)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17-19题。(12分)火箭军机关举行新晋升一级军士长集中授衔仪式①中国军网北京3月24日电

3月23日上午,火箭军机关举行新晋升一级军士长集中授衔仪式,来自战备训练、国防施工、作战保障等各条战线的51名精兵接过命令状,戴上新军衔。②导弹武器装备精良,技术要求高,士官是操作武器装备的主体。近年来,火箭军通过培养式比武、实战化历练、认证式考评等多种途径,催生新型士官人才方阵迅速崛起,撑起战略导弹部队“半壁江山”。一批精技术、善管理、会指挥、能打仗的士官成为关键岗位的“顶梁柱”,6000余人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并入选火箭军士官尖子人才库,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③授衔仪式上,51名高级士官从将军手中接过军衔命令状,换上一级军士长军衔,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中,既有十余次将导弹送上蓝天的“金手指”,也有20多年扎根深山为导弹“筑巢”的“老工兵”,还有数百次为大国长剑“体检”的“导弹通”。崭新的一级军士长军衔既见证他们昨日的奉献与荣光,更承载着明天的责任与担当。④走出会场,他们还集体参观了火箭军军史馆,重温战略导弹部队建设发展历史,深刻理解以“三爱”“五讲”为核心的砺剑精神。通过相互交流讨论互学共进,通过经验共享提升带兵打仗的能力。某导弹旅发射技师、一级军士长徐修宇感慨地说:“戴上中国士兵的最高军衔,既是一种崇高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担当,激励我们立足本职,不忘初心,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做出更大成绩。”⑤近年来,火箭军探索创新士官选、训、用、管配套机制,催生新型士官在各条战线上脱颖而出,一批具有战略眼光的士官进入“党委决策席”“技术专家组”。火箭军在为士官培养“加钢淬火”的同时,还注重发挥荣誉激励、典型引领作用,推出“践行强军目标模范士官”王忠心、“忠诚使命的高原火箭兵”盛德华等先进典型,广泛开展评选表彰“十大优秀士官”、组织优秀士官事迹报告会、举行高级士官集中授衔等活动,激发士官队伍活力,催生优秀人才。(有删改)16.第①段电头之后的这段文字是这则消息的什么部分?请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3分)17.第③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分)18.如何理解“崭新的一级军士长军衔既见证他们昨日的奉献与荣光,更承载着明天的责任与担当”一句的含义?(3分)19.阅读这则消息,你有何感悟?(3分)(四)阅读选文,完成20-24题。(15分)不被大风吹倒亲爱的年轻朋友:①几天前,你们在我的公众号留言,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苦难,甚至是艰难时刻。我无法告诉你一个适合所有人的标准答案,但可以与你们分享两个小故事,当我遇到艰难时刻时,给我带来知识与力量的一本书和一个人。②一本书,是《新华字典》。③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童年辍学。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幸好在这个时候,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当然也希望能阅读很多的经典作品,但当时的农村书很少,谁家有本书都视若珍宝,轻易不外借,只有这本《新华字典》是属于我的。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总之,在当年那种孤独穷困的环境里,就是这本工具书陪着我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为我以后能拿起笔来写小说奠定了基础。④一个人,是我爷爷。⑤小的时候,我跟着爷爷去荒草甸子里割草,归程时天象诡异,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我惊问爷爷:“那是什么?”爷爷淡淡地说:“风。使劲拉车吧,孩子。”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爷爷与大风对抗着,车子未能前进,但也没有后退半步。大风过去了,爷爷还保持着这个姿势,仿佛一尊雕塑。许久之后,他才慢慢地直起腰,他的手指蜷曲着,都伸不开了。爷爷与狂风对峙的模样,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⑥那么,我们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风来时,爷爷没有躲避。尽管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钉在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胜利了。⑦我的故事是老生常谈,不一定能让你们感兴趣。但因为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所以还是讲给你们听,但愿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⑧古人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年轻朋友们,当我们遇到艰难时刻,不要灰心,不要沮丧,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希望,总是在失望、甚至是绝望时产生的,并召唤着我们重整旗鼓,奋勇前进。⑨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莫言2022年五·四前夕(选自人民网,有改动)20.阅读全文,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2分)艰难时刻应对办法最终结果我童年辍学,孤独穷困。(2)我度过了艰难时刻,也为以后写小说奠定了基础。(1)爷爷攥紧车把、弓着身子与狂风对抗,我死死抓住牛筋草。大风过后,车在,人在,我们胜利了。21.品析第⑥段加点词“钉”的含义。(3分)我们就像钉在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22.自选角度,简要赏析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3分)一根飞速旋转者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23.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细节描写,体现了爷爷怎样的形象特点?(3分)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不被大风吹倒”给你的启示。(4分)四、作文(5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绘出了别样的风景: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拥有了别样的感悟:难忘恩师藤野先生的救海,鲁迅生发了别样的怀念。生活中,你沐浴着如山的父爱、如水的母爱,你感到了别样的幸福;你经历着朝夕相处的同窗分离之苦,你有了别样的思念……。别样的童年,别样的季节,别样的心情,别样的风采甚至别样的他(她)……,成长路上,有了别样的发现,便有了别样的人生。请以“别样的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补全题目;②内容贴近生活,言之有情;③题材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八年级语文答案1.B【详解】A.要塞(sè)——sài,由衷(chōng)——zhōng;C.翘首而望(qiào)——qiáo,刹那(shà)——chà;D.渗透(cān)——shèn,仲裁(zhōng)——zhòng;2.C【详解】A.记忆尤新——记忆犹新;B.世事苍桑——世事沧桑;D.眼花瞭乱——眼花缭乱;3.D【详解】ABC。正确;D.有误,吴均是南朝梁文学家。故选:D。4.C【详解】C.“语言形象,详尽生动”表述错误。应是:简明性。篇幅短小,语言精炼,简明扼要,针对性强。5.D【详解】D.“通过太空授课活动,使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更多科学知识”这一句缺少主语,要删去“通过”或“使”。6.A【详解】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根据语境“砖石传拓是传拓的一种”“拓纸完全晾干后,即可将拓纸从砖面四周小心翼翼地揭起”,再纵观选项,可知,空缺处应填的是“砖石传拓”的方法(制作流程)。③句从整体角度介绍“砖石传拓”的制作步骤——上纸和上墨两个步骤,应排第一位;⑤“首先”谈“裁纸”,应排第二位;④句的“然后”,应紧承“首先”,排第三位;①句是从“上纸”到“上墨”的过渡环节,应排第四位;②句谈如何“上墨”,应排最后,因此,排序为:③⑤④①②。故选A。(1)攀条折其荣

(2)芳草萋萋鹦鹉洲

(3)岂不罹凝寒

(4)浅草才能没马蹄

(5)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6)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8.

斯诺

周恩来

贺龙【详解】考查名著内容。《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根据选段中的“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可知,选段中作者采访的是周恩来。“凭一把菜刀建立了一个苏区”是贺龙。原文中表述为“传说贺龙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他躲在一个村子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筹划起义,这时有几个国民党收税的来了。他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卫队的武装。从这一事件中,他缴获了足够的手枪和步枪来武装他的第一支农民军”。9.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名著文学常识和内容的能力。D.“没有体现作者的倾向性”错。如: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的评价,体现了斯诺对工农红军的赞美;10.

江月

跳鱼

11.示例一:第四句写“跳鱼”“拨刺”之动,前三句写江上月夜之静,以动衬静,衬托出江上月夜的静谧。示例二:以第四句“跳鱼”“拨刺”之动衬托第三句“宿鹭联拳”之静,营造出一种恬淡、静谧的意境。【解析】10.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重在梳理出诗中的意象。意象即诗中出现的景物,可组成特定的意境。“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意为: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由此可知,“江月”“风灯”都是其中的意象;“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的意思是: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由此可见,“宿鹭”“跳鱼”也是文中的意象。1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第四句“船尾跳鱼拨刺鸣”写的是从船尾方向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发出“拨剌”一声响。联系前三句可知,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的“江月”“风灯”及“宿鹭”都在一个“静”字,而末句却有“跳鱼”之动,“拨刺”之响,是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其表达效果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故这一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恬淡、静谧的意境,衬托出江上月夜的静谧。综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12.①向远处伸展;②冲击,撞击;③像;④有的

13.D

14.①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②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15.甲文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乙文表达了作者对挚友微之的怀念(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旷达之情)【分析】1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句意为:争着向上,仿佛竞相向高处和远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②句意为:泉水冲激着石头。激:冲击,撞击。③句意为:大致像这样。若:像。④句意为:有的坐着,有的睡着。或:有的。1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把握,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A.①②飞奔的马;B.①②这样;C.①②信;D.①绝妙;②断绝。故选:D14.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文言文句子要抓住翻译的关键得分点,得分点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①重点字词:经纶,治理;世务,政务;反,通“返”,返回。句意: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②重点字词:因,于是;置,建造;数,几;修,长。句意: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15.本题考查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甲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乙文“微之微之!”“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⑤尘念,此际暂生”表达作者对挚友微之的怀念。16.导语部分。交代了火箭军机关举行新晋升一级军士长集中授衔仪式。

17.授衔仪式上,51名高级士官被授衔。

18.这些一级军士长为火箭军努力奉献,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今后的道路将更加艰辛,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才能取得更大的荣光。

19.条条大路通罗马,各行各业出英才。只要端正态度、埋头苦干、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干一行爱一行,就一定会成为行业精英,国家栋梁。【解析】16.本题考查新闻知识的掌握和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1)新闻的五大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①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故第①段电头后的文字是导语部分;(2)概括主要内容可依据“人物(对象)+事件+(结果)”来进行概括,阅读第①段可知主要对象是“火箭军机关”,主要事件是“举行新晋升一级军士长集中授衔仪式”,据此可概括为:火箭军机关举行新晋升一级军士长集中授衔仪式。17.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概括能力。根据题干要求锁定答题范围为第③段。仔细阅读本段,第一句“授衔仪式上……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为中心句,“他们中……‘导弹通’”是对授军衔部分人物的介绍,“崭新的一级军士长军衔既见证他们昨日的奉献与荣光,更承载着明天的责任与担当”点明授军衔的意义。根据中心句可知,事件背景是“授衔仪式”,主要人物是“51名高级士官”,主要事件是“换上一级军士长军衔”,由此可概括为:授衔仪式上,51名高级士官被授衔。18.本题看考查语句的理解与分析。“崭新的一级军士长军衔既见证他们昨日的奉献与荣光,更承载着明天的责任与担当”有两部分含义:一是“昨日的奉献与荣光”,二是“明天的责任与担当”。过去,从第③段中“他们中,既有十余次将导弹送上蓝天的‘金手指’,也有20多年扎根深山为导弹‘筑巢’的‘老工兵’,还有数百次为大国长剑‘体检’的‘导弹通’”可知,军士长们曾经为火箭军无私奉献,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明天,从第④段中“某导弹旅发射技师、一级军士长徐修宇感慨地说:‘戴上中国士兵的最高军衔,既是一种崇高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担当,激励我们立足本职,不忘初心,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做出更大成绩’”可知,要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要为做出更大的成绩而努力。综上分析,答案可概括为:这些军士长为火箭军努力奉献,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今后的道路将更加艰辛,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才能取得更大的荣光。19.本题考查阅读感悟。(1)从第②段中“一批精技术、善管理、会指挥、能打仗的士官成为关键岗位的‘顶梁柱’,6000余人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并入选火箭军士官尖子人才库,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可知,在不同的岗位上,人们通过努力都可以成为关键岗位的“顶梁柱”,正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各行各业出英才。(2)从第③段中“他们中,既有十余次将导弹送上蓝天的‘金手指’,也有20多年扎根深山为导弹‘筑巢’的‘老工兵’,还有数百次为大国长剑‘体检’的‘导弹通’”可知,这批军士官之所以能够授军衔,是因为他们在岗位上一直坚守,一直埋头苦干,告诉我们:只要端正态度、埋头苦干、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干一行爱一行,就一定会成为行业精英,国家栋梁。20.(1)爷爷和我割草归程遇到大风。(2)我用《新华字典》认识汉字、学习知识。

21.“钉”是动词,本义指用钉子等把东西固定在某一位置,文中的意思是爷爷和我顽强地与大风对抗,纹丝未动。

22.从修辞、炼字等角度赏析,言之有理即可。

23.“形象特点”示例:直面困难不躲避、全力以赴不后退、心怀希望不言弃等。

24.联系生活实际、自圆其说即可。【解析】20.本题考查信息梳理与概括提炼能力。本文以书信的形式记叙了我曾遇到的两个艰难时刻,及如何应对,最终取得的结果。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第②③两段,从第③段“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童年辍学。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可知,我经历的艰难是:童年辍学,孤独穷困。从“我得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认识的大部分汉字,实际上都不是在学校里学的,而是在辍学之后,通过阅读这本《新华字典》学的”可知,我解决的方法是:用《新华字典》认识汉字、学习知识。第二个艰难时刻是第④-⑥段,从第⑤段“一根飞速旋转着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风越来越大,我们车上的草被刮扬到天上去”可知,我经历的艰难是:爷爷和我割草归程遇到大风。从“我被风刮倒在地,双手死死地抓住了两丛根系很深的牛筋草,才没有被风刮走。我看到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可知,我们应对的方法是:爷爷攥紧车把、弓着身子与狂风对抗,我死死抓住牛筋草。21.本题考查关键词句的赏析。可抓住“钉”字,从本义、内含、情感和主题三方面去理解分析。“我们就像钉在大坝上一样”这是对我们的状态进行的描绘,“钉”在大坝上,写出了我们被风固定在大坝上,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窘境。进,则因大风相顶,走不动;退,又因风力的推动而极容易把持不了方向和速度进而造成对自己的伤害。所以这个“钉”写出了大风猛烈,也写出我和爷爷竭力与狂风相抗争的状态。22.本题考查关键词句的赏析。可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关键词句的使用这三个方面,结合句子本义、含义、情感和主题来欣赏分析。示例1(修辞):“一根飞速旋转者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并且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中,把龙卷风比喻成“黑色圆柱”,生动形象写出了风卷万物的可怕场景,表现出风的猛烈、疾速的特点,表现出我们所面对的困难的艰巨,也看出我们的顽强。示例2(描写角度):“一根飞速旋转者的黑色圆柱向我们逼过来”这是从视觉上对龙卷风的描写“飞速旋转”写出了它的速度惊人,破坏力大;“黑色圆柱”则表现出风席卷的范围之广,影响之大。“伴随着沉闷如雷鸣的呼隆声”则从听觉写出了龙卷风,“如雷鸣的呼隆声”写出其对经过之处的摧枯拉朽的破坏力。这句描写写出了龙卷风的凶猛,从侧面烘托出我和爷爷的顽强和勇敢。23.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作用分析。本题考查关键词句的赏析。按题干要求,从描写方法角度,结合句子本义、含义、情感和主题来欣赏分析。“脊背绷得像一张弓”把爷爷的脊背比作“一张弓”生动形象地写出爷爷与风努力抗争不躲避、不后退的景象。“双腿在颤抖,小褂子被风撕破,只剩下两个袖子挂在肩上”则写出风给爷爷带来的伤害,表现出爷爷不抛弃不放弃,心怀希望的坚强。24.本题考查理解与应用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自圆其说即可。示例:我们的人生并不都是坦途,艰难时刻,是生活给我们的考验。当我们看不到任何的希望时候,会觉得这生活好艰难,前无希望,后无光亮。到底该坚持还是该放弃,成了面对艰难时刻都选择。若坚持,万一最后依旧没有如愿,坚持岂不是白坚持了。若放弃又会不甘心!其实,人在艰难中,不能像蒲公英一样被它打倒。人在面对艰难的时候,应该有大海一般的胸怀,坦然面对它,克服它。把它看作人生路上的一次历练,一次成长的机会。25.范文:别样的座椅爸爸的肩是我儿时的快乐摇篮。小时候,爸爸经常都要把我扛在肩上疯玩一会。我很享受地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双腿惬意地搭在爸爸的胸前,把他当马骑,有时还故意高声叫着“驾——驾——”。在爸爸快跑或是转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